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讲座三何为太极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情怀总是吃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易经讲座三何为太极(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情怀总是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易经讲座三何为太极

篇1:易经讲座三何为太极

易经讲座(三)何为太极

一阳一阴就叫“仁”,就叫“中”,就叫“太极”。仁是最核心的东西,天地万物都有仁。这些道理我们慢慢都会把它分析出来,一切一切都是“太极”。那么,为什么叫“太极”?

[画外音]据现代科学考证,地球是在宇宙大爆炸时诞生的,而七千多年前的伏羲就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一画开天代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一个整体中生发出来的,这个图是后人根据伏羲的阴阳八卦画出来的,他既被称为阴阳图,也被称为太极图,那么太极这个词是从何而来的呢? 是孔子说出来的,太极这两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神秘的太极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太极就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那么伏羲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他又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个秘密记录下来,而太极的概念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三集何为太极。

曾仕强:太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是孔子说出来的,孔子以前没有人讲这就是太极,因为孔子他是主张什么事情都要正名,你先把名给我定好了,然后名正就言顺,名不正就言不顺,他取名字是很谨慎的,他不会说我爱怎么讲就怎么讲,过两天又改的,没有,你看自从孔子把他定名为太极以后,25来没有一个人改动它,就表示的的确确这个名字起得好,什么叫太极,太它是两个字,一个叫做大,那一点就代表小,所以太极就告诉我们大极了而且又小极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的找不到外面,小到找不到里面,孔子他非常了解伏羲,他说世界上有件东西大到没有外面,小到没有里面,那叫什么名字呢?所以他就说对的叫太极,起的好,你看我们家里面有一个人,大的时候非常大,小的时候非常小,这个人就叫太太,你说太太大不大,你说比谁都大,可是他有时候又比谁都小,所以当人家太太要知道该大的时候才大,该小的时候就要小,看到公公婆婆你最小,关起门来只有你跟丈夫你最大,你就是会做媳妇的人,该大不大,该小不小,大小搞得一塌糊涂,这个媳妇就糟糕了,凡是有太的字都是同样的意思,你说太上皇大不大,答案还是很标准的,很难讲,皇帝敬重他,大,皇帝不甩他,谁都不理他,太上皇有没有威严,讲话算不算数,完全取决于皇帝,太监也一样,你说太监大还是小,李莲英这个太监有谁比他还大的,那够大的,可是有的太监根本就是一辈子让人吆喝东吆喝西,所以以后碰到太这个字,你要特别小心,因为他可大可小,那什么叫做太极呢,用现代话来讲太极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共同生存的平台。这个大平台里面他有两个部分,一个叫做阳的平台,一个叫做阴的平台,你看阳跟阴一分开那就变成两个平台,一个阳平台一个阴平台,它就合不起来,所以它阴阳一定要互动,有时候阴到阳这边来,有时候阳到阴那边去,然后他变动不居,才会生生不息,只有变动才有生命。

[画外音]孔子真正读懂了《易经》,所以他在为易经所做的传《十翼》也称《易传》中用了一个十分准确的词来解释伏羲八卦,这就是太极,那么孔子的原话是怎么说的,而太极的概念对于我们现代人认知宇宙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曾仕强:孔子说的话是什么?“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传》,他用这个生是非常奥妙的,因为什么叫做《易经》?《易经》就是生生不息的一部经典就叫易经,你看果然它生生不息生出很多经典来,所有经典都是它生出来的,西方人不太用这个“生”,他用“分”,西方人在研究这个宇宙他总有一个共同的点,如果没有共同一个点的话,那所有东西都分割开来,那怎么能够共同生活呢?你看动物跟植物它有他共同的地方,人跟动物也有共同的地方,人跟石头也有共同的地方,我们用现代的话叫做基因,

所以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如果大家连一点共同的基因都没有,那绝对处不来的,那一定分道扬镳的,那宇宙就分裂了,宇宙是个整体,它不可能分裂,但是宇宙有动物,有植物,有矿物,有各式各样的,说都说不完的,它们能够和谐共处、条条有理,这当中一定有共同的因素,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找这个东西,最早是找到原子,一切都是原子构成的,好像很满意的,很快就被打破了,原子算什么,原子一打破,里面还有更小的东西,可是老子多高明,老子只讲三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后就不讲了,道生一,道就是太极,太极就是两仪,一跟二分不开的,西方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他们采取一种分的态度,到今天都找不到一个完整的东西,中国人用这个“生”是很高明的,宇宙只有一样东西叫什么?叫自然,各位从现在开始讲自然的时候,不要多一个“界”字,自然界,那错了,自然没有界,只有国家才有界,只有地区才有界,植物界,动物界可以,自然是整合的东西,哪里有界,如果自然再分界,那就表示自然之外还有别的东西,那不可能,除了自然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主宰,所以中国人很相信天,天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主宰,我想这一点我们要感谢伏羲,因为这整个东西是伏羲开发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要花一点时间来探讨太极是怎么来的,伏羲氏他是个很动脑筋的人,他动脑筋动得很好,他用的方法就是观察法,伏羲坐在哪里想一件事,他觉得太阳很奇怪,怎么早晨一定从东方起来,下午一定从西方下去,没有一天错误,总有一天太阳打西边出来的,就是没有,这不很怪吗,他就知道宇宙万象,有一定的规律,不是乱来的,不是说高兴出来就出来,不高兴他就不出来,或者有一天从南边出来,没有,那他不相信,再看月亮,月亮圆圆圆它就开始缺了,缺缺缺它一定圆了,他跑到海边去看潮水,涨潮涨潮一定退,退了又涨,涨了又退,他看树木长长长,就死了,长长长,就死了,没有例外,他就知道,宇宙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不是神,西方人就说这是神,我们没有神,哪里有神,(如果)伏羲当年说就是神在主宰,我们就完了,我们跟着倒霉,他说没有,这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规律,没有任何事情有里面。

[画外音]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的秘密,宗教告诉人们,宇宙的一切是神在掌控着。而伏羲在七千年前,就告诉人们,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大自然内在的规律,而伏羲的这一发现,从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

