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祭母-亲情散文(共含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位少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祭母-亲情散文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岁月是如此匆匆。又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祭奠亡灵的日子了。我踏着渐暖的和煦春风,向母亲的墓地走去。
远离了都市的喧嚣,走进了城市边缘的乡间小道,仿佛听到了初春牧童的笛声在随风飘荡。沉甸甸的心情,伴着对母亲的永久思念,迈着越行越慢的脚步,一步步走向母亲那安息的地方。
来到母亲的.墓前,轻叹了一口气,对安息在这里十八年的母亲轻轻的说:“妈,我来了,有半年多没来了,想我了吗?”声音是那样的轻,我怕惊醒熟睡的母亲。
跪拜在您的墓前,向您倾诉着您走后所发生的一切,无论哪次我来,都会对您说上这些话,您总是不厌其烦的听我唠叨着。我边说着,边为您摆放着送给您的礼物。把您喜欢吃的、用的都摆好后,我点燃了三柱焚香,祈求过路的众神保佑您在天堂永远平安!
几缕香火袅袅升起,地上的冥纸在清风的吹拂下,像黑蝴蝶一般在空中飞舞,缭绕的烟雾随着清风东摇西摆,我在泪眼模糊仿佛看见您在那烟雾中在向着我微笑。
此刻,我又看到了慈母拄着拐杖,站在风雨中在家门口等待我放学时的身影;耳边仿佛响起慈母亲在病榻上,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名字时的声音……
几个男孩追逐的嘻笑声让我从幻觉中走了出来,望着渐息的纸火,我想母亲把我送的钱收起来了。清明时节思念如风,飘向那遥远的天边,带去儿女对妈妈的祝福,这祝福永远。清明时节思念如雨,湿润了青山绿草,带去儿女对妈妈的思念,这思念永恒。
朗朗乾坤,茫茫人海,芸芸众生,难见我母的慈容!虽然您永远离开了我,但我一直相信,九泉之下,您不会孤独,因为有我的爱,永远陪伴着您!您就像我生命中的一滴水,在我心中这滴水虽然消失了,但这滴水的精神却会永远滋润我,谢谢您,您永远是我的全部,我的寄托。
慈爱的母亲,你离开我们十八年了,但女儿没有忘记您。现在我也为人母,更能体会您作母亲的艰辛,此刻女儿更加想念您。
亲爱的妈妈,祝您在天堂永远平安!
悠悠母亲情散文
早有心愿,回老家看看公公婆婆。正值周末的日子,我们带着儿子回乡下看他们。早春二月的天气乍暖还寒,但透过车窗的阳光和拂面而来的春风却带给了我无限的温暖。结婚二十多年了,这条路我走了一次又一次,但这次回家我更是归心似箭……
二十多分种的路程似乎很漫长,终于到家了。我急急忙忙下了车,推开熟悉的大门,婆婆满脸笑容地把我们迎进屋里。她又是倒水又是给孩子找吃的,不停地为我们忙碌着。当她用颤抖的双手把一杯水放到我面前时,无意间我发现婆婆虽然开心地笑着,却掩藏不住她憔悴的面容。一个多月未见,她的头发似乎又增添了许多银丝,皱纹里镶嵌着些许疲惫。她的脚上穿着一双自己手工缝制的黑条绒新布鞋,白塑料底子,鞋帮还镶着白边特别显眼。奇怪的是她鞋后跟趿拉着,双脚还不停地变换着姿势。我不由得问婆婆:“妈,你是不是脚疼了?”婆婆挤出一丝笑容,轻轻地“哦”了一声说,“脚上骨节疼痛,这都是老毛病了不碍事。得知你们今日要回来,我想着你们不是买房、买车,就是供孩子上学一个个都不容易,我就怕你们回来花钱又给我们买一堆东西。昨天上午,我乘坐邻居的三轮车去镇上买了点你们爱吃的东西。时间不早了,我担心你爸吃不上午饭上火会生病,就扛着一袋东西走了二个多小时赶紧回来了。这要是搁在十年前,十几里路我顶多一个小时就走回来。看来老了,不中用了!”
