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蓝色布鲁斯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共含11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蓝色布鲁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

篇1:《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赵简子,名鞅,为赵氏孤儿赵武之孙。晋定公时,赵简子为执政大夫。

王孙圉(yǔ),楚国大夫,为人机敏,善言辩,每出使诸侯,不辱使命。

楚晋常有行李之往来。十九年,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见,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①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

王孙圉对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②。能作训辞③,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④倚相,能道训典而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⑤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⑥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⑦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六宝则足矣,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节选自《国语》,有删改)

【注】①白珩(héng):楚国著名的佩玉。 ②观射(yì)父:楚国大夫。③训辞:教导之言,这里指外交辞令。④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⑤上下:指天地。⑥薮:大泽。⑦宪:表明。

译文:

赵简子,名字叫做赵鞅,是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晋定公时,赵简子做了晋国的执政大夫。王孙圉,是楚国大夫,为人机警敏锐,善长言辞,长于辩论。每次出使诸侯,都能不辱使命。

楚国跟晋国经常有使者往来。十九年,王孙圉到晋国访问,晋国的国君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执政赵简子作陪,故意弄响身上的.佩玉,向王孙圉问道:“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说:“是的。”赵简子说:“它被你们当作宝贝,有多久了?”

王孙圉说:“没将它当作宝贝。楚国所当成宝贝的,叫作观射父。他能发表上乘的外交辞令,以使者的身份在诸侯间周旋,能使人家无法拿我们国君当作话柄。还有左史名叫倚相,能够讲述先王的典籍并理顺各项事务,在早晚(或随时)向国君提供古人善恶成败的经验教训,使国君不忘先王的基业。又能取悦于天上地下的鬼神,顺应它们的所好所恶,使神灵对楚国没有怨恨。还有大泽叫做云连徒洲,金属、木材、竹材、箭杆都在那里生产,还有龟甲、珍珠、兽角、象牙、虎豹皮、犀牛皮、鸟羽、牦牛尾等物产,用来提供军用物资,以防备意外事件的发生。也用来作为礼物,供招待和馈赠诸侯之用。如果诸侯喜爱我们的礼品,并且用好的辞令对他们加以劝说,我们有对付意外事件的准备,而皇天神灵又加以保佑,我们国君恐怕能够凭这些不得罪诸侯(直译:不在诸侯那里获罪),国家和百姓也得到保全了。这才是楚国的宝贝。至于白珩,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称得上是宝贝呢?”

“我听说,国家的宝贝只有六件:明白事理能讨论处理各种事务,能辅助治理国家,就将他当作宝贝;祭祀用的玉器足够保佑五谷生长,使国家没有水旱灾害,就将它当作宝贝;占卜用的龟壳如能判定吉凶(或善恶),就将它当作宝贝;珍珠如能抵御火灾,就将它当作宝贝;金属如能防御兵乱,就将它当作宝贝;山林湖泊可以供给财物、用度,就将它当作宝贝。国家有六宝就足够了,至于那鸣响的佩玉,楚国虽然是偏远的蛮夷之地,却不会把它当做宝贝的。”

篇2: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

各位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其中有一点就是文言文的翻译,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吧!

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译文:

有邯郸的百姓,在正月元旦这一天将他们捕获的斑鸠鸟进献给简子。简子很高兴,重重地奖赏了他们。门客问简子这样做的原因。简子说:“在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对斑鸠)有恩德。”门客说:“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猎它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简子说:“你说的对。”

注释:

⑴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

⑵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

⑶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⑷以:于

⑸然:对

⑹过:错误

⑺故:原因 ,缘故

⑻示:表示

⑼生:放生

⑽然:这是对的

⑾鸠:野鸡

⑿竞:争抢

⒀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启示及寓意

解决问题不能仅从表面上解决,而应从根本上解决。不要本末倒置。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现代社会像赵简子那样,为所谓的政绩而作秀的人依然不绝。

篇3:赵简子立嗣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立嗣文言文翻译

原文

赵简子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将臵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译文:

赵简子的儿子,年长的叫伯鲁,年幼的叫无恤。将要选出继承人,不知道该立谁好。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简上,来给两个儿子,说“要记住。”三年后问他们,伯鲁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哪里去了,已经丢失了。问无恤,他背诵训诫已经很熟练了,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从袖子中把竹简上呈给赵简子。因此赵简子认为无恤是贤能的,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他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篇4:赵襄子饮酒文言文翻译

赵襄子饮酒文言文翻译

原文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

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翻译

赵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没有停止,对侍从说:“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我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却一点也不疲劳。”优莫说:“您应该努力呀!还差两天就跟纣王一样。纣王喝酒取乐达七天七夜,现在您已经持续五天了。”

