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塔笔记读书笔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蓉麒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灰塔笔记读书笔记(共含1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蓉麒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灰塔笔记读书笔记

篇1:灰塔笔记读书笔记

今天被一个朋友推荐了一本书,《灰塔笔记》。晚饭后开始看的,书可以说是中短篇,十几分钟就看完了,但是心情一直没有平复。那是在时代背景下的悲剧,艾伦在最后的时候忘记一切,无论是灰塔、母亲亦或是安德蒙。即使知道安德蒙的选择是最正确的,但是看到在战争结束后,曾经的天才艾伦,变成了一个平凡的人,失去他的骄傲与天赋,仍旧有些迷茫。尤其是写到剑桥大学时期的美好时光时,不禁思索,安德蒙对于艾伦到底是怎样的态度。

即使在文末,我看到在战争结束后安德蒙找到艾伦,仿佛又是一场两情相悦,但是被虚假的记忆填充的艾伦,究竟是不是曾经的艾伦卡斯特呢?我觉得就像大多数读者所认为的一样:艾伦卡斯特已经不可能再爱安德蒙加西亚了,在他被安德蒙送上灰塔的那一刻起。最后的安德蒙加西亚找到的,不过是艾伦卡斯特的影子而已。会与他在金色苹果树下微笑的艾伦早已死去。不是所有主角在一起的结局都叫做HE。之后我又想到了图灵,被那个时代折磨的天才。后世的再多赞颂也不能掩盖当初的悲剧。但是我又觉得,在图灵传中自杀的结局,比灰塔笔记中活着的结局,要美好。希望艾伦喝下那杯咖啡,希望图灵没吃那口苹果。以及,战争会毁灭人格。

篇2:灰塔笔记读书笔记

直到全书的.后百分之十,才终于明白书名的“灰塔”是什么。这最后的10%确实是灰色基调的。塔,天空,人心。回顾全书,色调从明快的绿,一点一点褪色直到灰,再到最后仿佛又回到了明快的色调,但仔细看,还是能发现它表面蒙上的一层雾,让人看不真切。

安德蒙将艾伦“束之高阁”,他是他的囚鸟,是他独一人的爱人,是“没关系,只要我爱你就行了”的那个爱人。即使爱人已经没有了对他、对他们最美好的过去的回忆。

毕竟,所有的回忆,有美好的就有哀伤的,所有的故事,有开始就有结束。

他宁愿他忘掉一切,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是安全的,他才能活下来,他才能继续存在着。

“存在”对艾伦来说,“存在”的意义是人的经历、人的记忆。消除他的记忆,就是谋杀,当这道指令是安德蒙亲自下达的时候,就是艾伦被自己最爱的人亲手杀死的时候。

所以“爱”又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面对最爱的人,你要如何抉择?保持理智护他周全,还是愿意与他同入深渊?起初,安德蒙掌握的格局比艾伦大得多,他也确实一直想尽办法护他周全,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早已决定了未来的每一步计划、行动,早已决定了他日后必定会娶高官之女为妻,自己不过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颗棋子。而艾伦是那个热烈的、奋不顾身的人,万千危险我也要与你同进退,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怎样都无所谓。

两个抱有不同想法、目的,处于不同角色,有着不同职责的人,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没有退路,没有HE。安德蒙的囚禁因此不会像字面意思上那样邪恶,甚至是他出于“爱”而做出的稍显无奈的选择。

但,然后呢?

塔顶,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了。塔顶,是deadend啊。

艾伦的选择,也确实只有两种了。无论怎样选择,对艾伦来说似乎都是不公平的。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安德蒙就是那个引导者的角色,他才是那个决定了艾伦人生的人。

篇3:灰塔笔记读书笔记

《灰塔笔记》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剑桥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

它以主人公艾伦.卡斯特的视角展开,这本书就是他在被他所爱之人同时也是军情六处的boss安德蒙.维森囚禁在灰色眺望塔中写的日记。

故事开头,艾伦只是剑桥大学数学系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懂一点密码学知识。他的父母都是密码研究员,在他五岁的时候死于一场火灾。某一次他在图书馆外见到了英俊温和的安德蒙,并对他一见钟情。同时,他无意中破译出一张纸条的内容也引起了安德蒙对他的兴趣,两人的抵死纠缠也从此开始……

