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详银川散文(共含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qeli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安详银川散文
这一刻,我站在阅海万家十八楼的阳台上眺望贺兰山,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生活了快十五年的银川,她美丽得有些虚幻,有些不真实,甚至有些非人间味。
在我和贺兰山之间,湖光和灯光交辉,悄然进行着一场光的交响。
这些年,因为到全国做志愿者,差不多走遍了全中国,北到漠河,南到天涯海角,也到过不少发达国家,还真没有看到这种童话般的美丽画面。
突然觉得,银川的美丽是文学的。
她不像欧洲的城市那样老气,不像美国的城市那样肥腻,不像上海广州那样洋气,不像丽江小镇那样媚气,独有一种安详气,文学气,芬芳气。难怪,一个个作家艺术家,要从江南出发,到塞上成就。文有张贤亮,书有吴善璋,画有周一新,包括画坛黑马任重,在全国走了一圈,也最终定居银川,连同来自孔孟之乡的沈德志,等等,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难怪,在这里,“十户之内,不废诵读”,大街小巷,全是书香;崇高之举频见报端,善良之动多现荧屏;全国性的诗会不断,世界性的交流正热;届次性音乐诗歌节,万人参与,每年的赏月诗会,百姓自由报名,同沐月晖,共浴诗情;
初,银川市拿出巨资奖励尖端文艺家,同时大面积奖励了草根文艺家和书香大使,让全国瞩目,现在看来,这不单单是奖励草根文艺家,而是一次留根行动。
这一刻,我站在阅海万家十八楼的阳台上眺望贺兰山,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生活了快十五年的银川,它美丽得有些虚幻,有些不真实,甚至有些非人间味。神情恍惚间,我常常觉得,身边有无数的凤凰正在展翅,有无数的妙音鸟正在歌唱;西夏国孔子学院里的读书声仍在朗朗,那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孔子学院;党项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机还在叽叽,那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印刷车间。
有时,觉得银川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妇,黄河水像绸缎一样缠在她的腰间。
有时,觉得银川就像一位英俊的少年,太阳神像父亲一样把它抱在怀里。
突然觉得,银川的美丽是神秘的。
这一刻,我站在阅海万家十八楼的阳台上眺望贺兰山,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生活了快十五年的银川,它美丽得有些虚幻,有些不真实,甚至有些非人间味。贺兰岿然,长河不息;塞上江南,回族之乡,西夏古都,丝绸之路;黄河金岸,内陆港口,书香气韵,文学之乡;七十二连湖,心心相连,八十万同胞,亲如一家;爱伊河畔,渔歌唱晚,鸣翠湖上,鸟语花香;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韩美林周国平是她的荣誉市民。这些句子,已不知到全国各地讲了多少遍,但仍然觉得,这远不是我要表达的银川,当然更加无法代表此刻我心里的银川,我深深爱着的银川。
阅海万家,万家阅海,这是银川市的公职人员体会政府温暖的地方。目光从如林的楼丛里穿过,通过一扇扇窗户,随着一盏盏灯光,我把无尽的祝福送达。
这一刻,我九十高龄的父亲、八十四岁高龄的母亲已经安睡。他们的对面是同样梦幻一般的霓虹灯海。这灯海,虽然没有老家小山村的安谧,没有老家小山村手可摘星辰的天人合一,但也足以启发他们对天地新的想象,这从他们的问题可以得知。
