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清明节如何养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不准睡觉觉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4节气之清明节如何养生(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准睡觉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24节气之清明节如何养生

篇1:24节气之清明节如何养生

清明节养生重点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在饮食方面,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赏花需防花粉过敏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感冒,除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疼,还伴有眼痒、流泪、鼻痒等症状,其实这不是感冒了,而是花粉症。那么如何预防花粉过敏呢?

首先应尽量躲避花粉,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吸入致敏花粉,利用好天气时将屋内屋外打扫一遍,遇干热或大风的天气,可关闭门窗或加挂窗帘;如果天气许可,最好每周清洗更换床罩、被单,注意身体清洁,将残留在皮肤、头发上的花粉彻底清除,以阻挡或减少花粉入侵屋内。

其次出外赏花的人们,最好避开花粉高峰时段,出门前30分钟先服用抗敏药物,且最好能随身携带口罩备用,并穿着长袖衣物,避免直接与过敏原接触,以减少花粉侵入。

清明节需要预防哪些疾病

皮肤病

春季里,人们喜欢外出踏青。当室外风速超过每秒6米时,风沙、尘土等污染物会刺激人的鼻腔和咽喉黏膜,使人患上呼吸道疾病。即使是每秒2米左右的微风,也会将散落在地的花粉扬起,容易使人患上荨麻疹、花粉过敏症。

另外,还有不少人对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从而易产生一种叫“桃花癣”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痛等症状,有些女性的脸上还会出现红斑、丘疹,或表现为雀斑增多和黄褐斑加重等。

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冷暖空气交替最活跃的季节,天气多变,这样的天气条件会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所以,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流感、腮腺炎、猩红热时常流行。

心脑血管病

春天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仍然较低,而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又大,所以要注意预防中风和心肌梗塞。我国医学家和气象学家调查结果表明,每年的3-4月份是心肌梗塞病的高峰期之一,其中诱发心肌梗塞的主要天气之一就是“寒潮过境时的大风、低温”。

关节病

一年中,春季的空气湿度是比较大的,尤其江南地区的阴雨天数较多,此时湿度常常在90%以上,关节痛和风湿病变的症状就会加剧。当然,湿度的变化也常常表现于冷空气过境前后,因而春季关节病的特点是反复性比较大,症状的轻重常常与天气的阴晴变化相对应。

精神病

每年的3-5月份,是精神病复发率最高的时段,约占全年的70%以上。临床实践证实,当暖流性的春风吹来时,精神分裂症、情感性和更年期精神病患者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行为异常、躁动不安和吵架摔东西的比例也比寒冷时多10%左右,精神病人的自虐和自杀也常常发生在春季里。

篇2:24节气之寒露养生食物

二、鸭子

寒露节气很多人都喜爱吃鸭子,为什么呢?因为寒露时节是鸭子最肥壮的时候,这时的鸭子最好吃。寒露节气的空气非常干燥,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注意养胃。而鸭子本就是凉性食物,能够有效的滋阴养胃,以防秋燥。

喝鸭汤进补,最好结合自己的体质状况、配合中药或者食物进行。对于平时容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等体质较弱的人群来说,可以在制作鸭汤时,加入食物(山药、莲子)、中药(黄芪或西洋参),一般为30~60克;对于女性来

说,由于秋季皮肤干燥,可以在制作鸭汤时,加入食物(百合)、中药(玉竹),以起到养颜护肤的作用。

海带炖鸭

原料:净鸭500克、净海带150克。

做法:将鸭剁成小块,海带切成方块。将鸭和海带在开水中焯一下。加水烧开,捞去浮沫,加入大葱末、姜末、料酒、花椒用慢火炖至烂熟,再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调味即可。

三、花菜

花菜性平味甘,有健脾养胃、清肺润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秋燥引起的脾虚胃热、口臭烦渴者更为适宜。花菜所含的多种维生素、纤维素、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都对抗癌、防癌有益,其中西兰花所含维生素C更多,加之所含蛋白

质及胡萝卜素,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国外研究还发现,花菜中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奶油花菜

原料:花菜500克、火腿末5克、牛奶70克、精盐3克、绍酒10克、味精1克、鸡汤200克、水淀粉10克、精制菜油50克。

做法:花菜去根,削去黑斑,洗净,将花蕾用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中焯水捞出。用清水浸泡一下,然后捞起沥干炒锅上火,放入油烧至六成熟,倒入花菜,加入鸡汤、绍酒、精盐、味精烧沸,用水淀粉勾芡,加入牛奶与芡汁调匀烧至略沸,出锅装入盘中,撒上火腿末即成。

