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中国特有政治术语的翻译看中国英语(共含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吃饭睡觉写论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从中国特有政治术语的翻译看中国英语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有其特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现象.其特有的政治术语具有独特的翻译特点.本篇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来探讨中国特有政治术语的翻译特点和规范.
作 者:董传润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H3 关键词:政治术语 中国英语 翻译特点闲聊英语:看看我翻译的中国菜名
我公司的陈小姐曾经做过一家旅行社的“地陪”(本地导游)。我有一次在她桌上,看到一本由旅行社自己编写的《中英对照菜名手册》,我于是拿起来随便翻了翻,正好看到“荷叶蒜香牛柳”这道菜,它的英语译文是steamed flour-coated garlic-flavoured beef wrapped in a lotus leaf。看到这个译文,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小姐问我:您为什么要笑啊?我边笑边说:这本书,哪里是给导游看的?分明是给厨师看的!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请看一下这个译文的含义:把牛肉涂上一层面粉,也就是用淀粉勾芡,然后放上一些蒜末,让牛肉有蒜的香味,最后用一片荷叶把牛肉包裹起来,放锅上蒸,蒸好了,就是“荷叶蒜香牛柳”。您可以看出,这根本不是一道菜肴的名称,而是这道菜肴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的介绍,假如正在吃饭的外国朋友原本就是厨师,听了这个介绍,说不定他回国之后,自己就能把“荷叶蒜香牛柳”做出来(笑)。 当然我承认,这样翻译中国菜名,能够让外国朋友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吃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是怎样做,这是它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它也有两个缺点:一是导游人员需要背诵大量中国菜名的英语译文,学习强度太大,实在不人道;二是绝大部分外国朋友并不是厨师,人家并不关心这些菜肴的具体细节,只关心这些菜肴好吃不好吃。 给外国朋友翻译中国菜名,这种事情我也经常碰到,我绝不会采用陈小姐的'方法,我根本不可能把那一本手册的内容全背下来。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是怎样做的。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菜肴,大致分为四种口味,即酸、甜、咸、辣,因此我在翻译中国菜名时,发明了一个固定公式,那就是: 菜肴的主要成分 + with + 口味 + flavour 为便于您理解,我举四个例子,请您看一看。 ①醋溜土豆:主要成分是土豆,口味偏酸,因此译文是 potato with vinegar flavour ②糖醋里脊:主要成分是猪肉,口味偏甜,因此译文是 pork with sugar vinegar flavour ③盐爆肉丝:主要成分是猪肉,口味偏咸,因此译文是 pork with salt flavour ④鱼香肉丝:主要成分是猪肉,口味偏辣,因此译文是 pork with chili flavour 另外,由于所有中国菜肴都必须放盐,或多或少都有咸味,因此with salt flavour(有咸味)通常可以省略。总之,吃饭原本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千万不要让那些复杂、罗嗦的英文菜名,干扰了我们品尝山珍海味的大好兴致,这就是我写这个帖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作者:张宏(info@italian.org.cn)从汉英翻译中Chinglish倾向看规范中国英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诞生,译者在汉译英时易产生“Chinglish”倾向.文章通过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和对中国英语概念的界定,提出若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恰当地使用规范中国英语进行翻译,译者需要从多个角度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作 者:鲍明捷 BAO Ming-jie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56 刊 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23(6) 分类号:H003 关键词: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 政治经济词汇★ 湖心亭看雪翻译
★ 语录 英语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