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的来历和习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jobhere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一建军节的来历和习俗(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obher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一建军节的来历和习俗

篇1:八一建军节来历及习俗

中国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帝国主义”、“*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中国建军节的诞生之地

1927年8月底,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贺龙等指挥下,经过彻夜强攻,一举占领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义后第一次攻城战役的胜利。瑞金,这座赣南山区小城,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震惊了蒋介石、汪精卫。他们立即从江苏、安徽、湖北调集数十万大军向南昌反扑。鉴于敌我实力悬殊,从8月3日起,起义军开始撤出南昌,向南挺进。但是,起义军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顺利通过临川、宜黄、广昌、宁都等地。

南昌起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召开紧急会议,时任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中共地下党员叶剑英利用反动阵营的内部矛盾,建议张发奎不要追击起义部队,让他们南下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火并。此计正中张发奎下怀。于是,起义部队在撤离南昌后没有遭到追击,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一路平安地来到瑞金城下。

篇2:八一建军节的来历和习俗

根据20xx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在某些时期,也曾进行过阅兵活动。例如20xx年八一建军节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石岗机场举行公开阅兵仪式。

八一建军节的诞生

1920xx年8月底,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贺龙等指挥下,经过彻夜强攻,一举占领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义后第一次攻城战役的胜利。瑞金,这座赣南山区小城,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叶剑英妙计“调虎”南下

1920xx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震惊了蒋介石、汪精卫。他们立即从江苏、安徽、湖北调集数十万大军向南昌反扑。鉴于敌人和自己实力悬殊,从8月3日起,起义军开始撤出南昌,向南挺进。但是,起义军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顺利通过临川、宜黄、广昌、宁都等地。

南昌起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召开紧急会议,时任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中共地下党员叶剑英利用反动阵营的内部矛盾,建议张发奎不要追击起义部队,让他们南下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火并。此计正中张发奎下怀。于是,起义部队在撤离南昌后没有遭到追击,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一路平安地来到瑞金城下。

文字

1920xx年8月25日下午,在朱德、贺龙等的指挥下,起义军在瑞金北部的壬田镇,展开了起义部队第一次攻城战。陈上海告诉记者,进攻瑞金的主力是贺龙率领的第一、二师,周逸群率领的第三师作预备队。经过彻夜激战,敌“讨共第八路军”右路总指挥钱大钧所部5个团被击溃,向会昌方向逃窜。26日上午,起义军占领瑞金城。这是南昌起义部队首次攻占城市。不过,这一胜利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起义部队第九军参谋处长冉国平、二十军一师三团团长余愿学光荣牺牲,官兵伤亡数百人。

贺龙郭沫若在瑞金入党

八一建军节1920xx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之后,已是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毅然放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不顾反动阵营的威逼利诱,率部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前后,他多次向20军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周逸群表达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周逸群将这一要求转达给了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8月26日,起义军占领瑞金后,周恩来主持召开前委会议,一致通过了贺龙的入党申请。随后,在瑞金绵江中学,举行了贺龙、郭沫若和彭泽民三人的入党宣誓仪式。贺龙激动地表示:“党为了考验我,培养我,整整有三个年头,直到‘八一’起义后,党才批准我参加。由此可见,当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是很不容易的,是要经得起考验的,而且参加党之后更要经得起党的长期考验;绝不是一参加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就不再要党的考验了。今后,党叫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纵使粉身碎骨,也绝不背叛党!”历史证明,贺龙同志忠实地履行了这一诺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八一建军节在此诞生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每年8月1日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当年8月1日,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举行了历史上第一个“八一”纪念活动并且当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马岗举行了红军阅兵式和分列式。从此,8月1日正式成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因此,可以说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军节诞生的地方。

篇3:八一建军节来历

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 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所以,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因此应该从1927年8月1日开始计算的,所以20xx年的建军节是第87周年。

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其来历是: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2万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南昌起义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延伸阅读:20xx今年是第几个建军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八月一日是建军节,那么大家知道20xx今年是第几个建军节?20xx年是八一建军节多少周年吗?

20xx年建军节是什么时候

建军节

20xx年08月01日,农历闰六月初十 ,星期二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成立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开始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从1927年到20xx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有了87周年的历史。也就是说今年是第87个建军节。

篇4:八一建军节来历

建军节的来历

1920xx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0xx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第一个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诞生于1933年,她的第一个节日庆祝活动,是在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举行的。

