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z_123456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z_12345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篇1: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重视定理、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

2.注重一题多解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勤总结,勤归纳,培养建模思想;

4.多提问、多讨论、多交流;

5.夯实基础,不死记硬背,多理解、重应用;

6.提高课堂效率,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回答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7.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学会检查,掌握对数学作业进行自我订正的方法。

篇2: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动笔之前,认真审题

《中考考试说明》指出,书面表达要切中题意。怎样才能切中题意?就是要认真审题,看到考题后,先不要急于动笔,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出一个框架或画面,确定短文的中心思想,不要匆匆下笔,看懂

题意,审题要审格式、体裁、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

2.围绕中心,拟定提纲

书面表达评分原则有三条:

(1)内容要点; (2)运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 (3)上下文的连贯*。

由此可见,要点是给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写作过程中遗漏要点,同学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条列出。根据短文的中心思想考虑如何开头、展开和结尾,设想几个承上启下的连词,将主要句型、关键词语草草记下,形成提纲,写时切忌结构分散,废话连篇,严重跑题。

3.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1)为了保证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把时间固定下来,如:记叙一件事要用过去时;写经常发生的事或对人物的描写,要用一般现在时。整个文章中的人称要一致,首尾呼应,不要随意改动,以免造成误解。

(2) )注意语法、句法知识的灵活运用,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几种句型可交替使用,以避免重复和呆板。多用简单句型,记事、写人一般都不需要复杂的句型。不要为了追求“一鸣惊人”而去找一些生冷的词汇,对这些一知半解的词你不会用,不知道如何搭配,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使文章显的生硬、不协调,甚至错误百出,所以要使用有把握的词,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锦上添花,量力而行。但有些同学因怕出错而只写短句或简单句,写出的文章过于幼稚、空洞乏味。要使文章有血有肉就要把平时学的知识用进去,如: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名人名言等,关键时用上一、二个,就能使文章不同凡响,更有文采,特别是对关联词的使用,如“so that”、“not…but”“not only...but also”等,会使你的文章逻辑结构紧密、层次鲜明、条理清楚,更能显示出你的英文功底,但要做到这些并非一日之功,要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和积累。

4.不会表达,另辟蹊径

中考作文给分是以要点和语言准确度而定,不以文采打分。造句越简单准确越好,造复合句容易出错,容易被扣分,阅卷场上有句话:\“错误面前人人平等,文采好不加分\”。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来或难以表达,可采用变通的办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总之,所造句子要正确、得体、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1)迂回而行

当汉语词义不会用英语表达时,可以想一个与这个汉语词义相似的几种词义。扩展思路,然后从英语中找出一个与其词义相近的代替。这样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小词大用

汉语中有些语意看来很复杂很文雅,但在英语中可用一些常用词表达。下面这些词可能在你的书面表达中很有用:take, have, get, make, come, go, do, see, show, happy, nice, kind, help等。

(3)借花献佛

有时书面表达中需要的单词或词组或许在试卷中的其他地方出现,或许信息归纳中也有一些我们需要的内容。。因为刚刚做过题,记忆犹新,那么就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但要注意不能照抄原文,要做同义句转换。

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字迹要清晰,让阅卷人看得清楚,不可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要保持卷面的整洁。

6.写完之后,勿忘检查

中考作文时,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同学们出错在所难免。因此,改错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中考时花几分钟时间用来检查错误显得尤为重要。检查错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格式是否有错。(2)拼写有无错误。(3)语言是否用错。(4)时态、语态错误。(5)标点错误。

(6)人称是否用错。

【注意】此时不宜在卷面上作较大的改动,以免顾此失彼,影响全局。

总之,只要平时同学们多练习写作并有意运用上述方法和技巧,合理分配时间,在中考时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得到令人满意的考分。

篇3: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严格遵守学生的基本常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按时、按质、按量认真写成作业。

2、自主学习时,主动梳理所学知识,可采用按年代编历史大事年表(只列出题目和事件简介)的方法,形成自己编的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

3、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对比,找出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历史大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几个要素。并能用于分析所学的历史知识。

5、每天固定15分钟复习新旧基础知识(不做题)。

6、每次考完,认真总结:把错题按照“基础知识”、“理解”、“粗心”三种错误类型归类并统计每一类的失分总数,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写在试卷显眼处。以备日后重温。

