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文复习资料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吉杨函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文复习资料(共含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吉杨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文复习资料

篇1: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文复习资料

第7课 隋唐的文化艺术

a)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唐朝时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的诗,热情洋溢,豪迈奔放,想象瑰丽。是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

为“诗仙”。

杜甫的诗,语言凝练,风格沉郁,感情细腻真挚。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

白居易的诗质朴通俗,优美流畅。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二、“颜筋柳骨”

在中国书法史上,唐代是一个高峰,最有成就的名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书法筋力丰满、气派雍容,而柳公权书法体势劲媚、骨力劲键,因此在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之称。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b) 吴带当风

盛唐时期的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擅长画佛道人物、山水、鸟兽等,所创作的画富有立体感,人物衣带具有随风而动之势,因而有“吴带当风”之说。代表作有《维摩诘像》。

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

第8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

一、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

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宗。

北宋建立后,将中央权力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

掌管财政,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控制。兵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二、契丹族的兴起与辽宋和战

1、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9,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

是辽太祖。

2、辽宋议和: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

国。这就是澶渊之盟。

三、北宋和西夏的关系

1038年,单项首领元昊自立为帝,国号夏,以兴庆为都城,史称西夏。

北宋和西夏双方议和:西夏取消帝号,对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第9课 南宋和金的对峙

一、金的兴起

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0世纪时,女真受契丹的统治。11,完颜阿骨打称帝,

国号金,都城为会宁。1125年,金灭辽。

二、“靖康之变”

金灭辽后,继续南下,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直逼北宋都城开封,开封军民在主战派大臣李钢的领导下,打退了金军的进攻。

1127年,金军再次南下,攻破开封,俘虏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二、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宋南方重建了宋政权,后来定都临安,史称

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收复多处失地,又在郾城大败金军。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害怕抗金

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不惜向金朝屈膝求和,他们一再命令岳飞等将领班师回朝,不久,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向金纳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篇2: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文复习资料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在宋代,水稻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宋时,苏州,湖州是主要的稻米产区,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二、南方手工艺的发展

宋代丝织业非常发达,杭州、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时期,景德镇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有瓷都之称。

东南沿海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当时以泉州造船技术最为精良。

三、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盛

商业城市中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政府大量印行纸币,流通于四川地区的叫钱引;流通于东南地区的叫会子。纸币的产生和发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11课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一、城市的发展

宋代城市中,坊、市交错,生活丰富多彩,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形象的再现了开封的繁荣景象。

二、衣食住行的变化

衣:两宋时期,对服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比如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食:宋代饮食十分丰富,北方时的粮食以粟麦为主,南方人以稻米为主;宋代的肉食,北方以羊肉为主,其次是猪肉;南方人吃鱼较多。茶和酒则是当时最重要的饮料。

住:宋代城市百姓的住所以瓦房为主,农村以简陋的草房为主。

行:宋代的交通工具有:马、驴、轿子、车子、舟、船等。

三、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热闹的节目

宋代大城市中出现了“瓦子”,还有“勾栏”,瓦子勾拦里的文娱活动是适应中下阶层百姓的需要而产生的。

宋朝的节日非常多,今天的大多数节日,在当时已经出现,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第12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12,蒙古各部推戴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立中统。1271年,定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的残余武装,统一全国,实现了唐末以来国家空前的大一统。

忽必烈为巩固大一统,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掌管政事、军事、监察;地方上,设立了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

三、民族关系的新发展

当时的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往来频繁,和平共处。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四、元朝的疆域

元朝的版图空前辽阔,北至漠北,南到海南,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

篇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文复习资料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

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

(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

(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两次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

3.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往西亚,再往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积极的作用。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单元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202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

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英语下册总复习资料

湘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5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文复习资料(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文复习资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