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石山简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阡天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韩石山简介(共含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阡天浩”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韩石山简介

篇1:韩石山简介

碧海朝花别样红

作者:韩石山

或许是生于苍凉的北地,自小我就对颜色特别的敏感。不管是什么景致、诗句、人物或事件,只要有了感情,总能给它敷上相应的颜色,变成一幅画儿———我没有成为画家,实在是画坛的幸事。

因此,一接到沪上朋友的电话,说是可否为《朝花》50周年写点什么,应允之后,我的眼前马上就现出一个景致:碧蓝的海面上,波涛微微起伏,朝暾初起,清辉闪耀,一簇红艳的花朵,正吐出鹅黄的花蕊……

一写下短小的、适宜报纸副刊登载的文章,就由不得想到“朝花”———那两个朴拙却极见功力的毛笔字。多数情况下,自家先就摇摇头,判了它个“别处发落”。投往山西报纸的稿子,是给父老乡亲看的,我知道他们的口味,也就有几分的自信;投给山东、河南的稿子,我知道他们不过是富裕了的山西,也不会没有自信;就是投给北京的稿子,我摸得透他们的脾性,也就不会胆怯。独独投给上海的稿子,总有几分心虚。那是中国最早浸染现代文明的都市,也是中国报业最早发达的都市,其眼光该是何等的刁钻,其口味该是何等的难调!

万幸,几经犹豫,偶或寄出的稿件,也居然有登载的可能。更让我大惑不解的是,有些我认为出言不逊的文章,也竟然不加删节,全文刊出。接到样报,读完自己的文章,再看那朴拙而极见功力的“朝花”二字,方始明白,这朝花不是娇嫩的初绽之卉,也不是虚有其表见水即湿的纸品,乃是傲然挺立于东海之滨,经历过半个世纪的狂风暴雨的洗礼,阅尽了共和国世事沧桑的历史的见证者、书写者。它的神韵,它的气度,岂是寻常报纸副刊可比拼的?

闲来无事,一面品味着这朝花二字,一面由不得就想到了中国报纸副刊的历史。据我简陋的识见,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海内报纸初有副刊时,那个“副”字每作“附”字,比如有《晨报副刊》的报额上印的就是“晨报附刊”。用这个附字,有附送的意思,即正张之外再附送一张,供看过新闻之后,作茶余饭后的消遣。然而,这最初的一点温情,随着时光的流逝,终于显示了它绝大的膂力。扭转了整张报纸的顺序,也扭转了人们阅读的习惯。反过来,也扭转了报纸老总的观念,报纸版面的编排。新闻要的是快捷,社评要的是犀利,而副刊,要的则是趣味与品位!

有趣味不难,迎合是也。有品位却不易,对于高品位者是俯就,对于低品位者则是引导。寓迎合、俯就、引导于一体,这该是何等的艰难,又是何等的高妙!

当此社会转型而又商潮汹涌之际,最见报人的操守与品格。有曳兵弃甲而走者———弃副刊而专事娱乐版者是也。有森严壁垒而固守者———弃副刊而专登大块文章者是也。概言之,不外是以娱乐而遮蔽其低俗,以高雅而文饰其粗鄙。副刊之副,遂成为媚世之粉黛,无味之鸡肋矣。

《朝花》则不然,迎风而挺立,逆流而愈艳。

我从未去过它的编辑部,但我能想象得出,在上海汉口路300号的那栋楼房里,该有一群怎样的人物,在辛勤地劳作着,精心地编排着。

50年了,若是一个人,正是他最为成熟也最见风采的年纪,然而,对于一个报纸副刊来说,如果它当初是年轻的,又一以贯之地坚守自励,不为世风所惑,不为穷达所移,它就永远年轻,永远亮丽。

愿这株永远年轻、永远亮丽的《朝花》,接受我这乡佬来自乡野的微薄的祝贺吧!(解放日报-12-28)

篇2:韩鄂简介

《四时纂要》

唐代分四时按月列举应做事项的月令式农书。五卷,内春令二卷,夏、秋、冬令各一卷。《新唐书·艺文志》题唐韩鄂撰。鄂事迹不详。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知道他是唐玄宗时宰相韩休之兄偲的玄孙。休卒于开元二十七年(739),下距唐亡178年,因此推测该书约成于唐末,或唐末至五代初。

