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韩幸福杂文(共含5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oix7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韩幸福杂文4篇
“依法收贷”莫违法
面对赖债不还的“钉子户”,信用社大多深恶痛疾,而依法起诉多是束手无策之下的“明智”之举。但是,最近听说某信用社在屡催不还的情况下,开走了贷户的轿车一辆,拍卖后还清了贷款。闻此,笔者不禁为信用社的“勇敢”捏一把汗。
众所周知,依法收贷的主要依据是“依法”二字。贷户欠贷不还,当属违法不容置疑,但贷户资产财产应在合法的程序下通过法律部门处理,信用社既无直接扣押权,也无随意变卖权。倘若贷户是“难缠的主”,“反咬一口”,信用社如何吃罪得起!同时,得罪了贷户,使贷款“收回无望”,而且推上法庭,信用社败诉恐怕也在情理之中。
依法收贷,应该提倡,但必须懂法。否则,就会干出上被告席的蠢事来!
贷款挂息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企业拖欠信用社贷款利息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信贷资产状况不断恶化,许多信用社在企业拖欠利息的“顽症”下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经营效益每况愈下。
据笔者调查,企业拖欠信用社贷款利息的原因有三: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不佳,偿还利息无能为力;二是个别企业贷款较多,利息负担较重,怕偿还利息后,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三是信用社内部核算意识淡薄。不到收息日一般置若罔闻,是收息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企业拖欠贷款利息,严重影响到信用社的业务经营,但个别信用社为盘活不良贷款,仍不惜手段挂息盘活,这样不仅影响到自身效益的提高,而且也为企业“网开一面”,是主动偿还利息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盲目“报优”,忧哉
目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农村信用社系统轰轰烈烈,方兴未艾,着实令人欣喜。但同时“浮夸”现象也不容忽视。
近来笔者发现多篇“××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见成效”的稿子,先是懵懂,继而困惑,之后便担忧起来。信用社的信贷支农,着实为农村的发展、农业的丰收、农民的致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新农村建设是近来才出现的新词汇,信用社提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无多少时日,如果说现在就已见到成效,就不免令人怀疑,难以置信,并有浮夸之嫌。而况,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简简单单的贷款投放,较短时间的重视努力,就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新农村建设也太轻而易举了吧!
服务新农村建设要真抓实干,礼节空谈。目前农村信用社重要的是搞调查,订规划,抓落实,要有新动作,决不可移花接木,将往日的成绩移至今日,更要防止“假、大、空”现象的发生。盲目“报优”的浮夸之风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决不可重蹈覆辙。
追究一下“责任人”的责任
近年来,我们农村信用合作系统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贷款“趴了窝”,出现了风险,形成了不良,无奈之举就是依法起诉,却很少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即便有些地方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也是轻描淡写,“板子”打的也是基层信贷员,似乎审查审批贷款、决定放与不放的领导及上级机关就毫无过错。
贷款形成不良,客户只是一个方面,依法起诉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但作为掌握贷款审查、审批、监测的信用社有关人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贷款形成不良,信用社对贷户依法起诉十分必要,但起诉也未必是万全之策,也不一定就能使不良贷款“起死回生”,农村信用社许多“赢了官司赔了钱”的尴尬便是有力的佐证。
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我们倒也喊了多年,但落实到行动上的却微乎其微。有些地方虽也处理了责任人,但真正的责任人却“逍遥法外”。发放贷款,基层信用社信贷员是第一责任人,但信贷员往往处于“放款无权,收款有责”的境地,信贷员成了“替罪羊”,许多审计、监测、审批的岗位的责任人却免于处罚,极大的挫伤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就要根据各个岗位所承担的责任,根据贷款损失的程度,对造成不良贷款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只有“板子”打到了真正责任人的“屁股”上,有关人员才会闻风丧胆,才能增强经营者的责任心,减少信贷资金的风险性。
韩幸福最新杂文小品10篇
“正”字的联想
长期以来,投票选举都划“正”字,谁的“正”字多,谁就成为佼佼者。
划“正”字之法始于何时,有什么深刻含义,笔者“孤陋寡闻”。为何不用别的字呢?我以为,除了“正”字笔划是五划,便于计数之外,还暗示着选举者的投票心理。首先,投出神圣的一票,是希望当选者堂堂正正,为人公正,办事秉正,言行端正,生活廉正,除邪刚正,有错改正……一言以蔽之,为人民服务要“真正”;其次,“正”字的五划象征着人的五官。当选者应该五官端正,做到嘴不馋、腿不懒、耳不“偏”、心不乱、手不“长”,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一个勤于政事、清正廉明的形象。
然而,有些当选者却辜负了选举者的初衷。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为官一任一事无成;个人利益一马当先,谋私利争先恐后,无丝毫“公仆”意识。如此,怎不令选举者大失所望呢?