艾伦爱安德蒙爱得纯粹,从对安德蒙一见钟情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开始变得奋不顾身,他想尽办法要进入普林顿庄园,只想离安德蒙更近,最后还破译出了迷。而安德蒙,他的爱是霸道的,他一次次地推开艾伦,尽管是为了保护艾伦,却深深地伤害到了艾伦,两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很大的裂缝。到了故事的后来,他不得已将艾伦囚禁在灰色眺望塔中,虽是不得已,但这个命令却是他亲自下的,对艾伦来说是这是有些残忍的。

四年之后,战争结束,在灰色眺望塔里的四年已经把艾伦折磨得身心俱疲,他已经不再爱安德蒙,他们在一起安德蒙带给他的痛苦远远大于幸福,爱情已经快走到终点了,眼看着一对壁人要走向分手的结局时,安德蒙却不愿意就此放开艾伦,他找来一个心理医生,将艾伦脑海中和他的那段彼此相爱又彼此伤害的记忆抹去。

在番外中,他们重新在一起了,艾伦丢失了那段记忆,却又重新爱上了安德蒙,不知道这是幸运又或是不幸呢?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安德蒙在番外中,为了阻止艾伦翻开那本黑色的笔记本,而拿枪指着自己。看到那我心里真是觉得无比悲凉,他们之间曾经那么相爱,可再深的爱一旦有了裂缝,那也无力回天,或许忘记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篇4:《灰王子》读书笔记

书名:灰王子

作者:巴贝柯尔

出版社:格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灰王子长的又瘦又小,他的三位哥哥长取笑他长的丑,因此灰王子希望能变的像哥哥一样英俊。小仙女想帮助灰王子,却把事情搞砸了,灰王子并不知情,便高 兴的去舞会,但是一去到王宫,却发现个子太大进不去,所以决定做公车回家,结果遇到一位公主,那时正好午夜十二点,灰王子变回原样,公主以为是灰王子救了 她,因此向他道谢,灰王子急忙的跑走,连裤子掉下来都不知道。这位公主就是有钱的班妮公主,她下令,只要谁穿的下这件裤子,公主就嫁给他,许多王子都来试 穿,最后斑妮公主指定要灰王子试穿裤子,灰王子穿上了,从此,他们俩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不过,小仙女把灰王子的哥哥变成管家仙女,每天在家里做家事。

心得感想: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人们都有一种刻板印象,女生一定要温柔瘦小,需要人家保护,才像女生,男生一定要勇敢强壮,才像是个男生,要不然,女生会被说是 凶巴巴的母老虎,男生则会被说成是个没用的人。为什么不能像书中的灰王子和班妮公主一样,女生勇敢大方,男生又瘦又小呢?像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 小,我就被很多人说过我的个性像男生,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外向,声音又大声,不像一般女孩子一样,反而比较像男生的性格,大方.勇敢,甚至大胆..... 等,还有许多和女生不一样的地方,例如:教室的抽屉常常会埋伏一些蟑螂,当蟑螂跑出来时,大部分的女生都会下的赶紧跑走,我却会跳出来把蟑螂踩死,虽然大 家会说:“张苹萱,你好勇敢!”但是,却显现出我和一般女生的不同。

篇5:《灰王子》读书笔记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人们都有一种刻板印象,女生一定要温柔瘦小,需要人家保护,才像女生,男生一定要勇敢强壮,才像是个男生,要不然,女生会被说是凶巴巴的母老虎,男生则会被说成是个没用的人。为什么不能像书中的灰王子和班妮公主一样,女生勇敢大方,男生又瘦又小呢?像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小,我就被很多人说过我的个性像男生,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外向,声音又大声,不像一般女孩子一样,反而比较像男生的性格,大方。勇敢,甚至大胆等,还有许多和女生不一样的地方,例如:教室的抽屉常常会埋伏一些蟑螂,当蟑螂跑出来时,大部分的女生都会下的赶紧跑走,我却会跳出来把蟑螂踩死,虽然大家会说:”张苹萱,你好勇敢!”但是,却显现出我和一般女生的不同。还有音乐课下课时,有一些女生会拆不掉笛子,因此,我会拿出我的正义感,帮他们拆开,而且不需费任何力气轻而易举的.把笛子拆开,虽然他们会说:”张苹萱,你力气好大喔!”但是,更显现出我和一般女生与众不同的差别。

