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乌夜啼》古诗鉴赏(共含10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da842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乌夜啼》唐诗鉴赏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不例外,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开始两句描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阳迟暮之间,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
乌鸦尚且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寓情于景,感染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秦指代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却让读者在暮色迷茫中,透过朦胧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独坐空闺泪如雨,这如雨的泪沉重地滴到读者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
沈德潜评这首诗说:“ 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 (《唐诗别裁》说得言简意赅。短短六句诗,起手写情,景中现人,景里含情;中间两句,人物有确定的环境、身份和身世,而且绘影绘声,想见其人;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平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
《乌夜啼》诗歌鉴赏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释】
①乌夜啼: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西曲歌》。
②机中织锦:指闺中织妇。全诗校:“一作闺中织妇。”
③远人:指在远地的丈夫。怅然忆远人:全诗校:“一作向人问故夫。”怅然忆远人:指向人问故夫 。
④孤:指空。全诗校:“一作空。”
⑤独宿孤房:全诗校:“一作欲说辽西。”
名句: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乌夜啼》是一首乐府诗,是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前后,李白在长安时的作品,写秦川妇女怀念征夫的痛苦心情。这两句是说,夕阳西下,返照城ィ成群的乌鸦从远处飞回,哑哑啼叫,将栖未栖,叫声喧嚣、烦乱,引起思妇的愁烦;黄昏时分,乌鸦尚知归巢,远在天涯的征夫,何时才能归来呵!以乌鸦啼叫,引起心绪烦乱,以乌鸦旧巢,想起征夫未归,写景言情,顺理成章,韵味耐嚼。
【译文】
夕晖将坠,黄云飞度,影映城阙;暮鸦盘桓,在霜林的上空,欲栖又飞。
盘旋复盘旋,鸦落又鸦起,叽叽喳喳,聒噪不止;霜树在暮色中伸展疏枝,在群鸦的悲鸣中颤栗。
那正在织锦的秦川女子,透过碧如烟霞的帘子,望着迷茫的暮色,以及暮色中起起落落、嚣叫不止的鸦群,喃喃自语。
她停下如飞的梭子,怅然忆及那远去的征人;守着这空洞洞的房子,禁不住苦泪如雨。
【按】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西曲歌》。李此写晋朝窦滔妻苏蕙。窦本秦川刺史,后被苻坚徙流沙。蕙把思念织成回文璇玑图,题诗二百余,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鉴赏
《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多写离别之男怨女恨。李白此诗题材相类,却别翻新境,独具魅力。
领起二句绘景,乃一秋林晚鸦图也。描写苍凉之景,渲染凄凉气氛。声色并茂的自然之景,蕴含着浓浓的愁绪,直透人心。三、四句绘人,省去了容貌,省去了服饰。其单调而枯燥的劳动,早已让她疲惫不堪。此时,她不胜窗外归鸦的`叫声,面对纱窗,兀自独立,却不敢再去掀起那如烟的帘子。也许并非是那窗帘如烟,倒是那泪眼迷离所至,怕那外面的世界不能让她自持。其实,她早已不能自持了,喃喃自语,泪湿衣襟,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那怨中的女子,诗人只让我们雾里看花,闻其声,而不见其形,直让人心荡神驰。其剪裁构思,颇具匠心,让读者感受的不是她的容,她的貌,而是她的心,她的情。因此,主人公郁结难解,愁怨难排,孤苦伶仃的境况,直撼人心。她的泪水,不觉间,亦打湿了我们的心。
六句诗,起句布景,绘景寓情,情景相生;中间绘人,绘影绘声,启人遐思;结尾点题,韵长味远,余响不尽。
传说李白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与前代所作相类,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遂为名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你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怎不泪如雨呢?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乌夜啼李白诗歌鉴赏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传说李白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与前代所作相类,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遂为名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你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怎不泪如雨呢?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五、六两句,有几种异文。