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露节气养生知识(共含5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鲍汁橙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衣
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白露过后,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体。“白露”后阴气上升阳气下降,适当“秋冻”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不过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病人、老人、体弱者,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最好出门带一件外套。体质健康者,白露之后的衣着面料以纯丝、纯棉或混纺为好,防凉又止燥,可以单薄些,薄而不露,要注意腰腹部、膝关节、足部的保暖,不要“刻意”露出后背和肚脐,尽量减少穿着露趾的凉鞋、拖鞋,雨天还要牢记不要湿脚走路,以防寒气侵体引起不适。
2、食
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随之袭来,这些都是典型的“秋燥”表现。白露时节燥邪袭肺,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 在饮食上,建议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以及芥兰、菠菜、绿菜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绿叶蔬菜。白露时节,人们会比较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能力差的症状。所以,多吃些易吸收、有补养作用的粥品。白露时节的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等。
3、住
白露之后,天气凉爽,居住的房屋要保持充足日照,尽量打开窗子多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此外,可以在卧室放一盆水或者打开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这对缓解秋燥有效果。这个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夜晚的温度适宜,睡觉时尽量关闭空调,最好是在自然温度下睡眠,防止空调风引起咳嗽。天晴时,要及时曝晒家中的被褥、衣服。
4、行
白露之后,气候宜人,天高气爽,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秋季锻炼应动静相宜,可以选择登山、打太极拳、游泳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做到动静结合,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加大,老人或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不宜在晨雾中锻炼。 秋季空气干燥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外出旅游时,一定要注意预防传染病。
5、情
白露过后,花草树木开始凋谢,人们易于悲伤。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因此,要经常保持笑容,可以多与朋友进行交流,多看一些开心的电视节目等,以免心情抑郁。多吃核桃、鱼类等含较多磷质食物,多喝菊花、莲子茶也可以清肝解郁,缓解不良情绪。
<<<返回目录
为什么有民间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福州人这个时节喜欢吃龙眼。传说白露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当然这种疗效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不可全信。
福州人在白露这天吃龙眼的习俗由来已久,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福州人认为龙眼“很补”。白露时,龙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福州人在这一天特别喜欢买龙眼。据介绍,老福州人喜欢将剥了皮的龙眼泡在稀饭里,龙眼晶莹剔透,孩子们可以为此多吃一碗饭。
专家表示,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更是秋季白露的好食品。
<<<返回目录
白露吃龙眼的好处
1、消除疲劳
龙眼含有大量糖分,且大多为可以直接被吸收利用的葡萄糖,因此,对于体质虚弱或者感觉疲劳的人适当吃一些龙眼可以帮助恢复体能。
2、补气血
龙眼富含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蔗糖等,还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在补充营养提高体能的同时还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对身体虚弱、久病体虚或气血不足的人来说,吃龙眼是很有好处的。
3、增强免疫
龙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1/B2、维生素P、维生素C、维生素K、氨基酸、胆碱、脂肪、钙、铁、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常吃龙眼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4、益智健脑
龙眼,又名益智,意指其有养心益智的功效。龙眼肉中所含的胆碱可以促进脑部发育,增强记忆力。
5、养血安神
龙眼肉中含有大量铁、钾等微量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因而能够缓解贫血造成失眠、健忘、心悸等症。
<<<返回目录
白露食疗推荐
莲子百合煲
配方: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养血糯米阿胶粥
原料: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三天为一疗程。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功效:养血止血,可治于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经后期、经少色淡、经闭不行、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等。
<<<返回目录
白露养生的注意事项
1、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白色的露珠,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
2、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脯容易着凉。
3、白露时节,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此时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但是,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其实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热”。“花粉热”的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对过敏性疾病积极预防。
4、白露时节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因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返回目录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白露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白露节气的习俗
一、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二、白露米酒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三、福州“白露必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衣: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
食:注意营养养肺润燥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就开始增多了。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住: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行:外出锻炼要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2022年白露过了什么节气: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2022年白露有什么节气特点
1、《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2、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霜冻是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农作物细胞之间的水分结冰,并不断吸收细胞内部的水分,形成细胞脱水,导致农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灾害。有时虽然植物表面没有白霜,但由于地表温度在0℃以下,农作物依然受到冻害,称作黑霜,也是霜冻的一种类型。
3、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4、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衣: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
