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学》版本的初步研究(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柠檬糖小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重学》版本的初步研究
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与李善兰合译的<重学>是系统地向中国介绍西方力学知识的.代表作,它有多个版本流行于世.第一版是由钱熙辅刊刻的,但印行无几就毁于兵祸.之后,李善兰在金陵重刊<重学>,并增补了三卷流体力学的内容.随即上海美华书馆亦重刊<重学>.此后,<重学>又被收入<中西算学大成>、<富强斋丛书>和<西学富强丛书>中,上海积山书局也重印了该书.在考察李善兰等人翻译<重学>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重学>各版本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在<重学>的上海美华书馆本、金陵刻本和<中西算学大成>本间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金陵刻本对后来的版本影响很大,成为后世翻印的模本.
作 者:韩晋芳 HAN Jin-fa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9(3) 分类号:N092 G256.2 关键词:重学 版本 比较《三字经》主要版本内容研究
[摘要]本文对《训蒙三字经》、赵南星的《三字经注》、王相作注的《三字经训诂》三个版本内容进行比较,勾勒出《三字经》在几百年间流传过程的主要增修状况。
[关键词]训蒙三字经三字经注三字经训诂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08-0125-05
《三字经》自问世以来,结构大体未变,但经历代文字修改、内容增添,原貌已略异。为最大限度还原古版本面目,梳理历代增修线索,剖析主要增修者在不同时期的观念,笔者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的《训蒙三字经》、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的明赵南星《三字经注》、清代王相作注的《三字经训诂》的主要增改内容作比较,在分析前人对《三字经》的理解与认识基础上,为日后研究者提供一个《三字经》最初形态及历代演化的大致脉络。
一、不同版本《三字经》的述史年代的考析
根据现有文献显示,赵南星所撰《三字经注》是现存最早的《三字经》注释本,[1](P4)也即现存可见的最早刻本。此书侧重对《三字经》内容作典故注释,未对内容作评论。
考赵南星(1550-1627年),字梦白。高邑(今河北)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天启年间,因反对魏忠贤被矫旨削职发配,死于代州。《三字经注》是赵南星著作《味檗斋遗书/教家二书》中的一卷,明刻本现存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此书述史时一直记述到“(明)穆宗隆庆”,以“廿一史,全在兹”结尾。明隆庆帝朱载在位时间是1536-1572年,可知此版本《三字经》完成刻板印刷当在1572年后。
《三字经注》在叙述宋元及其后历史时,其行文是“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明朝兴,再开辟”。注解是“高皇帝姓朱,居句容朱家巷,起濠州,今凤阳府,灭元,成帝业,传建文帝,都南京……”。[2](P19)从此处可知,此版本叙述历史年限与文献记载的最古本《三字经》相异。因清代凌扬藻(60-1845年)等学者都在他们的评论、著作或《三字经》注本中一再强调区适子所著古本《三字经》叙述历史只到十七史。如开宗明义指出《三字经》是“岭南区适子所著”的同治庚午版(1870年)《登洲三字经》[3]和光绪二十九年(19)广东顺德人从北京带回广州印刻出版的《三字经句释》都在“廿一史”旁明确指出:“区本作十七史”,[4](P19)并注上历代史书和作者名称,且标明这些附加历史叙述“均从蜀刻范士云本增入”。
此外,清代云南学者许印芳(1832-19)著述的《增订训蒙三字经》叙述中引用陈灿回忆当年谭宗浚(1846-1888年)谈及《三字经》一事,谭宗浚也指出此书:“节录史事载至五代止,乃宋时粤中遗老某所作,非出自王伯厚。”陈灿强调“公(谭宗浚)极博群书,考订精核,其言当不诬。是此书之为伯厚作,未可定也。”许本人也认为古刻本《三字经》“其叙史事截止五代”。