《纂要》共六百九十九条,除占候、择吉、禳镇等杂有迷信色彩的事条外,其余事条约可分为五类:①农业生产,包括粮食、油料、纤维作物、蔬菜、染料作物及其采制、蚕桑、果树、竹木、茶、牧养、兽医方剂、养鱼、养蜂等;②农副产品加工和制造,包括沤麻、动植物纤维织造和染色、酿造、制饧、制乳、油脂加工、淀粉加工、动物胶、食物醃藏和贮存等;③器物修造,包括生产工具、武器、油衣及漆器,皮毛衣物、书画、笔墨、日杂器用、修葺墙屋等;④货殖经营,包括农副产品买卖、高利贷等;⑤医药卫生,包括药用植物栽培和收集,药剂、药物保藏,润肤等。第一类农业生产技术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这是自6世纪初《齐民要术》以后至12世纪初《陈旉农书》以前,六个世纪中仅见的一部记载详备的农书,也是研究唐至五代农业技术发展史和社会经济史的珍贵资料。

该书资料虽多采自《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等书,但也有不少属于始见的记载。如种木棉法、种菌法、种茶法、枣例嫁接葡萄法、养蜂法等,都不见于前此农书。酿造技术方面,该书首次记载的干制“酱黄”法及酱油的加热减菌处理法,是生化工艺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资料。有关药用作物的栽培技术也是最早见之于该书。

《纂要》一书在中国早已佚失。1960年日本发现的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朝鲜刻本,是据北宋至道二年(996)刻本的传抄本重刻,是目前传世的一个早期刻本,1961年日本山本书店影印出版此本。198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缪启愉的《四时纂要校释》,即据日本影印朝鲜本整理而成。

篇3:韩东简介

韩东诗选

在桥上

作者:韩东

你将我领到一座桥上

我们看见架在同一条河流上的另一座 桥

当我们沿着河岸来到它的上面

看见我们刚才俯身其上的拱桥

和我们在那里的时候完全不同

有两个完全不同于我们的身影

伏在栏杆上,一个在看粼粼的水波

一个在闷热中点燃了一支烟

与我们神秘地交换位置

当你俯身于河水的镜子

我划着火柴,作为回答

我们是陌生人的补语

亲密者的多义词

只有河上的两座桥在构造上

完全相同

爸爸在天上看我

--------------------------------------------------------------------------------

作者:韩东

九五年夏至那天爸爸在天上看我

老方说他在为我担心

爸爸,我无法看见你的目光

但能回想起你的预言

现在已经是九七年了,爸爸

夏至已经过去,天气也已转凉

你担心的灾难已经来过了,起了作用

我因为爱而不能回避,爸爸,就像你

为了爱我从死亡的沉默中苏醒,并借 助于通灵的老方

我因为爱被杀身死,变成一具行尸走 肉

再也回不到九五年的夏至了--那充满 希望的日子

爸爸,只有你知道,我希望的不过一场 灾难

这会儿我仿佛看见了你的目光,像冻 结的雨

爸爸,你在哀悼我吗?

(1997.9.12)

沉默者

--------------------------------------------------------------------------------

作者:韩东

我在沉闷的生活里不说话

我在欢快的生活里不说话

我有沉重的上腭和巨大的下腭

象荒芜的高地上原始的石缝

即便是家的季节里,唇齿间

也不生长绿叶的言辞

我嘴部顽固的石锁,圆石上泛着青光

或许就是两片石磨间的相互消磨

象反刍动物从母亲那里带来

我就象马的石象咀嚼沉默

白墙的阴影是我寂寞难咽的草料

那蒙面哭泣的妇人是沉默者年迈的母 亲--

她把他从唠叨中诞生出来--自觉受了 伤害

好吧,就让房间里充斥我口哨般的喝 汤声

(1993.3.27)