食:注意营养养肺润燥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就开始增多了。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住: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行:外出锻炼要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句话揭示了白露、寒露因为温度的下降,需要人们保健身体的方式进行改变,其中到了白露,就不要再光着膀子了,可能很多人因为暑热,会在中午的时候,赤膊,想着这样能够更加凉爽,但是,到了白露,温度下降,尤其是早晚温差大,再赤膊、光着身子,可能会导致寒气进入身体,带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虽说再过几天才到白露,不妨从现在开始,就注意保健。
至于说到寒露脚不露,则是说到了寒露的时候,就不要把脚露出来了,尤其是一些人喜欢光着脚、穿着凉鞋,此时更需要避免,相比白露,寒露的温度更低,此时,凉意十足,寒气、凉气可能会透过脚部蔓延至全身,这样的话,就可能出现我们常说的“寒从足生”了,这样的寒冷、寒意,对于身体的影响会更大。
白露过了什么节气
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白露艾灸有什么用
局部刺激作用
针灸是一个特定的部分,基本的火灾中人的刺激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第一个温暖的地方,火的激励机制。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肌肉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
经络调节作用
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1早晨起来之侯多喝些粥,如赶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
2应减辛增酸,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以养肝气。
3以甘淡滋润为宜,可多吃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水果蔬菜,如梨、柿、柑橘、香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芝麻等。
4可多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物进行进补。
5饮食调养以清淡为宜。适当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
6饮食既要营养滋补,又要易于消化吸收。
7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灸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8适当的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以防秋燥。
9适宜的膳食有莲子百合汤、银杏鸡丁、柚子鸡、香酥山药等,有清润肺燥、止渴消炎、补气养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白露注意事项
1、晚上睡觉最好关窗户
民间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
2、肠胃不好的人少吃海鲜
白露来了,秋燥之气也愈来愈明显。秋天要防秋燥,养生更主张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蜂蜜,黑芝麻,百合,银耳莲子粥,山药,枸杞子,沙参,麦冬等等。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炸鸡腿等辛辣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有哮喘、气管炎、咽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和辣椒等。
3、秋季情绪乐观很重要
在这个季节,有的人容易“悲秋”。所以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常和家人谈心,散步,参加集体活动等使心情愉快,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清静养神,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4、睡觉前泡泡脚养肾气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上来说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所以,从白露起要补养肾气。大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分钟—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
5、MM不要穿吊带上街了
古语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告诫人们白露时节气温转凉,不能袒胸露体,尤其是一早一晚要多添些衣服。白露节气一过,天气凉快了,风一吹比较容易感冒,人们应该尽量做到不赤膊、不赤脚,穿衣服也不能再露体而应注意保暖了。
眼下,尤其是中青年,追求时尚,喜欢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显示青春靓丽。但是,如果此时“刻意”露出后背和肚脐,美其名曰为“春捂秋冻”则会适得其反。
6、晚上10时30分前休息
晚上12时前是阴阳交接的时候,市民最好在晚上10时30分前入睡,一般不超过11时。熬夜伤阴,做“夜猫子”是绝对不行的,不但违反养生规律,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人只有睡眠充足,才能够精力充沛。
而随着白露的到来,现在天气渐凉,湿气日益减少,湿气困脾胃的症状亦在缓解,这个节气已不太需要去湿,大家也会感觉到胃口越来越好。
7、加强锻炼防支气管病
秋季是支气管哮喘等病发病率很高的季节,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
许多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冒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经常唱歌也会对此疾病有所控制及预防。因为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
此时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然而,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生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有时眼睛流泪、咽喉发痒,还有人耳朵发痒等。其实这不一定是“感冒”,而可能是“花粉热”。
此节气的养生重点便是加强身体锻炼,每天进行散步、慢跑,周末可进行登山等。同时,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并且要对过敏性疾病做好积极的预防。
8、积极预防“换季病”
白露之日,也是夏秋交替之时,气候变化剧烈,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可能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应注意,因为老年人呼吸系统防御能力本来就弱,加上气温变化,很容易导致慢性气管炎等的复发。秋季各种过敏源也开始增多,因此有过敏体质的人应避免与过敏源接触。
秋季也是胃肠疾病的高发季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胃病复发。
要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避免大便时间过长,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一旦患有痔疮要及早接受治疗。
白露节气的食谱
莲子百合煲:
[配方]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柚子鸡:
[配料]柚子(越冬最佳)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公鸡去毛、内脏洗静,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银杏鸡丁:
[配料]银杏(白果)100克,无骨嫩鸡肉250克,蛋清2个,高汤、白砂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食盐、油、葱各适量。
[做法]白果去壳,在油锅内煸炒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待用。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继续翻炒,至熟后连油一同倒入漏勺内沥去油。再在锅内倒入少量油,将葱段煸炒,随即烹入绍酒、高汤、食盐、味精,把加工过的白果鸡丁倒入锅内翻炒,用湿淀粉勾薄芡,出锅前淋入香油,搅拌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平喘止带。本方可作为老年性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妇女带下证患者之膳食。
香酥山药:
[配方]鲜山药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实耗150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上锅蒸熟,取出后去皮,切1寸长段,再一剖两片,用刀拍扁。锅烧热倒入植物油,等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山药,炸至发黄时捞出待用。另烧热锅,放入炸好的山药,加糖和水两勺,文火烧5、6分钟后,即转武火,加醋、味精,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健脾胃,补肺肾。对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嗽、气喘者更为适合。
★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 白露节气养生禁忌
★ 处暑节气养生知识
★ 小暑节气养生知识
★ 大雪节气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