不过,看完这本书,我渐渐看开了,因为我了解到"男女平等"男生会做的事,女生也可以做,女生会做的事,男生也可以做。

篇6: 《灰王子》读书笔记

《灰王子》读书笔记

书名:灰王子

作者:巴贝柯尔

出版社:格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灰王子长的又瘦又小,他的三位哥哥长取笑他长的丑,因此灰王子希望能变的像哥哥一样英俊。小仙女想帮助灰王子,却把事情搞砸了,灰王子并不知情,便高兴的.去舞会,但是一去到王宫,却发现个子太大进不去,所以决定做公车回家,结果遇到一位公主,那时正好午夜十二点,灰王子变回原样,公主以为是灰王子救了她,因此向他道谢,灰王子急忙的跑走,连裤子掉下来都不知道。这位公主就是有钱的班妮公主,她下令,只要谁穿的下这件裤子,公主就嫁给他,许多王子都来试穿,最后斑妮公主指定要灰王子试穿裤子,灰王子穿上了,从此,他们俩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不过,小仙女把灰王子的哥哥变成管家仙女,每天在家里做家事。

心得感想: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人们都有一种刻板印象,女生一定要温柔瘦小,需要人家保护,才像女生,男生一定要勇敢强壮,才像是个男生,要不然,女生会被说是凶巴巴的母老虎,男生则会被说成是个没用的人。为什么不能像书中的灰王子和班妮公主一样,女生勇敢大方,男生又瘦又小呢?像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小,我就被很多人说过我的个性像男生,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外向,声音又大声,不像一般女孩子一样,反而比较像男生的性格,大方。勇敢,甚至大胆……等,还有许多和女生不一样的地方,例如:教室的抽屉常常会埋伏一些蟑螂,当蟑螂跑出来时,大部分的女生都会下的赶紧跑走,我却会跳出来把蟑螂踩死,虽然大家会说:张苹萱,你好勇敢! 但是,却显现出我和一般女生的不同。

篇7:《乌塔》读书笔记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认识了一位聪明,勇敢,独立而热爱生活的'十四岁德国女孩——乌塔。

这个金发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用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得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和危险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报平安。乌塔现在已经去过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

认识了这样一个女孩,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当乌塔挣旅费,发广告单,在别人家里陪小孩子玩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呢?我们可能正在用爸爸妈妈辛苦挣来的钱旅游。乌塔为旅行做的三年的准备,她懂得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解决问题,出门在外不想让家人担心,到一个新地方就打电话或是寄明信片。这竟然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所做的。

我身上所欠缺的就是这种独立精神。有时候我还想要妈妈 今后,做题勤于思考,晚上自己独睡,早上自己起床穿衣,书包自己收好,晚上铺被子叠被子都自己完成,眼药水自己滴,我一定要尽力多多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

学习这篇文章让我收获多多。乌塔,这个十四岁的金发女孩给我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乌塔》读书笔记最新范文】

篇8:《乌塔》读书笔记

《乌塔》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独自游欧洲的事,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对乌塔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我敬佩她独自一人游欧洲的胆量,这对于我来说想都不敢想。我今年十岁了,别说游欧洲,就是独自游我所在的城市――廊坊,我都没游过,甚至一个人过马路妈妈都不放心,常对我说:“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万一出点事我们可怎么办?我到现在自行车都不会骑,你说我郁闷不郁闷!和乌塔相比,我自愧不如,从天上差地下还得掉井里,那差距是相当大……

我敬佩她的细心,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以免父母担心。可见她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周密的安排,这一点我更逊色了,我做事常常没有计划,而且粗心大意。

我敬佩她的恒心,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三年呀,我对一件事的热情超不过三天,我要是能有乌塔的恒心,我相信没有做不成的事。

我还敬佩她的自立,不向父母要钱,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可是想想我们呢?平时家务都很少做,更别说打工挣钱了,我们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说好听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其实我们就是一个没有自由的白痴,到了外面的世界什么也不会,我们的父母太爱我们了!

