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北戈壁区夏季一次降水前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分析(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marantin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西北戈壁区夏季一次降水前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利用简单的土壤热传导方程建立模型,并结合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6月22日~8月18日金塔绿洲附近观测的`戈壁土壤温度序列,重点关注地下10 cm的土壤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土壤温度除了有明显的日变化外,还存在周期为准4天和准两周的波动.利用滑动相关分析后发现,太阳向下短波辐射强度与土壤温度日变化能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利用土壤热传导模型分析土壤日变化振幅年变化的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太阳向下短波辐射强度与准4天周期波动实部分量在降水前后存在负相关关系.比较观测时段土壤温度准4天波动能量与同时期的天空温度,发现准4天波动可能与持续增强的云逆辐射有关.通过分析降水前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发现二者的日变化在降水后与降水前相比,振幅增大,位相前移.这一结果可以用土壤热扩散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土壤含水量增大而增大得到解释.最后利用回归分析发现T10的准两周波动可能与更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场异常有关.
作 者:韩博 吕世华 奥银焕 HAN Bo L(U) Shi-hua AO Yin-hu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1) 分类号:P461+.4 关键词:Morlet小波 热传导方程 土壤热扩散率 向下短波辐射强度 天空温度 土壤含水量邯郸地区年降水变化规律分析
降水量分析是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决定了该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研究分析降水的变化特性,可为该地区的水量供需平衡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供水依据.
作 者:喻钰 沈冰 董萌 作者单位:喻钰,沈冰(西安理工大学)董萌(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
刊 名:河北水利 英文刊名:HEBEI SHUILI 年,卷(期):2009 “”(6) 分类号:P64 关键词:宁夏六盘山区多年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选用宁夏六盘山区4个代表测站自建站以来至的.各月降水资料,用回归、周期和突变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多年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得出了其季、年线性变化趋势和年变化周期及突变点,发现各区域降水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年降水均呈减少趋势,存在准14 a、11 a等变化周期,并发生了多次突变.
作 者:陈海波 严华生 陈文 杜鑫 CHEN Haibo YAN Huasheng CHEN Wen DU Xin 作者单位:陈海波,CHEN Haibo(宁夏固原市气象局,宁夏,固原,756000;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1)严华生,YAN Huasheng(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1)
陈文,杜鑫,CHEN Wen,DU Xin(宁夏固原市气象局,宁夏,固原,756000)
刊 名:干旱气象 英文刊名:ARID METEOROLOGY 年,卷(期): 27(2) 分类号:P468.0+24 关键词:降水 变化 分析 六盘山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夏季降水与暴雨时空规律研究
本文选取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的五个站点,利用小波分析分析了夏季降水的周期变化以及暴雨情况,发现该区夏季降水基本上是稳中有降,且存在22年左右的周期,其中还包含着11-的较短周期.半个世纪以来暴雨次数和暴雨量都有所减少,但是大暴雨的`雨量有较大的增加.在各级别暴雨中以50-60 mm的暴雨量级出现的频率最大,约为1.52次/年.
作 者:王雅强 吴正方 WANG Ya-qiang WU Zheng-fang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刊 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21(5) 分类号:P468.0+24 关键词:半干旱 夏季降水 暴雨近45年山东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利用1961-山东省26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山东夏季(6~8月)降水总量、雨日和暴雨日数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夏季降水气候变化成因,并划分了夏季降水旱涝年.结果表明,山东夏季降水大部分地区为减少趋势,暴雨日降雨强度的变化与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关系更为密切;夏季降水量、暴雨日降雨强度和旱涝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最后用500 hPa位势高度和环流特征量分析了夏季旱涝异常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候变化原因.
作 者:迟竹萍 CHI Zhu-ping 作者单位: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气候中心,山东济南250031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1) 分类号:P46 关键词:山东省 夏季降水 年代际特征 大气环流内蒙古黄土高原区降水规律与集雨利用潜力分析
在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地下水埋深较深的地区,通过建立水窖集雨供人畜饮用和作物补充灌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沙圪堵镇的准格尔旗气象站1959-2000年气象资料,进行降水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位于内蒙古黄土高原区的准格尔旗年均降水量为392.1 mm,最大年降水量为635.5 mm,最小降水量仅为142.5 mm.年降水量在500 mm以上的`保证率为19%,接近五年一遇,年降水量400 mm以上的保证率为44%,可基本上满足短季耐旱作物的生长之需;降水量在300 mm之下的频率为21%,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有1/3的年份年降水量300-400 mm之间,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亏缺的部分,需要适当补灌.由于4-5月作物播种和苗期降水量少,存在生长障碍,如能在前一年集雨次年春天补充灌溉将有利于全苗和增产.对于10 mm以上的降水,保证率80%以上的降水量仅为135 mm,保证率60%的降水量为200 mm.中雨雨量为达到300mm的保证率只有30%.对于大雨过程,总降水量200 mm只有15%的可能性,100 mm以上的保证率为60%.如果降水10 mm以上才能集到雨水,100m2的集雨面,只有60%的年份产水量大于20方.不同集雨面的集流效益不同,在建立集雨水窖时,要根据水窖体积和集雨面材料的集流效率,合理确定集雨面,保证80%以上的年份达到满意的集雨效果.另外,根据降水规律可利用自然地面进行田间集雨,利用土壤库容保存降水供作物生产之用.
作 者:潘学标 龙步菊 魏玉蓉 PAN Xue-biao lONG Bu-ju WEI Yu-rong 作者单位:潘学标,龙步菊,PAN Xue-biao,lONG Bu-ju(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魏玉蓉,WEI Yu-rong(内蒙古气象台,呼和浩特,010051)
刊 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7 21(4) 分类号:P468.0+24 关键词:黄土高原 降水 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