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创业故事:身家百万的卖火柴小男孩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karlen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本创业故事:身家百万的卖火柴小男孩(共含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arl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本创业故事:身家百万的卖火柴小男孩

篇1:小本创业故事:身家百万的卖火柴小男孩

沈子凯说:当打火机满天飞,人人都在用zippo的时候,原来的个性和时尚就变成了平庸和无趣。当大家都在玩时,这个东西往往就不再好玩了。是的,当人手一个zippo时,拿着火柴的你就成了一种潮流。

杭州人沈子凯是个80后大男孩,最近正忙着卖火柴,他的头衔是杭州吉卜力艺术创造社的市场总监。小本生意做什么好?在卖火柴之前,沈子凯拥有一家自己的广告公司。再往前,他是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梦想着像无印良品、暴力熊、宜家那样,用创意和设计的手段,将生活中很普通的东西变成有趣好玩的产品。

广告公司的生意不错,沈子凯安生了两年。,一个做创意的朋友送给沈子凯一盒酒店用火柴让他选择了改行。黑色的外盒上用uv工艺压着细碎的花纹,火柴又长又粗,与平时看到的火柴完全两样。朋友说这叫送财,既漂亮又讨口彩的礼物让沈子凯很高兴,无聊时常常反复把玩这盒火柴,他想起了曾经的创意产品计划。小本生意做什么好?经过一番思考和市场调查,他离开一手创办的广告公司,注册了这家名叫杭州吉卜力艺术创造社的公司,专心开发起艺术火柴。

207月,沈子凯正式注册了纯真年代艺术火柴商标,三个月后开始销售,并在今年4月份正式开始加盟连锁。随着第一家店的开张,在西塘、黄山、上海、苏州、阳朔、北京等地的10多家加盟店陆续开张营业,自己的直营店也于7月份在绍兴鲁迅故里开张。小本生意做什么好?目前纯真年代的近百个经销商遍布了除西藏、新疆外的中国大半地区。

加盟店和经销商网络的铺开,为沈子凯带来了更多的生意。许多无意中走进艺术火柴专卖店或在精品店购买了产品的顾客,转头变成了新的加盟者。小本生意做什么好?最近沈子凯正在讨论合作的一位台湾商人便是在纯真年代西塘专卖店看到其产品而找上门来,希望能把这种有趣的小产品卖到台湾去。

沈子凯并不是转型卖火柴的孤独个案。在重庆的70后杨华成,和80后的沈子凯互不认识,不过他们的境遇却十分雷同:杨原本也经营着自己的广告公司,现在他也卖起了火柴,只不过杨华成卖火柴要比沈子凯稍早,做了十多年包装印刷行业的杨华成卖掉了自己的广告印刷公司,边休息边寻找新的项目。

小本生意做什么好?杨华成在朋友的家里看到一盒艺术火柴,立马爱不释手,靠着自己对印刷包装领域的熟悉,他敏锐地感到了这个项目的市场前景。凭借多年积累的资源,杨华成和朋友迅速成立重庆奇品堂文化传播公司,注册火焰神话品牌开始卖火柴。沈子凯和杨华成卖的都是包装鲜艳的艺术火柴。

这种时尚精美的火柴近几年广受欢迎,在国内许多旅游景区和大城市的商场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无数的专卖店,而沈子凯的纯真年代和杨华成的火焰神话正是其中最活跃的品牌之一。

传统火柴消亡的同时也为艺术火柴的出现创造了可能。就像沈子凯所说:当打火机满天飞,人人都在用zippo的时候,原来的个性和时尚就变成了平庸和无趣。当大家都在玩时,这个东西往往就不再好玩了。

如今,穿了新衣服摇身一变的艺术火柴早已远离火柴最初的功用,已不再是一种廉价的点火工具。现在艺术火柴的材料和工艺也与传统产品有不小的差别。小本生意做什么好?传统火柴使用便宜低档的油面纸,而艺术火柴用的是白卡等高档纸张,还使用了外盒腹膜等包装技术。火柴本身的材料,艺术火柴用的是2mmtimes2mm的东北精选小白洋,火柴头也比传统的要大,而且长短规格不一,极富个性。

小本生意做什么好?对于上世纪70-80年代生的年轻群体而言,包含童年回忆的火柴经过重新包装,甚至可以与实用功能完全剥离,而仅仅成为一种收藏品。送财的概念也让这种价格适中的产品适合定位于小礼品,在旅游景点、综合商业区等地点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篇2:16岁的创业故事-16岁赚得百万身家

有这样一种不同常人的人。

我问:13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16岁的时候,你又在做什么?