对乌塔我除了敬佩还是敬佩,什么时候我们中国的父母能对我们放开一些,我们中国的孩子也能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相信这是许多中国孩子的心声。

勇敢细心的乌塔,我要向你学习。

篇9:《乌塔》读书笔记

《乌塔》这篇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独立,热情,勇敢……的小女孩。她叫乌塔,是德国人,今年只有14岁,竟已经独自一人游历了欧洲各国。她为了这次旅游,足足花了三年时间去读了很多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不仅如此,更了不起的是她每逢周末放弃休息玩耍,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牌;假期,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把挣得的钱作为旅费。她的这种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我,教育着我。

与她相比我就是井底之蛙。当我还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书本中汲取的营养时,她已经不满足从书本上或电视上学到的知识,她觉得那样认识世界是不完美的,只有亲自去周游世界各国,才能认识真实的世界。

与她相比我就是一个懦夫。当我还在为每天上下学谁来接我而发愁的时候,当我为每天晚上要独自睡小房间而担心的时候,她已经一个人背起行囊,离开了父母,周游了欧洲,研究了各地的地理环境,掌握了保护自己的方法。

与她相比我就是无能的“小皇帝”。当我还在大把大把地花父母挣的血汗钱的时候,她已经能有计划的打工挣钱了。

记得毛泽东说过,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是未来的栋梁,应该顶天立地。那么现在我们不应该蜷缩在“鸟笼”里,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磨练意志,尽量不寻求父母的帮助,把自己培养成自立、自强的人。

篇10:《乌塔》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一课,让我收获很多。

课文讲了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她为这次旅行准备了三年时间:赚钱、了解各个国家风土人情……一点都不需要父母帮忙。

我其实也想跟乌塔一样自主,可爸爸妈妈却不谅解我们。我感受到乌塔的爸爸妈妈和我们的爸爸妈妈爱的方式不同。乌塔的爸爸妈妈让她在磨炼中成长,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却时时刻刻陪伴在我们身边。

我想说服爸爸妈妈让我自立,可即使爸爸妈妈同意了,他们也会非常不放心,而且费用从哪儿来呢?我们肯定会先想到问爸爸妈妈拿,但乌塔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赚。乌塔真是个让我敬佩的孩子。

我想我不一定要像乌塔一样游历世界,却要学习她的那种精神——自主的精神!

朱傲宇妈妈的感想:

看完朱傲宇写的感想,感触良多,自认为还算是个开明的妈妈,许多事已经放手让他自己去处理,但基本上都是比较容易,在可控范围之内的。自问会不会让他一个出去旅行,答案是坚决地否定。就像上次他和同学约好去黄宾虹公园,因为担心路况复杂面不放心让他自己一个人去 ,结果他流着泪说:“人家外国的孩子十四岁已经去法国、美国了,你们就不放手让我自己走,就这么不放心我,我自己能行的。”最后怀着纠结的心情给他准备好会用到的东西让他自己出门了,直到他打电话回来才放下心。因为爱孩子,所以时时想给他保护,因为爱孩子,所以不愿看到他受伤害,只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经历了痛,才会更有能力减少伤。只有教给孩子方法,再危险的东西,也可以是安全的。孩子都有一颗想飞的心,我们需要支持他的梦想,让他飞得更好更高!

篇11:《乌塔》读书笔记

乌塔,仅仅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竟然一人敢旅游欧洲!这对一个没有单独旅游的孩子是都不敢想的事!

乌塔为了这一次的旅游,她整整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做准备!而且,这次的旅费没有从家里面拿一分钱,而是靠自己去餐厅和超市、还有发报纸和广告单自己辛苦挣来的!

