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离奇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福田肥仔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离奇故事(共含12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福田肥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古代离奇故事

篇1:古代离奇故事

初文人张潮收集了明末清初这一时期许多关于奇人奇技的记载,并编成一本书,取名为《虞初新志》。在这本书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件奇人奇事。

在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帮贼匪洗劫一个村庄,一时间村里鸡鸣狗吠,大人孩子藏匿。这伙贼匪见无人阻拦,便破门入室愈加狂妄肆虐。这村里有家大户,家资殷实,人丁兴旺,主人乐善好施,享誉一方。闻听贼匪入村,户主便马上召集精壮男丁守护庭院。那帮贼匪正在劫掠得手之时,见有一大户,岂肯轻易放过。一阵吆喝冲撞,门被砸开了,贼匪汹涌而入,于是双方各举器械打斗拼杀。混乱之中,一贼匪照准户主的脖颈手起刀落,顷刻间户主身首异处。

贼匪洗劫散去之后,男女亲眷们看到户主身首异处的惨状,无不呼天抢地,痛哭失声,有人张罗著给户主准备后事。户主有一子,从小被视为掌上明珠,他知书达理,对户主颇为孝敬。他见父亲时值中年便被贼人所害,心中十分悲恸;想到父亲马上要装棺入敛,实在于心不忍。忽然他想起有一位薛衣道人医术奇绝,无与伦比,便马上嘱咐家人前去请他。家人听了公子的话颇为惊讶,还以为是适才受了惊吓所致,便大声对他说:〝公子你不要胡思乱想了,你父亲的身体和头颅已经分开了,就算那薛衣道人有还魂丹,可他又怎能把已经分离的头颅和躯体弥合复原呢?〞然而,公子却坚持说:〝那薛衣道人不是一般的人啊!快去请来,不要耽搁!〞在公子的坚决要求下,家人不得不去请那位薛衣道人。

薛衣道人名字叫尧民,以前他曾是洛阳官学里的一个读书人。尧民出身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从小便博闻强记,喜读诗书,及至青年时更以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声名远场。明朝灭亡以后,世事的变幻无常使他突然对读书科举失去了兴趣。一次,他从一位高人那里得到了医治毒疮恶疾的秘方,便出家当了道士,云游天下,行医用药救治百姓。有人得了毒疮,久治不愈,最后找到了薛衣道人,只见他若无其事的往毒疮上涂了一点自己配制的药膏,没有几天,那毒疮便被根除了。有人摔断腿骨或者手臂,求他医治,没有不恢复的完好如初的。更有甚者,他可以剖开病人的腹部为他们清洗肠子,还可以打开头颅为病人治疗。时间长了,了解他的人都称赞他的医术和华佗一样神妙。

很快,薛衣道人被请到了大户家里。只见他不慌不忙的审视了户主片刻,接着用手摸了摸户主的胸口,然后抬头说:〝头虽然断了,但身体还有暖气,这暖气就是生命之气啊!有了生命之气就可以医治了。〞听了薛衣道长的话,大家都半信半疑,默不做声的睁大眼睛在旁边看着。然而公子却对薛衣道长的医术深信不疑。

只见薛衣道人把死者的头和脖子轻轻的对接起来,然后迅速用银针把它们缝合在一起。缝合后,他取出了随身带的药粉,均匀的涂抹在伤口的周围,接着用炭火微微烘了一下。过了片刻,薛衣道长熬了一碗人参汤,在汤里调进了其它药剂,然后在家人的帮助下撬开了死者的嘴巴,把汤一点一点的灌了进去。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死者还未有复活的迹象,大家不由的向薛衣道人投去怀疑的目光,可薛衣道人依然镇定自若。终于奇蹟出现了,家人们发现已经死去的户主开始有了一丝微弱的鼻息,薛衣道人见状立刻把一些温热的酒灌进户主口中,片刻之后,户主的鼻息终于由弱到强渐渐变的正常了。

在薛衣道人的调理下,经过一整夜,户主终于死而复生苏醒过来。他慢慢睁开眼睛,不明白大家何以都聚集在他身边。当儿子告诉他事情经过时,他也非常吃惊,甚至不敢相信儿子说的是真的。又过了整整一昼夜,户主的手脚可以稍稍活动了,又过了七天,户主的伤口渐渐愈合,半个月以后,户主终于能下地活动了。

户主死而复生,使家人终于信服了薛衣道人的高超医术。为了感谢薛衣道人的救命之恩,户主表示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酬谢道人。可薛衣道人坚决辞谢了户主的谢礼,分文不取。此后,人们听说薛衣道人进山修道去了,不再进入常人社会中了。他的医术也不知有没有传人。

篇2:古代离奇故事

山东某地有一李员外,富而有德,为人慷慨,广有人缘。同村有一生意人姓胡,因排行第四,人称胡四。胡四做生意资金紧缺时,常去李员外处借取,多年来好借好还,二人关系还算融洽。

有一年,胡四借了李员外一百两银子,结果生意赔了,一百两银子当年已无力偿还,就萌生了赖帐的念头。腊月里,胡四又去李员外家玩,李员外拿出帐簿看了看说:「胡四,你今年春天还借了一百两银子。」胡四马上说:「员外,你是不是想错了,我今年没借你的钱。」谁知员外说:「那么是我记错了。」一边说着一边将胡四那一百两银子的欠帐勾销了,李员外仍面色平和,连说带笑。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胡四的良心债算是欠下了。

第二年春天夜间,李员外梦见胡四脸色极为难堪的站在自己眼前说:「李员外,我今天来还你的帐。」李员外醒来心中纳闷,但不解其意又睡下,奇怪的是此梦连做三遍,李员外再也无法入睡,眼前重复出现胡四的身影。

