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ienShe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策略: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并配以高质量的护理,其中男43例, 女25例,年龄28 ~ 74 岁,平均48岁。
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6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 时间为5个月~ 1年, 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优54例, 良11例, 可2例, 差2例, 总优良率为94. 12%。
结论: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个保守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及时的康复指导, 是提高保守治疗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的重要护理手段。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非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是导致腰腿痛的最常见理由, 主要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 压迫一侧或双侧神经根, 从而产生腰部疼痛、活动障碍、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
[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年轻化。
我科自1月至6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并配以高质量的护理,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8例, 其中男43例, 女25例。
年龄28 ~ 74 岁,平均48岁。
病程3个月~ 1. 5年。
所有病例均经X线、CT或MRI检查确诊。
采取保守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牵引、理疗、针灸、功能锻炼。
治疗均为3个疗程( 10 d为1疗程) 。
2 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及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严重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2] 。
因此, 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不仅要为其创造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 还应讲解疾病知识, 介绍保守治疗的疗效, 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 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 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从而消除病人顾虑, 减轻心理负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外要经常巡视病房, 多与患者交谈, 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并进行疏导,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3]。
2.2 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高纤维饮食为主,防止便秘,禁烟酒,忌食生冷、肥甘厚味。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人体筋骨的强健与肝肾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故应给病人多滋补肝肾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猪骨,还可多食饴糖、大枣或经常以枸杞子泡水代茶,以达到强壮筋骨、推动腰腿痛症状改善及恢复健康的目的[4]。
2.3体位护理:
急性期病人多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平卧位时患肢屈髋并外展, 膝下外侧垫一软枕, 高度为10cm~30cm, 使腰部平坦无压力, 腰背肌处于松弛状态, 有利于损伤的纤维环得以修复, 突出的髓核回纳, 使椎间盘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当患肢屈膝并外展时, 患侧的梨状肌处于松弛状态, 可避开与处于敏感状态的坐骨神经接触加重疼痛。
侧卧位时, 使患侧在上, 健侧在下, 双膝、双髋半屈曲或健肢伸直, 患肢膝髋屈曲, 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而缓解疼痛[5]。
2.4 牵引护理:
牵引前要向患者介绍牵引策略、目的及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牵引前不宜进食过饱,牵引时松紧度要适宜, 肋骨部位不宜过紧, 以免影响患者呼吸;腰部要紧, 以免下滑而失去牵引目的。
牵引过程应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变化。
询问患者有无心慌、气急、恶心、呕吐、疼痛是否加剧或下肢麻木等症状[6]。
如有上述任一项不适者立即停止牵引或减轻牵引重量,嘱病人深呼吸。
牵引结束应逐渐减轻压力,避开腰部突然放松加重疼痛,且平卧休息30min,牵引后用腰围保护腰部,在治疗期间应注意少弯腰,旋转腰部等活动,应避开劳累。
2.5理疗护理:
采用热敷、治疗仪等热熨疗法, 推动患部血液循环, 减轻肌肉痉挛, 以缓解其疼痛症状。
理疗频率宜适中, 太低达不到治疗效果, 太高会使疼痛加重。
热疗时应严格掌握温度, 询问患者感觉, 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发红、水疱, 防止烫伤。
2.6功能锻炼:
病人疼痛缓解后,指导病人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
功能锻炼旳原则: 先慢后快, 先小幅度后大幅度, 先局部后整体, 先轻后重, 频率由慢到快,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策略: ( 1)直腿抬高练习。
仰卧位, 主动进行直腿抬高运动直至不能上抬, 他人辅助进一步抬高至患者感腰背部或患侧肢体稍感不适或轻微疼痛后缓慢放下, 双下肢交替进行。
( 2 )三点式及五点式。
仰卧屈膝, 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支重点, 弓形撑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 直至患者认为最高度后放下, 再撑起,动作要缓。
( 3 )飞燕点水式。
患者俯卧位, 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 两臂后伸, 仅腹部着床, 整个身体呈反弓形,如飞燕点水姿势。
3 结果
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 优: 疼痛消失, 无运动功能受限, 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 良: 偶有疼痛, 能做轻工作; 可: 有些改善, 仍有疼痛, 不能工作; 差: 有神经根受压表现, 需进一步手术治疗。
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 时间为5个月~ 1年, 临床疗效优54例, 良11例, 可2例, 差2例, 总优良率为94. 12%。
4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容易复发,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但绝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缓解。
笔者深深体会到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个保守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及时的康复指导, 是提高保守治疗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的重要护理手段,且使患者的功能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并尽早回归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丽华,吴明霞.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综述[J].
