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听课心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an2321228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听课心得(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an232122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听课心得

篇1: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是0,十位先向百位借1,即10个10,然后十位退1作10,借个位10个1。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各位数上的变化情况因为有0的出现而更加复杂。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就是“0”。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不借住情境,让学生直接做纯计算的复习题,然后由复习题517-348,被减数从517到507,学生对这个变化并没有在实质上进行关注,但却引起了学生计算上新的飞跃。教师抓住从1到0,引导学生思考1和0到底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1是有,0是没有,从有到无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从1到0带了了计算上的新问题。但这里教师的问题是:“0特别在哪里?”这样的提问是否指向性不够明确?

2、抓住关键问题。

很多老师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一遍遍地反复说算哩,说计算过程是肯定的.,关键是怎么说?教师紧紧抓住为什么十位上的0会变成9?有效的课堂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思考,思考是数学的核心问题。

3、500-348

引导学生发现:减数与差末尾凑10,中间凑9。学生发现规律是否就是真正理解,学生可能会不知其所以然。问题: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为什么要末尾凑10,中间凑9呢?不断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两个“0”是不同的,中间的“0”尽力了“借”与“被借”两个过程,而末尾的“0”只有借的过程,明确算理。

4、怎样的板书书写形式更能让学生理解

一般是在竖式上写出借与被借的关系。

她的课的板书是个位:17-8=9

十位:9-4=5修正后:10-1-4

百位:4-3=1

强调十位上的0为什么会变成9。

5、有比较性又可以增进理解的题目出现在练习中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练习当中穿插可以进行比较与辨析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中间有0之后出现一组练习,前面三道是个位不够减需要连续退位的,而最后一道题目是705-245,让学生发现不同,进行区别辨析,明确中间有0变成9是个位不够减的连续退位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规律。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篇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直观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等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问题。

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比20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3.集体反馈,回顾计算法则。

4.把条件“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改为“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出新课。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2.直观操作,掌握算法

(1)说出自己计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分析错误原因。

①在拔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

问题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

问题二: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怎么拔?(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拔出1个珠了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就是9个珠子。)

问题三: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退1当作10,和个位上的3合成13。)

②对照正确算法,分析错误原因。

③梳理算法。

在计算上,这题和我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

④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P42“做一做”

2.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预设1 照原式再算一遍。

预设2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预设3 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2)归纳验算方法。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①蜜蜂找家:P44练习九的第4题。

②笔算我最棒:P44练习九的第6题。

③找朋友:P45练习九的第9题。

(2)对比练习

527-18= 517-18= 507-18=

(四)全课小结

1.在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2.如何知道自己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篇3: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学会验算减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一、复习旧知

90-37=             321-272 =           456-89=

二、自主学习

自学例3,尝试列竖式计算403-158,并且验算。

竖式计算:  403

-  158         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

□□5

验算方法1:               验算方法2:

三、小组合作,展示质疑。

1、小组交流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抽生展示,注意:(1)对位格式(2)说计算过程(3)强调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是0怎么办?十位上又怎么算?

3、怎样验算计算结果对不对?验算的方法有哪几种?

四、巩固提升,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42页的做一做。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500-437=          1000-599=      508-229=      602-375=

3、完成练习九第3、4、5题。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做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的验算时,一般有哪几种方法?

篇4: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8、“想想算算”,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笔算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

1、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202-53=,做后提问是怎样减的,十位上为什么9减5?

2、  准备练习。如果把202-53改成200-53,你会算吗?请学生试一试。

学生练习后,老师板书竖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竖式。

二、教学例8

1、  出示例8,列出竖式提问:这道题被减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不够减,要怎么办?十位上、百位上又都是0,要怎么办?

2、  被减数千位退1到百位是几,千位上剩下几?再从百位退1到十位是几?百位上剩下几?十位再退1到个位是几,十位上剩几?想一想,现在个位是几?十位、百位上还有几?千位上呢?

3、  让学生计算这一题。并验算。

4、  教学“想一想”。

(1)  如果把-538改成-538,你会算吗?

(2)  指名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

三、巩固练习

1、  做“想想算算”第1题

2、  做完后提问:前两题十位、百位上都用几去减的?为什么第三题十位上不是用9去减,百位上要用9去减?

