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燕嫙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精品14篇)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精品14篇)】,供你选择借鉴。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1

仙林故居,神游佳处,多天公之桥塑,绝腾江而后仰。汉地多娇,竟储惊世异峰,神州有幸,复得攀天秀柱。

灯谜龙舟,夏喜春愁,延恬奇树愈翠,妖纵艳阳更羞。望青天,寻津途,林海一聚,可怜劲弩。

腾天门而西构,醉迷途而飘游。灵崖飞仙,目浮云于足下;烛峰探月,窥仙宫于穹苍。岱顶独危而众渺,万佛久闻而未见。琴泉雅奏,识异世之妙乐,八仙归来,部灵药于人间。斜阳欲坠,盛势难收,鹤戾缠悠风竞远,余晖抢苍松一簇。长天恨晚,未尽揽冠之意;灵虫和韵,引触北海之鲲。

岳飞多难,李牧难全,屈子高洁,拥娥眉而众妒;于谦忠诚,留清白而负冤。家亲未同,山河飘星。贼寇猖狂,妄篡钓鱼之所;蛮夷无知,窃临南海之滨。梦寒扫兴,有负盛情。登高而醉,意?望于江山,引樽提笔,是胸揽于天下。书生无用,常被屋檐。壮志擎天,徒作举众笑柄;正气长存,仍困砍井之坑。蹬斯灵山,酣然妄赋,庶子直言,其情切稚,薄词穷句,始见笑于大方,茅庐未破,幸承蒙于伟任。

端午节歌乐山之游

第一天端午节,我的爸爸妈妈和我还有一行人到了歌乐山。去歌乐山是零时的决定,大家什么也没有带,我顶多带了一件外套。坐在车上,去山上的路还多平,一点都不陡,也不是很烂。车上我们一起划拳,可是还是打发不了时间,再怎么和朋友聊天都觉得无聊无聊很无聊。我们的车上有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可可,她很调皮,非要打开车窗。可是歌乐山上面这么冷,并且大家都穿着短袖,都靠互相挤在一起去暖。于是可可爸爸就说:“外面有怪兽,要吃小娃娃,还有老虎呢!

要吃幺妹的呀!

”于是,可可很听话,对我们也说:“姐姐,不能开窗户!

有老虎和怪兽!

要吃幺妹,幺妹怕!

”语气很可爱,含含糊糊的。逗得我们全车的人哈哈大笑,我被笑的靠在别人的.肩膀上。终于到了,我们那时候出发时10点,12点到那里,大人都去斗地主打麻将了,我们小孩子在宾馆里玩瞎子摸鱼,可好玩啦!

我找到一个柜子,是在电视机下面,我趁着五十秒的时间,跑进柜子,和小二妹一起躲着,他们就是摸不到我们,哈哈哈哈哈,我们既玩开心了,又避免了当猫的不愉快。凌晨2点,我们这些不安分的孩子终于睡着了,明天会有写什么好玩的呢? 第二天第二天到了,我老早老早起了床。板着手指算算,我只睡了6个小时,死了。黑眼圈要来啦!

匆匆洗完脸漱好口,一边抱怨宾馆的热水器不好使一边下楼梯和程震新他们去钓鱼儿。到了那里,远远望去,昨日“浴血奋战”的大人又在斗地主,真是太痴迷了。我不擅长钓鱼,我就和孟阳小三和小二妹去儿童乐园里面玩,那滋味,好舒服呀!

结果我们玩玩了几个小时,就坐车下山,到歌乐山的街上,吃辣子鸡,好好吃哦,我吃了好多呢!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2

端午节到了,小伙伴们约好了要去昆山一日游。期待的一天终于来了!

开车路上,我听着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故事、习俗的广播,我深深的陶醉其中。不一会儿,就到了昆山。

我们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儿童乐园。一个巨大的蹦床吸引了我们。小伙伴们,如同一群小青蛙在一个巨大的面包上,上下跳跃。接着,我们又完了“甜甜圈滑雪”,“碰碰车”,“书屋”“海洋球”等。大家最喜欢的游戏是“桌上曲棍球”。小伙伴们分成两组,开始了对抗赛。比赛十分激烈,观战的同学高声喝彩。四个小时过去了,大家竟忘记吃午餐。下午四点左右,大家才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乐园。

晚饭后,大家聚在酒店大堂,开始制作粽子香囊。我们开始一针一线,像模像样地缝制起来,接着把艾草装入香囊,最后再封口,并粘上图案,一个漂亮的香囊就完工了。大家高高地举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囊,爸爸妈妈给我们拍照留念。