我读完之后,心里掀起了无数个波澜。因为我是个十岁的孩子了,从来没有离开过爸妈,更不要说自己外出和旅游了。这还让我想到了那一次:因为我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我都会去上英语课。吴老师有次让我们去青岛日照三日游,谁想参加谁报名。我兴高采烈的把此事告诉了爸爸,结果爸爸一口否定,“你还小,以后会有机会的”。我伤心的回到了英语班,看着同学们高兴离开时的身影,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后来同学们回来了,向我讲起外面的风景和拾贝壳的感受,我心里即替她们高兴,又感觉她们像是在讽刺我。

有的家长就是太“爱”孩子了,为什么在爱字上加上引号呢?因为这是错误的爱。为什么乌塔的爸妈敢于让乌塔独自一人去旅游欧洲呢?难道她的爸妈不爱她吗?不是的,乌塔的爸妈只是想锻炼孩子的独自能力。中国的爸妈真们是把孩子是“捧在手里拍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爸爸妈妈们,请让我们独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乌塔一样过早的学会独立,我们不想做温室里的花朵,不想做笼中之鸟,我们要做雄鹰、暴风雨里的雄鹰!

《女乌塔》读书笔记

这学期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篇作文——《乌塔》,一看题目我就被吸引了,因此我读的非常认真……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德国小女孩——乌塔,暑假期间独自一人游览整个欧洲的事情,她在去一个国家之前,先查看这个国家的资料,一切都是由她自己安排的,她是多么独立啊!读完后,我陷入了沉思……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乌塔相反的人。就说我学校的一个人吧,他是一个五六年级的一个大哥哥,我在上学路上见过他奶奶送他上学的情景,可我并没有看到书包在他背上,而是在他奶奶的背上,他在前面轻轻松松地走着但他的奶奶被落在后面。我想:我比他还小一些,都能自己背书包,而他却把书包让他奶奶背,真不应该。

当然,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乌塔相同的,比如我的铁哥们之一——陈沐阳,他每次做完作业后,就会收好本子。有一天,我去他家玩,他还在做作业,他做完后,就收好作业本,玩完玩具后,他也把玩具收拾好。我想:我要向他学习。

我也有和乌塔一样的事,每个星期二上作文课前,我都要去买晚餐,有手抓饼、烧烤、面包……我每次都安排的很好。

乌塔这个小女孩真厉害!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篇12:道士塔读书笔记

历史本身只是一些巧合,因为时间的不滞源远才成为了传说。

自古以来,我们对于丢失的文物的态度是很让人家外国人难为情的:我们既不愿意花钱去买,又巴巴的望着寻思要回来。外国人不傻,所以当年抢劫对象选的中国,现在人家也不是智障,所以更不可能抢回去放博物馆里看几年抖抖威风不要看护费不要保管费再给你完好无损耗油耗机空运回来。哪怕是顶着撑死不足13亿的骂名也不能干这档子赔本买卖,尤其现在的保管费价格一路飞升。别说文物,就连我家楼下摆菜摊儿的奶奶家的一筐水果被城管局保管几天的价格都可以几个礼拜不吃肉了。所以说,单从经济角度来讲,藏经洞里的那些东西再回归妈妈的怀抱是希望渺茫的。毕竟类似的历史问题一旦展开,谁都不愿意去承认当年的失足性错误。这就好比一个老师冤枉学生进而打了他,日后即使老师知道了原委也不会再去专门道歉。现代的园丁的想法都很现代:反正也不能让他打回来,承认了有什么用呢?世上事情大都如此,本身无颜的人都珍爱面子,更何况人家本来脸皮儿就又白又嫩的外国人呢?