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由清代陶格翻译的《满汉合璧〈三字经〉注解》虽大体根据王相注释本翻译,但叙述历史也只到“南北混”,不言“廿二史”,只写“十七史”。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由英国汉学家翟里斯(HERBERTA.GILES,1845-1935年)翻译,并在19出版的《三字经》英译本,历史叙述也只到“十七史”。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邹颖文女士指出:西方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牧师(RobertMorrison,82-1834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l801-l861年)、德籍传教士欧德理(E.J.Eitel,1838-19),他们的“四个英译本的中文正文在352句(1056字)至356句(1068字)之间,内容的历史部分均以十七史终,未加入明史,盖依据较早的版本翻译。”[5]
可见,叙述历史是否只到十七史是判断早期版本《三字经》的重要标志之一。赵南星远在中原,并不知早在1530年,也即约60年前广东学者黄佐(1490-1566年)在《泰泉乡礼》卷3《乡校》就说:“诵读务贵熟,不贵多。……年少者只教一二句而止,勿强其多记。或用《孝经》、《三字经》。不许先用《千字文》、《百家姓》、《幼学诗》、《神童酒诗》等书。”也没看过1531年左右出版的《广州人物志》里对区适子著述的记载,故有“不知谁氏所作”的说法,自然不知岭南早就流行《训蒙三字经》,故采用流传北方的版本作注,这情有可原。因此,它虽是现存可见的最早刻本,但这本叙史到“廿一史”的《三字经注》与最古老版本应存差异。
二、版本比较
广东省立图书馆中山文献馆馆藏的《训蒙三字经》,是民国年间广州民智书局刻印本。封面未署作者,但在图书馆借阅卡上书有“(宋)区适子撰(南海)”字样。封面右侧有“依韵府较正”字样。此书叙述历史结尾处是“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十七史,全在兹”,[6](P19)不直白述说宋亡历史,只以一“混”字带过,与文献记载古老版本述说历史内容,尤其是“十七史”大致吻合。
中山文献馆藏有《佛山栅下区氏谱》,内里全文辑录《三字经》,与《训蒙三字经》一致,可见佛山、顺德区氏族人对此版本的认可。佛山栅下区氏家族源于顺德登洲区适子家族,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13)迁移佛山。
经统计,《训蒙三字经》共有文字1056,比文献记载的最古之本《三字经》1050字[1](《前言》,P3)多6字,当是最接近文献记载的最古《三字经》版本。赵南星的《三字经注》字数为1086,增加了30字,也即“长幼序,友与朋”6字和“辽与金,皆称帝”到“明朝兴,再开辟”24字,出版时间当在《训蒙三字经》后。
另外,许印芳、谭宗浚提出的“叙史事截止五代”也应成为进一步筛选是否为最古老版本的重要依据。所以,正如许、谭所见所述,最古老版本应没“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12字。《登洲三字经》、《三字经句释》都在“廿一史”旁注明,“区本原作十七史,今并宋史、辽史、金史、元史为廿一史(以上均从蜀刻范士云本增入)”。[4](P19)
从宋仁宗(1024年)到宋英宗(在位时间1063-1067年)时期,宋朝廷将前代残存的断代史书,即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欧阳修的《五代史》重新雕刻补缺,汇刻而成,共十七史。王应麟在《小学绀珠》中所列“十七史”也是截至《五代史》。[7](P96)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就记载宋亡后,文天祥曾对元代丞相博罗说:“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日非应博学宏词科,何暇泛论。”可见,从宋代到元初,“十七史”已成较固定说法。
因“炎宋兴”到“南北混”其实已清晰交代了宋代灭亡,元朝大统,南北混一的状态,超越了“十七史”,故原版本不应如此矛盾。况且在12,即元成宗大德元年,江西人曾先之出版《十八史略》。其体例按朝代、时间顺序,以帝王为中心叙述上古至南宋末年的史事。因当时元政府修《宋史》未成,宋史完成时间为至正五年(1345年)。他取材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与刘时举《续宋编年通鉴》,聊作一史,共为十八史。
