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生的分量与道义散文(共含12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阁楼琴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随笔:人生的分量与道义
人生的分量无法估量,它一如天地之广大,宇宙之辽远;人生的分量无法拒绝,只因它含有一种名叫道义的深意与内容。
初降人世,带着呱呱坠地的哭声,人生便具有了与生俱来的分量,这是生身父母所给予的生命分量,也是造物主所恩赐的自然分量。在这样的分量里,你是一颗稚嫩的芽,是一只羽翅初成的鸟,是一头站立不稳的麋鹿,是一口无所畏惧的牛犊······
人生的分量很沉重,这样的沉重是由岁月年龄的消长渐次而成的一种馈赠与荷担,如是你在人生的第一堂课中,站在你面前启蒙你如何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的导师,所以,伴随这样的分量递增与你的也许会渐渐觉得——这样的人生好艰难,这样的人生好辛苦。
是的,只有辛苦的人生才会具备这样凝重的分量。
请不要去怀疑谁的人生不辛苦,其区别只在于他/她没有多少的闲暇,抽不出多少的时间把这样的辛苦来说给你听,这也是人生对你所提出的要求。可知道,所谓不累的人生不是人生的根本,那些都是飘来游去的云,是晃来荡去的鱼,是随心所欲的风,是毫无一点儿价值的污泥和浊水,它不受灵魂的主导,丝毫不含一丁点儿道义的成分。若是人生不辛苦,那么,人生的分量也许会笑嘻嘻的对你翘起它的二郎腿来。
由于人生的辛苦使得我们明白其中有一种义不容辞的天职促成了我们做人行事的.一种准则。一个人的人生分量有多重,便可见他对道义的认知和领悟有多深,其责任就有多大。
人世间,大凡美好的爱情除了善良所起的作用之外、都是在这种道义的支持下进行或者完成的,它之所以能够撼天动地,之所以使我们高山仰止,其原因就在于这道义的脊梁顶力地挺着,那些美好的婚姻,美好的家庭、美好的事业更是如此了,反之,它一旦脱离了道义的肩膀,再美好的事物都会在顷刻之间分崩离析,土崩瓦解。
一个无所谓道义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对他人负起任何责任的,一个无所谓道义的人必然是一个穷凶极恶,寡廉鲜耻的人,换言之,对道义的漠然与无视便是对生命价值的无存,是对生命之爱的死亡。
一个载满道义的人,其人生是伟岸的,分量是无穷尽的,他心中自有江河横流,他胸口自有风云倜傥,他一脚踩下苦难,他一手挽起磨砺,他思想开满鲜花,他行动枝粗叶壮,使人生的分量厚重了复加厚重,乃至广袤、辽远、致极······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江湖是一帘风月,江湖也是一剑恩怨,江湖更是一盅菊酒,江湖还是一弦琴愁。
江湖是市井草莽中的仗义豪情,江湖是情天恨海里的缠绵悱恻。
江湖是千古侠客慷概赴死地悲壮,江湖也是一诺千金时的有始有终。
风花雪月是江湖,血雨腥风也是江湖;刀口舔血的江湖,多愁善感的江湖,长歌当哭的江湖,丧魂落魄的江湖。
江湖里的英雄泪,闺房中的胭脂红。青梅煮酒时,你是我豪情万丈的座上嘉宾;马革裹尸时,你是我忠义无双的桃园结义。
红袖添香时,你是我清泪沾襟的江湖知己;寒霜西风中,你是我古道热肠的快意江湖!