曾仕强:所以老子才会讲“道法自然”,道要法自然,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各位去判断事非,你要知道凡是合乎自然的一定是对的,就算目前不对,终究会对,我们对吉凶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吉凶不是说你说吉就是对我好,凶就是不好,没那回事,《易经》里面所讲的吉凶,吉就是顺乎自然,叫吉,凶就是不顺乎自然,叫凶,可是吉凶是会变的,刚刚开始非常好,所以你就很愿意去做,做了才知道坏了,因为祸福无门,它随时在变,你看它很实在,一脚踩下去就落空了,这才叫变,不然什么叫变,很多人满脑子都是变变变,他不知道变是怎么回事,所谓变就是很难预料,如果你一切都在掌控当中有什么变呢,但是变的当中有不变的东西,所谓变就是不变,不变就是变,你看塞翁失马就告诉我们焉知非福、焉之非祸,祸福都是事后才知道的,事先很难知道,每次都说早知道,早知道就是想不到,才叫早知道,我们为什么老说早知道,早知道,你下次还是早知道,你一辈子都在早知道,祸福无门,它是变动的,伏羲氏很难得就是看到宇宙万象都在变,他会悟到说这个变的当中有个不变的东西,那就叫做规律,做人一定要规规矩矩,按照规矩来做,不能投机取巧,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伏羲氏他追究说,到底有几个太阳,一天一个,一天一个,一天一个,那边有那么大的场所,可以把太阳存在那里啊,那边有那么多个太阳准备在哪里吗,很奇怪的,而且他看到每天太阳都是同一个,很像嘛,他就悟到了只有一个太阳没有两个,那一个太阳从这边下去,那从这边下去怎么会跑到那边呢?他就知道一切都是圆的,叫做圆道周流,循环往复,你看中国人对这些观念老早就有的,历史会重演,人是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除非你刹车,除非你改变,否则就这样团团转,转一辈子,现在科学证明所有的轨道都是圆的,你看树的年轮就是圆的,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光线不是直直地走,光线是曲进的,可见那一条线是不得了的,那真是不得了,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你要达到目的,你走直路经常是达不到目的,因为自然他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你看河流没有一下到东海的,各位我们中国的河流都是从西方发源的,然后向东流,如果是直的话那边一出来马上就到海里去,我们根本就没有东西可用,这个河流弯弯曲曲流得慢,流得慢你才有水可用,你看山脉没有说直的,(不然)你谁也爬不上去,它就这样弯弯曲曲,你就慢慢爬,慢慢爬,转转转上去了,各位如果有机会到海边去看,海平面不是平的,绝对不是平的,这些话在《易经》里面老早讲过了,泰卦里面讲得很清楚,叫做“无平不陂”, 天底下所有的平,都是不平所造成的,你随便找一个湖,湖面平不平?平,但是波浪起起伏伏,一旦平就叫死水,死水连鱼都养不活,水里面能够养鱼就是因为他上面动了,天底下没有一样东西是平的,同样一个父母生下的小孩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弟弟看哥哥老看不顺眼,你怎么比我高,我哪天多吃点饭,我就是要比你高,他忿忿不平,中国人告诉你,人本来就不平等的,我们后天只是尽量让他公平而已,你看我们多懂得自然。

[画外音] 伏羲氏通过仔细观和认真思索,终于在宇宙的千变万化之中,找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和一种代表自然的力量,但是在那个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伏羲是用什么方法把他的重大发现记录下来的呢?

曾仕强:伏羲氏他看到这一切一切之后,他就想我用什么来表示这个宇宙自然的力量?这股力量用什么来表示,他看看老百姓我们那时候没有文字,那没有文字,一个小孩第一次打渔出去,回来之后很高兴,全家人要庆祝一下第一闪打渔,然后就做个记号,或者拿根棍子说这是你打的渔,下次再打再加一条,他说这个好,所以他就画了一个一,这个一是什么,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它的自然的一个力量,就是这个一,我们就把他叫做一画开天,那一就好了,怎么会生二呢?一生二表示一是二生出来的,还是二是一生出来的,其时两句话都对,你看一个一,拉拉拉,拉到断了就变二,一看不对接起来它又变一,一本来就是二,二本来就是一嘛,我在伦敦读书的时候,我一个朋友他是准备拿数学博士的,好不容易快要读到考试了,考试一及格他就拿到博士学位,那我们很关心他,就旁听在旁边,其中有一个审查委员就问他,1+1到底等不等于2?那个人一想,我好歹是个快要拿到数学博士的人,你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其中必定有诈,所以他就站起来写了一个黑板的数字,最后证明1+1不等于2,老实讲数学是可以证明1+1不等于2的,没有想到那个考试委员站起来说1+1就等于2啊,废话,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读了七八年啥都没有,我当时就跟他讲你没有读《易经》,所以你拿不到博士学位,要是我我准拿到了,他说真的?我说你不要泄气,我给你一个启发,你以后才知道怎么对付这种事情,任何人问我1+1是不是等于2我这么一回答你听听看,我说1+1在正常的情况下它是等于2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之下他是不等于2的,你如果让我证明1+1等于2,我就证明给你看,你如果让我证明1+1不等于2我也证明给你看,他马上说不必了,学位给你,天底下的事情没有绝对到说不可连贯的,没有,对会变错,错会变对,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对错,是事后才知道他的对错的,这当中有太多的波折了,伏羲氏他知道世界绝不是那么单纯的,所以他就感觉到说,太阳既然从这边下去,会从那边上来,它一定有两股力量,一股是把太阳拉下去的,一股把太阳拉上来,他一看果然是这样,有一股力量把水拉上来叫涨潮,就有一股力量把水退下去就叫退潮,水还是那些水,上来,这边多了那边少了,一退这边少了那边又多了,他就那么些水,树木长长长,他一定有什么东西下去,才会长出来,那就是果仁,如果连果仁都没有那就长不了了,所以孔子为什么一直讲仁,就是所有的果实里面有一个果仁,那果仁如果也烂掉的话,生命就断掉了,就靠那个仁而已,所以他就知道光靠这一条线是不够的,所以他就把同样一条直线当中一折断就变成两段了,就叫阴,最后他怎么定案的,最后他是从人的身体取得定案的,因为人那时候都没有穿衣服,他一看男人跟女人有什么不同,男人女人也一样都是人,可是一看不对啊,是有不同,男人多了一个你看就是一条线,就是生殖器官他是阳的,女人没有这条,但是她有一个正好是阴的,男阳女阴,他说太好了,所以他就用两个符号,从此没有改变过,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阴一阳的变动,就是这么简单一个道理。

[画外音] 伏羲氏通过观察大自然,观察人类自身,一画开天,创造出了代表阴阳的符号。又根据阴阳合一,阴阳相对,阴阳互动的变化,创造出了八卦。那么伏羲氏这些伟大的创造,难道仅仅是光凭着脑子想出来的吗?

曾仕强:一切一切都是想出来的,可是你跟外国人讲是想出来的,他听不懂了,你跟外国人讲一定要讲人想出来的,他非把人加上去不可,中国人就不必,中国人说想出来的,你加个人想出来,他会觉得很奇怪,你太小看我了,这个人还要你说吗?世界上只有人会想嘛!你还要加人干什么?所以你跟中国人讲话很简单,你讲倒杯茶来,他就倒来,你跟老外讲倒杯茶来,他就问你谁去倒?倒给谁?倒什么茶?什么时候倒?用什么东西倒,孔子教学生是从来不说清楚的,你看《论语》都是一句话,没有没尾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不讲了,什么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们说知道你就说我知道,不知道你就说我不知道,那你太小看孔子了,那孔子不是整本《论语》都在讲废话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是说:就算你知道,如果这个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要看人,我来讲一个我在曲阜孔子老家听到的故事,真的假的我不知道,各位听听看就好了,有一天孔子有一个学生在外面扫地,来个客人就问他,你是谁?他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他很自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个问题,他说可以啊,他想你大概出什么奇怪的问题,那个人说一年到底有几季?他心里想这个还用问吗?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那个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学生):你搞错了四季,(客人):三季,最后两个人约定说如果是四季,我向你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你向我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想,这下我稳定赢了吧,就这么样了,这个时候正巧孔子从里面出来,学生就很高兴了,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下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又不敢问,那个人说磕头磕头,他就乖乖地磕三个头,那个人走了以后他就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三季,他说你没有看到那个来的人全身都是绿的,他是什么,他是蚱蜢,蚱蜢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它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什么冬季,那你跟他讲死了都没用,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我们要吵到今天晚上,三季,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这个故事不管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对你都非常管用,只要你会用,你可以多活十年,你相不相信,我有太多的朋友听了我讲这个故事以后他就很开心,碰到我都会说,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我会生气,现在我不会了,我心里这样想,三季人,我就没事了,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三季人,你就心平气和了,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越是不懂的人,讲话声音越大,以后你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凡是那个声音最大的人就是最不懂的人,你懂,你讲话声音那么大干什么,所以后来我们读庄子的话才读的懂 “夏虫不可以语冰”,你跟夏天的虫你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你跟他讲什么冰,那这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你如果去问孔子,孔子说本来就这样,你见人不说人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你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你怎么沟通呢?我们都搞错了,这个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这个是随机应变。

