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天的味道散文(共含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夏小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春天的味道的散文
地处西北陇东一隅,春姑娘姗姗来迟已经使这里的人们习以为常了。看电视上的画面,到处都是春的信息春的妩媚了,可是我们这里依然看不见春的一点点踪影。
春天和西北的陇东一直缘悭。虽然惊蛰都过了好多天了,可是风刮在人身上还是不由人要打哆嗦,人们都还包裹在厚厚的棉衣里,圆鼓鼓的饱胀。西面的关山上,背阴处还是厚厚的积雪,向阳的山洼上则是黑魆魆的冷硬,没有一丝的生机。朝阳升起的时候,关山上的积雪就放射出一种釉质的光彩,淡淡的玫瑰色,很是美丽,只是那冷硬的黑处依旧了无生机,显得机械呆板。傍晚时候,黑白夹杂的关山就成了一幅很生动的国画——浓墨晕染的国画,那皑皑的白雪就成了画上恰到好处的留白,黑魆魆的群山,则幻化出种种奇异的.形状,并且立体感极强,看得久了,就有了跃动的生机。
田野里一片空旷,冬小麦也依旧在沉睡。一冬无雪,冬小麦可能是渴极了,惊蛰前下了那么厚的一场春雪,三两天就消融殆尽,这下子怕是喝美喝足了呢!阳坡洼上,零零星星的有几只羊在走动,它们吃了一冬的干草,早就厌倦了,盼望着能找到一株两株的青草芽换换口味。阴面的地埂下,还残留着一绺一绺的积雪,颜色不及山上的洁净,显得有点肮脏。
天很蓝,蓝的有点晃眼。没有一丝云,天就显得很干净。几棵白杨树、槐树上的喜鹊,忙着修补在冬天遭到破坏的巢,不停地衔来枯枝,亦或是为春天将要出生的儿女修筑新巢,显得忙碌而兴奋,从它们的叫声中就能听出来。
我信步走向田野。学校后面是大片大片的田地,在其中的几块闲地里竟然有人在忙碌着,有的在打坷垃,有的在翻粪,有的在整地......几只红嘴鸦在新翻开的粪堆上寻觅着虫子,欢快地跳跃着。我走近翻粪的人,认出来他是河对面村子里的柳大爷,老人家粗通文墨,有两个孙女念书,时常到学校里来,算是熟人了。老人看到我来,热情地招呼我坐在地埂边的一块石头上。老人家今年大概快七十岁了,身体还很硬朗,棉袄被扔在地埂上,只穿着一件暗红色的绒线衣在劳作。老人已经翻开了五六个粪堆了,打碎溜细,干得一丝不苟。“柳大爷,过来歇一会。”老人应了一声就过来了。“动农还早着呢,您咋已经开始忙活开了呢?”看着老人敞开着线衣领子,黧黑色的脸庞上汗水恣肆,我有点心疼。
“也不早了,惊蛰都过了好几天了。咱这的气候是冷点,但节气不等人啊,过了春分就要下种了,闲着也是闲着,乘早把粪翻好了,播种的时候就省事多了。”
“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干这么累的活,受得了吗?”
“受得了,受得了!咱庄农人皮张厚着呢!再说了,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不到地里做点啥,心慌的很。这块地去年扇(地膜)了二亩玉米,卖了两千多块钱着呢!人勤地不懒,功夫没有枉下的啊,你是先生,你说是这个理不?”
我急忙点头认可。“功夫没有枉下的”,多么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啊!
走上一座山包,眼前豁然开朗,这儿是一块空阔平坦的山峁。一伙孩子三五成群地在这里放风筝,恰好是一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春风放纸鸢”的画面。孩子们追逐着风筝,欢呼着,惊叫着,那些“老鹰”、“燕子”、“蝴蝶”,还有“孙悟空”、“猪八戒”、“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在春风里扶摇直上,悠然自得。也有刚飞到半空中遭遇了大风一下子倒栽下来的,引发了一声声沮丧的叹息......