江湖很远,远在天涯,爱与哀愁装满了旅途的行囊;江湖很近,近在咫尺,恨与思念充盈每一个午夜梦回。
人在江湖,难免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用情江湖,不乏晓风残月的一地凄伤。
笑傲江湖久了,岁月染白的鬓角会催生归去来兮的.伤感;相忘江湖长了,琴音里会萌生知音难遇如高山流水的惆怅。
刀光剑影里的江湖,你总在天边绵延成一片芳草,衣袂飘飘时的江湖,你总在心中凝成乡愁里的一枚邮票。
朱砂如血,残阳如血,真爱亦如血。
喜欢看桃花在指尖开成一阕宋词,喜欢听归雁在楼头唤成一支箫音,喜欢让月色在窗前染上一壁霜华,喜欢随思绪在梦乡筑起一座城池。
明哲保身是江湖策略,舍身取义是江湖气节,以德报怨是江湖胸怀,快意恩仇是江湖快事,劫富济贫是江湖侠义,杏花疏影是江湖情怀。
远隔一程山水,是你我渐行渐远地江湖岁月,携手几度春秋,是你我曲折离奇的江湖往事。
英雄迟暮,江湖早已预留君的悼词;红颜薄命,江湖必然遗恨情的青烟。
梦里的长安犹在,心中的江湖已远。
游子的行舟载不动的是江湖,离人的青丝理还乱的也是江湖。
一曲春秋唱江湖,一肩道义著人生。如若我不在江湖,请记取江湖中,我那不老的传说。
沧海一声笑,苍生不寂寥。任俗世风雨飘摇,红尘喧嚣,我依然在江湖里笑傲。
破碎
既然你给了我美梦,为何还要将我叫醒?多想再一梦,永远沉沦……用我三世烟火,换你一世沉沦,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吧,曾经无痕的心,这一刻已伤痕累累;曾经坚韧的心,这一刻已脆弱不堪;曾经愿为你撑起一片天的执念,这一刻已虚如缥缈。是谁让我的爱情蒙了尘?是谁击碎我对爱情的信仰?这一刻,我……恍……若……行……尸……
三角,结局
转身离开那一刻的痛,不是幸福的远去,是伸手也无法挽回的结局;松开手那一刻的殇,不是爱情的败落,是心中那份愿你安好的执念。三个人的爱恋,总有一人退出,愿你此生安好。
空夜
残荷败池,瑟瑟秋风,触碰了谁内心的那抹柔弱,低吟一曲相思,亭台楼阁,少了谁的身影。琴音袅袅,皎皎月光下,缺了谁的舞姿。漫漫长路,雨落花惊,失了谁的陪伴。
相思苦
相思清苦,思念勾勒曾经的美好不断于脑海中播放;夜深人静,流下那清苦的泪水,浸湿耳边的枕巾;鸿雁留声,触动心中的柔弱,轻吐悲寂的叹息;天涯海角,唯有心中的那份坚信……
莫回头
莫回头,
请坚持来时的路,
月光模糊,
风乱了谁的脚步,
已无力挽回你急匆匆上路,
你说你不甘心,
要背弃承诺,
让我一个人孤独无助。
莫回头,
你走你的路。
一世哀伤
暮色起看天边斜阳,仿佛看到你的脸,伸手抚摸,却只有虚妄,寒风透过手指的冰寒萦绕在心间,两行热泪轻轻滑落脸颊,曾经的承诺已然不在,手中的信物却迟迟不肯丢却。
茶道与人生散文
不知何时起,恋上品茶,茶如人生……
偷的浮生半日闲,无论上班还是待客,或是独处,都喜欢以茶相伴,看着茶叶上下翻腾,纵观杯中天地,品位苍宇人生。那原本瘦瘦的卷曲着的叶,在水中缓缓舒展着,青山绿水般舒展,沁香逸出,隐隐的暖在心间。
读史,知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自此以后,国人识茶、饮茶、享茶、品茶。《茶经》的问世使“世人益知茶”,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喝茶成了生活之必需。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自书上说,茶分为喝茶和品茶。如若不惭,自将更便好品茶,注重韵味,讲究茶、水、具,脱离了解渴的实用意义,而是一种审美、陶冶情趣的境界。清山秀水之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选上好的`茶,择泉水,配以素雅的紫砂茶具,茶、水、火、器四者相配,所谓“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
清茶一杯共话长”清山绿水间,清幽与淡雅、醇厚与素朴,尽显一份宁静与淡泊。
高中时,因为一篇茶的文章而获奖,从次觉得茶是我的贵人,红尘内外,始终脱不了尘缘,而茶则是缤纷外的一处落红,熙攘中的些许宁静。不谙茶道,却了然与人生。
未己,及人。茶入水则沉,而香气四逸,豁达而低沉的风格又何尝不似人生,沉思则出智慧,而真水无香却深入心扉。
如是说,则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了。
花与人生散文
有一份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少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芬芳。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到。
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人的心太浮躁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七里香.桂花,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
他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了。我们看人也是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每一珠玫瑰都有刺。
他的结论是:正如每个人的性格一样,都有你不能容忍的地方,爱护每一朵玫瑰,并不要非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你心爱的人!
