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三位数的读写法(二)(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共含9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uanghua82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二)培养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三)对学生进行献爱心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的数位顺序以及读数写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
教具和学具
教具:正方体木块,计数器,小棒图。
学具: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师说:同学们已经学过两位数读写的方法,这里有8个数,谁会读?能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吗?指名读:15,24,31,72,89,98,66,50。
师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板书:十 个
位 位
师问:同学们都能准确读出两位数,说明以前学的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三位数你们会读吗?(教师出示917)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三位数的读写法)
(二)学习新课
师说:917这是一个三位数,因为它是由3个数字组成的,那么这三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通过摆木块来一起研究研究。
1.学习例1
(1)出示一个木块,问:这是几个木块?(板书:1)
(2)拿出十个小正方体,请同学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十,排成一排,问:10个一是多少?(板书:10)
(3)拿出由10个小木块组成的木条,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九十,问:再添上1个十是几个十?师说:我们已经学过10个一是十,就是满10要向高一级单位进一,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10个十是一百,写作:100,读作:一百。(板书:100)从右边起第三位我们叫它百位。(接着复习准备时的板书写:百位)
(4)接着拿出一层木块是一百,请同学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九百,问:再添1个百是几个百?(10个百)问:10个百是多少呢?(先请同学说,说不清或不完整时,教师再点明)师说:10个一百是一千,写作1000,读作:一千(板书:1000)一千就要写在右起第四位上,这个数位叫千位。(接着刚才的板书写:千位)
(5)引导学生观察数位表,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呢?第3位呢?第4位呢?1是几位数?10是几位数?100是几位数?1000是几位数?10里有几个一?(板书:10个一是十)一百里有几个十?(板书:10个十是一百)一千里面有几个百?(板书:10个百是一千)这些数位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说:我们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个、十、百、千是不同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相邻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
2.学习例2
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百二十。(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边拨珠边数:100,101,102,…,109,问:个位再拨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10个一是几?怎么拨?学生将个位上的十个珠子去掉,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接着数:110,111,112,…,120)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二百零六。(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拨珠,大家数:198,199,问:下一个数是多少?互桌讨论。学生得出当个位再添1时,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而十位上又满10,要向百位进一,所以199再添一个数是200。接着往下数)
(3)刚才我们利用计数器会数数了,但生活中带着计数器来数数多不方便呀,如果没有计数器的帮助,怎么数数呢?出示109,199,当我们一个一个地数数时,在个位上一个一个加1,加到9时,9变零,前一位多1。比如:109后面一个数是多少,9变0,0变1,是110。199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个位9变0,十位9也变0,百位1变2,这数是200。
(4)做一做
用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二百九十数到三百一十。
②从三百八十数到四百一十二。
③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不用计数器直接数:
①从一百四十六数到一百五十一。
②从五百九十五数到六百零三。
3.学习例3
(1)出示小棒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问:图112上画了多少根小棒:(235根)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做一做
看图板演:
图中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这个数是多少?(口答出来就行了)
4.学习例4
(1)教师边画计数器边提问:
①百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什么?
②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什么?
③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什么?
④这个数是多少?(板书:一百二十六)
⑤怎么用阿拉伯数字写出来呢?(师说:对齐百位写1,对齐十位写2,对齐个位写3)(板书:126)
(2)直接出示计数器,画出304
教师问:百位上几个珠子表示什么?个位上几个珠子表示什么?这个数是多少?(板书:三百零四)学生如果说不出来,可提示学生,十位上没有珠子,读零。怎么写出来呢?提醒学生,十位上没有珠子,对齐十位写0,否则就变成34了。(板书:304)
(3)出示580
问:这个数怎么读?怎么写?板书:580五百八十
(注意提醒学生写数时,不要忘写8后面的0)
(三)巩固反馈
(1)读出下面各数
234,520,806,900,721,915。
(2)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八十七________ 四百________ 二百九十________
六百零五________ 2个百5个十和6个一________
4个百和8个一 ________9个百2个十________
教师说:夏天,我国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区的小朋友还有很多没法上学,咱们学校的同学知道了,心里很着急,决定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灾区的小朋友重返课堂,下面咱们看看都捐了哪些物品。
(3)读一读
①为灾区小朋友捐钱915元。
②为灾区小朋友捐书870本。
③为灾区小朋友捐衣服204件。
(4)用3,6,4可以排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同桌讨论)这些三位数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说不出来也没关系,告诉学生马上就要学这部分知识,看谁学得好)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三位数的读写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所以在复习准备中,先复习一下百以内数的读法和数位,由此引出新课。在学习新课过程中,通过直观教具,学生认识计数单位1,10,100,1000,认识百位和千位,又通过观察数位表,理解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接着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数数,不用计数器直接数。然后看图理解数的组成。最后借助计数器图读数、写数。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出示为灾区捐物品一题,不但巩固了今天学的知识,还渗透了献爱心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课题:三位数的读写法(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2.能熟练地数千以内数.
