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uyunfeng26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共含8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uyunfeng26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篇1: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说写反差大。说时往往头头是道,写时却常常提笔忘字,不知如何起笔。而低年级的写作水平又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写作能力,教学中不可忽视,那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呢?

一、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写具体

低年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弱,说话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旦进入到写话程序时,老师往往说:“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学生一下子没有任何依据,就很难下笔。望文生畏,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尽如人意了。要想改变这种善,使学生写话内容具体,条理不禁,就要求老师在说话的基础上,把重点内容板书出来。引导学生依据板书而写,那么板书上写哪些内容呢?

1.文章结构。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让学生一目了然。

2.重点句式,如“有的……有的……还有的”,“先……接着……再……”等,让学生进行填空式写话。

3.重点词语。沉重说的优美词语和教师补充的'词语都应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写话时参考运用。

二、下水文指导,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规范的写话

沉重的写话能力包括内容、格式、标点、书写等。要严格要求学生去做,也不能总是纸上谈兵。于是,我经常写下水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感受范文中题目安排、段落起始,字迹行款,标点运用。真是百讲不如一定,每次的下水文都会给学生一点触动,一点启发。

经常这样有目的地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写话能力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篇2: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字

中,好的作业提出表扬,指出小毛病,中等的作业提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差一步的作业先找出局部的优点进行表扬,然后指出整体的不足,提出改正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生写字的信心和兴趣。

指导观察,保证质量

指导学生写字首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就是让学生静心地仔细看字帖,看清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个性找特点,让范字印在脑海中,做到心中有字。学生在观察字帖时可一面用手在桌面上写字,一面理解分析各字的结构,在充分临摹的基础上再进行实写。比如“落”字是上下结

构,不要误写成左右结构,再看间架分布,最后看主笔和次笔,所谓主笔通常指在横竖中线是或*近横竖中线的关键笔画,先从整体入手,找准主笔,然后找次笔。以“友”为例,次笔可以确定为第一笔“一”,在上格的二分之一处落笔。常言道,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通过步步观察,细细思考, 学生头脑中就会重现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大致轮廓,写起字来也就有格可依,有架可搭,不会随意涂写了。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当学生对一个字的笔画运转、间架分布心领神会后,写出来的字自然有板有眼,棱角分明。学生练习写字数一次5-6个,每个字三遍左右为宜。在学生练习写字时,教师要做到“眼快、脚勤、手到、心到”,发现个性的问题个别给予纠正,发现共性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及时解决,要创设宽松的写字氛围,保护学生的写字欲望。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力争每一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

描仿临写、勤迁移、重训练

写字的技能性很强,只有加强训练,才能把想写好字的愿望变成现实。低年级学生练字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描仿时,要求学生一边描,一边记,记住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笔长,哪一笔短,哪一笔斜,哪一笔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描仿的最佳效果。临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三点,一看二写三对照,写前看范字,一定要看准,而且要看整个字,看得准,才能写得对,临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写出一笔看一笔,写完一个字,再看看范字,对照一下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发现问题并找到原因,写下一个字的时候力求避免。

迁移是学习的重要规律,写字训练更要注意迁移。要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把在某个字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字的书写上。如学了“看”字,就可以依照写出“差”字,学了“合”,就可以依照写出“会、全”字,借用“大”的写法写出“太”字等等,指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写法。

写评结合,不断优化

篇3: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的指导和训练

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的指导和训练

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的指导和训练

文/贾 彦

摘 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流利、完整的语言表达,使人听了清楚明白,给人留下舒服的感觉,就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说完整话;积累语言;基本功训练

在我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小学生怎样才能把话说完整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激发兴趣,鼓励学生敢说、爱说、多说

为了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我把说话训练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从鼓励学生敢说、爱说、多说到把话说完整,说明白,说条理。 比如,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我让学生自由说说,来到这所新学校,看到了些什么,喜欢什么,平时都喜欢做什么,玩什么,吃什么等等。然后,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讲讲自己家里的一些事,讲讲自己以前所在的幼儿园的生活。这样不仅让学生消除了刚刚入学的紧张感,而且为今后学生敢于说话奠定了基础。

