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日子怎么过阅读答案(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angengge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论述的是好日子怎么过,为什么从“穷日子难过”写起,并列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偷鸡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3段列举贵州偏远山区人们过日子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4段说“好日子是皮囊,须得人为地填充灵魂”。这“灵魂”是“读书得来……懂得维护健康的时候得来”,列举了“灵魂”得来的种种情形。请结合自己的经验选择一种情形谈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说:“好日子就在自己的手里,像泥鳅,要有把握的技巧”。你过的是好日子吗?如果是,你把握了好日子的技巧了吗?如果过的是穷日子,你打算怎样改变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过好日子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更有精神方面的,要把握好技巧。(2分,意思对即可)
2、写穷日子难过,是和后文的好日子形成对比,(1分)引起读者思考。(1分)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偷鸡事件有力证明了穷日子难过,给人的选择太少。(1分)
3、用意:说明穷日子只是要求吃饱肚子,而过好日子主要是心情。“心情好不起来,吃了什么都是白吃。”(3分,意思对即可)
4、只要选一种谈谈即可,答案略。(3分,语意连贯即可)
5、此题开放性较大,只要结合实际,写出体会或打算即可。(3分,答案不唯一,语意连贯即可)
都说穷日子难过,我不怀疑这种说法。我过过穷日子。在做知青的时候,常用盐水拌饭吃,那样的夜,非常非常的漫长。知青中的坏孩子说,谁和我去偷老乡的鸡?好孩子们不由自主,纷纷起立。最好的模范知青不起立,小声说:“我不去……我留在家里烧开水吧。”坏孩子是真小人,好孩子是伪君子,很惭愧,我是留下来在家里烧开水的。不过不是我要求烧开水,而是大家认为我偷鸡的技术不够好。然而我还是惭愧,我因为自己技术不好而暗自庆幸自己从来没有偷过鸡。可是我还是吃了鸡的,可见我是比较虚伪的,没有过过穷日子的人真是不知道,穷而守志,那太难了,肚子太饿,人就不是人了,是动物。除了想吃,几乎不想别的。
好日子不好过,这还是从前没有想到的,因为什么叫好日子,很难界定。温饱不愁了,还有山珍海味呢!别人能够吃到,我也能够吃到,就不觉得自己的日子好。你有住房了,那边却竖起了别墅;公共汽车不拥挤了,大路上却跑过一辆辆私人的豪华轿车;你开始吃肉了,时尚标榜的却是吃野菜;你穿得整整齐齐了,流行的却是穿得越少越好;你的工资提高了,有人赚的钱却是成百上千万。因此我们的耳朵里,听到的一片声音,都是说:现在的日子真是难过!
好日子是难过得多,好日子弹性太大,物质太多,信息太多,诱惑太多,个人的选择却比穷日子还要少,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而在穷日子里,发自内心的要求就是吃饱肚子。在贵州的偏远地区,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的羔羊。穷日子固然难过,但好日子难过的是心情。心情好不起来,吃了什么都是白吃。
原来,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好日子是皮囊,须得人为地填充灵魂。这灵魂从哪里来?读书得来,修养得来,智慧得来;安静中得来,爱意中得来,松弛中得来;不烦躁的时候得来,不虚荣的`时候得来,不贪婪的时候得来;懂得珍惜时间的时候得来,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得来,懂得维护健康的时候得来。
好日子就在自己的手里,像泥鳅,要有把握的技巧,偏偏就是这个技巧,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真叫人难过。
池莉
都说穷日子难过,我不怀疑这种说法。我过过穷日子。在做知青的时节,常用盐水拌饭吃,那样的夜,非常非常地漫长,饥饿噬咬着年轻的胃,虎狼一般凶狠。知青当中的坏孩子倡议:谁和我去偷老乡的鸡?好孩子们大都响应,大都不由自主,纷纷起立。最好的模范知青不起立,小声说:“我不去……我在家里烧开水吧。”坏孩子是真小人,好孩子是伪君子。很惭愧,我是留在家里烧过开水的。不过不是我要求烧开水,是大家认为我偷鸡的技术不够好。然而我还是惭愧,我因为自己技术不好而暗自庆幸自己从来没有偷过鸡,可是我是吃了鸡的,可见我还是比较虚伪。没有过穷日子的人真是不知道,穷而守志,那是太难了。肚子太饿,人就不是人了,是动物了,除了想吃,几乎不想别的。
好日子不好过,这是从前没有想到的。因为什么叫做好日子,很难界定。温饱不愁了,还有山珍海味呢?别人能够吃到,我不能够吃到,就不觉得自己的日子好。你有住房了,那边厢却竖起了别墅;公共汽车不拥挤了,大路上却跑过一辆辆私人的豪华轿车;你开始吃肉了,时尚标榜的却是吃野菜;你穿得整整齐齐了,流行的却是衣不遮体;你的工资提高了,有人赚钱却是成百万上千万。因此我们的耳朵里,听到的一片声音,都是说:现在日子真是难过!
