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系列诗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大唐飞雪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剪梅》系列诗词(共含10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唐飞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剪梅》系列诗词

篇1:《一剪梅》系列诗词

《一剪梅》系列诗词五首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

李清照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一剪梅(秋雨感悲)

赵长卿

霁霭迷空晓未收。羁馆残灯,永夜悲秋。

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睡又不成梦又休。多愁多病,当甚风流。

真情一点苦萦人,才下眉尖,恰上心头。

作者简介

赵长卿(生卒年不详),自号仙源居士,南丰人。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宋朝的`宗室。恬于仕进。尝买一妾,名文卿,教之习苏书,又能唱苏词。三年约满,为其母嫁于一农夫,常常寄所作词或片纸问讯,长卿每为酬答。长卿词以文词通俗,善抒情爱著名,有《惜香乐府》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一剪梅·咏柳

明代 夏完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宋代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

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

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篇2:一剪梅诗词

一剪梅诗词四首

一剪梅·别石家庄

长安二月风似刀,

来见花落,去见柳飘。

遥望恒州向灵寿,

来若飞鸿,去若蓬蒿。

南来北往随运数,

来也悄悄,去也悄悄。

曲梁亲友如相问,

来则举杯,去则抽刀。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今宵别后

一曲芳华诉离殇

刹那光阴,烟火人间

今宵别后何人识

杨柳依依,明月凄凄

三载难得一知音

遍游天涯,颠沛流离

从此天涯沦落人

再见难得,后会无期。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堆枕乌云堕翠翘。

午梦惊回,满眼春娇。

嬛嬛一袅楚宫腰。

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篇3:《一剪梅》诗词

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江头曲岸□。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篇4:《一剪梅》诗词

周璞

风韵萧疏玉一团。更著梅花,轻袅云鬟。这回不是恋江南。只是温柔,天上人间。

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流苏斜掩烛光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

篇5:《一剪梅》诗词

辛弃疾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篇6:《一剪梅》诗词

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也飘飘,雨也萧萧。

何时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巴蕉。

篇7:《一剪梅》诗词赏析

《一剪梅》诗词赏析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石头记的诗句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单独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译文】李清照著名诗句

就自然地引出来了。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她的.丈夫的两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确也没有了。她俩是同样互相缅怀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擅长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在古典诗词中,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忆江南》);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一类文字。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

篇8:李清照诗词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鉴赏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诗)。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席,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篇9:什么系列诗词

关于什么系列诗词

■关于爱情

维纳斯告诉世人

爱情是一种符号

很美很飘渺

却不知,誓言摸过的声音

很脆,是玻璃做的

不用说,那些胆小的目光

难以采摘到最美的花朵

传说,丘比特的利箭

同时穿透的是两个心房

也许攻破围城的那一天

两朵花随即凋落

曾经会心的眼神也锈迹斑驳

我不敢妄自菲薄

因为那神秘莫测的楼兰

曾刮来阵阵欺骗的风

一次次加重我内心的荒漠

书上写的

蝶翅追逐是一种幻觉

天长地久的只有天和地

我一直在用心丈量着属于自己的感觉

■关于明白

来自世俗的`冷眼

能击穿脆弱的身板

沉沦,迷茫,无望

深层次的伤,阳光无法抵达

灵犀是漂泊在天上的云

只有等到挽起牵手的风

才能灿烂如霞

我只有在一个人的风中

脱掉虚伪,裸露真实和善良

守望一段梁祝里的绝恋

在某个弦乐的高潮和你碰触灵光

■关于牵手

三月,伸出小手

在寂寞和忧伤的季节里

用你的容颜

描绘着与轻风作韵的夏荷

该用什么样的笔墨

描绘这段将要冻结的信念

上苍安排的路径

风铃叮铛

让你我坚守在城中

等,等,等还是等

等我的文字叩响你孤傲的小城

日子渐渐丰满

明朗,搀扶着你的忧伤

越过这斯世的冷暖

把前世无法填阙的奇遇

种在你我的感动里,生根发芽

篇10:一剪梅优美诗词欣赏

一剪梅优美诗词欣赏

《一剪梅春》

窗外桃花似火烧,烟柳依依,俏了芭蕉。春风无处不多情,蝶恋花香,蜂为花妖。

千里长江问路遥,还我青春,把酒逍遥。高歌一曲度春宵。山也多娇,人也多娇。

《一剪梅夏》

斜雨清风轻敲窗,杨柳婆娑,好个清凉。闲来泼墨半行诗,指下流云,满室书香。

月夜芙蓉别有芳,翠色笼烟,醉了荷塘。相依村外小溪旁,细语绵绵,人影悠长。

《一剪梅秋》

纵看平生几次秋,明月当空,碧水长流,自言无悔总应酬,世事难为,淡薄无求。

风雨寒霜连夜愁,几分惆怅,一梦千舟。醒来窗外闻风吟,愿得晴天,不羡高楼。

《一剪梅冬》

一半寒冬一半春,千树梨花, 万里无尘。初晴枝上露芳菲,淡淡幽香,缕缕销魂。

天下谁人能识君,空对云天,今又思亲。 雪梅几度又相逢,不怕冰封,偏爱黄昏。

《一剪梅·雪梅》诗词

一剪梅课堂实录

一剪梅诗歌

一剪梅李清照

《一剪梅》作者简介

《一剪梅》教案设计

李清照 一剪梅

《一剪梅》课后习题

李清照《一剪梅》图

一剪梅 李清照原文

《一剪梅》系列诗词(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剪梅》系列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