二、阅读课文,积累课本中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积累知识”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结合课文的阅读教学,提高表达能力。从训练说好一、两句话开始,到说好几句话,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喜欢的语境让学生有感情地练习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如,我在《棉花姑娘》的教学中,充分运用了教材,让学生细细品读后再补充填写内容,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说话,从而达到练说完整话的目的。我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没有错,学生脱口说出“燕子”这个词,没有一点阻碍,但是说出“燕子第一个来到棉花姑娘的面前”这句话前却要“思考一下”.这句话还可以让其他学生换成另外的说法,如,“第一个来到棉花姑娘面前的是燕子,美丽可爱的燕子最先来到棉花姑娘的面前”.等等。学生要想“把话说完整”,必须倾听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这个听、说的过程就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还有在教学中,遇到课文中一些有关句子成分的划分,()低年级学生现在对句子的成分构成还没有理解,也无须现在对他们讲,通过句式的引导和提示,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句式的提示下,学生就知道如何完整而有顺序地概括课文的中心内容了,避免了语无伦次的回答,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说话的完整性。

三、“说完整话”有利于强化儿童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一种能力的形成,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制约着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但是能力和知识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具有相等的知识,但他们的能力不一定是相等水平的,反之亦然。

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同样需要经历一个扎实训练、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养成说完整话的良好习惯也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用“短语说话”是通过寥寥数语就说出心里话的意思,但是,作为口语交际仅仅满足说话者的需要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考虑听者的需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说完整话不仅会让人听起来更加明白,而且会让人觉得更加易于接受。还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做教师的应当全方位地去思考语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作为课堂发言,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应当立足于为学生写作文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学生用“短语说话”不利于其语言的发展。

总之,从上面几点的认识看法中可以看出,对小学生说话的训练和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让低年级学生说好完整话,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完整性,善于听学生说话,时刻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只有教师先做好说完整话的榜样,学生也就学着跟教师说完整话。学生想学好说完整话,他就会先想好怎么去说,这样只有学生想了、说了、会说了、说好了才能真正把一些话语说完整。这样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为今后的写作训练做好了铺垫。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五小学)

篇4: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的指导和训练论文

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的指导和训练论文

摘 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流利、完整的语言表达,使人听了清楚明白,给人留下舒服的感觉,就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说完整话;积累语言;基本功训练

在我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小学生怎样才能把话说完整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激发兴趣,鼓励学生敢说、爱说、多说

为了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我把说话训练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从鼓励学生敢说、爱说、多说到把话说完整,说明白,说条理。 比如,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我让学生自由说说,来到这所新学校,看到了些什么,喜欢什么,平时都喜欢做什么,玩什么,吃什么等等。然后,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讲讲自己家里的一些事,讲讲自己以前所在的幼儿园的生活。这样不仅让学生消除了刚刚入学的紧张感,而且为今后学生敢于说话奠定了基础。

二、阅读课文,积累课本中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积累知识”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结合课文的阅读教学,提高表达能力。从训练说好一、两句话开始,到说好几句话,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喜欢的语境让学生有感情地练习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如,我在《棉花姑娘》的教学中,充分运用了教材,让学生细细品读后再补充填写内容,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说话,从而达到练说完整话的目的。我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没有错,学生脱口说出“燕子”这个词,没有一点阻碍,但是说出“燕子第一个来到棉花姑娘的面前”这句话前却要“思考一下”.这句话还可以让其他学生换成另外的说法,如,“第一个来到棉花姑娘面前的`是燕子,美丽可爱的燕子最先来到棉花姑娘的面前”.等等。学生要想“把话说完整”,必须倾听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这个听、说的过程就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还有在教学中,遇到课文中一些有关句子成分的划分,低年级学生现在对句子的成分构成还没有理解,也无须现在对他们讲,通过句式的引导和提示,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句式的提示下,学生就知道如何完整而有顺序地概括课文的中心内容了,避免了语无伦次的回答,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说话的完整性。

三、“说完整话”有利于强化儿童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一种能力的形成,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制约着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但是能力和知识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具有相等的知识,但他们的能力不一定是相等水平的,反之亦然。