我听着婆婆一句句地诉说,想着她对孩子们的真心牵挂,内心一阵阵酸楚。婆婆就是一个时刻想着别人,唯独忽略自己的人,她似乎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婆婆也是70岁的人了!她出生贫寒,从小过惯了节衣缩食的日子,嫁给公公后几十年来一直是勤俭持家,生怕浪费一粒粮食,多花一分钱。公公十年前确诊高血压、脑出血、大脑萎缩老化,经常忘东忘西常年离不了药,再加他上去年冬天把腰摔伤,生活一直不能够完全自理,都是婆婆一个人没日没夜毫无怨言地精心照顾,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耐心地服侍,公公现在才能拄着拐棍出来走动。我想,要不是婆婆的悉心照料,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我们哪能安心做各自的工作?
“小淇快尝尝这玫瑰饼,这是你二姑旅游带回来的,听说还是云南特产呢!”婆婆翻箱倒柜找出许多吃的,不停地让儿子吃这吃那……此时此刻,婆婆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炎热的夏天,她为了填补家用背着儿女到城里帮人刮砖,不敢到我们姐弟四家吃饭。后来我们得知此事后她尴尬的表情;记得女儿上大学时,她用颤抖的双手把自己帮别人间苗挣来的500元钱给女儿送来时的感人场面;还记得她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种菜,成熟时背回家后,又搭车给儿女和外甥送来时的那份满足……
清楚地记得,那年她胆结石手术四十多天后,正是我家刚住上新楼房。婆婆趁我上班之时,从地下室把大包小包需要搬到楼上的东西,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背上六楼,然后又整理入柜。当我下班回到家时,看见她正跪在地上用毛巾擦着地。我清晰地看到,一串串汗珠顺着她瘦弱的脸颊留下来,流到肩上,浸润衣服。我内心涌过一阵感动更多的是心疼,来不及细想,马上夺过婆婆手中的毛巾,把她扶起来坐到沙发上。当看到她满是老茧的双手青筋凸起,指甲凹陷时,我的眼角湿润了,不由得责怪她:妈,你身体还没恢复,这些活不用你去做,你要好好地休息……没等我说完,婆婆就打断我的话,这都是些手头营生不碍事的!我做的是微创手术,刀口早长好了,在家里我休息了一星期就什么活都能做了。”“你在老家,我们不在跟前没办法帮你去做,现在来了我家里,你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让身体完全康复。毕竟你也老了,身体要紧啊!”婆婆再次激动地说:“你养了两个孩子,除了月子里照顾了几天,就没管过你们。你生下小淇时又赶上你爸生病,除了给孩子吃了些笨鸡蛋什么也没帮过。真是没用啊!钱给你们花不上,连力气都添不上!”她一脸内疚地看着我。此刻,我连忙说,没事,没事,妈,我不怪你。你身体不太好,一年忙忙碌碌也不容易,你对我们的好我都记在心里了。
面前的婆婆让我真的很感动,她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晚辈身上。让我无法忘却的是,生下女儿后回到乡下,正值数九寒天。婆婆担心家里冷,就给我们生了两灶炭火,还时时刻刻陪伴左右。她经常嘱咐我吃东西要趁热,不能洗头发怕伤风。最让我感动的是厕所在院子里,婆婆总是拦着我不让出去。我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婆婆就会说:女人生孩子是最需要人侍候的时候,有日子的一百天,等你百天方便了我就不拦着了……
记得女儿八、九岁的时候,暑假里回老家住了几天。老家山高坡陡种地很不容易,婆婆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里干活,间或还要去给牛割草。回到家里还得点燃柴火做饭,就算再累她都要变着花样做孩子喜欢吃的饭菜。做好饭后,她每次都要把滚烫的饭晾到温度适宜,然后再端到女儿手里,看着孩子吃完,她才满足地去吃点剩饭剩菜。
婆婆是个节俭的人。她总是想着别人,常常忽略了自己。长期地苛刻自己,她患上了胃病,多少次疼痛来袭,婆婆总是咬咬牙挺过去,轻易不吃一颗药。有一次正巧周末,我们骑着摩托车早早地回去看他们。一进家门,见婆婆脸色苍白,坐在炕上按着肚子,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看见我们进来,婆婆一脸惊喜,她艰难地起身,要给我们张罗吃的。我们告诉她已经吃过了,这次回来是叫她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婆婆听了婉言拒绝,轻描淡写地说:老毛病了,疼一阵就没事了。前几天你姐、你弟他们回来也要带我去检查,正好有下乡看病的医生给我检查了,说是胃溃疡,没事啊!你们一个个忙的,我就怕你们知道了惦记。等我哪天去买点药喝上就好了,你们真的不用担心。其实婆婆是怕花钱,她的胃病也是自己平时只顾照顾公公、惦记儿女,忽略自己造成的……
那次回到城里,我一想到婆婆胃疼时的表情,心里就犹如刀绞般难受,虽说她不是我的亲娘,但婆婆的真情早已打动了我。想着往事,更念着婆婆的病情,于是,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治疗胃溃疡的偏方,我马上去药店买了两副药给婆婆送回去。记得那次一共花了四块多钱,婆婆还要给我买药钱,这我怎么能要啊。婆婆按说明喝完药后,多年的胃病还真的治好了!她逢人就说:“是俺的媳妇给买的药治好了俺的多年的老毛病。”我听了深感汗颜,几元钱和婆婆的`恩情哪能相提并论?
