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共含5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死魂之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在低年级教学中多是由教师讲解问题,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是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
培养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一、动手操作,在运用表象进行想象中发展形象思维。
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动作是思维的基础,动手操作能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体验事物,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表象为基础进行想象,以发展形象思维。如在教学第一册认识图形(一),认识了图形后,让学生拿出了这些图形的学具。师说: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些图形拼图案,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看谁拼的图案又多又好,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讲学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动手拼合,积极思考。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并起出名字。通过拼图,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更深刻。
培养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二、在培训直觉识别、判断能力中发展形象思维。
学具操作活动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当学生借助它理解了算理或弄清了数量关系后,应当及时地由表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第二册应用题“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免,白兔比黑免多几只?”教师除了直观演示讲解外,还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摆的时候,白兔、黑免要一一对应,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就感知并理解白兔比黑兔多几只,白兔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免同样多的部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又以动促思,使学生的直觉判断得以提高,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培养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三、操作与语言结合,促使学生思维深刻化。
数学思维的形式,需要用语言作支掌。在课堂上只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不能真正发挥活动本身的作用。在教学某一部分新知时,要求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学生活动过程,把外部表象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最后把思维过程比较完整地叙述出来,做到活动、思维、语言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思维深刻化。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在都依赖于动作、实物、图象、语言等。因此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学具参与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实践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数100根小棒的游戏,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在数的过程中,有一根一根地数,有10根10根地数等多种情况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还不易出错。并进一步挖掘知识引出计数原则。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对100以内的数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把班上学生分成几小组,每小组都拿出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相似的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摆弄实物。先小组讨论再班级讨论,说说这些物体的特点,进而从感性上认识这些图形,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课堂练习多样化,让学生善于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练习,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设计了练习“怎样付一元钱的公交车费”活动。首先做好一个投币箱,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 钱币票样,来投一元钱车费,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投1元,有的投2个5角,有的投5个2角等等多种投法。在开放的运用中,发展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搞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
形象思维是建立在形象联想的基础上的,先要使需要思考记忆的物品在脑子里形成清晰的形象,并将这一形象附着在一个容易回忆的联结点上。这样,只要想到所熟悉的联结点,便能立刻想起学习过的新东西。
依照形象思维而来的形象记忆是目前最合乎人类的右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它可以让人瞬间记忆上千个电话号码,而且长时间不会忘记。
但是,当人们在利用语言作为思维的材料和物质外壳,不断促进了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左脑功能的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推动人的思维从低级到髙级不断进步、完善,并越来越发挥无比神奇作用的过程中,却犯了一个本不应犯的错误——逐渐忽视了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
于是,人类越来越偏重于使用左脑的功能进行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了,而右脑的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渐渐遭到不应有的冷落。其实,我们对右脑形象记忆的潜力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现在,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在一分钟内记住下列东西:
风筝、铅笔、汽车、电饭锅、崤烛、果酱。
怎么样,你感到费力吗?你记住了几项呢?其实,你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记全这六项,只要你利用你的想象力。
你可以想象,你放着风筝,风筝在天上飞,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筝呢?是一个白色的风筝。忽然有一支铅笔,被抛了上去,把风筝刺了个大洞,于是风筝掉了下来。而铅笔也掉了
下来,砸到了一辆汽车上,挡风玻璃也全破了。
后来,汽车只好放到一个大电饭锅里去,当汽车放入电饭锅时,汽车融化了,变软了。后来,你拿着一个蜡烛,敲着电饭锅,当当当的声音,非常大声,而蜡烛,被涂上了果酱。
现在回想一下:
风筝怎么了?被铅笔刺了个大洞。
铅笔怎么了?砸到了汽车。
汽车怎么了?被放到电饭锅里煮。
电饭锅怎么了?被蜡烛敲出了声音。
蜡烛怎么了?被涂上了果酱。
如果你再回想几次,就把这六项记起来了。
这个游戏说明:联结是形象记忆的关键。好的、生动的联结要求将新信息放在旧信息上,创造另一个生动的影像,将新信息放在长期记忆中,以荒谬、无意义的方式用动作将影像联结。
好的联结在回想时速度快,也不易忘记。一般而言有声音的联结比没有声音的好,有颜色的联结比没有颜色的好,有变形的联结比没有变形的好,动态的比静态的好。
想象是形象记忆法常用的方式,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联结起来,记忆效果就好。
比如,要记住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及位置,确实很困难。如果能用形象记忆,就会减少这方面的困难。仔细观察中国地图我们不难发现各省市政区的轮廓,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很相似。
比如,我们知道:黑龙江省像只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飞翔的老鹰,吉林省大致呈三角形,辽宁省像个大逗号,山东省像攥起右手伸出拇指的拳头,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福建省像相思鸟,安徽省像张兔子皮,台湾省似纺锤,海南省似菠萝,广东省似象头,广西壮族自治区似树叶,青海省像兔子,西藏自治区像登山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像朝西的牛头,甘肃省像哑铃,陕西省像跪俑,云南省像开屏的孔雀,湖北省像警察的大盖帽,湖南、江西省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形象记忆不仅使呆板的省区轮廓图变得生动有趣,也提高了记忆的效果。