[画外音] 这个图是后人根据伏羲八卦图而创造出来的,既叫阴阳图,也叫太极图,那么阴阳和太极是不是一回事?阴阳和太极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曾仕强:这里有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阴阳是太极变化而成的”,阴阳离不开太极,太极也离不开阴阳,我想我们反反复复在讲这个话,因为很多人就把它看成不同的东西,就糟糕了,这是阴那是阳就糟糕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了就成阴,阴极了就成阳,它是同一个东西不停在变化,你看我们中国人会用一句话然后就把这么复杂的东西说清楚了,这是高度困难的事情,一句话叫做“一阳一有阴之谓道”,“一分为二,二合为一”,一句话说,一就是二,二就是一,怎么说一就是二,二就是一?是要很小心去处理的,因为一本来就不等于二,它怎么会一等于二呢?一就是二,并不是说一等于二,这完全不一样的意思,所以说“亦一亦二”,它也是一也是二,我们现代人听到这种话都很火大,含含糊糊,我问你宇宙有哪件事情是清清楚楚的,有谁清清楚楚告诉你,明天会出太阳,气象台有时候都报错了,气象台告诉你明天温度多少多少,那你穿很少出去,就感冒回来,你怪谁,机器非常精密,人员非常认真,测量非常准确,所以一到紧要关头,他都告诉你,明天晴时多云偶雨,你就会骂他,你能怪他吗,因为天气它是变化无常的,你种三棵树,你能保证三棵树同时会成长吗,同一块土壤,同样一个人,同样细心,两棵长起来,一棵死了,你怪谁?它本来自然就是变化的,但是变化的后面有一个不变的定律,那个不变的定律伏羲帮我们找出来,我们信仰什么,信仰老天,我们动不动就说老天爷,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跟天最亲,老天爷,全世界没有人叫老天爷,天是什么,天不是神,天不是上帝,天就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你不能离开自然,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动物不能离开自然,所以我们现在得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从现在要分辨这个对,那个对,这个对,那个错,看他合不合自然,一切合自然的都是正确的,不合自然的,就算眼前是对的,迟早一定是错的,从现在开始,一切要把自然当做最高的判断准则,合乎自然的你就放心去做,不合乎自然的是不是不做。 不是不做,因为你如果把做跟不做分开你就不是《易经》的人,《易经》是从来不分开的,说不做就表示你要慎重去做,不是不做,《易经》从来没有不做这回事,凡是人工的,你都要考虑合不合乎自然,所以我们自然并不排斥人工,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的人他还是两分的,自然跟人工,那既然一切纯自然,那人工统统不要,那房子都要拆掉了嘛,那不可能,社会不断的进步,一定会增加很多人工的东西,自然并不是维持现状,而是生生不息,日新月新,创造又创造才叫自然,因此我们在做人工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很慎重,它合不合自然,如果发现他有不符合自然的地方,赶快要修改,抱着这种很谨慎的心情就对了,太极生两仪,千万不要把他分开来看,这是太极,这是两仪,错了,太极里面就有两仪,两仪是暂时分开的,它永远是要合在一起的,因为两仪是没有办法分开的,太极生两仪以后,那变化无穷,只要这两个搞清楚,以后变化无穷,所以我们要花一点时间来探讨太极怎么能够生两仪,我想这些基本功我们扎实以后,那你要了解《易经》的奥秘那是很简单的,一开始就叫你读卦,就糟糕了,这个字不懂,那个字念不出来,也不解释,一念人家就笑你,那我干嘛呢?当你把这些基本功都练好了,你一进去你就很顺当,64卦很简单,一共只有4000多个字,没有太多的字,谢谢大家!

篇2:易经讲座二何为阴阳

易经讲座(二)何为阴阳

要了解《易经》,先从阴阳开始。这是伏羲氏最了不起,最难得的贡献,我们很熟悉,但是我们经常用错了,那么,什么叫阴阳?阴阳是什么?

[画外音]《易经》中所有的卦都是由两个符号组成的,一个叫阳爻,一个叫阴爻。“天底下的变化就是一个阴一个阳”(曾仕强语)。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阴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又为什么说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二集——何为阴阳。

[画外音 ]《易经》中有64卦象,而这些看似复杂的卦象其实只包含着两个符号——一个是阴,一个是阳。曾仕强教授在上一讲中说到,伏羲八卦图告诉了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

“天底下的变化就是一个阴一个阳”(曾仕强语)。

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

“白天是阳,晚上是阴。天是阳,地是阴。大拇指是阳,那阴呢?四个手指头就叫阴。”(曾仕强语)。

阴阳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它才有生命的。”(曾仕强语)

为什么说中国人是阴阳合一的?又怎么能够证明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二集——何为阴阳。

[曾仕强]

现在要讲什么叫阴阳。

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晴天算不算阳?哦,大太阳,阳光很明媚,一定是阳。它出太阳,你自然就感觉到心情很愉快,做事情很奋发。阳本来就是向外扩张的,它不是向内收缩的。你看一热起来大家都是往外伸张,想多得到一点冷空气嘛。可是,阴天下雨的时候,大家就缩了,开始缩起来,这样才不会受寒。

所以,一往外张你知道就是阳,一向内收缩你知道是阴。慢慢地我们就把太阳叫做“阳” ,把月亮叫做“阴”。

所以你要看什么时候月亮圆,什么时候月亮缺,你要看阴历,你不能看阳历。阳历对不准的。阴历,十五月一定很圆。

一年有12个十五,12个月里面哪个月亮最亮?哪一个月?八月十五。月亮很亮的时候就有一点阳的味道,所以那天晚上大家就很不安宁,所以我们才说这天是中秋节,大家吃月饼,要一家和乐。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措施。

因为月亮它会引动潮水,它还会牵动我们人的感情,它会的。我想我们中国人向自然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所以一个人,白天你要精神好,要阳气足,你才能够做事情。到了晚上,你慢慢要阴起来,要让它冷静,然后才可以好睡觉。

天是阳,地是阴。有不骨人会颠倒?大概不会。人活着,叫做“我还在阳间”。人死了,对不起,已经归阴了,就叫“归阴”了。有谁死说“归阳”了?归阳了那到哪儿去了?死了就归阴了嘛,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活着就是阳气要足啊。

好,我们看完外面,再看看里面,那就更有趣了。

你把手伸出来,我问你,哪个是阳,哪个是阴?手心是阳还是阴?手心是阳,没有人手心是阴的。手背才是阴。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表示它归一嘛。你说我不要手背,那手心也没有用;光要手心,手背也没有用。它阴阳是不分开的。

我们打手心,有没有人说打手背?“来,把手背给我打”,那很残酷嘛。打手心是爱护他,打手背是折磨他。你看不一样了。为什么?手背打起来很痛,手心它肉比较多,而且它动得快。一打就收回来,这个(手背)它弯不了。前面活动性比较大的叫“阳”,活动性比较不厉害的、缓慢的就叫“阴”。

这个人很奇怪,人的脸如果朝这边的话,你那个活动面一定朝这边。没有人说我手心动不了,我手背很厉害。手背难道只抓自己的鼻子?你还能拿东西吗?这非常好的配合的。

这两手哪一手是阴,哪一手是阳?同样是手,怎么忽然间变得有阴有阳?很简单,你常用右手的.,右手就是阳,比较笨拙的这手就是阴。我是用左手的,那左手就是阳,这边(右手)就是阴。这是相对的。

