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壕记作文1000字(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ivy13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石壕记作文1000字
天边仅剩那一抹余晖,旁边的云朵被墨喷溅映衬得大地镀上了一层黑暗。一位浪子,衣衫褴褛,俊毅的额头上被细密的汗珠所遮盖。已入深秋,万物凋零,一派凄凉。
他一步一步地走向村中,听村中人说,这个村子,名叫石壕村。安史之乱以前,这里的景象不是这么凄凉的,从前,这里人人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富足……“小伙子,看你的样子不像是本地人,你是从哪来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问道。杜甫只好把缘由从头到尾述说了一遍。只听老者说:“你也不容易啊!去我家借宿一晚吧,我家地方大,原来还有三个儿子,现在……”老者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有我的老伴和我的孙子,还有他的母亲。”杜甫也没再说什么,随着老者到了他的.家。
是夜,只听一阵喧闹,粗暴的敲门声后,两位官差怒喝道“人呢?都上哪去了?”屋内,老妇人悄声对老者说道:“你快走,这里我能应付。快走吧。”老妇人送走老者后,对我说到:“呆在这里别出来。”尔后,老妇人打开了房门。此时庭院,亮得恍如白昼。
老妇人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官吏,神色一慌,但随即镇定下来,陪上笑脸说:“各位官爷,这是哪阵风把您吹来了?”二位差役毫无耐心,怒道:“怎么这么晚才开门?是不是家里还有男人啊?”老妇人声泪俱下的说道:“家里哪有什么男人?我的三个儿子已经全部去边疆打仗了。只有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至今下落不明,另外两个儿子都马革裹尸被送了回来。活着的人还好,但死了的人永远都完了呀!”差役又道“你们家就没有别的男人了吗?”听到这老妇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嘲讽说道:“还有一个吃奶的孙子你带吗?”差役绝不相信老妇人此番说辞便要进到屋里想要搜查一翻。老妇人忙挡在门口,又道:“二位爷可千万不能进去啊!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开,但她进进出出连体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差役又道:“不行,我们今天要是不能带个人走,就没法完成上面的任务啊!”妇人道:“带我走吧,去河阳服役,这样只许还能赶得上做早饭呢。”二位差役见此,只得点头,无奈地说:“行吧,也只好如此了。”
夜已很深只听见轻微的呜咽夹杂在冷风里,飘向远方,直飘向杜甫心里。他不禁打个寒颤。即使他痛心,他同情,可那又能如何?他无法阻止,只能看着村中的男丁带走一批又一批,他无奈,对这个社会的无奈。
第二天清晨,杜甫转眼望向那个仿佛一夜间白了头的老王,又挥了挥手,缓缓走出了这个村庄,漫无目地漂泊,随即,又自嘲地笑了笑:还能去哪呢?
石壕吏作文1000字
安史之乱之时,唐军本胜利在望,但敌军突然增加援军,形势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这时我刚好从洛阳回华州,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直到傍晚时分,我才在石壕村的一户人家里投宿。
家里很简陋,屋顶也裂开了几条缝,遮挡风雨的工具也仅仅是几张单薄的纸张。几乎是用补丁多次缝补也有现在这样的状况。床上躺着个小婴儿,旁边的年轻女子细心照料着孩子。不久,老妇为我端来一碗水。赶了这么久的路这是我今天见到的第一碗水,端起碗,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一滴水珠都不剩。“慢慢喝,不要急,水还有很多呢。”老妇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貌似一句普通的话,却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已经年迈,现在又是战乱之际,此时做儿子的却不在他们身边还真是…。想到这儿,我不禁落泪。老妇坐到我旁边,告诉我他们家曾经是穷,但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他们享受着天伦之乐。可好景不长,一天差役来捉男丁,把老妇的.三个儿子带走充兵,刚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哥哥已经战死,他一个人也…说着,老妇哭了起来。岁月无痕,但在老妇身上留下了纪念。头发已变得银白,脸上的道道皱纹以及淡淡的眉毛下,两眼布满血丝。衣服处处是补丁,且已褪色。此时,一位大爷缓缓走进来,想必是老妇的丈夫吧。
