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宜良县水稻高产创建一枝独秀(共含7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uise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宜良县水稻高产创建一枝独秀
在农业部和省市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县各级按照集中连片、技术引领、服务到位、层层联动、共同创建的要求,在行政与科技的全力推动下,突出水稻高产创建技术核心,通过抓组织领导、抓科学规划、抓优化服务、抓项目整合、抓高产创建技术、抓粮企联动“六抓”措施全面推进项目实施,在狗街和南羊两镇的8个村委会共18个自然村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1 338.22hm2,其中在狗街镇的狗街村委会和南羊镇的福谊村委会举办了2片千亩示范样板共138.22hm2,在狗街镇的狗街村、中营村和南羊镇的上马房村举办了3片百亩核心样板黄20.48hm2.
作 者:宜良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作者单位: 刊 名:云南农业 英文刊名:YUNNAN AGRICULTURE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为促进我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推动xx市粮食双百亿工程顺利进行,现根据省农委《关于印发xx省20**年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市农委《关于印发〈xx市20**年水稻、小麦、油菜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舒城县20**年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水稻核心示范区为平台,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支撑,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促进全县单、双季稻均衡增产,全面提升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目标
在柏林乡集中连片建立一个农业部万亩优质单季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700公斤;在百神庙镇集中连片建立一个农业部万亩优质双季稻(一早、一晚)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900公斤。所有示范片均较上年增产5%以上,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均衡增产。
三、实施内容
在示范区内统筹规划,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要求,因地制宜,良种良法和农机农艺有机结合,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1、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按照“品种合法,性状优良,生态适宜,农民接受”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根据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主推品种的多年表现,今年在万亩示范片上,重点展示:早稻“湘早籼7号”,一季稻“新两优6号”,双晚“安选晚1号”、“皖稻86” 等4个品种,确保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2、集成应用高产技术。根据“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对现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针对不同品种制定技术规程,形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增强科技支撑作用。重点突出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直播稻、集成推广精量播栽、合理调控群体和科学肥水运筹等群体质量高产栽培技术。
3、加强病虫草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在实施区域内全面应用“x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上报数据,加强示范片内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组装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成立植保服务队,统一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水稻需肥规律,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重点推广专用配方肥料,全面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秸杆还田和种植绿肥三项地力培肥技术。
5、推进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化作业,成立农机服务协会,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综合水平。
四、重点工作
1、实施专业化服务。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按照“五统一”技术服务要求,在切实做好示范片苗情、肥情、虫情、灾情等监测与预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扶持万亩示范片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农机、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治。
2、开展专家技术指导。强化专家指导,实施专家包片、包点指导制度。在水稻生产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建立县乡农技人员联系户制度,开展蹲点服务,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民科技生产水平。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3、加强技术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县培训到乡和重点户,乡培训到所有核心示范区内农户。组建县级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加强协作攻关,深入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实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千亩点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