还有更妙的。大姆指是什么?是阳还是阴?大姆指是阳。那阴呢?四个手指头就叫阴。

你慢慢就体会到,原来阳就是奇数,阴就是偶数。凡是天底下的数,成双成对的,偶数的都叫阴,单一的都叫阳,13579都叫阳。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头是阳,脚是阴。因为头只有一个,它是奇数,所以叫阳。脚有两只,偶数就叫阴。

你慢慢听到现在会发现,一切都是向自然去学习,我们不再做人为的操作。大家有空常做这样的动作,对你身体非常好,非常好,因为它会使你全身的经络都带动起来。

[画外音]

大自然包罗万象,千奇百怪,如果进行分类的话,将是一个看到头的天文数字。但是,《易经》却只用了阴阳两个元素就包含了宇宙的万事万物。人类是自然之子,我们想要了解自然,了解人类自己可以从了解阴阳开始。那么,阴阳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曾仕强]

阴阳它但是相对的,它不但会变动,而且它也是不可分割的。这点是非常难理解的,经常会忘记,但是你都在用。因为我们受了太多的现代的教育,都说一切要分得清清楚楚。

你看自然怎么分得清楚,我问你,你怎么分得清楚?

白天跟晚上你分得清楚吗?你根本分不清楚。白天、白天突然间晚(黑)了;黑夜、黑夜突然天亮了。它没有一个很明确地说,像开灯一样——开了、关了——没有啊。今天亮得晚,明天亮得早,每天多少有点不一样。

一切一切它是分不开的。

这个是发芽,这个是叶子。哪个是阳?哪个是阴?发芽是阳,因为它不断地在成长。这个(叶子)就变阴。所以要摘,摘叶子,不要摘芽,摘芽是不仁道的。叶子你采几个没关系,也许回去还可以替我介绍给别人。

那你说,你这不对,怎么把这个芽摘下来?没有啊。我们讲《易经》的人不能违反自然,这个(发芽)是假的,这个(叶子)才是真的。真的芽我就不能摘了,一摘就是违反自然。假的芽做得很像而已,所以有真就有假,有假必有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所以当一个人太强调我这个是千真万确的,就是告诉你不一定是真的。一下就很清楚了,要不他干吗一再保证。

凡是越强调的就是你内心越虚,你才会讲,否则你根本不用讲。一个很守信用的人不会讲说,我是守信用的人,他不会讲。因为这对他来讲已经很习惯了。他就是这里骗那里骗都没信用了,怕你一眼看穿他是骗子——我从来不骗人——就是常常骗人。

阴阳是合一的。你学了《易经》大概不太会上当,就是你两边会兼顾。

我们再往下看。这是1,是奇数,是阳,但是有几个节啊?两个节,叫做“阳中有阴”。这是偶数,都是三节,阴的反而有三节,阳的只有两节,很奇怪啊。所以,你以后看到这个(大拇指),你就会知道这是阳,因为它是奇数,但是这里有两节,叫做“阳中有阴”。

第三个,它切不开的。你说我只要大拇指,我不要这两节,那大拇指永远这样,走路也这样,晚上睡觉也这样。

所有人要刚柔并济,你不能刚到底,你才刚得起来。你有柔才会刚,没有柔你就刚不了,你根本就刚不了。

这是偶数(四个手指),它是阴,但是它每一个手指都是三个节,叫做“阴中有阳”。你看这个很妙,只有一个大拇指,这有四个手指头,但是它们功能是一半一半的。你如果大拇指没有了,你要骑摩托车可能就很难,你怎么发动啊?你想怎么发动啊?你想怎么发动啊?你看猴子不如人灵光,就是它的手不灵活。

所以,有时间多做这个动作,你全身就活络起来。什么末梢神经,反正你讲得出来,它统统给你搞出来,你只要顺乎自然,你不必那么操心,不必那么忙碌,你身心都很健康,你可以过很好的日子。这才叫《易经》,它都在你的手掌中。

如果还想进一步,那就更妙了。你算算这有几个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十三、十四个,这手也是十四个,十四加十四,二十八个,天上有二十八个星宿,都在你掌握之中的。

所以天下大事秀才不出门他都知道了,就是稍微算一算,叫做“袖里乾坤”嘛,一点不稀奇的东西,只是没有把道理说出来,你会觉得很神奇,把道理一说出来你觉得这个很简单嘛。所以,要学《易经》,你什么都可以学,但是先学道理。你把道理摘通了,你就不会走火入魔,你就不会被人家欺骗,你就不会上当吃亏嘛。

[画外音]

由于《易经》源自远古,又是以这些虽然简单却很难记的符号所组成,所以大多数人都很难读懂《易经》,而某些略知一二的人则利用《易经》去算命,其实只要我们懂得了《易经》的道理,《易经》将不再神秘,我们的人生也将更加智慧。

[曾仕强]

读《易经》读出很多君子,读《易经》同样读出很多小人。而且小人很奇怪,他阴中有阳,他活跃得更厉害,一定要提防。

所以,我们一方面告诉你,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也是阴阳啊。

各位有没有发现中国人讲话经常是阴阳同时讲的,中国人是全世界唯一的同时讲两句话的人。这句话叫做阳,因为听得见;这句话叫做阴。我们同时讲两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这里(心里)是什么?“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看看你“不以成败论英雄”试试看,看谁厉害?

这句话(口中)告诉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句话(心里)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最妙的就是(口中)“礼让为先”,(心里)“当仁不让”。这个最厉害了。那你说到底要不要让呢?只有一个答案:看着办嘛。

你懂得《易经》,你完全了解中国人,到今天没有改变。尽管我们今天讲了很多西方的话,讲了很多现在自以为是的话,都没有用,因为这个(心)是不会改变的。这已经变成我们血液里面的东西,叫做我们生命当中的基因。你完全了解中国人他是阴阳合一的。

阴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观念,但是它实在是内涵太多,不容易完全去体会。因此呢,我们首先也提出三个重点,请大家参考。

第一个重点,阴阳是相对的。

如果没有相对,你就不知道哪个是阴,哪个是阳。头是阴是阳?要看你怎么说了。头跟脚相对,那头就是阳,脚就是阴。有相对才有阴阳,不是绝对地说,这个一定是阴,不一定。

为什么?因为它阴阳会变动。阴的会变阳,阳的会变阴。所以,为什么“一”那么重要?一是非常重要的,你看九九还是要归一。你再怎么长久去改变,最后还是要归一的。“一”就是原点。

阴阳它是相对的,它会变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它是分不开的。有阴就有阳,跑不掉的,叫做“合一”。

这个对我们中国人影响太大了。你看,我们中国人想事情都是合起来想,我们很少象西方那样分开来看,我们很少。尤其是分科教育,越分越碎,分到最后支离破碎,只有知识而丧失了智慧。

所以,我们现在口口声声要科技整合、科技整合,始终做不出来,就是分科以后分了出去,收不回来。这一分了以后,你就很麻烦了。

你去看医生,他问你挂什么科,糟糕了,我又不是医生,我怎么知道挂什么科,治了半天才说你搞错了,你应该看这里才对。中国人就是去找医生,中医他通才,他会告诉你,你这是哪里引起的。

因为全身是一个整体系统,不可分割的。而且更妙的就是,我们会针灸。

我在英国的时候,很多英国同学一听到针灸他就害怕,怎么拿针往身上乱插呢。有一些医生他就跟我讲,他说针灸是没有道理的。我说,为什么没有道理?