如敦煌唐写本作“停梭问人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才调集》卷六注:“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流沙泪如雨’”等,可能都出于李白的原稿,几种异文与通行本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隔窗语”不是自言自语,而是与窗外人对话;二是征夫的去向,明确在边地的流沙。仔细吟味,通行本优于各种异文,没有“窗外人”更显秦川女的孤独寂寞;远人去向不具写,更增相忆的悲苦。可见在本诗的修改上,李白是经过推敲的。沈德潜评这首诗说:“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唐诗别裁》)说得言简意赅。短短六句诗,起手写情,布景出人,景里含情;中间两句,人物有确定的环境、身分和身世,而且绘影绘声,想见其人;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平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
关于陆游乌啼夜的鉴赏
纨扇婵娟素月①,纱巾飘渺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②,清润雨馀天③。
弄笔斜行小草④,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注释】①纨扇婵娟素月:指纨扇如同明月一样洁白。纨扇,细绢织成的团扇。婵娟,美好的样子,暗喻女子娇美的容貌。汉代班婕妤曾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②高槐叶长阴初合:槐树的叶子渐渐长成,树阴也渐渐合拢,覆盖地面。③清润雨馀天:雨后的天空更显清朗湿润。④弄笔斜行小草:指在房里悠闲无事,以写小草打发时光。
【品鉴】这首小令是放翁于宋孝宗淳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181~1185年)间闲居故乡山阴时的作品。词写自己的闲散生活,创造出一种雅洁清远的闲适意境。上片开头二句,以纨扇和纱巾两种应时的'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时节。后二句写室外之景,树阴浓合,晴天清润,也是典型的初夏之景。下片则由写景转到写人,表现作者闲适的生活。起二句,写自己闲来无事,常常弄笔展纸作小草;喝酒至微醉,卷帘迎凉以便睡眠。末二句写主人公自己舒舒服服地躺在洁净无尘的凉床上听新蝉,更是展示了一个清凉高迥的初夏境界。此词通篇只写事和景,不直接写情,把主观感情不露痕迹地寄寓于事与景之中。陆游诗词中颇多闲适之作,但那些看似“闲适”的作品中大多带有牢骚悲慨的情绪,本篇却通篇只写闲适,没有丝毫忧愁或悲慨的情绪,是一首纯正的闲适词。
李白《乌夜啼》诗歌鉴赏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按】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西曲歌》。李此写晋朝窦滔妻苏蕙。窦本秦川刺史,后被苻坚徙流沙。蕙把思念织成回文璇玑图,题诗二百余,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鉴赏:
《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多写离别之男怨女恨。李白此诗题材相类,却别翻新境,独具魅力。
领起二句绘景,乃一秋林晚鸦图也。描写苍凉之景,渲染凄凉气氛。声色并茂的自然之景,蕴含着浓浓的愁绪,直透人心。三、四句绘人,省去了容貌,省去了服饰。其单调而枯燥的劳动,早已让她疲惫不堪。此时,她不胜窗外归鸦的叫声,面对纱窗,兀自独立,却不敢再去掀起那如烟的帘子。也许并非是那窗帘如烟,倒是那泪眼迷离所至,怕那外面的世界不能让她自持。其实,她早已不能自持了,喃喃自语,泪湿衣襟,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那怨中的女子,诗人只让我们雾里看花,闻其声,而不见其形,直让人心荡神驰。其剪裁构思,颇具匠心,让读者感受的不是她的容,她的貌,而是她的心,她的情。因此,主人公郁结难解,愁怨难排,孤苦伶仃的境况,直撼人心。她的泪水,不觉间,亦打湿了我们的心。
六句诗,起句布景,绘景寓情,情景相生;中间绘人,绘影绘声,启人遐思;结尾点题,韵长味远,余响不尽。
传说李白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与前代所作相类,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遂为名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你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怎不泪如雨呢?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陆游《乌夜啼》鉴赏的内容
纨扇婵娟素月①,纱巾飘渺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②,清润雨馀天③。
弄笔斜行小草④,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注释】①纨扇婵娟素月:指纨扇如同明月一样洁白。纨扇,细绢织成的团扇。婵娟,美好的样子,暗喻女子娇美的容貌。汉代班婕妤曾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②高槐叶长阴初合:槐树的叶子渐渐长成,树阴也渐渐合拢,覆盖地面。③清润雨馀天:雨后的'天空更显清朗湿润。④弄笔斜行小草:指在房里悠闲无事,以写小草打发时光。
【品鉴】这首小令是放翁于宋孝宗淳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181~1185年)间闲居故乡山阴时的作品。词写自己的闲散生活,创造出一种雅洁清远的闲适意境。上片开头二句,以纨扇和纱巾两种应时的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时节。后二句写室外之景,树阴浓合,晴天清润,也是典型的初夏之景。下片则由写景转到写人,表现作者闲适的生活。起二句,写自己闲来无事,常常弄笔展纸作小草;喝酒至微醉,卷帘迎凉以便睡眠。末二句写主人公自己舒舒服服地躺在洁净无尘的凉床上听新蝉,更是展示了一个清凉高迥的初夏境界。此词通篇只写事和景,不直接写情,把主观感情不露痕迹地寄寓于事与景之中。陆游诗词中颇多闲适之作,但那些看似“闲适”的作品中大多带有牢骚悲慨的情绪,本篇却通篇只写闲适,没有丝毫忧愁或悲慨的情绪,是一首纯正的闲适词。