好日子是难过得多。好日子弹性太大,物质太多,信息太多,诱惑太多,个人的选择却比穷日子还要少,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而在穷日子里,发自肺腑的要求就是吃饱肚子。在西海固,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在小凉山的深处,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羔羊。穷日子固然难过,但容易满足。穷日子难过的是肚子,好日子难过的是心情。心情好不起来,吃了什么都白吃。
原来,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好日子更是精神的。好日子是皮囊,须得人为地填充灵魂。这灵魂哪里来?读书得来,修养得来,智慧得来;安静中得来,爱意中得来,松弛中得来;不烦躁的时候得来,不虚荣的时候得来,不贪婪的.时候得来;懂得珍惜时间的时候得来,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得来,懂得维护健康的时候得来。
好日子就在自己的手中,像泥鳅,要有把握的技巧。偏偏就是这个技巧,不是那么容易掌握,所以真是叫人难过。
【问题】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论述的是好日子怎么过,为什么从穷日子难过写起,并列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偷鸡事件?
3、文章第三自然段举贵州偏远山区人们过日子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4、文章第四自然段说“好日子是皮囊,须得人为地填充灵魂。”这“灵魂”是“读书得来……懂得维护的时候得来”,列举了“灵魂”得来的种种情形,请结合自己的经验选择一种情形谈谈体会。
5、文章最后一段说:“好日子就在自己的手中,像泥鳅,要有把握的技巧。”你过的是好日子吗?如果是,你把握了好日子的技巧了吗?如果过的是穷日子,你打算怎样改变现状?
【参考答案】
1、过好日子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方面的,要把握好技巧。
2、写穷日子难过,是和后文的好日子形成对比,引起读者思考,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偷鸡事件有力证明了穷日子难过,给人的选择太少。
3、说明穷日子只是要求吃饱肚子,而过好日子主要是心情,“心情好不起来,吃什么都白吃。”
4、只选一种谈即可。
5、围绕好日子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从而填充灵魂,把握技巧等方面展开思考。
今天是个好日子——爸爸领薪水。
我说它是好日子,因为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亟待实现的愿望寄予今天。
晌午,我和大哥都回来得早些,妈妈已经烧好满桌好菜等待爸爸。
一文不名却能端出满桌好菜,是妈妈的本事。当然,她并不是那种不会算计常使债台高筑的女人,她今天能有魄力去赊欠一桌美餐,是因为她对于很快就可以还账有信心。
车铃响3声,是爸爸回家的信号。我抢着出去开门,大哥小心地替爸爸把车子推进来,小妹赶紧接过爸爸的大皮包——今天我们对爸爸都特别殷勤!
吃饭的时候,我几次回头探望爸爸挂在墙壁钉子上的那件中山装,左上口袋好像鼓鼓的,又好像不鼓。我希望那个钉子不牢,爸爸的衣服掉下来,那么我就可以赶快跑去拾起来,顺便看看那口袋里的实际情型。现在我们闷闷地吃着饭,简直叫人沉不住气!
我相信沉不住气的一定不止我一个人,可是我们谁都不开口问爸爸关于薪水的事。
爸爸今天胃口真好,当盛第三碗饭的时候,沉不住气的妈妈终于开口了:“你看今天的牛舌烧得还不错吧?
“相当好!”爸爸咂咂嘴,点点头。
妈妈又说:“今天的牛舌才15块钱,不算贵。不过还没给钱呢!”