4、开展现场观摩。在水稻生长的.关键季节,组织农业部门、农技人员、粮油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等相关人员,对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式,检查评估阶段性工作,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5、搞好测产验收。按照农业部制定的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严格执行测产标准和程序,做好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预测产工作,并及时上报结果,迎接省、市专家测产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以杜世忠副县长为组长的水稻高产创建实施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具体工作由县农委牵头,财政等有关部门参与。同时,成立由县种子、栽培、植保、土肥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加强对高产创建工作的技术指导,设立县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办公室,负责高产创建活动日常工作和成效宣传。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将有计划、分阶段对万亩高产创建阶段性工作开展督查指导。
2、落实指导人员。按照“定点定片,责任到人”的原则,逐片逐点选派技术指导人员,细化工作责任,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及各类技术培训,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目标考核,指导效果、个人年度业绩和职称晋升相挂钩,提高高产创建工作成效。
3、强化资金投入。为保障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的顺利开展,农综开发、土地整理、良种补贴、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项目重点向高产示范区倾斜,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优势。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投入,重点支持良种示范、技术培训、协作攻关、专家指导、现场观摩、测产验收、组织宣传等工作。
4、加强宣传引导。通过高产创建典型的示范与宣传,引导政府、部门、农技人员、农民、企业、媒体等共同关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并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组织开展观摩交流活动2~3次,充分发挥示范片辐射带动作用。对高产创建实施成效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加强宣传,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深入民心,让社会接受和认可。
县农业局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20xx年是农业部倡导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是全省20xx年15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之一。通过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做到了“决策早,目标明,资金足,工作实”,按照“千亩攻关、万亩展示、十万亩示范”的模式,倾力打造水稻高产创建百里长廊。高产创建活动圆满成功、成效显著,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效果
(一)实施地点和规模
**高产创建的目标是:900公斤攻关、850公斤展示、800公斤示范,力争三角形强化栽培的集中连片推广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中稻/再生稻的单产全省第一,带动全县水稻单产比前三年亩增产5%以上。在兆雅、云龙、天兴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片3个,面积3106亩;在嘉明、福集、天兴、得胜、云龙、兆雅、太伏等七个镇建立县级千亩展示片7个,面积2.355万亩,万亩辐射带动片15个,面积21.5万亩,沿省道219线和县道万得路沿线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带里程达到了90公里。
(二)实施效果
1、千亩攻关片:据对兆雅、云龙、天兴三个千亩核心区随机测产调查,面积392.5亩,中稻平均亩产727.7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01.1公斤,增产16.1%;再生稻平均亩产177.4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2.4公斤,增产54.3%;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905.1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63.5公斤。
2、万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面积2.355万亩,据7个示范镇产量调查统计,平均亩产681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54.4公斤,增产8.7%;再生稻平均亩产170.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55.5公斤,增产48.2%;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851.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09.9公斤。
3、十万亩示范片:21.5万亩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660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33.4公斤,增产5.3%。再生稻平均亩产142.8公斤,比非示范区增产27.8公斤,增产24.2%;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802.8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1.2公斤。
千亩攻关片中稻高产田块出现之多是近年来罕见的,8月7日,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省、市有关专家对**承担的水稻(杂交中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了水稻万亩高产示范推广工作汇报,并实地考察后,随机选择云龙镇大水河村两块田、战旗村一块田进行测产。上等田,战旗村2社农户吴玉兵的田块,面积2.0亩,品种ⅱ优602,栽培技术按三角形强化栽培,实收亩产781.6公斤;中等田,大水河村8社林志楷的田块,实收亩产731.1公斤;下等田,大水河村8社林少杰的田块,亩产681.1公斤。示范区也涌现了大量再生稻高产典型田块:兆雅镇石龙村3组农户薛世银田块实际亩产达到320公斤,云龙镇战旗村2组农户林少春亩产250公斤。据调查,辐射带动户再生稻一般亩增产20-30公斤,增10-20%。