转过一个弯,我听见一条地埂下有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循声找去,原来是几个女孩子在掐苜蓿芽。她们的篮子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点白白的苜蓿芽,令我惊奇不已。她们用小铲子刨开土层,就露出了白胖胖的苜蓿芽,那白色嫩芽的顶端,露着一星新绿,愉悦着孩子们的眼睛,也愉悦着她们的心。她们就像在做一件精致的手工,是那么的专注,小心翼翼,眼睛里充满了怜爱和惊喜。我也学她们的样子轻轻地刨开土,小心地掐了一朵苜蓿芽放进嘴里咀嚼,一缕淡淡的清香顿时在嘴里弥漫开去,使人浑身为之一爽。
我站在山峁上极目四望,田野里有三三两两的农人在劳作,山包上有孩子们在尽情地放着风筝,山坡上,穿着红衫绿衣的姑娘们在掐苜蓿芽......多么生动美好的一幅图画啊,这是陇东早春独有的美景!
我随意躺在山洼上,享受着早春阳光的温暖,微风轻拂,痒酥酥的舒服。我突然间就闻到了春天的味道:泥土的芳香,农人的汗腥味,春阳的温暖,孩子们的欢叫,苜蓿芽的清香——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啊!
人勤春来早,此言不谬啊!
关于春天的味道的经典散文
很久没有动笔了,偶尔重摆笔墨,竟有些茫然不知所思了。
本来遥远的春节仿佛在一瞬间便飞逝而去,此时此刻,似乎所有的词语都再难以表述这种错综复杂的心绪,唯有慨叹一声:时间过得真快啊!
是的,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眨眼间,封笔寂心已有数日;眨眼间,年关已由近渐渐走远;眨眼间,风雪却是为春料峭;眨眼间,鬓里青丝已然向白。就这样,岁月在眨眼间悄然飞逝如电,青山依旧在,夕阳却已数度红!
年味儿已经渐渐散去,春风也已寻踪而至。
春天总是那样的美好,有生机,有希望,有渴盼,有欣喜。当那一缕熟悉的微风又吹拂在脸庞,被冬雪冷却的心,又好似净土下冬眠的芳草,突然间就生机盎然,突然间就温暖复苏,准备重新破土而出。
诗一般美妙的情绪,被这春天的搅闹声惊醒了。睁开惺忪的双眼,世界或许还是一样的世界,只是当你仔细审视之后是否会发现:那其中的色调却已然不同!那漫天的冷冷的纯白,不知什么时候已被一抹清新的绿、一缕淡淡的香而替代了。放眼窗外,一色的洁白,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添了些枯黄的绿掺杂在其中,刺骨的北风也悄悄收敛了戾气,不再没命地摇着枯败的柳枝乱叫,生命似乎终于被敲醒了,有了一丝想要跳跃的冲动。
于是,带着一份探访的心境,我急急地跃入了这天地之间。
是的,风真的变得温柔了,天也变得更蓝了,那些本已枯败的枝蔓,不知何时已泛起了点点绿意,冬天似乎并不甘心就此收场,在我毫不知情中,悄悄差遣玉雪来做最后的表演。这场突如其来的雪下得好大,毫无征兆地就从天而降,纷纷扬扬,潇潇洒洒,随着温柔的清风翩然起舞,刹那间便温润了世界,融化了芳心......
在还未进入这个美妙的世界之时,心中存留的天地间的风景,还是一派冬的气象:冷若冰霜!而此时,在这份突来的清新与喜悦之中,面对着这不请自来的雪花,竟感到无比欣悦!
雪花一片一片地飞,仔细审度了半天,却怎么也看不出它有什么不同,可是为什么眼中的世界会这样无端地多了许多的斑斓呢?
怀疑地伸出手接住了那小小的生命,还未等我深深注目,它却已如水如珠,那样小小的、晶莹的,竟使我有些爱不释手了,不忍就这样把它抹去。试着把它贴在了唇边,哦!是了!原来就是这春天的味道,让它变得不再冷漠,变得不再凄凉,变得不再孤独。我想或许它应该是春天派来的使者吧,为了能让春天多一点新绿,为了能让世界多一份清爽,所以这片片种在天宇的飞花,就用它的`纯洁洗礼了春的梦想。
心中不觉又有了一些的感动,或许是为了这润泽万物的精灵,或许是为了那洁净之下吐出的希望!
静静地置身林间,情不自禁中便坦然地接受起这份爱的洗礼!
