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共含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彧蕊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1.尊重孩子
孩子很小,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要以成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尊重孩子,就得先尊重孩子的人格。“你这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家庭教育首先就得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2.家庭教育切忌恐吓孩子
科学研究证明,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
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当孩子对事情产生恐惧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小心翼翼,怕这个怕那个,很难健康的成长。
3.家庭教育禁忌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有些父母会说“妈妈给你买遥控车,你得好好在学习。”这在表面上是一种奖励行为,实则也是一种贿赂行为。表面上,你在奖励孩子,实则上你把孩子当做一种工具进行交换。
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你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班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有的家长由于社会的竞争,在生活、工作压力的环境中,亲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减弱了,感到力不从心。
这学期我们重点对一些幼儿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的指导。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我班有几个特别顽皮的孩子,经常有打人、说脏话、在活动中捣乱的行为,刚开始,有的家长平时也不大配合我们的'工作,有时还会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挑剔,令老师比较头疼。为此我们通过家访活动,先拉近和家长的距离,消除家长的抵触情绪,了解到家长工作时间较长,对幼儿早期教育不够重视,认为要到小学了再花些精力来管他,我针对家长的想法,让家长意识到,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宝宝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
通过家长半日活动观摩中宝宝的具体情况,让家长知道,宝宝虽然聪明,但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不听,下课捣乱,一旦习惯养成,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好处。过后我们针对孩子的情况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基本达到了共识,家长也开始配合我们的工作,对孩子进行一些教育,纠正了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进步,我们进行了及时的表扬、鼓励,也对家长的配合表示了感谢。和家长一起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家长心服口服,也欣然配合。
我班还有的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对宝宝进行家庭教育,如文文小朋友,开学后发现他从不与别人互动,嘴里经常发出怪叫,还经常打小朋友,好像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需要一个老师特别照顾他。我们通过家访、平时交流,我们让父母认识到了孩子与同龄宝宝之间的差距,妈妈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担心孩子有弱智的可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也不能给予答案,妈妈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了解到从小孩子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只会跟着电视机里的人说话,平时没有人与他交流,针对这个情况,我和他妈妈进行了分析研讨,告诉她要改变宝宝的现状只有靠妈妈平时多和宝宝交流、多带宝宝到小公园和其他宝宝一起玩,让宝宝反复学习对话和与人交往的方法,我们也创造机会和宝宝多说话、鼓励其他宝宝带他一起玩,和家长一起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家长心服口服,也欣然配合,现在宝宝有时能和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看到宝宝的进步,妈妈也很开心,文文妈妈有了继续进行亲子教育的动力。
家长如何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在我的家庭教育里,很轻松,我从来不对孩子大声叱喝,这样的家庭氛围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得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家庭重大事件的决策中。有一年,爱人想换车,不知道是买黑色的还是红色。后来让孩子参加到了这个问题的决策中,孩子给了建议是红色时尚,黑色经典,不会随着流行而被淘汰。就这样我们选择黑色。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的女儿今25岁了,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女儿成长的很快乐,我也很开心。
以身作则,用自身行为来影响孩子
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要求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爱学习。只要孩子做得好,他们总是赞美他。我的女儿非常喜欢看书,是因为我们从小对女儿的影响,晚饭后,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拿着书本在学习,看书,这是我们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养成了女儿的好习惯。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
严格要求孩子与关爱孩子一起进行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我们既想办法为他提供优越的环境,也不忘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我们会给他各式新奇的玩具,我们也会常常给他讲红军长征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的故事。对孩子严格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在学习中,我们对他严格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对他关爱有加,这就说明了,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双向的,要严格也要慈爱。
配合老师,做好家庭工作也要做好学校工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更多的品德,做人道理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知识,让孩子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以后的人生做准备,找方向。家长只有配合老师,了解孩子想要什么,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然后配合老师的需要进行的家庭教育更加适合孩子,更能让孩子接受。
家庭教育,家长是老师,在人生的第一节课上,千万不要自己的孩子落后,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出现任何不快乐!