人民选举你,你就应该对得起那个“正”字,敢为人民鼓与呼,多为群众办实事,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要替群众着想,竭尽全力履行公仆的职责。
不可“五官争功”
相声《五官争功》形象地讽刺了片面夸大自己,缺乏全面观念的行为。人们在捧腹大笑之后,又有似曾相识之感。
“五官争功”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屡见不鲜。某信用联社出了位点钞女状元,“五官”便粉墨登场,争功抢名的“竞争”意识可谓强矣。会计出纳部门说应归功于业务培训得力,女工委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女”字,政工部门说是宣传鼓动的巨大成就,所在部门则更不甘落后,大讲“土壤、气候”。
工作成绩是各部门共同努力,职工刻苦学习取得的,应是多因一果,而不是有因必果。片面地把共有成绩说成“独家专利”,心中唯我,既不利于内部团结,又不利于今后工作开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绩面前用不着争功。应该总结经验,在工作中狠拚、猛争。
“不收零”与“没零找”
前不久,携妻带女到一家储蓄所取钱,储蓄员算好了利息,说“没零找”非让我自个出去换一下,跑了一大圈也没换来零钱,只好只认倒霉道声“不要了”。过了一会,又看到一位老太太点了一大兜硬币,储蓄员因嫌麻烦,让老太太吃了“闭门羹”。面对此景,不由得感慨万千。
眼下,储蓄所里“不收零”与“没零找”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是储蓄所将零币拒之门外,应一方面确是“没零找”让储户毫不困惑。储蓄所本是经营货币的特殊服务性行业,零币也是钱,焉能不收?诚然,收存零币这些“芝麻”不如收存大票这些“西瓜”来的快。但倘若一味地对零币不屑一顾,久而久之恐怕就会“芝麻”没捡住,“西瓜”也丢了。
时下,储蓄网点星罗棋布,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不收零”与“没零找”只能赶跑客户,有掠凇肮丝椭辽稀钡淖谥迹天长日久要砸烂自己的饭碗。希望储蓄网点的同志引以为戒,使“不收零”与“没零找”的现象销声匿迹。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干工作应该多做少说,这是谁都知道如此做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注重“说工”而不去踏踏实实做事的却大有人在。他们贪图清闲,日图三餐,夜图一宿,“一杯浓茶泡日月,一包香烟燃时光”,无所事事,偶尔下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党的工作敷衍了事。但谈起政策原则来却头头是道,邀功请赏时争先恐后,更有些人整日悠哉游哉,在其位而不谋其政,饱食终日,或放弃原则,争权夺利,拉帮结派,涣散人心;或心安理得当“动口不动手”的君子,纸上谈兵,光说不练,搞“天桥把式”……他们忙在嘴上,白耗了光阴,贻误了工作。
空谈误国,多干兴邦。改革开放,搞信合事业,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油嘴滑舌,空喊口号,耍花架子,做表面文章,都是无济于事的。纵使你有金嘴玉舌,成绩也不会从天而降,到头来只能是“海市蜃楼”。语言并不能代替行动,实干才是最响亮的口号。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办实事,求实效,春花才会含苞待放,秋实才会硕果累累。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行动的矮子,大话的巨人”之类“唱功”者,将无立足之地。真心实意,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做功”者,越来越受人尊敬爱戴。如果我们都能够开拓进取,身先士卒,少点“纸上谈兵”和“发号施令”,何愁祖国不繁荣昌盛,信合事业不兴旺发达?
