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简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零下91°】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威廉·福克纳简介(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零下9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威廉·福克纳简介

篇1:威廉·福克纳简介

威廉·福克纳

姓名: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7-1962

国籍:美国

所获奖项: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作家,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的一个庄园主家,南北战争后家道中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克纳在空军服过役。战后入大学,其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并开始写作。《士兵的报酬》(1926)发表后,福克纳被列入“迷惘的一代”,但很快与他们分道扬镖。《萨拉里斯》(1929)问世之后,福克纳的创作进入高峰斯。他发现“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写,只怕一辈子也写不完”。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把19篇长篇和70多篇短篇小说纺织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里,通过南方贵族世家的兴衰,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现实,创伤了20世纪的“人间喜剧”。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1930)、《圣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等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福克纳后期的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村子》(1940)、《闯入者》(1948)、《寓言》(1954)、《小镇》(1957)和《大宅》(1959)等。此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诗歌。

福克纳虽是南方重要作家,但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当时并不受重视,直到1946年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考莱编选了《袖珍本福克纳文集》,又写了一篇有名的序言之后,福克纳才在文坛上引起重视。特别是萨特、马尔洛等人的赏识,使福克纳名声大噪。

在艺术上,福克纳受弗洛伊德影响,大胆地大胆地进行实验,采用意识流手法、对位结构以及象征隐喻等手段表现暴力、凶杀、性变态心理等,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风格千姿百态、扑朔迷离,读者须下大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审美情趣。

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篇2: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八月之光》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在作家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小说通过杰弗生镇十天的社会生活的描述,揭示了几个主要人特的一生极其三代家史,体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实情感、爱情、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表明了作家反对种族偏见和宗教偏见的态度。

篇3:威廉·福克纳经典语录

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经不在;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所有的记忆也将不在了。

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野棕榈》

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事先警示你,为了继续活下去该怎么对付。你明白吗,这就是孤独。你必须独自对付,孤独就像电荷一样,你能承受一定数量而不致失去

《我若忘记你,耶路撒冷》

不要伤脑筋去超越你的同辈或是前任,努力超越你自己。

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们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我们都认为是这个世界亏欠了我们,使我们没有能得到幸福;在我们得不到幸福时,我们就把责任怪在最靠近我们的那个人身上。

《福克纳随笔》

那支折断的花耷拉在班的拳头上,建筑物的飞檐和门面再次从左到右平稳地滑到后面去,这时,班的蓝色的眼睛又是茫然与安详的了:电杆、树木、窗子、门廊和招牌,每样东西又都是井井有条的了。

《喧嚣和骚动》

只要你坚持的时间足够长,在恐惧之中的某一时刻来到之后,恐惧就根本不再是极端的痛苦,而不过是一种十分讨厌、令人恼火的刺激。

喜欢(7)

在香甜缓和的空洞的店堂里,她的脸宛若一杯正急急往里掺咖啡的牛奶……

小姑娘静静地、目不转睛地瞧着面包,两只眼睛就像是一杯淡咖啡上浮着的两颗葡萄干。

《喧哗与骚动》

人者,无非是其不幸之总和而已。你以为有朝一日不幸会感到厌倦,可是到那时,时间又变成了你的不幸了

《喧哗与骚动》

人者,无非是其不幸之总和而已。你以为有朝一日不幸会感到厌倦,可是到那时,时间又变成了你的不幸了,这也是父亲说的。一只系在一根无形的线上的海鸥在空中给拖了过去。你呢,你拖着你幻灭的象征进入永恒。接着羽翼显得一点点变大了父亲说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弹奏竖琴。

《喧哗与骚动》

女人从来就不是童贞的。纯洁是一种否定状态因而是违反自然的。伤害你的是自然......

