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季的校园-随笔写作(共含7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八千女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四季的校园-随笔写作
我的校园十分美丽,四季的变化十分大。
春天,淳姑娘来到凡间,用魔杖点了下,校园里积雪融化,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校园披上了一件翠绿色的外衣,点亮了校园里的美。教学楼那边的花坛竞相开放着各种花,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蝴蝶和蜜蜂翩翩起舞,令小同学们心旷神怡。春天校园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火热朝天的夏天,树上的知了叫着“知了、知了、知了……”好像在美丽的.校园里开音乐会。小池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荷花有的菜展开二三片花瓣儿,有的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饱胀得马上破裂似的。同学们三五成群地疯狂奔到小池塘玩水,只看他们汗水直流,但玩得十分痛快,起劲。
秋天,枫叶像火一样红,落叶像蝴蝶一样落下。整个校园像金黄大道,小朋友在黄金大道上踩“吱呀,吱呀……”桂花香气扑鼻,在整个校园弥漫着。
冬雪姑娘悄无声息地将学校装扮得银装素裹。沉浸在白色童话世界里。有的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校园里欢声笑语一片。
这就是我们的四季校园,美丽无比。
四季-随笔写作
四季,被自然打造的井然有序。暖的春,热的夏,凉的秋,冷的冬。当用炽热的心去触及它的那一刻,我读懂了它——读懂了四季。
当冰封的山涧迎来了第一股暖风,浅浅的阳光斜射在洁净的冰面上。随着风的脚步开始融化,叮叮咚咚,清脆悦耳,这是大地的闹铃。这一刻,大地母亲醒了,紧接着叫醒了她的孩子们。山腰上洁白的'梨花显出了她的的惆怅。不由得让人想起《虞美人》中的“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湖边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景象更是表现的淋淋尽致。春光无限,万物自由自在的生长,无忧无虑的生长。春,是萌发与和谐并存。
夏日的烈火炙烤着大地。春天的嫩芽早已变成浓绿的枝叶,远处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山脚,清香和荷塘旁是浓郁的稻香。金黄的稻穗里是收获的喜庆。傍晚,老人们一起在荷塘堤上乘凉,谈论着今年的收获。塘里的蛙声,连续不断。可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阳光尽情的挥洒着,树上的桃李,努力的汲取自然的营养。而有的,经不住这焦阳的炙烤,已变成了一个干核。整个大地,生机盎然而又充满了挑战。夏,朝气,是迸发。
夏季的余温还未散去。荷叶也开始变得憔悴,焦黄的荷叶上,时而有一两只蜻蜓在上面住脚。树上的果实,已被夏日的焦阳炼就得成熟,变得金黄圆润,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黄水晶沉稳的挂在树梢。远远望去,整个山腰,像一条黄色的纽带,早已黯然无光的山丘,一下子变得精神抖擞。农民脸上,是收获的喜悦,箩筐里,是汗水酿造的结晶,里面填满了仙露琼浆。秋,是成熟,是稳重。
当秋风吹黄的最后一片树叶,它的使命也就结束,之后,便是那刺骨的寒风,焦黄的树叶随风飘落。周围全是光秃的树枝,光秃的山丘,显得死气沉沉。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整天笼罩在阴云里,偶尔的一缕阳光,便是那回忆的理由。曾今的辉煌与灿烂以被这阴云所吞噬。唯有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还有那一两珠冬梅辉映着。这时,不由得有些惋惜,往日,就应该更加努力的创造,让冬,多一份色彩。可是,也没后什么后悔可言了。冬,是回忆,是惋惜。
四季,也许就是这样,考验万物生长的一种历程,当用那炽热的心去感触它的那一刻,一切都会变得简单明了,那是你可以骄傲的宣布——我读懂了四季。
校园春色-随笔写作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幽深的小巷里。虽然校园不大,可却洋溢着盎然的春色,颇有春色满园之感。
推开校门,周围依旧是那青灰色墙砖装饰的校园,只是,你可曾注意到春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的校园?
