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讲道德的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MIKITA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代讲道德的故事(共含8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IKIT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古代讲道德的故事

篇1:古代讲道德的故事

王恭是东晋时的名士。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

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篇2:古代讲道德的故事

许衡是元代理学家。有一次他在盛夏时走路,十分口渴,遇到路边有一棵梨树,别人都争着摘梨吃,唯有许衡独自端坐。

有人问他,他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却有主人。

别人所遗失的东西,即使有丝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篇3:古代讲道德的故事

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三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席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

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

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篇4:关于讲道德的故事

根据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机器人》里有这样一个场景:2035年的一个早晨,机器人与人类一起穿梭在美国芝加哥繁忙的街道上,它们在送快递,帮主人遛狗,做搬运工,急着回家给主人拿急救药品——这并非遥不可及,日前,谷歌公司的机器人汽车项目就有可能让这一虚构成为现实。

今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为一辆搭载谷歌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颁发了牌照,允许这辆无须人工驾驶的汽车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行驶。据行业人士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在欧美有望于3年至5年后投入使用。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网站公布的数据,自1961年以来,全球机器人的销售总量已达230万,销量最高,达到16万台。眼下,全球机器人产业已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上升期。

阿西莫夫定律的困境

当机器人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由此引发的法律与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教授诺尔·沙吉举例说,设想你的机器人汽车正在开往停车场,此时一个儿童正在附近玩耍。一辆卡车开来,溅起的尘土干扰了机器人汽车的传感器,机器人汽车因不能感知儿童的存在而造成交通事故。那么谁应该对此负责,是机器生产厂家、软件工程师还是机器人自身?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聪明,用途越来越广泛,机器人最终将面临这样一种情境:在不可预知的条件下做出道德判断——在有平民存在的情况下,无人飞机是否应该对目标所在房间开火?参与地震救援的机器人是否应该告诉人们灾难真相,即使那样会引发恐慌?机器人汽车是否应该为了避免撞到行人而突然转向,即使那样会撞到其他人?

1942年,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看似完美的三定律在电影《我,机器人》中遇到了麻烦;在儿童和成人同时出现交通事故时,机器人会计算出成人存活率高,选择优先救成年人,而不是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会机器人进行道德判断就被提上了日程。

像人一样学习道德

怎么教机器人学会道德判断?《道德机器:教会机器人如何判断对和错》一书的作者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教授科林·艾伦表示,这要从人类修习德行的方法中去寻找。

他举例说,4月的美国纽约街头,一名见义勇为的男子在与歹徒搏斗后奄奄一息,但在近两个小时里,先后有20多名行人路过却无人伸出援手。该男子终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人们对道德的理解有时候并不和实际行动相符。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此,艾伦解释说,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本能地”做出反应,并没有考虑行为所产生的道德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地践行有道德的行为,最终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在以后再遇到道德选择时,才能不经思考就能表现出良好的品行。

因此,艾伦认为,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简单规则的机器人汽车。当汽车遇到上述情况的时候,学习着去进行救助,然后再根据一些道德规范,对机器人汽车的“救助”行为进行分析和肯定,从而逐渐培养起它们的道德感。

然而,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接踵而来。当人类本身尚对诸如网络下载、堕胎以及安乐死等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的时候,工程师们也不知道应该将哪一套道德体系输入机器人。同时,将一种价值判断应用于具体案例时,也会有分歧。比如,在不伤害到别人的情况下,实话被认为是美德。如果说谎能促进友谊,且不伤害到双方,这时说谎就是“对的”。基于人类道德的差异性,机器人的道德可能会有若干版本。

当机器人像人一样开始学习并实践道德,它们是否会超越和取代人类?艾伦说,他现在还不担心这一点,眼下需要做的事是如何教会机器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至于怎样的道德判断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恐怕连人类有时候都还没有弄清楚。

篇5:关于讲道德的故事

我到德国留学,那天去交学费。

交完300多欧元的注册费和保险费之后,收费的老师给了我一张1800欧元的收据,我稀里糊涂地收下了,到另一个房间办其他事情。可是我知道我还有1400元的语言学费没有交。于是我就问办公室桌前的另一个中国同学到哪里交学费,她很诧异地看着我手里的收据说:“你不是已经交过了吗?”我立刻反应过来,是收费的人弄错了。

我当然知道1500欧元对于我这种穷学生来说是怎样的一种诱惑,可是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我做出了决定,这笔钱我必须交上去。我转身走出去找弄错收据的那个人,结果发现办公室的老师跟我一起出来了。他在弄清楚情况之后,很凶地批评了弄错收据那个人,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很诚实。”我微笑着说了一声“谢谢”,可是我心里想的是:“其实我并非诚实,我也没那么高尚。”

现在来分析一下我那几秒钟的所思所想。在通常的观点上,这件事会有两个相反的结果。

坏的结果是谁没交学费最终被查出来,那当然是一件面上极端难看的事情,而且对中国人的影响极坏。

好的结果是这1500欧元归我所有,这笔钱足够我半年的生活费。

可是,在深层含义上,这两个结果所面对的道德处境都是我不能承受的。前者意味着在众人眼中的道德败坏,而且代表着中国人的道德败坏,虽然这个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德国人导致的,但是在道德上理并不在我们一方。后者呢?后者意味着我的下半辈子将永远受到良心的拷问和谴责,因为它严重越过了我心中的道德底线,它将为我的人品抹上最大一笔污点。事后很多人说:“学校那么有钱,又不差你那一点。”可是我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看的。其中的道理,不用细说。