婆婆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时时感恩、时时想起的人。20多年了,虽然我在老家加起来不过生活了几个月。但婆婆给予我的恩情,将是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她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在教育儿女的问题上却值得我学习。她从小就教育儿女生活中要与人为善、做事脚踏实地,不和别人争吵惹是非;不能贪图便宜做违背良心的事情,要懂得知恩图报……她的言行影响着我和孩子们,让我的儿女从小也懂得了付出与回报,明白了孝敬长辈,感恩别人的美德。可喜的是婆婆的四个儿女也是个个诚信踏实,家家美满让人羡慕。
婆婆的点滴深情让我无法一一详细叙述,她的勤劳善良有目共睹,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婆婆让我值得珍惜一辈子……
一天很快过去了。离开的时候,婆婆还不忘把两袋蛋糕硬塞给我,嘱咐道:你家一袋,给二的(小叔子)家一袋。回到家记得打电话告我一声……我们走出一段距离,正准备上车时,看见本家大嫂从不远处圈牛的地方下来,我连忙和她打招呼。嫂子看上去面带忧郁,她一脸担忧地对我说:“我家的母牛这几天一直不吃草料,真是糟心了!”“那一定是生病了,找兽医看看吧!”“哪里是生病了!自从卖掉小牛后它就一直不吃,已经许多天了。奶胀胀鼓鼓的,我们也没办法啊!”大嫂无奈地摇了摇头。
“它也是母亲,想孩子吧?它和人一样!”我说完后,抬头看了看母牛。虽然没有看清楚它的样子,但我完全可以想象出一个母亲思念孩子的那份望眼欲穿和牵肠挂肚。天下母亲都一样啊!回头再望婆婆她还站在原地,远远地朝我们张望呢!
可怜天下母亲心!原来动物也和人一样念情。真是悠悠慈母情啊!天下母亲都一样!愿我们每个人都好好珍惜婆婆对我们的爱,就像有一首歌唱的“婆婆也是娘”,家和才能万事兴!
祭母文-伤感散文
窗外寒风瑟瑟,屋内心雨滂沱,公元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初七凌晨3点50分,我亲爱的母亲仙逝,享72寿龄。我以为我是很淡然的人,我以为我能看开生死,然而看到病床上的母亲,泪水不止一次潸然而下,我以为母亲这次还会像原来一样在那一天突然醒来,然而面对症状一点点恶化的母亲,所有的挽留都已没有意义,大限将至,我们的无助无奈,医生的无可奈何,人间此景最悲。母亲是个乐观坚强聪明正直的人,在贫穷的岁月里,她相信日子会好,我自小体弱多病,是她一直鼓励我,升学之路几经坎坷,没有母亲就没有我的今天。不能想,这一去,就是永别。
母亲,女儿为你点燃香烛,天堂有梯,一路走好。
往事历历,一闭目,您的颜容如生在眼底。
母亲,你一定再告诉我,不要哭,您在这一生已经圆满,然而,母亲,您可知道女儿再伤心,也在难报生养之恩。
母亲,当我们把弥留中的您放到床上,完成您不外丧的心愿,父亲就躺在里侧,你们相伴几十年,也许几十年由于不善表达,他都没有说过爱你,我知道他只是不说而已,您的呼吸比在医院很平稳,很像睡着了,就是比平时鼾声大些而已。这时,我们才顾上父亲,他的'体温39。7度,已经腹泻了一天一夜,其实哥哥姐姐早已嘱咐他去看医生,他就是不去,说活着再无意义。这些说给您,是因为您在高度昏迷中已经看不见了,嫁他,您的一生不后悔。
