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手足口病救治安排的方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市委手足口病救治安排的方案(共含4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市委手足口病救治安排的方案

篇1:市委手足口病救治安排的方案

市委手足口病救治安排的方案

为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医疗救治工作,完善医疗救治工作机制,畅通医疗救治渠道,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手足口病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指导原则

坚持科学、可行、安全、高效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集中收治、分级治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布局收治医疗机构,就近就地开展诊疗工作。减少就诊环节,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疫情传播。坚持科学防治、中西医结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组织领导

三河市卫生局成立市级手足口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下设三河市手足口病诊断治疗专家指导组,具体负责全市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督导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救治工作落实情况;对全市救治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对重症病例进行会诊和现场指导;对全市救治工作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市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医疗救治机构设置与职责

医疗救治机构设置为预检分诊点、留观病例收治医院、住院病例集中收治医院和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医院。

(一)预检分诊点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设立预检分诊点,配备体温计、压舌板、检查床等常用设备和从事过儿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负责对接诊病人进行初步筛选和分诊。

(二)留观病例接收医院

确定三河市医院、三河市妇幼保健院、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三河市儿童医院为我市留观病例接受医院,留观医院要设置专用具有隔离措施的留观病房,配备儿科普通医疗设备和儿科医疗护理人员,负责符合留观指征患者的观察治疗。

(三)住院病例集中收治医院

确定三河市医院、燕郊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负责集中收治住院病例。定点医院要设置明显诊疗区域,包括门诊、住院病区,要预留至少6张床位专门用于收治手足口病病人,并根据发病情况增加床位。病区应设置在感染性疾病科或封闭区域,不得将病人收治在其它病区。要配备儿童呼吸机(有创、无创)、气管插管及复苏设备、监护仪、输液泵、吸痰器、雾化泵、抢救车等设备和小儿呼吸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PICU等专业高级资格医师和从事小儿急救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接诊和治疗手足口病病人。要立足于防大疫的思想,做好药品、器材以及其它物资设备的储备。

(四)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医院

市卫生局已指定市人民医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为市级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负责市辖区内重症患者和市城区内住院病例的集中救治工作。

医疗救治流程(图略)

医疗救治程序

(一)预检分诊

各医疗机构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首诊负责制,在门诊醒目位置设置手足口病分诊点,安排有临床经验的人员负责分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开辟专门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防止手足口病与其他常见病混合就诊。在接诊疑似病人时,一定要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规定进行对照检查,特别是儿科、呼吸科、消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要明确鉴别诊断,根据病情进行分诊。

(二)分级治疗

依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诊,并确定收治方案。

1、居家治疗

患者病情较轻,依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可门诊治疗的,由经治医院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后,可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的病人,接诊机构必须详细登记,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及时报告三河市疾控中心,并告知消毒隔离等注意事项,病情加重及时到定点医院检查治疗。

2、留观治疗

经留观收治医院两名医师检查,依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需要留观的病例,要及时转诊到留观病例收治医院进行治疗。留观医院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48小时内病情好转的可解除留观。经院内专家组会诊,确定病人出现符合住院病例条件的要立即转往住院定点医院治疗。

3、住院治疗

具备住院指征的病例,由经治医院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后,立即将其转至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出现重症时要及时报告三河市手足口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协调市领导小组转至重症病例定点医院。

4、重症患者救治

一旦出现重症病例,需要上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支援的',及时上报三河市卫生局,由三河市卫生局向卫生局提出申请救治。经市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后,收住到市人民医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集中救治。

(三)患者转诊

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实行分级救治。本地发生的手足口病病例均在当地定点收治,不得擅自跨市(县、区)转诊。对符合留观指征和住院指征的患者由接诊机构立即转至相应医院进行治疗,确需转至重症收治医院的,由市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确认,重症患者必须转到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医院。转诊按下列要求进行。

1、转诊前与相应医院取得联系。

2、由需要转院患者所在医院安排医护人员与车辆并携带患者相关材料护送至上级医院。

3、转运车辆须配备一般的救治药械。

4、转运和接收单位要做好患者交接登记,并及时上报三河市卫生局。

5、转运患者的车辆和医务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消毒。

治疗措施

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进行临床治疗。

医院感染控制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和《省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指导原则(试行)》,切实加强和规范消毒管理工作,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要严格限定住院病人陪护,实行一患儿一陪护制度,减少传播机率。