(三)经济效益
千亩攻关片3106亩,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905.1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63.5公斤,增加稻谷产量50.783万公斤;万亩展示区面积2.355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09.9公斤,增加稻谷产量258.815万公斤;十万亩示范片面积21.5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1.2公斤,增加稻谷产量1315.8万公斤。以上合计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推广水稻强化栽培增加稻谷产量1625.398万公斤,按稻谷当前国家保护价1.8元/公斤计算,增加产值2925.71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全面贯彻高产创建组织保障措施
主要采取了“六统”、“六抓”措施。“六统”即充分做到了“品种统供、旱秧统育、三角形统栽、施肥统配、病虫统防、促芽肥统施”。为了将“六统”措施落到实处,切实采取“六抓”:一是抓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小平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委或县府主要领导做到了“七个一”,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已分别作出了一次重要批示,县委书记肖荣华、县长朱华参加了4月1日在云龙镇大水河村8社举行的全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参与了一次以高产创建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分别出席了1-2次的高产创建专题会议,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一个《**中稻再生稻超高产示范工程实施意见》的文件,同时成立了高产创建百里长廊县级技术指导组和镇级区域技术指导组。二是抓投入,县镇财政投入高产创建专项经费11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80万元,主要用于超级稻种子补贴10元/亩、三角形栽秧补助40元/亩、工作经费5元/亩。三是抓服务,农业局成立全县的技术指导组和分镇的区域技术指导小组,共有61名县镇农技人员直接参与,使每个创建村有一名技术指导员服务,为高产创建示范户提供培训、示范、现场指导等技术和物化服务。四是抓培训,大声势宣传动员,层层召开项目动员和技术培训会,利用黑板报、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把技术传授到项目区农户,做到了任务、目的、技术家喻户晓,召开各类动员培训会325场次,出动宣传车75辆次,发放技术资料48000余份,基本做到了家家知道,户户明白,技术到田;一月初县农业局技术指导组派出科技人员深入示范镇、村开展了一个月的技术培训,主要培训水稻强化栽培、旱育秧技术;各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也在2-3月,集中时间、人力、精力对各示范村的示范农户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做到示范户人人明白并懂得技术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五抓考核,县政府出台了一套高产创建评价和考核奖励体系,把高产创建百里长廊纳入县、镇、村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县对镇、镇对村层层落实创建责任。六是抓示范。县、镇、村齐抓共管,高产创建在兆雅、云龙、天兴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片3个,面积3100亩;在嘉明、福集等七个镇建立县级千亩展示片7个,面积2.355万亩,万亩辐射带动片15个,面积21.5万亩。沿省道219线和县道万得路沿线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带里程达到了90公里,共有省道219线和县道“万得”线的七个镇61个村244个农业社和13335户农户参与核心区高产创建活动。
三、推广落实关键技术
1、普及良种。项目区主推品种为ⅱ优602、ⅱ优7号等超级稻和地方优良品种z优272、ⅱ优h103、川香优2号等,面积21.5万亩,占示范区的96.2%。
2、实行旱地育秧,适期早播早栽。示范区内旱地育秧占58.5%,其中县级和镇级核心示范片的旱地育秧面积达到了100%,带动全县推广旱地育秧22.5万亩,面积比历年都大。旱育秧播种期为2月18—25日,旱育秧移栽时间集中在3月28-4月10日;湿润秧为3月1—6日播种,移栽时间4月15-22日。做到精细播种,旱育秧和水育秧苗床地均按每丈秧厢施清粪水2-3挑加1公斤磷肥的用量进行培肥,精细作厢播种芽谷,旱育秧用“旱育保姆”拌种包衣播种,据调查,旱育秧成秧率达到87.6%,水育秧达到83.5%。
3、大力推广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嘉明、福集、天兴、得胜、云龙、兆雅、太伏等七个重点示范镇,2.355万亩水稻示范片全部按照1.3-1.5尺×1.0-1.1尺规格,亩栽3500-4800穴,穴栽3粒谷苗并成3寸距离的等边三角形模式,亩基本苗1.0-1.5万苗。示范区带动了全县推广水稻强化栽培面积21.5万亩。
4、大力提倡规范化栽培。在推广三角形强化栽培基础上,大面积水稻栽插按宽窄行(10+6)×5-6或8-9×5-6寸开厢条栽,亩栽1.0-1.2万穴,每穴栽2粒谷苗,大面积基本苗2-2.8万苗。施肥按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肥配合的原则,做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纯氮12-14公斤,氮、磷、钾配比2:1:1进行施肥。移栽后一周内施用专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病虫防治根据发生情况和预测预报进行,重点对二代螟虫和纹枯病进行了适期防治。
5、抓再生稻促芽肥施用。再生稻是我县晚秋生产的特色优势,水稻示范推广突出抓好再生稻促芽肥施用,按照“三集中”(集中人员、时间、精力)和“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用量、统一购肥、统一指导、统一施用)的成功经验来抓促芽肥的施用,**20xx年再生稻促芽肥施用工作于7月28日结束,福集、得胜、云龙、兆雅、太伏、天兴、嘉明等七个重点核心镇再生稻施肥面积2.355万亩,其余12个镇每镇核心示范片面积1000亩,3.5万亩高产核心示范片严格按照“三集中”(集中人员、时间、精力)和“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用量、统一购肥、统一指导、统一施用)的模式施用促芽肥,每亩施用尿素20公斤。核心示范片带动了全县45万亩再生稻促芽肥的施用,平均每亩施用促芽肥尿素在10公斤以上,为再生稻全面丰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抓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体会