青草与人生散文
夏夜凝黑的天空中繁星密布,萤火虫的光亮时隐时现,在这朗朗天河后有着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很奇妙,植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植物们最开始都是各式各样的种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然后它们落入土壤后长出的竟然是一模一样的青草。更奇妙的是后来,如果青草们梦想自己成为一颗能结果的葡萄树,只要它愿意,只要它想,只要它怒力的吸收水分,只要它坚持不懈的想象着葡萄树该是咋样,想象着它的叶子,它的每一个形状细节,以及葡萄树该具有的神态,它最终就会成为一颗葡萄树。
青草,青草,你竟然有这样的本领。我知道,你们可以像人体的胚胎细胞可以分化成任何器官,唯一不同的是青草们要靠坚持不懈的心力,想变成的植物越高级,付出的心力就得越强,就好像凤凰浴火重生一样。只要越专注,越执着,为着它的梦想不懈的追求,它就能成功。路漫漫其修远兮,青草需上下求索兮。
芸芸众草之间,朗朗乾坤之下,有这样一株青草。它叶狭,茎瘦,青绿的叶脉之间可以见得点点黄斑。在它的周围有着一些高大的青草,他们只是望成为灌木,成为桃树,李树。但是它梦想着能够成为一株能入药的银杏,它曾幻想过它的叶,它曾梦见过它的香气。它常常跟人家说,它将来要做一颗银杏。但是,它今天想着银杏的叶,明天或许找那些小青草嘻嘻哈哈。它有一天,看见自己的.叶居然有点像银杏科的了,高兴的逢草必夸自己的最新成果。
在它变成银杏的路上,它有过小成绩,但是当小成绩来临时,它常常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想要全世界都知道它自己做的事情。本身先天不足,后天却不知加紧练习自己的能力,反而有着小青草般的虚荣,我常常担心它如何才能最终变为一颗银杏,高高的立于那个奇妙的世界。这颗草,也常常难以令人心安,要做一颗银杏,你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是在这条路上,它却常常为平日的琐事而短暂性忘记明日的理想。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知道什么时候它才能到达终点。
好在,青草,它的那颗“心”里时刻揣着自己的梦,虽然它常常三心二意,但是当它颓废几天后,它又记住了自己的梦,我知道那颗“心”就是它明天的希望。它知道自己的每一个缺点,它努力过,它也在改正,但是却没有坚忍的力量,一如既往的执着,它也迷茫。何时,天空的一道闪电划过,青草才能质变,时刻记住它要为一颗银杏树,做到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像夸父追日一样锲而不舍,努力提高自己的品质?宁静而宽厚的地母,慈爱而圣明的天帝,你能给它点启示么?青草,青草,怎样寻找自己的目的地,青草何寻?真担心,这株青草在那个星球上能活出什么的滋味出来。
我知道我就是那颗青草,我希望那道智慧之光的闪电给我醍醐灌顶的喜悦。但是那道力量,还是在于我自己。
诗歌与人生散文
现今,距离我二十七周岁生日只剩下四天,也就是说四天之后,我就将步入二十七周岁的门槛。在这个年龄段,有多少人已经成婚,就说我高中同学吧!他们不少大学出来一两年就结婚了,早一点的孩子都三四岁了,差不多该上幼儿园了。而如今的我,还是独自一人,面对四壁空空,早晨起来,读诗或者写诗,到店里就开始一天的忙碌。打水、收盘、抹椅子,时间允许就与阿姨一同拖地,时间不允许抹完椅子就开始跑菜,从楼上到楼下。再从楼下到楼上,来回往复!接下来就是中午,最忙碌的时候到来,而我的任务就是把每份外卖送到订餐者手中。
三年前步入餐饮行业,中途在一家奶茶店上班,后来不在奶茶店,成为一个失业者,几乎花光了所有存留下来的钱,在这段日子里,也做了不同的兼职,有发传单的,有做话务员的,有举牌的,有擦车的,有贴广告纸的,有推销的,也有当群众演员的;当时心想,再也不要做餐饮业,毕竟这个行业休息时间有限,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基督徒,每逢聚会的日子是最难熬的;众多弟兄姊妹可以有时间来聚会,来享受主的话语,跟随主的脚踪,而我这时还要上班,这是我最不愿的地方,然而机缘巧合,面试过很多工作,因为身高,学历与口才有限,那些可以有更多时间的工作,我是无法迈入他们的门槛。
一次次的面试,一次次的冷遇,也给心底带来的阴影,这让我想起最近所看的纪录片《我的诗篇》里青年诗人乌鸟鸟出来工作时所受到的冷遇一样,他在面试时告诉老板:我是写诗的。一个中年对他说:我们这里是搞物流的,是赚钱的,写诗的,我们就不需要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窘迫,人在这个社会上,要么有能力,要么有口才,要么有技术。如果这三样都没有,如果只是一个写诗的诗人,在多少人眼里是不需要的。
很不幸,我也是其中一个,因为我也是一个写诗的人,同样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你告诉别人自己是写诗的,也许人家还会投来诧异的目光,你怎么会去写诗呢?写诗有什么前途呢?还是找份可靠的工作好好挣钱吧,千万不要不务正业。好吧,也许写诗的确是不务正业,也许写诗并没有前途可言。但真正的诗歌不是金钱与享乐能衡量的`,不是吗?诗是人的一种情怀与抒发,诗人行走在这个世界,多少会被人们抵触,这也是导致大多诗人更加孤独的原因,毕竟是人,同样需要生活,同样需要接触社会与事物,同样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在诗人的世界里,仿佛与世界难以达成恒一,好像这中间有一堵墙,无论你怎样努力,始终不能冲破。