一天,母亲说,小时候,你奶奶说,大山外面有一个花花世界,叫城里,现在,才知道什么叫花花世界。
我问母亲,花花世界好,还是咱们那个小山村好。
母亲说,各有各的好。
父母被接到银川生活已经一年。当初,和父亲谈判的结果是在银川度过晚年,但叶落还是要归根的,我答应了这一点之后,父亲才同意到银川来。
但在张贤亮先生去世之后的几天,父亲的口气松动了。张贤亮先生遗体告别仪式那天晚上,我有意告诉父亲,张贤亮主席选择了火化,遗骨将安葬在影视城。然后试探性地问他,您老人家百年后,可否像张贤亮主席那样火化,骨灰也可以像张贤亮主席那样,随我走四方。父亲说,可以,口气是轻松的。
我不由看了一眼父亲,父亲的脸上全是安详。
陡然间,一种无法言说的滋味涌上我的心头,既高兴,又感伤。我不知道父亲是出于什么考虑,这样轻松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因为在我的心理准备中,要让父亲的归属情感走到这一步,将是一个长期战役。
也许,是父亲真的相信了,有那么一天,我会辞掉工作,带着爱人云游天涯。父亲知道,在南京等地,有那么几位从事传统文化的好友,或者办了书院,或者建了学校,非常真诚地邀请我和爱人到他那里,以院长或主讲的身份常住,所有生活用度都不用我操心,特别是南京的那处,古色古香,安静又美丽,我和爱人看了之后,真动了心。回来给父亲说,父亲说,太远了,住在银川都觉得远,何况南京。
心想也是,真不能再折腾他们了。
但父亲显然认定我终有一天是要走四方的。现在,张贤亮主席把骨灰安置在他孩子每天上班的地方的遗嘱,给了他启示。
随之,一份无比深沉的感动涌上心头,父亲是以这种方式支持我走四方,他原来反对我出去做志愿者,我爱人就让他看我的光盘,不想父亲由反对到支持。
我把父亲同意放弃叶落归根,视为对我将来云游天下生活方式的支援。
不由得,我的鼻腔就酸了。
话说远了,回到银川上。
我不能就这样挥别银川,西海固生养了我,银川成就了我。在这里,有那么多支持我的亲人,关怀我的领导,照顾我的朋友。在这里,有我十五年的光阴,连同十五年的梦想,还有那些牵挂在心头的人事,甚至一街一巷。
每当乘车经过老市委大楼,我的心里就会一动。刚从西海固调到银川,我就住在市委大门楼上的一间房子里,虽然如涛的噪音常常让我彻夜难眠,但是现在想起来,心里却是如此的温暖。还记得,每当周六周天,那位点名调我到市上的.领导会到单位加班,还记得,有位好心人把买好的饼子悄悄放在我的门廊上。
每当乘车经过民族南街,看到水利家属院,我的心里就会一动,在我过了几年单身汉生活之后,在领导的关心下,妻子终于调到银川,儿子也正好从固原一中考到银川一中,我们一家就在这个院子里租了套房子住。在那里,有妻子留下的柴米油盐的味道,在那里,有儿子留下的欢声笑语。
一次,会见完一位朋友,回家时,不觉走进民生巷,不防,被一阵伤感击中。那是银川市文联当年办公的地方,对面的几家面馆,是我下班后常常光顾的地方。陡然间,我的眼泪居然出来了。我意识到,已经好久没有来这里了。我信步踏进那个小院,伫立在那里,让感伤伴着思绪流淌。
现在,我已经十分稳定地生活在银川,不但衣食无忧,而且被人关怀,受人尊重,并且能够放开手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福气。
更让我欣慰的是,每天下班回家,一进门,还能够叫一声老爸和老妈,吃到老母亲做的饭菜,蒸的馒头,的饼子,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福气。
此刻,夜已安静,让心灵沐浴在这美丽又温情的万家灯火里,觉得整个天地,都被感动装满。
才发现,我是如此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
记忆的影集一页页打开,我才意识到,在这个小城里,有那么多值得我怀想的人事,大大小小。我才意识到,他们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是如此地在乎他们,爱着他们,包括那些给我端过面的小服务员,理过发的美容师,修过自行车的师傅,我都是那么怀念他们。