很多人的回答或许是——读书。

没错,在这个年龄,大部分的人还是懵懂的青少年,在学校里读书,听着老师的教导。

但有一个人,他13岁就在街头创业,16岁就成为百万富翁。

他就是香港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

他13岁家道中落,被迫在街头卖小吃为生,16岁就成为百万富翁。

此后70多年,他又从事机械设备贸易、石矿建材、房地产、酒店等事业,把自己的小店铺,做成了一个市值数千亿的商业帝国。

在他85岁的高龄,他还以220亿美元的净资产,成为亚洲第二富豪,仅次于李嘉诚,比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人都要高。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吕志和的传奇人生。

01

13岁街头创业,16岁赚得百万身家

却一夜失去所有

吕志和祖籍广东江门,他的曾祖父吕德盈15岁就跑到美国加州,开始了海外打拼生涯。

靠着自己的双手,吕德盈在美国打下了一片天地,从一个小劳工到经营着数家农场的大老板,一度是美国进出口市场最大的华人供应商。

在几代人的奋斗下,到了1929年吕志和出生时,吕家已经是江门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

但比财富更宝贵的,是吕德盈白手起家的经历,吕志和从小就听着曾祖父的创业故事长大,他深信只要努力,世道再不好也能找到机会突围。

1934年,为了躲避战火,吕志和的父亲带着一家人移民到香港,吕志和在香港过了好几年无忧无虑的少爷生活,直到1941年。

1941年,日本占据香港,一夜之间改变了香港,也改变了吕家的生活。

吕志和的父亲被迫放弃所有生意,家中的资产也被占据,吕家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

当时吕志和只有13岁,还在读初一的他被迫辍学,他甚至亲眼见过日军在自己几米远的地方开枪。

原本衣食无忧的少爷,一下子变得三餐不继,那时候吕家人和其他香港市民一样,每天吃的只有绿豆和木薯粉,想吃一顿大米简直是奢望。

但在这样的困境,反而激发了吕志和的奋斗欲望,他想起了当年15岁孤身一人前往美国打拼的曾祖父——“他都能熬出头,难道我不能吗?”

于是,13岁的吕志和说服父亲,开始尝试做生意。

那么,做点什么好呢?

吕志和观察到,成千上万的内地人逃难到香港,他们蜂拥而至,对食物很有需求,所以他决定把小食品生意当做自己生意的开端。

在祖母的帮助下,13岁的吕志和先是倒卖花生,积累了一点本钱后,就请来一个食品师傅做熟食加工,在路边摆摊。

生意虽小,却锻炼了吕志和的才能——他懂得了如何分工协作,达到最好效果,并且如何管理人。

师傅做熟食,他负责跑市场、搞采购,祖母负责销售,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但真正令吕志和发家致富的,是他的一个发明。

当时市面上食品短缺,制作熟食的原料也难以供应,唯有沙河粉最多。

他灵机一动,回家做起了实验,把沙河粉超干后加入糖浆搅拌,做成“沙河粉萨其马”。

这东西虽然算不上好吃,但热量够足,价格也便宜,普通人吃两三个,一整天都不会饿,这让当时的劳苦大众大喜过望。

很快,他所做的“沙河粉萨其马”就红了,不少穷人吃不起饭,只能吃他的萨其马。

等到日本战败时,16岁的吕志和已经赚得200万日本军票(约50万港元),这在当时几乎能买下一条街的房子。

但日本战败后,港英政府把港元恢复成香港的法定货币,吕志和多年的积累毁于一旦,成了一堆废纸。

吕志和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毕竟还是20岁不到的年轻人,对生活充满期望,很快他就振作起来,再次开始在商场打拼。