篇3:何为《易经》?

何为《易经》?

要了解《易经》首先从今天的题目开始,什么叫《易经》?《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就是“易”是群经之首,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 “易”是群经之始。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呢?因为不管是五经或者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所以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

《易经》是什么?这种答案大概只有中国人听得懂,外国人是不太喜欢这样的答案,怎么说都对,但是怎么说都只对一部分,不可能全对,因为《易经》太大了,一个很大的像北京城这样的都市,你从哪一条路进来都是进了北京城,可是进来以后还是摸不着头脑,每一个人只讲对一部分,很难把它讲得很全,所以为什么老是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偏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他只看到一个角度。所以要研究《易经》一定要有比较宽广的包容性,要彼此尊重。

《易经》是怎么完成的?我们按照一般的说法,两句话:【 “人更三圣,世立三古”——《汉书·艺文志》。】人有三位圣人,其中一个是伏羲,然后把周文王跟周公他们父子一家人就算一个,这很合理,然后孔子。伏羲在什么时候?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而孔子在近古,或者叫下古,都是一样的,它所经历的时间非常长,所经历的圣人也很多,所以应该说起来《易经》是属于集体创造的。我想我们中国人差不多所有东西都是集体创作的,很少说是一个人把它整个完成的。

《易经》它是广大精微,无所不包,有两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到没有外面,够大了吧!小到没有里面,够小的吧!我们今天很喜欢讲系统,世界上最大的系统就是《易经》。那这样一本书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我说出来有些人会不相信、有些人会吓一跳,但是我相信各位把整个系列听完以后你会恍然大悟,《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会不会觉得很夸张,你说现在那么多的科学家兢兢业业就是为了想解开宇宙的密码,他们都还不敢说,怎么这么一本那么古老的书,它会做到这样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大家心里头就会想,那解开了没有呢?如果没有解开那不是空谈吗!你讲了半天没有效果那有什么用!我们大胆地向各位说明:解开了!孔子解开了以后,到现在 2500多年,只不过我们都是小用,从来没有大用过。你看社会上流行的都是小用,所以孔子很感慨,但是孔子的感慨我们听不懂,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宇宙的密码已经解开了,但是要靠人来把它发扬光大,而不是等待那个密码来把你解开。“人能弘道”是人要去把这个密码好好来运用,“非道弘人” 你不能在这躺着等它给你一些帮助,那是不对的。我们凭什么说到孔子的时候就已经解开了宇宙的密码呢?

因为我们得到了三把钥匙,一把钥匙叫作“伏羲八卦”。家家户户几乎都看过“八卦图”,也都挂过,只是搞不清楚那是做什么的,那就是一把把宇宙的密码打开的一个金钥匙,我们拿在手上拿多久了?拿了七千年,但是没有悟到,总以为那是很好玩儿的、可以辟邪,连外国人都跟着我们糊里糊涂的,外国人现在也挂“ 八卦图”,但是你问他为什么?他说你们中国的玩意儿我怎么知道!

伏羲的“八卦”告诉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叫作“阴阳”,你看科学家已经感觉到物体一定有最小的构成的基本元素,讲得很多很多,就始终讲不出“阴阳”这两个字来,我们一天到晚在讲阴阳阴阳,可是我们反而不知道这就是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阴阳”就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曾仕强

第二把钥匙:文王64卦。他告诉我们宇宙只有64个密码,大家一定觉得那为什么是64呢?你不可以63吗?不可以82吗?谁说的,《易经》讲数讲得非常多,但是现在的人用数学的观念来看《易经》的数,那差太多了。数是有生命的、数是活的,不是死的。同样,数字会说话没有错,但它对西方人说一是一,二是二,对中国人它不会这样说的,我现在讲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大家经常听到,只是没有在意,这件事情不过是一而二,二而一而已,什么叫一而二,二而一?我们等到讲易数的时候,我们会把它说清楚。64卦就是宇宙的64个密码,它是用数字来代表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所有保险箱都是用数字的,凡是密码一定离不开数字,但是现在我们所用的保险箱,它的数字是死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是宇宙的数它是变化的、它是活的。

第三把钥匙是孔子《十翼》,孔子删《书经》、《诗经》,删了一大部分,他会删。他制定礼乐,他修了一部很难的书叫《春秋》,但是他看到《周易》,他很恭敬地赞美,他对这本书是用赞,他没有删,他读完以后肃然起敬,赞《周易》,所以他就替《周易》装上了十只翅膀,我们把它叫作《十翼》,他希望《周易》能够飞起来,可惜到现在他的理想还没有完成。《周易》飞起来以后是什么样子?就是世界大同。我们现在是用西方的路子要走向地球村,这个也没有关系啊!因为功成不必在我嘛,你只要能完成人类和谐、大家和平发展,用什么方法其实我们都不反对的,所以下面的路子要靠我们自己来走,我们有这么好的宝藏,可是我们自己睡着了,我们醒不过来,现在是时候了。

我先请问各位伏羲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们可以用一句现代的话来描述伏羲:他是一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就叫伏羲。而外国人不太了解我们,都说中国人拜偶像,中国人自古以来从不拜偶像,我们只是对这些生前很热心、真正提供人民最好服务的人(在他)死了以后感谢他、纪念他,如此而已。你看我们所拜的人哪一个不是生前为人民服务的人!我想我讲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为人民服务是古今中外不可以改变的定律。

为人民服务是古今中外不可改变的定律。——曾仕强

但是有真的有假的,有做得好,有做得不好的,真的做的好的(他)死后不能一笔勾销,要永远记住他,这是中国人的永生之道,不用通过宗教的。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永生,因为人不能说我活这几十年我就走了,不甘心,我一定要想办法永生。西方人找不到任何途径,最后只有寄希望宗教,叫“信我者得永生”。中国人不必要,中国人是你活在大家的心中你就永远不会死,你看孔子永远没有死过,他活在我们心中,伏羲永远没有死过,他活在我们心中。伏羲怎么会活在我们心中呢?因为他替当时的人民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各位回想看看,当初我们还没有进入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以前我们靠什么过日子?靠打鱼、靠狩猎,一个人要出去打鱼、要出去狩猎,他最怕的是什么?半路上碰到天气很激烈地变化,我来不及逃,可能连命都没有了,所以很多人就去问伏羲,说明天我要出去,天气怎么样?伏羲氏是全人类、全世界开设第一座气象报告台的台长。这就对了嘛,他说明天是大太阳,你去好了;明天你要往南走,有雷,你要小心;你往西北走,大雨。刚开始大家是将信将疑,可是后来都觉得很对,越来问的人越多,他搞得没有时间应付,怎么办?所以他就说,从明天开始,我在这棵树上,我就挂了这么一个图像,你就知道明天天气是什么。伏羲跟老百姓讲,这是什么?这是2、1、2,2、1、2就是人类有史,那时候还没有历史。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密码,就叫212。212是什么?就是下雨。老实讲它是什么道理,它是代表什么,都是后面人去把它说明的。伏羲氏得到了人民很大的信赖。他也逐渐地把他的气象预报扩大,就变成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很熟悉的八卦了。