现在,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爱你们。
父亲大概没有想到,他的晚年要在这个小城度过,更没有想到,终有那么一天,这个小城的几尺泥土,将要把他拥抱。
同样,我对将要接纳父母的那方泥土,充满感激。儿女再有孝心,也无法让父母长生不老;儿女再有能耐,也不能代替收容父母遗骨的那方泥土。
那方泥土不过三尺,但对于一个生命来讲,却是故乡。
想象着,有那么一天,我老了,同样站在银川的某一栋高楼上,抬眼就能够看到父母所在的某一家灵园,我的心里该是多么安慰;想他们时,就到他们脚下,静静地坐一会儿,那将是多么安慰。
不由得对妻心生感恩,父亲之所以这么快在情感上接受了银川,是和她一年升级版的大孝行动分不开的。
当年,问父亲,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在哪里,父亲说,粮食湾。粮食湾是西吉县将台乡明星村七组,是父亲出生并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曾经多少次,我把父亲接到银川来,住一段时间,他都要嚷着回去。有一次,我不送他回家,他居然像小孩子一样用绝食逼迫我,我只得把他送回去。回到老家,他逢人就说,银川,一个让人受罪的地方。
现在,父亲大概不会再这样说话了。母亲更加可爱,她以我们吃惊的速度接受着新生事物,已经学会了打手机,用电磁炉、电饭锅、电热器,等等。能叫得上不少亲戚朋友包括同事的名字,也知道了什么是清真,什么是穆斯林。
既然选择了这个城市作为归宿,他们就要努力地适应它的味道,融入它的气息,为此,父母都在做着让人感动的努力。
眼看着父母的精神头越来越好,每天生机勃勃的样子,就更加不用担心,他们会变卦了。
此刻,我终于理解了一个词,落点。父母的落点是银川。我不知道我是否也要落在这里,但我知道,这已经是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写下以上文字不久的一天,路过老百货大楼旁边一个小摊,看到一位大哥正在捧读一本书,书被牛皮纸包着,走近一看,竟是拙著《寻找安详》。可以想象作者本人当时的激动,差不多把那位大哥的核桃全买了。
回家的路上,一个词跳出脑海,安详银川。
许多问题一下子有了答案:
不少地方之所以不安宁,正是因为不安详。“满堂珍藏不及身心安泰,万千事业何如家室平安”。当大多城市把兴奋点放在“满堂珍藏万千事业”上时,银川的心思则在“身心安泰家室平安”上,为此,就有了安,有了详。
上上届市委领导说,要像办大银川一样办大文化。
上届市委领导说,要像岿然贺兰那样反浮躁,要下气力提高市民素养。
本届市委领导说,文联的同志能办多大的事,市委政府就给多大的支持;兰州的《读者》以取胜,银川的《黄河文学》要以精神坚守取胜,并批示让全市领导干部阅读其中的华章。
安详,就这样,同富裕、和谐、开放一起,在银川生长。
最近,同样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把父亲留在这片土地上。
现在,我终于明白,正是安详。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
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焦灼,急躁、愤愤不平的时候多,而安宁平静、沉着有力的时候少。常常抱怨不理解自己的人糊涂了。人人都渴望,这正说明理解并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难。用无止无休的抱怨、理解、辩论,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只会把人吓跑了。
不理解本身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寻求理解的前提。你连别人为什么不理解你都理解不了,你又怎么能理解别人?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又怎能要求旁人的'理解呢?