02

20岁从零开始

成为亿万富翁全靠这3条法则

一夜失去一切,吕志和只能从头开始,他跟随姨夫学习汽车修理技术、了解机械知识。

他白天学技术,晚上到夜校上课,一边还在留意市场动态。

他注意到汽车配件的价格变化很大,是一个做生意的机会,于是做了5、6年维修工,他用攒下的钱成立了一家自己的汽车配件销售公司,大赚一笔。

朝鲜战争后,美军在日本冲绳岛留下了大量吉普车、开山设备等施工机械,而当时香港正处于二战后的建设期,有很多工程,施工机械却十分短缺。

吕志和看到了这一点,他决心把日本冲绳岛的美军机器倒卖到香港。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多方奔走,获得了美领事馆的批文,才得以运送机械到香港。

其中的风险也很大,一条船上装了价值数百万的机械和吉普车,这些钱都是吕志和到处借来的,一旦失败他将亏掉一切。

幸好,吕志和的远见,并没有让这一切发生,他在这项生意中大赚一笔,当时年仅27岁。

之后,他又进军矿场行业,用几百万元从政府手里买下了一个石矿场,当时香港建筑业快速发展,对砂石需求大,又让他大赚一笔。

在这之后,吕志和屡战屡捷,到他85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亚洲第二富豪。

13岁街头创业,从路边的小贩到亚洲第二富豪,比马云、马化腾等人都有钱,吕志和到底做了什么?

具体来说,有三点:

第一、敏感,促就成功

吕志和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对市场保持足够敏锐的结果。

13岁时,他看到蜂拥进入香港的内地民众,就想到要做食品;

一夜失去一切,他做起了汽车配件,不忘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最后靠做汽车配件生意再度起家;

之后,他发现香港建筑市场兴旺,又从外地引进了工程机械,自己又投资石矿,最后大赚一笔。

48岁时,他看到香港经济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享受,又投资地皮建酒店。

正如雷军说的:“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但首先第一步,你要观察到风口的到来,感知风的方向。

这就需要你对市场保持足够的敏锐度,对百姓日常生活有足够的敏锐度。

毕竟只有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获得认可,你发现了用户的需求,你就是赢家。

正如吕志和说的:

“要生意做得成功,除了靠个人勤奋和运气外,还要经常留意市场走势情况,动脑筋找找新思路。”

二、靠谱,聪明人的做法

吕志和为人踏实,做生意讲究信用,不少人都说他是一个十分靠谱的人,都愿意和他合作。

从事机械贸易生意时,美军让美国驻港领事馆为他提供担保,当时华联建筑公司老板陈炳坤,有荣公司老板、霍英东的堂弟霍火根都站出来为他到领事馆担保说明。

1967年香港发生冲突,吕志和的石矿场生意一落千丈,吕志和资金周转非常困难。

但由于他为人诚信可靠,生意伙伴们并没有刁难他,而是宽容他一定期限,甚至还给予他资金的支持,这样吕志和才总算度过难关。

曾有一个内地的EMBA学生问吕志和:

“你常强调做生意必须依靠诚信、要老实。在现今弱肉强食的社会,你认为这样的作风真的可行吗?”

吕志和说:

“我现在仍然能在商界中生存,不知道这是否算答案?”

不少人无论混职场还是当老板,都想着耍小聪明,想着怎么样才能一步登天,怎么样才能快点赚钱。

但他们却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工作随便就对付过去了,从不认真地做好。

这样的聪明,其实只是小聪明,因为最高级的聪明,是靠谱。

有人说,真正的靠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他们从不夸夸其谈,遇到事情会尽力做好,绝对不会辜负别人对他的信任。

哪怕他能力不足,他也会及时反馈,让别人放下心来。

这种人让人充满了安全感,哪怕出了什么事情,也可以对他绝对信任。

这样的人,才是职场和生活中的大赢家。

三、慢走,成就快

吕志和有一个能力:善于在不冒进和不保守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他的投资风格以稳健为主,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哪怕再赚钱也不做。

用他的话来说:

“本来可以做十件事,但为了稳妥,我通常只做五件,即使大浪来了,也不会全军覆没。”

这样的风格,也让他失去了不少机会,在香港房地产最火热的时候,他把精力放在采矿业和酒店业,少赚了不少钱。

但他并不后悔,他始终坚信,做得好比做得大更重要,做得稳比做得快更重要,站得住比站得高更重要。

03

每秒赚一台兰博基尼

却把精力花在慈善上

经过多年的打拼,吕志和的企业已经扩大到地产、建筑、建材、酒店、食肆、高尔夫球场、运输、采矿等多个行业。

,他以220亿美元的身家排名亚洲富豪第2名,仅次于李嘉诚,当时,他已经85岁。

有人统计过,他每5分钟就能赚到一台兰博基尼。

有了钱,吕志和并没有用于享受,生活非常低调,用的只是一台老旧的三星翻盖手机,为慈善投入了不少钱:

他在内地累计支持兴建了122所希望小学、中学,捐助了10多所高校,还是家乡五邑大学的主要捐赠人。

,他更是捐出20亿港元,设立了面向世界的“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

从一个街头摆摊的小贩,13岁开始打拼,到现在的亚洲顶级首富,吕志和用自己的人生告诉大家: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人这一生,就是不停为自己布施,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创业的注意事项

一、谨慎选择合伙人

选择与自己一起创业的伙伴时,必须要选择一些在同一个单位共事过一年以上的时间的工作伙伴。因为只有共事过才能更加了解你身边的他是否是你最好的合伙人,这是创业的重中之重哦。

二、时刻掌握主动权

如果你没有合适的合伙人那么千万不要轻易合伙,即使合伙也要时时刻刻掌握公司某些方面的主动权,如人事、财务、客户资料等核心资源。避免在出现问题自己没有办法去处理,更是能够防止与合伙人互相扯皮的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企业的伤害。

三、股东要签订竞业及商业保密协议

对于公司的一些高层人员必须签订商业保密协议,要求他们合作期间和合作结束两年内不得从事同行业和高相关度的行业,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企业私密外泄,还可以稳固人心。

四、合理对待能人

公司发展需要很多的能干的人,假如你发现有些人能力非常好,那么我们不妨可以提供他们的一些薪金等待遇,以求达到留下人才。

五、处理冲突时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假如股东与股东间出现分歧,那么自己在处理冲突的时候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要学会以比较平和的心态理性的去解决事情,要本着不伤和气、好聚好散前提处理事情。

篇3:传奇创业故事:小本开店年赚百万

第一年我赚了100万

自述人:金贤

性格特征:喜欢尝试

爱好:痴迷科学

企业类型:生化高科技

创业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还必须深入生活、见多识广。做到这些还不够,你最多不过是本活字典,不知道应用,没有突破点。

开店第一年赚百万! 一股韧劲

曾经有位博士生到我的公司来应聘,我问他,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该怎么读,怎么利用有限的时间读有用的书?他答不上来。而我的读书心得是把书分成4类:一种是能了解原理的教科书;一种是能让人有所突破的工具书;一种是能起参考作用的典范应用类书籍;一种则是可以让你有所选择的菜单器件类书籍。

高考时,差1.5分我没能上大学而进了中专。但我进一家研究所实习时,却由于成绩突出而留了下来。在研究所的中,我不仅完成了单位选送的研究生课程,还自己进修能源、情报检索等专业,再加上我本来学的建筑专业,以及所从事的环境科技,不断的学习和钻研使我对各类专业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我还利用每年出国考察的间隙,仔细研究各国的同类技术。就这样,凭着这股钻劲,我一个人就出了5项科研成果。而且,当时只是助理工程师的我,却带了6位工程师,单位还为此奖励了我一套房子。

也正是凭借这种底气及良好的科研基础,从研究所辞职后,我把业余时间设计图纸赚来的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把房子作为实验室,第二年便实现盈利100万元。不过这也只是设计图纸等一些小项目的原始积累而已,真正给我带来利润的还是技术。

开店第一年赚百万! 一种自信

因为我曾在研究所呆过,根据有关规定6年内不得从事本专业。再说,生物科技行业需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适用。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当时的国家75攻关项目彩色玻璃涂料。简单说,彩玻涂料也就是为玻璃染色,光滑的玻璃如何能染色呢?这个项目的科研难度可说是世界一流。

我并非比别人聪明,但我敢于尝试别人未涉及过的领域。我仔细研究后,总结了玻璃的光洁度、热胀冷缩、耐水、静电、耐气候五个特性,然后再据此对症下药研发涂料技术。当时这个项目的基础理论很少,同期同济大学的专家团队也在研发。结果因为在理论上国际领先,我和我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获得了95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同济大学反倒只获得银奖。

