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的原因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可爱女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的原因(共含6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可爱女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的原因

篇1: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的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的原因

一、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与美国大量出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产业产品相反,美国在棉纺织业这个第一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的技术上虽然也有很大改进,但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一直是棉织品净进口国。这种历史事实说明,一国在传统产业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在新兴产业上可以一跃超过发达国家。

演化经济学对此在理论上已经证明,落后国家利用劳动力、资源等成本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试图在传统产业上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将永远不会缩小与后者的经济差距。相反,在新技术革命刚刚兴起的时候,虽然新技术最初出现在发达国家,但由于其技术体系处于最原始的早期阶段,科技知识大都处于公共领域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知识的意会性程度很低,落后国家在这时如果能够迅速进入新技术体系,就有可能把发达国家在早期新技术和科学基础的领先地位转移到本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初三十多年中,德国也是这样崛起的,而英国却因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领先地位,锁定在旧技术经济范式之中,导致了其工业力量的衰落。

二、巨大国内市场规模的关键作用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美国并不是新技术的最初发明者;即使是从一开始就走在世界前列的电力电气工业,美国在技术发展上也不具有占先优势,基础科学研究更是落后于英、法、德,那么,美国是如何抓住新技术革命机会窗口的呢?

美国巨大、丰富的市场使美国在国际比较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许多技术创新源于欧洲,但由于可以在美国市场中实现规模经济,其发展却是在美国进步最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由于本国市场狭小,欧洲技术创新在原有的技术轨道上难以开发新产品并大幅度提高生产率,而一旦被引入到美国,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能够很快开发出生产率高于欧洲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申请新专利,开辟新的技术轨道,摇身一变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领导者,并反过来占领甚至垄断技术先发国的市场。

三、排斥外国直接投资,独享巨大国内市场为美国提供的技术创新租金

美国在19世纪许多行业上技术落后于欧洲国家,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行业中基本没有外国直接投资,而直接投资却是开发优势技术的天然渠道。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对此是不会感到惊讶的,因为他在19就指出,曾有人说拉丁美洲给外国资本以特许权,但从未听人说美国给外国资本以特许权,这是因为我们不给他们这种权利,原因就在于投资于某个国家的资本会占有并且统治该国。美国的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华为和三一重工最近在美国的遭遇就是明证。正是由于实行了高关税保护和排斥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一旦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反向工程”被引进,美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就会为这种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西欧的技术领导地位也就不得不让位于美国了。

四、高工资战略

由于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美国的崛起并不是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而是通过内向型经济实现的,国内市场规模除了人口规模外,美国民众的工资增长是其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崛起时期的政治家认为,工业化不能像英国那样靠剥削工人来实现,而要靠开发大自然的技术创新租金为美国人民提供高工资来实现,所以,他们绝不允许像100多年后的跨国公司那样“把利润带走,把GDP留给中国”,因为这样的话,美国人民的高工资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把低工资看做是竞争优势相反,当时的美国工业保护主义者却把低工资看做是“祸根”,称作是“乞丐劳动力”。他们认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机器生产将使高工资国家在单位劳动力成本上比廉价劳动力国家更低,原因就在于机器生产率的增长超过了工资的增加,因此,“不管在何处,由高收入劳动者所组成的国家都必将战胜‘乞丐劳动力’的国家”。

在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美国工人的高工资刺激了用机械替代昂贵的劳动力,而机械发明导致了更高的生产率,从而使工资更高,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在更高程度上采用新的发明。因此,在技术创新与工资增长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正反馈的良性循环,这是美国依靠美国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基础,这也是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头四十年就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五、发明创造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深植于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

这种文化的形成与美国政治家的大力提倡是密不可分的:自本杰明·富兰克林以来,对科学技术的尊崇就成了美国文化的一个持久特征。美国卓越的政治家亨利·克莱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就指出,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培育实用技术和制造工艺优势的国家在力量上必将胜过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国家;而在鸦片战争150年之后的中国,政治家们一方面在津津乐道“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在带头购买外国品牌汽车,其命运的差别由此可略见一斑。法国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访问美国后,在他1836年的经典性著作《美国的民主》中由衷地赞叹到:在美国,人们对科学中纯粹实用部分的理解令人钦佩,同时又对那些在应用中直接需要的理论部分给予认真的关注,在这方面,美国总是展现出一种自由的、原创的和富于发明的心智力量。