成为记忆能人的条件,是要具备能够在头脑中描绘具体形象的能力,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名人的形象记忆记录。
日本著名的将棋名人中原能在不用纸笔记录的情况下,把10个人在3天时间里分两桌进行的麻将赛的每一局胜负都记得清清楚楚。
日本另外一个将棋好手大山也有类似的逸闻,他曾和朋友一起在旅馆打了3天麻将,没想到他们的麻将战绩表被旅馆的女服务员当做废纸给扔了,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大山名人已将多达20多人的战绩准确地重新写下来了。
马克•吐温曾经为记不住讲演稿而苦恼,但后来他采用一种形象的记忆之后,竟然不再需要带讲演稿了。他在《汉堡》杂志中这样说:
“最难记忆的是数字,因为它既单调又没有显著的外形。如果你能在脑中把一幅图画和数字联系起来,记忆就容易多了。如果这幅图画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那你就更不会忘掉了。我曾经有过这种体验:在30年前,每晚我都要演讲一次。所以我每晚要写一个简单的演说稿,把每段的意思用一个句子写出来,平均每篇约11句。
“有一天晚上,忽然把次序忘了,使我窘得满头大汗。因为这次经验,于是我想了一个方法:在每个指甲上依次写上一个号码,共计10个。第二天晚上我再去演说,便常常留心指甲,为了不致忘掉刚才看的是哪个指甲起见,看完一个便把号码揩去一个。但是这样一来,听众都奇怪我为什么一直望自己的指甲。结果,这次的演讲不消说又是失败了。
“忽然,我想到为什么不用图画来代表次序呢?这使我立刻解决了一切困难。两分钟内我用笔画出了6幅图画,用来代表11个话题。然后我把图画拋开。但是那些图画已经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只要我闭上眼睛,图画就很明显地出现在眼前。这还是远在30年前的事,可是至今我的演说稿,还是得借助图画的力量才能记忆起来。”
马克_吐温的例子更有力地证明了形象记忆的神奇作用,由此,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形象记忆能力。
形象记忆是右脑的功能之一,加强形象记忆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听音乐时可以听记旋律、记忆主题、默读乐谱、反复欣赏、活跃思维。
爱因斯坦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在什么事业上我都将一事无成。在科学思维中,永远有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因此,在听音乐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多种思维形式,各种音乐环节中必须始终贯穿形象思维训练,促进记忆的提升。
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具、学具的运用
教学中要运用学具、教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和操作机会,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现象。通 过比较、概括,反映出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性的特征,就能获得正确表象。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应用要注意 多角度、不同方位和多样性。如角的认识,既要观察有锐角、直角的物体,也要观察有钝角的物体;要出示大 小不同的角的图形,也要出示位置不同的各种角的图形;既要出示静态中的角,也要演示动态中的角。学生观 察客观事物和现象越全面、深刻,获得的表象就越正确、丰富,形象思维水平就越高。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物体的形状、大小、长短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时一定要 联系实际。如要使学生获得长度单位1厘米长短的表象,学生要先用直尺量图钉、手指,1厘米大约是1只图钉长 ,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要使学生获得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大小的表象,就让学生先用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 一量大拇指的指面,大拇指的指面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通过这样在实际中量一量,比一比,1厘米的长短, 1平方厘米的大小就在学生大脑中留下了表象,形成了空间观念。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形结合
数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是具体实物、图形、模型、学具。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着的,学生只有先从形的方 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观察、操作,进行比较、分析,在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抽象,才能获得数的知识。如10 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先要数小木棒:1根小木棒、2根小木棒、3根小木棒……10根小木棒,然后数课文实物图: 1只熊猫、2只小鹿、3只蝴蝶……10只小气球,通过数具体事物,在获得感性材料基础上,才能建立1、2、3……10的概念。在这样数形结合的教学中,也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怎样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组织游戏趣味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课上,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例如:排队是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排排坐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可以通过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充满趣味性的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着更明显的自主性。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组织知识拓宽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
经过讨论,学生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我让学生课后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选用什么样的方法。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在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即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又把数学课上获得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就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找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突破口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运算速度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而且还有运算习惯以及思维概括能力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等,都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人们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还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的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结果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快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使学生都有用语言表达他们思维的训练机会,可以把指名发言、集体讨论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教师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注意帮助差生,鼓励差生发言,推动他们积极思维,以便促使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都取得较大的进步。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去扬子公园打羽毛球时,突然发现了我们班的歌王——吴淼。
只见吴淼滑着滑板,哼着小曲,快速地“飞越”着,我眼馋了,拿起自己的滑板也跟了上去,可是,功夫还不到家,我这滑板在坑坑洼洼的地方抖来抖去,而吴淼的滑板在同一个地方如履平地,真让人羡慕嫉妒恨!
吴淼对我说:“来场滑板PK,怎么样?”
我一直犹豫不绝:比还是不比?
最后,我对吴淼说:“come on , baby!”
吴淼站上滑板后迅速地奔驰着,虽然我滑板技术不错,但是和他比起来,还是要差一点!
我在吴淼后面穷追不舍,“使出狂猛奔驰!”我心里小声说道。
我使用了这招后,吴淼立刻调转车斗,往坑坑洼洼的地方跑去。
on dear(我的天啊!)
没办法,为了赶上他,我还是滑了过去。
“吗呀!”
我重心没把握好,连滑板一起摔了个“狗啃泥!”
呜---------还要多多的练习啊!
★ 低年级学生评语
★ 低年级学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