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狂奔天涯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共含8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狂奔天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

篇1: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

我国饮食习俗可归纳出以下10大缺点【1】

1.吃得过咸。

全国平均吃盐在10克以上,东北人则最高达18克。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把食盐控制在5克以下,吃得过咸会明显增加高血压、胃癌等病的发病率。

2.吃味精过多。

吃味精也增加了钠的摄入量,对人体有害。

汤菜等宜用鸡精、蘑菇精代替。

3.吃饭多为集体进餐,增加了相互传染疾病的危险,应推行分餐制。

4.喜食动物内脏,西方国家则常敬而远之。

内脏含胆固醇较高,这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5.一日三餐,每次进食量较多,美国人则多坚持少食多餐制,后者更为科学。

6.烹调多采用煎、炒、烹、炸的方法,喜欢吃炒菜和油炸食品,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美国人喜欢吃清蒸菜,后者比前者营养丰富且更安全。

7.喜欢吃红肉(猪、牛、羊肉),吃白肉(鱼和鸡等)比例较小。

红肉含脂肪较高。

不过,近年来国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好现象。

8.很多地区的人吃咸鱼、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较多,增加了盐的摄入量。

腌制食品中还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9.喜欢吃各种卤肉,而卤肉多加入了肉桂、八角(大料)、茴香、丁香、花椒等香料。

这些香料不但性温燥,容易让人上火,且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黄樟素,有诱变性和毒性,有致癌作用。

患有感冒、发烧、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宜少食。

10.请客时宴会规模大,菜肴品种多,许多人喜欢饮大量白酒,或暴饮暴食,或烟酒同时来,有些地区还有布菜的不良习俗,这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篇2: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

1.中国人大多吃得过咸。

据统计,全国人均吃盐量为每天10克以上,其中以东北人最高,达18克。

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把食盐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

吃得过咸会明显增加高血压、胃癌等病的发病率。

2.中国人吃味精过多。

增加了人体对钠的摄入量,而钠元素对人体有害。

因此,吃汤菜等宜用鸡精、蘑菇精等代替味精。

3.中国人的吃饭方式多为集体进餐。

又喜欢相互夹菜,这增加了疾病的传染概率。

4.中国人喜欢吃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5.中国人烹调多采用煎、炒、烹、炸等方法。

喜欢吃炒菜和油炸食品,这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6.中国人喜欢吃含脂肪较高的红肉。

吃白肉的比例较小。

近年来中国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好现象。

7.中国有很多地区的人喜欢吃咸鱼、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

这不仅增加了盐的摄入量,且由于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还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8.中国人喜欢吃各种卤肉。

但制做卤肉时加入的肉桂、八角、、丁香、椒等香料不但性温燥,容易让人上火,而且由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黄樟素,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容易致癌。

所以,患有各种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应少食卤肉。

9.中国人喜欢大摆宴席请客。

人们习惯于在宴席上饮大量白酒,或暴饮暴食,或烟酒同时来,有些地区还有布菜的不良习俗。

这些习惯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10.中国人喜欢吃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11.中国人偏爱零食小吃。

这是不少女人、年轻人的最爱,平时主食不吃好,偏偏要去吃这些零食小吃,要么是口味,要么是所谓的减肥。

据医生称,长期吃坚果也容易带来消化道黏膜的损坏,容易引发食管方面的肿瘤。

12.中国人喜欢吃剩饭剩菜。

这在一些老人当中特别普遍,由于习惯了节俭,所以一有剩饭剩菜就舍不得扔掉。

13.中国人喜欢吃野味。

现在到处的野味馆盛行,有的人真是什么都敢吃,而且还以吃珍稀保护的野生动物为嗜好,这样的吃法真让人可怕。

14.中国人喜欢吃夜宵。

有人说夜宵有点像“鬼市”,深更半夜吃的嘛,不得病才怪呢?本来就不符合人的自然规律,你的.肠胃本该是休息的时候,非要还给它死撑。

而且有不少夜宵的食品卫生安全也令人堪忧。

15.中国人经常不吃早餐。

这在一些上班族中比较普遍,因为工作压力大、工作忙碌,往往来不及吃早餐,即使吃早餐,也往往很简单。

这样往往导致吃饭没有规律,那些平日生活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的市民来说,也有患上胰腺癌的风险。

