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大大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共含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大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篇1: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暨南大学外语学院

摘  要:进行国际商务English/“>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关键词:商务English/”>英语、文化差异、不对等、翻译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从事国际商务English/“>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按照国际商务English/”>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导致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因素:

(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English/“>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English/”>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English/“>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English/”>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English/“>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2)颜色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蓝色在English/”>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English/“>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English/”>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

English/“>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

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English/”>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

“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English/“>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English/”>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是名牌产品,翻译成English/“>英语Three Guns。如果将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三”在这些国家表示“积极”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贝宁等地,则不能将“三枪”翻译成Three Guns,因为在乍得像“三”这样的奇数表示“消极”的意思,在贝宁“三”含有“巫术”的意思。

文化差异还受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等的不同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

①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罕见或被忽视。例如,汉语里有许多用数字开头的词语,如“三心二意”译为neither off  nor on.“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些词语通常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②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例如,English/”>英语中的armchair指任何有扶手的、硬的或软的椅子,但在汉语中我们却分别有“扶手椅”和“单人沙发”。

③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例如,English/“>英语的black tea,翻译成汉语是“红茶”,而不是“黑茶”。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而英国人重点放在茶叶的颜色上。

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通过翻译了解他国文化。文化信息的对等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这里的“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以功能对等接近程度为依据的近似。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为了达到这些对等,必须在翻译中进行调整。

①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关于这点,可参阅前文的dragon和White Elephant的例子。

②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有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重要。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起来,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酿酒的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Dukang)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不过,我们不妨可以用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杜康”酒的英语商标,这样,文化信息的对等无疑比“杜康”要好得多,因为Bacchus会使西方人产生更多有关的联想。

③一篇原文的翻译,必须产生与之相伴随的语码,这就常常要求在音位、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个层面作一系列的调整。例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英语国家人士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Nike一词在希腊神话中是胜利女神。传说中的Nike身上长有双翅,拿着橄榄枝,给人们带来胜利和诸神的礼物,她是吉祥、正义和美丽之神。Nike作为体育用品商标,我们可以把它音译为“耐克”,暗示Nike牌体育用品经久、耐用,使用Nike牌体育用品能在比赛中克敌。“耐克”可以说是较好的翻译,不过,英语单词Nike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不可能像英语国家人那样想起Nike女神。翻译中文化信息被丢失。

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此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参考文献:

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刘醒吾 《经贸英语口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 平《国际经贸英语教程》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王学文 《新编经贸口译教程》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篇2:翻译中的不对等性探究

翻译中的不对等性探究

翻译过程中,受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语言文字习惯以及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会对译出语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异国的文化在译入语中更好地得以再现,从而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

作 者:郭晓斌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H0 关键词:不对等   翻译   文化背景  

篇3:浅谈英汉互译的不对等性

摘要: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衔接的主要手段(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作了较详细的

理论阐述,并且运用大量的例句作为举例说明,使得学生能够学习、运用这些衔接机制来组织完整连贯的句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衔接教学提出一些感想和建议。

关键词 : 翻译;文化传递;文化差异;不对等性;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事实上,翻译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事情,它绝对不是简单、机械地把一种语言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译者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实际困难。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 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例如在翻译工作中,首先遇到的就是词的问题,而要处理好词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词。“不同语言之间词的不对等问题”也是翻译中时时遇到的棘手问题。翻译中,对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对等才是绝对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存在的。因此,对等词的选择也就只能是相对对等词的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本文就翻译中词的不对等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首先是词汇层面的不对等现象。所谓“不对等”,即指译入语没有与译出语中的词语直接相对应的词.这种 “不对等”有程度上的差别: 有时为完全不对等,有时为部分不对等, 因此造成困难的程度也不等.下面就几种词汇层面上的不对等现象进行讨论.

一、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的不对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不同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差异, 在译出语中存在的代表特定文化的词语在译入语中不存在. 如某些西方宗教信仰, 社会风俗, 甚至某一种食物是一个民族, 地区特有的, 不存在于其他民族和地区. 例如:由于文化差异,一个词的概念在英语中可能与汉语中完全不同。将“speaker” 译为“chairman”则不能反映出“speaker”的真实身份和权力。又如“ 拜年 (pay New Year call)”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 特指在中国农历新年时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访, 交流感情.中国人注重社会以及人际之间的交流, 过年时拜年也是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 而西方人相对独立, 也没有过年时拜年的习惯, 因此没有特定对应的词存在. Pizza 是西方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品, 有点像中国的馅饼.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是缺少这一概念的, 自然是没有对应的词来翻译, 而翻译成馅饼又明显是不合适的. 再举一个例子,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英语中的一个单词我们能够很容易理解其含义,但却没有相应的词与之对应。“savoury”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其含义为“西方人在用餐后吃的一点点盐”,我们都知道,食物中含盐是很重要的,但过多又有害,所以西方人在餐后会补充一些,对于这个含义我们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表用相应的词来表达这个含义,在我们汉语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一种不对等。

二、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 龙) 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 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 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 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 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 老虎) 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 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 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 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三、颜色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