实践表明,实现多项目捆绑大大提高了整体效果,水稻高产创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是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关键举措。不仅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还带动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为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1、组织保障是关键。**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得到了农业部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农业厅粮油处、市农业局、省水稻高粱研究所都重视和支持**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多次派出专家到**指导工作;**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逐级成立了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保障了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2、政策扶持是动力。县、镇各级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在种子、肥料和栽秧等方面予以补助,调动了群众投身水稻高产创建的积极性,保障了示范面积,强化了田间管理,确保了水稻高产创建的成功,明显提升了科技应用水平,发挥了良好增产作用。
3、技术指导是支撑。为了确保水稻高产创建技术到位,**制定了浅显易懂的技术规范发放给农户,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现场指导,并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专题培训水稻高产技术。通过强化技术服务,科学指导生产,为水稻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推广旱育秧、三角形强化栽培等主推技术,创建区域内旱地育秧占58.5%,其中县级和镇级核心示范片的旱地育秧面积达到了100%,带动全县推广旱地育秧22.5万亩,面积比历年都大;强化栽培基本按照1.3-1.5尺×1.0-1.1尺规格,亩栽3500-4800穴,穴栽3粒谷苗并成3寸距离的等边三角形模式,亩基本苗1.0-1.5万苗,比往年多0.2-0.5万苗,夯实了高产基础。高产创建是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平台。
4、优良品种是基础。**推广农业部确定的超级稻品种,这类品种不仅中稻产量高,而且再生力强,能保证中稻再生稻双高产,易被农民接受推广。**以水稻ⅱ优602、ⅱ优7号为主推品种,创建区占81.3%,为水稻高产奠定了基础。
5、技术创新是通道。通过水稻高产创建,能统筹协调政府、部门和生产者农民之间的关系,能较好地发挥支撑和引领的关系、立足当前和面向长远的关系、提高产量和增强能力的关系、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关系。在高产创建过程中完善科技创新链,形成了一条科技成果从科技人员手中迅速转移到农民手中、从书本实验室转移到田间地头的“快捷通道”,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使配套技术发挥最好的效果。
水稻高产创建通过增加科技含量和投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能有效推动适用技术的应用并形成良性循环,根本上提升了粮食生产水平,确保了粮食安全。
水稻高产创建的活动方案
我镇是一个农业乡镇,近年来受国家惠农政策的影响,粮食生产面积不断增加,总产不断增长。根据省农业厅决定将200x年作为“全省粮食生产创建活动年”的部署,为广泛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增强粮食供给能力,结合《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我镇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突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扩大双季稻面积,充分利用高产品种、新技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通过高产创建推进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力争我镇双季稻亩产全面过吨粮。
二、目标任务
1、306线、202线、华一线三线公路两旁500米范围内压缩一季稻,大力发展双季稻。
2、以202线红莲、柞树、星火、官堰为主建立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过1000公斤以上。
3、以华一线复兴、新铺、群力、柿树、金盆,306线马涧、毛家,茅红线茅山建立三个千亩示范带,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以上。
三、主要措施
1、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水稻高产创建活动认识。不断扩大双季稻面积,减少一季稻面积,确保红莲、柞树、星火、官堰万亩双季稻过吨粮顺利实施,三条千亩示范带顺利完成,掀起我镇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高潮。
①开好镇村两级骨干动员会,使镇机关干部、村主要骨干高度重视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工作。
②召开镇、村两级广播会,通过广播发动,让广大农户提高认识,积极投入到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去。
③召开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督战会,搞好种植面积、种植板块、种植技术三落实工作。
2、落实技术要点,提高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水平。
①推广优良品种。早稻重点推广湘早籼31号、陆两优996、金优555、两优42、两24、株两优08,双季晚稻重点推广岳优9113、金优601、岳优360、湘晚籼13号、丰源优299、玉香优88、湘优66、中优218、天龙香103。
②开展培训指导。由农技站负责具体提供集成高产技术,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控,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大田生产。红莲、柞树、星火、官堰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种植技术由刘迪红同志负责,三个千亩示范带种植技术由刘国栋同志负责。
③做好测产验收。依据农业部制定的测产办法,各示范片及时搞好测产汇报,对达目标产量的'示范片及时进行实际亩产的测定验收。
3、实施奖优罚劣,提高水稻高产创建活动责任。在创建活动中,镇党委、政府对工作落实好的村场进行扶持奖励,对没有完成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村场实行问责制。
四、工作步骤