四、大枣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躁证及缓和药性等。大枣善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群芳谱》记载:“十月取大枣,中破之,去皮核,小火反复炙香,煮汤饮,健脾开胃甚宜人”。

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大枣五至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大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以治疗饮食过饱所引起的胃胀、呕吐等症状,现在还常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百合银耳红枣汤

原料:干的百合,红枣,银耳各适量。

做法:银耳先泡发。百合洗净待用。红枣洗净,加小半碗水泡发待用。电饭煲放适量水,先加百合煮十分钟。然后再放银耳继续煮至软烂,至少要煮半小时以上。最后下入泡发好的红枣,连泡好的水一起倒下去。煮好后可以一直保温,准备喝的时候加三小块方糖。

篇3:24节气之寒露养生食物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篇4:24节气之寒露养生食物

小米

小米又叫粟米、稞子、秫子、黏米,为禾本科植物粟子的种子,去壳即为小米,颗粒很小,黄色或黄白色,以河北产者为良,是我国北方的主粮之一。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肾气、补虚损等功效,是脾胃虚弱、反胃呕吐、体虚胃弱、精血受损、产后虚损、食欲不振等患者的良好康复营养食品。

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色氨酸有调节睡眠的作用。中医认为9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用小米煮粥,睡前服用,易使人安然入睡。

油菜

油菜为十字科草本植物油菜的嫩茎,颜色深绿,帮如白菜。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现有四个品种:一是矗立生长的油菜,二是铺地生长的塌棵菜,三是以肥嫩花苔为特征的青菜苔,四为全株型小的鸡毛菜。

油菜适应性强、易栽培、生长期短、产量高,为全年应市的家常蔬菜。

油菜的营养成分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其中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30多倍,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核黄素、烟碱酸、抗坏血酸等成分。

油菜中含有丰富的钙、铁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也很丰富,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源,对于抵御皮肤过度角化大有裨益,爱美人士不妨多摄入一些油菜,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

油菜还有促进血液循环、散血消肿的作用,孕妇产后淤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均可通过食用油菜来辅助治疗。油菜可降低胰腺癌发病的危险,还含有能促进眼睛视紫质合成的物质,起到明目的作用。

平菇

平菇为侧耳植物侧耳的子实体,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为营养器官,白绒毛状,可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子实体为食用部分,菌盖覆瓦状丝生,幼小时灰色,菌肉白色,肥厚柔软,长柄侧生。人们以平菇为菜,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它是宫廷菜,现在它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家常菜。

平菇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粗纤维、甘露醇、山梨醇、钙、磷、铁。还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平菇中粗蛋白的含量是鸡蛋的2.6倍、猪肉的'1.5倍;平菇含脂肪较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平菇性微温味甘,对更年期综合症有明显调节作用,还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和繁殖。平菇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常食平菇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植物神经。

草鱼

草鱼又名鲩鱼,为鱼纲鲤科,体长略呈圆桶形,腹圆无棱,尾部侧扁。体呈茶黄,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灰黄,其他各鳍较暗。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下层及近岸多水草处,多在水较深处越冬,以水草类为食料。

草鱼在我国南北平原各地区、各水域都有分布养殖,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鱼种之一。由于草鱼肉质松厚,味道好,所以很受食用者的欢迎。

草鱼秋季最肥,营养价值与青鱼相似。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成分。草鱼具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治痹、截疟的作用,可用于胃寒冷痛、食少、体虚气弱、疟疾、头痛等症。草鱼有补气血之功,可做滋补食疗品,尤其草鱼头蒸食之,更有食疗功效。

武昌鱼

1956年,因毛泽东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得武昌鱼声著华夏,名扬五洲。

武昌鱼是我国淡水鱼中“四大名鱼”之首。头圆、背厚、肉细、背鳍短,俗称团头鳊。武昌鱼两侧各有十四根肋骨,比其他鳊鱼多一根,喜欢生活在涧流之中,主要产于武昌一带江河中,以樊口附近水面所产最优。“武昌鱼含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钙、磷、铁、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

武昌鱼有调胃气,利五脏,补中气、利小便、催乳,消炎的功效,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