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 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 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 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 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 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 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再如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四、数字的文化差异。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 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 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以上是在翻译中常见的不对等问题和例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不对等,注意原文的意义和暗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翻译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通过翻译了解他国文化。文化信息的对等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原则,这里的“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以功能对等接近程度为依据的近似。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为了达到这些对等,必须在翻译中进行调整。

一、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

二、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有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重要。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 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起来,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酿酒的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Dukang) 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不过,我们不妨可以用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 作“杜康”酒的英语商标,这样,文化信息的对等无疑比“杜康”要好得多,因为Bacchus 会使西方人产生更多有关的联想。

三、一篇原文的翻译,必须产生与之相伴随的语码,这就常常要求在音位、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个层面作一系列的调整。例如,Nike 作为商标能使英语国家人士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Nike 一词在希腊神话中是胜利女神。传说中的Nike 身上长有双翅,拿着橄榄枝,给人们带来胜利和诸神的礼物,她是吉祥、正义和美丽之神。Nike 作为体育用品商标,我们可以把它音译为“耐克”,暗示Nike 牌体育用品经久、耐用,使用Nike 牌体育用品能在比赛中克敌。“耐克”可以说是较好的翻译,不过,英语单词Nike 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不可能像英语国家人那样想起Nike 女神。翻译中文化信息被丢失。

篇4: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侍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作 者:胡以婷  作者单位:衡阳技师学院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5) 分类号:H159 关键词:商务英语   文化差异   翻译  

篇5: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论文

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论文

一、引言

文化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要想成为杰出的翻译工作者,就必须掌握文化的差异,知道语句在特定文化中的含义,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然而,由于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难以做到等值的翻译标准,为了将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必须进行不对等翻译。

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由于受到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不对等的情况,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概念意义上的不对等性。与中文词汇一样,英文词汇也有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概念意义是指词汇最基本的涵义,是词汇所表示的事物中最基本的特征。而内涵意义是隐含于概念意义之外的意义。在文学作品当中,词的内涵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因中西文化差异而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的意义,都会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着作中,有以下几个句子尤其值得注意:”the milky way; the apple of my eye; the old man has just kicked the bucket.“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不懂概念意义上的差异,根据以上句子的意思将其直接翻译为:“牛奶路;我眼中看到的苹果;那个老人刚才踢了一脚水桶。”这样的翻译在意思上是对等的,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翻译的话,读者根本就不懂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了忠实原文的含义,我们只能进行不对等翻译,将这些句子意译为“银河;亲爱的宝贝;翘辫子了。”此外,由于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就同一词汇来说,它所承载的意思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中国,“狼”这个词偏重于好色的意思;而在英语国家,wolf是凶残的意思。

2、文化背景上的不对等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如果不懂特定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必然难以译出文本原来的意思。并且,一旦表现自己文化的语言形成,他便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与其它语言也会形成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是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例如,朱生豪在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这是朱丽叶想要死去的前夜,她渴望爱人能够与她共渡难关。句中的”to my bed“直译为“上我的床”,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朱生豪将翻译做了一下改变,将其翻译为“她要借你做相似的.桥梁。”这里并不是朱生豪不懂原文的意思,而是综合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的不对等翻译。因为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一个没有出嫁的女孩并不是一个轻浮的形象。

3、形象意义上的不对等性。形象意义指的是词语的比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运用比喻不仅能够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还能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留读者以美感。在英汉文学作品中,如果对比二者之间的比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例如,都将狐狸看做是狡猾的象征,而将羊比喻温顺。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都带有当地文化的特色,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单纯的追求对等性。例如,在《呼啸山庄》中有这么一句话,”as wise as a man of Gotham“,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而不懂中西文化的差异,将它翻译为“像戈丹人一样明智”就会让人很难理解。但是,如果知道 Gotham的形象意义,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不对等翻译,就能够将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Gotham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传说那里的人是最愚笨的,因而整句话的意思是“愚蠢无比”。

三、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注意要点

中西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文学作品中翻译的可译性受到了限制。所以,今后在翻译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找到它们之间的融入点,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然而,融入点的找到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翻译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尽可能使两种文化接近,并根据翻译的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调整。使得西方文化作品在翻译中能够得以再现,使得翻译文本能够更好的体现文学作品的原意。此外,语种的不同为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提供前提条件,但由于受到不同语种个性化语言的影响,在翻译中进行对等翻译难以实现,所以,我们还需要努力感受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跨文化翻译的目的。

篇6: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关于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 要: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涉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一、引 言

商务英语翻译是在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商业交流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忠实性是所有英语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对于商务英语来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商务英语词句,对不同文化的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二、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

1.中西方文化意象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文化意象是凝聚在各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中的结晶。在中国文化中“龙”备受推崇,与龟、凤、麒麟合称四录,龙代表帝王,象征吉利的动物,如:“龙眼识珠,凤眼识宅”、“龙投大海,虎奔高山”。西方人却认为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人的动物,应予消灭。龙被称为怪物,恶龙。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

2.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是一种人本文化,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比较偏重于对客体的研究和观察,习惯于本体思维的.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发生或演变的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频繁,而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翻译时,应该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的主语,相应调整句子语态,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 (他们) 结婚六年没有儿子,然而妻子却出人意料地给丈夫生了一对双胞胎。

翻译为英文为: After six years of married childlessness , the father was suddenly presented by his wife with a pair of twins.