不要以为有了这个就会有那个,不要以为有了名声就有了信誉,不要以为有了成就就有了幸福,不要以为有了权力就有了威望,不要以为这件事做好了下一件事也一定做得好。
安详属于强者,焦躁流露幼稚。安详属于智者,气急败坏显得可笑。安详属于信心,大吵大闹暴露了你其实没有多少底气。安详也有被破坏的时候,喜怒哀乐都是人之常情。问题是,喜完了怒完了哀完了乐完了能不能及时回到安详的状态上来。如果动不动就闹腾,如果动不动就要拽住一个人,论述自己的正确,如果要求自己的配偶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下属无休止地论证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好,如果看到花儿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开花,没有按自己的尺寸长就伤心顿足,您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秋天安详优美散文
秋天像一位少妇,从夏日的烦燥闷热里,腆着丰满的肚子,从容地走来了。太阳像熟透了的软柿子,红红的,露着层薄薄的皮儿,迎接着这位孕育了生命的贵妇人。
山野里,充满着宁静和祥和。月儿高高地悬着,山高谷深,远远地看上去,就像山头挑了月亮在旋,只因旋得太猛了,看着便觉不动。它周围的光晕儿,一波一波地,似乎一潭平静的湖水被顽皮的孩子投进一颗石子,立时荡出的那种波纹儿,慢悠悠地晃荡着。那光晕的颜色也出奇地匀称和谐:先紫亮,再灰,再浅灰,再灰白,慢慢地扩散了,最后几乎成蛋青般地白了。这时候,茫茫天地间,万籁俱寂。山谷沟壑,趁着这皓白之光,愈发显得幽深旷远了。夜,确乎有些收缩性的凉了。那梦呓般的鸡啼,又凉丝丝地轻拂起来。在这个收获的时节里,大都沉浸在丰收和酣梦里的山民们,再也不火急火燎的了,只想着美美地睡个好觉,明天的日头可不要太蔫了……
好日头。老母鸡咕咕地叫着,带领着她的孩子们,在四处找寻着食物,它们才不肯背个“懒散”的“美名”哩。日头已稳稳地搭在半崖里,晒谷吧,剥玉米也不错,地也该犁了……想想这些浸在阳光里的农活儿,人们的脸上都会漾出幸福的微笑。村顶上笼着的轻纱般的薄雾,随着几声悠远粗犷的信天游,几声干脆的咳嗽,早已溜进天边的白云里了。环顾四野,只有大大小小收获的庄稼,一垛一垛的,躺在场院里,沐着阳光。
晒谷。风景这边独辉煌。亮灿灿的谷场,铺盖在场院里,透着珍珠海玩般诱人的光气。细心的庄户人拿着耙子,一下一下地耙着,就像最后一次为出嫁的女儿梳理秀发。山妹子们,大大咧咧地脱掉了小巧的鞋子,露出光亮的脚丫,小心翼翼地把它埋进了谷粒里,犁开一道道黄亮亮的谷浪。这个时候,她们那颗怀春的心早已飞出了胸膛,遥想着同心爱的人儿分吃香甜可口的苹果,想起今后的日子里将有一个高大的身影陪伴着自己,她们的脸上就会不好意思地泛起点点红晕……贪馋的鸟雀儿,不失时机地飞来,在谷坎上跳跃、啄食,搅乱了姑娘痴情的梦想,她们会反感地扬起绣花鞋,抛给那不知趣的.鸟儿,尔后,自己却醉醉地笑了,跌翻仰合在金灿灿的谷浪里……
山野里的秋日还是挂起来的。你看,一幢幢楼前屋下,都颤着秋韵,唱着秋歌,挂着庄户人家的收获和幸福。黄亮亮的玉米棒子,以各种花样排列在山墙上,令山院增色添彩。这一溜溜的富丽堂皇的棒子,开在庄户人实在的心里,跃动在他们憨厚拙笨的脸上,充溢在他们明亮的眸子里。还有那颀长的辣椒儿,像线,像弹壳儿,又像少女纤纤的玉指。一串串,一行行,织成一片一片的,火红火红的,叫人看着口馋。我想,随着改革的深入,庄户人的生活一定比这辣椒更红火。
日头,落下去了。月亮上来了,小河唱着激亢的歌,在山路弯弯的村庄旁汩汩地流着。
安详,苍凉的散文
春天走了,风应该暖起来了吧!庭院里那些早开的花已经化作泥了,五月的阁楼、六月的雕窗、你的摇椅你的猫。
那些疯长的藤蔓,应该早就铺满了墙,高大的槐树会在风里摇摆,翠绿欲滴的叶子惹一眼的风情,路边我种的向阳花繁星似的散开去,你走在小径上时,是否可以听到它们代我给你的浅唱?
雨还是那么多,淅淅沥沥的几天不停,那些木板也是没有精神,随时都可能断掉的样子:房间里冰冷的'潮潮的,黑夜压来的时候,仓皇着孤独,也许你已早就习惯,可是我会心疼。
晴天的下午,阳光斜斜地从木窗的雕花格子里打进来,灰尘在里面清晰可见,班驳成一片光影。只有那些飘漾着的太阳味来提醒现实,说这不是四五十年代的老电影。一个人清冷的睡去时,坐一方阁楼便事事明了的你会不会也无助害怕?