伏羲他根据人民的需要,慢慢地推出不同的卦象。伏羲没有一开始告诉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因为老百姓你跟他讲太多,基本上是没有用的。所以他只告诉(大家),你们记几个数字就好了,跟今天打电脑完全一样,叫做数位化时代,老早已经开始了。我们不过是承接他的路线走下来而已。你看打电报也是用数字这样打,对方就知道你说什么了。字是根据这个图像来的,这个我一点不反对,所以叫做象形。后来我们从伏羲的八卦,我们慢慢地造出很多字来,这是事实。但是伏羲的用意是要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的状况,让我们知道怎么样去适应、怎么样去改善。这个工作到现在还在持续进行中。

伏羲八卦告诉人类宇宙的状况,让人类知道怎么去适应和改善。——曾仕强

后来有些老百姓跟他讲,你老教我们背这些数字,我们有时候也会搞错,你干脆告诉我们,它一定有什么道理。他说那好吧,既然你们想知道道理,我就告诉你,你真要把这张图像(伏羲八卦)看懂了,你就完全懂得道理了。我们必须要说明伏羲八卦是什么:伏羲八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字天书”。

《易经》为什么叫做“无字天书”?因为伏羲氏当年根本还没有文字嘛,没有文字,叫它怎么有文字呢?所有的字,实际上整部《易经》也不过4000多字,都是后来有了文字以后,慢慢加上去的。所以当时它是只有图像没有文字,叫做“无字天书”。没有文字、没有条条框框,不受任何局限。他可以通天下、通宇宙。伏羲他是把整个都想通了以后,才开始来画卦的,所以我们对他那一画,我们非常地恭敬,把它叫做:一画开天。《易经》是从开天辟地、今天科学叫做大爆炸说起,一直说到人类最后的状况会是怎么样,还没有完全把它展开。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本无字天书是今后人类生生世世要走,而不一定走得完的一个宝典。

他用的方法是什么?伏羲用的三个方法,对我们中国人影响太大了:

·仰视,大家认为很轻松,头一抬就看到天上了,你就会发现,这是人类专有的权力,动物没有权力仰观天象,这是人类独有的,一切都有天象。中国人很会仰,但是仰到后来不够高,仰得不够高嘛,你再爬高一点,就看到天象了。

·俯视意思就是你照顾了别人,你也要照顾自己嘛。整部《易经》都是从自己身上看出来的东西,所以后来我们讲“万物皆备于我”,我就是个小宇宙。你看自然界有山,人的山在哪里?人的山在这里,鼻梁就是山了。宇宙所有的东西,在你身上统统找得到,所以作为一个人不简单。

· 广角比如我们照相用广角,就是不能光看一个地方,你看天象,不能光看一个地方,你要多看一点,四方八面都要看一看,叫看得很周到,想得很周密,一点都没有遗漏,这样才叫做《周易》。《周易》这个“周”字,跟周朝没有关系,但是大家都说有关系,有关系是因为什么?因为刚好周文王本家的朝代就叫周。其实我们应该想一想,周文王是精通易理的人,他不会用他家的姓,冠在一本书上面,他不会做这种事,这是犯忌的。周是很周密、很周详,而且它是周流不停的,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所以才叫《周易》。

伏羲氏为什么去画卦?为什么?很多人说他为了要造字,来推行文字教育,也不太对。如果伏羲为了造字,他的成就就很低。像仓颉就好了,仓颉把字造出来以后,仓颉的名气跟伏羲那是不能比的,幸好伏羲没有造字。我们是根据他的脚迹来造字,他没有造字,因为他知道整个系统都是图像、数字。

好,我们现在讲一句现代的话,大家都很接受:0、1,构成浩瀚无穷的国际网络,科学呀,现代化呀,跟国际接轨呀。我们老祖宗七千年前就讲:一阴一阳,产生宇宙万象。一模一样的,用词不一样而已,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些话。天底下本来就是阴阳阴阳,但是一阴一阳,不可以解释成一个阴一个阳,那是大错特错,就那么一点点小错,就会产生很多流弊,所以我们这次一定要把这些细节,都把它理清,不要有任何的误解跟扭曲,以免辜负了这么一个很难得的、解开宇宙密码的一部宝典。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你不理它,它也不会理你。你理它,它不会拒绝你。可是你得到多少,是你自己的事情,它帮不上忙。这才叫自然,这样才是真正的自然。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曾仕强

所以我们中国人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老师,再加上一句话,我们现在开始要记住,一切一切好不好、对与错,都用合不合自然来检验它,应该是最合适的。中国人所想的道理,都是从自然开发出来的,一句话讲完了:向自然学习,以自然做老师。不要太狂妄了,按照人类爱怎么就怎么,那是不合自然的。那大家一定很关心,现在科学难道不可以吗?当然可以。科学是人类非常需要的东西。只不过西方人欠缺这种自然来引导他们的科学,就差这一点而已。就是中国人开始要用自然的法则,来规范现代的科学,让它走上正道,让它协助我们人民过幸福安康的日子。

要用自然的法则,来规范现代科学,让科学协助人民过幸福的生活。——曾仕强

这部宝典是我们的祖先,辛辛苦苦把它开发出来的,但是我们没有申请智慧财产权。我们没有,我们认为这是大家可以用的:用吧,我不收你任何费用。我觉得这才是做人的风度。这才是大肚量。

按照今天的说法,《易经》可以说是自然科学。但是我们知道,有了孔子以后,这一部书,除了自然科学的部分,又另外加上一个“人伦道德”。我们《易经》除了自然科学以外,我们又加上人伦道德,两个东西合起来,才能够表示整体的《易经》。伏羲他原来是用符号来告诉大家天气的变化,后来慢慢就知道,不是气象而已,它有很多跟生活直接相关的东西,都会从里面开发出来。

现代人学习《易经》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吗?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学了半天都没有用,时间那么宝贵,拿来学干什么。我们可以讲出很多很多,但是按照《易经》的习惯,我们多半每次只会讲三个。所以我们就提出下面三点,请大家参考:

第一点 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

我们有太多的观念是使我们脑筋不清楚的,可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我举一个例子,像今天非常普遍,大家都认为这是对的,叫做自信。人应不应该有自信,这种话不能用有或者没有来回答,《易经》里面“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是包括自信在内,但是我们中国人讲到自,只讲什么?只讲自觉、只讲自反、自省、自律,我们从来没有讲过自信。现在年轻人太自我、太自信,一生都不会幸福的。因为人有可控制的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部分。可控制的部分是操之在我,但是不可控制的部分是操之在天。所以中国人的信心,是对老天有信心,而不是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多拐一个弯,你可以试试看,我们相信老天会保佑我这种人,如果老天不保佑我们这种人的话,那它保佑谁呢?只是这样而已。如果把老天去掉,人有自信,那你试试看,你就会自大就会狂妄,就会过分的自我,然后人际关系很差,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目前我们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是有待商榷的。这个一定要学完《易经》以后才讲得通。

第二点 具有神秘性道德性

神秘性是因为以前科学没有发达,我们没有办法用科学来解释它,所以只好用神道把它包装起来,现在我们科学发达了,我们可以把《易经》里面的神秘性,整个把它用现代化来诠释。但是它的道德性,你是没有办法取代的,所以《易经》的道德性在二十一世纪还会得到很大的发扬。

第三点 求同存异。

全球性它是必然的趋势,谁也挡不了。可是现在大家看到,凡是全球性的活动,都有人很激烈的抗争,这是为什么?因为它会引起很多的疑虑,说全球化以后,会把本土的文化整个消灭掉,没有一个地区的文化希望被消灭。这个时候大家就知道,只有像《易经》,这么广大包容的东西,我们四个字就解决了:求同存异。我们会尊重每个地区的文化,但是我们会在这当中找出一个最大公约数,变成大同的基因,这个只有《易经》做得到。