这时候,好想手握一杯香茗,让袅袅入云的雾气曼妙成烟,看着朵朵霜花笑隐杯中,轻启双唇,细细品味,感觉到了吗?心底定有一丝暗流涌动,在不断地提醒着我:重生!希望!噢!我终于尝到了春天的味道!原来这春天的味道就在眼前、就在心中!
岁月在一点点地轮回,我无法阻止飞逝的时光,也无法挽留渐渐老去的人生,但我仍然可以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心怀远大,天地更阔!眼界变宽,世界拥怀!或者,春天就是要以这样清新的味道启示我:淡泊云天!
其实想想,人时常地就把一些怨愁烦扰都归咎于春的迟来、夏的早逝、秋的凄楚、冬的寒凉,殊不知春天再迟,百花自开;夏再早逝,也有璀璨;秋再愁苦,还有收获;冬天再冷,终有阳光!我们常常可以很容易地原谅一切,却终究不肯放过自己,只要肯敞开胸怀,世界也许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乱而繁杂。
有些风景,需要换个角度才能够欣赏到不一样的美丽;有些事情,需要转个弯看看才可以有所顿悟。
春天,就是要在这样的洁净之后才会有清新出尘的味道!
拢一把雪花,浴净凡心,让那份淡雅随心而来,深浓了生命!
春天,在不一样的味道中,款款走来......
春天的味道散文
每当打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中未免想起院子里的迎春花将谢,那一群蜜蜂来了又去,这是春天的味道吗?
春天是一个季节,是几万或者更多年份以来就有的季节,而花的味道就在这个季节里最先浓烈在自己的周围,淡淡散落在院子里,随风而逝在春天的空气里。我很羡慕四季如春的地方,那里常年花开不败,四季鸟语花香,走在城市亦或田野,身上都有不同的花的味道。
春天在我们这一年只有一次,就像人生,我们一辈子也就是来到人间一次。无论是辉煌还是低调的,一生,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从古至今对于春天的悲叹,赞颂和悲欢离合的咏叹的诗文多如牛毛,就是我们对人生的短暂,对于春天的留恋,对于我们睹物伤情的一种寄托。春天尽管可以常有,就像我们一些地方四季如春一样,然而花可以常开,但是人不可能常在,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如何对待春天,如何对待自己,都是我们人生抹不开的话题,也是我们一生中都在考虑的事情,就像唐朝诗人崔护写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们一生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春天再来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物是人非是我们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在生命中走过的再回头看的一串脚印。如果我们爱热闹,当然我们喜欢花是常开的,常开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周围都是花团锦簇,而爱好沉静的人则面对花开花落都有这一种宠辱不惊,笑看云卷云舒。当然对待身外的物或者景的态度并不是天生如此,与人出生、成长和读书思考,修身养性都有很大的的关系。《红楼梦》上写林黛玉就是上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个道理,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 所以倒是不开的好”。而从小寄人篱下的感觉让林黛玉更是对花谢的悲情,对于自己的命运无法掌控之后的伤情的抒发:“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其实我们都是在一种自伤和他伤的情景下生活的,只是面对我们生活的外在情景不同的想法导致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同时不同的态度有强化了我们的想法。
相反对于生活无忧,而对生活充满优越的贾宝玉,就对花开花落的态度又完全不一样。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对于相聚则是另一番的想法:“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无论是希望花开还是花落,都没有改变春天的性格,春天就是要让鲜花满地,春色满园,要让一种生命的勃发在很短的时间里尽情的呈现出来,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像一个黎明开始的一天清晨、一年之中的春天,我们何不也让自己的蓬勃的生命大放一次异彩,在春去夏来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会有这样的感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当一个地方春天会结束,热爱自然的人就会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样另外一个春天,当春天真的结束时自然会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感觉。
春天味道自然有花的味道,花开自然又花落,人生亦复如此,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不虚此行,就如春天所有的生命在一个冬天沉睡之后奋然生长一样,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那种对自己生命的追求,甚至是高于生命的对后代的延续的精神都让我们宇宙中最高等的人类都为之汗颜。春天是生命勃发的季节,也是我们播种的季节,古人说: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如果不在春天播种,我们就没有未来的收获,没有年轻时的努力,那么又怎么会有年老时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境界呢?