“你家剩几口人是你家的事,我们只是奉旨照办,无论如何,这男的我们必须带走,识趣的快松手,否则---”接着就传来了妇女和孩童的哭声。这一声响打破了此时的沉寂,老妇和大爷的神情都紧张起来,相互一望后,大爷越墙逃走,老妇摊在椅子上,努力地使自己镇静下来,但不管用似的,老妇手中握着的水努力地抖着,手也似乎越发越有劲,像是要把碗捏碎。嘴里还喃喃的念叨着:“差役怎么。.又来。.又来捉人”随后敲门声响起:“开门,开门,快开门!”。好一会儿,老妇反应过来,蹒跚的向门口走出,又颤抖的手打开破旧不堪的门。“这么久才来,我们这几位大爷的时间可是宝贵得很呢,你赔得起吗?”门一开,就传来衙役不满的怒喝声,老夫也凄惨的哭了起来。
“快!把你儿子交出来!“一个差役用很粗暴的口气向老妇吼道。“不,管爷。我的三个儿子一个月前就已被你们捉了去。家里只剩我一个。”老妇哽咽道。“哇哇哇哇”婴儿的声音从房里传了出来。差役听见哭声,勃然大怒“你不是说家中无人吗?敢骗我们,你还要不要命那!”老妇惊慌的抬起头,紧张的神情在她脸上蔓延着,仿佛她担心发生的事发生了。脸上的不知所措、茫然并没有让差役死心,差役的逼问,怒喝的言语,老妇逼于无奈,用苍老的硬邦邦的手擦去脸上的两旁泪痕,回答道:“家里的确有一个男丁,但他只是个婴儿啊!正因为有后代,他母亲才没有改嫁,但家里的经济
《石壕吏》改写作文1000字
天空黑着脸,好像别人欠他钱似的,太阳也偷懒去了,一整天都没见她人影儿。
我赶了一天的路,早已精疲力竭口干舌燥饥饿难耐了,想找个地儿喂饱那肚子里的蛔虫吧,可放眼望去,四周早已被炮火摧毁,到处都是瓦砾和被魔爪脱掉衣服削去上半身的树木。
又走了一会儿,我终于看见了那星星点点的灯光,仿佛生命的希望就在眼前。我向前紧走几步,终于眼前一黑,不知倒在了何处。
“醒醒,吃饭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我吃力地睁开那沉重的眼皮,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
一个满头白发尽是岁月的痕迹(皱纹)穿着麻绳和枯叶拼成的“衣服”,端着一碗盛有桑叶的汤站在我的面前。而我,正躺在露天而只有稻草的“豪华”酒馆里,斑驳墙壁上那个到处都是眼儿(洞),还有一位头上插着稻草,身上只用几片树叶遮羞的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婴。如果不是说话声,我真还以为是到了野人国。
我咽了咽口水,心想:世上竟还有如此的艰苦的家庭,唉!
我那不听话的肚子又咕咕的叫了起来,没办法,我只好憋着叹气,艰难的眼瞎了那碗汤。
“抱歉呀!我家已经没有吃的了,而且我家如此脏乱不堪,委屈您了!”衣衫及其简陋的“野”女人说道。
我微微一笑:“没事儿!现在战火连天的,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哪还有委屈不委屈的。”
忽然,外面一阵嘈杂,我连忙趴在附近的洞口往外看,只见一个黑影越过墙壁,跑了,接着便传来凶恶的官差的捶门声和吼叫声:“开门啦!磨蹭什么呢!再不开门我宰了你全家!狗崽子们快开门!”
老妇人急忙用那稻草遮住了女子和小男婴,自己急忙往外赶,我刚要说什么,只见轰的一声,那早已不堪一击的门被踹开了。
“死老太婆,磨蹭啥呢!莫非是在藏人!我可告诉你,爷爷可不是好惹的'!”凶残的官差吼道。
我从一个小洞往外望,只见一个满身横肉的壮汉走上前,推了老妇人一把,这年迈体弱的老妇人哪经得起这一推,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老妇人爬起来悲惨的哭着:“我家已经没有人了,三个儿子全被你们抓去了镇守邺城,两个儿子最近已战死,活着也是苟延残喘,家里穷得连稀饭都不能吃上,只因家中还有吃奶的孙子,他母亲才未被抓走,家不成家,可怜我那儿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就没有,只能成天躺在床上·,你们还想怎样?”