母亲,灵前是孩子们和乡亲们送来的纸钱,十几年前,您一个只是上过几天学的农村妇女作为村民代表,一级级上访,几年努力,终于给乡亲们争来应有的权利,让工厂的占地款回到村民手中,他们一定记得。
母亲,让我再看一眼您如生的面容,下一世还做您的女儿,您还做我的娘。
母亲,二里黄土路,女儿送你最后一程。
母亲,女儿有千言万语,临笔竟无语凝噎。
母亲,如果女儿今夜能寐,一定在梦中等您。
强痛之下语无伦次,所有悲伤都是形式,放在心里才是永恒。守在母亲最后的日子,最后一次手指抚摸母亲的头发,触摸冰冷僵硬的手指,一次次哭倒尘埃。天阴雪降,天地同悲……
清明祭母情感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
淋着细碎的小雨,踩着些许的泥泞,来到妈妈坟前,妈妈,女儿来看您了。
点燃纸钱,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滑落,咫尺天涯,妈妈,女儿却再也看不到您,只能在您的坟前诉说我心中对您的思念。妈妈您在那边还好吗?那里一定很阴冷,记得多穿衣服,照顾好自己。
您在世时,总是照顾我们的冷暖,而现在,我们想照顾您却再也不能如愿。妈妈,您现在身体好吗?腿还疼不疼?肩还酸不酸?您一生为了儿女操劳辛苦,我真想象以前那样,帮您捶捶腿揉揉肩。真想听您讲过去的故事,再为您唱一首<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您一定会欣慰的笑,感动的流泪,感叹着做母亲的幸福,因为,您对儿女别无所求。
妈妈,我知道您一定很想我,因为您常常走进我的梦里,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我……妈妈,我多想和您聊聊天,诉说别后我对您的思念。多想象小时候那样,躲在您的怀里撒娇,看您幸福的微笑。多想象上学时赖在床上不起,任凭您一次次“打”“骂”,然后又为我端来热乎乎的饭菜。
但这一切都不再可能。您不说话,是怕打扰我,您总是悄无声息的.从我梦中离开。每次我都好遗憾,但女儿知道,您是最爱女儿的。
纸钱燃烧着,升起缕缕清烟。泪水模糊了双眼,再多的语言,诉不完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就让这缕缕青烟,带去我对母亲的祝福:祝您在天堂永远安宁,康健!
我会永远想您,给了我人生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清明节散文《祭母文》
呜呼哀哉,儿母竟辞人世。一棺永闭,一堆土埋。养儿等倍赏辛劳,未享片时之福,空操一辈之神。白天拿锄替父一身泥,晚上携儿带女娘自然。搞集体支持儿父工作,耕牛操耙,月落星稀下地耕耘。
儿母在旧社会,出身贫苦家庭。幼年死娘,跟随爹奶。为了生活,儿母七岁就替地主当过个佣人,端茶送水,绣花谋生。怎奈人小灶高,只好椅凳增身,洗碗抹灶,为的是混饭谋生。殊不知苦熬了儿的娘亲!十岁时,年幼的双肩开始当家做主,操持家务,租种地主佃田,自己落得谷头谷脚,生活真够辛苦。儿母三岁就失去母爱,儿的外公因失去生活伴侣致疾缠病,儿母姊妹三人,依仗祖父祖母抚养成人。儿母无兄少弟,因而招赘吴门,五零年间,儿父响应祖国号召,报名参军,操家重担自然落在儿母肩上。儿母艰难料理姨辈出嫁,倾心安葬三位两辈老人入土为安。