3.通过操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悟到美源于生活,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关系;
2.熟练地数千以内数.
教学难点
1.了解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关系;
2.熟练地数千以内数.
教具学具准备
木块、计数器、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指导学生数木块,从一数到一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指导学生拿出一块木块.
使学生明确:这是一块木块,用数字一表示.
(2)指导学生数木块,数到十块.
使学生明确:这是十块木块,用数字十表示.
(3)指导学生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百块.
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百块木块,用一百表示.
(4)启发学生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块.
使学生明确:这是一千块木块,教师明确用一千表示.
(5)教师明确:这些数可以一、十、百、千来数数,一、十、百、千叫计数单位.
板书:一、十、百、千
(6)反馈练习.
十个一是多少?
十个十是多少?
十个百是多少?
十里面有几个一?
百里面有几个十?
千里面有几个百?
通过上面这些题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关系.
2.教学例2.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百二十.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学生:再添一个是多少:该怎样数?
(2)从七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
从八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
从九十九起,一个一个地数;
使学生明确十个一是一个十.
(3)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二百零六.
启发学生数到一百九十九时,再添一个,怎样数?
使学生明确九个添一个是十个一,
九个十添一个十是一个百,
一个百添一个百是两个百,
一百九十八、一百九十九、二百、二百零一……二百零六.
(4)完成“做一做”.
从二百九十数到三百一十;
从三百八十九数到四百一十二;
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5)从上面数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投影出示.
十个一是 ,十个十是 ,十个百是 .
十里面有 个一,百里面有 个十,千里面有 个百.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数出五个数来.
一百四十六 一百九十八 三百零七 五百六十五 八百八十九 九百九十五
3.说出下面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百五十七 四百零二 八百九十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读写法(二)
课题:三位数的读写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培养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3.对学生进行献爱心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的数位顺序以及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
教具和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图.
学具: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师说:今天老师带来了8个数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演示课件“三位数的读写法(导入)”】
师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板书:十位 个位)
师问:同学们都认识它们,说明以前学的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那么这个小朋友谁认识呢?(继续演示课件“三位数的读写法(导入)”)这个数是一个三位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它的读法和写法.(板书:三位数的读写法)
二、学习新课.
师说:917这是一个三位数,因为它是由3个数字组成的,那么这三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通过课件一起研究研究.
1.学习例1.
(1)演示课件“三位数的读写法(例1),出示一个方块,问:这是几个?(板书:1)
(2)继续演示课件“三位数的读写法(例1),依次出示十个小方块,请同学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十,排成一列,问:10个一是多少?(板书:10)
(3)继续演示课件“三位数的读写法(例1),依次出示十列小方块,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九十,问:再添上1个十是几个十?
师说:我们已经学过10个一是十,就是满10要向高一级单位进一,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10个十是一百,写作:100,读作:一百.(板书:100)从右边起第三位我们叫它百位.(板书:百位)
(4)继续演示课件“三位数的读写法(例1),依次出示十排小方块,请同学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九百,问:再添1个百是几个百?(10个百)
问:10个百是多少呢?(先请同学说,说不清或不完整时,教师再点明)
师说:10个一百是一千,写作1000,读作:一千(板书:1000)一千就要写在右起第四位上,这个数位叫千位.(接着刚才的板书写:千位)
(5)引导学生观察数位表,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呢?第3位呢?第4位呢?1是几位数?10是几位数?100是几位数?1000是几位数?10里有几个一?(板书:10个一是十)一百里有几个十?(板书:10个十是一百)一千里面有几个百?(板书:10个百是一千)这些数位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说:我们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个、十、百、千是不同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相邻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
2.学习例2.