3、  做“想想算算”第2题

让学生看着第2题,验算每一个竖式,把做错的地方改正。并说出错在哪?

4、  做练习十四第6题。做完后提问:哪些数位上是用9减几的?为什么?

5、  说出下面各题,哪些数位上要用9减5?为什么?

6、

4000 4001 4010 4100

- 555        - 555    - 555     -555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6题第二题,第7、8题。

篇5:《被减数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被减数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中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在之前的一些简单的万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把知识较牢固地掌握好。但在接下去的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连续退位的知识上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在开始的教学中,我利用练习题导入:6007-809=,9001-1241=,通过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被减数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要怎么办?”结合学生的回答,我进行小结:“计算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当个位上不够减的时候要从十位上退1做10;当十位上不够减的时候要从百位上退1做10。然后再和本位上的数相加起来,再减去本位上的减数。”

在简单的热身计算后,我开始出示例题:2000-366 =。引导学生看完题目后,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思考解决方法,我直接讲解:“被减数是多少?(2000)它要减去多少?(366)现在我们从个位开始算起,个位上是0,它要减去6,够不够减呢?那要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前面复习过的退位减法的方法并回答)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做10,那么这时十位上有没有办法退1给个位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十位上是0,不能退)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说:向百位借啊)”通过这一问一答的过程,学生借助退1做10的方法加深了对退位知识的理解。当引导学生理解了每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的知识点后,我让学生来独立计算这道题,可是在巡视时却发现学生的计算结果都存在错误,经过认真检查,发现学生虽然了解了退位的方法,但是退位后各位上数的变化学生仍不明白。这就使我的思路陷入一片迷惘中,如何能让学生既能了解退位的方法,又能正确地掌握退位后各位一数的变化呢?这时我想起了用一个土方法来进行教学。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易的计数器图,并相应地画出2000在计数器上的表示,学生一看就理解了。接着又用同样的教学引导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位的进退,不同的是在每一次退位的同时我用画珠子的方法来表示退位下来的'结果,例如说当百位不够减的时候,向千位借1,那我就从千位上划掉一个珠子,然后在百位上再画10个珠子,表示千位上退1、百位上进10。接着随着讲解百位上的退位时,又从百位上划掉一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再画上10个珠子,表示退位的变化。借助这种方法学生很快理解了退位的方法和退位后各位上数的变化,并能够很快地计算出得数。在接下去的巩固练习中,学生都能认真并且正确地解答出练习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真正感觉到以前在心理学中所学到的一个知识:“比起听到的东西,学生更愿意相信所看到的东西。”,也许我更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到知识,而不是用空虚的比喻来让他们接受知识,这点就需要借助更多的教学工具或是生活实践知识才能达到,同时也需要教师能从学习中、生活中查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相对于其他教师,我做得还不够,只有更多地与学生沟通,与其他教师交流,才能让我的教学得到更好的进步。

篇6:二年级数学《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8、“想想算算”,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笔算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指名板演,集体练习。202-53=,做后提问是怎样减的,十位上为什么9减5?

2、准备练习。如果把202-53改成200-53,你会算吗?请学生试一试。

学生练习后,老师板书竖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竖式。

二、教学例8

1、出示例8,列出竖式提问:这道题被减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不够减,要怎么办?十位上、百位上又都是0,要怎么办?

2、被减数千位退1到百位是几,千位上剩下几?再从百位退1到十位是几?百位上剩下几?十位再退1到个位是几,十位上剩几?想一想,现在个位是几?十位、百位上还有几?千位上呢?

3、让学生计算这一题。并验算。

4、教学“想一想”。

(1)如果把2000-538改成2010-538,你会算吗?

(2)指名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完后提问:前两题十位、百位上都用几去减的?为什么第三题十位上不是用9去减,百位上要用9去减?

3、做“想想算算”第2题

让学生看着第2题,验算每一个竖式,把做错的地方改正。并说出错在哪?

4、做练习十四第6题。做完后提问:哪些数位上是用9减几的?为什么?

5、说出下面各题,哪些数位上要用9减5?为什么?

6、

4000400140104100

-555-555-555-555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6题第二题,第7、8题。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说课稿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听课心得(整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听课心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