1、三月底成立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确定面积,制定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各项工作,举办各级培训班,落实早稻播种面积。
2、四月份搞好早稻秧田管理及早稻移栽,督促创建活动落实情况。
3、五、六月份抓好早稻田间管理工作,晚稻播种育秧工作,开展早稻高产示范片及示范带创建活动的验收工作。
4、七月份进行早稻测产验收,搞好晚稻移栽。
5、八、九、十月份做好晚稻田间肥管理技术指导和病虫综合防治工作,搞好测产验收及水稻高产创建活动达标。
五、组织领导
负责全镇的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各村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主任为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水稻高产施肥新观念
1.求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安全 高产条件下对各种养分需求量也相应的增多;高效是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优质是各种营养比例适宜,使稻谷综合品质优良;低耗是为达到最佳施肥用量的下限而降低施肥用量;安全是减少污染,保持稻谷生产安全.
作 者:康洪庆 陈秀英 作者单位:舒兰市法特农业站 刊 名:吉林农业 英文刊名:JILIN NONGYE 年,卷(期): “”(10) 分类号:S5 关键词: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稻高产增效创建为抓手,以水稻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机制,集约项目,集中力量,突出技术集成与专业化服务,强化“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技术的推广普及,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全面提升我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
(一)产量指标。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单产600公斤,总产2.4万吨左右。万亩示范区单产650公斤以上,一主两辅三个百亩丰产方单产750公斤以上,各村丰产方700公斤以上。
(二)技术指标。以村为单位,新品种推广率90%以上,良种覆盖率100%;机插秧率80%以上;秸秆还田率在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100%;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覆盖率95%以上,病虫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统防统治覆盖率95%以上。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万亩示范区。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高产增效示范区建立在、、县三村范围内。示范区继续以技术推广和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实施内容。同时相应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百亩丰产方3个,、观山、县村各一个。各村建立相应的丰产方一个,面积在50亩以上。
(二)建立水稻高产带,所有公路沿线,在公路两侧200米之内全部实行机插秧,在公路上要看不到直播稻。
(三)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全镇单季晚粳稻品种以武运粳23为主,搭配宁粳3号,扩大示范种植武运粳24。示范区原则上使用同一品种武运粳23,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
(四)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理论为统领,集成创新与推广以机插秧为主的各项高产高效实用技术,努力推进高产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
(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普及应用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
(六)推进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确保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覆盖率95%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
(七)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化服务。我镇现有三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全镇插秧机,全力推广机插秧,万亩示范区机插率达100%,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达90%,机械化统防统治覆盖率95%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以镇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镇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产增效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各村确定专人负责,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保证措施到位。
(二)加强技术指导。成立镇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专家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在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对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进行全面督促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到位。
(三)加强宣传引导。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机插秧先进稻作技术的优势和直播稻粗放种植模式的风险性、危害性,全面推广水稻机插秧,大力压减直播稻种植面积,确保全镇水稻机插秧率85%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加强目标考核。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将列入各村目标考核内容,镇农业服务中心对高产增效创建活动试行全面指导,对各村进展情况组织督查。各村要按照方案,对照要求加强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具体奖惩按照《关于开展镇20水稻高产增效创建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奖罚办法》实施。