一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写有“诚真”二字的匾额。池塘边假山上,爬山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冬眠了一冬天的黄竹也重新返青。从桥上走过,看着池塘中荡漾的池水,真是一种简单却又不失趣味的享受。
走过假山,草地上,嫩绿的草芽已经破土而出,墙根的迎春花也开了。五角星形的花瓣,像点点的.繁星,点缀在这嫩绿色的海洋。轻轻地,蹲下来,深吸一口气,是一种贪婪而又奢侈的享受。最吸引人的是玉兰。一朵朵玉兰花,争相开放,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温润如玉,使人流连忘返。在缤纷的落英中俯身拾起一片花瓣,清香沁人心脾,顿觉春意四溢。草地上,还有一簇一簇的不知名的花花草草,黄的,紫的,左一簇,右一簇,点缀着嫩绿色的锦缎。像是一幅梵高或是莫奈的田园画,让人不禁感叹这春的神奇。
偶尔,从长廊走过,看到的是那郁郁葱葱的竹林。斑斑驳驳,形影阔绰。虽然鲜有人至,它却也却不曾为此而恼火。尽管“中通外直”是用来形容莲的,但在我看来,用来形容竹子也并不为过。一棵棵竹子笔直向上,刚正不阿,焕发着蓬勃朝气。恍然间好像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要以竹自居。也许是因为有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不,是因为竹子的正直。于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便托竹言志。于是,一代又一代刚正不阿的文人永垂史册。
中午,坐在升平署戏楼后的台阶上。享受着着盎然春意。纵然没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品种繁多的植物。但一串串挂在枝头的山杏花,刚刚返青的鸡爪枫,绽放粉红花朵的红叶李,还有那散落在校园的桧柏、国槐、银杏、皂角树。掩映着这古色古香的校园。偶尔,还会听到那麻雀在皂角树上聒噪,给这校园增添了几许春意。
夕阳西下,匾额上“学思亭”三个字在夕阳的映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时刻提醒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有人说,春“最是一年好时节”。的确是这样。我们应该珍惜这宝贵如金的春天,牢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古谚。“知乃行之始,行是直知之成”“道虽短,不行不至;事虽小,不行不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在这宝贵的三年学习生活辛勤耕耘,去实现自己憧憬的人生理想。
校园春色,春满心田。
校园一角随笔写作
校园一角
走进我们的校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校园一角——--两个大花坛。
春天的早上,我来到校园,我看到花坛的桂花树上长出了新的绿叶,微风轻轻的吹动着桂花树,桂花树对我摇摇手好像在说:“时间不早了,赶快上学吧!”晚上,校园非常安静,月光洒在桂花树上,犹如给桂花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真美呀!
夏天,我们下课的时候,经常在桂花树下乘凉、玩游戏、看书,桂花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把她的全部生命都展示给我们看,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秋天,桂花树上的桂花开了,那小米粒般的黄色花粒一簇簇、一串串地挂满枝头,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它们的小花瓣就像绿叶上的几滴露珠,若不留神会以为是撒在绿叶上的几点光斑,又像千百颗金色的星星,它们眨着眼睛,带着微笑,一阵微风吹过来,桂花的清香飘的满园都是,引来了许多蜜蜂、蝴蝶和小鸟…。。蜜蜂在桂花树上采蜜,蝴蝶在桂花树上翩翩起舞,小鸟在桂花树上唱歌。
冬天,花坛里的桂花树和红花草的叶子仍然是绿色的,它们这种不怕寒冷、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就是我们校园的一角,它好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优美的诗,时时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爱你,校园的一角!
校园的记忆-随笔写作
三年前的夏天,我摇着好奇善斗橹,载着满船的兴奋驶入了新的港湾——中学。
相识
你与我握手,我与你拥抱,传达着相遇的喜悦,并滋生着萌芽的友谊!我们围着一张桌子讨论,你驳我驳你,最后成绩好的同学拍板:“好了。”然后坐下来倾听,齐刷刷拿笔记下。击下掌,拥抱一下,为我们努力的结果而喝彩。
相伴
三年呐,时光种是飞着似的跑着,一分一秒如细沙般从我们之间流过。成长的脚印一深一浅地印在记忆的海滩。阳光下,是我们为了体考而挥汗如雨的身影。体质弱的同学在后面踩着碎步,捂着肚子勉强跟上大部队。一圈、两圈、终于,瘫坐在地上。彼此相伴,三年的.时光流星般消逝。
相守
时光吞噬了我的纯真,淹没了我的热情,收回了我的童趣,但它抹不去的,是我校园的一串串生命……校园的记忆,纯洁而美好,甚至有这着让人从梦中笑醒的魔力,让它陪伴这我度过漫长的一生,我将成为世间最幸福的那个人。
当我睁开眼感受到的还是那缕晨曦,记起那么多脚印,那一段段经历,在脑海中盘旋……
运动和快乐
阳光明媚,照得树叶变成了金色,风和日丽,春风拂进了心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本次运动会的项目是:戏曲操,开幕式,仰卧起坐,平摇。令我映像最深刻的是仰卧起坐。
我们正在练习跳绳的时候,突然听到老师在喊:“同学们,去测一分钟仰卧起坐了!”我赶紧停止练习,匆匆赶去排队参加测试。
当我排好队,听着音乐声和口哨声,我的心都要突然骤停了,紧张的声音让我无法再前进。“稳住!”罗康畅对我说。“稳住”的鼓励使我的心情开始慢慢放松,听着老师的说话声,我放慢了呼吸。
“4.4班,开始。”
突如其来的指令让我颤抖了一下,怎么办?我咬了咬牙,顶住压在心上的那块莫名的大石头迈着沉沉的步子走上前去。
“预备,开始!”