正在李员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长工敲门进来高兴的说:「掌柜的,咱家的母驴刚生了一头骡子,个头很大,很喜欢人。」李员外一惊,马上明白自己做梦的原因,急着对长工说:「快!快去将这头骡子砸死!」长工愣了,心想员外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神经不正常了。李员外见长工站着不动,又大声斥责说:「你听见没有,赶快去把牠砸死,快!快!」长工在李员外的催促下,顺手抄起一把大镢头,照着骡子头上一大镢,就将刚出生的骡子砸死了。

就在同天夜间,胡四得急病暴毙,但时间不长又活了过来,胡四明白自己刚转生成骡子之事,更感激李员外的救命之恩,马上变卖家产还李员外的帐。

几天后,胡四拿着一百两银子来到李员外家还帐,李员外坚辞不收,说去年腊月说了句玩笑话不要当真。胡四一定要还,员外说什么也不收,僵持了好久,胡四说:「你再不收,我就告你。」李员外说:「你告我,我也不收。」

后来胡四还真的告到县上,县令感到此案太离奇,追问谜底,胡四才对县令说明真相。县令差人叫李员外到衙先单独劝其收下银子,李员外坚持说未借给胡四银子,更不收银子。县令最后说:「你如果实在不收的话也可以,但需答应本县令一个条件,就是你还得交一百两银子到衙上。」李员外爽快地答应了。

结案时县令当众宣布:胡四还借李员外银子一百两,李员外说胡四未借自己银子,坚辞不收,胡四一定要还,二人僵持不下而告到本县。今本县断案如下:「胡四所还一百两银子交本县,算你还了帐了,李员外还要拿出一百两银子交本县。唉!谁让我这当父母官的遇上你们这样的离奇案子呢?本县令我也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百两银子,将这三个一百两银子在你们村头修建一座庙以教化百姓吧。」

建庙时不少百姓乡绅也踊跃捐款,竣工时,县令亲临庆贺并带来了亲笔手书匾额《现世报庙》。现世报庙建成后香火很盛,历久不衰。其故事代代相传,至今还有许多老年人耳熟能详。

篇3:古代离奇故事

有德,为人慷慨,广有人缘。同村有一生意人姓胡,因排行第四,人称胡四。胡四做生意资金紧缺时,常去李员外处借取,多年来好借好还,二人关系还算融洽。

有一年,胡四借了李员外一百两银子,结果生意赔了,一百两银子当年已无力偿还,就萌生了赖帐的念头。腊月里,胡四又去李员外家玩,李员外拿出帐簿看了看说:「胡四,你今年春天还借了一百两银子。」胡四马上说:「员外,你是不是想错了,我今年没借你的钱。」谁知员外说:「那么是我记错了。」一边说着一边将胡四那一百两银子的欠帐勾销了,李员外仍面色平和,连说带笑。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胡四的良心债算是欠下了。

第二年春天夜间,李员外梦见胡四脸色极为难堪的站在自己眼前说:「李员外,我今天来还你的帐。」李员外醒来心中纳闷,但不解其意又睡下,奇怪的是此梦连做三遍,李员外再也无法入睡,眼前重复出现胡四的身影。

正在李员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长工敲门进来高兴的说:「掌柜的,咱家的母驴刚生了一头骡子,个头很大,很喜欢人。」李员外一惊,马上明白自己做梦的原因,急着对长工说:「快!快去将这头骡子砸死!」长工愣了,心想员外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神经不正常了。李员外见长工站着不动,又大声斥责说:「你听见没有,赶快去把牠砸死,快!快!」长工在李员外的催促下,顺手抄起一把大镢头,照着骡子头上一大镢,就将刚出生的骡子砸死了。

就在同天夜间,胡四得急病暴毙,但时间不长又活了过来,胡四明白自己刚转生成骡子之事,更感激李员外的救命之恩,马上变卖家产还李员外的帐。

几天后,胡四拿着一百两银子来到李员外家还帐,李员外坚辞不收,说去年腊月说了句玩笑话不要当真。胡四一定要还,员外说什么也不收,僵持了好久,胡四说:「你再不收,我就告你。」李员外说:「你告我,我也不收。」

后来胡四还真的告到县上,县令感到此案太离奇,追问谜底,胡四才对县令说明真相。县令差人叫李员外到衙先单独劝其收下银子,李员外坚持说未借给胡四银子,更不收银子。县令最后说:「你如果实在不收的话也可以,但需答应本县令一个条件,就是你还得交一百两银子到衙上。」李员外爽快地答应了。

结案时县令当众宣布:胡四还借李员外银子一百两,李员外说胡四未借自己银子,坚辞不收,胡四一定要还,二人僵持不下而告到本县。今本县断案如下:「胡四所还一百两银子交本县,算你还了帐了,李员外还要拿出一百两银子交本县。唉!谁让我这当父母官的遇上你们这样的离奇案子呢?本县令我也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百两银子,将这三个一百两银子在你们村头修建一座庙以教化百姓吧。」

篇4:民间离奇故事

在旧社会的时候依然会有江湖郎中这样的人存在~那个时候人们都不叫他们郎中,而称呼为医生了~

有一个四处行走为生的医生,他擅长使用蜈蚣来治病(听我奶奶说,一般是用蜈蚣尿来治病,但是详细的方法我就不知道了),医生养有两条挺大的蜈蚣,平时都是将它们放在一个竹筒里面,然后四处行走时就将其背在身后。

某日,医生行走到某座山时,听到后面传来一个姑娘的声音:“医生,你去边地?”(这个是白话,意思是:医生,你去哪里?)