山的一边总是黑魁魁的,间或的鸟叫,还有一夜不停的蛙鸣,细细一定是出去捉老鼠了,或者跟另一只或者几只猫约会。你醒着,我知道,你总是浅眠的。常常看着那些古书给自己占卜,你说,你不怕死,怕的是不知道走的时候会怎么的难看。
世上的字句那么多,我却说不出一字来安慰。上次回来看你,走的时候你追着送了老远,当我走出很远回望时,还看着你站在那里遥遥的望着我离开的方向。我哭了,寒风里的你竟然像我小时侯看着你离去的那副模样。而惭愧的是,为了去实习,让你盼了半年的我却只停留了三个小时。你说每次见我都是抱着见最后一面的想法,我口中虽然在嗔怪你,可是有些事一旦来了我们真的挽回不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常无限的感叹着低吟,我原来一直想自己能去挣一笔钱来好好奉养你,可是现在却越来越明了,你要的是儿孙绕膝,简简单单的生活,不那么孤寂,可以常有人相伴。我也是怯懦的,想陪在你身边走完你最后的日子,可事实上我却只是能远远的遥想或者在电话里给几句问候。
六月的山中,更热闹的世界里却更孤单的你。时光在空气里流落,我却怕听你说什么时日无多。在路上,我总会不自觉的帮助着老人,哪怕是那些涉嫌欺骗的乞者。始终会想,我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会有人在帮我去搀扶你。
你的那副骨牌还是不时的在手心里转来转去,玩牌的时候会很安详。不计较输赢,几个老人悠闲的说话,然后在桌子上征讨着,用另一种方式去重拾当年的英勇。老去是一种必然,可是我多想能用什么拴住时光。
常常梦见儿时的自己,跟在你身后,扎着羊角辫,噘着嘴哭。甚至有天梦见自己拿着刺苞米,让你给我爆米花。我有多久没有跟在你的身后了?
五年?十年?还是十五年?
那个跟你学珠算、背藏头诗、对对子的小爱哭鬼,现在已经一个人南下北上东奔西突,你却老了。沧桑,原来真的不可企及。
谁会帮你推雕花的窗?谁去帮你喂细细?谁听你讲重复很多遍的话?
……
然而,却不敢想,你的白发。
面向太阳,内心安详散文
人的一生会有诸多的不如意,生老病死,也会有困难阻碍。大山里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攀越高山去求知,路上荆棘布地,悬崖峭壁,为了出人头地,走出大山,刻苦努力,不畏惧,忍饥挨饿,每天面向太阳,不问春暖花开,只为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去拼搏,去奋斗,一定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人的一生应该有座右铭陪伴,在困难压顶时,在极度困惑时,座右铭就是你的精神支柱。有了他,困难低头,困惑远离,他就是你的精神高度。我的座右铭是在中学时代形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内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我漫长的岁月中,他一直是我的座上宾,是我心中的启明星,指引着我前行。
人的一生亦会有诸多的不公平,四海八荒同一云,不公平不会只给你自己。面对太阳,太阳升兮照万方,花开十里,一路温暖,一路温馨,世间这些不公平,纷扰杂乱也会被鸟语花香代替,留下万般美好于心间,那些所谓的不公平,亦会是云烟即逝,在有阳光的.路上,这些不公平显得那么卑微与渺小,不足挂齿。
人的一生亦会有许多的诱惑与羡慕,有的人住别墅,开豪车,始终活在别人的仰视中,如果遇上挫折,一败涂地,从此一蹶不振。人的一生,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在广漠幽深的路上,轻装前进,一路欢笑,与其活在仰望别人的光辉中,不如面向太阳,让阳光普照,照进自己心中那块清冷之地,踏踏实实走自己的人生路,一路高歌,一路感恩,我相信,你的生活一定与阳光一般温暖,你的温度亦足以温暖你的同行之人。
做个面向太阳的人,阳光送温暖,一路有清风,即使路上有风雨,若心中有阳光,一池疏雨也是诗意的杰作,风雨过后就是彩霞满天。