曾先之与文天祥为至交,文天祥去世时,即1282年,仍称“十七史”。1297年,曾先之已有“十八史”之称,从此也可旁证“十七史”与“炎宋兴”内涵的矛盾,更难以解释王应麟在界定“十七史”范围后再写出“炎宋兴”这样冲突的内容。曾先之自称“前进士”。作为经历并目睹从宋亡到元统历程的前代知识分子,他在元朝建立后便提出“十八史”的观念,也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对前朝历史欲说还休与对渐已稳定的当时形势欲拒还迎的复杂心态,因为当时不少曾经仕宋的知识分子都已进入元朝政府,如宁波江浙一带的邓文原(1258-1328年)、戴表元(1244-1310年)等,甚至后来王应麟之孙王厚孙(1300-1376年)也担任元朝教育官员。从中也可见出“十八史”的提出并非单纯曾先之的个人理念,而应是当时知识分子逐渐形成的对前朝怀念但又不无反思状况的反映,所以称“十七史”应在1297年开始甚至之前,而增添“炎宋兴”等四句应是《十八史略》大行其道的元中或明初,从此也可判断《三字经》原著,至少是历史叙述部分应在1297年前完成。
根据赵注本可知,赵南星所处时代已加入此12字,可见《训蒙三字经》保存了比赵注本更接近最古版本的状貌,但最古版本还应比《训蒙三字经》少“炎宋兴”等12字,全书总字数为1044字而非现在文献记载的1050字。
《三字经句释》版本内,注者根据自己拥有的区本《三字经》为蓝本作校订,每有与区本相异处,都指出“区本原作”为“某某”,“现王庵(即王相)改为‘某某’”。笔者对《三字经句释》与《训蒙三字经》作比较,发现《训蒙三字经》与《三字经句释》所引用“区本《三字经》”原文内容一致,而番禺学者凌扬藻在其著作《蠡勺篇》中指出王相随意更改《三字经》原著,并列出他拥有版本的原文内容,其实与《三字经句释》所指区本相同。可见清末广东学者拥有的是自明代以来一直流传广东,至今仍存于区氏后人族谱,且书名载入屈大均《广东新语》、黄佐《广州人物志》、叶春及《顺德县志》的区著《训蒙三字经》。明代学者郭(1529-16)在《粤大记》中更记录了在著述《广州人物志》时指出《三字经》作者为区适子的黄佐(1490-1566年)“(在1538年末-1539年初)至京,作《六经政要箴》,又更正《训蒙三字经》,欲上之。辅臣不悦,书不果上而止。”[8](卷24,P724)这一史实,也为佐证区适子撰述《训蒙三字经》提供了历史依据。
跑道侵入初步研究
调查了国际上对跑道侵入问题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局、加拿大运输部和欧洲对跑道侵入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所采取的预防对策和措施,为开展中国跑道侵入问题的研究及预防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作 者:孙瑞山 马平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天津,300300 刊 名: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年,卷(期): 25(z1) 分类号:V351.11 关键词:民航 安全 跑道侵入青城山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对青城山部分水体及潮湿环境中的.藻类植物的种类及生态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地区的藻类植物共有21科26属45种.绿藻门植物种类最多,共18种(46.67%),分别属于12科,10属;硅藻门12种(31.11%),分别属于6科6属;蓝藻门14种(24.44%),分别属于4科7属;金藻门1种(2.22%).
作 者:解冬 于树华 王岳光 李辉 杨洁 王志洪 XIE Dong YU Shu-hua WANG Yue-guang LI Hui YANG Jie WANG Zhi-hong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刊 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9(3) 分类号:Q949.2 关键词:青城山 藻类 种 生态分布沈阳市苔藓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对882份标本进行鉴定,共记录沈阳市苔藓植物30科67属143种及变种,其中辽宁省新纪录种36种,东北新纪录种18种.区系分析表明本区苔藓植物以北温带成分为主(51.16%),其次为东亚成分(16.28%)和中国特有成分(12.40%),具强烈的.温带性质,与该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相吻合,与种子植物的区系分布特点也一致.同其他城市地区苔藓植物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析表明,沈阳市与同处辽宁省的抚顺市和鞍山市苔藓植物的亲缘性较大,而与其他城市地区亲缘性较小.