但是虽然文物不可能因为一篇文章回来,我们却可以有选择性的启发一些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对政府无用,好在我们不是和文物过日子,陪政府睡觉,务实点儿多少没错。

以下是我的启发:

1。 现代的奉献精神比起人家王圆箓道长可是差的远了。知道什么叫国际范儿么、。知道什么叫敞亮范儿么?知道什么叫有求必应么?知道么?王道士的座右铭应该是伟大的八个字: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2。 现在所谓的义务教育纵然有百害但目前终于发现了一利。人家王道士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相反的蒋孝琬就是享了有文化的福:二十九箱东西130英镑。有这样的经济脑子银行完全可以将警报去掉。

3。 交朋友一定要交蒋孝琬这种可以离家叛国的,这才是全部的真诚和完全的信任。至此我依稀发觉斯坦因比刘邦还要知人善用。事实证明这比现代的美男计要管用,甚至可以敌过美人计。

4。 建议80岁高龄的老人们少去一些陌生的国家充当王者。像斯坦因一样,溜达几趟见好就收是很有必要的。哪怕你年轻时时索马里海盗,老了在人家看来不过是咸鱼一条。不是信上帝么?上帝也不可能总睡觉的。

其实综上看来,还是历史的巧合性太强。如果将王圆箓那个草包的.角色与军事蒋孝琬对调一下,说不定历史就不会留下今天这座草包塔了。然而历史好玩在于只可想象无法重来,我相信现今的中国人都大致清楚130英镑的等价物,而这泱泱的13亿人中估计也少有道士那种付不起运费干脆批发打包的。当年我们体弱,现在有街上的城管,还有谁敢蟹爪横走不看红灯的?政府可以把它们扣下,但历史无法让它扎根生长。你要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拐跑了也识途的。你听说过俺们中国的老马么?没听过没关系,孙悟空总有耳闻吧?你以为你鼻子大点儿装个龙王就可以让咱们金箍棒变大变粗么?那么你想错了,俺们的规格可是只听俺们猴哥的,你知道不?

只要你等,我们就有拿回的那天。别说几件物什,香港澳门连人带地儿我们没落下一样这个知道不?那个时候我们和平友好的扯个大旗,上面写着伟大的八个字:只要我要,你必须有。

篇13:道士塔读书笔记

余秋雨的心里埋藏着中国的文化。《文化苦旅》是他亲身经历后写下的著作。在他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本书有沉重的历史气味,苍老有力的文笔。他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沉甸甸的《文化苦旅》,满盈盈的思想积淀。土黄的书皮,便已让人闻到苦涩的味道。

最让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说,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泪史,而敦煌莫高窟,更是其中一个较为鲜明的例子。只有失去才能唤起人们的珍惜。

曾经有一个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静的沉眠于那片土地,而一个姓王的道士的到来,打破了它应有的沉寂,他发现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画,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门户,但他全然不知。而他却将这些壁画送给了来自西方的“和尚”,贿赂给那些不信佛的官员,在贿赂给更高的京官,而那一个个满腹经纶的文官又为何在他们滔滔的奏折中对莫高窟只字不提,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这片佛教圣地。而外国学者却充分认识到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他——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在一个道士眼中,那些莫高窟中的石像更不比所谓的天师与灵官,那些来自西方的“游客”将它一卷一卷,一车一车的带走,那些人想不到,那些他们视为无价的珍品,文化的精华的字画竟然在那个道士手中成了换来银元的交易品。在那个道士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这样被挥霍掉了,而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买卖却几乎葬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掠夺者,或许那些文物就得不到人们更大的重视。谁又能意识到它的珍贵?唤起我们的文化记忆呢?余秋雨说:“我好恨!”难道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更恨!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加紧研究。这些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虽然我没去过敦煌,但看了些图片,资料,我能感受到她的美。的“飞天”舞蹈,更让我享受到无法表达的美。

这是谁的错呢?是王道士?还是外国学者?还是就是我们自己?是自己没好好保护,没意识到它的珍稀,拱手相让,让它在历史的长流中流逝?深究这些已没多大意义,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难以估量。我们要做的是加强文物保护,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并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篇14:道士塔读书笔记

余秋雨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它表现的情怀慷慨豪迈,体现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它是一种俯仰于古今之间的内在冲动与感悟,是一种涌动着激情和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读完《道士塔》后,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莫高窟的神秘壮丽让我激动不已,然而王圆箓道士的愚昧、迂腐又令我痛心。当我看到王道士拿着刷子刷去了唐代的笑容,刷去了宋代的衣裳时,我又何尝不恨,恨我没能早出生一个世纪,去阻止这个蠢道士的愚蠢行为,可是就算我当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夺过他们的刷子,踢翻他们的石灰桶又能怎么样呢?当时那样一个偌大的中国都容不下这些小小的卷轴和壁画,任凭这莫高窟的千古罪人,将令人惊羡的中国艺术文化,用极少的钱财给换取走了;任凭难以数计的敦煌文化就这么流失了;任凭任凭一个古老的民族让伤口的血滴在沙漠,是敦煌文化走向黑暗……我又能怎么办!