做个面向太阳的人,让诗意与远方铺满人生,一份静默,一份安然,做一个安于闹市的隐居者,雅俗共赏,煎茶忆旧,一杯一个故事,茶香里浮动着一个思念的人,此时,你已到了无人能及之境。这般心暖,如面向太阳,这个人足够让你回忆终生,内心安详。
心中有快乐的人,不会去羡慕他人的幸福,衣襟带花,你所到之处,馨香满园,快乐与微笑并存。星子亦会与你眨眼,与你交谈,与此同时,星子与明月的光芒点亮了你内心那盏懵懂的心灯。一如,在你羡慕他人被前簇后拥,座驾豪车,鞍前马后,而那些肢残体弱之人正在羡慕你快乐的行走,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这些往往都是你最容易忽略的。
让美好住进你的心里,同时风雨也要安放于内心,美好如春风十里,杏花春雨,让你着迷。同样,风来时,拨了心弦,奏一曲二泉映月,高山流水,听了一遍又一遍,你亦不会觉得烦。雨来时,敲你轩窗,滴答成曲,雨的印记是你空间主页的主旋律,闲来过客,亦会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做一个不辜负的人,光风霁月来时,驻足细细欣赏。梨花带雨时,不要轻易辜负这般美好,山间行走时,亦不要辜负了如诗如画的风景。做一个不辜负的人,前世千次回眸换来的相遇,如你相知,就要珍惜。如你独自走过每一个城市,要记得城市中的那个人;如你独自走过一条青石板路,你要在路旁的花瓣上刻满他的名字,一如我,驻足远眺天空,我一定会看到你的背影。
面向太阳,阳光铺笺,雨露作墨,花香作笔,把每一天的美好记录下来,整理,装订成册,那一定是人见人爱的举世之作。面向太阳,不问春暖花开,只求内心安详,若在一个闲散的午后,透过洒满阳光的玻璃轩窗,你一定会看到另一个真实的自己。
安详诗歌
——写给一个孤独的人
她一个人坐在一个宁静的角落
守望着那份孤独与寂寞
在痛苦的边缘,她很平静
即使一个人被遗忘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望着窗外,内心被深深地触动
她何曾不在渴望?何曾不在幻想?
现实的影子将她的内心陷入绝望
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守候那早已破碎的梦
黄昏映着秋日里的'落叶随风飘零
映着她那逐渐模糊的身影
又有谁能想象这留在心底的凄凉
面对这一切,她在痛苦地微笑
愿将所有的悲伤遗忘
在那片刻的沉默过后
她的脸颊显露出的仍是一份安详……
银川学习心得
想必大家都等着急了,最近实在没有时间发表文章,望家长们谅解。闲话少说,上正文。-07-10初到银川印象中午十一点,飞机接近银川上空。自从进入宁夏,大地就是一片干燥的黄沙。再加上一上午的飞行,转机,再飞行,致使我头痛的只想好好睡一觉。但就在飞机遇到气流盘旋在上空时,我顺着窗户往下望去,茫茫的黄沙中,眼看着一片绿色远远的出现,随后越来越近,看得到浅绿色的田块,深绿色的防风林,黄河水像一条发亮的带子,在其中弯曲的流淌,煞是美丽。在无边无际的黄沙中,一块生机盎然的绿洲,宁静地生长。这种生态,很像蒙特梭利教育在中国的情形,即使不被很多人理解,仍然充满生命力地成长着。2011-7-11今天是培训的第一天,主讲老师是段老师。上台前,她就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我还以为是一位妈妈。等课程一开始她走上讲台,我才知道她是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小学部的校长。等她站在讲台中央时,整个人的状态马上就变了,神采飞扬,充满自信。我注意到,她的站姿很挺拔,眼神果断,肢体动作坚定有力,这些身体传达出来的信息让人不由自主想追随她的一举一动。教室里学员多达一百八十人,我坐在中间靠后,也能感受到她的能量。接下来的课比较特别,多是老师引导学员做一些心理游戏或者互动。例:假设邻座学员是一个小孩子,用手抚摸她,然后接受抚摸的人讲出自己内心的感觉。有的学员说:“我觉得她的手很凉”,也有人说:“我觉得她摸得很仔细”,老师一再提示:“那你自己有什么感觉呢?你心里感觉到了什么?”,然而,被叫到的学员还是说着类似的答案。