16.中国人偏食挑食。

孩子们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大人为了满足孩子,也往往顺着孩子的习惯。

比如土豆,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最爱,所以只要有孩子,一般都会有这个菜。

篇3: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

1.1饮食养生热潮鱼目混杂,难辨真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精神文明不断丰富,中医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吃饱”,“吃贵”;而是“吃得卫生”、“吃得精”、“吃出健康”。

也不再是“有病才医”,而是“未病先防”、“延年益寿”。

于是,养生热潮接踵而至,电视里养生节目盛行,互联网上各种养生网站相继出现,许多不法分子趁机而入,不少消费者也因此受到伤害,同时出现了许多荒谬的现象,如张悟本: “绿豆包治百病”,绿豆价格瞬间在各个城市疯长。

1.2饮食多元化

饮食多元化即“食物种类丰富”、 “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融合”和“各国饮食文化融入”。

食物种类丰富是指食物、饮品多样化。

随着农业发展,蔬菜大棚的出现使食物不再受季节局限,冬季仍可吃到夏季盛产的蔬菜;新兴食物丰富了食物种类;添加剂的应用使许多食物得以长期储存;速冻技术的发明和交通运输发达使许多食物得以长期保存并远程运输;

新兴饮品啤酒、奶茶、果汁、咖啡、碳酸饮料等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饮生活”。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成为当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藏族的糌粑、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蒙古族的手抓肉、白族的乳扇等。

饮品有青稞酒、藤酒、马奶酒、酥油茶等。

随着经济、饮食的全球化,许多外国美食成为中国饮食的重要部分,如汉堡、炸鸡腿、炸薯条、比萨饼、可口可乐、咖啡等,目前,麦当劳在华门店数量超过1400家,而这类店正是油腻、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来源。

这些“洋快餐”以肉食为主,植物性食物极少,其饮食结构极易引发各种慢性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还有不少国家的饮食文化也融入中国,如韩国料理、意大利牛排、日本寿司等。

1.3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即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符合国家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1]近年来,许多不法分子违背食品安全法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被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隐患日趋恶化。

安全卫生是饮食的前提,只有安全卫生得到保障才能追求饮食的营养、质量。

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3.1食品生产过程

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食用不合格的饲料,人们食用该肉类后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危害,如“瘦肉精事件”;蔬菜水果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毒物残留食物中,人们进食后引发急慢性中毒等,

如青岛连发的韭菜农药超标致食用后中毒事件;水果中各种化学制剂的使用如催红素运用于西瓜、番茄等。

1.3.2食物加工过程

食品加工过程中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达到防腐、抗氧化等目的,许多厂家非法滥用防腐剂、染色剂、香精,如“三聚氰胺奶粉”,此外,为了节约成本选用变质且被污染的食物导致胃肠道疾病、急慢性中毒,如 “病死禽畜肉类加工”。

更多相关阅读: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起源

篇4:有关中国饮食礼仪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的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下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

景德二年(10)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诸宴通例”说:

(筵宴)先期,礼部行各衙门,开与宴官员职名,画位次进呈,仍悬长安门示众。宴之日,纠仪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东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锦衣卫、鸿胪寺、礼科亦各委官纠举。

凡午门外饮赐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题准光禄寺,将与宴官员各照衙门官品,开写职衔姓名,贴注席上。务于候朝外所整齐班行,俟叩头毕,候大臣就坐,方许以次照名就席,不得预先入坐及越次失仪。……又题准光禄寺掌贴注与宴职名,鸿胪寺专掌序列贴注班次。每遇筵宴,先期三日,光禄寺行鸿胪寺,查取与宴官班次贴注。若贴注不明,品物不备,责在光禄寺;若班次或混,礼度有乖,责在鸿胪寺。

篇5:有关中国饮食礼仪

圆形餐桌一直是中国人用餐时的首选。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需要注意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要等到所有人到齐后方可开始进餐--即使有人迟到也是需要等的。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米饭一般不会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骨盘中。堆放的盘子如果骨头过多,必须及时用干净的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也有可能会提供刀叉,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上。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先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篇6: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

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中国人对于饮食礼仪习惯都是比较讲究的。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也是比较发达以及完备的。