医生就回头看了看,却没有看到人,医生感觉到莫名其妙,然后没有理会,就继续走路,但是刚走几步,又听到那个声音:“医生,你去边地:”医生还是回头看,依然没有看到有人,然后还是继续走路,医生认为自己听错了。而后又走了一下,还是那个声音:“医生,你去边地?”医生觉得应该不是听错了,就回答道:“我去前面的村子。”说完还是回头看,依旧是没有人,医生就很纳闷了,但是天色也快晚了,就没在意继续赶路去,之后也没再听到这个声音。

接近晚上,医生在村子的庙里借宿。刚进庙,就看到庙祝奇怪的看着他,刚想问庙祝怎么回事,庙祝就先他问道:“你面色不太好,今天是不是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医生想了想,说:“奇怪的事情?对了,今天路过山的时候倒是有这么一见怪事情。”医生就将事情告知了庙祝,庙祝听后说:“你遇到精怪了,你如果今天不回答它应该就没有事的,但是你回答它,今晚又睡在这里,会把它引来!你还是快走吧!”医生听后吓了一跳,急切的说:“庙祝啊,你要救我啊!这天色将晚你要我一个人去哪里躲避这个妖怪?!”庙祝想了想,问道:“你身后的竹筒装的是什么?”医生说:“是我常年养的百足(白话,蜈蚣称呼为百足)。”庙祝道:“也许会有救!你去把村里的猪笼拿过来放在你今天睡的床上,然后把棉被盖好,把蚊帐放好,再把你的百足放出来!你就睡在神台上的菩萨后面,晚上不要出声,如果你的百足犀利的话(犀利是厉害的意思),你就有救了,不然你今晚就过不了……”说完,庙祝就吩咐他把庙里的门窗关好,而后自己避难去了。

医生听了庙祝的话,把这些都布置好,他放蜈蚣出来时,对蜈蚣说:“百足啊百足,我养你们这么久了,现在我有难了,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啊……”这蜈蚣常年在医生身边,也许有点人性吧,一放出来,就向蚊帐上面爬去,就躲在上面了。医生听了庙祝的话,晚上休息不都敢发出声音,但是也不敢睡觉,毕竟今晚就是他生死的一个晚上……

大约半夜,突然从床上那方向传来一个姑娘凄惨的尖叫声……然后就是东西激烈碰撞的声音,过了半响,就没有声音了,医生壮着胆,向那方向走去,就看到一条很大的蛇身躺在了床上面,医生都惊呆了,但看到蛇已经一动不动,又壮着胆走过去,一看才觉得这蛇原来不是一般的蛇,它是有着一颗姑娘脑袋的怪物!!不过这个怪物的眼睛已经瞎了,上面还流淌着许多的鲜血……而自己养的蜈蚣是咬在这个怪物的眼睛上的,两只蜈蚣也已经分尸而亡……就这样,医生保全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这个故事听说以前是告诫那些行走在山路上的人,听到有声音叫人时,一定不要随便回答,以免被妖怪缠上!似乎是有的妖怪有某些特定的规则,不能随便吃人或者害人,回答了妖怪就是和妖怪产生了一定的关系,这些妖怪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吃或者害这些回答的人。

篇5:民间离奇故事

旧社会的时候,有很多挑货郎经常在各个不同村里买卖,他们都是四处为家,没有定所。

有两个挑货郎,他们养有一条狗,在他们挑货买卖、晚上睡觉时狗可以帮他们看货,所以狗是他们的好帮手。

一日,两个挑货郎卖完东西,想在村子里借住,但是村子里的人都不乐意让外来人在村子里过夜,都没人愿意收留他们,挑货郎都不知道今晚怎么过……后来有村里的人说:“你们不怕的话,就在那个停尸的房子休息吧……以前还有看尸人住的,现在那个看尸人不知道去哪里了……”那人说着同时指了指村尾方向的房子。挑货郎四海为家,能有一个遮头的房子休息就很知足了,于是两人往停尸的房子走去。

晚上,两个挑货郎睡在以前有看尸人休息的房间里,他们把狗放在房间外的门口看门。

夜深时分,突然听到楼上停尸的房间有“噔噔噔”的响声,一直没有停过,连个挑货郎都被吵醒了,门外的狗发出“呃呃呃……”这种闷闷的声音,(奶奶说狗是可以感觉到鬼怪这类的东西的,而且在知道这种东西在身边时,是不会发出狂叫的声音,只会在那里像看到比自己强大的东西,敢怒不敢言的样子),两个挑货郎知道上面的东西肯定不是善类,都不敢睡觉了,战战兢兢的挤在一起……不一会,那个东西应该是下楼了,“噔噔噔”的声音从楼梯方向步步逼近这个房间,两个挑货郎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就在这时候,门外的狗冲过去与僵尸进行了搏斗,房间里的挑货郎只听到房外面有打斗的声音,而后这个打斗声音慢慢远离,直到没有声音,但是这二人太过害怕,不敢出房门查看……

一个晚上就在这二人的担惊下度过了,直到太阳高照才敢从房间里面出来。出来时,他们的狗

已经不在了,房间外是一片的凌乱……两个挑货郎把货物往身上一背,就迅速的跑离房子,在村口的围栏附近,看到一圈村里的人围在那里,人的好奇心都是有的,即使是经过昨晚,挑货郎虽然想快点离开这里,但是好奇心使然,他们还是走了过去。

挑货郎过去一看,被吓呆了,地上躺着的是他们的狗的尸体,狗被咬得浑身伤痕,却没有血流出来的样子……而身上的伤口是那么的KB,再来就是狗的身边有一堆穿着人衣服的白骨……