作 者:陈龙 吴玉环 李微 高谦 CHEN Long WU Yu-huan LI Wei GAO Qian 作者单位:陈龙,李微,CHEN Long,LI Wei(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吴玉环,WU Yu-huan(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3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高谦,GAO Qian(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刊 名: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08(3) 分类号:Q949 关键词:沈阳 苔藓 新纪录 区系 相似性系数长江流域水量模型初步研究
基于MIKEBASIN平台,将长江流域划分为91个子流域,采用NAM模型来模拟各分区径流过程,再将各分区NAM模型连接成为整体,构建了长江流域水量模型,并完成了模型系统中面雨量计算、参数批量修改、水库调度等关键功能的二次开发.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径流过程与实测过程基本一致.鉴于部分子流域面积过大,取、排水用户未纳入模型等原因,导致模拟年径流有所偏大,以汉江流域为试点进行了模型细化研究,显著提高了模拟精度,表明长江流域水量模型模拟精度尚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作 者:肖志远 陈力 XIAO Zhi-yuan CHEN Li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 刊 名:人民长江 PKU英文刊名:YANGTZE RIVER 年,卷(期): 39(24) 分类号:P334 关键词:MIKE BASIN NAM模型 二次开发 长江流域南沙群岛开发区划初步研究
概述了南沙群岛的'主权、区位、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指出南沙群岛区域发展在中国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讨论了南沙群岛开发问题,提出了南沙群岛开发区划方案.划分出3个开发区:Ⅰ西部和南部大陆架-上大陆坡海底石油天然气和拖网渔业资源开发区,Ⅱ北部岛礁海珍品、海洋动力能源和热带陆地资源开发区,Ⅲ北部深海大洋性延绳钓渔业资源开发区.
作 者:赵焕庭 Zhao Huant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 刊 名:热带地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TROPICAL GEOGRAPHY 年,卷(期): 18(3) 分类号:F1 关键词:南沙群岛 海洋开发 开发区划关于生态渔业问题的初步研究
生态渔业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落实渔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本文地追溯我国传统的朴素生态渔业思想的.基础上,对生态渔业的涵义及本质特点、生态渔业的生态学理论体系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并展望其前景.
作 者:李明锋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滩涂开发公司 刊 名:现代渔业信息 英文刊名: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年,卷(期): 19(11) 分类号: 关键词:生态渔业 涵义 本质特点 生态学理论体系 前景展望油气藏潮汐重力的初步研究
在月亮和太阳等天体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的岩体、海洋、湖泊及地下水都会产生潮汐现象,含油气的流体在含油气圈闭内由于天体的作用也会产生潮汐现象.潮汐作用使得流体在岩石孔隙中流动,使得油气藏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进而会引起地表重力场的微弱变化.当天体处于不同极值位置时这种变化最大.在已知的构造边界上,通过观测天体在各个极值时段的`重力场,然后应用特定的方法计算潮汐重力变化就能初步确定构造内部是否含有油气,并初步确定油气藏的规模.介绍了油气藏潮汐重力模型的设计、潮汐重力异常的观测、数据处理及资料解释,并通过某地实测潮汐重力异常处理后的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作 者:肖鹏飞 陈生昌 杨长福 孟令顺 Xiao Pengfei Chen Shengchang Yang Changfu Meng Lingshun 作者单位:肖鹏飞,Xiao Pengfei(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6;浙江大学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陈生昌,杨长福,Chen Shengchang,Yang Changfu(浙江大学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孟令顺,Meng Lingshun(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刊 名:石油物探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年,卷(期):2007 46(2)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潮汐现象 潮汐重力 油气藏 岩石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