橙子

橙子为芸香科常绿果树甜橙的果实,分甜橙和酸橙。酸橙又称缸橙,味酸带苦,不宜食用,多用于制取果汁,很少鲜食。鲜食以甜橙为主,通常所说橙子也是指甜橙。橙子的果实圆或长圆形,橙红或橙黄色,果皮较厚,不易剥离,瓤瓣也不易分离,吃的时候需要用水果刀沿着果心中轴分割切瓣,撕皮取肉,或从中间切开四瓣取肉,这是与柑橘的最大区别。

甜橙果实含糖类、维生素、钙、磷、铁,还含橙皮甙、柚皮芸香甙、柚皮甙、柠檬苦素、柠檬酸、苹果酸。果皮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正癸醛、柠檬醛、柠檬烯和辛醇。

橙子中含有的橙皮甙,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防止微血管出血。而丰富的维生素C、P及有机酸,对人体新陈代谢有明显的调节和抑制作用,可增强机体抵抗力。

橙子具有疏肝理气,促进乳汁通行的作用,可以治疗乳汁不通所致乳房胀痛或有结块之症。橙子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尤其对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十分有益。橙皮性味甘苦而温,止咳化痰功效胜过陈皮,是治疗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痛的良药。甜橙果皮煎剂具有抑制胃肠道(及子宫)平滑肌运动的作用,从而能止痛、止呕、止泻等;而其果皮中所含的果胶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食物通过消化道的作用,使粪脂质及胆甾醇能更快地随粪便排泄出去,并减少外源性胆甾醇的吸收,防止胃肠胀满充气,促进消化。橙子对酒醉不醒者有良好的醒酒作用。

哈密瓜

哈密瓜主要产于新疆、甘肃等地,维吾尔语称“库洪”,源于突厥语“卡波”,意思即“甜瓜”。在诸多哈密瓜品种中,以“红心脆”、“黄金龙”品质最佳。哈密瓜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

哈密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哈密瓜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除烦利尿,可用于暑热烦闷、食少口渴及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病症。哈密瓜中含有可以把不溶性的蛋白质转变为可溶性蛋白质的转化酶,对肾脏病人有益。哈密瓜的瓜蒂具有催吐作用,能催吐胸膈痰涎及宿食,内服适量,可致呕吐以救食物中毒。

篇5:24节气之立秋养生小常识

人们对立秋赋予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内容,因此众多涉及生活、生产的谚语都与立秋有关,作为生活小常识念起来既顺口、有趣,又充满了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雨水多 惹人乐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谚语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之说,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谚语说“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因此立秋后降温往往是由于下雨。这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得出的结论。

人们喜欢秋雨,因此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之说。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就下降一些,即“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民间认为标志着“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其后果为“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秋不凉 籽不黄

古代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因为谚语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之说,即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但还些地 区有“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之说,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即“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 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此外,在立秋节气中,提醒人们关注农事的谚语还有“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了秋 把扇丢

立秋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时期,因此,秋季养生非常受人们重视。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把扇丢”,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凉时,还应注意“白 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并应“秋不食辛辣”、“秋不食 肺”;还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篇6:24节气寒露节气如何养生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

1、衣着

在民间有一句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进入寒露后,要特别注意保暖。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此外,秋季腹泻多发,还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2、饮食

“防燥”至关重要。对付“燥气”,喝白开水是不错的方法。为防“燥气”,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食用红枣莲子银杏粥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3、起居

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时,以缓解秋乏。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身体的好处也是非常巨大的。

寒露那天时节的传统饮食

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白芝麻通常称为“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

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涩、性寒,入肺、脾、胃,清热润肺。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经常食用能够补虚、止咳、利肠、除热。

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保健功效相当强大,大家不妨尝试。

寒露三候的解释

鸿雁来宾:寒露节气之后,你可以看见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南迁,它们时而排成一字形,时而排成人字形。

雀入大水为蛤:天气进入深秋,寒气开始逼人,雀鸟们都躲藏起来,而海边出现了很多蛤蜊,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古人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菊有黄华:说的是寒露将要谢幕时,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凌寒怒放,给肃杀凄凉的深秋涂抹上了一丝勃然生机。

寒露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处暑节气养生知识

秋分节气怎么养生

小暑节气如何养生

夏至节气如何养生

小暑节气养生知识

处暑节气如何养生

小雪节气养生饮食

雨水节气养生吃什么

霜降节气如何养生

24节气之清明节如何养生(合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24节气之清明节如何养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