篇7: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

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

【一】民族礼仪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

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

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

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

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

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

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

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得过满。

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二】拒酒敬酒的礼仪

拒绝他人敬酒通常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主动要一些非酒类的饮料,并说明自己不饮酒的原因。

第二种方法是让对方在自己面前的杯子里稍许斟一些酒,然后轻轻以手推开酒瓶。

按照礼节,杯子里的酒是可以不喝的。

第三种方法是当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里斟酒时,用手轻轻敲击酒杯的边缘,这种做法的含义就是“我不喝酒,谢谢。”当主人或朋友们向自己热情地敬酒时,不要东躲西藏,更不要把酒杯翻过来,或将他人所敬的酒悄悄倒在地上。

敬酒要适可而止,意思到了就行了。

不要成心把别人灌醉,更不要偷偷地在他人的软饮料里倒烈性酒。

对于虔诚的穆斯林不允许敬酒,甚至不能上酒。

因为穆斯林饮酒是违背教规的。

不应当在餐桌上摆放一大堆酒瓶。

正式宴会中主人皆有敬酒之举,会饮酒的人应当回敬一杯。

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以双手举起酒杯,待对方饮酒时,再跟着饮,敬酒的态度要热情而大方。

在规模盛大的宴会上,主人将依次到各桌上敬酒,而每一桌可派遣一位代表到主人的餐桌上去回敬一杯。

【三】如何婉拒不喜爱的菜肴

碰到不喜欢的菜肴时,假如参加的是自助餐式宴会,比较好办,只要敬而远之就行;但如果是固定一道一道出菜时,该如何对应呢?其实,上桌的菜必须吃才有礼节,否则主人、其他客人、服务生或厨师,心里都会不舒服,尤其是主菜不吃,更会令人介意。

当然,这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勉强吃下。

除了特殊的菜肴之外,其他一律不分好恶的全部吃下,才是礼貌的行为。

可是,如果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过敏等疾病、或宗教的理由不能吃,应该告知主人。

若是在婚宴这种无法提出个人意见的宴会上,取菜时就可选小块或取少些。

这样纵使留在盘上,也不致过于醒目。

否则完全不取也无所谓。

但是,不能只取配菜,不取主菜的肉或鱼;相反的,可以只取主菜不取配菜。

如果是由服务生分菜,发现不能吃或不想吃的菜肴,可使用刀叉表示不吃,即在盘上摆出用餐完毕的信号。

这样,服务生就能掌握意思,走到下一位客人身边。

要是菜肴放在盘中才端出来,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有充分的理由,还是可以婉拒。

这样虽然稍微无礼,但总比勉强吃下而觉不舒服好多了。

但事实上没吃,却故意把菜搅乱装作已经吃过,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

【四】餐后打包有讲究

时下,去饭店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吃不了的饭菜舍不得浪费,打包回家是常有的事。

然而,你是否知道,哪些食物适合打包?打包回家后该怎么食用?这可都是有讲究的。

鱼和海鲜

鱼和海鲜的营养丰富,也是大肠杆菌繁殖的温床。

在20℃左右的温度下,经过6小时,1个大肠杆菌就会繁殖出1亿个。

所以,把剩鱼或海鲜带回家后必须彻底加热,还应另加些酒和葱、姜等作料,不仅能保鲜,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蔬菜

这类食品不宜打包,因为烧熟的蔬菜含有亚硝酸盐。

过夜的蔬菜经一夜盐渍,亚硝酸盐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主食

主食易被细菌污染,细菌的毒素即使经高温加热也不易分解破坏,所以,淀粉类食品最好在4小时内食完,以不隔餐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

否则,即使从外观看,食物并未变质,也不可食用。

注意事项

1、凉拌食物由于烹调后已放置一段时间,不适于打包。

2、打包的菜肴要迅速放在冰箱中,而且应尽快食用,切勿放太久。

3、打包熟食品进入冰箱前须凉透,否则食物带入的热气引起水蒸气凝集,能促使霉菌生长,导致整个冰箱肉食品发生霉变。

4、冰箱中放置的打包熟食品取出后必须回锅。

冰箱内的温度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而不能彻底杀灭它们。

【五】赴宴入席的礼仪

当收到宴请请柬决定赴宴或组织一次宴请又明确自己必须参加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宴请的时间和地点。

