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叶的结构特征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哈耶克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叶的结构特征(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哈耶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叶的结构特征

篇1: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叶的结构特征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叶的结构特征

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是中国特有濒危的第三纪孑遗植物.采用石蜡切片、刮片法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叶的`结构和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伯乐树表皮细胞的形状无规则,垂周壁稍弯曲,外壁角质膜较薄;上表皮细胞壁上被条纹状的蜡质;气孔仅见于下表皮,略下陷,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向外呈鲜花状隆起;栅栏组织一层,海绵组织较发达,多层,内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细胞和含晶细胞.叶片厚度、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和叶绿体大小等随不同发育时期及部位有较明显变化,表明了在生长过程中苗期需要荫蔽生境,而成株则趋向中性生境的特殊要求;其下表皮细胞上鲜花状隆起结构仅与无患子目的无患子科相似,但与该科存在其它差异,为此,支持了伯乐树科在无患子目中与无患子科亲缘关系较近并独立成科的观点.

作 者:乔琦 邢福武 陈红锋 付琳  作者单位:乔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邢福武,陈红锋,付琳(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刊 名:武汉植物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年,卷(期): 28(2) 分类号:Q944 关键词:伯乐树   结构   表皮微形态特征  

篇2: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生殖生态学特征

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生殖生态学特征

为了探索秦岭冷杉种群生殖生态学主要特征,通过样地调查、固定样地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系统研究了秦岭地区5个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种群生殖特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不同生境的种群都具有结实能力,海拔1500~1600 m之间,秦岭冷杉球果的产量较高;各种群球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和东、南、西方向;球果以中部产生饱满种子比率最高;秦岭冷杉种子千粒重为43.2 g,其中具有生活力者占44.8%,种子的平均含水量为5.7%左右;在天然林散落条件下,种子库的萌发率仅为6.1%,霉坏、搬迁率93.9%;人工播种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在苗圃内高于天然条件下,中低海拔高于高海拔地区.天然条件下,由种子转化成幼苗的过程是秦岭冷杉种群生活史的脆弱环节.秦岭冷杉林经营管理要以就地保护为主,促进种群生殖;要通过森林经营措施,为林下种子萌发和幼苗创造条件;种子脱落后,要及时扰动林下灌木、草本,使种子能够顺利落地,促其发芽成苗;种子大年要注意采种、育苗,扩大人工种群;速生丰产林培育应该以中低海拔的阴坡为主.

作 者:张文辉 许晓波 周建云 ZHANG Wen-Hui XU Xiao-Bo ZHOU Jian-Yun  作者单位:张文辉,ZHANG Wen-Hui(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074)

许晓波,周建云,XU Xiao-Bo,ZHOU Jian-Yu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6(8) 分类号:Q948 关键词:濒危植物   秦岭冷杉   种子与球果   生殖生态学  

篇3:珍稀濒危植物广东松林的群落特征

珍稀濒危植物广东松林的群落特征

基于南岭乳阳林区7 200 m2 样地的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群落内共有227种维管束植物,分属于76科138属. 群落外貌主要由中高位芽植物决定. 整个群落垂直结构可明显分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结构等层次. 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9,均匀度为0.37,生态优势度为0.27,乔木层的这3项指数均高于其他层次,表明乔木层物种丰富,分布均匀. 乳阳林区广东松林得以保存下来,主要与乳阳的特殊地形、地貌条件有关.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广东松,首先要保护其适宜的`生境,可采取必要的人工抚育措施,保证广东松幼苗幼树的天然更新.

作 者:杨沅志 张璐 陈北光 苏志尧 YANG Yuan-zhi ZHANG Lu CHEN Bei-guang SU Zhi-yao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刊 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27(2) 分类号:Q948.15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   广东松   群落特征   南岭  

篇4:武功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特征

武功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特征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等为依据,武功山有国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5科52属68种.本文对上述珍稀保护植物的生活型及其区系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分布的52属珍稀濒危植物中,热带分布型有16属,占种子植物属的.30.77%,温带分布型有20属,占38.46%,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亚热带过渡性质;中国特有分布型15属,占总属数的28.85%,具有特有性强,起源古老的特征.