沉默--歌词

--------------------------------------------------------------------------------

作者:韩东

有人沉默着,说着我听不见的话

将一种空缺的东西继续着

当一个声音中断,持续着它失真的尾 音

越拉越长,越细,越尖锐

象山丘的轮廓终于平伏

你身体的线条也不再弯曲

象一条抽象的直线越出了这张纸

在别处持续着

分割着空气,分割着我

象刀刃一样,失去了金属

象精微的伤口,使两半的我吻合

有人沉默着,就象一把椅子

象这里除我以外的一切

一只杯子,一盏持续亮着的灯

一个一望而知的窗口

但它并不是这些物质

它是静物,在画面上,沉默着

有着沉默充足的想法

和长久的注视对应

它看着你,静物看着你

而椅子已被撤走

留下物质的痕迹,也是物质

这里,是她的沉默和目光

沉默是她的替身

而喧闹已经远行

沉默是她的面具

可爱的灵魂已经逃遁

沉默是她的馈赠

以替换致命的空虚

也就是说沉默并不是空虚

并不是无声

沉默是她响亮的名字

也是风暴仅有的歌词

篇4:韩康简介

韩康

姓名:韩康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51年11月出生

学历:博士学位

籍贯:江苏无锡人

职务:北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93-95) 省席研究员,兼“资本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政府管理》总编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厂洼路11号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

邮政编码: 100081

联系电话: 68479328 68479343 68479345

韩康, 1951年11月出生, 江苏无锡人, 六八到年(从北京)安徽长丰县插队务农, 71年入伍服役于24军70师, 曾历任排、连、营职军官, 78年调解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任教, 81年考取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 后又从师于我国著名经济学王教授, 获博士学位。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93-95) 省席研究员,兼“资本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政府管理》总编。

韩康长期致力于有关国家政策与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84年参加“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 是《必要价值记》(三卷本)的主笔之一; 85年主持国家体改委的重点课题“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与设计”, 提交的研究报告“建立中国结构型劳动力市场”受到很高评价; 86年与其他人合作完成国务院民政机构委托课题“中国市场经济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设计”, 在国内第一次提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创新思路; 88年主持完成了海南省经济体制改革中期规划”, 同时参与主持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规划中央党校课题组, 该课题组上交中央决策机构研究报告的主要思路既是, 建立市场制度体系,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已逐步被接受和认同, 并获孙冶方经济学奖。90年曾被台湾学界评为“大陆最有影响的五十位经济学家”之一。曾多次获得中央党校优秀教学奖。多次获省部以上级别科研奖。

《必要价值记》(三卷本)(主笔之一);

《公有制经济再生产分析的五个支点》;

《理论体系对策》----当代中国经济前沿的探讨《企业经营机制论》《邓小平市场经济的构想与实践》(合著)等十余本,以及学术论文100余篇。

篇5:萧韩家奴简介

萧韩家奴

(976~1047或975~1046)  辽代文臣。字休坚。契丹涅剌部人。潜心典籍,通契丹文、汉文。辽圣宗统和二十八年(1010),任右通进,掌南京栗园。辽兴宗重熙四年(1035),授天成军节度使,后改任彰愍宫使。所撰《四时逸乐赋》得到兴宗赏识,被引为诗友。兴宗诏群臣各言治道之要,他上疏提出轻徭省役,收缩西北既远且广的防区,使远戍的疲兵还乡务农,以期足衣足食。疏上,升任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十三年,奉诏与耶律谷欲、耶律庶成编纂遥辇氏诸可汗事迹及辽诸帝《实录》,集为二十卷。两年后,又奉诏与耶律庶成撰成《礼书》三卷。因年高力衰,不胜朝谒,曾改授归德军节度使,但不久即召还,仍监修国史。著有《六义集》十二卷,曾以契丹文译《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

篇6:韩世忠简介

韩世忠

中文名称: 韩世忠

又 名: 字臣良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089~?

相关事件: 宋金黄天荡之战

相关人物: 金兀术

生平简介

韩世忠,字臣良,绥德(今陕西东北)人,公元108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勇气过人,能骑未驯服的马驹,好喝酒、不受约束。18岁应募参军,身体魁梧、风度潇洒、双目有神,时而挽300斤强弓飞马射箭,时而舞铁槊急驰峭壁之间,勇冠三军。