最后,老师不得不象教小学生似的,来个造句示范:“你可以说,当她抚摸我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儿-不-舒-服,因为她的手很凉。你也可以说,当她抚摸我的时候,我-感觉-这里-很温暖(指心口)。”,她特意把描述感觉的句子说得很慢,一字一顿,“这就是感觉,感觉不是判断,请把你的感觉说出来好吗?”有些学员领悟了,开始尽力去回忆自己当时的感觉并说出来了;也有的'学员,始终找不到“感觉”。现代人迫于生存的压力,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运用人的天赋能力--身体的感觉能力来感知周围的一切,许多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方式只剩下看和听,然后用头脑作出判断,身体的感觉能力已经退化了,变成了没有感觉的人。问题是,作为父母,或者作为老师,如果你不能感觉,你又怎么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感觉呢?又怎么能理解他们在感觉之下作出的种种行为呢?在我看来,这次课堂上的活动,只是一个小小的引子。我们成人需要自我改变和提升的地方太多了。在和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很多矛盾其实正是成人自己制造的。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遭遇在我们的心中投射下了很多阴影,这些阴影导致我们不能客观地看待和理解孩子的行为,或者对孩子的行为不能作出客观的反应。我想,很多妈妈们很努力地到处讨教“教育孩子的技巧”,他们有没有想到很多时候问题正出在自己身上呢?如果父母们不改变自己,这些从他人那里复制来的技巧也许一时有用,却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你不断地去讨教信的技巧,孩子也不断地产生信的问题。你可能永远无法自己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蒙特梭利有几段话是说蒙氏教师的,一样也可以给妈妈们借鉴一下:“我相信培养教室所必须具有的并不是科学家的技术,精神上的预备更为重要。也就是说,预备的方向应该是精神取向胜过技术的学习。”“教室必须先研究他自己的缺点和坏脾气,而不要只注意儿童的坏脾气和如何纠正儿童的错误行为。”“教育所需的真正准备就是研究自己。要训练教师除了要学习一些概念之外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其中包括了性格的训练,也就是精神的准备。”“真正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不断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的人,还应该是一个能消除内心障碍的人,因为,这种内心障碍使他不能理解儿童。”“如果承认不努力自我更新,一层硬壳就开始在他周围形成,最终将会使他变得麻木不仁和冷漠无情。”--蒙特梭利《童年的秘密》今天先分享到这,未完待续“天下黄河富宁夏”(古语)银川,青少年时代就知道她!遥远的贺兰山下,黄河之上一块碧绿的珍土——地理书上这样指导我认识宁夏;“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的充满往古英雄气慨的诗辞,则指示我们认知这一片古代蛮夷地区的历史。
1985年我曾这样询问一位徒步考查长城的文友:“你走过的所有长城沿线城市,比较起来哪个印象最好?”他略有沉思:“银川。”问为什么,又一时说不清楚。
银川好,在那里我见过我所见过的全国最好且秩序最井然的一个火车站,最令我尊重的一位老警察,他仿佛和善之至地微笑着,祝福着匆匆上车的'人们:“不要挤,孩子们,从银川发的车都会有座位的,别争嘛,孩子们。”几乎使人落泪,以及最好的一位卖豆腐脑的老者。