用计数器帮助数数【演示动画“计数器”】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百二十.(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边拨珠边数:100,101,102,…,109,问:个位再拨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10个一是几?怎么拨?学生将个位上的十个珠子去掉,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接着数:110,111,112,…,120)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二百零六.(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拨珠,大家数:198,199,问:下一个数是多少?互桌讨论.学生得出当个位再添1时,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而十位上又满10,要向百位进一,所以199再添一个数是200.接着往下数)
(3)刚才我们利用计数器会数数了,但生活中带着计数器来数数多不方便呀,如果没有计数器的帮助,怎么数数呢?出示109,199,当我们一个一个地数数时,在个位上一个一个加1,加到9时,9变零,前一位多1.比如:109后面一个数是多少,9变0,0变1,是110.199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个位9变0,十位9也变0,百位1变2,这数是200.
课题:四位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理解数位意义.
2.掌握读法法则,会读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绘图纸)、计数器、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三位数,引导学生读数.(题目自拟)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指导学生数绘图纸小方格的数目(或投影出示).(参照教科书上例5的问题.)
使学生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
(2)总结学过的计数单位.
2.教学例6.(适时出示课件“计数器”)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教师提示学生从一百数到一百二十时注意什么?
(2)从一午九百九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千零五.
①启发学生观察万位在右起第几位?
②数到整十、整百、整千和一万时怎样拨珠?
(3)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使学生明确:千和万两个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4)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① 从三千九百九十,一个一个地数到四千零八.
② 从四千九百五十,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③ 从八千五百,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五百.
3.教学例7.(适时出示课件“计数器”)
(1)在计数器上出示 745、280、609,启发学生试读,并说一说怎样读的?
(2)在计数器上出示 3745、2080、6009.
①出示数位顺序表.
②拨上3745,读出它的组成.
③拨上2080,读出它的组成.
④拨上6009,读出它的组成.
(3)读数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读数时首先判断最高位是什么位.
中间有一个或两上0都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万以内数的读法.
(5)出示万以内数的读法,引导学生阅读.
(6)做一做.
读下面的数,再说说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438 3704 5008 6900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2.读下面各数.
2469 5023 6007 10000 9030 7006 3507 2800
板书设计
四位数的读法
例5
例6一千、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二十.
一千九百九十五……一千九百九十九、二千、二千零一、……二千零五.
九千九百九十一、九千九百九十二……九千九百九十九、一万.
例7数位顺序表
3745 三千七百四十二:3个千、7个百、4个十、5个一
2080 二千零八十:2个千、8个十
6009 六千零九:6个千、9个一
万以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
3.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课题:商三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用计算能准确地判断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
3.使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说得数.
240÷40 360÷90 280÷90
400÷80 200÷50 540÷60
2.教师出示下面的两道除法题,指名两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指名学生参照上面做的两道题,说一说上一节课总结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二、新课
(一)教学例11.
1.出示例11:“计算9730÷78,并用乘法验算.”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计算的数都比较小.如果计算的数大了,同学们还会不会算?”
(1)教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这道除法的竖式,先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要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写在哪里?”(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写出竖式,先说一说从哪里算起,再和大家一起计算.)
(2)教师引导学生看题,问:“这道除法题的商是几位数,为什么?”(因为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这道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是97,比除数78大,可以商1.所以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这样最后得到的商就是三位数了.)
(3)教师:“这道除法最后除尽了吗?”(没有,余58.)“那么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这道题计算的数比较大,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验算.)“好!现在大家就一起来用乘法验算.”(指名一学生口述验算过程,教师板书,并说明有余数的除法在验算时与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有什么不同.)
2.巩固练习.
让学生打开课本第61页,做例11下面“做一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着重检查学生写商的位置对不对.最后集体订正,如果有共同的错误,要一起说一说.
(二)教学例12.
1.让学生看课本第59页例12.指名学生读题,教师把例12中的三道除法题写在黑板上.
2.教师:“谁能不经过计算就说出它们的商各是几位数?”(指名学生回答.)“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判断最快?”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种.教师继续引导:“如果让我们计算,当算到哪一步时,你就可以知道商是几位数了?”(只要用除数去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或前三位,看第一次得到的商应写在哪一位上,就知道商有几位数了.)
3.教师小结.我们只要把除数与被除数的前两位比一比就可以知道商是几位数了.如果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指着例12的第1题说),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指着例12的第2题说),说明在被除数的前两位上得不到商,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两位.我们看对不对?用这种方法判断一下例12的第3题,商是几位数.
4.巩固练习.
让学生看例12下面的“做一做”.先指名学生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仍然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只是被除数稍大一些,有的商三位数(板书课题).除的时候,要按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去计算,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特别要注意商的位置不要写错.我们还学会了不用计算就很快地判断出商是几位数,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计算的有没有错.
三、课堂练习
1.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商是几?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122÷22 4369÷75 9019÷29 9016÷49
(当堂判完,及时讲评.对于差生进行具体的辅导.)
