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数学实数练习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gszguu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下学期数学实数练习题(共含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szguu”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一下学期数学实数练习题

篇1:初一下学期数学实数练习题

1.判断题

(1)-0.01是0.1的平方根.( )

(2)-52的平方根为-5.( )

(3)0和负数没有平方根.( )

(4)因为 的平方根是 ,所以 = .( )

(5)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是互为相反数.( )

(6)(-2)-3的立方根是- .

(7) 一定是a的三次算术根.

(8)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零.

2.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数是( )

A.-(-2)3B.3-3C.a0D.-(a2+1)

(2) 等于( )

A.aB.-aC.aD.以上答案都不对

(3)如果a(a0)的平方根是m,那么( )

A.a2=mB.a=m2C. =mD. =m

(4)若正方形的边长是a,面积为S,那么( )

A.S的平方根是aB.a是S的算术平方根

C.a= D.S=

3.填空题

(1)若9x2-49=0,则x=________.

(2)若 有意义,则x范围是________.

(3)已知|x-4|+ =0,那么x=________,y=________.

(4)如果a0,那么 =________,( )2=________.

(5)若a0,则( )-3=_________.

(6)若a2=1,则 =_________.

(7)的5次方根是_________.

(8)若 ,则a_________.

(9)-0.008的立方根的平方等于_________.

4. 求下列各式中的x.

(1)8x3+27=0;

(2)x4-5= ;

(3)(x+2)3+1= ;

(4)(x-1)3=- .

5.已知一个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4a2 cm2,点E、F、G、H分别为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依次连结E、F、G、H得一个正方形.

(1)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2)求当a=2 cm时,正方形EFGH的边长大约是多少厘米?(精确到0.1cm)

篇2:初一下学期数学实数练习题

一、仔细选一选:(每题4分,共24分)

1.16的平方根是

A、4 B、-4 C、±4 D、±2

2.立方根等于3的数是( )

A、9B、C、27 D、

3、有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是17的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估计 的大小应在( )

A.7~8之间 B.8.0~8.5之间 C. 8.5~9.0之间 D. 9.0~9.5之间

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2+3=5 B.(+)・=・=10

C.(3+2)(3-2)=-3 D.()=2a+b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5分,共30分)

1、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

2、下列各数:、、、-、、0.01020304…中是无理数的有_____________.

3、比较大小,填>或<号: 11; .

4、利用计算器计算≈ ;≈ (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5、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2a3与5a,则a的值为____________.

6、绝对值小于的整数有____________.

三、用心解一解:(共46分)

1、求下列各式中未知数x的值(每小题4分,共8分)

(1) (2)

2、化简(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2)×+5

(3) (2-) (4)

3、(8分)用铁皮制成一个封闭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331立方米,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才能制成?

4、(10分)观察

, 即;

即;猜想:等于什么,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

随堂小测(A卷)答案:

一、CCBDCC

二、1、2-; 2、、、0.01020304… 3、<;>

4、1.773;4.344 5、-2 6、-2、-1、0、1、2

三、1、(1)x=±(2)x=3

2、(1)原式=

(2)原式=;

(3)原式=2;

(4)原式=6-3

3、设正方体的边长为x米,则x3=1.331,x=1.1,1.12×6=7.26平方米。

4、猜想:=5。验证==5。

篇3:实数数学练习题

实数数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3.14, , , ,这五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2.一个数的平方是4,这个数的立方是 ( )

A.8 B.-8 C.8或-8 D.4或-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的立方根是 B.-125没有立方根 C.0的立方根是0 D.

3.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是 ,则这个数是 ( )

A. B. C. D.

4.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有 ( )

① ; ② ;③ ; 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 的平方根是 ( )

A.25 B.5 C.5 D.25

6.若 ,则a的值是 ( )

A. B. C. D.

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 , ),将点A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然后向上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 )

A.( , ) B.( , ) C.( , ) D.(3, )

二、填空题

8. 的平方根是

9.已知 ,则x= ;y=

10.若 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则a= ,b=

11.写出- 和 之间的所有整数是

12.若5x+19的立方根是4,则2x+7的平方根是

13.某数的两个不同平方根为2a-1与-a+2,则这个数为

三、解答题

14.计算:

(1) (2)

15.求下式中x的值:

(1)9(x-1)2=64; (2)

16.已知2x-1的平方根是6,2x+y-1的算术平方根是5,求2x-3y+11的`平方根.

17.已知x的两个不相等的平方根是2a+3和1-3a,y的立方根是a,求x+y的值.

18.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物体下落的高度s与下落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 表示,其中g=10米/秒2,若物体下落的高度是180米,那么下落的时间是多少秒?

