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妇科学模拟试题(共含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u5liu”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月经2.避年
3.子肠4.产后三急
5.痛经6.黄带
7.妊娠病8.阴痒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经期,即指,一般天。
2.问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持续时间、 、有无异常等。
3.月经的产生是、、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
4.根据脏腑辩证、脾失健运、脾虚血少,导致妇产科常见的临床病证有、、。
5.痛经的治疗原则,以为主。实证痛经的常见证型有
6.肾虚型月经过少的治法,主方。痰湿型月经过少的治法——,主方——。
7.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坠者,称。坠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
8.坠胎、小产常以、发展而致。
9.《金匮要略》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三病是指,三症临床表现虽不同,但其均因所致。
10.产后证见乳少,乳汁清稀,乳房柔软,脉虚细,证属, 治宜
11.肾主生殖,不孕与肾的关系密切,并与、冲任、 ——的功能失调,或脏俯气血不和,影响胞脉、胞络功能有关。
12.妇女症瘕的治疗,也需遵循《内经》“衰其大半而止”的治疗原则,不可——、——,以免耗伤元气。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1分)
1.<妇人良方大全》医著的作者是。
a.陈自明b.郭嵇中c.朱瑞章d.杨子建
2.内寒导致妇产科病证的病机是()。
a.影响胞宫、胞脉、胞络的功能
b.素体阳虚
c.过食寒凉饮食
d.久病阳虚
3.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粘稠,两颧潮红,多属()。
a.实热b.郁热c.瘀热d.虚热
4.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的治法是()。
a.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b.清热泻火,降逆止血
c.舒肝清热,凉血止血
d.舒肝清热,降逆止血
5.带下清冷,量多,质稀薄,腰酸如折为()。
a.脾虚带下病b.气虚带下病
c.肾阳虚带下病d.气血亏虚带下病
6.一孕妇受孕5个月,阴道出血3天,色如咖啡,腰酸口臭,腹胀下坠明显,子宫增大如孕2月大小,诊断为()。
a.胎动不安b.胎漏
c.胎死不下d.滑胎
7.一孕妇孕2月余,时感腰酸,阴道有少量出血,夜尿增多,选用何方最为恰当()。
a.举元煎b.寿胎丸
c.胎元饮d.保阴煎
8.妊娠晚期,卒然昏不知人,四肢抽搐,气粗痰鸣,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属何原因所致的子痫()。
a.痰火上扰b.肝风内动
c.阴虚肝d.郁火内炽
9;因心火偏亢引起子淋用()治疗最恰当。
a.加味五淋散b.五淋散
c.导赤散d.革藓分清饮
10.产后腹痛因瘀血所致者,称为()。
a.胞阻b.息胞
c.儿枕痛d.转胞
11.下列()为阴挺的病机。
a.分娩用力过度b.产后咳嗽不止
c.便虚努责d.胞络损伤,不能提摄子宫
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的候2.女子不月
3.子满4.产后血晕
5.阴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中医天人相应之理来解释妇女月经周期性的是医学家 。
2.唐咎殷所撰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
3.妇科病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 , , 三个方面。
4.妇科闻诊的内容包括: , 两个方面。
5.发生崩漏的主要机理是虚损, 不能所致。
6.阴痒临床常见证型有 , , 。
7.子痫的治疗大法是 。
8.妊娠期间,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之品,亦可适当选用,所谓“ ”。惟需注意严格掌握“衰其大半而止”,以免伤胎。
9.明代医家方约之提出的治崩三法: , , 。
10.月经病的辨证,: 着重月经的及伴随月经而出现的其他症状,结合形、气、色脉来诊别。
11.经期延长虚热型的治疗, 应首选。
12.经行头痛之瘀血阻滞证,治宜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方选 。
13.胎萎不长的治疗,重在 ,使其精充血足,则胎有所养。
14.夺命散为治疗产后血晕血瘀气逆型的首选方,由 , 两味药组成。
15.缺乳临床常见的证型为 。
三、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反之划“x”。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早记载异常胎位和转正胎位手法的是李师圣的《产论》。 ()
2.现存古典著作《易经·爻辞》中,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 等记载,最早提出了有关不孕症的问题。()
3.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 苔白,脉沉紧。方用艾附暖宫丸。()
4.经行情志异常属痰火上扰者,首选启宫丸。()
5.子晕的主要体征为:血压明显升高,或水肿,或检查小便有蛋白。()
6.产后痉证就是产后破伤风。()
7.“肠覃”和“石瘕”的记载见于《诸病源候论》。()
8.阴挺肾虚型的治疗首选肾气丸。()
9.一般而言,崩漏热者多而寒者少。()
10.“妇人重身,九月而痦。”语出《素问·腹中论》。()
中医执业医师试题及解析-妇科学
[A2型题]
1.患者,女,45岁,已婚。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稀,纳少便溏,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其治法是
A 健脾和胃
B 补气摄血调经
C 养血调经
D 益气活血
E 补血止血
考题解析:选择治法,首先要作出疾病和证候的诊断。本题诊断是月经先期气虚证,月经提前、量多是由气虚不摄血所致,故应选B.A虽能补气,但不能止血;C、E不能补气;患者无血瘀证,故也不是D.
