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客广陵》的原文注释作者介绍(共含13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zjiapeng073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客广陵》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2卷。
《客广陵》原文
客广陵
作者:唐·王昌龄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客广陵》注释
①广陵:郡名。唐扬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陵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清人姚鼎《今体诗钞》录此诗时主云:“题有误,当是在丹徒(今江苏镇江)寄人客广陵者。”
②南徐:即南徐州。东晋时侨置徐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称南徐州。
③里间:里巷,乡里。
④易名叟:《后汉书,逸民传》载: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一披羊裘,钓于齐国之泽中。
⑤“垂纶”句:似用太公涓于隐溪不饵而钓事,参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引《符子》。
邯郸客舍歌
作者:唐·岑参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①往游河朔时作。邯郸:又唐置邯郸县,在今河北邯郸市。
②一带:一片。
③夸:大。
④数钱:《后汉书·五行志》载桓帝时京都童谣曰:“河间(战国赵地)姹女(少女)工数钱(擅长查点钱,谓贪财好聚敛),以钱为室金作堂。”
岑参(cén shēn) (约7—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邯郸客舍歌》繁体对照
卷199_68邯鄲客舍歌岑參
客從長安來,驅馬邯鄲道。
傷心叢臺下,壹帶生蔓草。
客舍門臨漳水邊,垂楊下系釣魚船。
邯鄲女兒夜沽酒,對客挑燈誇數錢。
酩酊醉時日正午,壹曲狂歌壚上眠。
《晚春》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作品介绍
《晚春》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4卷。
原文
晚春
作者:唐·韩愈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注释
①将:携。
②慢绿:遍地绿色,满眼绿色。慢,通“漫”。妖红:艳丽的`红花。
③等闲:无端,无来由。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体对照
卷344_5晚春韓愈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
《春情》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作品介绍
《春情》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0卷。
原文
春情
作者:唐·孟浩然
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已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
注释
①情:全诗校:“一作晴。”
②青楼:女子所居。日:全诗校:“一作色。”
③相将:相随。
④萦:缠绕。
⑤不当作: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三:“唐人诗中,往往用方言。孟浩然诗:‘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不当作’,犹言先道个不该也。”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160春情孟浩然
青樓曉日珠簾映,紅粉春妝寶鏡催。
已厭交歡憐枕席,相將遊戲繞池台。
坐時衣帶萦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
更道明朝不當作,相期共鬥管弦來。
《武夷山》原文,注释,作者介绍
武夷山
作者:唐·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注释
①萧子升《建安记》:“武夷山高五百仞,岩石悉红紫二色,望若朝霞。......顾野王谓之地仙之宅。半岩有悬棺数千。传云昔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名。”武夷山在今福建崇安县南,商隐行踪似未及闽越,此诗或非亲至其地之作。
②《论衡·道虚》载项曼都好道学仙,三年而返。家问其故,曼都曰:“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流霞:流动的彩霞,仙酒。
③几:全诗校:“一作当。”
④《武夷山记》:“武夷君因少年慢之,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遂不与村俗往来,蹊径俱绝。”
⑤《武夷山记》:“武夷君于八月十五日置慢亭,化虹桥,通山下村人。是日,太极玉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三座空中,告呼村人为曾孙。”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或8~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柳》作品介绍
《柳》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52首。这首诗作于大中六至九年的某年春夏间。
《柳》原文
柳
作者:唐·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柳》注释
①作于大中六至九年的某年春夏间。时在梓州幕。
②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底:何。
③《汉书·张敞传》载敞为京兆尹,“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
《柳》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中六至九年的某年春夏间。李商隐当时为梓州幕。
《秋字》作品介绍
《秋字》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4卷。
《秋字》原文
秋字
作者:唐·韩愈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秋字》注释
①淮南:指淮南王刘安,汉高帝刘邦之孙,好文学,与门客撰《淮南子》。《淮南子·说山训》中有“桑叶落而长年悲”句,庚信《枯树赋》引作“《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
②宜春:袁州本隋宜春郡,唐武德四年改为袁州,天宝元年复改为宜春郡,乾元元年再改为袁州。今属江西省。
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秋字》繁体对照
卷344_33秋字韓愈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傷秋。
況與故人別,那堪羈宦愁。
榮華今異路,風雨昔同憂。
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
《林卧》作品介绍
《林卧》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8卷。
《林卧》原文
林卧
作者:唐·岑参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
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
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林卧》注释
①西山药:指仙药。
②淮南:谓汉淮南王刘安。方:药方。淮南王好神仙,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即烧炼丹药化为金银之术)”。事见《汉书·刘安传》。
③隐几:指“隐(凭)几而卧”(《孟子·公孙丑下》)。
④无何乡:无何有之乡。
岑参(cén shēn) (约7—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林卧》繁体对照
卷198_67林臥岑參
偶得魚鳥趣,復茲水木涼。
遠峰帶雨色,落日搖川光。
臼中西山藥,袖裏淮南方。
唯愛隱幾時,獨遊無何鄉。
枯楠
作者:唐·杜甫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
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
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
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
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
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
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
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枯楠》注释
1、楠:常绿高大乔木,木材是建筑良材,亦可用于造船。
2、楩楠:本为二树,皆树身高大,前人常连用。此指楠树。峥嵘:高大貌。
3、乡党:即乡里。《礼记·曲礼上》郑玄注:“周礼,二十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4、惨惨:暗淡无色貌。生意:生机。
5、皇:全诗校:“一作苍。”
6、厚地:大地。
7、巨围:巨大的树身。圻:裂。全诗校:“一作折。”
8、冻雨:《尔雅·释天》郭璞注:“今江东呼夏月暴雨为冻雨。”流胶:流出的树胶。
9、冲风:暴风。佳气:指楠木的香味。
10、白鹄:鸟名,似雁而大,长颈,羽毛纯白。
11、天鸡:鸟名,状如鸡而羽毛五彩绚烂,蜀地所产。
12、栋梁:房屋的大梁。具:才具。
13、霄汉:全诗校:“一作云霄。”
14、榆:树名,落叶乔木。
15、截承:犹托载。金露盘:汉武帝所造。《汉书·郊祀志》注引《三辅故事》:“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16、袅袅:柔弱貌。不自畏:指榆而言。
★ 约客原文翻译
★ 牧童原文注释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