韩世忠(1089~1151)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幼年家贫,年十八,应募入伍,性格粗犷、豪爽、嗜酒使气,人呼为韩泼五。能挽强弓,勇冠三军,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宣和三年(1121),以偏将身份随王渊镇压方腊起义。宋金战争爆发后,韩世忠率部转战州(今河南浚县东南)、庆源府(今河北赵县)、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等地,以少击众,是北宋末年官军中少见的一支劲旅。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赵构即位,韩世忠任御营左军统制。建炎三年,以镇压临安苗傅、刘正彦政变有功,驻守镇江。金完颜宗弼率军渡江南侵,韩世忠退保长江口一带,在金兵北归时,以水军八千人,重返镇江江面,进兵邀击,将金军逼进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又尾追至建康(今南京),前后战斗四十日,给金军以巨大的打击。岳飞收复襄阳等地后,金与伪齐联合向两淮地区反扑。绍兴四年(1134),韩世忠伏兵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击败敌军。此后,韩世忠移屯楚州(今江苏淮安)积极发展生产,联合山东义军,以不足三万人的兵力,使淮东成为保卫东南的重要屏障。在宋廷对金乞和的岁月里,韩世忠多次上书,揭露金之阴谋,坚决请战,与秦桧进行多次斗争。绍兴十年,在岳飞北伐的同时,韩世忠连克海州等地,十一年,奉命救援淮西,后被宋廷调回,任枢密使,解除兵权。秦桧迫害岳飞,举朝无敢言者,独韩世忠面诘秦桧误国,为岳飞伸张。绍兴和议后,他闭口不言兵,杜门谢客,以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表示思念沦于金朝统治的故土。绍兴二十一年病逝,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

篇7:韩擒虎简介

韩擒虎

韩擒虎(538—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

韩擒虎的父亲韩雄曾为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隋书·韩擒虎列传》)。又又好读书,略知经史百家,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赏识,常令他与诸子在宫中交游。北周时韩擒虎因军功拜为都督、新安太守,后迁仪同三司。其父去世后,韩擒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授新义郡公。

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宇文邕伐北齐,攻占晋阳(今山西太原)。时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率兵3万镇守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韩擒虎乘北周军不断取胜的有利时机,说降独孤永业。后率军北上平定范阳(今河北涿州),授上仪同、永州刺史。不久, 韩擒虎任行军总管,击退陈军对光州(治今河南光山)的进攻。随即又随大将军宇文忻进平合州(治今合肥西)。杨坚为北周丞相时,调任和州刺史,屡次挫败陈将甄庆、任忠、萧摩诃等对江北的进攻,使陈军丧气。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隋文帝为统一中国,革除弊政,发展生产,亲自讲武,整顿军队,并陆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不断增强国力、军力。隋文帝准备先灭陈朝,后击突厥,因此向南方调集军队,遴选了一些有才能的军事将领,驻守江淮。隋文帝素知韩擒虎具有文武才能,且声名卓著,再加上尚书左仆射高颎的推荐,遂以韩擒虎为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合肥),为灭陈作准备。陈宣帝陈顼委任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等御隋。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萧摩诃率军进攻江北(指淮水以南、大别山以东之长江以北)隋地。二十四日,陈将军周罗喉攻占隋之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二十六日,杨坚遂命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发兵伐陈,令高颎节度诸军。长孙览率8总管兵出寿阳(今安徽寿县),水陆俱进,师临长江,陈人大骇。时因北方突厥对隋威胁较大,经常袭扰北境,隋文帝欲作战略调整,高颎遂下令停止攻陈,撤回攻陈之师。

十二月,隋文帝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充实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此后数年,隋朝一直在北方与突厥作战。至开皇四年(584年)秋,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隋文帝又经过几年励精图治,使国力、军力显著增强。而陈朝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内部矛盾尖锐。在此期间,韩擒虎始终整军经武,训练士卒,甚为陈军所忌惮。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诏,列举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20条,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人心。十月,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统由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杨俊指挥上游3路进攻江夏(今武昌),以扼控长江,阻止上游陈军东援;杨广指挥下游5路为主攻方向,杨广出六合,贺若弼出广陵,韩擒虎出庐江,锋芒所向,直指陈都建康(今南京市)。十一月,杨坚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誓师,准备渡江的各路隋军进抵长江北岸,完成进攻准备。

陈后主荒淫骄侈,政治腐败,既不懂军事,又不纳部将建议,凭恃“长江天堑”,疏于防务。为了元会(即春节)之庆,竟命镇守缘江重镇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南徐州(治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率战船回建康,致使江防更为薄弱。十二月,长江上游隋军首先发起进攻。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韩擒虎乘陈军欢度年节、疏于守备之机,率锐卒500出庐江由横江口(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长江。陈军守将皆醉,韩擒虎一举袭占陈沿江要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袭占采石后,韩擒虎即命令主力部队渡过长江,挥军逼近建康。

