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angji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一般护理
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线充足的房间,保持房间内空气流通,每日空气净化二次,室内布置淡雅合理,将老人的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床加床档,防止老人坠床。
2、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人易产生抑郁、厌世的心理,此类老人的护理重点应加强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应增加与老人交谈的时间;采用触摸式护理方法;鼓励老人用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及身边的事情。
3、饮食护理
老人由于缺少活动,使肠蠕动减弱,易引起胃肠胀气、食欲不振、便秘,饮食上宜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软食和半流质,若患有糖尿病的给予无糖饮食,适量增加纤维素摄入,防止便秘,做到饮食规律,少食多餐。
4、康复护理
对患有老年性痴呆的老人,根据个人的文化层次、习惯、爱好,采取个案化康复措施,着重加强记忆、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每天读书、看报、写字,复述书中的内容,定时收看老年人喜欢的戏曲节目,对老人的近期遗忘症状的恢复有一定效果。对肢体活动有障碍的老人,制定康复措施,帮助老人在床上被动运动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
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衣服干净舒适。病人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要经常更换、清洗。大小便失禁者宜在身下横铺一块120X100cm大小的中单,上面再铺一层棉布床单或薄棉垫,以免沤湿皮肤。床铺每日清整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尿湿的床单随时更换。患者衣着要宽大柔软,领扣、腰带要宽松易解、不影响呼吸。
2、做好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可促进病人血液循环,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内容包括:口腔,脸,手,皮肤,床单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和按摩受压处。晚间护理可使病人放松,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试背和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甲,整理床单位,注意保暖。
3、做好床上喂饭和饮水护理。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病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不能进食需要经胃管鼻饲患者严格按照鼻饲流程进行,严格计算每日营养液、食物匀浆、水的入量。对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差患者可根据医嘱给予营养泵持续泵入胃肠营养液。
1、一般由脑梗塞、脑溢血造成偏瘫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长期卧床者较多,其它也有外伤后造成脊髓损伤而长期卧床的患者。这些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合理营养的供给对促进康复以及保持机体的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对饮食原则总的要求是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充足的水分、低盐饮食。首先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一项研究证明,褥疮病人适当补锌有助于褥疮的愈合。另外卧床病人长期不能进行活动,钙会从骨骼内漏滤进入血液中,使患者缺钙造成骨质疏松。同时维生素a的生产也随之减慢。维生素a减少免疫能力就会降低。因此应多吃些富含钙与维生素a的食物,如肝脏、胡萝卜、鱼类、乳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2、长期卧床病人易便秘、应注意尽量多吃些蔬菜瓜果和粗粮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每日饮水要充足,食物水加上饮水一般每日应在2500--3000毫升才能保证身体需要,不要怕病人大小便而限制病人的食量和水量。烹调方法要采用少油、清淡、易消化的低盐方法,少用不用油炸食品,脂肪过多易引起吸收不良造成腹泻。尽量采用软饭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为好。
1、做好口腔护理
正常人的口腔可以借助自身的抵抗力、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以及日常的刷牙、饮水及进食等机械作用来抵抗口腔细菌的入侵。但是失能老人自身抵抗力弱、唾液分泌少,需更多借助外力来保证口腔健康。日常护理中应经常帮助老人清洁牙齿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清洗牙齿的方法:
让老人侧卧,用压舌板轻轻撑开颊部,以镊子夹取漱口液棉球,由内向外,沿牙齿纵向擦净牙齿内外两侧,咬合面,舌、口腔粘膜,硬腭等处,洗毕,帮助老人漱口,擦干面部。若口腔粘膜有溃疡,可撒锡类散或青黛散……如有假牙,应帮助老人取下,用冷水刷洗,让老人漱口后戴上。
2、定时洗澡
洗澡可以促进老人的血液循环,清理身上的细菌,舒缓老人烦躁的情绪。
具体步骤为:
松开领口,给老人洗眼、鼻、脸、耳、颈部等处,注意洗净耳后。