细细品味春天,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新沂郇明春
春天味道爱散文
春天
窗外,桃之夭夭,黄花点点,我看到春苏醒后的欢快跳跃,感觉风轻盈地舞过耳边。我的身体像一节生长的树,在微风中舒卷。亲爱的,我们去踏青吧?夜里等她回音,也等天亮,佯装翻书,不经意地翻,她会答应么?是三月初?还是三月末?能成行么?后来迷糊中,梦里全是芳草悠悠,鲜花朵朵,她,伫立中央,笑靥如花。
清晨,接到她的讯息,字不多,同你。便雀跃,欢喜。想必花儿地邀约,谁也不忍拒绝。只是喜欢在春天来时,去拜访漫山遍野的花草,谈谈情,叙叙旧,偶尔折几枝迎春回家,插在玻璃瓶里,那黄的热烈,艳的灿烂,就当明媚自己的心情。
一直觉得所有的花中,迎春是为我而开。不单单名字有它,单是那一意孤行的抵缠,那浓烈而又肆意的怒放,那早春里一点点忧伤的瑟瑟,那瑟瑟下的坚持,何尝不是自己?只道喜时去看,看出愉悦。悲时去看,看出禅意。有时真盼自己就是株植物,静默生长,淡看风月,不言悲喜。
味道
清晨,阳光一点点渗进屋内,同时渗进的,还有同学的邀约:“中午,香天下火锅,聚。”
“懒懒的依旧。火锅两字,并没有立刻撩动我冬眠的心,一直以来,它并非是我的最爱,在我的印象中,它只是那么淡淡的存在。中午,香天下火锅,聚。”
“懒懒的依旧。火锅两字并没有立刻撩动我冬眠的心,一直以来,它并非是我的最爱,在我的印象中,它只是那么淡淡的存在。但有时,爱的发生,只需一瞬。”
进得香天下入座以来,味蕾的激活,由一片酥肉开始,随后,鱼丸,肉丸,牛毛肚尖,菌菇,各式蔬菜……随着长筷滑入鸳鸯锅内,游弋,沸扬,沸扬,游弋。长筷如梭边鱼,在唇齿与锅中飞舞游走,每一次地捕捉,都准确及时将纯粹而又通透的麻辣,送至唇边。咀嚼,回旋,咽下。一派洇染的嫣然,由食道滑落,向深处泅渡,片刻,让人有所迷离。等到适度的麻从食道退去,滞留于喉咙,升腾出一股清爽而又浓烈的香来。那若有若无的香,环绕于唇齿,久久不散。味道,有时候就是一枚小针,从舌尖轻轻刺入,抵达灵魂深处,涌起爱的暖流。或许,情感的升温,只需一锅滚烫的麻辣。体贴的下菜,布菜,夹菜。酣畅淋漓的食与味的交流,低温的心,慢慢变热,放下戒备,在一片烟薰火燎中,露出真性情。
对的`氛围,对的人,对的口味,对的打开方式,俘虏了等爱的心。
爱
阳春三月,桃花朵朵。闭门说爱呀爱,有些寒意。得出门找,哪怕是一颗小草,一朵小花。
想想,明媚的春日,吃着袅袅的火锅,赏着花,聊着从前,那份包着温暖的快乐和畅谈,会不会让我们这些身处忙碌的人,有种莫名的心安和知足呢?聊着聊着,往事在春天上演,舌尖上开出的春天里,我们仿佛还是少年,原野,山岗,小溪,我们拉着手,一路追随,看草儿疯长,花儿怒放,溪水流淌。回忆珍贵,在于回不去,回不去的,除了记忆中的场景,还有那味道。那徘徊在时光深处,从胃部,从喉咙,从舌苔,延伸到唇的渴望和余香,在每个寂寞夜里,让人一次次的黯然销魂。时间如同流水,不动声色,就这么日复一日的从晨昏琐碎,从一日三餐中漫淌过去。
喧嚣的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不变的是那些记忆中伴我们成长,给予我们安暖和妥贴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散文
春天就像老房子着火,噼里啪啦就曼延开来。
没有人知道是哪棵树最先开始发芽的?也没有人知道是哪朵花最先开始含苞待放的?