初四,陈后主察觉事态不利,下诏亲帅陈军拒敌。命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又派南豫州刺史樊猛率水军坚守白下(今南京城北金川门外),抵御六合方面隋军;以散骑常侍皋文奏率部镇守南豫州(治姑熟,今安徽当涂)。

正月初七,韩擒虎进攻姑苏(今安徽当涂),半日而克。陈军因惧韩擒虎勇猛善战,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投降。江南百姓久闻其威名,纷至军门拜见。隋文帝闻讯后大喜,为此宴赐群臣。

陈后主令陈军放弃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山险不守,命诸军屯于都城内外。十五日,陈镇东大将军任忠率军自吴兴(今浙江湖州南)入援建康,驻守朱雀门(建康城南门)。十七日,贺若弼军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屯于山南白土冈东;韩擒虎与渡江攻占南陵(今安徽贵池西南)的总管杜彦合军步骑2万,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军3万渡江,进占石头。至此,隋军对建康已形成合围。

陈后主面对隋军攻势,不采纳部将任忠、萧摩诃的建议,致使建康附近10余万陈军无所作为。二十日,陈军奉命仓促出战,在白土冈南北列阵20里,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军初战不利,然后猛攻陈军薄弱部分,陈军全线溃退。时建康城内空虚,韩擒虎率精骑500批亢捣虚奔袭建康。进至石子冈(今南京雨花台)时,陈将任忠迎降,陈后主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在今南京秦淮河上),闻韩擒虎军至,众惧而溃。韩擒虎军直入朱雀门,陈军还欲作战,任忠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隋书·韩擒虎列传》)!陈军见任忠已降,皆散走,韩擒虎迅速占领建康,陈俘后主,陈朝灭亡。当夜,贺若弼军也从北掖门入城。

二十二日,杨广到建康,令陈叔宝用手书招降上游诸将。周罗喉、陈慧纪等均降。二十九日,隋文帝诏令使节巡抚陈各州郡。二月,吴州(治今江苏苏州)等地守将拒不投降,被宇文述、燕荣军击破。岭南数郡共奉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冼夫人为主,保境拒守。文帝诏遣柱国韦洸等前往安抚,岭南各州皆归于隋。至此,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时名将贺若弼亦有大功,因恚恨未能俘获叔宝,耻于功在韩擒虎之后,于是与韩擒虎相争,以至拔刀而出。为此,隋文帝下诏说:“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隋书·韩擒虎列传》)。又下优诏于二人说:“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隋书· 韩擒虎列传》)。

四月,二人在回京后,又在隋文帝面前争功,贺若弼说:“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略不交阵,岂臣之比 !”韩擒虎也说:“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隋文帝无耐,只好说:“二将俱合上勋”(《隋书· 韩擒虎列传》)。于是将二个都进位上柱国,赐物八千段。因有司弹劾韩擒虎放纵士卒,淫污陈宫,故不加爵邑。

是月,突厥来朝,隋文帝为树威扬武,便问突厥使者:“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答曰:“闻之 。”隋文帝命左右侍从引突厥使者到韩擒虎面前,说:“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隋书·韩擒虎列传》)。韩擒虎厉然顾之,突厥使者十分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另封韩擒虎为寿光县公,食邑千户。后以行军总管屯兵金城(今兰州),以防备突厥,又拜凉州总管。不久回到长安,隋文帝于内殿宴之,恩礼殊厚。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公元592年12月26日),韩擒虎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子韩世谔嗣。

点评:韩擒虎与贺若弼并为灭陈名将,却先后两次争功,有失大将风度。这与元朝的伯颜、阿术二人相比,实在是差之千里。《隋书· 韩擒虎列传》对二人的才能评价如下:“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擒奋发,贾余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逾骇电。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若居多,武毅威雄,韩擒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余地。然贺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于斯祸矣。韩擒累世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弼居多,武毅威雄,韩禽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余地。韩禽累叶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

篇8:韩企先简介

韩企先

韩企先(1082~1146)