白莲水库建成,住宅几经迁徙,最终定居栗林。后儿父任职于村,秉性忠诚,一心为公,家事少问。家务重担自然落在儿母身上。抚养儿辈六女二男入学求知直至操办儿辈婚嫁。在那年代,家大口阔之至真够苦坏儿的娘亲!野菜酸汤,糠头米细,儿母领着一家老小,艰难度日。儿母坚强重负,唯恐饿坏儿辈心肠!人说黄连黄柏苦,可儿母比黄连黄柏更苦!苦命的娘亲,您老为儿辈付出艰辛,其价值实在令人无法估量。这叫儿辈如何图报您的养肓之恩?呜呼痛哉,儿母秉性善良,谦恭淑慎,勤劳苦做,克俭克勤,不舍吃不舍穿针头削铁,不怕苦不怕累沙里淘金!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艰难困苦娘受尽,几十年如一日的娘您总是待人以诚,和里睦邻,遵老爱幼,誉满乡村。
值兹政顺人和,国强家盛之际,真可谓苦去甜来,形势宜人。唯愿儿母长相厮守,饱享晚年天伦。哪料到近年来儿母病痛缠身。儿想替娘受病却无能!纵使千金散尽,难买娘的`寿庚!真个是病入膏盲无药可寻。儿母辗转挣扎,痛不欲生,于中秋月圆之次日撒手人寰痛煞儿心!论岁数,儿母寿值古稀又八,论境遇,儿母不应就此辞尘....呜呼痛哉,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存。
呜呼痛哉,问儿母您最疼痛的骨肉亲生您怎忍心撒手不问?问儿母您最关爱的女婿外孙您怎忍心舍得离分?问儿母您平时最爱人情,今日里众亲邻前来为您送行,怎不见您向众亲邻道谢填情?问儿母您平时最爱热闹,今日里怎听不见您的笑语欢声?千支笔万张纸写不尽儿等的悲情,千声啼万声哭,哭不回儿的娘亲!
儿母养儿勤劳,恩深似海,儿怎报儿对娘的深深愧疚孝未尽,望儿母宽恕儿辈无能留娘细品天年,再望儿母在天之灵保佑儿父百病不生身心康泰,庇佑儿辈家家人安物富,谋望从心!愿儿母一路走好,含笑九泉,永安穴穸!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祭祖母-亲情散文
在这个春末夏初轮回前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阵急促的电话声顿时打断了我一如既往的平静,电话的那头,父亲颤抖着声音断断续续的告诉我说,我那善良而慈祥的祖母几分钟前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个晴天霹雳的噩耗居然就发生在这样温暖祥和的日子里!虽然仅只一刹工夫,我却恍如隔世,生死两茫之间竟是如此判若霄壤。我随即收拾了几件衣服,匆忙的赶上了返家的列车,然而,当真正见到祖母安静如睡着了似的躺在那儿的时候,我却异常的并未痛哭失声,为此,直到现在,每次无意中记起,一种莫名的内疚感便会顷刻间吞噬了我的良心。
祖母的遗体是在我到家第二天那个夕阳如血的黄昏下葬的,全家人遵循她生前遗嘱,把她与祖父相邻而埋,这天,除全家人和亲戚朋友外,几里外的乡亲都前来吊唁,还有几个我到如今都不知道姓名的神情漠漠的陌生人必恭必敬的站在那里,悲痛如烈焰般摧残着在场的每个人,它燃烧的欲望像山洪爆发一样充斥在整个山头。祖母走了,她真的走了,她是带着她平素关心和爱护的人的悲伤悄悄的走的,她生前始终努力维系着虔诚和善良,等她真的离开时,又岂能保持住她爱的人控制眼泪的坚强?
