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功廷争》原文及注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Nutella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徐有功廷争》原文及注释(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utell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徐有功廷争》原文及注释

篇1:《徐有功廷争》原文及注释

《徐有功廷争》原文及注释

原文: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武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倚赖,至今犹记之。其子预选,有司皆曰:徐公之子,岂可拘以常调者乎?

译文:

徐有功大人每当见到武则天快要杀人了,一定会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同皇帝争论是非。曾经他同武则天再三争论,言词和态度越来越严厉,武则天大怒,令人把他拖出去斩首,他还回头大叫:“即使我死了,法律也是不会改变的。”到了刑场,临刑时才被赦免死罪,但还是免了他的官贬为庶人。这样好几次,他都不屈服。朝廷因为他的持正不阿,到现在还怀念他。

1.色:神情,态度。

2.据:依据

3.尝:曾经

4.犹:还是。

5.顾:看。

6.至:到达。

7.市:刑场。

8.拽(yè ):拖,拉。

9.挫折:屈服。

篇2:《徐有功廷争》原文注解及翻译

《徐有功廷争》原文注解及翻译

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件件都要劳心伤神,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会整天为琐事缠身,在世俗面前夸耀自己的才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句话吧。

藏巧于拙,用晦不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译文】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不可显得太聪明,收敛锋芒,才是明智之举,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太自命清高,要学以退缩求前进的方法。这才是立 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注解】

一壶:壶是指匏,体轻能浮于水。《朝冠子学问》篇中就有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就是指平时并不值钱的`东西,到紧要关头就成为救命的法宝。三窟:通常都说成狡兔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出自战国时代孟 尝君的故事,据《战国策齐策》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 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评语】

说一个人不要锋芒太露,不是教人伪装自己,而是办事要分清主次,讲究方法。常言道: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咄咄逼人,到紧要关头自然会发生功效,这就是中流失船,一壶千金的含义吧。一个人要想拥有足以藏身的三窟以求平安,第一直藏巧于拙锋芒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才华的 修养功夫。而且办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才是。最关键的是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纯洁。不露锋芒,韬光善晦并不影响洁身自好,相反,洁身自好是前二者的基础。

篇3:《关山月》徐陵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关山月》徐陵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关山月①

关山三五月②,客子忆秦川③。

思妇高楼上④,当窗应未眠⑤。

星旗映疏勒⑥,云阵上祁连⑦。

战气今如此⑧,从军复几年⑨。

注释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②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③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④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⑤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⑥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时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疏勒县。

⑦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⑧战气:战争气氛。

⑨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鉴赏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平时的功底。

篇4:《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先观察乡土风俗,暗示了作者的客居他乡;第二首写篱落、菜花、儿童、黄蝶,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作品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⑴

杨万里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⑵。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⑶,树头花落未成阴⑷。

儿童急走追黄蝶⑸,飞入菜花无处寻⑹。

作品注释

⑴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⑵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⑶篱落:篱笆。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深,深远。

⑷头:树枝头。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阴:树叶茂盛浓密。

⑸急走:奔跑着、快追。走,是跑的意思。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⑹无处:没有地方。寻:寻找。

作品译文

其一

春天的风光都集中在柳梢头,挑选一些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上。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的歌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其二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创作背景

南宋王朝偏安杭州。新市在杭州北边,为京畿之地,文风鼎盛,又地处南北通途的要道上;又盛行酿酒,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楼,痛饮大醉,因留住新市徐公店。第二天醒来,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两首诗。

作品鉴赏

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杨万里吉水(今属江西)人,平生嗜酒,此时在新市,身在他乡。作为酒徒,自然先从酒楼写起;作为客人,自然先观察乡土风俗。这第一首诗在组诗里地位远不如第二首诗,但此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闲适心境,为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二首诗所提供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这种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流传甚广。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前两句写农村景色,是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这首诗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外,还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篇5: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原文及注释

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13首。

原文

公门暇日少,穷巷故人稀。

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

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注释

①严少尹:即严武。武自至德二载(757)九月至乾元元年(758)六月官京兆少尹,见两《唐书,严武传》、《通鉴》卷二二0。徐舍人:指徐浩。浩自至德二载至乾元元年春夏间官中书舍人,说见《唐仆尚垂郎表》卷八。

②乘篮舆:《宋书·陶潜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抬)篮舆(竹轿)。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件也。”

③避白衣:白衣,指王弘。据《晋书·陶潜传》载,王弘从元熙中临江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

④否:全诗原作“谷”,据宋蜀本等改。

⑤倾茶碗:喝干碗中的茶。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王維

公門暇日少,窮巷故人稀。

偶值乘籃輿,非關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誰解掃荊扉。

君但傾茶碗,無妨騎馬歸。

《徐有功秉公执法》阅读答案及原文

醉翁亭记 原文及注释

蜀道难原文及注释

《孟母三迁》原文及注释

鸿门宴原文及翻译注释

无题原文及翻译注释

世说新语原文注释及翻译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注释

《相思》唐诗原文及注释

孟母三迁原文及翻译注释

《徐有功廷争》原文及注释(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徐有功廷争》原文及注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