篇4:初一下学期数学不等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 ≥-2的解集,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x<0,则x2>x B、如果a<-1,则a>-a

C、若 ,则a>0 D、如果b>a>0,则

3、代数式1-m的值大于-1,又不大于3,则m的取值范围是( )

4、不等式 的正整数解为( )

A.1个 B.3个 C.4个 D.5个

5、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的和是 ( )

A.1 B.2 C.0 D.-2

6、若 为非负数,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2 C.x>1 D.x>-1/2

7、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5+4>8 B.2x-1 C.2x-5≤1 D.1/x-3x≥0

8、若│a│>-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a>0 B.a≥0 C.a<0 D.自然数

9、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10、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是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45 C.a<-4 D.无解

11、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2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4 B. a>2 C. a=2 D.a≥2

12、若方程组 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

二、填空题

13、不等式2(1) x>-3的解集是 。

14、用代数式表示,比x的5倍大1的数不小于x的 与4的差 。

15、若(m-3)x<3-m解集为x>-1,则m .

16、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4,a,7,则a的取值范围是

17、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1

18、某次个人象棋赛规定:赢一局得2分,平一局得0分,负一局得反扣1分。在12局比赛中,积分超过15分就可以晋升下一轮比赛,小王进入了下一轮比赛,而且在全部12轮比赛中,没有出现平局,问小王最多输 局比赛

三、计算题

19、解下列不等式(组)

(1)5(x+2)≥1-2(x-1) (2)

20、关于x的不等式a-2x<-1的解集如图所示.求a.

四、解答题

21、某城市一种出租汽车起步价是10元行驶路程在5km以内都需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5km后,每增加1km,1.2元(不足1km,加价1.2元;不足1km部分按1km计)。现在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17.2元,则从甲地到乙地路程大约是多少?

22、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1

23、已知多项式a2-5a-7减去多项式a2-11a+9的差等于不等式5-4x<0的最小正整数解,求a的值。

24、一件由黄金与白银制成的首饰重a克,商家称其中黄金含量不低于90%,黄金和白银的密度分别是19.3 和10.5 ,列出不等式表示这件首饰的体积应满足什么条件.(提示:质量=密度×体积.)

25、某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接受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0.5元,一般车的保管费是每辆0.3元.

(1)一般车停次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为y元,试写出y与x的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8分)

26、某种客货车车费起点是2km以内2.8元.往后每增加455m车费增加0.5元.现从A处到B处,共支出车费9.8元;如果从A到B,先步行了300m然后乘车也是9.8元,求AB的中点C到B处需要共付多少车费?(10分)

27、为了保护环境,某企业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A、B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及年消耗费如下表:

A型 B型

价 格(万元/台) 12 10

处理污水量 (吨/月) 240 200

年消耗费 (万元/台) 1 1

经预算,该企业购买设备的资金不高于105万元.

(1)请你设计该企业有几种购买方案;

(2)若该企业每月产生的污水量为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应选择哪种购买方案;

(3)在第(2)问的条件下,若每台设备的使用年限为,污水厂处理污水为每吨10元,请你计算,该企业自己处理污水与将污水排到污水厂处理相比较,10年节约资金多少万元?(注:企业处理污水的费用包括购买设备的资金和消耗费)

篇5:初一数学下册实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2、能够测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会画到已知直线已知距离的平行线。

3、通过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学生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它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画到已知直线已知距离的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知识

1、点到直线距离。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三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二、探究新知

1、做一做。

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本的宽度。要注意什么问题?刻度尺要与课本两边互相垂直。

2、公垂线、公垂线段的概念

与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

的公垂线。如图形中的直线AB与CD都是公垂线,这时连

结两个垂足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段。图中

的线段AB和CD。

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也可以看成是两平行直线中一条上

的一点到另一条的垂线段。

3、公垂线段定理:两平行线的所有公垂线段都相等。

4、两平行线上各取一点连结而成的所有线段中,公垂线

段最短。

如图m∥n,直线m、n上各取一点A、B,连结AB。

再过A作n线段的垂线段AC,垂足为C,则有AC

从而得到上述定理。

5、两平行间的距离: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

6、范例分析

P76例 如图设直线a、b、c是三条平行直线。已知

a与b的距离为5厘米,b与c的距离为2厘米,求a与

c的距离。

(引导学生分析,然后按教材写出解题过程:

解:在直线a上任取一点A,过A作AC⊥a,分别交

b、c于B、C两点,则AB、BC、AC分别表示a与b,

b与c,a与c的公垂线段。

AC=AB+BC=5+2=7,因此a与c的距离为7厘米。

三、小结练习

1、练习P76 P77的A组2题

2、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P77的A组第1、3题

后记:

篇6:初一数学下册实数教案

教学

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点

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

准备 剪刀、纸(含平行四边形、字母N S)、教学挂图、直尺

教学

方法

手段 观察、比较、讨论、动手操作

教学

过程 一.新课

1.教师取一个门框上固定门的铰连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左右对称?

2.出示教学挂图:_、飞机、奖杯的实物图片

将实物图片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对折以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生: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认识_城楼图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再找出飞机图、奖杯图的对称轴各在哪里。

3.练习:(出示小黑板)

(1)P57“试一试”

判断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着画出对称轴。

估计学生会将平行四边形看作是轴对称图形,可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平行四边形纸对折一下,看对折以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由此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用剪刀和纸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初一数学练习题

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练习题

初一数学上册练习题

初一下册数学练习题

初一下学期数学工作计划

初一下学期数学平行线教案

初一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实数教案

南京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练习题

初一下学期数学实数练习题(通用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一下学期数学实数练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