1933年6月26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1920xx年8月1日的南昌暴动,已确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的日子。”尔后,中央革命军事委会员针对为什么确定“八一”为建军节作出这样的解释:“1920xx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在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的胜利与红军的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随后,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就如何搞好第一个建军节作出了一系列决定。苏区中央局宣传部还特别统一拟定颁布了16条宣传标语和31条口号,出台了《“八一”纪念宣传大纲》。苏区党、政、军领导纷纷作出动员,毛泽东专门撰写了《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一文,发表在7月29日的《红色中华》报上;博古作了以《战斗的纪念节,战斗的任务》为题的多场专题演讲;张闻天到机关、学校作了《“八一”与帝国主义战争危险》的专题报告。与此同时,苏区各级政府组织群众开展了集会、游行、晚会活动,红军各部的宣传活动更为热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在瑞金城南举行。傍晚,苏区军民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朝这里涌来,工农剧社组成的欢迎表演团站在入口处,边舞边唱。庆祝活动分阅兵式和分列式,为防敌机轰炸,决定阅兵式在十七点到十九点半进行完。十七时,阅兵式开始,军乐奏起,礼炮齐鸣,毛泽东、朱德、项英三位领导策马而行,检阅长达六百余米的红军队列,红军指战员以注目礼相迎,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第二项是宣誓。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新成立的红军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授军旗,向两个师发出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战斗命令,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组成两块方阵,指战员高举拳头进行宣誓。第三项是授旗授奖。中革军委领导分别给各红军学校授校旗,给红军各团队授战旗,向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挥员颁发红星奖章。中央政府和各党、群团体代表致祝辞,分列式随之开始。红军第二团第五团第三十七团第四十团等方队在一面面战旗引领下阔步通过检阅台,战士们一面高呼着口号、一面向检阅台上的首长行注目礼。长长的受阅队伍从检阅台前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坚定的步伐踏破夜幕,踏碎尘土,踹动着这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把“八一”两个大字嵌入史册

八一建军节习俗

一:拥军活动

八一主要是个机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形式各样的拥军活动。

每年建军节,部队都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各级政府,也组织隆重的军民联欢晚会或座诫会,邀请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及烈军属代表参加。同时,还要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检查优抚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决。

二:墓祭奠英雄人物

在这一天,全军将会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他们自己的活动。有的在部队举办文艺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能;有的则到社区访问孤寡老人,为他们献上一份亲情般的温暖;而有的则会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或者进行网上祭奠,以此来纪念那些为革命、为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

进行网上祭奠,以此来纪念那些为革命、为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

在八一建军节这天的扫墓活动中,不像清明节时的严肃和庄重,他们一般会在碑墓前举行一些纪念活动,与其说是表示对革命先辈闷得的崇敬与怀念,倒不如说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和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祭奠时的程序和清明节扫墓差不多,一般会有打扫、供奉水果佳肴,或植树、献花圈、致祷词等,随后有的军人部队还会去拜访先烈们的家属,从活着的人那里聆听教诲。与进行实地纪念不同的时,在科技发达的现今社会,他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祭奠,这也是未来扫墓祭奠活动的必然趋势。

三:看望慰问老同志

走访慰问军队离退休老同志老干部,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对军队老同志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所作出的贡献以及长期以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合家欢乐。

四:为贫困家庭献爱心

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或者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地区,尤其在节日期间,访贫问苦,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同一片蓝天下,确是不同的生活。有些环境恶劣,有的孩子连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更别提像大城市孩子们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和物质生活。孩子们有学上基本得到解决虽然政府以经按国家政策安排孩子们上学,但因为客观条件,还是有些孩子们不能上学。给他们送去送去了慰问金,给予贫困家庭最大的帮助,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

篇5:八一建军节的来历是什么

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了,今年恰逢是建军90周年纪念日了首先向你敬个军礼,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其次向你迈个军步,愿你事业成功大步向前;最后给你戴个军徽,祝所有军人们好运相伴荣耀相随!

strong>【八一建军节由来】【八一建军节是怎么来的】【八一建军节演讲稿】<

八一,永远飞扬的军旗

火红的八月,火热的心情.又是一年”八一”节.我们这些曾经穿过军装当过兵的人,都忘不了生命中的那一段军旅生涯。在人的一生之中,能够有幸参加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成为光荣的军人,为伟大祖国站岗放哨,这使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二十年前,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带着梦想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部队。我们唱着军歌一起成长,共同渡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火热的军旅生活,锤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凝聚了我们的友谊。

回首往昔,是部队培养了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是部队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是部队锻炼了我们协调工作的能力。是部队给了我们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部队,但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如今我们都已脱下军装,过去的一段军旅生涯们难以忘记。我们怎能忘记那迎风招展的八一军旗?怎能忘记那催人奋进的嘹亮军号?怎能忘记那威武闪亮的铮铮钢枪?怎能忘记那坚如磐石的军营?怎能忘记你我相比拼练的训练场?怎能忘记退伍时车站送别的首长和战友?又怎能忘记睡在上铺的你?

二十年光阴弹指瞬间。环境,机遇和命运造就了我们不同的结局。也许有的战友春风得意,也许有的战友举步艰难,但这些都没有改变我们战友之间的浓厚情谊。我们相聚时依然能够表现出天真爽快,依然可以率真的相互交流。这种不加防范,不加掩饰,不带功利的交际,只有在战友的称谓下才能够无所顾忌。

这充分说明我们在人生的黄金时期,生活的浪漫时期,社会的特殊需要时期结下的战友之情,象酒一样,时间越长,越是离开了部队,愈醇厚、愈珍贵。在久违的日子,我们曾多少次打听彼此下落,只为送上一句问候,一声祝福:亲爱的战友,你还好吗?