金朝汉人宰相。燕京(今北京)人,先世为蓟州玉田人,世仕于辽。辽乾统年间进士。辽亡,入仕金朝,为枢密院副都承旨、转运使、西京留守等职。天会六年(1128),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次年,任尚书在仆射兼侍中,封楚国公。十二年正月,为尚书右丞相,应召至上京朝见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时,继为右丞相。皇统元年(1141),封濮王。金世宗完颜雍曾称“汉人宰相惟韩企先最贤”,“本朝典章制度,多出斯人之手”。

篇9:韩德让简介

韩德让

韩德让(941~1011)

辽圣宗耶律隆绪时大臣。后赐名德昌、又赐姓耶律,名隆运。祖韩知古,官至中书令。父韩匡嗣,卒于西南面招讨使任,封秦王。辽景宗时,韩德让初任东京供奉官,累迁权知南京留守事。乾亨元年(979),因守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击宋军有功,授辽兴军节度使。不久,入朝为南院枢密使。四年,景宗死,圣宗嗣位,承天皇太后摄政,韩德让领宿卫事,极受宠任。统和三年(985),兼政事令,与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室等重臣同心辅政,对稳定圣宗初年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四年,宋军北伐,他随承天皇太后南征,败曹彬、米信之师,封楚国公,复进封楚王。十二年,代室为北府宰相兼领枢密使。耶律斜轸死后,韩德让兼北院枢密使。十八年前后拜大丞相,进封齐王,总理北南两院枢密院事。二十二年,从承天皇太后南征,澶渊之盟后,徙封晋王,赐国姓耶律;且出宫籍,改隶横帐季父房(见斡鲁朵),位在亲王之上。他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对圣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以及维护辽宋盟约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二十九年,死。赠尚书令,谥文忠。

篇10:韩真发简介

韩真发

姓名:韩真发

性别:男

年龄:49

出生地:吉林长春

学历:大学

主要公司:正业集团 (没有网站)

公司总部:吉林长春

第一次上市:没有

主要行业:养殖,猪肉加工,长春和北京房地产

资产:1.55亿美元(1.45亿美元)

韩真发曾是一名政府官员,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他抓住机会下海。早期投资房地产,后来做过商业租赁和酒店。他在开始投资现代农业。目前正业集团计划投资2亿美元,其中包括养猪,种植,屠宰以及精加工。韩真发希望藉此提高当地农民的技术。正业集团有1100名正式员工,还为15000人提供就业。

篇11:韩作荣简介

鼓浪飞花

作者:韩作荣

在我多年前的印象里,厦门只是个蕞尔小岛、弹丸之地。在常人眼里,小大抵是难以入眼的称谓,可以忽略不计、零头碎脑之类。鼓浪屿更小, 可为小中之微。可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精微,事物恐难以大小来体现其价值的。而厦门最引人入胜处恰恰是鼓浪屿。

这是个绿荫、藤萝与花树遮覆的岛屿,日光岩于岛上突兀而起,像钢琴的高音,在珠子般滚动的清亮的声音里攀升到极致,超拔且明丽。绿荫丛中,在随岛势起伏蜿蜒的小路漫步,你会看到高大的榕树垂下的丝丝缕缕的气根,路边的老藤盘络纠结,如同这小岛数不清、理还乱的历史。是啊,那白色的教堂,八瓣花朵般的圆形窗和三角状尖顶上的十字架,那桔红色的洋葱头般的屋顶,那雕刻着狮头和卷形花叶的大门,那铁锈红色的撑开的伞状的瓦盖,形形色色,鳞次栉比,曾是十二国的领事馆,以及商人、华侨以及官人名流所建造的楼房别墅,里面,曾藏着多么动人心魄抑或令人心酸的故事。这些凝固的音乐,华美、斑驳,颇具沧桑之感。这让我想起那些等待下南洋的丈夫归来的女人,纵然锦衣玉食,处于雕梁画栋之间,可如同蒙尘的钢琴,即使有满腹妙曼的音乐,也只能空守着孤独与落寞。想及此,我已失去观赏别墅的兴致,倒是风中翻卷的几片落叶触动了我抑郁的萧疏感。

可鼓浪屿实在是个令人神清气爽的地方。明亮的阳光下,海上的风吹过来,让人有一种强劲和阔大来临的感觉,让你吐出胸中的沉郁污浊之气,尽情吸纳澄澈而又新鲜的气息。天是蓝的,海水是蓝的,沙滩是黄的,屋顶是红的,而葱郁且浓密的树是碧绿的,油亮并有一种通透感,漾着水意,这小岛,简直就是一块极品的翡翠,令人赞叹,令人心仪。