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同样需要经历一个扎实训练、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养成说完整话的良好习惯也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用“短语说话”是通过寥寥数语就说出心里话的意思,但是,作为口语交际仅仅满足说话者的需要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考虑听者的需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说完整话不仅会让人听起来更加明白,而且会让人觉得更加易于接受。还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做教师的应当全方位地去思考语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作为课堂发言,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应当立足于为学生写作文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学生用“短语说话”不利于其语言的发展。

总之,从上面几点的认识看法中可以看出,对小学生说话的训练和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让低年级学生说好完整话,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完整性,善于听学生说话,时刻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只有教师先做好说完整话的榜样,学生也就学着跟教师说完整话。学生想学好说完整话,他就会先想好怎么去说,这样只有学生想了、说了、会说了、说好了才能真正把一些话语说完整。这样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为今后的写作训练做好了铺垫。

篇5:如何训练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

如何训练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

写话训练要紧扣一个中心(发展语言和思维),划对三个阶段(写一句话──写几句话──写一段话),实行二导三结合策略(导思路、导兴趣,阅读、观察、写话三者有机结合)。

一、一年级下学期训练写想说的一句话

(一)结合课文阅读写一句话

1.看图写话。先指导学生弄清图上画的是“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再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下来。如看课文中《离群的小鸡》四幅图,训练学生给每幅图写一句话:“鸡妈妈带着小鸡找食吃,小黑鸡离开了鸡群。”“花猫从栅栏里钻出来,要吃小黑鸡。”“鸡妈妈赶走了花猫。”“小黑鸡低着头,回到了鸡群。”

2.读中学写。即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四素句,把自己感兴趣的想说的话写下来,作为记叙的起步。如教《一只小羊羔》指导学生思考:“放学了,巴特在回家的路上,听见哗哗的叫声。”这四素句,要求学写一句内容有所不同的话。学生有本可依,再显身手。如:每天傍晚,小明跟爷爷一起在山上放牛,还唱着山歌。又如:下课后,我在座位上想,张老师等您来了,我一定对您说,您能不能让我当小组长。

(二)结合生活观察写一句话

1.写做过的。(例:晚饭后,我坐在妈妈身边学钉衣服扣子。)

2.写着到的。(例:小明昨天约我到张爷爷家,看见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真可爱。)

3.写听到的。(例:我每天给鸡喂食,听到鸡啄食把地皮都啄得蹦蹦响。)

4.写闻到的。(例:要做练习的时候,我打开文具盒,就闻到橡皮的香味。)

5.写尝到的。(例:今天中午,我吃了一个西红柿,又酸又甜,我爱吃。)

6.写触到的。(例:上学时,我跑快了,摔了一跤,现在腿还有点痛。)

7.写心想的。(例:昨天放学后,我和爸爸一起腌咸鸭蛋,心里想,明天就能吃上它,该多好啊。)

二、二年级上学期训练写想说的几句话

(一)结合课文阅读写几句话

1.照样仿造。如阅读《吃墨水》让学生照“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拉去漱口”样仿造。“小青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是不好的习惯。”

2.乐写图意。即把理解课文插图意蕴产生想说的话写下来。这不仅保持了学生对图的特有兴趣,而且将为写段、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四幅彩色插图,指导学生依照插图用自己的几句话写出图意,具有爱图天性的学生都乐意去写:葫芦叶子上生了虫,种葫芦的人不马上治。邻居告诉他要治虫他不听。他不知道叶子和葫芦是有关系的,只顾葫芦不管叶子,结果葫芦都枯掉了。

3.从读想象。这是一种想象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新内容的写话训练方法。如《狼和小羊》的结尾在狼扑向小羊时嘎然而止,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依课文情境驰骋想象,写出小羊对会狼的办法: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飞快地抓一把土撒向狼,然后趁狼揉眼睛时逃走。又有学生写出更好的办法: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一低头,狼扑了个空,碰在了石头上。狼急了,再扑向小羊,小羊很快往旁边一躲,狼正好落入溪水里,淹死了。

(二)结合生活观察写几句话

l.写五颜六色。(例:我家有一只大白鹅。它有一身雪白雪白的羽毛,像空着一件漂亮的白色的衣裙。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大疙瘩,真像戴着一顶小红帽。我最喜欢它了。)