一个壮汉走上前去,直接打了老妇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吼道:“你还有脸抱怨,快交人!否则我把你抓去,哭什么哭!”
“你要抓就抓吧!我虽年迈体弱,我还可以洗衣服做饭的!”老妇人哀求道。
我手上滴了几滴水,原以为是下雨,没想到是女子的泪水,我再也按耐不住了,冲进院子,一把扶住老人,吼道:“一个老人,你们就不能放过她吗?要抓就抓我吧!”
“哎呦喂,这不是杜甫杜大人吗,怎么到了这地方?逃难呐?小的不敢抓您?但这是石豪县,不是您该管的地方吧!她,带走!”官差说道。
两个壮汉一把架起老妇人,我急忙上前想阻拦,没想到竟被一推,头撞在墙上,昏了过去。
当我醒来时,只看见老翁和女子正倚门而哭,我无奈的摇摇头,继续上路。
我不禁哀叹:世上竟还有如此悲惨之事,战争非要弄得家破人忙吗?唉!
《石壕吏》改写作文1800字
黄昏的阳光虚弱无力地逗留在石壕村一户农家小院的一角。整个石壕村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寸草不生。据说,这里以前是相当繁华的,但自安史之乱爆发后,这里……“唉……!”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由于明天一早还得赶路,我只好投宿到一户农家。
这间农家小屋十分简陋,却很整洁,住着一位老翁、一位老妇人、他们的儿媳,以及刚出生不久的孙儿。他们每个人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干瘦而枯黄的脸上不见一丝笑容。
孩子兴许是饿了,大声啼哭起来。家里没有可以给孩子吃的东西了,老翁的儿媳只得给孩子喂了几口野菜汤。老妇人捂着嘴巴哭了,一边哭一边碎碎念:“作孽啊,孩子一出生,爹就没了,跟着我们受罪啊!”
“差爷,求您了,不要带走我儿子啊!他只有十来岁啊!呜呜呜……”一阵哭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正给我端茶的老妇人听到这阵声音,手哆嗦了一下,把茶水打翻了。老妇人皱紧了眉头,哆哆嗦嗦地对老翁说:“快……老头子,从……后门翻墙……走,快啊!”“嗯。”老翁应了一声,从后门翻墙出去了。
“开门,开门,快开门!大爷我还有事儿,快开门!”门外传来小吏们急促的敲门声。老妇人的嘴唇在发抖,她一边拭干地上的茶水,一边示意儿媳抱着孩子和我去厨房避一避。
“咳咳!”老妇人重重地咳嗽了一声,迈着蹒跚的步伐去开门。小吏们一进门就破口大骂:“你个老人,刚刚死哪儿去了?让爷等这么久!”为首的那个小吏瞪着一双鱼眼,凶神恶煞地望着老妇人。老妇人吓得腿都软了,头上不停地冒着虚汗,打了个哆嗦,说:“官爷,小人岂敢呀!小人年事已高,腿脚又不方便,才会耽搁了给官爷开门的时间啊!”说着还用手抹起了眼泪。
另一名小吏对为首的小吏说:“大哥,我看她说的不像是假,算了吧!还是办正事要紧!”为首的小吏“嗯”了一声。“喂,死老婆子,快把你家男人交出来!”那名小吏依旧是粗声恶气的。
“啊!呜呜呜……”老妇人忽然开始号啕大哭。并向小吏们诉苦:“官爷,您不知道啊!小人只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奉命去防守邺城了。一个儿子不久前捎信回来了,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都战死了。说不定哪天这个儿子也死了!活着的人,也只能活一天算一天,死了的人,也不必多说了!”
听了老妇人的一席话,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没想到,战争带给他们家的迫害竟是如此之大!我原以为,老妇人家只有一个儿子奔赴战场了,没想到……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心想:这下,小吏们该放过这家人了吧!