因此,这种文化造就了对技术新动向的高度敏感,欧洲的任何技术动向,几乎马上在美国就有反映,其反映之快,超过欧洲大陆本身,这几乎成为美国的一个传统。例如,18,英国开始研发蒸汽动力机车,但在英国还没试制成功的时候,18美国就成功地试航了蒸汽推动的轮船。欧洲人发明了电的理论,而对之理解最透彻的却是美国的爱迪生和贝尔等人。

篇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1)政权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权保障。19世纪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席卷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日本,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改革或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和完善。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使之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19世纪中晚期,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2)市场条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德意志、意大利完成统一后都开辟了各自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后,也形成了统一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此期间,轮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这有利于资本主义列强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掠夺工业原料、输出工业品和资本,并进一步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即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成规模,但它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需要有更强劲的生产力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3)科技条件: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而这些工业方面新的成就主要得益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的许多重大突破,以及把这些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19世纪时,各门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发展需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4)劳动力条件:一方面,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如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美国经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等;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更加重视对工人阶级的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条件。

(5)经济条件:19世纪中期,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阻碍,又经过对外扩张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和向其他国家的扩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篇3:19世纪末美国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19世纪末美国崛起的原因

战争起家

有种说法认为,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原因在于,它没有像中国一样一步一步经历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而是通过独立战争结束殖民压迫,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开始了其资本主义发展的漫长道路。在后来的历史中,通过美墨战争,美国从西班牙手中获得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西进运动,开发了美国西部领土;经历南北战争,北方资产阶级战胜南方奴隶主阶级,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美国崛起,一定程度上说,是以两次世界大战为契机的。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发生的两次战争,对世界人民来说无疑是浩劫,但对美国来说似乎不是。美国由于有两洋之隔,远离战争中心,反而利用战争大发展战争横财。一战以后,美国通过对欧洲等国家的贷款由债务国一跃而成为最大的债权国,成了世界经济的中心。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通过一系列援助西欧的计划,使其依然保持了经济中心的地位,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二战以后初期,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53.4%(1948年),出口贸易的32.4%(1947年),黄金储备的74.5%(1948年),当时美国的垄断资产阶级曾宣称:20世纪是“美国世纪”,就连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5年12月的国情咨文中也这样说道:“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由此可见,两次世界大战给了美国崛起绝好的机会。

科教强国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更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美国强大起来的重要原因。

对于科技革命,美国有着敏锐的嗅觉。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从英国向欧洲和北美扩展。作为一个后起的年轻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差不多与法国同时开始了工业革命,采用及其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到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紧接着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显示了美国对于科技的重视,在美、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固守不变的时候,美国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更不用多说,受“冷战”刺激,美国的国防工业迅速发展,从而“造就了美国尖端技术”;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以信息化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美国对于教育的重视也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早在1832年,联邦政府就已经出台过《摩雷尔法案》,规定由政府无偿提供土地和资金建高等院校,表明了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不仅如此,美国当局对于教育中的问题,时时都存在一种危机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由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进而引起教育危机。美国全国教育质量委员会给美国全体公民写了一封题为《处境危险的国家: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改革》的公开信,指出国家教育基础正在削弱,平庸之辈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将对国家和人民的未来构成威胁……”

不仅如此,美国还积极招揽外来优秀人才。作为一个主要由外来移民组成的国家,美国不仅吸收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文化、科技和其它工艺,而且获得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特别是美国移民政策中始终注重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工资待遇等优惠福利政策,以此吸收那些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例如,19世纪“从欧洲到美国的移民无疑组成近代时期最大规模的移民过程”。在1846—1939年,移居美国的移民有84. 9%—97. 5%来自欧洲。对来自亚洲等地的移民则加以种种限制。二战以后,美国越来越重视从亚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挖掘人才。这种被联合国称为“一种颠倒的技术转让”,使第三世界国家损失了一大笔宝贵财富。根据联合国的数字,1960年到1987年共有82. 5万专业人员移居到北美,其中绝大多数是第三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字显示,1995年该国科学和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达1200万,其中72%的人员出生在发展中国家。