2.写千姿百态。(例:我妈妈喂养了鸭、鸡、兔子,我最喜欢看它们走路了。鸭子走路是一摇一摇的。公鸡走路是抬头挺胸的。兔子走路是一蹦一跳的。我学它们走路的样子,妈妈就捂着嘴笑。)

3.写各种动作。(例:上课铃一响,田老师就站在教室门口。他手里拿着课本,亲切地望着全班同学。铃声一落,他轻轻走进教室,把课本放在讲桌上向我们点点头,亲切地问我们好。然后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字。)

4.写变化发展。(例:我淘米煮饭,开始锅里没有声音。我把火加大,锅里就有了细细的声音。过了几分钟,锅里就有了扑扑嗒嗒的声音,越来越大。再煮一会儿,我把火儿减小,锅里声音也渐渐小了。米饭熟了。)

5.写翩翩浮想。(例:张老师,从开学到现在,我没对您说过一句话。我有缺点您能帮我改正吗我有优点,您会高兴吗我做错了事,您能原谅我吗)

三、二年级下半期训练写想说的一段话

(一)结合课本阅读写一段话

1.摹仿佳段。佳段是指课文中最有特色、最适合语言训练的段落。摹仿佳段,不仅能加深对佳段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一式多练多得。如《黄山奇石》第2-5自然段都是佳段,学生读后自选喜欢的一个自然段为摹仿段,再任选第6自然段略写的三种奇石中的一种写一段想说的话。

2.给图配文。即学生准确审视图意后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完成给图配上一段文字的任务。如让学生给《不要捕蜻蜓》这幅画配上一段文字:夏日的一天,小明、小刚拿着网子正在院子里捕蜻蜓,一位大姐看见了,马上走过去劝阻说:“蜻蜓是益虫,专吃蚊子等害虫。不要捕捉它。”两个人听大姐姐这么一说,不好意思地说:“大姐姐,我们不知道它是益虫,今后再不捕了。”说着他们把捕到的蜻蜓全放了。大姐姐满意地笑了。

3.文体变换。主要指学生阅读古诗后乐意用自己的话将其变换成散文式的一段话。它很有训练力度,教师要多激趣导思。如将《所见》变换成一段记叙文。教师可提供思路:时──傍晚,地──树林里,人──牧童,其动作有:骑、歌、意、闭口、立。这样就容易让学生成功地写一段话。

4.角色换位。即学生变课文的读者为课文中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设身处地去处理文中的事情。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描图中的一位傣族小朋友,写出自己是怎样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一段话。

5.故事延续。即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发使故事性有个结果。学完《丑小鸭》,趁学生的动情点还处于亢奋状态,启发学生想象:丑小鸭出来散步,回到被讨厌的家,会是怎样的情况

6.扩充情节。即把课文中写得比较概括简略的情节内容扩充具体。如《丑小鸭》中讲道:“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疼爱”的情况是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扩充情节写一段话,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创造想象力。

7.增补内容。即把课文中没写出的.积极意义的内容增补出来。如读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启发学生作增补内容的思考:大自然中只有课文中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吗你还知道哪些请用一段话写出来。学生将向日葵花盘朝太阳,大树的年轮朝南的稀疏、树上的果实朝南的成熟早,树皮朝北的粗路等内容增补出来。这样的写话训练、使学生思维扩展性、创造性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结合生活观察写一段话

1.按时间顺序写。(例:我剥开薄薄的桔皮,里面有几瓣儿红得透明的桔,它们像一群亲姐妹,紧紧地抱在一起。我掰了一瓣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那汁水就出如满我嘴里的每个角落,甜甜的,酸酸的,还有清香呢!我又掰了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吃着,一直甜到心里。)

2.按方位顺序写。(例:我心爱的文具盒是塑料做成的,文具盒表面有一幅彩色的图画,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坐在登月飞船上,游在太空中。小朋友坐在飞船上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圆圆的月亮,小脸蛋上闪着兴奋的光彩。文具盒里放着我每天学习用的的铅笔、橡皮、尺子、小刀等用具,它们是我的小伙伴。)