[2] 简美英, 黄俐敏.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J]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论文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7例,其中男93例,女44例,年龄30~59岁,平均住院时间9~53天。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确诊。
方法: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绝对卧硬板床制动休息,症状严重的,给予脱水消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局部外敷消瘀止痛液以及TDP照射,每天1~2次。中药辨证施治,活血止痛,对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止痛药,当疼痛症状减轻后,可配合采用牵引、针灸和理疗等物理治疗。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从临床结果疗效来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25天。在收治的1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治愈97例(71%),好转36例(26%),无效4例(3%)。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使其消除恐惧感和陌生感。主管护士在第一时间,要接触病人了解其病情,正确评估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为病人大多有明显腰腿疼痛、活动受限、甚至不能行走等症状,而且出现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等想象,为此,护士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善于观察,根据病人的思想状态,用温柔的语言与和蔼的服务态度,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疏导,使病人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同时护士还要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消除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给患者以良好心理支持或危机干预,可帮助其以积极心态战胜病痛[1]。
饮食护理:由于患者在急性期都有明显腰痛,须卧床休息,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出现食欲降低,胃肠功能下降,容易便秘等,所以护士应指导病人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在进食后可用手环形按摩腹部20~30分钟,以促进肠蠕动。告诉患者多饮水,少吃或不吃油炸等肥腻、难消化食物,防止便秘。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戒烟戒酒;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血糖波动;高血压患者宜低糖低脂饮食。
体位护理:对初发病和急性期的病人,应嘱患者严格卧硬板床1周,一般取仰卧膝位,于膝下垫高度10~30cm的软垫,可以减轻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使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局部充血,水肿得到减轻,从而改善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恢复期的患者,可腰腿伸直,采取半坐休息位,直立行走前要佩戴腰围,以维持腰椎的生理弯曲和稳定性。
贴敷治疗护理:在贴敷治疗前,要将局部皮肤清洁干净,保持干燥。将消瘀止痛液浸湿在13cm×20cm的纱布上,然后将3~4层的纱布贴敷在腰部或疼痛部位(具体在突出椎体相应部位或疼痛波及部位),用TDP灯照射30~40分钟。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尽量暴露照射皮肤。
牵引治疗护理:首先向患者讲解牵引的目的和方法,牵引前告知患者不宜空腹,也不宜过饱,穿棉质衣裤,称体重并告知医生以计算牵引力量,一般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让患者平卧于牵引床,嘱咐放松腰肌,牵引后让患者卧床休息1小时后再侧身下床,以保持腰椎体之间稳定,巩固疗效。对有心脏病、高血压、严重骨质疏松、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患者要禁止牵引。
指导功能锻炼:①仰卧伸腿:仰卧位抬腿向上,不要屈膝,尽量将腿抬高,左右腿交替。②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上下运动。③五点支撑: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于膝关节抬高,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④三点式:仰卧位,枕部、双足为支点,向上挺胸、挺腹,尽量使腰背部离开床面。⑤飞燕式:俯卧位,双下肢并拢,双手分开置于两身侧位并同时伸直及抬头,双手后举,腹部为支点,形似飞燕。⑥挺腰伸展:两脚分开,两手向上高举,两臂伸直并尽量后伸,腰部挺直,然后双臂慢慢放下,来回运动。⑦后踢抬腿:双手扶椅背,向后踢腿,尽量将腿踢高,左右腿交替进行。⑧直立踢腿:身体直立,双手叉腰,尽量向前向上踢腿,左右腿交替进行。⑨向后慢走:身体直立,双手扶腰,向后慢走,注意腿伸直。功能锻炼宜从简单动作和小运动量开始,活动量从小到大,每次锻炼时间10~30分钟,每个动作连续5~10次,以身体能够耐受为宜。出院健康指导:告知患者要注意保暖,特别注意腰腿避寒,注意休息。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保持腰部良好状态。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①坐时腰部贴紧椅背,站立时勿弯腰拱背,保持正常腰椎前凸;②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体位或长期重复一种单调工作时,要注意定时改变姿势和体位,作简单的放松运动,以缓解对腰椎间盘的压力;③避免腰部突然受力,不要搬运重物,如用手提重物时,应先屈膝,避免弯腰用力。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1],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药物的对症治疗外,还应采用心理上的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晓虹.护理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81-298.
2张红星,黄国付,张庸法.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研究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4(3):4.
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护理体会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
999新观念,接受是关键!