此外,美国也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国家,特别注重鼓励技术发明和创造。早在1970年,联邦政府就已正式成立专利局,管理发明创造。美国鼓励“实用知识”的发展并注意网罗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创造力的人才。这样,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就已崭露头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兴起的以原子技术、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发源地就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靠信息网络优势,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速度上再次超过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的科技投入也是无人可及的。,美国政府和私人研发投入近2500亿美元,超过了7大工业国中另外6国——日、德、法、英、意和加拿大科研投入的总和。而且完善的研发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的投资机制,使其庞大的科技投入产生了与之相符的成果。这些也正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的原因。

法律治国

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始终有一部能够维护资产阶级长治久安的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而宪法的稳定性又是法治的本质属性。美国宪法制定的过程及其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对美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独立之处,美国于1787年制定了第一部正式的宪法,后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10条被称为“权利法案”的条例,以保证美国人民的权利与自由。《联邦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虽然不超过万字,但对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方美国官方自称其为“简单明了又富有弹性”,原因之一在于,它只列举基本原则,宪法自身的具体内容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现实性。宪法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重要原则——三权分立原则,这种制衡原则为稳定资产阶级国家制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后世的美国学者赞扬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完成了伟大而持久的事业。他们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们成功地将一个软弱无力、宗派林立的各州联盟转变成一个统一国家。这个成就本身改变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另外,在危机中,美国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也使国家能够从很快摆脱危机。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为例,这场由美国华尔街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性危机很快蔓延至其他国家,英法因此衰弱,德日开始走上法西斯道路,但其发源地美国,却最终能够从危机中走出来,究其原因,在于罗斯福新政中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全国产业复兴法》、《存款保险法》、《农业经济调整法》等一系列法律,通过立法,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预国家经济,结束了生产无政府状态,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英国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美国:“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强大”。作为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由一个人口不足300万,土地面积仅89万平方公里的弱小殖民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93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人口2. 5亿以上,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28. 6%( ) 的超级大国。其崛起不仅仅是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更在于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美国摆脱了殖民压迫的命运,并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巧用两次世界大战和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迅速发展强大起来,不仅如此,美国还注意兼收并蓄,不仅注重本国科技教育事业,同时吸收国外优秀人才和技术充实本国,使美国成了国际高科技的前沿阵地。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民主制国家,美国从始至终都很重视法律的约束限制作用和引导作用,从而使美国在整个崛起的过程中更加有序和平稳。

美国崛起的历史原因

1、首先要从工业革命开始说起,美国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欧洲进行),却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了19世界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居世界首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年代开始)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绝对真理!

2、政治方面,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建国开始就是三权分立,是最完全,最彻底的资本主义政体。林肯总统在位时,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20世纪60年代),代表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打败了南方的农奴庄园制,全国真正实现了政治统一,市场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3、经济体制。美国早期完全奉行自由资本主主义,资源全部是市场调控,经济发展较快,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崩溃,大萧条,美国吸取教训,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健全了经济体制(罗斯福新政)。

4、国家资源。美国刚开始只有东部的十三个州(国旗上十三条杠),后来通过战争,兼并,西进运动,购买(从法国,沙俄等国家廉价购买)等等,国家版图一直从大西洋扩充到太平洋沿岸。真正的地大物博,加上东西南北铁路大动脉贯通,十分方便。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密集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很大。

5、战争,分三次,早期的西奥多·罗斯福(1901-19在任)就奉行“大棒+金元”政策,美洲就基本上就臣服于美国了。中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参与瓜分世界。后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了世界绝对的超级大国,苏联也是一个。可惜苏联的经济畸形发展,突出重工业,军事(中国建国受此影响比较大),忽视轻工业的发展,最后还是被美国拖垮了。

美国虽然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都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对美国本土的工业生产没有破坏。欧洲就不行了,整个欧洲就是一个大战场,战争结束后到处是废墟。美国通过的“马歇尔计划”,官方称欧洲复兴计划,提供贷款和经济上的援助,促进欧洲一体化。由此可见,美国实力已经在整个欧洲之上了。其中还有一个布雷森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5、外来人才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战争,种族,政治迫害等),欧洲各领域的高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进美国(熟知的爱因斯坦),整个美国人才济济。

美国崛起的条件

一是美国在建立在欧洲大殖民的基础上的,尤其是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样的欧洲工业强国,因此在美国建国前就已经拥有 一大批来自欧洲的优秀的资本家、殖民者和商人和政治家,尤其是许多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大量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现代技术、现代制度和现 代思想,为美利坚的强大和崛起提供最为重要的开拓者。