我把香囊挂在床头,闻着艾草的清香我睡着了。梦中,我们晚上做的香囊变成了许多年轻力壮的叔叔,他们坐在船头敲着锣鼓,小伙伴们跟着节奏,奋力划着龙舟,爸爸妈妈们站在岸边大声助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插艾叶、吃咸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

今年的端午节,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这一天,我与妈妈早早地就来到了来到了姥姥家,我看了看门,门上有几簇艾叶,听说是用来辟邪的。“姥姥,我来了!我大声地叫着。姥姥微笑着开了门,并让我照看一下一岁多的表弟。

过了一会儿,我闻到了扑鼻的粽子清香,也顾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厨房。哇!原来姥姥与妈妈都在做粽子,而且都熟了。“姥姥,我可以吃一个吗?”我说道。姥姥说“还是等你姨妈与你表姐来再吃吧!人多热闹嘛。”

过了好久,才听到“咚咚”的敲门声,把门打开一看,果然是姨妈与表姐。我拉着表姐走到餐厅,然后就情不自禁地抓了一个,把粽叶剥开一咬,哇!真好吃!软软的,甜滋滋的,里面还有一颗红枣呢!我便问姥姥:“姥姥,为什么粽子里有一颗红枣呢?”姥姥笑着回答:“粽子里有枣,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状元!”我想:一颗红枣还有这么美好的寓意啊!

我吃了一个,觉得不饱,还想吃,姥姥说:“别急,别急嘛!”

这时,姥姥从厨房里端来一碗咸蛋,我急忙拿出一个准备剥,姥姥叫住我,“说:你与表姐把蛋互相碰撞,谁的结实,谁就更健康!”我与表姐马上开始撞起来,“砰砰—”我赢了,开心地笑了,这是表弟也跟着笑起来。

愉快的一天过去了,端午节这些趣事我久久不能忘怀。其实,端午的趣事还有很多,如:赛龙舟¨¨¨希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观看到塞龙舟。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是每年五月初五的这一天,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听妈妈讲,有的地方过端午还会赛龙舟呢!我们这里虽然没有这项活动,但是吃鸡蛋包粽子插艾草带香包却是每年都要做的事情,端午节这一天正好放假,妈妈早一天就把香喷喷的粽子包好了,有蜜枣的咸肉的豆馅的还有我最爱的豆沙的。

起床后,洗刷完就赶紧跑去厨房找粽子。看到妈妈包的粽子我就像小猫见了鱼一样迫不及待的找到豆沙馅的就剥了起来,边剥边发现粽子不方不圆,微绿的粽叶包着白白的糯米还有红红的豆沙夹在中间,白里透着红,一边观察嘴里还时不时的有口水在打转。慢慢咬上一口,闭上眼睛,让香甜的糯米味在嘴里慢慢的散发,真是太香了。吃完粽子,妈妈还给我和弟弟带上了她天不亮就缝好的香包,说是会给我们带来吉祥。各种花布缝在一起,里面再装上艾叶朱砂和桃叶,闻一闻还有淡淡的香味。更是一种漂亮的饰品。我为了了解一下屈原,特意让妈妈帮我找到了他的有关资料。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爱国大臣,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们一定发扬这种精神,传承我们的民俗文化和民族传统。

我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5

粽子里的愿望

端午节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我们家。记得前几天,妈妈就说过端午节时,我们一起吃粽子,说时,那粽子的香味就迎面扑向我来。

只见一大清早,细雨绵绵,好象在表达着自己对端午节的喜爱。突然,雨停了,帮我们把世界冲洗的干干净净,让我们迎接着快乐的端午节。妈妈从厨房走出来,手上拿着一些粽叶和包棕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见,她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把绿豆、猪肉等许许多多的食材都放进了里面。突然,她微笑着说:“我们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后,往一条粽子里放一个硬币。谁吃上了这甜粽子,今天就可以许上一个愿望。”说完,我们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神气十足的说:“这一条甜粽子一定是我吃上了。”

不一会儿,一条条粽子做好了。粽子一出来,我们就想蜜蜂一般的涌上了桌子。然后,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那只,又用手摸了摸这只。我呢用手挠着脑袋,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粽子,最后,拿了一只最大的。我开始狼吞苦咽地吃起来,只见我吃完了,年硬币影子都没有瞧见。忽然传来了“啊!硬币在我这儿!” 我们一看,原来宝贝在爸爸手里。爸爸连忙用手挥来挥去,然后,举起手来开始许愿说:“我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天天健康,天天快乐。”顿时,传来了一片热烈的欢呼声,我们沉浸在欢呼中!