「家庭教育」怎样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
孩子说谎,这恐怕是最令家长和教师厌恶和恼火的问题之一了。但是仔细分析,孩子有说谎行为,不足为怪,是不能全部责怪他们的。孩子说谎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本身有易说谎的心理特点,有社会的影响,也有教育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无意性说谎。孩子由于记忆、判断上出现错误而说出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属于无意性说谎。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儿童对观察或认识到的事物,遗忘或错记的现象较严重,加上他们富于联想,想象力发达,而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准确地复述事物。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所限而造成的。
2、保护性说谎。这种说谎是为了避开教师或家长的批评甚至打骂,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体现。孩子在过于严厉的老师或家长面前,最容易撒谎,尤其是当他们说了实话,遭到了批评或惩罚时,他们就只好用谎言这个武器来“自卫”了。如果教师或家长对他们的这种撒谎再穷追不舍,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就会促使孩子以后以更高明的手段撒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说谎是大人“逼”出来的。
3、模仿性说谎。长辈或孩子周围的同辈群体经常有说谎的表现,影响孩子而引起模仿性说谎,有的教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说假话欺哄孩子,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讲假话、吹牛,孩子受此影响也会模仿、效法;孩子说谎也很容易受同辈群体中伙伴们的影响。在伙伴中,别的孩子时常撒谎,尤其是孩子们在欺骗长辈得逞后的“经验”交流,更容易使别的孩子受到影响。
4、虚荣心说谎。儿童由于自卑心理,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有时也会编造谎言。这种说谎是这了使自己在与朋友、老师和家长的交往中,处于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地位。比如,考试成绩不好,却说考得好,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家庭的优越条件等。孩子有这种说谎行为,多数也是受家长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影响的,如果家长在家里经常不切实际地去谈论追求物质财富、社会地位,孩子也必会受到这种虚荣的影响。
5、报复性说谎。儿童有时出于一种报复心理而说谎,并不是存心欺骗人。比如他们对老师或家长禁止他们干某种事不满而故意说他已经干了那件事情,使老师或家长生气,受批评时,又固执已见,对抗父母和老师,有意背道而驰;本来是他先动手打人,吃了亏,跑到老师或家长面前却谎说别人打了他,指望得到同情支持,去惩治对手等,都属于报复性说谎。
造成孩子说谎还有其它方面一些原因,如孩子进入反抗期为反抗外来的以势压人的反抗性说谎;遭到老师或家长的冷落、拒绝后,为吸引老师或父母的注意力而说谎等。
孩子们一方面受到“不可讲谎话”的教育,而另一方面又时常受到长辈讲谎话欺哄自己、欺骗别人的影响;有的长辈甚至还教唆、鼓励孩子说谎欺骗别人;有的孩子因向老师或家长如实地讲了自己的过错和想法而遭到过于严厉的责备或打骂,有时讲谎话欺骗了老师或家长反而得到赞扬或奖赏;孩子们时常也体验到别人讲谎话使自己吃亏的教训,这些,都使他们陷入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从小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诚实教育。
1、家长要言教身传。在家庭中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本身就首先要做到诚实正直,并用诚实正直的态度去对待子女、对待他人,千万不要以为欺骗了别人,欺哄了孩子是件高兴的事情,要知道长辈的说谎行为,就是在教孩子如何说谎,教孩子不诚实、不正直。经验证明,孩子的说谎多是模仿性的,家长言行不一致,欺骗别人,好说大话、假话、空话,孩子就会跟着学。由此可见,家长的言教身传在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品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如果一个孩子感到家庭很温暖,父母很爱自己,又彼此信任,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影响,家长的言教身传就更有效。
2、加强养成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要求孩子要:“诚实,不说谎”。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要有长辈的言教身传,还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要把思想教育、老师或家长的示范跟行为习惯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孩子从小就接受诚实教育,按诚实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校或家庭,教师或家长可有针对性地与孩子共同制订几条具体的诚实规则,如,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要拾金不昧,不拿人家的东西;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等。象这样的.要求简单明了,把诚实教育内容具体化,使孩子懂得什么是诚实,什么是不诚实,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能促使孩子养成诚实的习惯。
3、掌握孩子生理、心理特点,正确施教。如前面分析,孩子说谎也有其生理、心理根源。对于孩子某些由生理、心理不成熟的特点而造成的说谎,教师、家长要正确对待。对孩子的无意性说谎,要注意从逐步提高孩子正确认识、准确记忆事物的能力入手,以避免这种“说谎”行为的发生,对孩子某些虚荣心说谎,要耐心对待,除了长辈本身要克服虚荣心以外,还要经常教育孩子靠自已努力学习,发奋向上,去做一个真正自尊、自信的人,不要靠说谎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孩子的一些报复性说谎,是心理不成熟、不平衡的表现,要从关心孩子入手,平等地对待孩子,防止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能容忍、大度、大量的宽阔胸怀。