文章中,余秋雨写道:“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面对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我在心中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这是何等的痛心,又是何等的无奈,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些婀娜的体态,那些柔美的浅笑就这样被摧毁,不忍心那些历史就这样在一个道士手中灰飞烟灭。这里,我品出了这本书的名字--苦,历史重现,我们却无力改变,只能不住的惋惜,无奈的流泪,遍遍的哀叹,再次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本属于中国的文化从面前掠过却挽留不住。

千百年前的一个洞穴,开启了敦煌文化的壮丽,散发出了诱人的光彩,千百年前的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送上了驶往外国的、散发着阵阵恶臭的马车。然而,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非它外表炫目,而是因为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它蕴藏着一种深层的美,纵使它曾经残缺。

余秋雨带领我们走在中华文明的土地上,深思这些古老的文化,用极其细腻的文笔写出了这趟“文化苦旅”,其中的悲痛、心酸与无奈成为了一个个惊醒炎黄子孙的惊叹号!

篇15:乌塔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文中的乌塔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可却自己一人游历欧洲,真是令人称奇。

乌塔在旅行时,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每到一地就先查一下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在遇到危险时保证自己的安全。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不几天她就会给家里寄张明信片,让家人放心。她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为了挣旅费,乌塔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因为,乌塔要向目标奋斗!

我们中国的孩子跟乌塔的生活相比,是那么平淡无奇,我们就好比是那温室里的小草,虽在幸福之中,却失去自由。在我们出生之后,所以家务都由父母承担,自己的任务只是学习,想干家务都会被谢绝,个个都变成了十足的书呆子,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呀!就拿我来说吧,如果想要出去玩,爸爸妈妈就一定会带着吃的喝的,拎着大包小包跟着我。我放学只要晚回家一小会,爸爸妈妈就一定会急得不得了。我想问问你们,如果你们的孩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请家长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吧!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自由的飞翔!

篇16:《乌塔》读书笔记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14岁小女孩独自游历了欧洲。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资料和当地警察局的电话。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乌塔的独立、自主和勇敢。这是一个后的孩子所不能做到的。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后,使我想到了自己:记得那是三年级的暑假。一天,妈妈发现家里的盐、酱油用完了,自己工作也很忙,就派我去超市买。我傻眼了,超市离家那么远,我从来没有单独乘过公交车,想到那么多小偷的故事,我退缩了,妈妈,我不去!但是妈妈坚持要我去。我硬着头皮接过妈妈给我的30元巨款;就去超市购物了。好不容易乘着公交车到了超市,幸好没碰上什么小偷。刚跨进门槛,我就有点儿手足无措了。

商场里人山人海,柜台上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弄得我眼花缭乱。好不容易挤到了酱油和盐的柜台前,拿了一包就走。接下来就要去收银台上付款了。阿姨问我有没有会员卡,可我根本就不知道会员卡是什么东西。只能掏出那30元钱交给阿姨。阿姨把东西给我后,我就回家了。虽然顺利地买到了酱油,但是心一直提着,很久很久才放下。

读完《乌塔》,我心想:我应该学习一下乌塔小朋友。他能一人独自游历欧洲,我却连个买酱油的水平都没有,我应该做一个独立的孩子,不要让大人操心。

《道士塔》读书笔记

道士塔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笔记心得体会

《灰王子》的读书笔记

《塔木德四讲》读书笔记

盗墓笔记的读书笔记

猎人笔记课外书读书笔记

《山居笔记》的读书笔记

小王子读书笔记摘抄笔记

读书笔记600字猎人笔记

灰塔笔记读书笔记(整理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灰塔笔记读书笔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