“驴打滚”死灰复燃
绝迹多年的“驴打滚”高利贷,近年来在一些穷乡僻壤死灰复燃,造成恶劣后果,人们呼吁治理。
据笔者对河南省内一些乡村的调查,现今出现的高利贷,利率高出银行、信用社贷款利率几倍、甚至几十倍,借款者多用于婚丧事件、天灾人祸和个体户的营运资金。
一位因遭“驴打滚”而债台高筑的个体工商户对笔者说:“如今到银行、信用社贷款难上加难,为生产经营不借‘高利贷’不中呀!”一位老农苦不堪言地告诉笔者,他去年在民间借贷500元,一年下来,利息就达600余无,真是得不偿失啊!一位靠卖牛肉暴富的老板,是放高利贷的老手,他的女儿说:“我父亲因放高利贷确实赚了不少钱,但也有些钱放出去是有去无回!”
高利贷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扰乱了金融秩序。二是使一些人更加贫穷,少数人则一夜暴富。三是易引发恶性治安、刑事案件。因此,要坚决打击、取缔高利贷行为。同时,银行、信用社应加强教育引导,把民间借贷导入正轨,增加贷款投放量,占领农村信用社信贷阵地。
也要治治“白眼病”
见某人荣升晋迁、取得了成绩或专业户发了财,而生嫉妒之心,并不遗余力去陷害、诽谤,此乃“红眼病”之症状。最近,笔者也发现还有人患着“白眼病”,有例为证:
某县农村信用联社机关进行人事改革,实行“三定”,有10余名机关干部调整到基层信用社去工作,马上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下去的干部肯定是没本事或犯了错误”。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势在必行。一些人对此持以“上荣下辱,官贵民贱”的陈腐观念。“白眼”相视,指三道四,就有点少见多怪了。
机关实行“三定”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能者上,平者掉,庸者下”是一般的用人标准,实行定岗、定编、定额以后,需要有大批干部下到基层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庸庸碌碌或犯了错误。如果以“白眼”看待精简之后变动的同志,就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妨碍改革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创造一个能下的环境,还需要为某些人治疗一下“白眼病”。
抓落实≠滥检查
最近到基层调查,某信用社主任告之,临近年底是平衡各项业务计划的关键阶段,却接二连三来了检查组。这个检查各项业务的完成情况;那个检查验收会计升级达标工作;这个检查安全保卫设施;那个信用社的规范化管理。每次迎接检查,基层都得“运筹帷幄”十天半月,基层的`同志说,一听检查组要来,心中就发怵。
诚然,作为上级为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适当对基层进行检查,本来无可厚非。如果在搞好基层的同时,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敷衍塞责,注意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基层的同志是欢迎的。但不论大事小事,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解决的,偏要兴师动众派个检查组来,反而会给基层造成忙乱,干扰基层抓正常工作的落实。而且我们有些领导同志和机关部门只把眼睛盯着下边,却忽视了自身诸多工作的落实,“种了下边的田,赔了身边的地”。这种顾此失彼的作法实不可取。
时代需要敢于竞争的人才
竞争的时代需要敢于竞争的人才。可是,当前一方面是国家迫切需要各种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却是一些专门人才常常被埋没。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恐怕在于这些专门人才没有把自己的才能真正表现出来。
有才能而不表现,应该说是很遗憾的事。正如有些企业家说的,生产了好的商品,而不去宣传它,就不能招徕顾客,得不到别人的承认。人也是一样,要想对方重用你,你就得使对方知道你具备的才能。要不,纵使你有再大的本领,别人又怎么能从你的表面透视出你的实质呢?
然而,一些人认为自我表现才能,会被人视为“出风头”,因而在“人言可畏”之下默默无闻,坐等别人的推荐。其实,千里马如不引颈长鸣,伯乐又何以认定它是千里马呢?诸葛亮若不自比管仲、乐毅,徐庶就没办法举荐他,刘备恐怕也不可能有三顾茅庐之举吧?