关于水稻高产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水稻高产建设方案。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目标任务
(一)面积及产量。全市在四个镇各建设1个高产优质水稻示范区。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模式。示范区集中连片中稻亩产达到700公斤,百亩高产核心攻关田亩产700公斤以上;双季稻亩产达到900公斤,百亩高产核心攻关田亩产达到9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全市水稻单产较前3年平均提高5%以上。
(二)科技指标。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
三、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案
(一)示范优良品种。选用优质、高产、生育期适宜、抗病性强的鄂早18两优287扬两优6号、中九优288荆楚优148作为示范主推品种。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使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高产技术。按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的原则。
1大力推行直播栽培。做到稀播匀播。防止鼠雀为害,确保全苗。
2加强肥水管理。水稻施肥要足施底肥。巧施孕穗肥,补施粒肥,氮磷钾养分配比适当。一是重施基肥,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二是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搞好水稻的测土配方施肥,施肥适当提高磷、钾的比重,有利改善品质,后期施适量氮肥或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以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和精米率。三是注重科学灌水,前期浅水促蘖,中期露田晒田,控制无效蘖,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不能断水过早,因为后期受旱会影响结实率,增加稻米垩白,影响产量和品质。
3搞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移栽前化学除草。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搞好重大病虫草害防控,特别是搞好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开展专业化的统防统治;用药上,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特别是后期要减少施用次数和控制浓度,降低稻米中农药的残留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要求。
4适时收获。稻谷在黄熟期要适时收获。青米率和垩白多,降低粒重和出米率,影响品质和产量。收获后要及时晒谷,不堆放,以免发热造成黄米、霉米,降低碎米率,提高精米率。
(三)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为示范区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
(四)建设标准粮田。利用好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四大工程”建设项目。强化高产稳产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稳定提高水稻生产能力。
四、工作进度安排
(一)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培育壮苗。
(二)加强秧苗管理。移栽田施足底肥,重施有机肥,带药移栽,化学除草,搞好螟虫防治工作。
(三)加强田间肥管理。重点搞好稻飞虱防治,适时收获。
(四)检查、验收、总结、表彰。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规划方案《水稻高产建设方案》。市政府将成立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由市农业局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日常工作由市农业局具体负责。各创建乡镇要积极搞好本辖区内的高产创建活动,规划好种植面积,认真组织实施,加大领导和技术指导力度,确保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二)精心组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细化工作要求,做到示范点要有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万亩区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到人,尽快把高产创建田块落实到户,同时,要在核心攻关区设立标志牌,标明攻关内容、示范面积、责任单位以及示范点行政和技术负责人的姓名,确保工作进度和工作成效。
(三)强化宣传发动。各创建乡镇、市农业局及各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意义。加强对高产创建活动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到媒体,以开辟专栏、编发简报等形式,宣传高产创建活动成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舆论氛围,推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四)加强技术指导。创建活动中。与重大农业项目结合,与农科教通力协作;实行工作部署统一,良种安排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建立市农技人员定点联系乡镇、乡镇农技人员定点联系村制度,按照区域包片落实,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开展面对面培训,实行“零距离”指导,将最先进的实用技术落实到田块。
(五)整合项目资金。各创建乡镇要把高产创建活动与新村建设、土地整治、沃土工程、测土配方等重大农业项目的实施有机结合,与农民培训工程有机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高产稳产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水稻生产条件,并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确保将先进实用技术真正落实到田块。
(六)加强督促检查。市委、市政府将结合阶段性生产。对各地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情况进行督导,特别是示范活动开展的各关键环节,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年底将进行验收,对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完成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 水稻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