实话说,祖母的青春时代是在欢乐和愉悦中度过的,她生长在一个其实算不上十分富裕的地主家庭,但总的说来,衣食还是无忧的,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当时对未来有多么美好的憧憬啊!然而,当她不顾父母反对与祖父两情相悦走到一起组成家庭以后,一个少女的美梦就被残忍的扼杀在以后若干年痛苦的日子里。
那是一个灰色的年代,那是一个常冠以“地主”头衔的特殊年代,也就是每每听祖母讲起时湿润她双眼的年代。
幼稚时的我常常在祖母身旁绕膝,听她讲那些似懂非懂的古老故事,有时候,她自然的讲到她自己,她饱含深情的给我讲起她是如何见证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饥荒肆虐的年岁的,很幸运的是,当时她们家还可以勉强糊口,正是如此,她家也常常施舍一些当时视作佳肴的麦麸粥给在路边奄奄一息的人们,但尽管如此,他们却常常因眼铮铮看着快病死或饿死的人们而无能为力时痛苦不已。唯一支持他们继续这善举的是他们心里永恒的信念:灾难的黑夜终将过去,幸福的黎明就会到来。
然而,这可怕的黑夜,一直持续到解放以后,直到祖母去世的时候都没明白为什么那个深恶痛绝的“地主”头衔生硬的加在了他们头上。这个可笑的名义,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它无情的摧残了一个从来以善良和虔诚闻名的人的身体和灵魂,甚至连她的家人都没有幸免于难。那时听祖母讲起,就在他们在田里卖力干活的时候,一群被称作“红卫兵”的年轻人疯狂的跑来,然后不由分说的被抓到当时专门用于“批斗”的石台上去,他们被恶狠狠的按跪在地上,一顶早已准备好的高高的帽子莫名其妙的就戴在了头上,那帽子上赫然写着“打倒地主土豪劣绅”的几个大字。接着,就该是他们老实交代曾经欺田罢市、迫害乡民以及那些早在他本子上罗列好的罪不可赎的勾当了。那时侯,你决然是没申辩的机会的,只有承认和服从才是免于责罪的唯一方式,可是,我是知道的,因为周围年迈的老人告诉了我,到后来,结局都是祖父常常被拔一摞胡子然后再一顿毒打后草草收场。我可怜的善良的祖母哦,她是知道的,那些“红为兵”小时候曾是她多么疼爱的孩子啊。
祖母有三个孩子,实际上是四个,有一个在他七岁时就夭亡了,至于原因,我也曾多次询问过她,可她经常避而不谈。当时他们一家人仍然过着艰辛的生活直到我出生以后才渐为乐观。虽然如此,一家人却生活的其乐融融,我记得祖母那时候经常跟我们说的一句就是,“只要有决心,肯吃苦,日子会好的,会好的”,那时候于我,却异常盼望着春节,原因就是,祖母又可以给我擀一碗一年才能吃一顿的香喷喷的饺子。而大姑,父亲,二伯他们就不这样想,他们却是乐于年夜饭上祖母年年唠叨的姐弟之间要如何如何相亲相爱、如何如何互励互勉,并且,我发现,他们还喜好于此。这在我当时,的确是个大大的疑问。
是正气抑或是命运的春风终于驱散了笼罩在大地上的黑暗,唤醒了一个正义的真实的崭新的黎明。
可是,正当摆脱了不问青红皂白便将善良的人无辜迫害的那个飘摇可怕的'年代,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之时;正当那些打着维护国家正义而实际上假公济私贪财忘义的人绳之依法,善良无辜的人还之清白之身之时,我的祖母,我亲爱的祖母,她却永远离开了她爱着的同时也爱着她的人。
我诅咒,我诅咒这个瞎了眼的老天;
我诅咒,我诅咒那无情的不肯停留的时间;
我诅咒,我诅咒那个魔鬼似的年代;
我更诅咒,我诅咒那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卑鄙小人!
窗外隐约传来了多么欢快的歌声和多么甜美的笑声啊!
然而,一种莫名的悲怆忽然从某个阴暗的角落悄悄的爬上了我的心头,它来的那么随便而意外!恍惚中,它又倏地势如破竹的穿行到千里之外,停留在了故土那片熟悉的小山冈上了。。。
宇宙巧妙的导演了一场永不落幕的戏剧,时间却蜕变成了取缔角色的罪魁祸首。我们极度悲痛于一个角色的光耀下台,我们更该感恩于它对另一个角色予以的馈赠!这馈赠,也许正是活着的人能够演下去的生命源泉。
[后记:祖母是在盆骨骨折六个月后去世的,遗憾的是,当全家人将她送到医院,医生却因祖母88岁高龄而拒绝手术,之后,祖母一直靠那根本缓解不了多少疼痛的药物维持生命,在我陪伴她的2个月里,她从未说过自己疼痛,甚至连痛苦的表情都没让我看见,我知道,她是怕我们家人看到伤心,可我们揪心的痛苦就是在不表现痛苦的本身。有时候,我常想,祖母的离开于某种意义是解脱吧,对她,也是对我们。]
公元20XX年4月5日,孝男清华携女,虔具素酒醴之奠,致祭于先慈母之灵前,吊之以文曰:
生死永诀,最足伤神。
不幸吾母,一别辞尘。
忆思吾母,克勤克俭。
呜呼我母,一生艰辛。
吾母一生,勤俭持家。
忠厚善良,和睦邻里。
吃苦耐劳,勤事桑麻。
品格高洁,与人为善。
勤思敏行,朴实无华。
志存高远,骨气堪夸。
日夜忙碌,苦度长春。
养儿育女,诲训成人。
操持家务,百事殷勤。
迨生永辈,苦育成人。
宜家宜室,德淑品顺。
如斯贤良,应寿百旬。
职尽内助,居贱食贫。
劳劳碌碌,万苦干辛。
具斯淑德,宜寿百旬。
菽水承欢,略报深思。
一病归天,魂散魄分。
胡天不祜,过早亡身。
速去冥府,弃世辞尘。
哀哀儿女,百喊不闻。
同林寂寞,泪湿衣巾。
阴阳间隔,怎把言陈。
灵前吊祭,义尽情分。
奠酒一怀,微表爱恩。
九泉有知,来尝来品。
薄酒祭奠,聊表微忱。
呜呼哀哉!伏祈尚飨!