2.患者,女,19岁。月经不调,周期45~50天,经血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舌暗苔白,脉紧。其诊断是
A 虚寒型月经后期
B 血寒型月经后期
C 血寒型痛经
D 虚寒型痛经
E 肾阳虚型月经过少
考题解析: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称为月经后期,本病例符合月经后期的诊断,腹痛、月经量少为其伴随症状,不作单独诊断,故C、D、E可排除;根据经血色黯有块、小腹冷痛、脉沉紧为实寒之证,故可排除A,标准答案为B.
3.患者,女,18岁。14岁月经初潮,自15岁起每于月经来潮出现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黯淡,腰腿i软,舌苔白润,脉沉迟。其治法是
A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B 益肾养肝止痛
C 益气养血止痛
D 行气活血止痛
E 温经暖宫止痛
考题解析:本题诊断是阳虚内寒型痛经,故治法当选E.A、D是针对实性痛经寒凝血瘀型和气滞血瘀型而言的;B、C分别用于肝肾虚损型和气血虚弱型痛经,与本病例证型不符,均非正确选项。
4.患者,女,20岁。末次月经如期来潮,5天干净,7天后阴道再次出血,开始5天量极多,色深红,质稠,今日量稍减,口渴烦热,纳少,大便干,舌苔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A 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B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C 滋水益阴,止血调经
D 凉血化瘀,止血调经
E 清热固冲,止血调经
考题解析:本题诊断为实热证崩漏。A、C是针对虚热证而言,D是针对瘀而化热证而言,均可排除。B、E有相似之处,但E对虚热证、实热证均可使用,不确切,唯B最为恰当。
5.患者,女,33岁,已婚。每于经期大便溏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舌淡苔薄白,脉濡滑。治疗应首选
A 参苓白术散
B 健固汤
C 柴胡疏肝散
D 痛泻要方
E 四苓散
考题解析:本题诊断为脾虚型经行泄泻,故应选择A.C用于肝郁气滞之证;D用于肝郁克脾之痛泻;E健脾行水,用于脾虚浮肿,均不适于本证。B虽有健脾渗湿之品,尚有巴戟天温肾扶阳,故更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泻。
6.患者,女,20岁,未婚。每于经前鼻衄,量多、色深红,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近3个月来,月经提前7天,量少、色红,舌红苔黄,脉弦数。其诊断是
A 逆经肺肾阴虚证
B 月经先期血热证
C 逆经肝经郁火证
D 月经先期肝郁化热证
E 月经过少血虚证
考题解析:本题患者月经提前7天,属正常范围,故B、D之诊断不成立;月经量少是由于鼻衄所致,故不是E;阴虚逆经的特点应为鼻衄量少、脉细,故A也是错误的。唯有C符合本病证候,故为正确选项。
7.患者,女,28岁。近2个月白带量多,色淡黄,质粘稠,无臭气,倦怠乏力,纳少便溏,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缓弱。其证候是
A 肾阳虚
B 肾阴虚
C 湿热
D 热毒
E 脾虚
考题解析:带下病的辨证,主要根据带下的量、色、质、味,虚者无臭气,实者有臭气,C、D属实证,故首先排除。A带下清冷质稀,B带下赤白伴阴部灼热,均非正确选项。根据带下特点及伴随症状应该选择E.