篇6:民间离奇故事

有一个会些算命的人,叫做庞祖,在城里面打工,20来岁时他算到自己的寿命将至,于是就打算寿命将至前回到自己的家乡。

在途径一座满树林的山时,他在比较远的地方看到这样的一幕,有一条黑色蛇从树上掉了下来,正正掉在树下的一个很大很大的水洼里面,庞祖就觉得很不对劲,就准备走过去看个究竟。但是有一个路过的砍柴人比他先从一步经过那个水洼,然后听到砍柴人惊讶的声音:“这条鱼好大啊!”接着就看到砍柴人从水洼里面将鱼给抓了出来,彭祖远远看到这条鱼,这鱼至少有好十几斤的重。彭祖知道那个东西一定有问题,但是又不好当面和砍柴人说……得罪这类精怪可不是好惹的……

于是庞祖就像过路人一样,不经意走过那个砍柴人的身边,装着惊呼的样子:“天哪,这条鱼好大啊!!你在哪里打的?”砍柴人笑笑说:“不是我打的,我是在前面的水洼里捡到的,真是好运啊!”庞祖继续道:“这么大条鱼你要自己吃吗?”砍柴人听他这么一问,想了想:“其实我是想吃掉的,但是家里穷,还是卖掉的好。”庞祖装好奇继续问:“你要卖给谁?”砍柴人:“我想卖给一个工厂的老板,他那里有一百多的工人,卖给他正合适给那些人吃,我也可以有一些收入。”庞祖听候就笑笑说:“哦,你还真是好运。”

庞祖知道这个精怪想害的人不是砍柴人而是想要工厂一百多人的命。在砍柴人卖掉这条鱼后,庞祖偷偷跑去和这个工厂的老板说道:“老板啊,你刚才买的鱼千万煮好后不要先给人吃,你要先拿去给狗吃,狗吃了没有事你们才可以吃!”老板感到莫名,就问道为什么。庞祖道:“老板啊,这个事情我不能明说啊,你就听我的吧,但是你不要把是我告诉你的事情宣扬出去,你吩咐厨子先拿去给狗吃,狗没有事情的话,你们再吃吧。”老板听后有些怀疑,但是看到庞祖这么真诚又着急的样子就先相信了。

厨子听了老板的吩咐,将鱼烹饪好后,将一块鱼肉拿去给狗吃了。这鱼烹饪后香味四溢,好多工人都想马上吃掉这条鱼,但是老板又吩咐不能马上吃,所以也不好动手吃鱼。就在工人们满心期待吃鱼的时候,就看到那个刚吃完鱼肉的狗转悠了几步路,忽忽然的就化骨而亡,一条狗现在就只剩下一张狗皮了!!老板和工人们顿时吓了到了!!

之后,老板要答谢庞祖,庞祖拒绝道:“老板你不用答谢我了,其实我寿命也不久了,所以我才会想回家乡,正好碰到这件事情。”老板听后说:“什么!你命不久矣!!不用怕!你救了我们这么一百多人,我们一人给你一岁,你不就不会短命了吗!”

果真,庞祖回家乡后没有死,而且还活到了188岁。

这个故事在旧社会来说,就是要人们警惕在回家的路上不要看到什么好的鱼啊,鸭啊,鸡啊这类的东西就捡回家,以免给家里人带来横祸。

先写着么多吧~如果有人看的多~下次继续~旧社会的很多鬼怪事件有很多是真是存在的,但是现在都不这么常见,可能多少是人多了阳气盛的缘故吧,一般只有衰的人才会和鬼怪遇到,毕竟有这么一句话: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

篇7:民间离奇故事

在旧社会的时候依然会有江湖郎中这样的人存在~那个时候人们都不叫他们郎中,而称呼为医生了~

有一个四处行走为生的医生,他擅长使用蜈蚣来治病(听我奶奶说,一般是用蜈蚣尿来治病,但是详细的方法我就不知道了),医生养有两条挺大的蜈蚣,平时都是将它们放在一个竹筒里面,然后四处行走时就将其背在身后。

某日,医生行走到某座山时,听到后面传来一个姑娘的声音:“医生,你去边地?”(这个是白话,意思是:医生,你去哪里?)

医生就回头看了看,却没有看到人,医生感觉到莫名其妙,然后没有理会,就继续走路,但是刚走几步,又听到那个声音:“医生,你去边地:”医生还是回头看,依然没有看到有人,然后还是继续走路,医生认为自己听错了。而后又走了一下,还是那个声音:“医生,你去边地?”医生觉得应该不是听错了,就回答道:“我去前面的村子。”说完还是回头看,依旧是没有人,医生就很纳闷了,但是天色也快晚了,就没在意继续赶路去,之后也没再听到这个声音。

接近晚上,医生在村子的庙里借宿。刚进庙,就看到庙祝奇怪的看着他,刚想问庙祝怎么回事,庙祝就先他问道:“你面色不太好,今天是不是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医生想了想,说:“奇怪的事情?对了,今天路过山的时候倒是有这么一见怪事情。”医生就将事情告知了庙祝,庙祝听后说:“你遇到精怪了,你如果今天不回答它应该就没有事的,但是你回答它,今晚又睡在这里,会把它引来!你还是快走吧!”医生听后吓了一跳,急切的说:“庙祝啊,你要救我啊!这天色将晚你要我一个人去哪里躲避这个妖怪?!”庙祝想了想,问道:“你身后的竹筒装的是什么?”医生说:“是我常年养的百足(白话,蜈蚣称呼为百足)。”庙祝道:“也许会有救!你去把村里的猪笼拿过来放在你今天睡的床上,然后把棉被盖好,把蚊帐放好,再把你的百足放出来!你就睡在神台上的菩萨后面,晚上不要出声,如果你的百足犀利的话(犀利是厉害的意思),你就有救了,不然你今晚就过不了……”说完,庙祝就吩咐他把庙里的门窗关好,而后自己避难去了。