孩子的诚实教育要从小抓起,孩子的说谎行为越小越容易矫正。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当教师或家长怀疑孩子说谎行为时,不能急躁,不要急于指责孩子在说谎,更不要“逼”孩子承认自己在说谎,否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或给他们造成“负强化”。纵然是发现孩子确在说谎,也不能“凶神恶煞”,相反,还更应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娓娓谈心,这样才更有利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在生活中对小孩进行家庭教育
一、对待孩子的态度
1、要平等对待,相互尊重
对待他人要有礼貌。这其中又包括:会称呼人,见面问好以及常用的礼貌语言:“谢谢”、“对不起”、“请”、“没关系”等。这些词语虽然短小,但力量却无穷。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相追而且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礼貌,时时多讲两句:对不起、谢谢。许多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无。俗语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又何致动刀子呢?!这一点在当今非常重要。父母对子女绝不可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放纵儿女在家或在外粗鲁无礼、称王称霸。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养成习惯:互相礼貌语言,请,谢谢,非常感谢,你好,再见……,而且在孩子说一些事情的时候不是很不耐烦的打断他们,而是很安静的听完,然后再说自己的态度。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半蹲着,眼睛相互对视。小孩做错了事,也必须让她道歉,而大人自己做错了,也要向孩子道歉。在孩子做对了的时候,家长会很自豪的去表扬他们,经常我们会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品,比如糖或者冰淇淋之类的。
“答应小孩的事,我们都要做到,如果做不到或者不能按时做到,他们会对小孩道歉并解释。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早上吃早点的时候孩子说想吃什么,来不及准备,我们会对孩子说,我们明天早上吃好吗?第二天早上,就算孩子忘了,如果母亲没来的及准备也会自己对孩子说,对不起。”尊敬长辈,爱护弱小。这一点与前面所讲的是分不开的。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必然也就能够尊敬长辈,爱护弱小。反之,一个粗鲁成性的孩子也绝不可能尊敬长辈,及其父母,更不要谈爱护弱小,助人为乐了。
2、倾听孩子
孩子早上去上学,中午或下午是由我接回家的。在接回家的路中,我经常问他,今天干什么了,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小孩在回答的时候,我会很认真的.去听,然后会说上几句。晚餐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把有意思的事情说给父母听。
3、遵守规则
“如果在一起玩的时候小孩耍赖,不能太纵容,而是很认真的对他说,你这样是不对的,这不符合游戏规则,这次我可以原谅你,如果有下次,我就没兴趣和你一起玩了。晚上让小孩睡觉。有时小孩晚上上床睡觉,都不太听话,你可以说,还有五分钟就去睡觉了,孩子说,好。五分钟过后,如果他还不去睡,这时我们又说,那你还可以玩一小会儿,然后就必须睡了。过了一会儿,大人就再叫一次。如果这时孩子还是不干,那就告诉他,我已经问过你一次,你的回答是什么,又问了一次,你的回答又是什么,现在你必须怎么做。这时小孩就已经是最后的回答了。
4、先到原则
“如果两个孩子在一起争一个玩具,那大人就会问是谁先拿到的,谁先拿到就谁先玩,如果后来的那个不干,就问先拿到的那个,能不能请你给他也先玩一会儿呢?如果小孩说可以,就可以拿走了,如果小孩不同意,那第二个就不能玩。哭,闹都是没用的。如果两个人都说是自己先拿到的,那么,在争执不下的时候这件玩具就会被大人拿走,两人都没得玩了。
二、给孩子自己做的权利,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吃饭
“和大人一起用正式的餐具用餐了,而在用餐过程中,父母还不断的告诉他,用餐的注意事项。吃晚餐的时候,必须等所有的人都吃完才能离开座位。”
1、自己走路
接小孩放学,小孩的小书包,一般都是自己背的,只有他在背不动的时候,他会告诉大人,能不能请你帮我拿,大人才会接过来。”
2、多些时间陪孩子
平时电视也少看,抽尽量多的时间陪小孩做作业。周六日,孩子都会到公共的游戏场去溜冰或玩游戏等等。或者在家里的院子里或者玩具室里玩。父母陪他们一起玩。星期六日一般都是陪孩子去骑自行车或者大人跑步小孩骑车。
3、参加家庭劳动
小孩要学会帮大人做家务,我们教会小孩帮助大人摆放餐具,如果放的不正确,母大人告诉他正确的放法,再要求他重新放一遍,当然也要对他说谢谢。在秋天的时候经常会一起收拾小区里面的树叶,或到公园散步时收拾公园路上的落叶。
4、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孩想听什么故事,是自己挑一本故事书,然后再由大人念给他听,讲完故事,互道晚安,然后再睡觉。早上小孩想穿什么衣服和袜子,也会问他们,如果小孩不愿意就不会太勉强他们。会再换一件。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小孩的品质不是教育出来的,是潜移默化、一点一滴慢满地养成的。你让他孝敬父母,可你自己却对父母不管不问、恶言恶语;你让他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可你自己却谎话连篇;你教育他好好学习,可你却每天留连在麻将桌、酒场上;你让他讲卫生、爱劳动,可你自己却连脚也不愿意洗、饭碗也不去刷……所以,你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品质,就要从自身作起,从一点一滴作起,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在平时的言谈中,要注意把正确的思想灌输给他,这比你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教效果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