襄子有些害怕了,对优莫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也要灭亡了吧?”优莫说:“不会灭亡。”襄子说:“(我)与商纣王还差两天,不灭亡还等什么呢?”优莫说:“夏桀王和商纣王的灭亡,是因为他们分别遇到了商汤王和周武王。现在天下的君主都是夏桀王,您是商纣王。夏桀王和商纣王同时在世,怎么能互相使对方灭亡呢?但是也危险了。”

注释

赵襄子:名毋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

废酒:停止饮酒。

诚:副词,确实,实在。

殊:副词,很,极。殊不,一点也不。

勉:尽力,努力。

不及:不到。

矣:语气词,了,表示已经实现的东西。

然则:(既然)如此,一点也不。

及:到。

何待:等待什么。

尽:全,都。

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相亡:互相使对方灭亡

殆:危险

篇5:赵母训子文言文翻译

赵母训子文言文翻译

赵母训子文言文翻译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译文:

赵武孟起初以耕种狩猎为事业,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他)母亲哭着说:你不读书却耕种狩猎,如果这样下去我是没有希望了!竟然不吃(她的)饭.武孟深受感动勤学苦读,所以知识渊博对经史了解深刻,中了进士,官拜右台侍御史.

注释

选自《续世说》

田猎:打猎。

资:钱,资产。

书:写。

或:有人。

食:吃。

望:希望。

尝:曾经。

遗:给

遂:于是,就。

遗:献 ,给。

御史:官名。秦置,汉沿设,在御史大夫之下。

出处/赵母训子

《续世说》,《宋史·艺文志》着录十二卷,北宋孔平仲撰。该书仿《世说新语》体例,主要记南北朝至唐五代朝野轶事。与《世说新语》相比,《续世说》更重视”发史氏之英华”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平仲与兄文仲、武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续世说》、《孔氏谈苑》、《珩璜新论》、《释稗》等。诗文集已散佚,南宋王蓬收辑为二十一卷,其中诗九卷,刊入《清江三孔集》;民国初年胡思敬校编为《朝散集》,刊入《豫章丛书》。《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平仲诗,以影印文

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朝散集》(简称豫章本)、明钞残本《三孔先生清江文集》(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宋诗钞》(简称诗钞)。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篇6:赵普传文言文字词翻译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篇7:赵普传文言文字词翻译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习:熟悉)(寡:少)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及:等到)(以:用)

3.晚年手不释卷(释:放下)(卷:书)

4.阖户启箧取书(阖:关上)(户:门)(启:打开)(箧:书箱)

5.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临:面对)(处决:处理决断)

6.既薨,家人发箧视之(既:已经)(发:打开)   7.则《论语》二十篇也(则:就是)

8.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虽:虽然)(而:表转折,但是)(以:把)(为:当做)

9.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按照)

10.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尝:曾经)11.普明日复奏其人(明日:第二天)(复:又)(其:那)

12.碎裂奏牍掷地(碎裂:使------碎裂)(掷:扔)  13.普颜色不变(脸色)

14.跪而拾之以归(而:表修饰)(以:相当于“而”,表顺承)

15.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缀:连结)(初:当初)

16.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乃:才)(悟:明白)(卒:终于)

篇8:赵普传文言文字词翻译

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

事判官。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是他个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趁机与赵为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能与他相比。

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篇9:赵世卿传文言文翻译

赵世卿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赵世卿传

原文: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当国。世卿奏匡时五要。居正欲重罪之。吏部尚书王国光曰:“罪之适成其名,请为公任怨。”遂出为楚府右长史。

迁户部右侍郎,督理仓场。世卿饶心计。凡所条奏,凡所条奏,酌剂赢缩,军国赖焉。进户部尚书。时矿税使四出为害,曩时关税所入岁四十余万,自为税使所夺,商贾不行,数年间减三之一,四方杂课亦如之。岁入益寡,国用不支,边储告匮,而内供日繁。岁增金花银二十万,宫帑日充羡。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罢续增数,不许。乞发内库银百万以济边储,忤旨切责。世卿复言脂膏已竭,闾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非远。帝亦不省。

税监刘成以水灾请暂停米税。帝以不当尽停。世卿上言:“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念中使尚存而陛下反漠然不动心乎?”不报。

诏罢矿使,税亦稍减。然辽东、云南、四川税使自若,吏民尤苦之。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先是,福王将婚,进部帑二十七万,帝犹以为少,数遣中使趣之。中使出谇语,且劾世卿抗命。世卿以为辱国,疏闻于朝,帝置不问。