二是优越的地理条件——这种地理优势非常重要,这是许多大国蒙昧以求却又始终难 的得到的。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两侧是广阔的大洋,南北则是软弱的邻居,使得美国拥有一个十分安全的环境,这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天敌的环境,在崛起过程中没有 受到来自近邻的威胁;此外,北美的地势十分广阔,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原住民还处在近似于原始社会中,这等于是上帝赐给美国人的土地;再有就是这种远离欧洲 的地理,不但使得美国避免卷入欧洲永无休止的战争,而且反而享受渔翁之利,美国在领土扩张中就几次因欧洲大国出卖殖民地而获得巨大土地利益。并且,在美国 崛起过程中,尽管美国在争霸中参与了许多战争,但在美国本土上却很少发生战争,因而他们大多在战争中得益,很少在战争中受损。

三是1861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其实这是一场避免美国分裂、进行经济革命的一次选择。对美国国家凝聚力方面也较好地弥合了南北差异,成功地调整了美利坚的内部矛盾和整体力量。美国内战后,经济开始飞速发展,终于在18跃居世界首位。

四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其后的美国都从欧洲得到大批科学家、思想家和技术人员,这些优秀的人员不仅使本来已经处于发达的美国更加如虎添翼。而且,美国 的移民政策也逐渐形成了吸纳国际顶尖人才的传统,这形成了不断创新的动力机制。这些使得二战后美国成为科技、经济、军事、文化的超级大国。

五是美国在政治和文化上兼容并蓄地吸收了欧洲最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如英国的政党制度和法国大革命思想,这之后美国建立了美国特色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由 此,在独立而广大的土地上产生了较为理想的民主制度、保障个人权利的法治传统、多元宽容的大国心态和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这些优越的条件,为美利坚的长期 发展奠定了根基。

篇4:近代美国崛起的三大原因介绍

①美国独立战争从1775年到1783年,打破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成

为联邦制的独立王国。它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直接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美国之所以能迅速发展走向富强,其中最大的原因取决于一战和二战,这两次浩劫均没有涉及美国本土,而美国也在此出售军火,获得暴利。所以美国一直走买卖军火的道路发家。从之后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到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是他们的军火天地,再到非洲的血钻石,台湾军售,等等等等,充分证明美国一直走的并且还会不停走下去的策略。

②.启蒙思想传播,民主意识增强。

篇5:近代美国崛起的三大原因介绍

1.三权分立,互相监督制度(权力受到监督,压止了腐化)。

2.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法治,尊重人权、保障福利制度。

3.尊重知识、尊重劳动,保护知识产权制度 。

4.打击垄断、瓦解寡头企业,保障竞争制度。

5.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制度。

6.重视国防军事科技、提升国防军事科技、重视教育培训制度。

7.压制倾销、压制短期行为、保证企业利润空间,保障企业正常发展。

8.提升生产自动化、减少对人员的依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注重重工业、军事工业和农牧业生产。

9.吸引吸纳外资,建立金融储备制度,活跃金融市场,充实国内经济。

10.压制泡沫,稳定经济,迅速调整经济策略,用长期眼光调控市场。

11.长期策略性压制、瓦解、分化竞争对手,减少危害,占据或严密监控能源产地。

12.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实行多产业、多元化自由经济。

篇6:近代美国崛起的三大原因介绍

1.首先从工业革命开始说起,美国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欧洲进行),却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了19世界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居世界首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年代开始)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爆发的冷战,为美国制造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全球市场,财富源源不断从欧洲流入美国,使其成为全球新的财富和权力中心。二战结束时,美国的GDP已是英国的10倍,其黄金储备为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量(约330亿美元)的三分之二。所以1945年美国实力之强,只能用“非同一般”来形容,堪称史无前例。

2.政治方面: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建国开始就是三权分立,是最完全、最彻底的资本主义政体。林肯总统在位时,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19世纪60年代),代表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打败了南方的农奴庄园制,全国真正实现了政治统一、市场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3.经济体制:美国早期完全奉行自由资本主主义,资源全部是市场调控,经济发展较快,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崩溃,大萧条,美国吸取教训,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健全了经济体制(罗斯福新政)。

高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

八年级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文反思回顾

15世纪欧洲快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

第二次 作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作文

第二次思考作文

《第二次人生》经典台词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的原因(整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的原因,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