没想到,小吏们听了老妇人的话,并不为其所动,而是一把揪起老妇人的衣领,咬牙切齿地问:“难道你家再没别的人了么?”“没……没有了!”老妇人抽抽搭搭地回答。
也许是小吏们弄出的动静太大了,把孩子给吵醒了。孩子还那么小,知道些什么呢?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小吏听到了孩子的哭声,突然放开了老妇人的衣领,老妇人的头重重地撞在一根柱子上,嘴里还骂道:“你个老人!居然敢欺骗大爷我,我看你是活够了!”小吏十分生气,还扬手给了老妇人一巴掌。我从墙缝里看到这一切,气愤不已,双手紧握拳头,死死咬住嘴唇,可我救不了老妇人,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老妇人用悲愤交加的眼神望着小吏们,一字一句地说:“官爷,小人没有骗你们!正在啼哭的,是小人刚出生不久的'孙儿。因为有孙儿在,要吃奶,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改嫁!”“你儿媳妇呢?让她出来!快点!”小吏显然是等不及了。老妇人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她咬了咬牙,说:“官爷,我家当今是如此贫穷。可怜了我的儿媳,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她衣不蔽体,哪有脸出来见人啊!”我转过头来,看见老妇人的儿媳抱着孩子,早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哼,我可不管!总之,你们家今天一定要有一个人跟本大爷回去,否则吗,按违反军令论处!”为首的小吏傲慢地说,“快点啊!本大爷可没这么多功夫耗在你身上,待会儿,还有好几乎人家要跑呢!”
老妇人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才睁开,坚定地站起来,像是下了决心。她擦干了眼泪,走到那帮小吏们面前说:“官爷,小人去吧!小人虽已年老,无法上前线打仗,但小人还能够准备早饭、打打杂什么的。请官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但求放过我的儿媳、孙儿就好!”
“嗯……好吧!虽然你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不过还是有点小用处的。来人呐,把她带走,然后去下一家。”为首的小吏不屑道:“是。”其他的小吏一拥而上,将老妇人带走了。老妇人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一眼……
已是深夜了,“呜呜呜……”一阵哭声传人我的耳朵,此时,老翁也回来了,他说他看到了老妇人离去的身影。他知道,老妇人是牺牲了自己,换来了大家的命。
我呆呆地望着窗外,我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大唐帝国变成了这样?为什么战乱是如此可怕?为什么好人总是命不长久?为什么官场是如此黑暗?我也不知是坐了多久,总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好快,刚刚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一场可怕的梦。我一直胡乱地想着,彻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当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的时候,我就与老翁告辞了。“唉,不知老伴儿现在怎样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老翁长叹一声。
阳光把我的影子拉的越来越长,石壕村也离我越来越远,破烂的驿道上留下了我孤独的脚印……
石壕吏改写作文1500字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寒冷的北风似乎要把整个人吞没掉。
我无精打采地骑在我那匹瘦马上,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石壕村了。今天就在这里住下吧,我的心里这样想。
我最终选择了一户人家,我轻轻地敲了敲门,只听见门里出现了一阵骚乱,忽然,有一个老头翻过了墙,向南跑去。过了一会儿,一个老妇人才慢吞吞地打开了门。我向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她把刚刚逃走的老头叫了回来,并热情的招待了我。
进了她家的大门,我忽然发现我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这家不是一般的穷,用来招待客人的不过是一些几乎没有多少米的稀饭,何况他们平时还舍不得吃这些简单的东西。
他们告诉我,自从唐军的进攻失败以来,李唐政府就在这一带实行“拉夫政策”,许多人都拿起武器,走上了战场,他们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其中的两个儿子已经战死疆场。她不希望自己的老头去上战场,因为他年岁已高,怕是有去无回了。
夜晚,一阵嘈杂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我,我躺在床上,认真地听着门外局势地发展。
开始,有一名成年男子的粗暴地喊声:“皇上有征兵令,每家出壮丁一名。”老头一听立刻逃走了。接着就是一阵敲门声,“快,把你们家的男人交出来。”
由于我急切地想知道事态地发展,于是透过窗户看门口的动静。
老妇人慌忙地去开门,还没有等她把门打开,就有人一脚把门给踹开了。原来是两名当地的差役。其中一人手拿一把大弯刀,另一人手持一根三尺木棍,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样子,像是从地狱来的使者。
“快,把你们家里的男人通通交出来。”其中一名差役说道。
“我有三个儿子,都去镇守邺城了,一个儿子刚刚来信说自己的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老妇人叹着气,刚想继续说下去,被其中一名差役推倒在地。
“少啰嗦,快把男人交出来,”一个差役抽出了手里的弯刀,“你这是违抗皇命,是要杀头问罪的。”
老妇人慢慢地站起来,说:“我的家中已经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难道你们也要把他抓走吗?因为有这个孙子在,他的母亲才没有离开我们。”
“你无法使我们相信,我们要进去检查一下,以证实你们家没有男人了。”两名差役对待这件事情是十分严肃的,他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我们都是穷苦的人家,孩子的母亲都不敢出门,因为家里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怕到时候会让老爷见笑。”老妇人的语气变得很无奈。
“不行,我们是一定要进去查看的,这是我们的职责。”说完,两名差役推开老妇人,想要强行闯入房间。
老妇人无奈地说:“这样吧,我虽然年近七旬,但我不觉得自己很衰老,我可以和你们走,尽快到河阳去服役,以表达我的爱国之心,如果来得及,还可以为士兵准备早饭呢!”