作 者:肖宜安 郭恺强 刘曼生 肖南 胡文海 黄族豪 殷帅文 廖信军 李晓红 XIAO Yi-an GUO Kai-qiang LIU Min-sheng XIAO Nan HU Wen-hai HUANG Zu-hao YIN Shuai-wen LIAO Xin-jun LI Xiao-hong  作者单位:肖宜安,刘曼生,肖南,胡文海,黄族豪,殷帅文,廖信军,李晓红,XIAO Yi-an,LIU Min-sheng,XIAO Nan,HU Wen-hai,HUANG Zu-hao,YIN Shuai-wen,LIAO Xin-jun,LI Xiao-hong(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郭恺强,GUO Kai-qiang(井冈山大学,信息与传媒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刊 名: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 30(2) 分类号:Q948.5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   区系特征   分布区类型   武功山  

篇5: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7个地段中的桫椤种群大小结构进行分析,运用C、K、m*、m*/m和Iδ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不同地段内桫椤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并根据植株个体点位图,考察桫椤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地段中的桫椤种群结构存在增长型、稳定型、成熟型和衰退型4种类型;不同地段中的桫椤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差异,表现为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在桫椤种群生长过程中,分布格局从集群型向随机型转变;种群扩散型指数Iδ随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小.

作 者:宋萍 洪伟 吴承祯 封磊 范海兰 朱慧 林勇明 张琼 SONG Ping HONG Wei WU Chengzhen FENG Lei FAN Hanlan ZHU Hui LIN Yongming ZHANG Qiong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6(3) 分类号:Q948.1 关键词:桫椤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动态   尺度  

篇6:三峡库区消涨带特有濒危植物丰都车前Plantago fengdouens

三峡库区消涨带特有濒危植物丰都车前Plantago fengdouensis的迁地保护

丰都车前(Plantago fengdouensis)为近年在三峡库区消涨带发现的一特有植物.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该种仅分布于重庆市忠县、丰都县和巴南区等3个长江江心岛上,总共290株.随着三峡水库的逐步蓄水,丰都车前的自然分布区将于全部水淹,使其成为因三峡工程建设而导致自然生境和野生居群全部毁灭的唯一的'草本植物.为保护这一即将野外灭绝的稀有植物,在对其地理分布、生态学和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形态特征、年生长周期和生殖值与同属植物车前(P. asiatica)和北美车前(P. virginica)进行了调查、试验和比较研究,表明丰都车前果期长、种子不适宜长距离传播和生殖值低以及长江水淹干扰是其狭域分布和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同时探讨了其迁地保护策略,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和保护建议.

作 者:王勇 刘义飞 刘松柏 黄宏文 WANG Yong LIU Yi-Fei LIU Song-Bai HUANG Hong-Wen  作者单位:王勇,刘义飞,WANG Yong,LIU Yi-Fei(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刘松柏,黄宏文,LIU Song-Bai,HUANG Hong-Wen(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

刊 名:武汉植物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年,卷(期): 24(6) 分类号:Q16 关键词:丰都车前(Plantago fengdouensis)   新分布   迁地保护   三峡库区   消涨带  

篇7:中国特有八角莲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

中国特有八角莲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

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文献查阅等不同的`研究方法,确认八角莲属共有十个种;并对八角莲属植物分种检索表进行补充修订,补充了新发表的种类.同时对八角莲属的生物特性和生态地理分布做了简要的描述.

作 者:张践 李劲涛 李先进 李天东 孙成仁 ZHANG Jian LI Jin-tao LI Xian-jin LI Tian-dong SUN Cheng-ren  作者单位:张践,李劲涛,李先进,孙成仁,ZHANG Jian,LI Jin-tao,LI Xian-jin,SUN Cheng-ren(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李天东,LI Tian-dong(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刊 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7(11) 分类号:Q949 关键词:八角莲属   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  

篇8:极度濒危植物中华水韭叶的解剖结构

极度濒危植物中华水韭叶的解剖结构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对我国极度濒危水生植物中华水韭现存的3个居群中的水韭叶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中华水韭的叶主要由叶表皮、纵气道、横膈膜、木质部、韧皮部和维管柱6部分组成.叶的横切面呈半圆形,内有4条不连贯的纵气道,一连串的横膈膜将纵气道隔开,形成梯形的纵面观;木质部由5~10个颜色较深的细胞组成,韧皮部呈半圆形,由许多大小不一、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维管柱由中央导管和周边维管束2部分组成,JD1和JD2居群内中华水韭的中央导管的数目为3,XN1居群内中华水韭的中央导管的数目为1;周边维管束在叶的横切面上有4个连续的分布点和2个间断的分布点.

作 者:覃瑞 王阳 阎春兰 刘虹 Qin Rui Wang Yang Yan Chunlan Liu Hong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刊 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28(3) 分类号:Q945.6 关键词:中华水韭   孢子叶   解剖结构  

植物没有什么结构层次

从中国特有政治术语的翻译看中国英语

基于结构特征的空间目标识别算法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解读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特征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1.1.2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学案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模拟

中国西北大陆岩石圈类型、岩石学结构及其意义

芸薹属植物发育过程中顶端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叶的结构特征(整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叶的结构特征,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