然而诗人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着。他们因为写出一首诗而感到兴奋,因为表达了一种情感,因为在内心的独处中获得了喜悦,这是多少人没有的体会。太多人把时光打发在玩乐上,在网络时代,游戏不知毒害了多少人的思想,面对快餐式的时代,还能静心写作,阅读的人实在太少。也就难怪别人会怀有诧异的眼光了。
回到正文,在失业的这段日子里,虽然生活很窘迫也很拮据,但内心深处的生命依然没有停止呼吸,有时候也会很懒散,但也有更多时间去享受主,那段日子,感到自己与主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与亲近,因主给我一个环境,让我去认识他、经历他,外在的磨难反而加深主的爱。在此也没有停止思考,不断地写,虽未写出什么经典之作,但也有不少诗歌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的。在半年多的日子里,兼职、享受主、写诗,只是这样的生活不能长久,还是需要有一份踏实稳定的工作,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不会断流,因着机缘巧合,又再次来到餐饮行业,也就是文章开始所提到的生活。
对于这样的生活与工作,我始终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每天很早就起来,很早来到店里,不知有多少人说:其实你可以晚一点起来啊,也没必要那么早就到店里吧!我知道人们说的何尝不是对的呢?但自从我结束流浪汉之旅,开始工作并写诗之后,我的生活就变成每天很早就起来了,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对我我的工作,工资实际不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二线城市,消费也是很高的。但我每天早起并不是单纯因为工作和工资,而是一种态度,你说我不想晚一点起来,不想多睡一会儿吗?换任何人都想,我也是;不过因着这种态度我放弃了睡懒觉的习惯,也是给自己一个激励,就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坚持多久,很庆幸,三年来,只要工作,我就可以做到每天都很早就起来了。
一方面是自己不喜欢迟到,另一方面是喜欢看到自己战胜自己的感觉,至少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成就感。工作,生活,写诗,不知不觉就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而对于写诗,我也并非要求自己一定要成为诗人,只是更享受写作的过程,这是一种快感,而这种快感却是如此的美妙!它使人痴迷与向往。虽然如今还独身一人,面对四壁空空,对面若干书籍!虽然每次电话里头爸爸总会语重心长的告诉该结婚了,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偶尔也会感到压抑,但内心对诗的钟情不变,谁叫我成为一个写诗人呢?既然爱上了她,就要陪伴她走下去,哪怕因为写诗被人说没有前途,哪怕别人说我不务正业又能怎样,还是改变不了我对诗的钟情。
戏与人生散文
好友寒梅傲雪大姐最近写了一张帖子,邀我去欣赏,题目是《有感越剧名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文章诉说她在央视戏剧频道看到越剧名片《蝶双飞》(古装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勾起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追溯自己的艺术人生和道路,触景生情,颇有感慨。我也自然而然地随她的文字,身临其境,感受人生,蹉叹人生。于是我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俗话说‘人生如戏’,又说‘戏如人生’,我觉得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每个人都会在人生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或主角或配角,或主演或龙套,但不演是不行的。姐姐就是一位主角,舞台上当主角、不逊色,唱做念打,不含糊;生活上依然是主角、主家政,蒸煮烹烧,不马虎;即使在失伴独处的日子里,依然是主宰着自己,网伴春秋,琴棋书画一样不缺。姐姐呀,你真的是‘人生如戏’。你为人忠恳、实在, 像祝英台一样忠于情感,宁折不弯,你演绎的角色,勾画了你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戏如人生。’往后的路还会很长,你要一如既往的演下去,演出你更加精彩的人生!”