篇7:浅谈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不对等翻译

浅谈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不对等翻译

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作 者:尚秀娟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35 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3 关键词:商务英语   文化差异   不对等   翻译  

篇8: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对等研究

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对等研究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差异也影响着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因此,在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按照一定的翻译原则,在对等的基础上,使异域文化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作 者:陶曙教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与社会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1 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1(6)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文化差异   对等   翻译  

篇9:管理中赏罚不对等的心理分析

某公司的A和B两个经理,有一个季度他们负责的项目完成不错,总经理将他们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们按规定这个季度发给他们5500元的红包,然后从抽屉中拿出两个红包(也许是财务弄错了,其中少了500元)交给他们,并要求他们当面点一下。他们满脸笑容,连声说:“不用点,不用点……”立即将钱塞进口袋,再三道谢,回办公室了。到了办公室,同事问A:“总经理叫你去干什么了”,他说:“谈谈最近的工作,没有什么”。下班时间一到,A就对同事说,“对不起,今天家中有事,先走了”(平时A很少这么早离开办公室)。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刚8:00(公司9:00上班),A就到了办公室,到处找东西,同事看到后问他找什么,他又说没找什么。看得出这家伙一晚没有睡好觉,没精打采的。此后的一周他的情绪也没好起来,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B(女孩子)也与A有同样的表现,工作状态也比平时差了很多。

总经理也很不解,“拿了奖金工作状态竟然不如从前了,是奖金不该发,还有别的原因?”两周后,总经理分别找A和B,问他们为什么情绪低落,才弄明白了原因。

A那天下班后,立即赶到家,门一开就对夫人嚷嚷:“看!怎么样,老板给我发红包了,5500元,

”他夫人立即反问:“骗我吧,有这好事?”边说边将手伸过来拿钱。A立即掏出钱来丢给夫人,自己坐下看电视了,其实电视演什么他一点也没看进去,他的心情激动着呢!可是夫人点了两遍钱后说:“不对吧,交出来。” 这时A急了:“都在这,我一张都没有贪。”夫人没有了笑脸,将钱丢给了A。

A数了两遍,确实不对,然后是一声不响坐在那发呆,“是不是老板对我不满意,但没有明说,少给我500百暗示我一下?明天去单位找找,如果还没有,那我就危险了”。第二天没找到,A的情绪很低落。B的情况与A差不多,所不同的是A多了夫人对他的怀疑,而B的先生却给了她一点安慰。

500元“惩罚”的威力竟然超过了5000元的奖励,看来,在可以计算的情况下,人们对损失的价值估计要远远高于对收获的价值估计。这一结论对企业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很流行赏罚平等,但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人失去他本该有的资源是很难受的,这种难受程度远远大于让他得到同样的资源所产生的兴奋程度。所以,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强调赏罚“不平等”,多用一些“胡萝卜”,少用一些“大棒”,让它们达到某种比例的平衡,才能真正发挥出赏罚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篇10:离婚协议中的内容不对等属于无效协议

【案情介绍】

9月,张某某(男)与赵某(女)夫妇于婚姻存续期间签订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的内容为:若男方(张某某)提出离婚,男方将放弃房子的产权,且房贷按揭依然由男方承担,另外男方需支付女方扶养费人民币100万元;若女方(赵某)提出离婚,女方将支付男方扶养费人民币30万元。协议签订后,男方(张某某)提出离婚,赵某则提出张某某须履行协议方同意与其离婚,但张某某认为该协议违背了婚姻自由原则,属于无效的协议。

【焦点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协议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属于无效的协议。

第二种意见认为,该协议有效,因为该份协议属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且双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协议时是真实的意思表示。

【法律评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张某某与赵某的这份协议属于无效协议,理由如下:

首先,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二条的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这起案件中,张某某与赵某的这份协议以放弃房产及支付巨额的所谓赡养费为要挟不得离婚的条件,显然限制了婚姻自由原则中的.离婚自由,并且这份协议内容是不对等的,也违反了婚姻法的男女平等原则。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五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本案中的协议内容实际上已经侵犯了离婚自由,显然已经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属于无效的合同。

篇11:论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视角

论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视角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指出为保证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商务翻译人员不仅要有坚实的语言基础和商务技能,而且要对不同民族问的.文化差异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

作 者:郭登合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8 ”"(29) 分类号:H3 关键词:国际商务活动   翻译   文化差异  

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论文

高级商务英语翻译练习题

商务英语翻译应该遵循的三大原则解读

商务会谈中的礼仪

自我介绍英语翻译

个人简历英语翻译

中秋节英语翻译

建筑英语翻译

自荐信英语翻译

寓言故事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共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