要表现自身才能,须具备三个因素:素质、交际、态度。缺乏素质的表现是虚妄的表现,也许一时可以欺世盗名,但终久要露馅而被人们唾弃的;不懂交际,就失去表现的对象;不懂态度,是愚蠢的表现。
当前,中国正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东方。二十一世纪将属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愿大批勇于表现才能、善于表现自己才能的年轻人,汇聚到各条战线上来,发挥你的才能,表现你的才能吧!
人生“第一”最为贵
不少青年朋友面对“第一”的桂冠顶礼膜拜,却总觉自愧弗如。诚然,“第一”来之不易,然而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精神也没有,“第一”岂能从天而降。
“第一”是社会前进的火车头。第一个举起石斧扑向猛兽的人,第一个制造火药的人,第一个咬开蟹螯的人,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每个“第一”都把人类带向了新的纪元。也正是这种“敢为第一”的精神,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鼓舞人们奔向明天。“第一”精神使科学家硕果累累,使文学家流芳千古,使平凡劳动产生伟大业绩,使有志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今天,我们多么需要发扬这种“第一”精神啊!
然而,长期以来,一些人思想僵化,顽固保守,不敢争当“第一”,害怕闯“新路”。旧的思想观念常常缚住人们的手脚,压抑了多少人聪明才智的发挥。放眼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世界经济重心也正在东移。我们要利用时机,迎接新的挑战。无数青年创业者不安祖国落后现状,闯出新路子,干出了前人没干过的事业,这种精神就是当今时候最为宝贵的“第一”精神。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重要的不是看到我们做了什么,而是要明白我们还没有做什么。广阔世界无数未知领域在等待我们,我们应以哥伦布的“第一”精神,去大胆探索,开辟新的天地。
人生高境界:“铺路石”精神
不少青年朋友以“生当作人杰”为信条。能做人杰,当然很好;但是,现实生活中成为人杰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他们没有成为伟人,然而“四化”建设又怎能离开千百万平凡的“他们”呢?
中国女排连续5次获得世界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国女排的成功之路上,凝结着无数为排球事业而默默工作者的人们的心血。许许多多的排球工作者为了祖国排球事业的腾飞,呕心沥血,艰难地探索,默默地工作。他们自己虽然未能获得世界冠军的称号,但他们的劳动为女排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他们并无怨言,甘愿像“铺路石”一样,让后来者踏着他们用心血甚至生命铺出的道路前进。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世界冠军。可以说,他们和世界冠军同样伟大。
甘当“铺路石”决不意味着碌碌无为。具有“铺路石”精神的人,是一种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他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平凡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许多伟人所从事的正是平凡的工作。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是这样的人。
青年朋友们,千万不可小看“铺路石”!
幸福是什么杂文随笔
幸福是什么,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家里才有油炸的喷香的丸子,还有一些肉,炒菜里多了一些油水,吃起来最是美味,那种感觉一直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就是幸福吧。