空间留言发出后,总感觉“意犹未尽”,很多话像是没说完,许多需要展开来的却碍于篇幅只能点到为止,思绪继续蔓延,我就继续把这篇“未写完的空间留言”写完吧,现在公开发表出来,供朋友们咀嚼。
就说这“戏”吧, 最初是从劳动歌舞中演变来的,先秦时期《诗经》里的“颂”,《楚辞》中的“九歌”,大多是祭祀中的歌舞,到汉魏、中唐才出现戏剧萌芽状态的“百戏”,到了晚唐才有了戏剧的雏型,宋、金开始有了“杂剧”和“诸宫调”,真正成熟的还是在元朝,最早的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一本四折的元杂剧,以元北曲为依托,做唱念打,生旦净末丑,导演根据故事情节,按曲词、说白、科泛(动作表情)布局,达到刻画人物,叙述故事的效果。后来《窦娥冤》把戏曲推向高峰,更加成熟。明清时期戏曲发展更快,地方剧种频频出现,梆子腔、秦腔、徽调、楚调、昆曲、评调、越调等数十种戏曲唱腔,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戏剧的发展提供土壤。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乾隆皇帝高宗弘历庆祝八旬大寿,命江南织造,请来“三庆班”(安庆)艺人高朗亭等以二黄高腔为主的“徽班”进京,其后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伟大剧种“京剧”3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以程长庚为首的“徽班”把自身的拨子、二簧、吹腔、四平调和昆曲、梆子结合起来,并兼容其它声腔,成为京剧鼻祖,也奠定了京剧唱腔的基础,使京剧成为“国粹瑰宝”。
“戏”是植根于民间的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又经过艺术家精致加工提炼而成的艺术。一向为民众所喜闻乐见,人们听戏发痴着迷;心情随剧情起伏变化;情感跟着曲调忽高忽低,或笑或哭;人世间的沧桑,随演员的做念唱打而演绎;成败得失随脸谱变化而展示其间;许多人物刻划深入人心。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京剧为大戏,地方戏为小戏的“梨园“呈现出“百花齐放满园春色”的`风貌。一些优秀剧目也脱颖而出,像京剧《杨家将》、《打渔杀家》、《徐泽跑城》,越剧《蝶双飞》、《红楼梦》,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豫剧《花木兰》等,红极一时,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们的寒梅傲雪大姐就是赶上这样一个好时期进入了戏剧圈。1956年夏刚刚小学毕业的她,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放弃了升中学的机会,毅然决定参加工作,揭开了她从事戏剧表演生涯的序幕。1960年秋,勤学苦练的她,已经崭露头角,在“崇礼县晋剧团”就担任了主角。由于受越剧《蝶双飞》的影响,饰演女主角祝英台成为她的最爱,因为她刻苦用功,正值豆蔻年华,身材苗条,牌面、唱腔、表演都很到位,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赞美,越发让她爱上了演戏的职业。她从演戏的事业中悟出一个道理:只要是执着认真,一个心眼去干事,就能做得最好。
70年代末,剧团面临下放,经常送戏下乡,为了照顾孩子读书,寒梅大姐请辞调出剧团,后来去交通局当会计,80年代初她和老公被调到省城新闻出版部门工作,大姐去了一家美术出版社担任会计工作,演员做会计隔行如隔山啦,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呀,但是我们的大姐硬是要啃这块“骨头”,那时她已经是有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家庭的担子已经不轻,加上新任会计,于是她起早贪黑,学珠算、学做报表,成本核算,跑银行对账等,熟悉业务,提高技艺,即便是家庭担子再重,就是加班加点也要挑起工作重担,她一点不含糊。在她看来,人生只要入戏,就什么角色也会演好,当会计也和演戏一样,要做就要做好,演戏要做一流,当主角,要让观众觉得这场戏值得去看,做会计就是要让领导放心,也要让同事们信任。
冬,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降临到寒梅傲雪身上,和她相濡以沫的老伴离开了人间,面对这难以忍受的痛苦,她曾撕心裂肺地痛哭。她联想到自己 饰演祝英台“哭坟”那场戏时,因为感情真实,非常投入,眼泪刷刷的流,博得了观众喜爱和赞赏。没想到晚年在现实生活中,“哭灵”却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真是“戏如人生”呀!我在《普渡》那部小说里提到这个情节。坚强的寒梅大姐在送走老伴,经过二三年调整心绪之后,开启了她新的人生。她虽然落单独处,但她没有沉沦,没有悲观,她要把她所有的思念寄托在自己的文字上,网伴春秋,是网络让她获得了重生,使她看到了人生旅途中新的希望。
四年多来,寒梅傲雪大姐在虚拟网络,QQ空间里,从不会制作日记到熟悉空间程序,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文字、一幅幅艳丽多彩的音画展示在网络, 空间人气非常旺盛,慕名而来的朋友不断增加,朋友们点评、留言,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平时还经常跟随家人、或邀请好友结伴去旅游,现在她的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网络生活也是非常充实。她深深地懂得,人生的旅途漫长,其中有很多的不如人意,有很多的遗憾和不完美,她心知肚明。她在演戏生涯中积累了太多的经验,丰富的经历提醒她,这曲人生大戏只要没有落幕,随着剧情的发展,还会继续演下去,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也不管你是担任主角还是配角,抑或是主演,哪怕是跑龙套,都要认真去扮演,才会有意义。最后我真诚期盼我们的寒梅傲雪大姐继续扮演好人生的角色,让自己的角色魅力四射,影响着更多的人朝着健康、向上的目标不懈努力!