仿佛一夜之间,山青了,水绿了,花开了,鸟鸣了。
春天就这么轰轰烈烈地走来了!
报春花、杏花、桃花、梨花、樱花,紫荆花……等等争先恐后的在树上爆炸开来;
地丁、水仙,郁金香、风信子、牡丹……也都不甘寂寞的你争我抢地迎风招展。
微风吹过,空气里氤氲着浓郁的花香。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满满的春的味道。
走在春天里,闻着春天特有的气息,我们的眼睛,依旧在寻寻觅觅。
你看,田间地头上,荠菜、折耳根、香蒿、马齿苋、蒲公英、蕨菜、香椿……一大波舌尖上的美味,吸引着众多的红男绿女们,把它们采回去做成美味佳肴,美滋滋地把春天都吃进肚子里。
春天是这样的美好,总是令人无限眷恋。
小时候,我是极喜欢春天的。
不仅仅是因为春天有红花绿草,也不仅仅是因为春天有美味的食物,更多的是因为春天有满山遍野的绿茶。
小时候,家贫,家里有指望的经济来源之一就是茶叶。我们的学费、化肥、人头税,都指望着春茶来解决。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的最南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原产地。
我记得每年清明节前到谷雨前这段时间,都是乡亲们最忙碌也最快乐的日子。
每天天蒙蒙亮,大家都挎着篮子上山采茶了。
清明节前的茶叶称明前茶,因为这时候气温还没有完全回暖,所以茶树上长出的新茶并不多,而且大多呈芽状,尖尖的,鲜嫩欲滴,爸爸叫它“雀舌。”因为物以稀为贵,所以这时候的茶叶最值钱。
明前茶因质嫰、形美、汤清、味纯,是信阳毛尖中的极品。当然价格也不菲,是普通茶叶的n倍。
当然,这么贵的茶叶,我们自己是舍不得喝的,这就像那首《蚕妇》里写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样,真正能喝上这么好的茶叶的,都不会是种茶人。
清明节过后,天气回暖,茶叶便像雨后春笋般刷刷冒了出来。至谷雨时节,这期间的茶叶也是极好的,所以价格也合适。
爸爸是我们村数一数二的炒茶能手,也是炒茶极讲究的人。
每次炒茶前,他都会把专门炒茶的锅洗得干干净净,包括周围的角角落落。把炒茶专用的扫帚、筛子、烘茶篮都洗净凉干,绝不让它们有灰尘和异味。
为防止长时间未用的锅,烧热后产生铁腥味影响茶叶的味道,爸爸会提前在野外摘一大把锯麻叶洗净凉干,炒茶前先把锯麻叶放锅里面炒一下,说是这样可以祛除铁腥味。
茶叶味道的好坏,取决于杀青的火候和份量。所以爸爸在杀青前,总是将茶叶称好,一次二斤左右,火也是他自己掌控好,然后再指挥我们注意添柴。
杀完青后,爸爸会把茶叶放到锅里炒至半干,然后搬个凳子坐下来,用手将茶叶甩成条,这样茶叶才有卖相。
成型后,爸爸会将茶叶扫到筛子里,然后细心地铺到专门烘干茶叶的竹篮里,放到有微火的火盆上慢慢烘干。火盆里的火绝对不能大,否则将茶叶烤糊了就前功尽弃。
茶叶烘干后,爸爸还会拿麻筛将茶叶轻轻筛一下,将细沫沫筛下来,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又清又纯,所以爸爸的茶叶总能比别人卖得价格更高也更快。
整个春天,家里都氤氲着茶叶的清香。
受爸爸影响,我也极喜欢喝茶。每次爸爸品尝自己炒的茶叶到底味道如何时?我也会拿起杯子和他对饮,久而久之,我也能知点皮毛。
有时候茶汤红了一点,我说:“老爸,杀青的火大了点,”爸爸会笑着点点头。
有时候茶汤很淡,我会说:“老爸,杀青的火小了点,”爸爸也会微微颔首。