果然,爸爸仿佛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他立刻起身,从挂在钉丁子上的中山装的`左上口袋里掏出那个牛皮纸袋来,放在饭桌上妈妈的面前,说:“喏,薪水发了。”
我们的目光,立刻从红烧牛舌上转移到那个纸袋上。爸爸的薪水项目繁多,加到一起一共376.56元,还是那个老行市!爸爸是荐任6级,官拜科长。
我们的家庭是最民主的。妈妈一面打开薪水袋,一面问大哥:“你说要买什么来着?”大哥一听,兴奋得满脸发光,两只大巴掌搓着:“仪器一盒,大概150块;球鞋也该买了,36块;还有……”大哥想不起来了,急得直摸脑袋,“嗯,还有,头发该理了,三块五。”
“你呢?”妈妈转向我。
“我?一支自来水笔,派克21的好了,只要90多块;天冷了学校规定做黑色外套,大概要70块;还有,学校捐款劳军,起码5块。”我一口气说完了,静候发落。
妈妈听了没说什么,她把薪水袋一倒提溜,376.56元全部倾泻出来。她做一次摊牌式的分配,一份一份数着说:“这是还肉店的,这是电灯费,这是户税,这是……”眼看薪水去了一大半,结果她还是数了3张小票给大哥:“喏,理发的钱,拿去。”又抽出一张红票子给我:“这是你的学校捐款5块。”
妈妈见我和大哥的眼睛还盯住她手里的一小沓票子,又补了一句:“剩下要买的,等下个月再说吧!”
妈妈刚要把钱票收起来,忽然看见桌旁还坐着一个默默静观的小女孩“对了,还有你呢,你要买什么?”妈妈问小妹。
小妹不慌不忙地伸出她的一个食指来,说:“一毛钱,妈妈,抽彩去!”
妈妈笑了,一个黄铜钱立刻递到小妹的手里——今天只有小妹实现了全部愿望。
就这样,我们的好日子又过去一个。
(选自青岛出版社《爸爸的花椒糖》,作者林海音,有删改)
1.请对文中加点词语“抢”“小心”“赶紧”作简要赏析。(3分)
2.试揣摩妈妈分配完爸爸的工资后“我”的复杂心理。(2分)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妈妈”的形象。(4分)
4.文中划线部分与下面的句子都极富表现力,请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的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足够分量!(林海音《窃读记》)
5.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最深的感想或认识。(3分)
【答案】
1.(3分)文中运用动词“抢”、形容词“小心”和副词“赶紧”,写“我们”对爸爸“特别殷勤”的背后,流露出“我们”对爸爸发工资、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愿望的急切期待;(2分)写出了人物的天真、纯朴、可爱,同时与后文各自的愿望大都没有实现形成强烈反差(对比),使文章更有波澜。(1分)
2.(2分)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的失望;对“妈妈”勤俭持家、计划用钱的理解;对未来好日子的期待。(答对2点即可)
3.(4分)答案要点:(1)能干,会持家。如:“一文不名却能端出满桌好菜”,能根据爸爸的微薄工资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2)民主。如:分配工资时征询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3)富有爱心。如毫不犹豫地满足“我”学校捐款的要求。(4)关爱家人,疼爱儿女。如每月安排“打牙祭”,尽可能满足儿女的合理要求。(5)自信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6)性格温顺,富有智慧。(要求能联系文章内容作答。每个要点1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4.(4分)这两段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都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2分)文中划线句表现了“我”在爸爸发工资后天真、好奇、忐忑的心情,很有孩子气,也表现了“我”希望实现自己愿望的迫切心情。(1分)《窃读记》中的文字写“我”能再次“窃读”时的欣喜、庆幸、满足的心情,刻画了一个因买不起书而只能在书店里怯怯地“窃读”的小女孩形象。(1分)
5.(3分)要点:(1)要体贴理解父母(辛劳、持家不易)。(2)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3)要将父母对自己的爱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学好本领,回报家人和祖国。(4)要自信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写出最深的感想或认识2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其它感想或认识可酌情给分)
过岭阅读答案
1.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4分)
?这句话是说马意识到危险,及时止步,但却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美梦。“我”表面上对马的埋怨,暗含了对马的理解和欣赏。【意思对即可】 ? 解析:参考答案包含了4个意思,每个1分。马意识到危险,及时止步,1分;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美梦,1分;“我”表面上对马的埋怨,1分;暗含了对马的理解和欣赏,1分。 前两句是对句子实际意义的解说,后两句是对句中情感的分析。
2.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5分)
1、聪明:马通人意,还能避开山路的危险。