两名差役发出了奸笑:“那好吧,你们家已经没有男人了,但是你替代你们家的男人去从军,实在是精神可嘉,你迟早是会得到战功的!”
看到这里,我十分想出去把老妇人拉回来,但是她的儿媳妇拉住了我,示意我现在不要出去。我就这样忍着,眼睁睁地看着老妇人就这样离开了。
那两名差役依旧在挨家挨户地寻找壮丁,直到后半夜,外面的嘈杂声渐渐停止了。但我好像听到了一阵哽咽声,大概是老头回来了吧!
我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激动,打开房门,一阵北风吹来,这时我才发现,门口已经有了很厚的积雪,大雪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的。我走出房门,月亮似乎是孤单地悬挂在天空中,满天的星星不知到哪里去避难了。
天空渐渐亮了,雄鸡站在山上鸣叫,鸡啼声中处处充满了悲伤。我再次骑上我的瘦马,和老头告别,我看出他一夜未眠,眼睛是红肿的。不知是雪花飘进了我的眼睛还是我也感到了悲伤,我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往外流。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夜幕降临,我投宿到石壕村,听闻远处传来阵阵呼声,原是有差役在趁夜抓丁。
老翁吓得慌慌张张地出门逃走,老妇急忙出门查看动静。
差役的叫嚷声是多么暴怒!老妇人的哭声又是何其悲苦!
只听老妇人上前对差役说道:“我的三个儿子已经去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还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我们也算是为保卫国家而尽职尽责了啊,我们这些幸存的人还能苟且偷生,而死了便是永远完结了。”
“你们家难道就没有人了么,一个能打仗的也没了么!让开,我去你家搜查搜查!”差役大喝一声,领着身后的几个杂兵就要闯入老妇人家中。
“我们家中已经没有能够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未离去,但她出出进进连件完整的衣裳也没有。”
这时,我才注意到,腐朽的木门旁站着一个穿着破旧,打满补丁的衣裙,手中搂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的妇女。
老妇人咳了几声继续说到:“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还请让我跟随您连夜归营,快点去承担河阳的劳役,也许还来得及为军营的战士们准备早饭。”
差役吼叫着,怒骂着,带着老妇人与一群刚征收的青年,走向下一个村落。
夜已很深很深,冰冷的月光被寒风吹得微微颤抖,说话声早已消失,只剩下一阵阵伤心的抽泣声。
天亮时我重新登上路程,却只同老翁一人作别。
走在路上,我仿佛听见了女子的叫喊声,孩童的啼哭声,人们仓促的脚步声……
战争的火焰,缠绕着老橡树,缠绕着腐朽的木门,缠绕着村庄,将其一点一点地吞噬……
硝烟四起,四处难寻光影踪迹。
★ 《石壕吏》杜甫
★ 石壕吏翻译
★ 石壕吏教案
★ 石壕吏剧本
★ 杜甫 石壕吏
★ 石壕吏记叙文
★ 石壕吏文言文翻译
★ 改写《石壕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