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集中收治”的原则,实行就近就地开展诊疗工作。对符合留观指征和住院条件的患者要立即转至相应医院进行治疗。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和门诊部不得收治、截留病人;对接诊的疑似患者立即转至县级医院,定点医院不得拒收病人。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转诊制度和隔离消毒制度,建立健全门诊登记,凡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人要进行详细登记,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根据病情可以进行家庭治疗的病人,必须通知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并告知消毒隔离等注意事项,病情加重及时到定点医院检查治疗。

(二)各留观、指定医院要按照要求完善诊疗必备设备设施,配齐专用诊疗设备和急救药品、器材,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加强对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和《省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指导原则(试行)》,熟练掌握诊疗技术和设备操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留观、指定医院的监督检查,确保人员、床位、设备到位。

(三)各留观、指定医院要建立相应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加强对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市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要加强各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及时有效开展医疗救治,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篇2: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体会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临床医学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摘要】目的 通过对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了解早期临床特点,总结救治经验,为临床上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5月至9月收治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内容为病情、实验室指标、救治方案。结果78例患儿均为EV71感染,6例为3期A期病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早期的临床症状有持续高热、呕吐、皮疹、头痛及精神萎靡,其中有抽搐1例,脑疝4例,均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给予相应的救治后,均治愈。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时期为2期和3期A,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等精神症状,给予降颅压,静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酌情使用激素可有效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治疗;体会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1], 轻微症状为手、足、口及臀部的水疱疹,如斑丘疹、疱疹;重症症状为神经系统受损,如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少数病例甚至会出现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手足口病首次发现于美国,在我国的最早报道为台湾EV71感染,之后,我国各地均有报道[2],由于手足口病的病情进展极快,短期内可造成死亡,尤其是重症型的手足口病,死亡率更高,故应给予重视,及早地进行治疗。本文结合内蒙古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5月至209月收治的78例住院重症手足口病例,探索重症手足口的早期临床症状并总结救治经验,为临床提供依据,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本院儿科年5月至年9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7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3],表现为持续发热、典型皮疹以及嗜睡,均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78例患儿中有男41例(52.6%),女37例(47.4%),男女比例为 1.1∶1,年龄最大为16岁,最小4个月,平均4.15岁,≤3岁25例,3~6岁(不包括下限值)37例,≥6岁16例。按照诊断标准将病例分为5个时期:1 期、2期、3期A、3期B、4期,78例中有3期A期病例6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

1.2 治疗方法给予患儿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IVIG)抗病毒治疗(静脉,2 g/kg,分2~5 d给药);根据患者病情,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 首次剂量为每天5~20 mg/kg,静脉滴注,3 d后剂量减为2~5 mg/kg,患儿炎症减轻稳定后,可停用;对于微循环障碍的患儿使用米力农(25~75 μg/kg,缓慢静脉滴注5~10 min后改为0.25~1.0 μg/kg),或者使用654-2、东莨菪碱改善循环;根据患儿的病情,每3~6 h使用甘露醇降颅压,同时适当的使用利尿剂辅助性降颅压,并对患儿进行降温常规治疗。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集大便,进行病原学检查,于入院当天进行血尿常规及生化检验,血气分析、心肌酶、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同时进行X线、MRI、心电图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7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为37.6℃~41.2℃,平均体温为38.5℃,持续发热的时间72 h的有11例(14.2%)。

皮疹主要出现在手部(90%)、足部(78%),口腔溃疡患儿62例(80.8%), 62例(79.5%)患儿同时出现皮疹与发热,12例(15.4%)皮疹在发热之后。69例(88.5%)患儿出现呕吐症状,23例(29.5%)患儿出现肺水肿症状,15例(19.2%)肺部有痰鸣音或湿啰音,大部分的患儿伴有呕吐、头痛,抽搐1例,脑疝4例。