《礼记・中庸》中写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不论做什么事,事先都要有准备,这样就容易得到成功,不然就容易会失败。
两个年轻人在沙漠里迷了路。正在他们饥渴难耐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位长者,长者赠与了他们一条鱼竿和一桶鲜鱼。他们其中一个选择了预鱼竿,另一个选择了鱼。第一个人拿到鱼之后,不再赶路,马上架起火堆烤鱼,大吃了三天,但是等把所有的鱼都吃完了之后,长者再也没有出现过了;第二个人拿到了鱼竿之后,就向着大海的方向赶路,一心想要走到海边钓鱼,第二个人也走了三天,三天后他终于看到海岸线了,可是剩下的这段路他永远也走不完了。他们最终都走向了死亡。
沙漠中的他们既有食物,又有获得食物的工具,为什么最后还是走不出死亡呢?其实做人做事都一样,都需要规划。
人生好似白驹过隙一样快,他不允许我们有空中楼阁般的幻想存在。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多给自己规划一下。即使人生再短暂,也会像流星划过天空一样美丽!
规划人生很重要,但我们更应该了解如去何规划人生。
又是两个在沙漠中迷了路的人,他们同样也得到了老者的馈赠。他们开始规划他们未来的生活:每天吃一条鱼,每天走十几里路......经过辛苦的跋涉,他们终于找到了大海。然后两个人靠用鱼竿钓上来的鱼生存了下来,最后两个人还各自盖起了房子,娶了美丽的妻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你过去站在那里。而是你今后走向何方!首先,不能有”一步登天“的空想,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做出切合自己实际的规划。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次,就是我们要持之以恒,坚定信念。即使我们不能预知结果,不知道是成是败,但是,至少我们曾经拼过!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妄想成功轻松来,那是绝不可能的!恰当的规划对我们的人生很重要!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努力,规划好我们未来的人生。
[经典散文:规划与人生]
悟与人生散文
飘飘悠落,随风而逝,在一片清风中,消逝,即使不舍,即使依恋,即使有再多的理由,却依然离开,没有办法阻止,枯败的树叶,再怎么变成翠绿,却依旧被寒风吹成了枯黄,没有办法,那是规律,那是必然……
过往就好比一步电影,有激情四射的,色彩缤纷的,有黑白分明的,有斑驳参杂的,模糊的,清晰的,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即使,回头去观看,也只是不断的重复,思考,那一瞬间的辛酸,快乐,高兴,失落,即使,如何的真实,如何的期待,依旧,是过去,依然是历史,不会改变……
人生,也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做过的,别后悔,想做的,别犹豫,失去了,别伤心,得到了,别丢下,只有的失去,得到,犹豫,伤心等等丢失了的时候,才会知道,过去,也和未来一样,是模糊的,是未知的,是规律,也是必然,因为,那已经是过往了!
有时候,总是在感慨,人生啊人生!却不知道,在感慨的.同时,人生也在感慨着自我,却永远不会明白,就好比水中倒映着自己,看着水中的自己,有何尝不是水中的自己在看着自己,那么镜像是真,还是自己是真,何谓真,何谓假,又有什么方法来识别呢,诚然,没有办法,因为人在现实的理念,决定了自己的想法,决定了自己的认识,取决于现实!
都说现实残酷,妄想改变自己的现实,却不知道自己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又如何去改变现实呢!
都说过去回忆,懊恼过去自己的一切,却不知道自己也只是过去的记忆,又怎能去放弃过去呢!
都说未来美好,期待未来自己的幸福,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一片模糊,又何必去期待未来呢!
人生啊人生,也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瞬,自己也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霎,生命的规律不是你我可以改变,我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是,那一丝丝细微的信念,我想,不是寒风可以吹落的,那注定的过去,即使是黑白的模糊,我想也不是空白的回忆,那期待的未来,即使不是幸福的彼岸,我想也不是那黑色的幻想,所以,现实的残酷,不是现在模糊,也不是现在的彼岸,模糊,是因为我们没有目的,彼岸就在我们的信念,在规律中,我们努力,去找寻那模糊的回忆,期待那幸福的彼岸!