2、温和(斯文):马在行程中并不凶刁、暴烈,把“我”顺利地载到山顶。3、倔强:马有时也不听从主人的驱使,对主人的处罚不加理会。 【答对1点给2分,2点给4分,3点给5分。在这几点之外概括均不给分,如“神性”“雄壮”“感情丰富”】 ? 解析:此题考察概括能力。答案中前面的关键词和后面的描述均为得分点。
注意:答此类题目要分条,答案组织要清晰有条理,平时练习时时刻要有这个想法,切不可随便写两个词应付了事。
3.“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 1、骑马之前:忐忑而有所期待。(1分)我对马性不大了解,担心被马摔下山谷,但对初次骑马上山又有些向往。(1分)
2、骑马上山:紧张而充满惊喜。(1分)山高路险,不免紧张,但在马上安全稳当,又可欣赏到不曾想到的美景。(1分)
3、到达山顶:惆怅而有所担忧。(1分)天色已晚,山景益见荒凉,我不免惆怅;路途遥远,人疲马乏,引发了我对行程的担忧。(1分)
解析:
1、每条答案分成两个部分,对每一阶段心理感受的概括(关键词)与概括之后的相应的解释描述,各得1分。【概括+结合文本的分析】
2、心理感受的概括,意思相近即可。
3、概括之后的相应的解释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①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途中过大庾岭作此诗,时年66岁。② 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甘”突出了“甘”之少,与“七年”之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情更加强烈。
B.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梦里”对“醉中”,似梦似幻;“海外”对“江南”,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醉里。
C.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 一词表明在山涧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心灵之尘。
D.尾联中“谁遣”一句笔调活泼,是谁让山鸡忽然惊恐地飞起;“毵毵”运用叠词,新鲜贴切地写出了山中细雨纷纷洒洒的样子。
E.全诗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既描写了云雾环绕下,波鸣空涧中的`优美自然风光,又充分体现了苏诗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
参考答案:AE(A项突出的不是甘之少,而是甘之甜;E项“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错)
2.本诗表现了苏轼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诗的首联,写作者贬官归来,再饮曹溪甘甜之水,尽显他热爱生活的乐观(2分);颔联写南迁海外如一梦,北归江南如醉里,尽显他视世事如醉梦的洒脱(2分);后两联波鸣空涧,雾沾征衣 山鸡惊起,花雨纷落,尽显他置身自然的畅快(2分)
《过石头城》《石头城》阅读答案
过石头城
[唐]张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两首诗都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张诗由眼前看到的累累坟墓的景象想到六代石头城的繁华;刘诗由眼前看到的长满杂草的景象想到以前繁华的.吴官。
B.这两首诗都写到“草”:张诗中把草当作历史的见证,表现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刘诗中借杂草的茂盛,来突出诗人对台城吴宫当下荒凉破旧的感伤。
C.刘诗中的“绿”字承接首句中“离离”“满”,写出了杂草的蔓延和绿意,用得生动形象,并以乐景衬哀情,在诗人满眼的绿色中饱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D.这两首诗尾句都是以景结情,刘诗通过“明月”“雁声”两个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赋予原本给人凄清之感的石头城以美好的景象,让诗人聊以安慰。
E.过两首诗体裁上都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咏史怀古诗,内容上都写石头城的破败荒凉,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情感上都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2.这两首诗都借“水”抒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C (A、景物都是实写。D、“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赋予原本给人凄清之感的石头城以美好的景象,让诗人聊以安慰”说法错误。E、“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说法错误。)
2、不同:张诗中写出水的多和绵延,以石头城下水的无情表现诗人的感慨之多之悠长。刘诗中写出水的冷和朦胧,通过描写石头城明月、雁声、流水的凄清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感伤之深之无奈。相同:都衬托出石头城的破败荒凉,表现出对历史繁华不再的感伤。
★ 好日子抒情散文
★ 好日子串词
★ 好日子教学反思
★ 舞蹈好日子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