2.2 血尿便常规 患儿的大便检测结果均为EV71阳性,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血小板(PLT)升高47例(60.3%),白细胞(WBC)高于15×10.9/L共55例(70.5%);生化检查结果为:患儿的血糖均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25 mmoL/L者54例(69.2%),其中23例患者>50 mmoL/L; 尿液的比重升高,颜色偏黄,5例(6.4%)患者的尿酮体阳性;患儿的脑脊液外观均无色透明,44例(56.4%)患儿脑脊液压力增大,脑脊液白细胞数>10×10.6L,潘氏实验阳性35例(%)。

2.3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显示:30例(38.5%)有肺部感染征象,12例(15.4%)为肺水肿。共有60例患儿进行了MRI检查,脑干损伤者11例(14.1%),出现脑水肿表现为主23例(29.5%),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为主3例(3.8%)。

2.4 治疗结果 7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均住院治疗,住院天数为数7~18 d,平均为9.5 d,均治愈,无一例后遗症。

3 讨论

由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比较快,主要造成患儿的神经系统损伤,同时伴有持续高热,因此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对象为3岁以下的儿童(95%以上)[4],本组有25例患儿小于3岁,这与报道的有出入,可能是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时期为2期和3期A[5],本组患者78例中有3期A期病例6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及时治疗后均治愈,没有死亡。

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持续高热、皮疹、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本组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为37.6℃~41.2℃,持续发热的时间较长,35例患者持续发热超过48 h,对于发热高温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降温处理;脑水肿、脑膜炎以及其他神经系统损伤往往会造成感染、头痛、头晕,尤其是枕部疼痛更明显[6],故应及时的进行抗病毒和消炎处理。本组有1例患者发生抽搐,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到了神经系统,这与MRI的结果一致。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夏、秋季,应加强对患儿的防护。当发现疑似手足口病的早期的临床症时,应积极地与当地医院联系,及时治疗。

篇3:小学手足口病预防方案

春天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人口密集,更是手足口病易传染区域,为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我校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一、成立组织

为确保手足口病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太平镇回龙寺小学手足口病预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组 长:李 颖

副组长:胡有钦(安全专干、副校长)

?贾付刚(总务主任)

成 员:席荣阁(学前班班主任)

?苗国侠(一年级班主任)

?程文举(二年级班主任)

?张小波(三年级班主任)

?陈海灵(五年级班主任)

组长全面负责手足口病预防工作;副组长具体负责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督导检查各年级、各班手足口病预防工作落实情况;成员落实各班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各项措施。

二、广泛宣传

为引起广大师生对手足口病防控的重视,学校将采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让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手足口病的危害、了解有效的防控方法。

1、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县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对教职工进行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知识培训。

2、向学生发放宣传单,为让手足口病预防工作家喻户晓,除了让学生学习有关知识外,还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预防方法。

3、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摆放宣传图板。

4、利用晨会、主题班队会宣传,每天早操之后,红领巾广播台要向全校学生宣传手足口病的'有关知识及预防方法;各班召开关于手足口病预防的主题班队会,让手足口病防治人人皆知。

三、制定措施

1、学校重点对一年级以及学前班的学生进行重点预防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实行每天晨检制度,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2、幼儿园手足口病疑似病例一旦被卫生部门确诊,要立即停课隔离,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立即对教室、桌椅及物品等进行彻底消毒。

3、采取各项制度进行预防。

清扫制。坚决消灭教室和校园的卫生死角,切断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染途径,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消毒制。值周教师每天对各班教室、寝室、厕所等人员活动密集场所进行一次消毒。

晨检制。每天早晨,各班班主任、辅导员对本班学生进行认真检查,看其手、口、足有无异常,并如如实登记。

报告制。各班班主任、辅导员要及时将每天的检查结果上报学校;学校再汇总,依情况及时上报。

督查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值班领导成员、教师,每天都要对各班的预防情况进行督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

篇4:小学手足口病预防方案

追究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出了问题谁负责的原则,要对工作不力、对学生生命造成危害的教职工进行责任追究。

四、做好其它传染病的预防。

如做好对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防治;同时教育好学生防溺水、防雷电、防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太平镇回龙寺小学

XX年4月7日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培训工作总结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案

手足口病放假通知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工作总结

实验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怎么治疗

市委手足口病救治安排的方案(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市委手足口病救治安排的方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