课题:四位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法则,能够正确迅速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细心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数位顺序表、计数器、小黑板、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从右边起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学生答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数位顺序表)
2.教师读数,学生在反馈卡上写下来,然后指名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五百零八 七百六十三 八百四百五十
3.填空.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 )位数.
(2)一个数是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四位数都是几千的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的知识里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读写法、四位数的读法,今天我们学习四位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四位数的写法.
2.教学四位数的写法.(例8)
(1)教学1342的写法.
①师生一起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上3个珠子,十位上拨上4个珠子,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
a.提问:这个数是多少?怎样写这个数.
b.在千位上拨上一个珠子.
提问:这是一个几位数?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我们写342时,是从哪位写起的,每一位上的数是怎样写的?那么这个四位数又该怎样写呢?自己试试看.
学生在自己的数位顺序中写出这个数,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说出:写三位数342时,从高位(百位)写起,哪位有几个珠子就对着那位写几,所以千位上有一个珠子就对着手位写1,百位上有3个珠子就对着百位写3,十位上有4个珠子就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有2个珠子就对着个位写2,这个数写下来就是1342.(教师板书:1342)
c.“1342”这个数写的对吗?指名读“1342”,其他同学看看“一千三百四十二”检查一下是否和例题相符.使学生知道,为了检查一个数写的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把写好的数读一读,看一看它的位数和每一位上的数是否和原题相符.
②反馈练习: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四百六十九,学生在反馈卡上写出这个数,举给老师看,教师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2)教学3069的写法.
如果把百位上的珠子拨去,这个数就变成了多少?(板书:三千零六十九)
a.提问:这个数是几位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高位在哪位?从哪一位写起?百位有什么特点?怎么办呢?
b.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写好这个数.(教师板书:3069)
引导学生说出:写这个数也是从高位写起,哪位是儿就对着哪位写几;百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百位上写0.
c.检验一下这个数是否写的正确.
(3)教学五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的写法.
教师讲述:百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百位上写0,那么十位或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后面的几个数并写出来,注意边写边想,你是怎样写的?(教师板书:五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
①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试着在数位顺序表中写出这些数,教师巡回指导.
②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一万”的写法.
使学生认识到一万是由一个万组成的,所以只在万位上写1,其他数位上写0.使学生明确不管哪位上一个也没有,都要在那一位上写0.
(4)小结:我们学习了例8,下面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写四位数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写四位数要从千位写起,哪一位是儿就在那位上写几,即:几个干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面就在百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读出下面各数:234 7093 31 10000 38950 0.7
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十、百、千)
3.试着读出下面的数:2.78 55.2 0.46 35.9
你是怎样读的?这些小数表示什么?
4.导入: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教师提问:看整数数位顺序表,你认为小数的数位应在什么位置上?(在整数部分的右侧)中间怎样区分呢?(用小数点隔开)
②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一表示小数部分有几位小数?(有一位小数)所以十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后的第几位?(第一位)它所占的位置叫做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
③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吗?为什么?
(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因为它表示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④教师提问:谁能依次说出小数部分后面几位的数位顺序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千分位--千分之一;万分位--万分之一;十万分位--十万分之一;
百万分位--百万分之一……)
⑤ 出示下表,提问: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2.学习小数的读法.
教师出例2:读出下面的小数:
6.5 0.04 160.073
教师提问:你能读出下面这些小数吗?
教师总结: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将你读出来的内容用汉字写下来,就可以了.(板书)
分组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教师讲解:六点五表示六又十分之五;
零点零四表示百分之四;
一百点零七三表示一百又百分之七十三.
3.学习小数的写法.
出示例3:写出下面小数:
四点三九 零点四零八 三十点零一五
教师提问:写小数时应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点三九写作:4.39
零点四零八写作:0.408
三十点零一五写作:30.015
学生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4.39,表示四又百分之三十九;
0.408,表示千分之四百零八;
30.015,表示三十又千分之十五.
三、巩固练习.
1.填空: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说出24.375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两人一组先说一说,然后汇报)
3.读出下面的句子.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4.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 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学生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 (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 (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或继续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并板书: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
2.教学例2
(1)教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演示动画“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例2)”)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采取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的例3、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 56÷4 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 420÷6 150÷3 400÷8
320÷4 200÷5 320÷8 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128÷4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128÷4=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 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 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 出示例4:184÷5=
(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习.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五、反馈小结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师生共同补充、完善除法法则的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1)(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 读写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