谷雨过后,茶叶的价格便降了下来,因为无利可图,收茶叶的人便不来了。
由于天气回暖,茶叶开始疯长,妈妈和姐姐她们摘回来的茶叶,爸爸依旧用心地炒了出来。寄一些给远在北京的舅舅和小姨他们,让他们品尝一下家乡的味道;送一些给大山深处的姑妈她们,让她们体会娘家人的关爱。因为爸爸的手工茶老道而精致,以至于舅舅每年开春都写信给爸爸,叫他多寄点茶叶给他们,说爸爸炒的茶叶,比他在北京花高价买的高档茶叶还好喝,爸爸很是开心和满足。
就连我,因为喝习惯了爸爸炒的茶叶,嘴也学刁了,每次走亲戚,看他们泡茶叶的汤的颜色,我就知道那茶好不好喝。对上眼的,我就接过来喝一杯,看见茶汤不佳的,我就推辞说我不喝茶只喝白开水。
后来我外出打工,南来北往的辗转着,行囊里总忘不了装一包爸爸炒的茶叶。那是春天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让我一颗漂泊的心,在氤氲的茶香里铭记着冷暖自知。
婚后,因为迷恋老爸炒的手工茶,每年的谷雨前夕,都会去他那里摘几天茶叶,让老爸炒好后拿回家喝。
每当我的左邻右舍来我家小坐时,我总会拿爸爸炒的茶叶招待他们,细瓷的茶碗里,清亮亮的茶汤,扑鼻而来的茶香,常常让他们赞不绝口。
因为我家后院有个露天平台,每年的`冬日午后,无风有阳光的日子,邻居们总会聚在我家后院喝茶聊天。那是一段闲暇的时光,因为长冬漫漫,极无聊的我居然跟他们学会了织毛衣、纳鞋垫、绣十字绣。
来德国后好长一段时间,还特别怀念那些个和他们谈天说地,品茗学艺的美好时光,那浸着茶香的日子,一直在心头萦绕。
其实那时候,茶叶早已不值钱了。
因为随着席卷全国的打工浪潮,凡是能走的人都被卷入了城市。
茶园里杂草丛生,茶树也无人打理。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了,他们都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城市里追梦去了。
每年去爸爸那里摘茶叶,看着起来越萧条的村庄,和越来越多荒芜的土地,我的心一阵阵难过。曾经村庄的繁忙和热闹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除了荒凉还是荒凉。
春天那熟悉的味道里,好像缺失了什么?
昨天和爸爸聊天,无意中又提到茶的话题,爸爸说:“牢山那近百亩的茶园,早就被村里卖掉了,承包者将所有的茶树都毁了,种上了杉树。村民们的自留茶树,也无人采摘了。二百多人的村庄,现在不足二十人了,都是老弱病残,那些从前当宝贝的茶树,现在都自生自灭了。”
我听得一阵唏嘘不已。
我知道,我喜爱的春天,终将在历史的长河里,被洗刷被更新。
那些熟悉的人和事,连同那些熟悉的味道,渐渐被时光掩埋,成了永恒的回忆。
春去春又回,却再也带不回我喜爱的春天的味道了……
春天的味道的散文
又一春,又一日,蓝天、白云,百花齐放,虫鸣鸟叫,好不惬意!
我的春天在那田野深处,枸杞尖、野芹菜、草豆的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余情绵绵中……
儿时所有的记忆都是萦绕在爷爷奶奶的膝旁,在田野深处撒欢,闻着那些醉人的清香,然后看到奶奶不时的张望和宠溺一笑,小小的我便更加卖力的在夕阳洒下的余晖里手舞足蹈。
奶奶不是亲奶奶,她是爷爷的填房,一生无女的他们,在我出生后如获至宝、视若己出,恨不能为我摘来天上的星星。
你可以想象一下吗?八十年代初,独生子女刚刚开始,农村某个人家长房若生出一个孙子,那是何等稀罕,而我,却偏以一个丫头片子的身份在我们家荣宠至极。
爷爷奶奶是如此爱我!