医生听了庙祝的话,把这些都布置好,他放蜈蚣出来时,对蜈蚣说:“百足啊百足,我养你们这么久了,现在我有难了,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啊……”这蜈蚣常年在医生身边,也许有点人性吧,一放出来,就向蚊帐上面爬去,就躲在上面了。医生听了庙祝的话,晚上休息不都敢发出声音,但是也不敢睡觉,毕竟今晚就是他生死的一个晚上……

大约半夜,突然从床上那方向传来一个姑娘凄惨的尖叫声……然后就是东西激烈碰撞的声音,过了半响,就没有声音了,医生壮着胆,向那方向走去,就看到一条很大的蛇身躺在了床上面,医生都惊呆了,但看到蛇已经一动不动,又壮着胆走过去,一看才觉得这蛇原来不是一般的蛇,它是有着一颗姑娘脑袋的怪物!!不过这个怪物的眼睛已经瞎了,上面还流淌着许多的鲜血……而自己养的蜈蚣是咬在这个怪物的眼睛上的,两只蜈蚣也已经分尸而亡……就这样,医生保全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这个故事听说以前是告诫那些行走在山路上的人,听到有声音叫人时,一定不要随便回答,以免被妖怪缠上!似乎是有的妖怪有某些特定的规则,不能随便吃人或者害人,回答了妖怪就是和妖怪产生了一定的关系,这些妖怪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吃或者害这些回答的人。

民间离奇故事2:停尸房里的怪物

旧社会的时候,有很多挑货郎经常在各个不同村里买卖,他们都是四处为家,没有定所。

有两个挑货郎,他们养有一条狗,在他们挑货买卖、晚上睡觉时狗可以帮他们看货,所以狗是他们的好帮手。

一日,两个挑货郎卖完东西,想在村子里借住,但是村子里的人都不乐意让外来人在村子里过夜,都没人愿意收留他们,挑货郎都不知道今晚怎么过……后来有村里的人说:“你们不怕的话,就在那个停尸的房子休息吧……以前还有看尸人住的,现在那个看尸人不知道去哪里了……”那人说着同时指了指村尾方向的房子。挑货郎四海为家,能有一个遮头的房子休息就很知足了,于是两人往停尸的房子走去。

晚上,两个挑货郎睡在以前有看尸人休息的房间里,他们把狗放在房间外的门口看门。

夜深时分,突然听到楼上停尸的房间有“噔噔噔”的响声,一直没有停过,连个挑货郎都被吵醒了,门外的狗发出“呃呃呃……”这种闷闷的声音,(奶奶说狗是可以感觉到鬼怪这类的东西的,而且在知道这种东西在身边时,是不会发出狂叫的声音,只会在那里像看到比自己强大的东西,敢怒不敢言的样子),两个挑货郎知道上面的东西肯定不是善类,都不敢睡觉了,战战兢兢的挤在一起……不一会,那个东西应该是下楼了,“噔噔噔”的声音从楼梯方向步步逼近这个房间,两个挑货郎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就在这时候,门外的狗冲过去与僵尸进行了搏斗,房间里的挑货郎只听到房外面有打斗的声音,而后这个打斗声音慢慢远离,直到没有声音,但是这二人太过害怕,不敢出房门查看……

一个晚上就在这二人的担惊下度过了,直到太阳高照才敢从房间里面出来。出来时,他们的狗

已经不在了,房间外是一片的凌乱……两个挑货郎把货物往身上一背,就迅速的跑离房子,在村口的围栏附近,看到一圈村里的人围在那里,人的好奇心都是有的,即使是经过昨晚,挑货郎虽然想快点离开这里,但是好奇心使然,他们还是走了过去。

挑货郎过去一看,被吓呆了,地上躺着的是他们的狗的尸体,狗被咬得浑身伤痕,却没有血流出来的样子……而身上的伤口是那么的KB,再来就是狗的身边有一堆穿着人衣服的白骨……

篇8:每晚一个离奇故事

下班归来的妻子问丈夫“今天晚报看了吗?”丈夫 头也不抬地看着电脑敷衍道“看了!”妻子冷道“真 的?”丈夫皱着眉道“你真烦!”妻子含泪出了房间。片刻 后丈夫翻阅晚报。一则车祸新闻占据了大幅版面,出事 的是妻子单位的班车,死者名单中竟有妻子的名字。丈 夫惊起,找遍整个房间不见妻子影踪。

篇9:每晚一个离奇故事

《每晚一个离奇故事》是中国作者王雨辰创作的一本故事书。故事书中通过叙述那些诡异、惊悚、离奇的故事来吸引读者,将读者带入故事之中。让我们通过下文来阅读其中一个小故事。

食指

朋友一边抽着烟一边神秘的竖起他的食指给我看。“看,每个人的食指都代表着人的贪婪,因为吃的欲望是人类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欲望。知道为什么叫食指么?因为古人说一旦看见好吃的东西食指就会跳动,不是有句成语叫‘食指大动’么?我现在就告诉你一个关于食指的故事。”说着,他把香烟熄灭,开始叙述这个故事。

“我到西南一个小镇的时候寄宿在一户人家里,那里有一位年岁很大的老人,老人精神很好,我没事就和他谈天。也就从他口中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民国的时期,这里的女孩要嫁一个好人家的话首先要有一个好身材,尤其是腰。据说一些人家都有明确的规范尺度,精确到毫米呢。(我笑道:“这也太夸张了”)。越是瘦的女孩他们越觉得漂亮,看来恰恰与唐朝的胖为美相反呢。可能当地的人对猪非常的反感,也就蕃衍的认为只要是肥胖的都是丑恶不堪的。于是那里的女孩都拼命的节食,为了能有一个一步三摇,风吹柳絮飘的轻柔身段。