说起岛上的花树,确令人大开眼界。元月,正是北方滴水成冰的季节,而这里,仍旧有鲜花开放,绿浪接天。棕榈、槟榔的阔叶如张开的手掌,轻抚着微风;相思树细窄穗状的叶片在轻轻摇摆;扶桑清瘦,榕树强壮,三角梅柔美;而爆竹花一挂一挂地悬在篱墙上带着除旧布新的喜气。这些著名或我尚不知名的花树,令人惊异的是其萌生的新叶,淡绿中含着娇嫩。看来这里没有冬天,叶芽一年四季都在萌发,树叶则时时更新,花树没有冬眠,充满了活力。

鼓浪屿尤可称道的是它的钢琴博物馆、管风琴博物馆。博物馆收藏的70台世界名古钢琴和百盏古钢琴灯台,让人领略了这些罕见的稀世珍品。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架无人弹奏的钢琴,说是由一张纸卡上的孔控制风的大小使琴键起落而奏响音乐,没有手指,没有弹琴人,好像有个幽灵在演奏。还有让我略感震撼的就是那架巨大的管风琴了,这古老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博物馆入门的厅堂,直抵高大屋顶的横梁,简直就是一座小山。站在这架琴前,突然会觉得自己矮了许多。厚重的木制的琴箱,那一排排竖立的金属管呈新月形由一端凹下又从另一端升起,那金属的清亮该是由此生成,而那浑厚、低沉的声音当是木制的音箱所给予的。当金属、木材与踏动的脚及弹动的手指相遇,不知奏出的是人籁之音呢还是天籁之音?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吧。听那声音,让人顿感庄严、肃穆,仿佛置身于教堂之中,让我感知出音乐的力量。

在我看来,厦门的美是以鼓浪屿为核心的。音乐是鼓浪屿的灵魂,而白鹭则是其跃动的音符。这鼓浪屿之波越过海水,起伏跌宕的旋律在升腾、伸延,凝固成厦门的环岛公路和跨岛大桥,以及无数新笋般飞长的楼群,这旋律跨海而过,又激越于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于是,一片又一片新区又在崛起。这古典的、印象式的继而走向现代的音乐,已合成宏大、雄浑且激荡回环的交响的旋律,奏响在如今已是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

是的,音乐已浸透了这座城市的总体和细部。它优雅、干净而又纯粹。它的白鹭洲是小夜曲,它的大桥是咏叹调,它的楼群和厂房是交响乐,它的园林是民谣,而它隆隆轰响的马达是进行曲。当几只白鹭落在伞尾葵的浓绿之上,多像大海在鼓浪飞花。而一栋栋竖起的新楼,多为白色、淡色的,甚至路旁的护栏,立交桥的背底,也是白色的,那是鹭的颜色。而所有的建筑物多有弧线,委婉而亮丽,如同旋律的延展。即使是一家小店,也称“嘀哒嘀”,带着音响……

我知道,厦门的沧桑之变是厦门人创造的,真正了解厦门的,该是他们自己。

在归程的路上,我又回头望了望那把钥匙的雕塑。是的,厦门称“门”,必有一把打开门锁的钥匙。这把钥匙将厦门打开,使之成为开放的特区,并使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知道,这把钥匙真正开启的,该是心智之门。(人民日报-02-02)

篇12:韩小蕙简介

美女如云

作者:韩小蕙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中国已进入美女如云的时代。

以我的家乡北京为例:无论是在“满城春色宫墙柳”的紫禁城红墙下,还是在“引车卖浆唱月圆”的胡同风情中,更是在“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璀璨大商城里,一抬眼,一回头,一转身,到处皆可见美女的身姿在婀娜地摇曳。

个子高的个子矮的,年龄大的年龄小的,身体胖的身体瘦的,头发长的头发短的,柳叶眉毛杏核眼的,瓜子脸庞水蛇腰的,穿旗袍的穿牛仔的,莺声燕语的喜鹊喳喳的,本地的外地的,有知识的没知识的,素质高的素质低的……反正是一街的美女一街很高的回头率。直把街人晃得眼花缭乱,直把男人比得没了光彩。

美女如云也是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的表征。

以前肯定是没有这么多美女的。记得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到同学家里玩,见到她47岁的奶奶,一个脸黑且皱纹深刻的老太太,穿一件蓝布大襟褂子,弯腰驼背地走来走去。同学说她是干活干得弯了腰,我则觉得47岁已经老到了生命的极限。今天看47岁的身边女士,哪个还不光鲜得“回头一笑百媚生”?再加上那么一“欧莱雅”,那么一“保姿”,那么一“sk-two”,谁不说她们犹是“梨花一枝春带雨”呢?