8.患者,女,32岁,已婚。妊娠2个月,近日因恶阻而恶心呕吐,呕吐酸苦水,不能进食,胸满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滑。其证候是
A 肝胃不和
B 胃虚
C 胃热
D 痰滞
E 以上均非
考题解析:本题诊断为妊娠恶阻,根据呕吐酸苦水、胸满胁痛及舌脉,其证候应是A.B应呕吐清涎;C应伴口臭;D为呕吐痰涎,均不正确。E否认了A,更不正确。
9.患者,女,27岁。停经40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阴道出血2天,量少,色淡黯,伴腰膝i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其证候是
A 血热
B 气虚
C 肾虚
D 血虚
E 阴虚
考题解析:根据停经史、舌脉、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应诊断为胎动不安肾虚证。A下血应鲜红,伴心烦口干等;B伴小腹坠痛,心悸气短等;D常伴面色萎黄;E出血应色红质粘,伴午后潮热等,均与本证不符,故其证候是C.
10.患者,女,26岁,已婚。产后3天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初时量多,后量少、色紫黯如败酱、有臭气,烦躁口渴,溺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其诊断是
A 产后发热外感证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www.med66.com
B 产后发热血瘀证
C 产后腹痛血瘀证
D 产后恶露过少血瘀证
E 产后发热感染邪毒证
考题解析: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主诉中最先描述的症状,故本题诊断为产后发热;根据特点、恶露情况、兼证及舌脉,辨证为感染邪毒,故E为正确答案。腹痛、恶露量少属伴随症状,故不是C和D;外感发热应伴表证,血瘀发热为乍寒乍热,故不是A和B.
11.患者,女,24岁。产后4周恶露不止,量多,色淡红,质稀,小腹空坠,神疲体倦,舌淡苔薄白,脉缓弱。其证候是
A 血虚
B 肾虚
C 虚寒
D 气虚
E 脾虚
考题解析:产后4周恶露不止,属产后恶露不绝;根据恶露量、色、质及伴随症状、舌脉,属气虚证,故标准答案为D.A应恶露量少,伴面色苍白;B伴腰膝i软、头晕耳鸣等;C应见恶露量少,怕冷明显;E常伴纳呆便溏等,均不是正确选择。
12.患者,女,26岁。阴部瘙痒2天,坐卧不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其气臭秽,心烦少寐,口苦而腻,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候是
A 血热
B 湿毒
C 肝经湿热
D 痰湿
E 脾虚夹湿
考题解析:患者带下量多、舌苔腻,属湿证;带下黄稠、有臭气、苔黄、脉数,属热证;肝脉络阴器,患者阴部瘙痒,可知病位在肝,故正确选项为C.A只言热,未言湿;D、E只言湿而未言热;湿毒之毒虽为热之甚,但未定病位所在,故均不全面
[B1型题]
A 理气化瘀止痛
B 温经暖宫止痛
C 益气养血止痛
D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E 益肾养肝止痛
1.痛经气滞血瘀证的治法是
2.痛经气血虚弱证的治法是
考题解析:1题:A,因气滞血瘀证痛经治应理气化瘀止痛,故选择A.2题:C,因气血虚弱证痛经治应益气养血止痛,故选择C.B、D、E既无理气化瘀之功,又无益气养血之力,均非正确选项。
A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B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C 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D 清利湿热止带
E 清热解毒止带
3.患者带下量多,色黄,质粘腻,有臭气,胸闷口腻,舌苔黄腻,脉濡数。其治法是
4.患者带下赤白,质稍粘,无臭,阴部灼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
考题解析:带下病的辨证,根据带下的量、色、质、味,以及全身症状和舌脉,来辨寒、热、虚、实。3题:D,带下有臭气为实证,故A、B、C均不可选;湿毒证带下特点为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或如脓,有恶臭等与本题不符,故应选择D而非E.4题:C,带下无臭气为虚证,故D、E不可选。本题辨证为肾阴虚证,而A是针对脾虚证而言,B是针对肾阳虚证而言,均不正确。唯有C与本题证候相符。
A 脾虚型子肿
B 湿热型子肿
C 气滞型子肿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www.med66.com
D 肾虚型子种
E 肝郁脾虚型子种
5.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心悸气短,腰i乏力。其诊断是
6.妊娠数月,面浮肢肿,皮薄光亮,按之凹陷,气短懒言,纳呆便溏。其诊断是
考题解析:两题主证相似,主要从兼证进行辨证。5题:D,腰i乏力为肾虚的主证,故诊断为D.因无脾虚症状,故非A、E;因无热象,故非B;C的肿胀特点为随按随起,均非正确选项。6题:A,气短懒言、纳呆便溏是脾虚的主证,故诊断为A;因无热象,故非B;气滞肿胀特点为随按随起,故非C和E;因无肾虚症状,故非D.