篇4: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学生要认真听讲,课堂要专注。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并能够加以应用,不能受其它任何因素的干扰;做笔记要有选择性,最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课后去补充完整,作笔记不能影响听课,如果有冲突应该先听课。

2、课后的作业要能独立、按质、按量完成。写作业前应该先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点,再去写练习,写完后如果有新的理解或不理解的问题应该做好记录,第二天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3、认真对待每次考试。考试前应该认真复习,考试时应该认真规范地答题,考试后应该认真地更正每一道题目,把错题写在错题本上。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篇5:九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1.随时做好预示工作

基础越薄弱,更加需要预习,数学是一个整体性非常强的学科,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及时对旧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每天预习最好给自己限定一定时间,因为预习的目的是熟悉基本概念。然后,做一做课本中的例题及课后练习题,以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

2.非常熟悉数学系统基本知识概念

九年级数学学习最怕走入一个“误区”,只做难题。熟不知任何数学题,都是由下层建筑慢慢延伸到上层建筑,我们需要理解并记忆基本概念,要准确掌握基本概念。只有彻底掌握基本概念的时候,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思维能力。很多同学家长误认为数学就是做好难题就是学好了数学。

篇6:九年级各科学习方法指导

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2.概括作者思路。答题时应对各段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和巧妙串联。语言表述为: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

3.论证方法及作用。

1)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题时语言表述为:

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有现实意义(针对性 )

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的特征,论证了……的观点。

比喻论证: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4.补充论据。①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②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5.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分析作用时,首先要找出论点,其次确定本段在文中地位,然后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更严密、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如果考查的是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仿写。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部分。②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句子时一定要注意与例句的修辞相同。③字数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多。④语意连贯。所写句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

7.拓展。就本文观点谈一点看法:答题时,首先应明确同意与否,然后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加以论证或阐述。

篇7:九年级各科学习方法指导

(1)重视定理、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数学科:学习数学的几点建议

(2)注重一题多解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勤总结,勤归纳,培养建模思想;

(4)多提问、多讨论、多交流;

(5)夯实基础,不死记硬背,多理解、重应用;

(6)提高课堂效率,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回答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7)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学会检查,掌握对数学作业进行自我订正的方法。

九年级英语学习方法

1. 动笔之前,认真审题

《中考考试说明》指出,书面表达要切中题意。怎样才能切中题意?就是要认真审题,看到考题后,先不要急于动笔,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出一个框架或画面,确定短文的中心思想,不要匆匆下笔,看懂题意, 审题要审格式、体裁、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

2. 围绕中心,拟定提纲

书面表达评分原则有三条:

(1)内容要点 ; (2)运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 (3)上下文的连贯*。

由此可见,要点是给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写作过程中遗漏要点,同学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条列出。根据短文的中心思想考虑如何开头、展开和结尾,设想几个承上启下的连词,将主要句型、关键词语草草记下,形成提纲,写时切忌结构分散,废话连篇,严重跑题。

3. 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1) 为了保证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把时间固定下来,如:记叙一件事要用过去时;写经常发生的事或对人物的描写,要用一般现在时。整个文章中的人称要一致,首尾呼应,不要随意改动,以免造成误解。

(2) )注意语法、句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几种句型可交替使用,以避免重复和呆板。多用简单句型,记事、写人一般都不需要复杂的句型。不要为了追求“一鸣惊人”而去找一些生冷的词汇,对这些一知半解的词你不会用,不知道如何搭配,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使文章显的生硬、不协调,甚至错误百出,所以要使用有把握的词,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 锦上添花,量力而行。但有些同学因怕出错而只写短句或简单句,写出的文章过于幼稚、空洞乏味。要使文章有血有肉就要把平时学的知识用进去,如: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名人名言等,关键时用上一、二个,就能使文章不同凡响,更有文采,特别是对关联词的使用,如“so that”、“not…but ”“not only...but also” 等,会使你的文章逻辑结构紧密、层次鲜明、条理清楚,更能显示出你的英文功底,但要做到这些并非一日之功,要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和积累。