3.按因果关系写。(例:昨天,我回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我先准备了火柴、蜡烛、玻璃瓶,接着我用火柴把蜡烛点着。我看见蜡烛上头的火光是黄的,下面的火是蓝的,火焰还随着微风摆动。最后我把玻璃瓶罩上去,只一会儿功夫,火就灭了。这是为什么呢爸爸说,点蜡烛时,如果四周有空气,它就会燃着,而用玻璃瓶罩上后,空气进不去了,没有了空气,蜡烛就灭了。啊!现在找知道了,燃烧是需要空气的。)

4.按并列关系写。(例:鸽子的胆子真大,我走到它的身边,它不怕,好像没看见我似的。鸽子也很灵敏,我刚用手去抓,它就马上飞得无影无踪,好像对我不高兴。)

5.按总分关系写。(例:村里的水果店就在我家旁边,店里的水果真多,真好看。红红的红富士苹果,就像一个个小姑娘的脸。黄黄的鸭梨,就像一只只大鸭蛋。橙黄色的无核蜜橘,小巧玲线,像精致的工艺品。)

《小学语文教学》12期

篇6:如何训练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

如何训练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

写话训练要紧扣一个中心(发展语言和思维),划对三个阶段(写一句话──写几句话──写一段话),实行二导三结合策略(导思路、导兴趣,阅读、观察、写话三者有机结合)。

一、一年级下学期训练写想说的一句话

(一)结合课文阅读写一句话

1.看图写话。先指导学生弄清图上画的是“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再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下来。如看课文中《离群的小鸡》四幅图,训练学生给每幅图写一句话:“鸡妈妈带着小鸡找食吃,小黑鸡离开了鸡群。”“花猫从栅栏里钻出来,要吃小黑鸡。”“鸡妈妈赶走了花猫。”“小黑鸡低着头,回到了鸡群。”

2.读中学写。即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四素句,把自己感兴趣的想说的话写下来,作为记叙的起步。如教《一只小羊羔》指导学生思考:“放学了,巴特在回家的路上,听见哗哗的叫声。”这四素句,要求学写一句内容有所不同的话。学生有本可依,再显身手。如:每天傍晚,小明跟爷爷一起在山上放牛,还唱着山歌。又如:下课后,我在座位上想,张老师等您来了,我一定对您说,您能不能让我当小组长。

(二)结合生活观察写一句话

1.写做过的。(例:晚饭后,我坐在妈妈身边学钉衣服扣子。)

2.写着到的。(例:小明昨天约我到张爷爷家,看见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真可爱。)

3.写听到的。(例:我每天给鸡喂食,听到鸡啄食把地皮都啄得蹦蹦响。)

4.写闻到的。(例:要做练习的时候,我打开文具盒,就闻到橡皮的香味。)

5.写尝到的.。(例:今天中午,我吃了一个西红柿,又酸又甜,我爱吃。)

6.写触到的。(例:上学时,我跑快了,摔了一跤,现在腿还有点痛。)

7.写心想的。(例:昨天放学后,我和爸爸一起腌咸鸭蛋,心里想,明天就能吃上它,该多好啊。)

二、二年级上学期训练写想说的几句话

(一)结合课文阅读写几句话

1.照样仿造。如阅读《吃墨水》让学生照“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拉去漱口”样仿造。“小青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是不好的习惯。”

2.乐写图意。即把理解课文插图意蕴产生想说的话写下来。这不仅保持了学生对图的特有兴趣,而且将为写段、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四幅彩色插图,指导学生依照插图用自己的几句话写出图意,具有爱图天性的学生都乐意去写:葫芦叶子上生了虫,种葫芦的人不马上治。邻居告诉他要治虫他不听。他不知道叶子和葫芦是有关系的,只顾葫芦不管叶子,结果葫芦都枯掉了。

[1] [2]

篇7:浅谈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策略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弘毅小学 屠佳汝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就为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通过模仿创新、画中写话、问题拓展、续编故事、说写结合等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增强他们的写话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写话 想象 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就为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指明了方向。面对这些要求和教材的特点,要锻炼孩子们的说话、写话能力,能依靠的似乎只有每单元语文园地里的内容,可那里的内容却寥寥无几,很难达到练习的效果,到别处搜集资料又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那么,如何在语文课改大背景的前提下既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又能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教材,这是摆在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引导学生走进教材,积累素材,要求学生写一句话、两句话、一段话。并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力求改变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的低效现状,帮助学生树立写话信心,提高写话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尝试了以下几个方法,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的培养有了新的前进方向。