A破瘀散结
B 理气行滞
C 先攻后补
D 攻补兼施
E 先补后攻
7.体质较强的Y瘕患者,其治法是
8.久病体弱的Y瘕患者,其治法是
考题解析:治疗Y瘕,应根据患者的体质,采用相应的治法,A、B是针对血瘀、气滞Y瘕而言,没有考虑体质问题,故两题均不选择。
7题:C,Y瘕是实证,宜攻宜破,但攻破之品易伤正气,故“衰其大半而止”后也应扶正,故选择C.D、E适用于体质弱者,故不选用。8题:E,C用于体质强者,故不选用;D用于新病体质差者,也不适于本题;久病体弱的Y瘕患者治应先补后攻,故选择E。
☆ 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3年5月
身高:160cm
籍贯:河南南阳
居住地:唐河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毕业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业:妇科学
移动电话:
E_Mail:
☆ 教育经历
9月-6月 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主修中医妇科学 硕士研究生
【专业描述】:在校期间完成了所有必修及选修课程,且成绩优异,从开始跟随导师在临床工作,建立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并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主要以妇科为主,科研思路清晰,具备勤奋求实的科研精神。熟悉科研设计、课题申报及论文书写等科研程序。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完成的课题设计合理,立题新颖,创新性较强。
9月-206月 就读于河南中医学院 主修中医学(骨伤方向) 本科9月-206月 就读于源潭二高1995年9月-196月 就读于城郊一中1990年9月-1995年6月 就读于后洼小学
☆ 在校实践,获奖经历
实践经历
202月-年5月 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三甲医院)进行临床轮训
202月-2010年1月 于南京市中医院(三甲医院)进行临床轮训
7月-年6月 于郑州市骨科医院(三甲医院)实习
本科学习阶段担任-学习委员
获奖经历
2007-获朱敬文优秀学生助学金
-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2003-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
☆ 技能水平
能独立处理各类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常见病;能独立操作阴道镜及简单的Leep治疗;能独立操作妇科B超及阴超;能独立完成一些小手术如药流、外阴血肿清除术、诊刮等;熟悉卵巢手术及全、次全子宫切除术等,
相信在未来的一年实习中,我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语言能力:英语 六级;普通话 标准计算机能力:证书 河南省计算机省文管二级
☆ 自我评价
为人真诚、乐观、自律、热爱生活、意志坚强、善于交际、团队意识强、工作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勤奋好学、能吃苦、乐于迎接挑战、做事踏实认真、富有创造性、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核心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 组织与协调矛盾能力 自学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 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对工作困境中的乐观态度 人际交往能力
☆ 求职意向
妇科医生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出现,为中医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课堂已不是学生知识唯一的来源,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且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了大量选修课和新兴学科课程,这也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带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临床课,也是主干课程。
它对于学生将来从事中医妇科的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新型教学手段,根据中医妇科学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多媒体教学,如何配合和利用临床见习和实习,增加技能训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了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1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1重在基础 把握知识点中医妇科学是临床课,学生都已经学过中医基础课,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把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内容相联系,即注意相同点,同时又要注意中医妇科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女性生理特点时,先根据脏象学说的理论,从各脏腑生理功能特点着手,引出与女性生理关系密切的脏腑,详细叙述。
中医妇科学的每个知识点都是由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论治、文献摘要等要素构成。
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每个中心内容下有一系列的知识点,随着教学的深入,要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一个知识点,可以运用关键字词的详解,比较鉴别并配合一些实际病例,使课堂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容易掌握。
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点理解、掌握,甚至终生不忘。
例如在讲解月经的生理现象时,围绕《素问•上古天真论》[1]的“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从月经开始来潮,肾气盛讲起,分析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比如齿更发长、月经初潮、故有子、肾气平均、真牙生、长极、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比较形象具体的认识,便于掌握月经的生理现象。
另外在每次授课前都对前一节课的内容适当复习提问或小测验,这样既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把基础打扎实,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上课的进度和内容的深浅,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2注重总结 前后归纳联系中医妇科学各论部分的特点就是病证多,分型类似、雷同,学生容易混淆,掌握起来困难。
因此,总结归纳很重要。
在讲解过程中先将月经特征和全身症状分开;讲全身症状则由证推症,逐渐把各种症状分析出来,合并于相应证型中,使学生既理解了独立的症状,又逐渐培养了辩证思维的能力,为临床分析病证打下了基础。
另外还可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一般先是给学生做一些示范,启发学生学会前后贯通,横向思维,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以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终生受益。
1.3病案讨论 活化思维在中医妇科学各论部分的学习中,笔者增加了病案练习,并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堂讨论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通过讨论,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看问题的角度和审题的正确程度都在课堂上反映出来。