孝子清华携女泣奠
清明是有颜色的。
它可以是绿色,也可以是金灿灿的黄。
许多年了,我一直羡慕老家油菜花开的日子。
清明是有表情的。
清明来了,亲人的泪便来了。
无尽清明,无尽幽情。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陶渊明这两句诗说得多消极。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白居易讲得挺实在。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黄山谷写得最壮烈。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写得特刺耳。
春分一过,清明就到了。
这本是古人踏青的好时光,后来却融入寒食节祭奠先人的习俗,使清明在踏青赏春之际也多了一份慎远追思的感伤。
古人将清新明丽的春之欢乐与生离死别的人间悲酸合为一体,其中藏有怎样的玄机呢?也许,生与死,本来就是顺应自然的轮回,优雅相对才符合人生真谛。
生与死的行走充满诗境,生命才能获得本有的尊严和高贵。
万物复苏之际,人们倾城而出,郊游扫墓,让清明成为生者与逝者合欢的节,这正是先民的大智慧啊。
清明是有触觉的。
它像剧烈跳动的心那样大声,又如与我同声一起吸入的气息那么安静。
清明节,本是湿润的日子。
孝子贤孙思亲深切,而心中流血,眼中流泪,热泪沾襟者,一国之中,东南西北,实不知有几千几百几万人也?
以前的清明节这一天,我总是驱车上千里、数百里,风尘仆仆地赶到母亲墓前祭拜,潜心默念,细细地追思母亲的多难人生。
母亲走了几十了,我的思绪一直处于混沌,恍惚的状态。
内心有种渴求倾诉的愿望却无人能表。
我知道,我该写点文字来怀念我最敬爱的母亲了。
往事历历,母亲您的颜容如生,尽在眼底。
我独坐书房,木然执笔,恍若隔世。
母亲灰暗之面容,憔悴之神情,蹒跚之身影,跃然眼帘,挤满脑海。
积劳成疾多生病根,本应坐享清福,却受尽病痛折磨。
人生夕阳苦熬四百日夜,嘎然而止。
母亲匆忙驾鹤西游,生命时钟永远定格,五十八岁,何其太短。
梦中不见母音容,夜半醒来放悲声。
再无慈母门前盼,泪洒归途履如封。
思母
灵前泣别天地隔,
思绪恍惚无着落。
春来枝头抽新绿,
心寒卧衾梦回昨。
慈母候儿门前坐,
见儿执手笑问多。
相挽回房絮絮语,
夜夜并卧心语说。
鸟鸣枝间唤梦人,
恼怒急赶鸟无着。
再回榻上梦难续,
此情不再泪如梭。
念母
临行坐母空床前,
抚像泣语泪涟涟。
昔别蹒跚依依送,
今无母牵去影单。
柏翠风缓天碧蓝,
心灰神淡意黯然。
三七将至泪难止,
泣问慈母今可安?
忆母
凝望母慈颜,
骤然心惊骇。
何堪母已去,
泣祈是梦哉。
梦醒母安在,
见儿笑颜开。
问从何处来,
唤翁置饭菜。
黄昏榻上坐,
沐足水已开。
欲孝亲不在,
悲伤溢满怀。
★ 祭祖母-亲情散文
★ 经典文章:祭母文
★ 牛祭散文
★ 祭散文欣赏
★ 亲情散文《滴水》
★ 勿忘亲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