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的创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胡萝菠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试论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的创立(共含6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胡萝菠”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试论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的创立

篇1:试论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的创立

试论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的创立

本文从精神修养的根据、修养的`主体、修养的目标和目的以及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论证了孔子创立了不同于前代的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

作 者:郑淑媛 刘丽娟  作者单位:锦州师范学院,政法系,锦州师范学院,教务处,辽宁,锦州,121000 刊 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ZHOU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5(2) 分类号:B222.2 关键词:精神修养根据   修养主体   修养目标   修养方法  

篇2: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精神及其得失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精神及其得失

先秦儒家在义与利的价值关系中是主张以“义”为重的,但并没有将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只不过是主张人们对利的追求应当以“义”为指导,强调“义”对“利”的必要制衡。更为重要的是,“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是维护人的尊严与崇高之必需。先秦儒家批判利欲的主要锋芒是指向唯利是图和为政贪暴的'。先秦儒家对每个主体都循义而行、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的追求,对重义尚德的崇高人格的追求,都有着普遍的、恒常的价值和意义。

作 者:樊婧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基础部,山西 临汾 041004 刊 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7(1)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先秦   儒家   义利观   以义制利   义以生利  

篇3:先秦儒家消费思想

先秦儒家消费思想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大“黄金时代”.中国以后的政治、经济、伦理、消费等思想理论无不发轫于此,而儒家的消费思想又独树一帜,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共同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消费思想体系,并在中国经济思想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 者:高力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刊 名: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 年,卷(期): “”(6) 分类号:B2 关键词: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消费思想  

篇4: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义、利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对范畴,也是先秦儒家所讨论的一个话题.从人性的角度来了解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可以得见先秦儒家已意识到人是义与利的综合体,义与利皆内在于人性之中.他们不否认人对感性物质生活的追逐,但认为对义的追求相对于对利的追求而言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基于此,先秦儒家更高扬对义的追求.在推崇义的前提下,他们用“以义制利”、“以义取利”、“以义生利”的原则协调二者关系.当二者发生冲突时,用“舍生取义”的原则来解决矛盾.先秦儒家这一理论对塑造民族精神,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保持人性的完整、人格的崇高都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作 者:黄文红 田正波  作者单位:黄文红(湖北大学,文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田正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湖北,丹江口,442700)

刊 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4(2) 分类号:B22 B222 关键词:先秦儒家   人性   义   利  

篇5:浅析先秦儒家学派人性论

浅析先秦儒家学派人性论

人性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孟子和荀子入手,纵向上对先秦儒家学派人性论进行梳理和浅析,横向上与古希腊哲学进行一定对比.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在后世孟子与荀子的发挥中,分别得到了强调,得出了重仁重反省内求的性善论和重礼重文理隆盛的.性恶论.但二者结论却未脱离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克己复礼为仁”的伦理学模式,其宗旨都是希望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改造世界,治理天下.从更高的角度看,东西哲学某种程度的契合更具有那个时代的回响性质.

作 者:秦德祝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4 24(2) 分类号:B22 B222 关键词:儒家   人性论   性善论   性恶论  

篇6: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

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先秦儒家学派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人生价值.儒家主张舍生取义,但在生死抉择问题上,却是非常慎重的,并不赞同无谓的牺牲.追求精神不朽、正命而死是儒家看待死亡、超越死亡的基本态度.儒家生死观念的形成与先秦时代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国同构组织形式是儒家生死观滋生的土壤,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其生死观的终极指向.

作 者:刘明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河南,郑州,450052 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17(6) 分类号:B21 关键词:儒家   生死观   价值观   社会理想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及其价值分析

道德形而上学的价值主体--先秦儒家仁义论

先秦儒家性情论及其相关理念的现代抉发

平安创立工作总结

颂英雄学精神

平安创立工作总结五篇

学长征精神范文400字

修养座右铭

《先秦诸子选读》测试题

先秦古诗之子衿

试论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的创立(通用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试论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的创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