脱去老人上衣(先洗健康一侧,后洗患侧),擦洗两臂。注意洗净腋窝部。帮助老人侧卧,面向护理者,将脸盆放于床侧的大毛巾上,为老人洗净双手。
解开老人裤带,擦洗胸腹部,注意乳房下及脐部,帮助老人翻身,擦洗背及臀部。
脱去长裤,擦洗两腿、两侧腹股沟、会阴。将盆移于足下,床上垫大毛巾,洗净双足,穿好裤子。
洗澡后需要清洗更换床单等物品以保持老人在清洁的环境中。
3、协助老人翻身
失能老人四肢不能活动,长时间一个姿势会阻碍身体正常的血液循环,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经常帮助老人翻身不仅有助于其血液循环,还能让其身体的部分肌肉得到活动,从而减缓肌肉的衰老。
翻身的方法:
仰卧老人要向一侧翻身时,先使老人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膝,护理人一前臂伸入老人腰部,另一臂伸入其股下,用臂的力量,将老人迅速抬起,移近床缘,同时转向对侧。
抬起老人头肩部,并转向对侧,在老人的背部放置软枕,以维持体位,胸前放一软枕,支持前臂,使老人舒适。
将老人上腿弯向前方,下腿微屈,两膝之间,垫以软枕,防止两腿之间相互受压及摩擦。
4、为老人整理床铺
经常整理床铺,清除床上的细菌和污垢以保持床铺的清洁,对于失能老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整理床铺的方法:
放平老人,帮助老人侧卧在床之一边,背向护理人,枕头与老人一起移向对侧。
协助老人翻身至对侧,松开近侧床单,用床刷从床头至床尾扫净床单上的渣屑,应注意将枕下及老人身下各层彻底扫净,然后将床单拉平铺好,协助老人翻身卧于扫净之一侧。转至对侧以上法逐层清扫,并拉平床单铺好。
盖好棉被,拉平,使老人舒适平卧。
一手挟住老人的头颈部,另一手速将枕头取出,更换枕套,给老人枕好。
避免疾病
人老体弱,一些疾病经常会侵袭老年人的身体,患了疾病的老年人心理会变得越发脆弱,对生活失去信心,这样坏的心情极易引起疾病的恶化,如此反复,对老年人的健康极为不利。这样的老人,需要经常看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才有利于他保持乐观的情绪,战胜疾病,健康长寿。
避免孤单
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单,没人陪。但当今社会年轻人都在外边打拼,很少有时间陪陪父母,这时老人应该走出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结交一些自己的朋友,找几个能说心里话儿的人,远离孤单,乐观向上的情绪会让老人受益匪浅。
避免封闭
老人对社会的认知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老人不愿接受新事物。事实证明,越封闭的老人衰老得越快,越认为自己与这个社会不协调,因而让老人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会更有利于老人的健康,如果老年人也能像年轻人那样热忠于上网、旅游,那么老人就会身心愉悦,减少疾病的发生。
避免赋闲
人在年轻时,经常希望老年时会衣食无忧,不用再劳作。但是真正老来闲下来就会发现,精神无以寄托,每天打不起精神来,因而老了就更应该有点事儿做,哪怕帮人送送报、收收水电费,都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充实一些,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避免变故
有一句话叫做安度晚年,老年人年龄越大,心理承受能力越小,最受不了生活中的变故,哪怕只是小小的失意也足以让老年人茶不思饭不想好几天。因而一旦遇有变故,家人就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心理开解。
探讨护理骨质病变老人的方法论文
1接受循证健康教育培训
跌倒不仅是OP骨折最常见、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而且增加了OP性骨折的发生率,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跌倒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但老年人群对其危害性尚未引起普遍重视,老年人对于如何预防跌倒的知识和意识缺乏,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在“老人院”,老年人OP患者集中,跌倒发生率高,而目前“老人院”的护工绝大多数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服务水平远远达不到职业要求。本研究中护工接受培训前的OP知识和协助康复治疗护理操作摸底考查表明,处于较低的得分水平,表明多数护工不了解OP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要减少跌倒的发生率,就必须提高护工的知识水平和照护能力。运用循证健康教育模式培训方法,帮助仁爱“老人院”护工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通过指导护工对OP危险因素的分析,实施防跌倒的干预措施,护工较好地掌握了OP的基本知识和防跌倒、缓解疼痛的多种操作技能;与培训前比,考核成绩有明显提升。结果说明,循证健康教育培训方法获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培训后,护工对于确定跌倒的危险因素和实施恰当的干预措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2“老人院”护工接受循证健康教育培训
在护士的督导下“老人跌倒危险护理措施表”得到有效的实施;“危险度”和“跌倒率”比培训前降低了。可见,通过有效培训可使护工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正确掌握OP相关的知识,对防跌倒和提高OP老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循证小组通过对OP患者危险因素的评估和对护工进行考查和调查后实施针对性培训,使护工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OP危险因素和跌倒所致机体损伤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可成为老年人致死的原因。因而,在任何时侯,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加强防跌意识,以预防为主。