(选自《绝妙好词注释》,凤凰出版社出版)
原文
乌夜啼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陆游在公元1165年(宋孝宗乾道元年)四十一岁时,买宅于山阴(今绍兴)镜湖之滨、三山之下的西村,次年罢隆兴通判时,入居于此。西村的居宅,依山临水,风景优美。他受了山光水色的.陶冶,心情也比较舒缓,所以自号渔隐。在家住了四年,到公元1170年(乾道六年)他离家入蜀。四年中写了几首描写村居生活的《鹧鸪天》词。
这首《乌夜啼》词,虽然也写村居生活,但与上述《鹧鸪天》词不同期:是他从蜀中归来,罢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再归山阴时写的。他这次归山阴,从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五十七岁起到十二年六十一岁止,又住了五年。他在淳熙十六年写的《长短句序》,说他“绝笔”停止写词已有数年,因此词作于这几年中是当可确定的了。而这首词的词境之美,自然与山阴居宅的环境有关。
刘迎词作《乌夜啼》鉴赏
【作品介绍】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是金代词人刘迎创作的词。全词选词之上下了功夫,词语塑造的意象和美艳丽,如杨柳梨花,啼痕印袖、醉墨笼纱等句使词焕发特异的艳美色泽。另外,词句对仗工整,语势流露,使人产生舒徐柳扬、顿挫流转的美感。因而贺裳《皱水轩词筌》言:“才人之见殆无分于南北也(金在宋之北)。”
【原文】
乌夜啼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①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注释】
①章台:秦、汉宫名。此外当指j女所居。
【赏析】
上片写作者对一位歌姬的怀念和对于往昔冶游生活的`回忆。“离恨”两句,写怀念人物却不直接点明对象,“杨柳”、“梨花”以两个形象优美的事物来比喻被怀念的歌姬,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美感。柳丝飘飘柔媚非常,使人联想到歌姬那婷婷的腰。而“梨花”也曾被白居易形容为“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杨玉环流泪的美容。杨柳,梨花使歌姬妖娆柔美,如花如柳的形象如立眼前。“青衫”二句,追忆往日情怀。“青衫”,唐时九品小官的服饰,这里借指作者本人。“章台”本为战国秦之宫殿,唐时许尧佐有《章台柳传》流传,后人便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处。玉马佳人,风流倜傥的形象使人艳羡。
下片走旧地重游,两人重聚。“翠镜啼痕”两句,写歌姬不忘旧情,终日以泪挂面,啼袖笼纱描写歌姬的病情。这几句词既香艳又有书卷气,可称是“好色不淫”“艳而不靡”。最后两句“相逢”,写两人重聚,百感交集,为表深情,女子把满腔情思注入琵琶,以此来表达“说不尽的无限事”。
全词选词之上下了功夫,词语塑造的意象和美艳丽,如杨柳梨花,啼痕印袖、醉墨笼纱等句使词焕发特异的艳美色泽。另外,词句对仗工整,语势流露,使人产生舒徐柳扬、顿挫流转的美感。因而贺裳《皱水轩词筌》言:“才人之见殆无分于南北也(金在宋之北)。”
名家点评
徐釚《词苑丛谈》:中州乐府,颇多深裘大马之风。唯刘无党《乌夜啼》云云,风调仿佛谢无逸《南乡子》后半阕。才人之见,殆无分手南北也。
【作者介绍】
刘迎(?—1180)金代诗人、词人,字无党,号无诤居士。东莱(今山东莱州)人。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赵令畤
楼上萦帘弱絮,墙头碍月低花。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注】赵令畤(1061—1134):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故词中每托闺情幽思以寄怨慕之意。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词开头两句中“萦帘”“碍月”的细致心理反应和“弱絮”“低花”的视觉、听觉相结合,映衬出芳春夜月怀远的闺人形象。
B.“年年关心”,可见离人远去之久。春归而人不归,教她怎不思量!当她听到楼外哑哑啼叫、欲栖而未定的乌鸦时,怎能不为之柔肠寸断!
C.“舞镜”只是对图案上鸾鸟形象的修饰,它是根据古代传说独鸾不鸣,见镜中影即鸣不止的典故,活用来增加鸾鸟形象的生动性的。
D.“啼珠”是指蜡烛点燃后流的蜡珠,把凤蜡消熔的蜡珠称为“啼珠”带有浓厚的客观感情色彩。如此物象和主人公心事相关。
E.结尾两句把主人公孤恓难耐、百无聊赖、苦闷压抑的情怀,以凄惋慰藉的语言娓娓道出,这是无可奈何的自慰,也是幻想。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AD [解析] A项,开头两句没有听觉。D项,将“啼珠”与主人公心事相联系,其为主观感情色彩,而非客观感情色彩。
(2)上片寓情于景,“肠断”二字极言相思之苦。下片运用细节描写和想象手法,把主人公孤恓难耐、百无聊赖、苦闷压抑的情怀,以凄婉慰藉的语言娓娓道出——既是无奈的自慰,也是天真的幻想,反衬现实的矛盾,突出离思的沉重。而词人别有怀抱,借闺人春思寄托了自己政治上的苦闷、失意,以婉言达深意。
简析
作者因与苏东坡结交而受牵连,为新党排斥,列名元佑党籍,故词中每托闺情幽思以寄怨慕之意。此词亦是如此,词中伤心人别有怀抱,借闺人春思寄托作者政治上的苦闷、失意,以婉言达深意。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散文知识点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 乌夜啼陆游
★ 乌夜啼赏析和翻译
★ 杜鹃夜啼诗词鉴赏
★ 圣无忧/乌夜啼,圣无忧/乌夜啼欧阳修,圣无忧/乌夜啼的意思,圣无忧/乌夜
★ 《夜雪》诗词鉴赏
★ 古诗鉴赏: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