现实,残酷,即使是规律,即使是注定,却依然充满生机,让自己努力,在未来,在现在……
游戏与人生散文
去年去泰山旅游的时候,导游为了推销钻戒,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结婚钻戒要戴在无名指上?随团的游客自然是众说纷纭。导游没有说什么,让游客们和他一起做一个游戏。伸出自己的双手,曲起中指,中指中间的指节相对,在游戏中保持不能分开。剩下的四个手指指尖相对,合在一起。大拇指代表我们的父母,食指代表我们的子女,无名指代表夫妻,小拇指代表兄弟姊妹和朋友。导游让我们分开自己的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结果大家都很容易地分开了自己的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导游又让大家分开自己的无名指,结果无论大家如何努力,没有一个人能分开自己的无名指。
游戏自然是游戏,导游也只不过是为了推销钻戒而已。但在第一次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心里便感觉到一种莫名的震动,一种很难描述的感觉。
自己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喜欢玩这个游戏。每次分开大拇指的时候,心里是是无尽的悲哀,不由想起去世的父亲,眼前总是浮现起父亲消瘦的身影,父亲略带威严而又慈祥的面孔;每次也想起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的母亲。父母就是生命的大树,我们便是树上带翅的果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在新的土地上寻求我们新的生活,而父母这棵生命的大树也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枯萎,在世上消失。
分开食指的时候,心底却说不出的坦然。就像我们会离开父母一样,女儿终将也会离开我,去寻找她自己的土地,继续延续着生命之歌。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轮回的四季,在生活中播种自己的爱,在女儿身上,延续父母给我们的爱。看着女儿从咿呀学语的婴儿,长成一个初绽蓓蕾的少女。感觉自己在诠释一个完美的人生,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也为了女儿,心中虽然有着很多的依恋,但更多的却是坦然。
分开小拇指的时候,心里多的是哀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就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我们身上只有父亲或者母亲的一半血液,只有兄弟姊妹才是和我们自己流着相同的血液。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的同时,又给了我们兄弟姊妹,情同手足,用来描述兄弟姊妹之间的感情,再恰当不过了。岁月的风雨侵袭着我们的生命之树,兄弟姊妹就是同一棵树上的枝枝叶叶。春叶绿了,秋叶又黄了,生命就这样像水一般的在四季轮回中流逝。每每想起兄弟姊妹,我心底忧伤而平静,一种不可捉摸的淡淡的哀愁,常常浮上心头,我却用悲伤的微笑将它埋藏在心底。
分开无名指的时候,心里感觉到的是一种彻心的痛,不同于与父母、女儿、兄弟的痛。夫妻之间,原本没有什么血脉相连,但冥冥之中的缘分决定了夫妻是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伴侣。月老的红线,羁绊着你后半生的幸福;丘比特的神箭,也许会给你带来难以承担的痛苦。谁能知道,相恋、相亲、相爱的人,是不是在履行前世三生石的约定?爱情的痛苦与快乐,由自己承受或分享。也许年复一年的平平淡淡,连自己也忘记了前世的约定,浪漫的心境不再拥有,逃脱围城只是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离别的父母,永远是我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儿女,永远是我们的儿女;分开的兄弟姊妹,永远是我们的兄弟姊妹,因为这些都有看不见的血脉相连。唯有夫妻,原本就是陌路人,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所以无论是曾经拥有过多少的山盟海誓,无论是有过感天动地的浪漫爱情,一旦分开,就再也不能称为夫妻,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
有时候静下心来,点一支烟,在飘渺的烟雾中思索着人生道理,慢慢地重复着这个手指的游戏,发现自己曾经是那样的幼稚和单纯,对待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女儿,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然而在人生的字典上,没有后悔和重新来过这两个词语。虽然,现在明白过来也不是太晚,但是毕竟错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这段文字,在心里淀积了很久,很想写出。但每次思索的时候,心里总有说不出来的空虚、伤心与失落,混在其中。
阅读与人生散文