一、模仿创新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一变化一创造。”对于学习写作的人,吕先生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任何一个人从睁眼看世界,到开始哭、笑,到咿呀学语、迈步走路,一直到上学,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模仿,模仿父母、模仿与之接触的人、模仿老师。而在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具有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技巧,这些文章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内心感受,从中,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为他们今后的构思提供材料和模式,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例如在上《假如》一课时,课文的学习结束后,老师引导学生:“同学们,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动物朋友、植物朋友、人类朋友需要你的帮助,你最想帮助谁呢?”.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急需帮助的事物图片,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引导学生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谁画,画什么,为什么画?”孩子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仿写诞生了。无论哪种形式的仿写,都要根据孩子的思维发展,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要求仿中求新。

二、画中写话

写话是一种枯燥、乏味、单调的事情,尤其对低年级小朋友来说,更觉难于下笔,而画画对于小朋友来说,有趣味又有基础,还比较容易抓住特点,画完后再写一写画的内容和感受,既有利于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画风》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己也来画画风,如果教学到这戈然而止,只会是在浅层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引导,让学生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画的风,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作品,这样用画画的乐趣消除了写话的乏味,使画画、理解、写话相得益彰,图文并茂。

三、问题拓展

我们现在的课本往往在课后安排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这为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写话训练提供了机会。教师在教学课文的同时,把这些加入了课堂的教学环节中,例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中,“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呢?”《丑小鸭》中“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们呢?”这些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结合实际培养了学生的说写能力。使学生不但在理解文本方面有了提高,在说话能力、写话能力方面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续编故事

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继续编故事,故事的结局可以多种多样,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续编故事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一分钟》一课,讲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想一想,元元由于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他非常后悔,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根据课文孩子们编出了不同的精彩故事。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写话能力,一举两得。

五、说写结合

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因此,在写话训练中,要注意说写结合。如,口语交际《夸家乡》在进行口语交际后就可以把它写下来:“我的家乡在____.那里风景迷人,有____,有____,还有____;那里物产丰富,有____,有____,还有____.

我家乡的变化可大了!以前____现在可不同了,____.”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更新了写话教学的观念,建构了新型的写话教学结构,当然,我们也认识到了充分利用教材来指导学生写话是一个长效工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持之以恒的探索、实践,尽管我们在这次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面对广大的不断变化的学生群体,以教材为依托的写话教学的探索和尝试一刻都不能放松。

总之,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中高年级习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核心基础,我们可以从教材出发,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层层晋级,强化写话意识,培养写话兴趣,关注生活,注重写话方法,才能保证低年级学生写话的信心更加强烈,才能保证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保障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顺利完成习作任务,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篇8:写作指导:低年级学生日记指导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说写反差大。说时往往头头是道,写时却常常提笔忘字,不知如何起笔。而低年级的写作水平又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写作能力,教学中不可忽视,那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呢?

一、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写具体

低年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弱,说话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旦进入到写话程序时,老师往往说:“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学生一下子没有任何依据,就很难下笔。望文生畏,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尽如人意了。要想改变这种善,使学生写话内容具体,条理不禁,就要求老师在说话的基础上,把重点内容板书出来。引导学生依据板书而写,那么板书上写哪些内容呢?

1。文章结构。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让学生一目了然。

2。重点句式,如“有的……有的……还有的”,“先……接着……再……”等,让学生进行填空式写话。

3。重点词语。沉重说的优美词语和教师补充的词语都应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写话时参考运用。

二、下水文指导,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规范的写话

沉重的写话能力包括内容、格式、标点、书写等。要严格要求学生去做,也不能总是纸上谈兵。于是,我经常写下水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感受范文中题目安排、段落起始,字迹行款,标点运用。真是百讲不如一定,每次的下水文都会给学生一点触动,一点启发。

经常这样有目的地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写话能力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指导低年级学生造句的实践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写话研修总结

低年级教学看图写话心得体会

低年级写话的导写艺术作文

利用绘本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水平论文

低年级学生评语

低年级学生评语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

引领学生快乐写话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