爱,体现在变幻不断的一日三餐里。那个时代物质条件有限,可我的味蕾从没有委屈过。
春天,滴着露珠的菜尖清炒后,就着一碗糕米粥是我的早餐;中午记得最深的就是炖蛋,鸡窝里热腾腾捉来的;晚餐,就是那些小时候叫不出名字只知道很鲜很鲜的小菜。
奶奶会把野芹菜拌上豆干丁,洒上麻油,或者清炒,一丝丝香甜和淡淡的药草味,弥漫在我长大、结婚、生子到现在的生命里,且日渐清晰,难以忘怀,常常在冬天里就翘首以待,想象着来年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盎然。
草豆蛋花汤,一直固执的认为,惹论最清香鲜美,舍他其谁!嫩得能掐出水来的尖尖儿,和蛋花在沸水里亲密融合后,吃出的口感还是清清脆脆的,再喝一口汤,那个鲜啊没法用语言来形容。
枸杞尖,略略有一点苦,只记得爷爷会割一点肉丝回来,清炒,教前两种印象没那么深刻,现在也不多见。
每每到了春天,我就会变得迫不及待,去那一处张望。所幸,家乡拆迁得面目全非,唯独我的“野菜园”还是完好如初,欣欣向荣。
我的女儿也是吃野菜长大的孩子,带着她,仿佛就是儿时的我,会去追蝴蝶,釆野花,也会去研究某个洞穴到底是田鼠的还是蛇的,亦或者摘了一种不知名的草兴致勃勃跑来炫耀,以为自己又寻到了一种新的野菜,不厌其烦的去翻找书本对照……
说一个野芹菜吧!
野芹菜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沼泽地或湿地,它的嫩茎及叶柄供作蔬菜食用。该水芹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其中以钙、磷、铁等含量较高,经常食用该芹菜具有清洁人的血液,降低人的血压和血脂等功效,所以说野芹菜既是食用又是药用的高档无公害草本蔬菜。
《吕氏春秋·本味》曰:“菜之美者,云梦之芹。”云梦即楚地,说的就是楚葵。商朝的食神伊尹也说:“菜之美者:寿木之华,赤木之叶,阳华之芸,云梦之芹”。晚年在四川居住的诗圣杜甫,在《崔氏东山草堂》里曰:“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美哉!美哉!
总之,这一幕常常让我心安,如那飞鸟云雀,或者白云浮动,带走爷爷奶奶故去的伤痛。
满载而归,野芹菜炒豆干洒上火腿丁,草豆蛋花汤,久违的春天的味道。
感恩,大自然给予的馈赠!
春天的味道经典优美散文
立春之后,天气忽冷忽热,乍暖还寒,这多少让人难以适从。下过两场淅淅沥沥的雨,大地阳气回升,春天就在一次次不经意的凝眸中来到身边。
小城的季节似乎永远不太明显。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人,高高大大林林总总的楼,一辆辆的车构成亘古不变的风景,也只有在公园略显广阔的上空,一片片飘飞的风筝上,在大街的柜台里红红黄黄的冰糖葫芦和菠萝上,在骑着电车少女优雅的羊毛衫和裙裾上,稍微有点春天暗淡模糊的影子。
村庄里,自然是另一番惊奇的发现,虽然风是一样的凉,清晨是一样的冷。一个上午,阳光暖暖的晒在身上,在邻居家聊一聊天,感觉到十二分的温暖。昨夜睡得很好,可仍然有了袭来的困意。天还早,不到午饭的时候,总要找些事情打发时光。不用着急,时间对村里的人来讲只是做事情的保证,好像根本是用不完的。小院子里,没有风,温暖更强烈些了,相信花也许明天就会开了吧,葡萄藤上明天也许会挂上果了吧?顺手拧一拧水管,冰封了一个严冬的水“哗哗”的倾泻,急不可耐的,诉说着憋屈和焦灼。端一个木盆,洗几件衣裳,手浸在凉爽的水中,刚开始的刺骨会渐渐转变为适应后的惬意。母鸡在身后传来几声得意的吟唱,蓦然回首,一人高的鸡窝里跳下来一只母鸡,原来它已经开始下蛋了。
此时的菜园本来是没有吸引力的,没有茄子也没有白菜,什么也没有,干巴巴的土地一览无余。可是,已经有几家人在忙碌中开始种蒜了。天空一碧如洗,偶尔飘来几片闲散的云,远处有隐隐的青山,近处是空旷的田野,小河绕村似带子束在山的腰间。刚翻开的`土,黝黑的湿润,一篷干草的根生机盎然的蹦出来。老大爷神态从容的摆弄农具,开出来几道深浅一致的沟来。小路上儿媳妇挑一担水,很久不用扁担,脸上微微冒汗了,水在桶中,在漂浮的草棍下颠簸不定。水浇到沟内,土地大口的吐纳吸收,快乐的情绪感染得老大娘也舒展开了皱纹,她小心的把剥好的蒜瓣摁在泥水中,一会功夫,沟内的蒜俏皮的只露出来头,像极了一串串珍珠项链。小孙子玩水很高兴,一只脚踩跑了水,湿了鞋,在母亲的呵斥声中又把泥巴糊在小脸上,露着牙嘿嘿的笑。
和小城相比,村庄的人是很奢侈的。拥有皎洁明净的生活滋味,也有了一颗敏感本真的心,最容易在春天最初的况味中陶醉。
村庄和春天,是一种绝好的珠联璧合。
关于春天的味道优美散文