从时间上讲,提前一二分钟、正点,或迟一二分钟到达是最为适宜的,过早或过晚都是失礼的。

同时,应对宴请所需时间给予充裕的安排,赴宴而逗留时间过短同样是失礼的。

此其一。

其二,对宴请的地点以及行经的路线事先应做到心中有底,因为这是准时到达宴请场所的.重要保证。

假如对宴请活动富有经验,一定还会对请柬上注有的桌次号码牢记在心,免得到宴请场所后东张西望,有失风度。

一旦到了宴请场所,并找到了自己入座的桌次以后,便要注意桌子的席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不可随意乱坐。

只有认准了自己的桌次和席位,而主人或主宾又已经入坐的情况下,才可从椅子的左方入坐,入坐后,坐姿要端正,切不可用手托腮或将双臂同时放在桌上,也不要随意翻动菜单,摆弄餐具或餐巾,这些举动都会给人以迫不及待的坏印象。

解决一双空手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其放在自己的大腿上。

尽管别人看不见,但同样也应该守规矩,要平放在本人的座位下,把脚搁在椅档上或伸出去踢着别人都会使人尴尬。

有时,当坐定以后,服务人员还会递上一方湿毛巾,此时应礼貌地接下并轻轻擦拭自己的双手和嘴角,记住,这小毛巾绝不是供擦脸,更不能用它擦颈脖或手臂,不管是怎样的汗流夹背。

当主人示意用餐可以开始,便可将桌上的餐巾抖开,平推在自己的双腿上。

但请注意,中式餐是将餐巾全部打开,西式午餐也是如此,而西式餐的晚餐则是将餐巾打开到对折为止。

将餐巾塞在颈脖里或系在裤腰带上的做法早已过时,把餐巾用来擦洗餐具或酒具的做法更是地地道道的失礼行为,因为这至少表明对餐酒具的清洁持怀疑态度。

假如中途需要离开一下时,可将餐巾稍微折一下放置到桌上,而决不能将餐巾放在椅子上,因为这才是给人最不洁的感觉。

其实,最复杂、对参加宴请活动人员的礼仪要求最高的还是席间的用餐过程。

从使用不同的餐酒具到餐桌上的点滴举止都有一套已成习俗的礼仪规范。

篇8:中国现代饮食礼仪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

今天养生网小编给大家说说中国饮食礼仪大观。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

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

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

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

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

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

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

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得过满。

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一、座次安排

一般使用圆桌,面对门的位置一般是主座,主人一般坐在主座,主人右手边的是主客,左手边的是次重要的客人;

2.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则主宾坐在主座上,主人坐于主宾右手边;

3.一般等长者先坐定后,才开始入座,从座位的左边入座;

4.不要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地方;

5.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和主要客人。

二、上菜程序

宴会的菜谱要做到丰俭搭配、主次分明。

应特别照顾主宾的饮食习惯。

同时,酒水、香烟、水果要备齐。

正规的宴席上菜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手碟——冷碟——热炒——大菜(含头菜、二汤、荤素大菜、甜点与座汤)——饭点——茶果

三、用餐

1.必须等到人到齐了才能开始进餐;

2.应等主客或主人先用餐;

3.看准自己要取的食物,再动筷子,尽量不要碰到其他食物;

4.最好让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接碟中过渡一下,才送入口中,可以让自己的吃相看上去不那么急切,直接把菜肴放入自己的嘴中是不礼貌的;

5.吃饭时,应端起饭碗,用饭碗贴紧自己的嘴巴,用筷子把米饭推入口中;

6.多吃靠近自己面前的菜,尽量少吃离自己远的菜;

7.夹菜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

8. 喝汤不要发出声响,用汤勺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等凉了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

饮食礼仪在中国饮食文化里,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中国现代饮食礼仪

法国饮食礼仪

旅游饮食礼仪

德国饮食礼仪

饮食礼仪的概念

海南的饮食习俗礼仪

饮食礼仪之吃西餐礼仪

青少年变声期要注意五大饮食问题

中国喝咖啡礼仪知识

中国丧葬礼仪揭秘

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饮食礼仪有哪些问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