4. 不会表达,另辟蹊径

中考作文给分是以要点和语言准确度而定,不以文采打分。造句越简单准确越好,造复合句容易出错,容易被扣分,阅卷场上有句话:“错误面前人人平等,文采好不加分”。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来或难以表达,可采用变通的办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总之,所造句子要正确、得体、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1) 迂回而行

当汉语词义不会用英语表达时,可以想一个与这个汉语词义相似的几种词义。扩展思路,然后从英语中找出一个与其词义相近的代替。这样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小词大用

汉语中有些语意看来很复杂很文雅,但在英语中可用一些常用词表达。下面这些词可能在你的书面表达中很有用:take, have, get, make, come, go, do, see, show, happy, nice, kind, help 等。

(3) 借花献佛

有时书面表达中需要的单词或词组或许在试卷中的其他地方出现,或许信息归纳中也有一些我们需要的内容。。因为刚刚做过题,记忆犹新,那么就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但要注意不能照抄原文,要做同义句转换。

篇8:浅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浅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哲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浅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作者/张君

18世纪数学家拉格朗日说过:“只要代数同几何分道扬镳,他们的进展金辉缓慢,他们的应用领域不会宽广;但是当这两门科学结成伙伴时,它们就互相汲取新鲜的活力,从那以后就以快速的步伐走向完善。17世纪以后,数学的巨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它改变了科学的历史进程,也为笛卡尔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以上内容摘自山东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统编教材《数学》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3年7月出版发行 第一版)第227页。这一页还讲到:

1637年笛卡尔出版了《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艺术。

“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也是数学教育的使命之一。

在这本教科书的第270页的阅读材料(十一)介绍了数学归纳法。其中讲到:

数学推理的方法有两种:演绎法和归纳法

先证明或推导出一般的结论,然后再推导出各种特殊情形,这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通常叫做演绎法。

先考察某些特殊的、个别的事物,在获得对这些特殊事物人事的基础上、总结和抽象出一般的结论,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

在我们我们讲“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之后,演绎推出“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两锐角和等于90°)”和“等边三角形格内角等于60°”。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明确告诉学生这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的数学方法用的是演绎法。

又如:在讲授“多边形内角和”之一部分内容时,当我们引导学生由: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3-2)× 180°

四边形内角和是 =360°(4-2)× 180°

五边形内角和是 =540°(5-2)× 180°

六边形内角和是 =720°(7-2)× 180°

从而归纳出: n边形内角和是(n-2) × 180°

我们教师最好也明确引导学生总结种种数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用的是归纳法。

我们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正像山东省中等职业教材《语文》(第二册)《师说》一文中说的:“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

在我们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老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即数学公式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一种数学学习方法,即演绎法。

又如:在山东省中等职业教材《数学》(第二册)第九章“直线与圆的方程”这一章中,关于直线的方程,我们是先讲了直线的点向式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的点法式方程、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之后,再讲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上课时,课通过让学生做复习练习之后,引导学生把直线的点向式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的点法式方程、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化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引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Ax+By+C=0(A≠0)。并给学生强调指出: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学习方法的掌握。“写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也是这一章节的知识要求之一。

在山东省中等职业教材《数学》(第二册)的第1页上印着拿破仑的一句话:“数学的发展与完善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相关。”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生产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应用数学知识,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这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

如:我们穿的上衣的袖笼的边,类似于正弦图像的一部分,说类似于余弦图像的一部分也行;

我们女娃的上衣口袋,有时做成弓形面(原棉的一部分)(还有其它几何图形);数学的“交集”就像“二合面(粉)”;

“苹果、梨、香蕉…”的“并集”是“水果”;

从一盘米饭中挖出一碗,这盘米饭的剩余部分就是碗中米饭的“补集”,碗中的米饭也是盘中剩余米饭的“补集”,即碗中的米饭和盘中的米饭互为补集;原来盘中满满的米饭则是碗中米饭和盘中剩余米饭的“全集”;在代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这两个数互为补集,“和”则是这两个“加数”的全集。

“数列”的概念类似于我们乘车排队,只不过“数列中的元素”不讲顺序(即集合的元素的无序性)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数学》(第一册)的第一页(第一章集合)的下面印着“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培根)”,“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没有强有力的数学即不可能有墙有力的科学。”

高三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浅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

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九年级化学学习方法

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高二政治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锦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