组织战友聚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共同回味军旅历程,重温友情,再话当年;就是为了搭建互通互动平台,沟通战友信息;就是为了整合战友感情资源,共创共享未来。不分高低贵贱,不论叶绿花红,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如有困难,应多找找战友,那怕是互相闲聊,互相倾诉,也是一种需要,一种安慰,一种精神寄托。虽然我们都已经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平淡的生活似乎让我们淡忘了什么,但没有淡忘的是:军旅情战友谊。还有我们军人的节日————八一。

篇6:八一建军节来历

建军节即每年公历8月1日。

简介: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来历:

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和贺龙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篇7: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_帝国主义”、“_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发扬光大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我们是驻“古田会议”遗址所在地的部队,新世纪之初站在这块土地上,回顾我们党所走过的80年光辉历程,部队官兵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始终坚持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这已成为全体官兵的自觉行动。但也要看到,当前个别官兵由于受“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的影响,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原则问题上,仍存有一些模糊认识,亟待予以澄清。为此,应组织部队官兵结合庆祝建党80周年的学习,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认识。

一、时代环境变了,军队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这一性质始终不能变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始终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从“古田会议” 铸就了我军这一军魂始,我军就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一再以雄辩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真理。1929年6月,由于红四军党内人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的古田会议,在闽西上杭县古田村曙光小学胜利召开。大会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重新选举毛泽东为前委书记,一致讨论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批判了认为军事和政治是对立的单纯军事观点,明确规定了红军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重申并发展了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所确立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规定了一切工作经党的讨论和决议后再执行,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立党小组、营团设立党委,要求加强思想领导,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等。古田会议从思想上确立党的观念、组织上确立党的领导制度两个方面,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在这之后二十年,从古田到遵义,到延安,再到西柏坡,最终到北京,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地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才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作指导,从而战胜重重困难,最终夺取了_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回顾建党80年的光辉历史,我军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断发展壮大,最根本的是靠党的坚强领导。

现在,时代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但是,军队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这一性质丝毫没有改变。江泽民同志指出:“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个巩固的国防,始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是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宁的可靠保障。”纵观世界,天下并不太平,“_”分裂势力日益猖獗,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相互勾结,利用人权、民主、宗教、民族和领土等问题,采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竭力对我推行“西化”、“分化”战略,妄图_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加紧对我军进行渗透活动,并大肆宣扬所谓“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等谬论,企图挑拨和分裂军队同党的关系,使我军摆脱党的领导,不讲政治,在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迷失正确方向,以彻底改变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认清其反动实质和目的,牢固树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观念,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并在新形势下有所发展,永远做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可靠工具。

二、所处地位变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宗旨永远不能变

我军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从建军初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这支军队的宗旨,不仅在为人民打江山的民主革命时期如此,在夺取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后,我军仍然始终保持着人民军队的这一宗旨、本色和作风。这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党的“三个代表”的先进性和党永远指挥枪的原则,决定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尽管党在执政前后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但军队始终是党的、人民的军队,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后,又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军队、人民、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正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是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所以,邓小平同志生前曾反复嘱托:“ 我们的军队始终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

篇8: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 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 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33年6月26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了《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动,已确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的日子。”尔后,中央革命军事委会员针对为什么确定“八一”为建军节作出这样的解 释:“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在历年的艰苦战争 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 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的胜利与红军的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随后,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就如何搞好第一个建军节作出了一系列决定。苏区中央局宣传部还特别统一拟定颁布了16条宣传标语和31条口号,出台了 《“八一”纪念宣传大纲》。苏区党、政、军领导纷纷作出动员,毛泽东专门撰写了《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一文,发表在7月29日的《红色中华》报上;博古作 了以《战斗的纪念节,战斗的任务》为题的多场专题演讲;张闻天到机关、学校作了《“八一”与帝国主义战争危险》的专题报告。与此同时,苏区各级政府组织群 众开展了集会、晚会活动,红军各部的宣传活动更为热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在叶坪红军广场举行。凌晨,苏区军民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朝叶坪村涌来,工农剧社组成的欢迎表演团站在 红军广场入口处,边舞边唱。 庆祝活动分阅兵式和分列式,为防敌机轰炸,决定阅兵式在天亮前进行完。4时整,阅兵式开始,军乐奏起,礼炮齐鸣,毛泽东、朱德、项英三位领导策马而行,检 阅长达六百余米的红军队列,红军指战员以注目礼相迎,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第二项是宣誓。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新成立的红军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授军 旗,向两个师发出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战斗命令,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组成两块方阵,指战员高举拳头进行宣誓。第三项是授旗授奖。中革军委领导分别给各红军学 校授校旗,给红军各团队授战旗,向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挥员颁发红星奖章。此时,天已大亮,中央政府和各党、群团体代表致祝辞,分列式随之开始。红军方队在一 面面战旗引领下阔步通过检阅台,战士们一面高呼着口号、一面向检阅台上的首长行注目礼。长长的受阅队伍从检阅台前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坚定的步伐踢落晨 雾,踏碎尘土,踹动着这个令人难忘的清晨,把“八一”两个大字嵌入史册。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日记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日记

简述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

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的作文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的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

八一建军节的来历和习俗(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一建军节的来历和习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