端午节,爸爸为我们全家许下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将会一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在以后,我一定会为爸爸给我们的愿望而奋斗。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6

端午节为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节目众多,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妈妈给我煮起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菱形的,那是按形状来分的。按馅儿分,有肉粽,有豆粽,还有枣粽……

说起粽子,还有个动情的故事。传说诗人屈原很热爱楚国,当楚国被秦国灭亡后,他悲痛欲绝,投江自尽。百姓们知道了,就纷纷划着小船,到江里打捞屈原的尸体,又怕鱼儿吃他的尸体,就包了粽子投进江里,以免鱼儿伤害。

“看赛龙舟了,看赛龙舟了!”小朋友叫喊着,我欢快地挤到江河边。龙舟五颜六色,栩栩如生。在太阳下,龙舟上片片银鳞,闪闪发光。每只龙舟好像一条条巨龙卧立江面等候命令。“砰!”一声令下,龙舟的健儿们奋力摆动船桨,整齐一致。“巨龙”飞也似地冲向终点。河岸边掌声不断,划浆声、呐喊声、欢呼声、号子声、锣鼓声,汇成一首热闹欢快,激动人心的交响曲。

端午节热闹非凡,刺激精彩,我喜欢这样的节日。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7

梅子熟透了以后,端午节的脚步款款走来。“它从柳暗花明、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茵如盖、杨柳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的眼眸中走来。”这是当什作家丰华对端午节的赞美。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我们的家乡也用独特的方式过着自己的传统佳节。

每当端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插上一枝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妈妈向我解释:插艾草其实是我们这里的一种风俗习惯,艾草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放在门口是为了防蚊虫避邪,保佑一家人幸福安康!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粽子,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中午,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它碧绿的外衣,顾不上斯文,狼吞虎咽的吃起了粽子。听奶奶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志士屈原。屈:是楚国的爱国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却惨遭南后等奸臣的陷害,蒙受冤屈。最终,秦国攻破楚国,他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石投汨罗江而死。老百姓爱戴他,向江中投放粽子,希望鱼儿莫吃他的遗体。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粽叶飘香浸润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8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它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为了纪念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插艾枝,菖蒲。赛龙舟,挂荷包,拴五彩线,吃粽子是最常见的活动了。说到这儿,不得不说一说传说中这个感人的故事。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每天为楚王出谋划策,深受楚王的信任。一些小人在楚王面前诬陷屈原,楚王信以为真,把屈原赶出了楚国。屈原伤心欲绝,自投汩罗江自尽。当地人民得知这个消息,便驾舟去救屈原,最终一无所获,因此有了赛龙舟的风俗,后来人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吃掉,就往江里投粽子,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

说到吃粽子,我家端午节最热闹了。每年端午节外婆都会到市上买来新鲜的粽叶,同时把准备好的糯米洗干净,在准备好绿豆等材料作馅,一切准备好之后,外婆就开始带领大家包粽子啦!外婆每次都先拿两张粽叶,折叠围拢起来,做成一个窝,中间小心翼翼的放进准备好的糯米和绿豆,包出棱角,最后用细长的棕叶把它拴起来,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宝宝就诞生了。外婆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外婆把粽子端起来,满屋子粽香四溢,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个粽子,津津有味的吃起来,那感觉真是回味无穷!

我们吃的自己包的粽子,感到我今天又多了一个收获,这真是一个开心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9

端午节连假的第二天,是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位在万里的翡翠湾,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是个很美的地方。妈妈告诉我:“里头的幸福八景颇具特色,很多偶像剧和拍婚纱的新人,都会来这取景。”这让我迫不急待的想要一睹她迷人的风采。

到了那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白相间的建筑物,衬着背后的碧海蓝天,真像一幅美丽的画,走进里头,妈妈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小径,是八景之“幸福大道”,往右边我看到“爱恋风车”正在随风缓缓转动,而左边则是“甜蜜钟楼”,走到路的尽头,我看到一座小巧可爱的`“咏爱教堂”,这时在我的右手边一大片翠绿的草皮上,几只缤纷的“浪漫木马”停驻在那儿,著名的“幸福八景”我就找到了五个,妈妈称赞我的观察力真是敏锐。

接着我们沿着小径来到美丽的海滩,一望无际的大海,辽阔得让我觉得十分舒服,我、妹妹和妈妈手牵手站在沙滩上,浪花来了我们高兴得跳起来,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大浪,我们的衣服、裤子都湿了,冰凉的海水打在身上,顿时暑气全消,虽然头顶的太阳很火辣,却不影响我们踏浪的玩兴,后来我们跑去堆沙堡,堆着堆着 还把妹妹的身体埋在沙里,只冒出一个头,真是有趣极了!