小的时候家里不富裕,得到几毛钱,买几块糖,买一小袋零食,或买一个冰棍,都觉得无比幸福,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我觉得那就是幸福吧。
小学的时候,一群小伙伴,吵吵闹闹,抓迷藏,打弹珠,抓知了猴、蝎子,时光一点点流过而不知,那是快乐的时光,也是幸福的感觉吧。
中学的时候,青春年华,写纸条,暗恋,却又不敢表白,有时对方的一笑一颦,不是对自己却胜似对自己,欢快一整天,那就是幸福的感觉吧。
经历过一道道各种考试,终于知道那个高考分数,把这个分数告知家人,也许没有太过励志的祝贺,华丽的鼓舞,可能只是一个点头或者答应一声,但我知道那是幸福。
大学了,轻松了,但是又有了新的想法,朝着新的方向走去。然后硕士、博士,然后有人把学位帽子的麦穗从一边拨向另一边,毕业了,工作了。期间结识了现在的老婆,相识了,热恋了,一起了,确定了,走进婚姻了,我知道开始了新的生活,那是各种各样的幸福吧。
拿到第一笔工资,欣然了,这在孩子眼中或学生时代,这看来应该是一大笔钱,这是一种满足和幸福吧。
然后,多年以后,一个糖块吃起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满足,也许糖没变,变得是吃糖那个人的心境和经历。
儿时的游戏一样一代代传下来,等长大了觉得那似乎也没有那么有意思,但是对于他们那就是快乐时光,变得可能是眼光和角度。
曾经一个个期望,在那时看来,如同远处的一座座高山,遥远而又难以攀登。今天站在山这边望向那边,似乎也一样的遥远。有的人就永远的隔山相望:那边羡慕这边的高远,这边羡慕那边的'安宁。没有勇气去找做理想的自己。
幸福是什么?也许没有知道,也许又都知道。
一颗糖,一次玩耍,一次牵手,一次通过考试,一次走向毕业……这些在我看来是幸福,在你看来是正常。而你所谓的幸福,在另一个人看来也许也是不足为奇。但是那些对于我,对于你,却是莫大的满足。
生病的认为健康就是幸福的,没钱的认为有钱的应该是幸福的,百姓认为当官的应该是幸福的,不知名的是认为知名的是幸福的,丑的认为漂亮的就是幸福的。然而,是么?长久拥有这些的人认为那些是理所当然的,何来幸福之感?他们的眼中,幸福还在前方:健康的希望更健美,有钱的想挣更多,当官的希望找到更合适自己的位子,知名的人还想有更出名的作品,漂亮的还想更健康更靓丽……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似乎她永远在远方,那个你得不到的前方。
得到了似乎也就变得理所应当。那远方又在哪里?
远方在乎流更多的汗水,花费更多经历和头脑,规划更多蓝图,甚至还带来了算计,勾心斗角,挣个高下……
远方到达了,幸福得到了,也在失去:失去了时光,丢掉或失去了曾经的赤子之心,还有丢掉了出发时的初衷。
然后,我们将这些走向远方的路,称之为奋斗之路。于是奋斗与幸福等价。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奋斗,从一次次的幸福走向新的幸福:糖有了,肉有了,学业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位子有了,事业有了。
但是当拥有这些的时候,为什么还是觉得迷茫,远方在哪里,幸福在远方,那远方又到底在哪里?
远方也许并不遥远,在抬头低头之间。抬头是远方,低头是脚下,是此时此刻,是一个完整的自己和内心,是从以前走到这里的那一刻,这一刻曾经幸福着。远方一直都在,此刻却可以瞬间变成曾经。
幸福是什么,在乎远方,在乎此刻,更在乎此时此刻的自己。
幸福来之不易杂文随笔
近中午时天气突变,虽然昨天看天气预报知道今天会降温,却没料到变化来得这么突然。昨天最高气温从平时十度左右一下子飙升到二十六七度,很多人脱掉大衣穿上了T恤,今天气温又一下子降到十几度,还伴有四五级的东北风,估计昨天穿T恤的人又要重新穿上大衣了。
风呼呼地吹呀,吹呀,吹得小树弯了腰,吹得池水荡起小波浪,吹得绿莹莹的柳枝纷纷朝同一个方向摆动着。风像撒欢一样,吹得那叫一个痛快。
早上我很有先见地带了大衣去上班,待到中午出来时外面已是另一番天地。我忽然想起西游记里每次妖怪要出场时都会有一阵妖风先现,我虽不至于像唐僧一样面带惊恐地被妖风旋走,却也被吹得站立不稳,瑟瑟发抖。我裹紧大衣,硬着头皮前行。
路上除了匆忙赶路的人,再看不见一个悠闲散步的,经过一处平时人满为患的广场,一个人影也没有,倒显得广场宽阔起来。