课堂讨论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临床基础并充分设计好每一堂课。
1.4临床带教 注重实效
中医妇科学临床中许多内容与中医各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相关。
所以不能只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临床运用和操作。
为此,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学生见习,在带教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动手。
通过带教,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切脉时布指不规范;望舌时患者舌体过于紧张;问诊时条理不清,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等,当发现问题后,教师及时给予提示或纠正,这样既弥补了理论教学的缺陷,又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为今后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2改革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子代与父代之间,_______之间一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2、_________是世界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生物进化是_________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___________》。
3、食物链的源头在_______,终点是_______。许多相互交叉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_______。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___________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狼、虎、老鹰都是凶猛的肉食动物,我们应该( )。
A.顺其自然,让它们自生自灭 B.保护它们C.消灭它们
2、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A.黑暗干燥B.明亮潮湿C. 阴暗潮湿
3、电吹风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 )。
A.风能和热能B.声能和光能C.光能和风能
4、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 )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A.水B.低等的生物C. 泥沙和岩石
5、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较早枯竭的能源是( )。
A.天然气B.石油C.煤炭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 )1、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2、为了节约电能,开空调时应该把温度设置的很低。
( )3、因为热空气总要向上,所以厨房排风扇要装在比较高的地方 ( )4、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但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 )5、对比试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连接题:
连线说明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 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上发条的玩具 电能
融化的雪 化学能
风筝 风能
人的食物 热能
电脑 机械能
浅谈《中医妇科学》的临床教学方法
文章阐述了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的意义、临床教学前的准备,常用的`教学方法和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 者:罗群带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刊 名:中医药导报 ISTIC英文刊名:GUIDING JOURNAL OF TCM 年,卷(期): 13(10) 分类号:G642.4 关键词:中医妇科学 临床教学英译《中医妇科学》的几点体会
笔者对导师马宝璋教授主编的`国家本科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进行了英译,同时还与一些学习中医的外国留学生进行了广泛交流.下面就中医妇科学的英译问题谈几点体会.
作 者:曲凡 周珏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刊 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年,卷(期): 25(5) 分类号:H3 关键词:2018年小升初科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放大镜镜片的凸度就越( )。
A.大 B.小 C.一样
2.下列物体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 ( )。
A.铜 B.铁 C. 塑料
3.米饭在嘴巴中会变甜主要是因为( )。
A.米饭本来就甜的 B.嘴巴里有糖 C.米饭和唾液反应的结果
4.馒头和面包里面疏松多孔,主要是因为生面中加了( )。
A.蓬松剂 B.酵母菌 C.馒头和面包本身的热胀冷缩
5.( )被称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A.土地荒漠化 B.气候变暖 C.白色污染
6.蚜虫的天敌是( )2017年小升初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年小升初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A.苍蝇 B.草蛉和它的幼虫 C.蝴蝶
7.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SARS病毒。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8.光年是( )单位。
A.距离 B.速度 C.时间
9.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10.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2017年小升初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章2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11.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12.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二.填空题
1.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______。
2.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 、科学方法。
3.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4.凸透镜有放大、_______、_______的作用2017年小升初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小升初。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_____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它是根据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 2.A 3.C 4.B 5.A 6.B 7.B 8.A 9.A 10.C 11.D 12.C
二.填空题
1.风
2.科学精神、科学概念
3.叶片、叶柄、叶脉
4.成像、聚光
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
6.袁隆平
★ 中医妇科学简历
★ 初级会计模拟试题
★ 初三物理模拟试题
★ 物理中考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