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仍需慎防手足口病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呆尾没有尾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末秋初仍需慎防手足口病(共含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呆尾没有尾”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夏末秋初仍需慎防手足口病

篇1:夏末秋初仍需慎防手足口病

夏末秋初仍需慎防手足口病

有关专家建议,夏末秋初时节,幼儿的手足口病仍处于高发期,家长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长春市儿童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王艳表示,现在长春市儿童医院每天接诊900名-1000名患儿,多的时候会突破千名。“在这些患者中,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儿为主。”王艳介绍说,“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止泻止吐药大多不能治疗感染性肠炎。”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和口蹄疫是同一种病吗?

手足口病和牛、羊和猪的口蹄疫虽然名称相似,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分别由两种不同病毒引起,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何时何地发生?

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因此在今后几个月要特别留意。

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它能预防吗?

对手足口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预防措施包括常洗手,尤其是换尿布后;消毒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清洗脏的衣物。儿童发病头几天不要上幼儿园和学校或参加其他聚会等。

1. 保持空气流通。

2. 饭前、如?后,以及处理尿片或其它被粪便沾污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

3. 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4.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5.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6. 儿童的玩具或其它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

7. 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 结痂后才回校上课。

8. 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以上措施可大大减少传播,但还不能完全阻断传播。

“手足口病在每年的6月-8月进入高发期,8月末基本结束,可目前这类的患者还是很多。”王艳介绍说,2岁至5岁的儿童是主要发病群体。患儿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为高热、咽疼,在手掌、足底及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处会出现红斑和疱疹,口腔疱疹容易破溃,出现溃疡。

王艳建议,闷热天气里,家长要注意调节空调温度和保持室内通风,多给孩子喝白开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尽量少让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一般经3―6天的潜伏后,孩子开始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热38℃―39℃,有的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随后口腔黏膜、上颚及舌面可出现多处小水疱,继之发展为溃疡,同时手、足、口、臀部、肛周等部位出现零散呈椭圆形的红疹。其疹子不像蚊虫叮咬,不像药物过敏,不像口腔疱疹,不像水痘,所以称为“四不像”疹子。而且,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这种疾病容易在小朋友们之间传播,引起家长和幼儿园的担心,有时甚至是惊恐。

希望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多留心,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孩子的痛苦。

篇2:夏秋之交须防手足口病

夏秋之交须防手足口病

每年的夏秋之交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此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

手足口病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有39℃以下的中等热度发热,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另外,少数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但极少会留下后遗症。

・治疗措施

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生素、鱼肝油涂抹口腔,消炎止痛。如果患儿口腔已经溃疡,应避免咸食,否则宝宝仍会因疼痛而拒绝吃饭。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儿和健康的携带病毒者,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在流行时期,父母应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机会。

篇3:夏末秋初猪病防控重点和难点以及对策

夏末秋初猪病防控重点和难点以及对策

夏末秋初,是一年中畜禽疾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季易感的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还没有肃清,秋季的呼吸道疾病又来了.笔者在河北、湖北、辽宁等地区的疾病流行形势来看,以下几种疾病将成为这个季节防控重点.

作 者:王浩 梁士赢 邹盼  作者单位:沈阳科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1 刊 名:吉林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JIL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30(10) 分类号:S858.28 关键词: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培训工作总结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案

手足口病放假通知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工作总结

夏末秋初游金陵莫愁湖作文

夏末秋初的思考高三作文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实验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夏末秋初仍需慎防手足口病(推荐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夏末秋初仍需慎防手足口病,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