3实行循证健康教育培训
充分考虑了OP患者各级“危险度”和护工的学习接受能力,要求在岗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对护工的协助护理操作质量进行监控,进一步提高了跌倒风险管理的护理质量。循证健康教育立足于当前最新、最好、最正确的证据之上,使健康教育发挥最大的效果。循证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在“老人院”建立健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决策时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利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素质结构,展现更多的理性思维,寻求更多的科学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观察力、理解力、科研能力以及工作技能,推动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
4小结
护理人员应针对老人的特点对护工给予指导,培训护工具有爱心、同情心,能理解人、尊重人,以能把满足老人需要放在第一位,强调工作中老人安全的重要性,明确其工作职责,提高OP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度。由于“老人院”护工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辨别高危因素尚有困难,对跌倒是OP患者最危险的因素认识不足,安全意识观念不强,对老人的照护不够细心,仍有跌倒的现象。
1、保持口腔清洁
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后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清除。如嵌得很紧,也可用牙签除掉。应定期去医院除去牙面上的结石,以防止牙周炎的发生。
2、叩齿咽津
开始时轻叩十几下,以后还日增加叩击次数和力量,达到每次叩击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叩齿后咽下唾液也有利于养生。
3、用力咬合
满口牙齿用力咬合,每溺必做而不间断。这样可促进口腔粘膜的新代谢及牙龈的血液循环,锻炼咀嚼肌,增强牙齿的功能。
4、鼓肋漱口
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洁,保护牙齿健康。
5、按摩牙龈
每次10分钟,可促进牙龈、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环,防止牙床过早萎缩。
6、正确咀嚼
如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则不用一侧缺少生理性刺激,易发生组织的雇用性萎缩,而常咀嚼的一侧负荷过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响观。
7、茶水漱口
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8、饮食护齿
水果、蔬菜、排骨汤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经常食用有益坚齿。人体摄取蛋白质不足,易患龋齿病。
老人口腔护理,存在着下面4个误区,一定要注意:
1、老了一定会掉牙。“老掉牙”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咬不动是因为老了,这导致很多人不把口腔问题当回事。专家说,人老了牙齿并不一定会跟着“老”,掉牙的主因是口腔不健康。
2、缺颗牙无所谓。专家表示,很多老人根本没意识到缺牙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一口牙就如同一个作战兵团,每颗牙都有自己的功能,比如前门牙像刀一样锋利,可以咬断坚硬的东西;尖牙具有较强的撕开食物的能力;双面牙则如同磨盘一样能将食物咀嚼磨碎。”所以说,掉一颗牙不仅失去相关功能,还会影响旁边的牙齿,导致牙齿松动、食物残渣残留等问题。
3、牙龈出血是小事。牙龈出血、牙龈红肿是早期牙周疾病的表现。专家表示,牙周疾病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因之一。牙龈如同牙齿生存的土壤,如果出现问题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向深部发展,破坏牙周膜和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
4、假牙用不着维护。“我们在农村调研时,曾经碰到过一个老年妇女,戴上假牙好几年从来没摘过。当我们帮她摘下时,假牙已陷入口腔黏膜中,上颚的口腔黏膜已经糜烂。”专家说,不及时护理假牙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不利于口腔健康。
口腔护理吃什么好:
菠萝
菠萝在水果之中也算是营养丰富的,其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C、蛋白质分解酵素及钙、磷、铁、有机酸类、尼克酸等,尤其以维生素C含量最高。维生素C是美齿健牙最为重要的一个营养元素,所以高维生素C含量的菠萝无疑是美白保护牙齿的最佳水果之一。
芹菜
芹菜是一种天然的“牙刷”,多吃芹菜的人,患蛀牙的几率比一般人要低两到三成。像芹菜这样粗纤维的食物,可以扫除一部分牙齿的残留杂质,在我们进食芹菜,享受其美味的同时,又消除了牙齿表面上的“隐患”。另外,芹菜颇具嚼劲,人在进食消化芹菜之时,会分泌大量的唾液;人的唾液也是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吃饭多咀嚼,多分泌一些唾液,这对于牙齿的健康与美白也是很有帮助的。
★ 护理头发的方法
★ 烫发后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