话扯远了,还是回头来说年轻的美女们,这些小美女们可真是赶上好年代了,不像40年前,满世界游弋着极左思潮的巡洋舰,只允许灰、绿、黑、白四种颜色存在,其他的一律“斩立决”(瘆不瘆呀!);不像30年前,买一件的确良衬衣也要省吃俭用,花去一个多星期的工资(惨不惨呀!);不像20年前,满大街男男女女都“西服”,那是各单位一窝蜂地学外国企业的产物(傻不傻呀!);不像10年前,街上一会儿流行红裙子,一会儿流行黄葵花,一会儿又流行绿格子,弄得女孩子们追风逐月地赶时髦,一个个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丧失自我,谁都和谁一个样(锈不锈呀!)……

甚至,就连5年前也不像了。短短5年时间,我神州大地上如施了超强肥料的蘑菇似的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名牌店,不单全世界的精品都风起云涌地搬到了中国,就连中国自己的各种品牌、名牌也雨后彩虹般地迅速蹿红。君不见,大美女小美女们,哪个不是名牌满身,珠光宝气?哪个又不是胭脂、口红、唇膏、眼影、睫毛膏、香水……一应俱全?更有满大街的美容院,让她们像害了相思病一样粘在那里,魂不守舍!

而今更甚,连美女们自己也搞糊涂了——面对着长的、短的、胖的、瘦的、里面的,外面的、五颜六色的、七型八款的、大山崩大海啸一般汹涌而来的时装,怎么选择呢?怎么跟风呢?怎么不落伍呢?“风源”和“队伍”又在哪儿呢?

毋庸讳言,就这么一打扮二捯饬三美容,中国的女子们就是变得越来越光鲜、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光彩照人了。哦,对了,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呢:其一是营养,40年前中国人吃的是什么,现在我们吃的又是什么?那时粗粮是顿顿当家掌柜的,连周六、周日都不休息一次;今天是花大价钱满世界去追“粗茶”、追“淡饭”、追“自然绿”,什么玉米、黑米、黑豆、南瓜、红薯等五谷杂粮,什么低油、低糖、低盐、低脂的蔬菜、水果,什么海鱼、海参、海虾、海带、紫菜、虾皮……结果呢,惯得村姑的脾气比小姐的还大了,直叫人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么好的营养,培养帅哥美女的几率自然大大地增加了,这就又牵扯出第二个重要的因素——精神面貌。按照西方哲学家的说法,物质美是智性美与道德美的外壳,也就是说,物质美只是美的第一步;但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当然也还是相当重要的,整天吃糠咽菜的人只能面黄肌瘦,浑身破衣烂衫的人也不愿意到大庭广众去招摇。而今天一街一街的美女们呢,衣着挺拔,环佩丁当,高跟鞋踩得马路“咔咔”地打出一串儿美丽的小火花,浑身满脸的自信,相跟着国家的gdp一起成长。

经济基础不仅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着美女们的美丽是往下滑落还是往上飙升!

不过,在当下这个奔腾激荡的社会转型期,美女飙升也同样面临着剧变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与幸福感一同来临的,也还伴随着多多的焦虑和深深的郁闷。宝马香车、灯红酒绿自然是兴旺发达的“范儿”、“派儿”,固然可喜、可意、可心;但不可心的是,往往老有一个叫做“纸醉金迷”的家伙与它如影随形。滚滚红尘,汹汹商海,诱惑太多了,于是成群结队来城里打拼的“嘉丽妹妹”们,各自演绎着德莱塞一百多年前就设计出来的各种悲喜剧,亦不足为奇。

韩擒虎简介

韶关韶石山

春游宝石山550字作文

游宝石山作文400字

李商隐《韩碑》

韩幸福杂文

韩公主语录

韩庆祥:强国时代【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随笔 游乌石山不爽记

杜甫——《寄韩谏议》

韩石山简介(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韩石山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