世卿素励清操,当官尽职。帝雅重之。吏部缺尚书,尝使兼署,推举无所私。李廷机辅政,世卿力推之。廷臣遂疑世卿党比。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御史苏为霖等先后劾之,世卿遂杜门乞去。章复十余上,不报。乘柴车径去。廷臣以闻,帝亦不罪也。家居七年卒。

(选自《明史赵世卿传》,有删改)

译文: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考中进士。授任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掌管国家大权。赵世卿上奏纠正时政的五个要点。张居正想从重以罪名处理他。吏部尚书王国光说:“以罪名处理他正好成就他的名声,请让我为您承受怨恨。”于是外放赵世卿担任楚府右长史。

升任户部右侍郎,监督清理仓场。赵世卿富有心计。凡是条陈上奏,考虑调节增减,军队国家都依赖他。升任户部尚书。当时矿税使到处做坏事,过去关税收入每年四十多万,自从被矿税使侵占,商人不通行,几年间减少三之一,各地各种杂税也像这样。每年收入更加少了,国家经费不够支出,边防储备缺乏,而宫内的供给曰渐繁多。每年增加税收银两二十万,宫内金库每天有多余。赵世卿请求恢复税收银两百万的原来数额,停止继续增加数目,朝廷没答应。赵世卿请求拨发国库银两一百万来增加边防储备,违反了皇帝的旨意而被严厉责备。赵世卿又说百姓的财富已经光了,乡村萧条,死亡祸乱〔时局**)值得忧虑,武装不远了。皇帝也不 醒悟。

税监刘成因水灾请求暂停征收米税。皇帝认为不应当全部停止。赵世卿上奏说:“从前已经免除米税,接着又再征收,已经在天下大大失去信用。现在刘成想免除税额的一半,但是陛下不完全同意,难道恻隐这一念头,宦官尚且存有,而陛下反而冷漠不动心么?”皇帝没有答复。

皇帝下诏罢除矿税使,税额也稍微减少。但是辽东、云南、四川的'矿税使还是原样,官吏和百姓被他们折磨得尤其严重。云南于是发生变故,杨荣被害。而西北水灾旱灾时常告急,赵世卿多次建议减租和开仓救济,国家经费更加不能支出。过了一个月又请求指出国库银两一百万资助军队费用,皇帝不听从。先前,福王将要结婚,收进部里银两二十七万,皇帝还认为少了,多次派宦官催促他们。宦官口出责骂的话,并弹劾赵世卿违抗命令。赵世卿认为这使国家受辱,上疏报告朝廷,皇帝放在一边不查问。

赵世卿一向用清白的节操磨炼自己,做官尽到职守。皇帝一向重视他。吏部缺少尚书,曾经让赵世卿兼任,推荐官员没有私心。李廷机辅佐治理政事,赵世卿尽力推重他。朝廷大臣于是怀疑赵世卿与李廷机结成团伙。于是给事中杜士全等人,御史苏为霖等人先后弹劾赵世卿,赵世卿于是不上朝请求离职。奏章又上去十多次,皇帝没有答复。坐着简陋的木车直接离去了。朝廷大臣把情况报告皇帝,皇帝也不怪罪。在家住了七年去世。

篇10:《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篇11:《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1、习:熟悉。

2、寡:少。

3、学术:学问。

4、及:等到。

5、太祖:指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6、以:拿。

7、为:做,担任。

8、释:放下。

9、私第:私人的住宅。

10、第,府第,大的住宅。

11、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12、阖:关闭。

13、启:打开。

14、竟日:整天。

15、及:到。

16、临政:处理政务。

17、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

18、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19、既:已经。

20、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做“薨”。

21、发:打开。

22、性深沉:性情沉着。

23、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24、虽多忌克:虽然对人嫉妒刻薄。虽,虽然。忌克,也作“忌刻”。

25、而:转折连词,但是。

26、以……为:把……当作。

27、龊龌循默:拘谨顾小节。

28、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29、尝:曾经。

30、荐:推荐,介绍。

31、为:担任。

32、明日:第二天。

33、复:又,再。

34、颜色:脸色。

35、而:表顺承关系,然后。

36、之:代“奏牍”。

37、补缀:修补连结。

38、乃:才。

39、悟:明白

40、为:做。

41、卒:终于。

42、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43、拾:捡起归:放下

44、迁:官员升职

45、俞允:答应,多用于君主

赵普文言文翻译

义士赵良文言文翻译

赵普宋史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传文言文翻译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子余知人文言文翻译

宋史赵普传翻译原文

赵且伐燕文言文翻译

赵廷嗣恤孤文言文翻译

孙期传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共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