篇4:易经太极、阴阳、八卦

易经太极、阴阳、八卦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

太极:

太极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基因。它不生不死,无始无终,大到无限,小到无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的形成原始于太虚、无极、太极三个步骤。太者,极大无边也,虚者,空虚无物也。极大极虚、无天无地、黑白不分的太极,是阴阳浑沦未分之元气,是一个无穷大的浑浊之气,具有至尊性。随着气的流行变动,逐渐分化为清浊二气,轻清之气(为阳)上浮谓之天,重浊之气(为阴)下沉谓之地,是为太极生两仪。

图中用一条阴鱼(黑色)和一条阳鱼(白色)来表示阴阳的变化,阴阳鱼代表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在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的变化中周而复始,这便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图中两个黑白点的鱼眼代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太极生阴阳,阴阳构成太极,两者相互包含,互为体用。

太极图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对天地万物大到宇宙宏观小到基因微观最精辟的概括,它是八卦的主导理论,是易学阐述和表达的对象。有现代易学家根据太极图原理,提出“宇宙全息统一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包含着系统,各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宇宙之间,在时空上都存在着泛对称性,在这些泛对称关系中,凡是对应部位,都比非对应部位在物质组成、重演程度、感应程度、对应程度等特性上,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同时还认为,在潜信息上,子系统包含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信息上,子系统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这个理论是完全符合目前人类所认知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客观存在的。诚然,人类对太极的认知还没有完结,它还蕴含哪些奥秘,将有待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逐步予以解密。

阴阳:

阴阳本指日光向背的两种状态,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对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认为宇宙万物皆分阴阳,皆由阴阳组成,万物的始生、成长、鼎盛、衰亡皆因阴消阳长,阴长阳消所致。在《易经》符号中,阴以表示,阳以表示,阴阳分别有以下属性。

1、阴阳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

2、阴阳相互转化。

3、阳主刚健,阴主柔顺,阳主上升,阴主下降,阳主动,阴主静,阳主明,阴主暗。

4、阳为奇,阴为偶。阴阳符号为伏羲所创,在原始社会,人与鸟兽同生,整个社会处于纯自然状态。

5、阴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6、阴阳必须相对协调平衡。

7、阴阳是可以认知并可以用于化利化害的。

八卦:

1、乾卦

在老阳上加一阳,便是乾卦,乾为天。乾卦由三阳爻叠加组成,象性为老阳(纯阳),质刚,性健,象位在上,故不论自然事物还是社会事物,凡属阳性的、质刚、性健、在上的事物皆归入乾卦。

2、兑卦

在老阳上加一阴,便是兑卦,兑为泽。兑卦由下两阳爻和上一阴爻组成,内阳外阴,象性为少阴,质柔,象位在下。

3、离卦

在少阴上加一阳,便是离卦,离为火。离卦由上下各一阳爻和中间一阴爻组成,内阴外阳,内虚外实,象性为少阴。阳中有阴,柔中有刚,德普光明之意。火必须中空才能旺盛燃烧,离卦代表虚怀谦逊,代表光明;因燃烧火焰总是向上,离卦又代表向上之意。

4、震卦

在少阴上加一阴,便是震卦,震为雷。震卦由下一阳爻和上两阴爻组成,外阴内阳,象性为少阳。震卦质刚,性动,象征阳性、动性、刚性等事物。

5、巽(音xùn)卦

在少阳上加一阳,便是巽卦,巽为风。巽卦由下一阴爻和上两阳爻组成,外阳内阴,象性为少阴,质柔,性动,凡阴柔、柔中有刚、静中有动的事物归于巽卦。

6、坎卦

在少阳上加一阴,便是坎卦,坎为水。坎卦由中一阳爻和上下各一阴爻组成,外阴中阳,外虚内实,象性为少阳,凡水、雨、云、民众皆属于水象;又因为坎水有险象,故有坎坷险阻之意,因为水有向下之性,不畏险阻,一往无前,水蓄对下会形成强大势能,故有坎险之象。

7、艮(音gn)卦

在老阴上加一阳,便是艮卦,艮为山。艮卦由下两阴爻和上一阳爻组成,内阴外阳,象性为少阳,象喻高处、高贵、高德的事物;又因山巍峨,岿然不动,艮卦又喻止。

8、坤卦

在老阴上加一阴,便是坤卦,坤为地。坤卦由三阴爻叠加组成,象性为老阴(纯阴),质柔性顺,象位在下,凡属性阴、象位在下之事物皆归入坤卦。

篇5:易经讲解:你我的太极

易经讲解:你我的太极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本来是《易经》的名词,后来被道家引用了,于是有些人便误以为太极是道家发明的。太极是什么呢?太极就是个圆圈。你们打太极拳的太极,在没有动以前,这个圆圈是空的,这就是太极。

太极在没有动以前,什么都没有,一爻未动。这个时候佛家就叫做空,是形而上的。

“寂然不动”,可以叫它太极,也可叫它没有极。后来有一个人又创了一个名词,你打的是太极拳,我的拳比你的还高明,叫无极拳。其实也不用去创造,“太”字便包括了一切。

讲太极的历史,道家的历史称太极有五个名词: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易有太极”,太极一动,就生出两个东西了。

学《易经》的人都懂,万物各有一太极。这个原则大家要把握住啊!像看风水啦,就离不开这个太极。风水很难看呀,必须懂得万物各有一太极,我这里有个太极,你那里也有个太极。每一个人本身也就是一个太极,每一种自然界的物也积压自有一太极。懂得太极,才能谈其他。

这个太极,就像移形换步,换步移形。譬如说我坐在这里,大家看到我的像是这个样子,我朝东走一步,这个现象变啦!我再朝西走一步,像又变啦!每一步的现象都不同,自然它所产生的作用也变了。万物本身各有一太极,太极里头又有一太极,现在我们这个课室里头也有一太极。

你说这个人好好的',他的胃生病,那个太极已经出了问题。所以万物各有一太极,移形换步。没有动以前,什么都没有,还是一太极,一动便成了两仪,“陰”与“陽”。

譬如我的手不动便没有事,一动就有陰有陽,有了陰陽就生四象:老陰、少陰、老陽、少陽四个现象。什么是老?就是到了极点,老啦,太老就要变。

老就要再生些年轻的,因之又有了少。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四象就生出八卦,八个现象就这么来了。我们从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下面看,横图下面是白的,什么都没有,那就是太极。一动就生陰陽,就有黑白,再上面一层就和 象,四象就变八卦,八卦变变化出来六十四卦。

这个图表面上是从下面变上来的,其实不是,是从里面变出来的,是太极一动而发生的,就是这个图案。大家要运用《易经》,必须懂得这个原理。

由四象就生八卦,由八卦就定吉凶。由八卦的现象看到有好、有坏,没有第三样事——不好不坏。所以懂了《易经》以后,便知道天地间只有两件事:“吉”或者“凶”,没有中间的不凶不吉。

不凶不吉是没有的,如果有,那便要归到太极,“寂然不动,无思无为”。那是不陰不陽、无陰无陽,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了。

说到这里大家要知道,吉就是一定的好,凶就是一定的坏吗?不一定。吉凶就生大业,万事有好就有坏,乐极生悲,那是必然的道理。悲剧也没有一定的坏,也许会更好。

所以一个人失败了,失败不一定就是痛苦。你懂了以后,也许感到失败还蛮好的,还很愿意接受这个失败,这就是所谓的“吉凶生大业”。

这个道理要搞清楚,才可以谈卜卦、谈神通。由此可知天下的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老子的道理、孔子的学说,都是从中国《易经》里边出来的。