我像一根被压到最底的弹簧突然被放松一样,忽的起身,忽的躺下。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坚持着,38,39,40……停!
听着旁边的同学此起彼伏的报告自己的成绩:“我58个!”,“我56个!”,我的心情变得沮丧起来。
汗珠大粒大粒的从头顶一直滑落到胸口,我想:“虽然没得到满意的成绩,但我已经尽力了,以后回家加强练习吧。”
随后,我们又进行了跳绳比赛,观赛的同学很多,我再一次顶着压力走了上去。“预备”——老师拖长了声音,使我更加紧张,“开始。”
我立刻开启了马达模式,使劲,用力,手舞着,脚跳着。我的背后像有一块岩石压着我,停——。我低头看了看成绩,211个!好家伙,我非常满意这个成绩,心情瞬时放松了。
运动会结束了,我兴高采烈地期待明天的表现。
作者:黄奕锦
公众号:冯栎钧是老师
校园篇
到达香港的第二天,我们到了马鞍山循道卫理小学。
校门不大,校牌的字也很小。不像我们大陆的学校,校门高大,校牌金光闪闪。
门侧有一间简陋的门卫室,没有任何人盘问我们,我们直接走进校门。进门就是操场,有些家长将孩子送到了校门内。不禁有些诧异,学校居然不限制家长入内。操场上有很多孩子在玩,书包直接放在地上,围成了一圈,可以看得出来,孩子们虽然是自由活动,但是,都是在自己的“地盘”玩耍,没有一个孩子是满操场窜的。盯着看了会,孩子们玩得很简单,无非就是在地上爬一爬,蹦一蹦,跳一跳之类的。
随后,就是早课。所谓早课,就是孩子们全体集中在操场,有校长讲话,有一个辅导老师讲话,他们讲话都是用的粤语,我是半个字听懂。在操场的黄线外有很多家长旁听,没有一个人超越黄线。这样的早课是允许家长参与的,那个校长就是“训话”,那位老师是给孩子们分享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故事结束后,老师还唱了一首歌,很好听吧。
最后,有两个孩子领读了关于“爱”的几句话,据说选自《圣经》。这个早课活动,基本上就是进行的宗教教育,因为这所学校是宗教组织拨付了部分资金的,因此他们有义务传教。
当然,这天的早课还安排了欢迎仪式。
早课结束,孩子们到提前安排好的班级上课。我们则在来访教师休息室里,校长为我介绍了这所学校的基本情况。校长的介绍很详细,历史、学校规模、师资力量、办学理念、培养目标……
这些都不是重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要好好介绍我在校园里看到的一切。
这所学校的格局非常简单,进门就是操场,操场的左边是“默想小径”。我本以为是“反思”或者“反省”的地方,后来才知道是学校进行生命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场所。这条走廊中间是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小河,象征着生命如一条河流。小河两边有一些竖着的大木牌,木牌上是一幅幅图画,这次我们见到的是画着耶稣的故事,据说,这个画的内容会不时跟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走廊的尽头,是一个个座椅,这里就是让孩子们在上课结束的时候写下心得的地方。其中的四个小座椅特别有有趣,是一个羊的铁艺,弄了半天才知道原来也是座椅,可以骑在羊身上的。
继续往前走,是一些绿色的雨棚,那里是家长接学生的地方,家长可以在雨棚下等候。
学校的主题建筑,就是连在一起的两栋楼,成“7”字形。对着校门的是教室,另一边是一些功能室。
两名副校长都是50多岁的女性,穿着特别朴素。对了,这所学校的老师们的穿着都很朴素,几乎没有那种“花枝招展”或者说“穿着考究”的,简单舒适大概是大家穿衣追求吧。早课的时候,在台前为大家讲故事、唱歌的女老师,也穿着相当随便,黑色T恤,一条宽大的休闲裤子。两名副校长,很亲切,很和蔼,耐心地带着我们从六楼参观到一楼,每到一处地方,就细细地介绍,仔细地解答我们的问题。