人生,是一个很广泛的词,也许简单地说,就是人物、生活,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人情、生态。更确切一点说也可以是人生于世的过程,往深了点说就是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要经历的事儿以及要走的路。人生,有时候很深刻,深刻到无法捉摸,难以理解,人生,有时候又很简单,就是行走,活着。但是无论是深刻或是简单,无论是平淡亦或精彩,要想平安度过人生,就要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
每个人,生来其实都是一张白纸,然后,我们的经历以及过程便会在这张白纸上慢慢涂鸦,然后渐渐丰富,色彩妖娆。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人生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的阅历,那么另一部分就是知识的汲取。前者大家都知道,需要经历和遭遇,那么后者呢,就是要通过广泛而有意义的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单身妈妈,带着一个正值青春的儿子一起生活,由于从小缺少父爱,没有安全感的儿子性格叛逆,桀骜不驯。这位母亲仪表端庄,大气温婉。她用尽所有的方式,仍然不能改变儿子走向叛逆的路。万般无奈下,她只好将自己和儿子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以文字的形式与儿子每天对话,最终,她用自己的文字感化了儿子。
从此,母子的沟通以文字与阅读的`方式相互传达,而且这位母亲趁热打铁,将更优秀的书籍不断引入到儿子的世界中来,渐渐地,儿子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最后,在文学道路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儿子说,是母亲教会了他如何真正地阅读,他是在阅读的世界里,重新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规划,继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塑料了一个新的自己。
也许这则故事有些片面,但是不能否认阅读在人生中不可估量的地位与作用。阅读引领规划,规划才有目标,目标决定价值,阅读是人生的指明灯,是扬帆远航的新起点。阅读让人智慧,阅读让人清醒,阅读让人充满朝气,仰望梦想。从此,让我们用心品味阅读,认真规划人生。
茶与人生散文
早前喝茶只是习惯和形式上的,感觉打拼累了,一杯香茗、一曲悠扬,就把劳累与烦闷打发了,并没有把情趣与人生关联在一起,但在茶庄应酬时却不时听到同仁赞扬,硬说某人是在品文化。
古人喝茶,是要煮的,现代人喝茶,通常都是冲泡。早前煮茶时,还要放进一些东西,也许花茶是更古老的一种喝法吧?“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晓一瓯茶”,唐人李郢这首《酬友人暮春寄枳花茶》诗,或可一证。但是,要想喝到茶的全自然品味,当数绿茶,因它最接近原生态。能喝到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或是云南普洱、滇青,闽南铁观音、奇兰等自是口福不浅。其实,“天涯何处无芳草”,每年茶季时斟上来的盏盏新绿,同样也喝得齿颊生香,余甘不尽。得自然,得本色,得野趣,便是佳茗。
苏轼诗云:“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的,茶是好东西,在人的一生中,它或许是可能陪伴到你最后的朋友。
一般而言,烟酒的嗜好终究会离你而去,人生到了若干年龄时,与烟告别、与酒分手,百无聊赖之际,口干舌燥之时,恐怕只有茶,陪你度过秋之枫叶、夕阳西下的余生了。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当这个过程过渡到越来越淡时,你会感觉到只有这一盏茶,才是最亲和的.、才不会把你抛弃。
茶好,好在有不嚣张生事,不惹人讨厌,平平和和,清清淡淡;好在有温厚宜人,随遇而安,怡情悦性,而又矜持自爱的品德。在西欧人的眼里,茶和中国是同义词,你懂得了茶,也就懂得了中国,也就懂得了中国之文化。
西洋人爱饮咖啡,中国人爱喝茶。咖啡是在亚热带阳光充分的肥沃土地里生长出来,咖啡豆成熟了以后,红得鲜艳,因为它凝缩了太多的阳光。而茶叶通常都种植在云雾迷漫、空气湿润的高山之巅,茶树的每个叶片,云蒸霞蔚,雨露滋润,汇聚着大自然的精灵之气。如果说,阳光,是热量的总汇,那么,精灵,则是智慧的结晶,所以,喝咖啡的西方人和喝茶的中国人,在感情上,便有外在和内向之别;在性格上,便有冲动和敛约之分;在行为上,便有意气用事和谨言慎行的不同;在待人接物上,西洋人讲实际,讲率直,重在眼前,中国人讲礼貌,讲敦厚,意在将来。所以,喝茶的中国人,喝出了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而喝咖啡的西方人,也有过历史很辉煌、很漫长的国家,但现在有的已经消亡,有的也不再振作了。
茶之可贵,它能成为人的终身之友,它那一股冲淡的精神,也应该是每个人尽量禅悟的根蒂。
一杯在手,缕缕飘香,你会暂时把生活的烦恼,工作中的不愉快,事业上的维艰,小人的不可得罪等等烦心琐事,放于一边。不是吗?看清茶正醇!
饮茶之道在于宽容与放松。君不见茶馆里何其熙熙攘攘,又何其气氛融洽,那是原先说书的见地,其实现代茶馆则多了一份沉静与氛围。
我爱喝茶,喝的是自然,我爱品味,品的是人生……
★ 考题与人生散文
★ 散文图画与人生
★ 散文壶与杯的人生
★ 散文《无奈人生》
★ 悟道人生散文
★ 跳蚤人生散文
★ 散文:缩减人生
★ 胭脂人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