一炮开门红,这轮竞争的获胜鼓起我莫大的信心。而后我用这项技术接下了虹口体育场顶棚不锈钢涂装、徐浦大桥斜拉索聚乙烯护套涂装等工程项目。随着公司的迅速发展壮大,公司还买下了1600平米的厂房及实验室,涂料品种扩大到80多个,至今这项技术仍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更重要的是,从此我坚信,做任何事都不必惧怕,只要认真去做,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且,科技从成熟到发展继而形成生产力,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

开店第一年赚百万! 人人都有机会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10几个国家金奖、59项专有技术发明。很多人叫我发明家,我以为,科学家和专家是具有推导能力的人,而发明家只是个多产的发明者。科研的道路并不平坦,而我在不断地钻研,每天在挑战全新的概念。

比如说,全世界有60多万种植物,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只记载了1千多种,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在中草药研制中实现突破完全有可能;比如,青草在正午时分割下,榨成的汁可以制成防晒霜……

创意(创意专卖店)(创意专卖店)与创业如同并蒂莲,密不可分。以我所理解的创业来说,开家小店不能算是创业,只能算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当然,先立足才能谈发展,然后才是“业”。

科技的身影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去认真地发现。我的公司只有9个人,可我们年产值达到了500-1000万。很多技术投入成本不高,但一转手便是上百万。创业,每个人都有机会,但如果没有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忍受不了寂寞,你也不会成功。

篇4:残疾人创业故事-白手起家身家数百万元

1969年出生的曹光顺虽然腿部有残疾,但同其他残疾人创业者一样,始终怀抱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开酒店,开台球室,办保管室,1989年到2005年,曹光顺为了创业,做个各种尝试,但每种尝试都不太顺利。“残疾人创业的艰辛是常人无法体会的,1989年,我只身一人在上海崇明区开酒店时到处碰壁,坚持几年后,我又在鳌江开了一家台球室,同样不太顺利。”

2005年,机会终于来了。那一年,物流市场开始兴起,曹光顺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凭着先前创业时积累的人脉和经验,他创办了平阳县新生物流公司。这一次,他照旧努力,但获得回报,公司从大到小逐步得到发展。

开物流公司之初,曹光顺的日子异常艰苦,为了一单生意,他往往要和客户来回谈上好多次。遇到单子不多的时候,他则要到处奔波寻找生意,想尽一切办法、说尽一切好话。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曹光顺又凭着敏锐的商业眼光,相继创办了静怡商务茶行、县三顺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养殖基地100多亩,注册资金500万元。

对曹光顺来说,每一次的创业经历是他的有障碍的日子,但所有这些最终成了他无障碍事业的踏脚石。2012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残疾人共同创立了温州利尔康无障碍设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他们一起迎来了成功。“想为残疾人做点事情,无障碍设施公司的创立对我们来说是有特殊的意义,希望残疾朋友们都可以走上一无障碍的大道。”曹光顺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相信他的自强无障碍之路可以走得更远。

创业技巧:

1. 分析个性

创业的最佳技巧之一是了解自己。问问自己是否属于创业型人才。你愿意长时间工作吗?可以坦然接受批评吗?有处理财政危机的能力吗?事情不顺会及时收手吗?在你全身心投入前,首先确保你有能力承受种.种压力。

2. 拉家人入伙

与家人合作一定有助于你成功创业,因为家人可以做你的参谋,帮你出主意,提出反馈意见。家人的支持更能推动你的成功。如果给他们更重要的头衔,如商业合作伙伴,那么你们可一起分担工作量,或者劝他们投资入股,以解决你的资金问题。

3. 只卖必需品

保证你的产品可以激发大众的兴趣,这是创业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创业就是为了给大众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务。如果你要创业,首先确保你提供的商品是大众非有不可,而非可有可无的。在着力创业之前,请确保呢的商品或服务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4. 不必求新

事实上选择旧产品有许多好处。改进现有产品,使之添加新功能或额外好处,在某种程度上它比新产品更具吸引力。如果做新产品买卖,则必须让大众相信它的优点,从而愿意购买。

5. 全面调查市场

农村小本创业故事

80后小本创业故事

16岁的创业故事-16岁创业25岁身家超过十亿

千奇百怪的小本创业

小本创业的注意事项

价值百万的女大学生创业故事

新手小本创业成功要素

农村万元小本创业点子

20多岁创业故事-创业得了抑郁症30岁身家齐国女性

五个适合小本创业的项目

小本创业故事:身家百万的卖火柴小男孩(集锦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本创业故事:身家百万的卖火柴小男孩,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