这所学校的规模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规模算是大的,有900多学生,30个教学班。虽然将近千人,但是楼梯非常窄,电梯也不是那种特别大的,不过,走廊比较宽,在教室的尽头有一大块空地,有着各种目的,有的是音乐专用,比如就陈放了孩子们制作的各种音乐器材的模型,比如,琴、鼓都有,再比如是体育,就放了几张乒乓球桌;一楼就是一个典型的游戏室,可以模拟投篮,可以玩各种游戏。我们的孩子们午饭后,在那里玩得特别尽兴,但是等游戏一结束,所有的物品很快归位。
墙壁上到处是大大的壁画,也是围绕着主题而设计的。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挂着孩子们的作品,以美术作品居多。这里的楼道文化也是做到了极致,没有一处“荒芜”之地,即使在楼道的拐弯处,也非常巧妙挂了个名言警句,告诉孩子们怎么做人,怎么处世。大陆的校园挂的名言警句一般以勤奋努力为主,但是,这里的一般以“爱”为主。
一到六楼,我们就看见了几个大大的书柜,里面放的全是学生的作业,原来孩子们的作业都是放在一个大堂里,然后由校工集中之后放在这里,老师们要批改的时候,直接从这里取走。我问了一个特别幼稚的问题,这些作业是什么时候做的?孩子们有逃作业的吗?答案是,学校做一点点,家里做大部分,几乎没有逃作业的。
当然,六楼就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了,科任教师、主任,班主任都有不同的办公室。不管谁的办公室,都堆积如山,各种各样的文件、资料、书籍,外加各种各样的小饰品,堆放得层层叠叠,有文化氛围也很有生活情调。香港老师的敬业程度可见一斑。不管到哪间办公室,老师们都热情跟我们招呼,一点也不歧视我们这些“外来人口”。说到这里,也顺便说说这里的校工,不管在什么地方,见到从事何种工作的校工,都会对着我们微笑,点头致意,友好之情无以言表。难怪人家说,香港人的素质高。不像我们大陆,即使守门,都能傲视一切要进要出的“外人”,也真的是“守”出了新高度。
说说我见到的印象特别深刻的功能室吧。
大厅特别高,特别宽敞。大厅有一个舞台,不大,也不豪华,普通简单但实用。大厅的椅子是塑料的活动的椅子,我们过去的时候,几个工友师傅正在摆放椅子。为下午的节目表演做准备。导游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校工特别忙,这些椅子要不停地摆,不停地折叠收好,放在角落里。若椅子一撤走,这里就是孩子们打羽毛球的好场地。
图书馆,走了进去,才发现这这里是集读书和藏书一体的。读书的地方设计得富有童趣,阅读的氛围特别好,书桌和椅子富有童趣。书柜也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比较矮,我粗略看了下藏书,书不是特别多,但是种类很多,金庸的小说是一套一套摆放在那里。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买什么书,有时会参考孩子们的建议,他们喜欢读什么书,就会买进哪些书。顺便我也询问了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孩子们什么时候会来读书,据说每周每个班级每天安排了15分钟进馆读书的时间。香港的孩子们在校时间的课程安排得特别紧,其实是没有什么闲暇时光来读书的。
在一楼,看见了拐角处的一个房子用护栏围起来了,那位副校长告诉我们,这是在装修一个教室,下学期的时候,一年级就是6个班了,暂时只有5个班。看来,他们的招生也是极早规划的,而不是临时决定的。
在教学楼上,可以看见不远处的一个湖,蓝蓝的湖水,对面就是香港中文大学,风景极佳。虽然香港土地面积这么珍贵,但是他们更珍视自然的山山水水,不会填平湖泊,铲平高山,只为修建几座高楼。
作者:静听花语
公众号:静听花语
★ 四季的校园
★ 四季人生随笔
★ 四季走失美文随笔
★ 四季的雨随笔
★ 殇-随笔写作
★ 人生随笔写作
★ 励志随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