风一阵阵袭来,我加快了步子。
终于进了小区大门,向前走第一个岔路口左拐第一栋楼就是我家所在的居民楼,我近乎跑起来,快速左转,想尽快跑进楼里避避风。就在我不经意间向左手旁的一片草坪看一眼的瞬间,我一下子愣住了:
一对中年夫妇正蹲在草坪和楼角之间的水泥地上啃烧饼,他们背靠楼皮,半蹲半坐,一人手里一个烧饼,吃得正香。
或许看到我眼睛里的惊讶,他们有点不好意思,坐得靠前的男人看了我一眼,动了动身体,低下头,继续啃烧饼。
不想让他们尴尬,我赶快移开目光,跑回家里。
我虽不认识他们,却知道他们。
从去年开始,他们夫妻俩就经常来我们小区清洗油烟机,清洗一个收100元,我家也让他们清洗过一次,老公说油烟机洗过跟新的一样。
记得当时婆婆觉得100元有点贵,老公告诉她,他们挣这100元不容易呢,从拉水,拆卸,清洗,擦拭,组装,每个环节都费时费力,夏天还好,冬天天冷风大,夫妻俩就暴露在户外,况且,并不是每个小区都让他们落脚,被物业驱赶是常有的事。
我见过他们工作。那时正值日寒冬,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尚觉得冷,他们每人就穿着一个小棉袄,大概是为了干活方便吧。夫妻俩都戴着围裙,女人给男人打下手,一会儿提水,一会儿拿零件,寒风把他们的围裙角高高吹起,把他们的脸吹得又红又紫,他们却不为所动,只专注地干活……
今天,虽已是春天,却依然寒冷,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在这个小角落落脚,旁边停放着装水桶的'三轮车,地上放着几个常用拆卸工具,还有一台尚未清洗的油烟机。
也许他们没想到天气一下子变化那么大,也许他们还有没干完的活儿,不管怎样,他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坚守着。我想,对他们来说,天气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干活,要挣钱,要生活。
也许他们的儿女正在上学,也许他们有需要赡养的老人,也许他们想给自己多攒一些养老钱,无论为何,他们都值得我去学习。
他们蹲在角落啃烧饼的画面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我说不上自己什么感受,很复杂……
不过我想,至少在我觉得自己辛苦,感觉撑不下去的时候,有个声音能提醒我:
生活本不易,幸福需珍惜!
怪味幸福杂文随笔
一个女人,成为了母亲,真该感谢上天。这是使命吗?哦,不,这是恩宠。闪着人性的光辉,来自自然的恩宠。你,不是想要幸福吗?这就是幸福。所谓幸福,不过如此,对吧?——总觉得象个玩笑,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体验。甜蜜,腻歪了,酸到牙痛,加点烂白菜的痞味,哈哈。
自我嘲讽了一番,还是想念我的孩子。纠结,真想说,再也不想见到那孩子了!终究是说不出口的,说出口了也是不能当真的'。是想说点温情的话,抄袭吧?抄袭来的!凭我自己这张嘴巴,是怎么也说不出温情的话来的!怀胎十月亲自孕育的孩子,又怎样呢?
我的孩子,你是多么的不同凡响。初为父母时,谁都会发出这样类似的感慨吗?那我的感慨要有点夸张了:真是个趾高气昂的孩子!可是,总有一天,你的妈妈我会降服了你的!
那孩子,真把我吓着了。生下来的时候,比正常体重超出好几斤,看起来象个小老头。不到三天,把奶瓶嘴子吮吸得吧嗒吧嗒响了,那嘴巴一张开,简直象个老鼠洞。这不,不到满月,他就再也不愿咬我的乳头,断乳了。
不自在?可是更可怕的事情还有呢。我与他亲昵,他干脆扭头哇哇直喊“奶奶”??哦。不可思议!也不知道谁教他的还是怎么了?他就知道喊“奶奶”了?我还不晓得他奶奶是谁呢!??羞愧?!羞愧吗?有什么好羞愧的呢,反正以后他会让你无暇羞愧的。
其实,真想羞愧啊。有的事情,不提也罢。一提起来,全都成了社会学、心理学问题:看不穿假象的,抓不到真相的,都与我有关吗??你说有关就有关吧?说无关也就无关。可是,?人啊,之所以象个人,你以为真是因为享受到足够多的那所谓的小我之幸福吗??
再不敢提那所谓“万有皆空”?的虚话了。只是劝慰自己放下吧,一定要放下,随缘即遂愿。要知道,佛有意度你,并不在乎你是不是有心事佛。
★ 韩石山简介
★ 李商隐《韩碑》
★ 韩公主语录
★ 韩佳慧作文
★ 韩希勇语录
★ 韩擒虎简介
★ 韩国字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