其中有一个叫秀的女孩,自从她明白自己一辈子的幸福要和自己的腰围成反比就不在吃肉了,而且包括面食。但似乎命运很喜欢和人开玩笑。即便秀从早到晚不停的运动,只吃一点水果,她也会长胖。或许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基因的问题,或许根本就是一种病。但当时的人可不这么认为。那些瘦瘦的女孩子都在后面嘲笑着秀,说她是猪精投胎。家里人也不住的唉声叹气。因为秀的身材已经越来越胖,别说嫁个好人家,恐怕就是当地最穷的老四家也不要她了。

说到老四,其实与秀家里到能寻到几丝亲戚关系,但这种亲戚就象头上的头发,多的数不过来,每天不得掉上几把。不过老四的儿子月秀到是青梅竹马,两人幼年时经常一起玩耍。不过自从秀立志嫁入富人家后就断绝和老四儿子的关系了。不过老四的儿子却一直把秀放在心里。现在这种时候秀的父母也顾不了了,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赶紧把秀嫁出去,省得留在家里丢人显眼。毕竟,他们认为女儿这种货物家里还是有很多的。

老四的儿子叫民,其实论相貌道也英俊,只是家贫,穿着很破旧,但十分干净,无论是人还是衣服。秀的父亲把这事向老四一提,老四父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结果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提亲,下聘,回书,过门酒席之类的烦琐程序,在当时也算一项记录了。

秀虽然百般怨气,但也没办法,谁叫自己命不好。再不嫁,过几年恐怕连民都看不上自己了,何况丈夫对自己千依百顺,疼爱有加,日子到也将就的过了。

事情往往这么凑巧,或许是风水的缘故,或许是心情的缘故。秀嫁到老四家后反而日渐消瘦,最后到成了当地有名的瘦美人。可惜她早已为人妇。不过依旧很多人打她的主意。那里的人可不在乎什么头婚,二婚。因为媳妇对那些人来说不过是生育的工具和对家里风水的改良作用罢了。

秀自己也不安分起来了。而且她坚持不要孩子。这点令民十分的苦恼。他知道没有孩子自己是留不住秀的。其实有孩子有能留住?秀家里活也不干了,见天和一些朋友聊天逛街,或者去大户人家做客。哪里像一个穷苦人家的媳妇。

看来都是瘦若的祸,民知道,只有秀再次胖起来,她才会安心呆在这个家。

没过多久,秀果然再次发胖,一切仿佛回到从前。她再次沦为一个农妇。她怨恨命运的玩弄。只有民暗暗发笑。表面上却和她一边抱怨一边安慰她。

日子如同织衣的梭子,在重复的穿梭。一晃十几年过去。秀也生育了几个小孩。她也不在做梦了。安心和民过着日子。一直到他们的女儿月儿的长大。

月儿生得非常漂亮,吸取了父母的优点。不过似乎她也一直都处于不胖不瘦的状况。甚至偶尔还会丰满一些。其实按照现在的标准一点都不胖。不过秀不愿意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她很早就开始控制月儿的饮食。不过功效不是很大。眼看着月儿快十六了。但腰却比起他同龄的女孩要多筐一圈。急的秀天天睡不着。

看着自己的妻子天天熬的黑眼圈。民终于忍不住了,或许他认为时间已经冲淡了一切。这时候告诉妻子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这天两人和衣睡在床上。秀依旧翻来覆去睡不找。民把她身体掰过来。正色道:‘你知道你过门的时候怎么突然瘦了么?’

秀奇怪的摇着头,随即问道:‘为什么?’

‘那是因为我,我们家虽然穷,却知道一个可以让人变瘦的法子。不过祖辈们交代是禁术,用多了控制的不好会得报应,不过究竟什么报应却不知道。你来到家后我就对你施了这个术,后来你想走我又把术解了,所以你又变胖了。’民黯然的说道。

秀已经过了生气的年纪了。其实她早觉得自己突然变瘦又变胖可能是丈夫捣鬼,不过听见这种奇妙的方字到也觉得好奇。‘算了,都过去了,我不怪你,不过你不能耽误月儿啊,我可要让她嫁一个好人家!你赶紧告诉我啊!’

民望着着急的妻子,欲言有止。终于他举起自己的食指,对秀说:‘是指头。’

‘指头?什么意思?’秀奇怪的问。民告诉秀,相传在几百年前,祖先在饥荒的时候好心收留了一个叫花子。据说这个叫花子不是凡人,是游历民间的茅山术士,不过是装做要饭的来看看众人的善心。他见民的祖先心地善良。就教会一些法术给民的祖辈。后来一代代传下来,大部分都已经失传,只有这变瘦一法却奇怪的保留下来。但民的家族自此就开始败落下来。恐怕这和民间流传着使用茅山法的诸多忌讳有关。茅山术禁忌极多,一旦破坏,轻则破财倒霉,重则有血光之灾甚至祸连后代。相比民的祖先定是用法术做了些什么不义之事才有所报。

至于这个法术,民告诉秀,其实只要将吞下自己食指的指甲就可以。但这个术最多一次只能维持数年。而且每个人可以瘦得程度是有限的。用的多了,据说最后会发生很恐怖的事。由于只是变瘦,民一家人也很少去使用,不过民的父亲还是教会了民使用。

‘难怪后来你每次见到我都那么好心帮我修指甲。’秀语气怪怪的说。民觉得有些尴尬。摸着妻子的脸,‘我这不还是因为喜欢你么。’

‘算了,我也不生气了,明天你就施这个术,赶快让月儿瘦下来。’