《喧哗与骚动》

所有的事情,连改变它们一下都是不值得的。

《喧哗与骚动》

它什么也不是,仅仅是一种声音。这哀伤的不平之鸣很可能亘古以来就存在于空间,仅仅由于行星的汇合而在一刹那间形之于声。

《喧哗与骚动》

生命是在低谷里孕育出来的。它随着古老的恐惧、古老的欲念、古老的绝望一直吹到了山顶。我们之所以必须一步步走上山,就是为了可以坐车下山。

《我弥留之际》

“时代改变了我们,但时代本身却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同样的空气,同样的阳光,在这里面雪莱曾梦想在银色的世界中有不死的金子般的男子与女子,而年轻的济慈则写出了…难道我们当中竟出不了一个人,能写出美好、热情、哀伤的诗歌而不是令人失望和伤心的诗歌吗”

《福克纳随笔》

八月末在家的那些天就如这样,稀薄的空气中带着渴望,有点忧伤,有点怀念,又有点熟悉...

《喧哗与骚动》

到那时候只有你和我置身在火舌与恐怖之中四周都是纯洁的火焰。

《喧哗与骚动》

我想到这里,不由得又产生一个想法:要是一个人得靠娶一个老婆来救自己,这样的人也够窝囊的了。可是我寻思又是科拉说得对,她说上帝之所以要创造出女人来是因为男人看见自己的长处也认不出来。

《我弥留之际》

路躺在那,一直通到我家门口,大大小小的厄运但凡经过都不会找不到门的。

《我弥留之际》

那些树看起来像一只只大热天竖耸起羽毛躲到凉沙土里去的鸡。如果我从廊子上跳下去,那就会跳到方才鱼在的地方,它现在已经给剁割得不像鱼了。我可以听见那张床还有她的脸还有大伙儿的声音,我能感觉出地板在震动,那是他走在那上面,他走进来干了那件事。走进来干了那件事,她本来还好好的可是他走进来干了那件事。

《我弥留之际》

只要人们能记住这一点,世界上就不会有不愉快的婚姻了:激情是会自行燃尽的火焰,而爱情确实燃料,它能向篝火提供燃料,使它永不熄灭。

《福克纳随笔》

婚姻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倘若真是有的话,人们自会发明出某样东西来取代它的。

《福克纳随笔》

我感觉到我像一颗潮湿的种子,呆在热烘烘的闷死人的土地里,很不安分。

《我弥留之际》

整洁简朴的房间带有礼拜日的意味。窗边,微风轻轻吹拂着干净的打着补丁的帘子,送进新翻的泥土和野苹果的气息。

《八月之光》

篇4:威廉·哈维简介

威廉·哈维简介

公元1578~公元1657

发明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伟大的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于1578年出生在英国福克斯通镇。哈维的伟大著作《动物心血运动解剖论》发表于1628年,被称为全部生理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真是恰如其分。实际上它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它的主要意义不在于直接应用,而在于人们对人体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今天对我们这些从小就知道血液循环流动因而把这一事实视为理所当然的人来说,哈维的学说显然是通俗易懂的。但是现在看来如此简单明了的东西对早期生物学家来说又是这样的迷惑不解,请看下面当时生物学主要作者所阐述的一些观点:①食物在心脏内转变成血液;②心脏给血液加热;③动脉里充满了空气;④心脏产生“元气”;⑤静脉和动脉血都有涨有落,有时向心脏流入,有时从心脏流出。

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内科医生盖伦曾亲自做过大量的解剖,也对心脏和血管做过细心的研究,但是却从未想到血液会循环流动;亚里士多德也没有想到竟是这么回事,虽然生物学是他的主要兴趣之一。甚至在哈维的书发表之后,许多内科医生们也不愿接受哈维的观点──人体内的血液不停地通过一个闭合的血管体系循环,使血液流动的力量是由心脏提供的。

哈维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来最先形成血液循环这一概念的。哈维估计心脏每次跳动的排血量大约是两盎司,由于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所以用简单的乘法运算就可以得出结论:每小时大约有540磅血液从心脏排入主动脉。但是540磅远远超过了一个正常的整个体重,甚至更加远远地超过了血液本身的重量。因此哈维似乎明显地认识到了等量的血液往复不停地通过心脏。提出这一假说后,他花费了九年时间来做实验和仔细观察,掌握了血液循环的详细情况。

哈维在书中明确指出,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出而同时静脉把血液输入心脏。由于没有显微镜,哈维无法看到毛细血管──血液从最小的动脉输入静脉的微小血管,但是他却正确地推断出了它们的存在(哈维去世几年以后意大利生物学家发现了毛细血管)。