回程时,我们都累得在车上睡着了,今天虽然天气很炎热,火辣的太阳把我们的皮肤晒得跟黑炭一样,但我们却玩得很尽兴。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10

在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场面十分壮观,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端午节那天,我刚睁开朦胧的双眼,就看见妈妈正忙着什么,起来一看,原来妈妈正忙着包粽子。只见妈妈麻利地取来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里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又放入两枚蜜枣,几粒葡萄干,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它们包得紧紧的。最后,妈妈两手握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往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15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味飘过来,我一闻就流口水了,妈妈说我是个“小馋猫”。

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节。要吃晚饭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药酒一样的东西,还让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可以避邪。”我端过酒杯,喝了一小口,感觉辣辣的。但为了避邪,辣算什么!

瞧,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我喜欢!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11

转眼间,春节已经过完,再过3个月,就是端午节了。想一想去年的端午节,真的很期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等。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节,人们就用棕子等方式来祭祀屈原。

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大约在初二或初三人们就开始筹备过节所需的用品,做棕子的棕叶,肉馅……

到了端午节,早上人们就去包棕子,包棕子是很难的。包完了棕子,还得把棕子拿去煮。真是麻烦。

差不多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就通通祭祀祖先,祭祀品最多的就是棕子。

吃完了棕子,人们就都去看赛龙舟。这时到处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龙舟赛开始了,一条条龙船在大江里游,龙船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有黄色的,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比赛开始了,赛龙舟的人都用尽了全力划船,都想争夺第一名,大江两岸人山人海,观众在岸边大喊大叫,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们在为船队加油;听奶奶说,每年举行龙船赛是我们潮州人的民俗文化,它是潮州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象征。这样的龙舟赛既好看又有意义,真让人喜欢至极。

端午节还有三个月就到了,大家都来看我们家乡的赛龙舟哦!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记忆里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呢?美满的,还是……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12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妈妈提前几天就买好了粽叶、豆沙、糯米、莲子、猪肉、虾仁、蘑菇、还有咸蛋黄。全家起了个大早开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包起来可有点难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个粽子,却像个“受伤的兵”,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来又倒下了。妈妈看看不像样子的粽子拿过棕叶教起我来:“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子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装,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分,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颗豆沙把尖部堵严,再放入糯米盖住豆沙,然后放入猪肉、莲子、虾仁、蘑菇、咸蛋黄,再把棕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在拿绳子捆好扎紧,最后把多余的线剪掉。”

我听了心想小小的粽子还有那么多学问,还是乖乖学吧!我把两个差不多大的粽叶按顺序叠好,做成了漏斗状,先放了一块豆沙再放入糯米,然后放入食材,三绕四卷,哈哈!一位“大将军”出现了,给他系上“腰带”他更神气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实又香又甜啊!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13

开心的端午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吃粽子,插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的习俗。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嘉信茂广场举办了一个包粽子比赛的活动,我妈妈帮李奶奶报了名。我们组成了一个助威团,成员有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比赛现场。

好家伙,参加比赛的奶奶可真多呀,一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主持人宣读完比赛规则:五个人一组,六分钟的时间,看谁包得多,又不洒米,还要外型美观。包粽子比赛正式开始了,不一会儿时间有的奶奶包了十一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头型的粽子,比赛非常激烈。终于轮到李奶奶上场了,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赛。开始比赛了,只见李奶奶拿了两片粽叶卷成了一个喇叭形状后,左手拿着卷好的粽叶,右手放了两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来了。李奶奶又赶紧把绳子的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围着粽子绕了两圈,一用力,绳子断了。李奶奶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了。我们就给李奶奶加油鼓劲,她很快调整了过来。比赛结束了,李奶奶本来包了八个粽子的,可是一个还没扎绳子,另一个一提起来就把米洒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个粽子。最后评奖的时候李奶奶得了一个参与奖。

这个端午节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我喜欢过端午节。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篇14

在家乡,人们通常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每到端午节那天,此时家乡最热闹的就就是北大桥了,从端午节头一天晚上开始到端午节当天晚上十点多都就是人。端午节那天,我们大家都会早早的起床,然后就去北大桥玩,从早上三点多出门到下午五点多才回家。

端午节,给我的印象除了吃就就是玩。吃粽子就是必须的,端午节那几天,在大街上都就是推着车买粽子的。插艾草,老人们都会去采或者就是买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芦挂在门上,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明白。吃鸡蛋,也就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这儿看不到赛龙舟的,也就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端午节,我最喜欢买五彩绳系在手脖上,此时好几个月都不会拿下来。

不同地方端午节的习俗也就不一样。端午节就是一个神圣的节日,此时也就是一个伟大的节日。所有地方的端午节的目的都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每年最期盼的节日除了春节就就是端午节了。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日记

端午节来历习俗作文

端午节日记习俗

日记关于端午节来历

我国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的作文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

端午节的习俗与来历作文

端午节习俗日记500字

日记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精品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端午节来历习俗的日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