民点了点头,夫妇俩又安心睡下了。

果然,没过多久,月儿果然瘦了下来而且是十里八乡瘦的最漂亮最精神的。邻里都夸民和秀养了这么一个好女儿,肯定可以嫁一个好人家。夫妻二人听了笑的合不了嘴。

但事情很不凑巧,当地最大的一户财主要找儿媳妇。这个财主就是前面提过的儿媳妇的体重腰围都精确到最小单位的那种人。秀当然让女儿去试试了。可惜就差那么一点。而且月儿已经是最轻的了。财主放出话,在过一星期没人合格的话,就去外地找了。秀一心想让女儿嫁进去。就逼民再次施法。民无奈的说:‘你听过神行太保戴宗么?其实像那种术也是有不同程度的。据说有一位信使在送信的时候耽误了时间。怕被责骂,一位好新的茅山术士教他以银针刺脚底,忍住痛,放出杂血。可以日行三百,夜行三百。果然如实。后来信使再次向术士讨教跑的更快的办法。术士说,只要将双腿膝盖骨挖去,可以日夜行两千里。结果信使吓跑了。’

‘你和我说这个干什么?’秀奇怪的问。

‘我是想告诉你,如果你还想让月儿瘦下去的话,所付出的就不是指甲了。’民担忧地说。秀沉默许久,最后还是要坚持让月儿一定要进那个有钱人家的豪门。民问了女儿的意见,月儿自然想母亲高兴,家里摆脱贫困,一口答应了。民呦不过二人。不过这次需要的是月儿必须吃掉自己的食指!

大户人家并不在乎少跟指头,只要其他标准到了就可以了,指头可以说以前小时候弄伤的。于是月儿只要咬着牙剁掉食指,并吃了下去。果然,第二天月儿就又明显的消瘦了,手上的伤一好,马上去财主家,财主正发愁呢,一看月儿就大喜过望。这桩婚事很快就定下了。指头的事大家似乎也都渐渐忘记。事情慢慢恢复了宁静。民和秀也靠着财主家的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个时候虽然中原正在打仗。但战火却烧不到这个地方,这里依旧一片世外桃源。

没多久,过门的月儿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似乎是好事。但很快月儿的身体就像吹气球一样涨了起来。一发不可收拾。丈夫一家人对月儿突然变胖感到费解,他们把这事转告给民和秀,并说婚后胖一点可以,但像月儿这样恐怕难以作为他们家的儿媳这样的身份。如果月儿还继续胖下去,他们决定休掉她。

秀哭着问民,民苦思良久。查阅了些书。终于知道,产妇在分娩的时候,大量的失血会破掉这个法术。秀在生月儿的时候已经变胖,所以民没有在意这个术居然会被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秀看着女儿如气球一般的身体哭着责问民;‘就算会变回原样,我们月儿也不应该变成这样啊!’

民告诉秀,法术一旦被救,身体就会像积压很久的弹簧猛的反弹,而且做月子的时候营养丰富,就是普通人也容易胖啊。

‘我不管,这样下去我们一家人都没办法在这里立足了,而且我的外孙,秀的儿子也见不到了,你忍心啊?’

民抓着头,望着在一旁哭的泪人似的女儿和老婆,终于艰难的说到;‘这个术还是可以在做一次的。但是……’

‘不要但是了,能救女儿我付出什么都可以的。’秀哭着求民,月儿也跪在地上求父亲。

‘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因为就算是祖辈们也从未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施法,他们再三告戒后人,用多了术是会遭天谴的。’

‘说不定只是那个道士吓唬你们啊,你也说没人用过,你又怎么知道会遭到天谴呢?’秀反问道。民默不作声,最后只好答应最后一次施术。

这一次不是要月儿的指头了,而是要民和秀两人的食指,因为儿女和父母有着看不见的纽带。如果一方以转嫁的方式把自己的以些疾病或者痛苦是可以转移到另一边的。所以月儿吞下了父母砍下来的食指。民和秀忍着剧烈的疼痛安顿好女儿睡下。俩人彻夜不眠的守在身边,深怕出现什么不好的事,不过似乎一切顺利,第二天早上,月儿就恢复了结婚前的身姿,就像少女一样。夫妇二人这才安心的送月儿回到公公家,那边丈夫等人一看也大吃一惊,不过既然变瘦了自然是好事,也就笑逐言开的一家人回去了。民和秀也回家好好的养伤。

但第二天深夜。正当民和秀熟睡之际,亲家突然派人报丧,叫民和秀赶紧来。原来当夜月儿就暴亡了。而且死状恐怖。秀一听当场就晕了。民只好独自一人去认尸。一路上民脑袋一片空白,犹如行尸一样被人牵着走进现场。女儿一下就这么去了,实在令他难以接受。但当他看到女儿的尸体,姑且称做尸体时候,他也几乎吓晕过去。

月儿整个人就像被什么动物啃咬过一样,周身没有一块好肉,已经和骷髅差不多了。从床上到地上将近两米的距离都是月儿拖出来的痕迹,血和碎肉散落的到处都是,月儿的头高昂着,手伸向门外,估计是从床上翻下来想去开门,但只爬了几米就咽气了,而且死前恐怕是受尽痛苦。民怎么也不明白,难道这就是所说的报应?看着女儿的尸体,他一屁股做在地上,顿时老泪纵横。

由于死状恐怖加上这位财主门风甚严。月儿的死的真相没几个人知道。对外就说少奶奶得急病死的。财主给了民和秀一大笔钱让他们离开这里。可惜秀知道女儿的惨死后自责不已,后来也自尽了。民也人间蒸发。