那天我因赶车,付车费争吵而气急败坏,来到车站旁,要了一碗豆腐脑,气冲冲:“碗干净?不干净别吃细菌吃死了!”卖者是位长须飘然,头着伊斯兰白帽的老者,他吃惊地用清澈孩童般眼光望了我一瞬——这个走遍各大城市肝火旺盛的旅人一一然后极和气宽厚地回答:“孩子,可不敢这样说啊,我在这里卖了二三十年了。”他指给我看开水壶一排——解释这里是消毒的,干净水三桶,这是洗碗的,干净的碗二叠,倒扣着,解释说他的每一个碗,客人用过,用清水洗二遍.开水烫一遍。他每日带一担豆腐脑来,这些水恰好够用。我终于信服了,并且心平气和了,感到了豆腐脑的微甜。很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的粗鲁、失言,想说“对不起”没出口。银川人真和气,性子好,不像我们东北人那么“急躁”。
去买十元一斤袋的枸杞——宁夏的冬虫夏草、枸杞、河滩羔皮自来天下闻名遐迩,巧遇一位售货的沈阳老乡,他是随铁路调来的,已过二十多年了,聊起来.他称赞银川,说这里很少看见人打架,说话和气,办事慢慢讲,气候也不是那么恶劣,还有人口密度少,生活挺惬意的,虽不那么富裕,吃穿足矣,如今退休了,弄个床子,一为熬闲,二为帮衬儿女赚几个。
天气暖洋洋!十二月份的银川顿觉天地间充满了令人欢愉的温和劲儿。
我猜想银川人情好,和人口密度小有大关系,人和善和教徒多有信仰有大关系,我觉得许多人眼睛里都有“羊”的目光(恕我这样说,绝不无敬意),分明一闪似的(许是他们羊肉吃的多,喜欢羊),而我在许多大城市人眼里窥见过贪婪冷酷的(“狼的”)目光。秩序又和经济发展有内在关系,沿海城市秩序就不易维护,只因为经济变化太快,人观念随之剧变。银川郊区农村里,我见教堂非常多,有许多是村民自修,或集资修的,有的非常简陋,泥巴墙,上草尖顶,耸起星月桅杆就可作祈祷了。洁净、真诚、和善是回民给我的突出印象,我们应该向各民族学习,做为一个汉族人。“信什么教都比不信强,什么也不信的人最可怕,”有一次我听到一个异地人对我说。我觉得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佛教、_、伊斯兰教主旨都是向善的,劝善的,它们对于人世间的邪恶自有一种强大精神制衡力量。(如果私欲、恶一旦失去制衡力量,或人为地减少制衡力量,岂不要病毒一样从人心蔓衍、孳生起来?)
飞速发展有快速膨胀带来的副产品垃圾,淳朴有它道德秩序井然的旧好处,(但希望银川不要再扩建了)令人羡慕。事物都有自相矛盾的一面。
手抓牛羊肉
特点:宁夏传统地方风味食品,用宁夏“滩羊”中的羯羊烹制,瘦肉多,肉质嫩,易消化,无膻味,蛋白质丰富。成品色香味俱全,无油腻感。制法:将羯羊肉切成2斤左右的大块,投入开水中,加花椒、小苗香、八角、桂皮和杏、桔皮干等调料,炖煮至手提羊骨一抖而骨肉分离时即成。另备各种调料,如:芝麻酱、豆腐乳(调成汁)、腌韭菜花、酱油、醋、葱花、蒜泥、辣椒油等,然后根据各人爱好调在小碗内,用手抓着羊肉蘸酱食用。
清蒸羊羔肉
特点:宁夏羊羔肉细嫩鲜美,没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选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长方形条,用清凉水洗净,摆在碗内,放上生姜、大葱、大蒜;再放上几粒生花椒,上笼蒸30分钟左右;然后扣至汤盘内上桌,配以醋、蒜汁、盐等调料佐食。
烩羊杂碎
特点:烩羊杂碎,风味独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内脏、头蹄肉,经仔细冲洗后,入开水锅煮熟后捞出,切成丝。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烩羊杂碎。那红色的便是辣椒油,绿色的是青葱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鲜汤,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浓郁。
★ 安详的意思是什么
★ 参观银川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