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绿菜花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共含9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cho0o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绿菜花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绿菜花又名青花菜、西兰花,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属高档蔬菜,营养成分齐全,比同类蔬菜结球甘蓝和花椰菜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均高,是我国有发展前途的鲜用或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
作 者:陶勇 陆德艳 姚蓓 作者单位:新沂市农业局,江苏,新沂,221400 刊 名:种子科技 英文刊名:SEED SCIC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8(2) 分类号:S635.304+.7 关键词:秋季绿花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大中棚蔬菜种植面积较大,前茬蔬菜收获后,因天气炎热,秋季一般空闲放荒.为了提高全年种植效益,我们从开始以绿花菜作为秋季接茬作物,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取得较好收益,绿花菜平均产值1200元/667m2以上.
作 者:朱金芳 刘福彬 作者单位:朱金芳(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农技站,226400)刘福彬(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
刊 名:上海蔬菜 英文刊名:SHANGHAI VEGETABLES 年,卷(期): “”(2) 分类号:S6 关键词:山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山药为薯蓣科药食兼用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块茎富含多种矿物质,是很好的滋补食品.山药是蠡县主要农作物之一,亩产量一般在3 000~4 000 kg,最高产量达到了6 000 kg,亩产值达1万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作 者:崔静 作者单位:河北省蠡县农业局,071400 刊 名:现代农村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GUN KEJI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5 关键词:番茄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从选地、播期选择、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植株整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番茄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番茄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21) 分类号:S641.204+.7 关键词:番茄 高产 无公害 栽培技术红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从六个方面说明栽培无公害红薯的技术方法.
作 者:艾西丁・艾沙江 作者单位:新疆沙湾县安集海镇农综站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S5 关键词:红薯 无公害 高产栽培无公害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培育壮苗、科学管理、综合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有效控制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黄瓜的目的.
作 者:王文艳 邢华 作者单位: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36 刊 名: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英文刊名:CHINESE COUNTRYSIDE WELL-OFF TECHN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S6 关键词:无公害 黄瓜 栽培技术芦笋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芦笋栽培技术,以期为芦笋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作 者:袁邦友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梅林镇农技服务中心,安徽宁国,2423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S644.6 关键词:芦笋 无公害 高产 栽培技术豇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 Wight)又名豆角、长豆角,带豆等,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鲜豆荚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蔬菜.在我国,豇豆栽培历史悠久,南、中、北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以南方各省市栽培较多.在华南地区适宜播种期为3~8月,是春、秋主要蔬菜之一,对解决淡季蔬菜供应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现将豇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作 者:何新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兴宁,514500 刊 名:中国园艺文摘 英文刊名:ZHONGGUO YUANYI WENZHAI 年,卷(期): 25(11) 分类号:S6 关键词:据分析,每100 g干菇中含粗蛋白25.4 g,脂肪3.3 g,总糖58.8 g(其中无碳水化合物51.5 g),维生素7.3 g,灰分12.5 g,热能值1 447.664 kj,含有20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鸡腿菇是一种药用真菌,味甘滑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等功效。其可在室内栽培,还可在林荫地栽培,也可与高杆植物套作栽培。鸡腿菇出菇棚可栽培干料150 t/hm2,投资约12万元/m2,收入可达45万元/hm2左右,纯利润在33万元/hm2。较适宜于西部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与推广。
2017年,西安市长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食用菌站,在长安区韦曲街道焦村食用菌平菇生产基地,利用工业棉纺织厂的下脚料——废棉绒试验栽培鸡腿菇品种cc168取得成功,并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突破了西安市长安区食用菌品种单一的格局。该菌种来自山东省寿光市食用菌研究所,2017年8月15日引进鸡腿菇cc168原种,8月20日原种分离生产种,9月27日在棚内阳畦栽培,11—12月出菇上市,每投料栽培1批,可收鲜菇3-4潮。
1培养料配方
废棉绒50 kg、麸皮20 kg、饼肥3 kg、尿素0.7 kg、磷酸二氢钾0.2 kg、生石灰4 kg。
2发酵
鸡腿菇属腐生性真菌,栽培料须进行发酵处理,以利于菌丝吸收发育。根据配方将原料称重,按料水比1.0∶1.3加入清水并充分搅拌均匀,做出截面为梯形的料堆,料面高0.8-1.0 m,底宽1.2 m,长度不限(如气温在10 ℃时,可适当加宽、加高)。在料堆上部用4-5 cm锤形木棒每40-50 cm打孔至料底,以免造成厌氧发酵,并加盖覆盖物发酵[1]。使料温达到55-60 ℃,保持24 h即可翻堆,连续发酵2-4次,以保证培养料全部发酵腐熟。翻堆时,要检查基料失水情况,并根据气候状况按1∶0.1-0.2料水比加水,经7-10 d完成堆积发酵,最后摊开料堆,排出废气,当料温降至30 ℃即可上畦栽培。
3做阳畦,覆土,栽培
做成东西走向的畦面,畦宽1.0-1.5 m、深0.2 m,长度不限,留30 cm走道。栽培前,对畦面浇足大水,待水渗透后撒石灰粉[2-3]。上料前先在畦底撒1层菌种,用种量约占总用量的20%,铺1层培养料,用消毒的铁锨或木板压实、压平,使料厚约10 cm,撒第2层菌种,用种量约占总用量的30%,然后再铺1层培养料,并压实、压平,使料厚约20 cm,最后把剩余的菌种采用穴播法播于料面,使其与料面持平或略低,再将料面压平压实,播种完毕,覆1层厚2 cm的田园土,盖1层报纸,1层塑料薄膜,待菌丝爬满第1层土后,再覆第2层厚约3 cm的田园土,重新盖报纸、塑料膜等,继续发菌。
4出菇管理
4.1春季管理
4.1.1温度。鸡腿菇丝在3-35 ℃均可生长,适宜温度22-25 ℃。鸡腿菇菌丝的抗旱能力相当强,冬季-30 ℃时,鸡腿菇菌丝也可以安全越冬。温度在35 ℃以上菌丝发生自溶现象。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低温刺激,但温度在9-25 ℃时,子实体易形成,商品性好。低于8 ℃或高于30 ℃时,很难形成子实体。
4.1.2湿度。鸡腿菇培养料含水量以60%-70%为宜。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生殖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
4.1.3空气。鸡腿菇属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发育期间均需要新鲜空气,子实体发育阶段,尤其应注意通风换气。
4.1.4光线。菌丝体在黑暗环境中生长良好。子实体生长则需要散射性光线,强光照射对其生长不利,适宜的光线强度为150~180 1x。如光线增强,子实体老化速度快,色泽暗淡,影响品质,因而不可盲目增大或缩小光线。
4.1.5酸碱度(ph值)。鸡腿菇菌丝生长的ph值为2-10,最适宜ph值为7.0-7.5。
4.2越冬管理
进入冬季,鸡腿菇子实体不再生长,为了维持其休眠状态,须保温保湿。于菌床上覆盖厚3 cm的树叶或有条件的可加盖1层草帘,这样既保温保湿,又能给菌丝以新鲜空气。5-7 d给树叶和走道喷水加湿,保持菌床湿度,保证料面不结冰,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并保持棚内温度,使其在0 ℃以上。翌年4月,棚内温度回升到7~15 ℃,将树叶草帘揭开,并加强通风换气,供给一定的散射性光线。温、湿、气、光条件适宜,1周左右将进入生殖生长阶段[4]。
★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