事后想起这件事,觉得自己的做法完全正确。我决不能为了这1500欧元下半辈子不得安生,我买的是一片良心的清宁。为这片清宁,我宁愿明年冒着烈日和暴雨去打工干活,因为自己辛苦劳动得来的钱花得理直气壮。

这件事是我出国以后面对的最严峻的道德考验,让我踏实的是,它为今后可能遭遇的一切波峰浪谷开了一个好头,远多于诚实和高尚。

篇6:关于讲道德的故事

布拉格实在非常小,小到只用半天时间就能走完。但是根据米兰·昆德拉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改变的电影《布拉格之恋》让它闻名于世。

卡夫卡生前就居住在这个城市的黄金小巷22号。卡夫卡每天都要到西贝斯卡大街的雅可咖啡馆里进行思考和写作,维持生命的就是老板送的几片面包,他从来不问世事。卡夫卡的特立独行引起了一个女人的注意。她坐到卡夫卡对面,从桌子上拿起他写好的稿纸阅读,卡夫卡写一页,她便读一篇——那是《变形计》手稿,在当时没有谁能读懂,但这个女人是个例外。在离开之前,她通过酒侍留下一张便笺,上面写着:“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上了你和你的作品。”

这个女人是俄罗斯著名记者密列娜·杰森斯卡。当时她已经是一位银行家的夫人,但是杰森斯卡对卡夫卡隐藏了这一切。从此以后,他们开始通过布拉格的绿色邮差交流情感。

但是,19的一个偶然机会让卡夫卡得知杰森斯卡原来是有夫之妇,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后卡夫卡便停止了与杰森斯卡的一切联系。19,当杰森斯卡再次来到布拉格,再次来到这家咖啡馆时,她没有见到卡夫卡。熟悉的亚麻桌布下,空留了一副旧刀叉。

杰森斯卡来到布拉格的那个晚上,卡夫卡坐在咖啡馆幽暗的灯影里给杰森斯卡写出了最后一封信:“我现在已经记不起你脸庞的样子呢,只有你离开咖啡桌那一霎那的背影及衣饰历历在目。”

他们后来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卡夫卡弥留之际,人们才听到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的他口里呢喃着杰森斯卡的名字。

不横刀夺爱,不在爱的名义下苟且,把爱人放在光明之外,把自己放在光明之处。卡夫卡用孤寂的一生表达了自己对爱的尊重——这应该就是爱的最高道德了吧。

篇7:关于讲道德的故事

有一天,胖胖放学回家说,他们幼儿园要选小朋友当演员跳舞,还要选几个敲鼓的。他说他想当演员,如果老师不选他,那么他就当敲鼓的。他说他的力气大,敲鼓肯定没有问题。

过了几天,他兴冲冲地回家告诉外婆:“我选上啦!”外婆问:“是演员还是敲鼓的?”胖胖响亮地回答:“是观众!”

观众?观众也要选吗?母亲说,是老师骗了孩子;父亲说,这孩子真是笨;外婆却很高兴,外婆说,只要孩子高兴就行了。是呀,胖胖确实挺高兴,胖胖说:“那天我一定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老师说到时候观众要为演员和敲鼓的鼓掌,我一定要把手拍得最响。”

幼儿园这么多孩子,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演员和敲鼓的,还需要有观众,只有观众存在,这场演出才会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说,观众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成人去理解和接受它,却是如此困难。

关于讲道德的故事范文2:数学王子高斯解难题

一天, 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没有在意,埋头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他感到越来越吃力。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天亮时,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导师看了他的作业后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牛顿都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篇8:关于讲道德的故事

一直就有一种动物,人们至今都叫它“狗”。有一只狗的名字叫做“挫折”;挫折是一条狼狗,尖利而凶猛。

古时候,有两个商人,他们多年经商成功,一帆风顺,但都不知道狗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个商人胆子十分小。一天,他在街上看到有人卖“挫折”,就跑去问:“这小东西蛮可爱的,叫什么呀?”卖狗的人说:“它叫‘挫折’,你要吗?”商人迫不及待地回答:“要、要、要!”他付了钱,并要求卖狗的人把“挫折”送到家里去。卖狗的人走了,他上前抚摩挫折,而挫折凶狠地叫了一声:“汪!”吓得他浑身发抖。他以为自己太高,令挫折不满意,便伏下身子爬到挫折面前,刚伸出手要抚摩它,挫折便咬断了他两根手指头,商人跑出房屋,满山坡奔跑,挫折追在后面,商人慌忙中坠落进河沟。挫折还不依不饶地叫了数声,才离开。商人被救上岸时,差点儿断了气。

另一个商人在路上碰见了挫折,他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便小心翼翼地上前,想抚摩它那光滑的皮毛,可挫折凶狠地叫了一声:“汪!”还要扑上来撕咬他,勇敢的商人拿起马鞭向它狠狠地抽了两下,它便老实了,从此对商人服服帖帖。

一天,这两个商人一同去庙里进香拜佛,他们要告辞时,商人问老和尚:“老师傅,拴在树边的那个小动物叫‘挫折’,它到底是什么动物啊?”老和尚笑了笑,说:“人的一生有很多的挫折,其实,挫折是一条狗!你要怕它,它就凶狠;你要不怕它,它就驯服!”

关于讲道德的故事范文6:困境即是机遇

一天,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天亮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叫声给吵醒。神啊!祈求您,不要让鸡在天亮时叫了!”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跑到湖边找到大象,看到大象正在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钻进我的耳朵里,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神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叫时,就当作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对我还算是有些益处.”

讲道德

古代母亲故事

古代帝王故事

古代长城故事

古代文人故事

古代怀才不遇故事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古代离奇故事

古代短篇故事

古代守信故事

古代讲道德的故事(锦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古代讲道德的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