多年的写作发表论文的经验和服务,与数所著名医科大学,数十位医学博士和数十种医学学术期刊又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您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医学论文写作发表服务。
9 99论文网w ww.99 9y xw.cn联系电话:1 31 251 51 19 1
客服Q Q:61 66 32 82咨询邮箱:6 16 63 28 2@q q.com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老化和劳损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呈慢性过程,起病时较轻,病程较长。多发生于35~55岁的中年人,以男性为多,患者无论体力或智力,均处于旺盛时期,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是单位和家庭的中坚力量,患病后牵涉面广,对心理影响较大。因此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椎间盘突出传统的治疗有采用服药、贴膏药、按摩、牵引、理疗、封闭、骶疗、三维牵引床、输液等的保守治疗与手术切除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只能解决一时痛苦,效果是暂时的,当受凉、劳累时就易复发或加重,接受按摩、牵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做CT检查对照,表明突出的椎间盘根本未能还纳与复位。手术治疗的患者痛苦大、创伤大,并有可能留有后遗症。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渴望寻找到一种可以替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胶原酶溶解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月份开展胶原酶溶解术以来共收治患者159例,男107例,女52例,年龄18~69岁,病程8个月~6年。术后满意率达80%以上。
2护理体会
2.1术前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术前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此项高新技术手术过程,其次,细心倾听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耐心解释。帮助其尽快熟悉陌生的治疗环境,并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尽可能消除患者对此项新技术的疑虑和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安全感,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合理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及家属对此能够放心满意。鼓励患者听音乐,向患者介绍手术中的情况,并告诉患者,这种手术创伤很小,仅是一个针眼,对患者表示体贴、关怀。
2.2术后基础护理
硬膜外腔注入胶原酶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绝对卧床6~24h后,可自由下床活动,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患者的神经症状、腰痛反应等全身病情变化。
2.3疼痛的护理
说明自己是其责任护士,仔细倾听其对病痛的陈述,把专业知识转化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患者说明疼痛可能持续的时间,术后的体位及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为患者做治疗和护理时态度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各项操作稳、准、轻、快、干净利落,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
2.4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由于病情明显好转,心理愉快,但也会出现新的心理动态,如有的患者怀疑、担心自己是否能恢复正常活动能力。这时护理人员要继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按期复查,积极功能锻炼,尽早恢复。
999新观念,接受是关键!
多年的写作发表论文的经验和服务,与数所著名医科大学,数十位医学博士和数十种医学学术期刊又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您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医学论文写作发表服务。
9 99论文网w ww.99 9y xw.cn联系电话:1 31 251 51 19 1
客服Q Q:61 66 32 82咨询邮箱:6 16 63 28 2@q q.com 3讨论
胶原酶即胶原蛋白水解酶,是从微生物的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酶制剂,具有特异性溶解作用,只溶解突出的.椎间盘,而不损伤血管、神经、骨及肌肉组织,因为这些组织中不含胶原蛋白。突出的椎间盘被溶解后即分解为液态的氨基酸,随后被血浆中和,被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吸收,彻底解除对神经的压迫,达到治愈目的。胶原酶溶解术是将胶原酶注入病变的椎间盘内或突出物的周围,依靠胶原酶分解胶原纤维的药理作用来溶解胶原组织,使突出物减小或消失,以缓解或消除其对神经组织的压迫,从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在对159例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实施温馨护理。使患者在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安定,在意志上由懦弱变得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有信心,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对待治疗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255200山东淄博,淄博市博山区中医院
(编辑:杜文燕)
1、杜仲泡澡
原料:杜仲50克。
做法:直接将杜仲煎水后取药汁,倒入泡澡水中即可,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酸痛。
2、三七母鸡汤
原料:三七10克,母鸡1只。
做法:将母鸡拔毛去杂洗净后,将三七放于鸡肚子中,加水放锅中煲煮2小时候后调味即可食用。每周一次。
功效:活血、化瘀、镇痛。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属气虚血瘀型。
3、首乌酒
原料:生首乌25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生首乌捣烂,浸泡在白酒中24小时后,隔水蒸60分钟,去渣,每晚睡前温饮25毫升。
功效:养血、活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放射性腰腿痛。
4、艾叶醋外敷法
原料:艾叶60克,白醋15克。
做法:将艾叶倒于锅内,小火翻炒,炒到艾叶稍微有点焦的时候,撒入白醋,翻炒片刻后,趁湿热用布包裹,直接敷在腰痛处(注意避免烫伤),并包裹束紧。
功效:散寒止痛、活血化瘀。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
1、外力的作用:有些患者是存在急性损伤如腰扭伤,虽然这并不能直接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情况下,极易造成椎间盘突出。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2、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这是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哪些的一点,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在纤维环不同部位所承受的压力不一,并且经常存在扭转,容易加速椎间盘的退化。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绝加快,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逐渐增多,缺乏循环锻炼,康复效果不理想,出现了精神过敏的脊柱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疾病。所以,患者也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这样反而效果会更好。
4、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腰骶先天异常: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35%):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外力的作用(30%):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25%):
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就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髓核突出。
★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系统表现
★ 乳腺癌护理体会
★ 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 护理新进展体会
★ 护理品管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