哈维还提出心脏的功能就是把血液泵入动脉。哈维在这点上如同他在其它每个要点上一样,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且他还给出大量的实验证据,严密地论证了他的学说。虽然他的学说起初遭到了反对,但是到了他的生命完结时已被广为公认。

哈维对胚胎学所做的研究虽然不如他对血液循环那么重要,但也不是没有意义。他是一位细心的观察家。他在1651年发表的著作《动物的生殖》标志着当代胚胎学研究的真正开始。哈维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并同他一样反对先成学说──这种假说认为胚胎即使在其最早的阶段也与成年动物具有同样的总体结构,虽然前者的规模要比后者小得多。哈维正确地提出了胚胎的最终结构是逐渐发展形成的。

哈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前进一步都留下了成功的足迹,令人回味无穷。他十多岁就读于剑桥大学凯厄斯学院。16他前往意大利帕度亚大学攻读医学,该校可能在当时拥有世界上最佳的医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哈维就读于帕度亚大学时,伽利略正在那里担任教授)。哈维于16在帕度亚大学获医学学位。随后他返回英国,在那里开始了他作为一位内科医生的漫长而成功的生涯。他的患者当中有两名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和查尔斯一世),以及杰出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他在伦敦内科医师学院讲授解剖学,事实上他有一次被选为该学院院长(他谢绝了这个职务)。除个人开业外,他还在伦敦圣·巴托洛梅医院担任多年的内科医生。他的论血液循环的著作在1628年发表后,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欧洲。哈维结过婚,但没有孩子。他于1657年在伦敦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篇5: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简介

绰号:“比尔”

出生:1946年8月19日,霍普,阿肯色州

父亲:威廉·杰斐逊

继父:罗杰·克林顿

母亲:弗吉尼亚·寇斯蒂

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于1975年10月11日结婚

孩子:切尔西·维多利亚·克林顿(1980-)

宗教:浸信会教友

教育:毕业于乔治敦大学(1968);留学牛津大学(1968-70)

毕业于耶鲁法学院(1973)

职业:律师,官员

政党:民主党

其他政府位置:阿肯色州司法部长,1976-78

阿肯色州州长,1978-80,1982-92

总统年薪:200,000美元/年+50,000美元花费账户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1946年8月19日生于美国阿肯色州霍普镇。父亲威廉·杰斐逊·布莱士第三是汽车推销员,在克林顿生前四个月的一次车祸中丧生。母亲弗吉尼亚·寇斯蒂是护士。克林顿原名威廉·杰斐逊·布莱士。4岁时,母亲嫁给罗杰·克林顿。14岁时,为安慰母亲,布莱士改姓克林顿。1962年,他作为阿肯色州学生代表,到首都华盛顿出席全国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1964年克林顿高中毕业后考入乔治敦大学,主修外交专业,后期成为学生领袖。曾担任大学学生会主席并协助联邦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工作。1968年,克林顿大学毕业,获国际政治学学士学位,并考取罗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70年,他回国并且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1973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到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

1976年,克林顿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长,1978年至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长。1980年谋求连任失败。1982年至1992年又连续5次担任州长。克林顿任州长期间,在推动州教育改革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方面取得成就,被选为美国南部经济发展政策委员会主席,兼任全美州长联席会议主席,并曾协助总统主持国家最高教育当局的工作。1990年,克林顿被选为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主席。1992年11月3日,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1996年11月连任。

克林顿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擅长演奏萨克斯管,曾担任阿肯色州管乐队首席萨克斯管演奏员。

克林顿与希拉里于1975年结婚。他们是耶鲁大学的同学。希拉里比克林顿小一岁,生于芝加哥。他们志同道合,克林顿的成功,与希拉里的支持与帮助分不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是美国知名律师。他们有一个女儿切尔西,现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威廉玛丽 自我介绍

威廉詹姆士语录

《威廉王子》的教案

我们威廉姆玛丽亚大学介绍呢?

威廉·富特·怀特的街角社会读后感

刘公岛简介

柳公权简介

李清照简介

李隆基简介

竺可桢简介

威廉·福克纳简介(集锦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威廉·福克纳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