老子曾说“道生一”,道就是太极,没有动以前还是太极,一动就有一;一生二,有了一就有两个;二又生三,两个就变成三个;三生万物。只讲三爻。道生一,有我就有你;一生二,两个人一结婚便生出来三;三生万物,一路生生不已,生下去便有了万物。

篇6:曾仕强《易经》讲座笔记之一

曾仕强《易经》讲座笔记之一 - 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古老的《易经》

曾仕强《易经》讲座笔记之一 ―― 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古老的《易经》 曾仕强  曾仕强教授,从事易经研究多年,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中西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中国人的民族性、人伦关系等。所开创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对华人企业管理培训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易经》,也称《周易》,是一本人人皆知却又深奥莫测的古老经典。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看懂了易经也就看懂了人生。 “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易经》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世界、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易经》是讲未来变化的道理的。《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会变化的。所以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是未来是不确定的,它是会改变的。改变它有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要去掌握的。 我们需要很小心地,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古老的《易经》。 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西方人他阴就是阴、阳就是阳。他很容易分开来看!中国人是和起来看的民族。你看我们动不动就要合作,对不对?大家和谐,不能分的,一分就糟糕了。而外国人是分的,分到最后你是你、我是我。 我们的阴阳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同样一个东西,有时候变阴、有时候变阳。这是《易经》里面最好的一个法则。 《易经》的哲理就是阴阳一体,如同我们看到的太极图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从《易经》出来的。无论老子还是孔子的思想,都是以《易经》为基础的。 那么这些古圣先贤是如何解读《易经》的呢? 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释《易经》。《道德经》是高难度的!光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楚了。你把《道德经》读完以后,你可以知道《易经》里面很高深的那部分哲理。 孔子是替中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什么叫做《论语》?《论语》就是家常便饭。你要解释论语,要从我们生活圈里面去体会。 墨子是专门替那个基层的人、大众的人,去讲《易经》的道理。墨子的学说是最好的。所以做人,先学墨子;实干,认同上面。然后慢慢地走上儒家的路,最后你才可以去进入道家的境界。 《易经》是所有都包在里面,不管你天文地理,包括兵家、医学,甚至于现在的电脑,都是从里面来的。 兵书36计中的许多计谋都是出自《易经》的卦象之中;而中医讲究的阴阳平衡更是出自《易经》的阴阳共体之说。 《易经》包罗万象,甚至包括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代表现代科技的.电脑怎么会来自古老的《易经》呢? 我们今天都知道电脑就是010101。0就是阴、1就是阳。现在讲:010101就构成了浩瀚无穷的网际网络,没有人不相信。可是我们老祖宗六七千年前他就讲了。阴阳变化就产生宇宙万物,一样的道理。电脑就是阴阳的变化,没有什么稀奇。所以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很在认真地学《易经》,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宝贝丢弃掉了。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科学时代了,我们一定要用科学语言、用科学的发现来帮助我们了解《易经》的道理,这是现代人读《易经》的一个方法。 《易经》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四个字,也是中华文化里面最可贵的四个字,叫做:“持经达变”。 什么叫做经?经就是不能变的东西。原则是不能变的,但是方法是一定要变的。我们现在受美国影响很严重,说什么都在变。我是不接受这句话的。各位,你如果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请你今天晚上回去,看看你自己的爸爸变了没有?还是老一个,哪里有变呢!可见还有人不变嘛。如果你今天晚上发现全家人都变了,连爸爸也变了,那才是真的变了。没有那回事!《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如果没有不变,你就不可能有变;如果没有变,你就不可能有不变。它根本就是相对的。其实《易经》是全世界最高明的辩证法。 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人,你会发现中国人说要就会变成不要;说不要他就是要。你送礼给外国人,外国人会当场拿来,告诉你我最喜欢这个东西。中国人会吗?中国人你送礼给他,他说不要、千万不要;好啦,搁那儿好了。最后还是要。道理很简单,叫做: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会乱要;站在没有意见、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讲;站在退让、退让的立场来不让,最后当仁不让嘛、当仁就不应该让!这是最好的一个逻辑。《易经》告诉我们:少问喜欢不喜欢,多问应该不应该! 《易经》它讲的是六个字叫做:明象位,立德业。 明象位。 象就是现象。位就是你的位置。 一个人占到好地盘、占到合理的地盘,你就比谁都强。所以我们常常讲:位置错了没有,就是你的份在哪里。很多人就是位置搞错了,然后讲话讲错了、做事也做错了;最后自己倒霉。而位置什么叫做对、什么叫做不对,是看当时的现象,现象是变化的。 什么叫中庸?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什么叫中?中就是合理。中国就是讲究合理的国家;处处都合理的人,才叫中国人。 中国人是研究《易经》的民族,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懂得《易经》的道理,我们只是没有去整理、没有去提练而已。 很多人认为,卦有好有坏。实际上每一卦都是用来了解自己,认知社会的。 卦没有好坏,卦只是告诉你,你处在这种位置,你看到什么现象,你应该注意什么事情,如此而已。 立德业。一个人学问再好,不能担保你有成就;能力再高,不能担保你会发达;钱再多也没什么用,最要紧品德要好;教育最要紧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品德。 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要凭良心。做人别的都不是很重要,最要紧的就是凭良心;凭良心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我会常常告诉你:上半夜要想想自己、后半夜要想想别人。我们很多的道理其实一以贯之,就是说从小要告诉他,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规规矩矩;然后才来学应变。一个不务实的人,是没有资格讲应变的;而一个不懂得应变的人,他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持经达变。 应变就是适应不同的人,让大家都能够接受你的原则,不能强制;因为强制没有用。中国人到最后发展就是和而不同!我们很和谐,但是看法不一定一样。和谐绝对不是和稀泥,和稀泥就完了。和稀泥就是没有主张啊,反正怎么样都可以呀,那这个做人没有意思。我有我的原则,你有你的原则;我们不一定要完全相同,但是彼此要尊重。 你看动植物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人也是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 你没有办法把所有人都变成跟你一样,也没有必要。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然后我们一定在和谐当中,商量到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东西。这多愉快。 《易经》中共有六十四个卦象,这些卦象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为人做事。 但六十四卦里面,有一个是从头到尾都好的卦,叫做“谦卦”,就是谦虚的谦。做人一定要谦虚。人家说你不对,你不要马上反应说:不!听听看嘛,有什么关系?也许正好是你没有想到的那一点呢,你把它包容进来,不是更好吗?每一个人,多少有一点他独特的地方,你听听嘛,有什么关系?实在不行你就把它去掉就好了。 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马上反应是很危险的、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也跟各位建议:从现在开始碰到任何刺激、外面有任何东西进来,第一个把嘴巴闭起来。养成习惯,听到什么话,嘴巴闭起来;嘴巴闭起来才会经过脑筋想,想妥当了再讲、想妥当了再做。我保证你没有事情。 真正学懂《易经》的人,《易经》就是开关而已。就是一开一关。阴就是开;阳就是关。 易经入门比较难,我们会一步一步地把它说清楚。     

易经讲座二何为阴阳

何为教育质量

何为座右铭

《易经》读书笔记

读懂《易经》

太极星象村

太极的作文

练太极散文诗

太极老妈作文

何为友情作文

易经讲座三何为太极(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易经讲座三何为太极,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