据说,茅山术本身就是一种驱鬼和转嫁的法术。比如施术的人可以把别人家的肉或者食物变到自己手中,也可以让自己的伤痛转移到他人身上。估计这个术也是将本来在自己身上的肥胖转移到别人身上。但凡是术总有自损的一面。民一再施术终于遭受到报应,可惜还是报应到自己家人身上。至于月儿的惨死。其实是术的反噬。在佛教中六道之中有一种鬼是饿死鬼,他们很小,如蚂蚁一般,但数量众多。他们生前饥饿,死后化为鬼会吃掉一切东西。食指是人食欲的象征。吃掉自己的食指其实就是与饿死鬼达成了契约。它们会帮你吃掉你不想要的那些讨厌的脂肪和肥肉。但一旦契约无法控制或者过量,它们就会把你整个人也吞掉。”

朋友说到这里,凑过来对我低声说道:“当我听完这个老人说的故事,我也忍不住抚摩着我自己的食指,我想,难道真吃掉自己的食指就能变瘦了?正当我疑惑的时候,老人笑了笑起身而去。我注意到他的一只手上只有四个指头,唯独少了那跟食指。我后来四出打听,旁里的人都说不认识老人,说老人好象是解放后才来的,大家都叫他民伯。”

我听的张着嘴不说话。我也如朋友一样轻抚自己的食指,脑海里忽然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到的蚂蚁群。忽然感到一阵发麻。朋友看我发呆,笑得猛拍一下我的肩膀,“不用担心了,有些东西就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应该靠人力强求的。”

“那也不一定啊,事在人为啊,你不要惟命运论啦。”我也笑着反驳。

朋友望了望我,“那你听说过半脸的故事么?”

“没有。”我朝他望去,他的脸上突然带着几丝诡异,那脸仿佛似泥塑的一样。

“算了,明天讲吧,你看太阳都出来了。”朋友突然恢复了常态,指了指窗外的太阳。我也只好压抑下自己的好奇,先去睡了。等晚上再继续。

[每晚一个离奇故事]

篇10:史上最离奇的故事

1912月,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争,英军诺夫列克将军率领的第四军团准备进攻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军事重地加拉波利亚半岛。

那天英军很英勇地一个一个爬上山岗,高举旗帜欢呼着登上山顶。突然间,空中降下了一片云雾覆盖了一百多米长的山顶,在阳光下呈现淡红色,并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远镜观看的指挥官们对此景观也很惊奇。

过了片刻,云雾慢慢向空中升起,随即向北飘逝。指挥官们才惊奇地发现,山顶上的英军土兵们全部消失了。

篇11:史上最离奇的故事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卡拉加机场控制塔上。人们突然发现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机飞临机场,而机场上的雷达根本找不到这架飞机的存在。

这架飞机降临机场时,立即被警卫人员包围,驾驶员和乘客们走下飞机后,立即问:“我们有什么不正常?这里是什么地方?”机场人员说:“ 这里是委内瑞拉,你们从何方来?”飞行员听后惊叫道:“天哪!我们是泛美航空公司914号班机,由纽约飞往佛罗里达的,怎么会飞到你们这里?误差两千多公里呀!”

接着他马上拿出飞行日记给机场人员看:该机是1955年7月2日起飞的,时隔35年!机场人员吃惊地说:“这不可能!你们在编故事吧!”后经电传查证,914号班机确实在1955年7月2日从纽约起飞,飞往佛罗里达,突然途中失踪,一直找不到。

当时认为该飞机掉入了大海里,机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赔偿了死亡保险金。这些人回到美国的家里,令他们家里大吃一惊。孩子们和亲人都老了,而他们仍和当年一样年轻。美国警方和科学家们专门检查了这些人的身份证和身体,确认这不是闹剧,而是确凿的事实。

篇12:史上最离奇的故事

居住在巴西南部罗特尔镇的桑罗是一艘远洋船的大副。妻子莉萨是中学教师。大儿子布拉齐15岁,小儿子摩尔8岁。2003年8月26傍晚,一家人来到了南美洲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阿根廷港,租好了一艘远程游船。

翌晚,拥有驾驶执照的桑罗驾船出海。南大西洋的夜美丽神奇,这艘船配备了高性能的自动驾驶仪,它能依照卫星自动定位,桑罗准确做好设定后,离开了驾驶座,与妻子纵情歌舞。他们玩够了才上床,很快就进入甜美梦乡。忽然一声巨响,顿时一片漆黑。大家惊慌失措,桑罗冷静叫道:“赶快套好救生衣!”

船舱大量进水,轮船迅速下沉。富有海难逃生知识的桑罗用水手绳将一家人都串起来后,大家才跳海。他们离船不远,“轰”的一声,船在晨光中沉没。

他们的手机与海事电话都没在身上,无法求救。他们随着湍流,快速南漂。没多久,他们就觉得冷极了。他们正绝望时,发现远远的海平线出现一艘船。可是,当他们漂到离船尾仅数十米时,一再举手,尽力呼救,船上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这令他们大惑不解。他们发现船舷挂着一个绳梯,直达水面。他们顺绳梯来到甲板上,还是没见人影。桑罗发现,这艘“亚马逊”号是老式远洋捕鱼船。

接着,他们来到海员休息舱,又来到驾驶舱。舱门敞开,同样空无一人。驾驶仪已经关闭。他们又来到了船长室。桑罗发现一本《航海志》,让他吃惊的是,早在1976年8月2,船就离开巴西的阿雷格里港,前往南大西洋海域捕捞。船长具有多年航海经验。桑罗浏览了一下《航海志》,发现每一天记载的结尾都写着:“今一切正常”.在最后一天即当年9月3记载的结尾,船长还这样写:“出港至今,一直顺利。”

桑罗突然感到,这是一艘传说中的幽灵船。

古代母亲故事

古代帝王故事

古代长城故事

古代文人故事

古代怀才不遇故事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古代短篇故事

古代守信故事

古代智慧故事

古代讲道德的故事

古代离奇故事(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古代离奇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