春是四季之首,万物在这个季节里开始复苏,用朱自清先生的话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当春天的脚步悄悄临近,我们眼前的景象也换了一幅妆容——花开起了小骨朵,草从土里钻出了头,树木的枝杈上滋满了嫩芽,河水也收起了厚实的“被子”恢复了生机。
这样的场景足以唤起我蛰伏了一冬的活力,但更打动我的,是那些弥漫在春天里的味道。
天暖和了,我有提前一站下地铁,步行走到单位的习惯。从地铁密闭的空间里走出来,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出地铁站一路向北就到了南护城河。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河水彻底醒来,你尚未见到它的模样,就已经能够闻到它散发出的浓郁味道,这味道清新中伴着些许腥,尤其是在清早很提神,让人不禁要快走两步,好早些看到河水的样子。每当走到桥上看到河水的样子,我都忍不住要放缓脚步尽情地向西眺望,在这座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它就像一条玉带平整地铺在那里。它和这座城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它被用来输水、排水、防御、运输。而今天,它让这座城变得更美,也给生活在沿岸的市民平添了无限的乐趣。春天河水的味道就像一坛老酒,尘封了一冬后,散发出醉人的香气。顺桥而下,来到护城河岸的甬路,再向西走近三公里我便可以到达单位。离河水近了,春的味道也就愈发浓烈。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土地松动了,植物也重新焕发出生机,绿化工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了。当一股股清水在胶皮水管的引导下洒向路边的植物,土地和植物在水的作用下迸发出的味道简直沁人心脾。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乡土气息”吧!经历过漫长的严冬,春天里的土地已经舒活了筋骨准备承载万物,植物正跃跃欲试准备新一季的绚烂绽放,而它们就像彼此暗恋的人,想走在一起却又不肯捅破那层窗户纸,于是就扭扭捏捏地彼此羁绊着。水似乎看出了它们的心思,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红娘”的角色。在水的作用下,土地和植物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散发出了沁人心脾的`香气,也透出勃勃的生机。
河水解冻了,给喜欢钓鱼的人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沿河岸一路向西,每走一段就会有三五成群的人在享受渔趣。与河水及“乡土气息”的自然味道不同,渔人身上的人工味道最香,这味道主要来自于他们调配的饵料。有人说鱼的记忆力最差,所以常常咬钩被捉。但每每闻到这诱人的味道时,我常问自己如果是鱼,是不是抵得住这味道的诱惑?也许我也会咬钩吧,因为在我看来,这味道像极了我儿时爱吃的福利饼干,看起来很普通,但拆开袋马上就奶香扑鼻,捏起一片放在嘴里越嚼奶香味越浓,即便是吃完了,也能让人回味很久。当然鱼是来不及回味的,一旦要钩嘴上就会伴着穿刺的剧痛,再想想要以嘴上的这个洞为着力点,承受身体的全部重力被渔人拉出水面,那滋味一定是痛不欲生的,想到这里也往往能叫我脊背一阵发凉,所以面对诱惑还是谨慎些好。
春天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也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味道,而我所提到的只是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稍加留意你还会发现更多的惊喜。感谢春天,用味道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 春天的味道记叙文
★ 春天的味道作文
★ 春天 散文
★ 枣子的味道散文
★ 阳光的味道的散文
★ 家的味道的散文
★ 青苹果的味道散文
★ 夏天的味道散文
★ 父亲的味道散文
★ 描写秋天味道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