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余光中:科技催未来快来 文化求历史慢走(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issNan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余光中:科技催未来快来 文化求历史慢走
余光中是如何谈科技与文化的呢?大家知道吗?
以前我写乡愁 现在我写回乡
连续几天西安都是高温“桑拿天”,可近几天有个人在古城引起的热度却远超过了温度,他就是已经年过耄耋的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8月2日上午,余光中做客古城,在西北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另一种乡愁”的演讲,数百名师生和文学爱好者不顾炎热赶到现场。能容纳三百余人的报告厅不仅台阶上坐满了人,就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余老的粉丝,不少人听完全场已是汗透衣背。主持演讲的西北大学副校长李浩看到这场景不禁感慨,“这个年代文学还能让我们流汗、落泪,真的不多见了。”
笑谈文化
2日的演讲由省作协、香港作家联会等共同主办。上午10点整,白发瘦削的余老一出现在报告厅内,全场就响起了掌声。这位以一首《乡愁》名震海内外的诗人,外表看来儒雅随和、亲切幽默,听他谈起古今文化趣事,真感如沐春风。
余老首先向到场的粉丝致谢,称来到中国最有名的古都与大家见面非常高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说‘一时多少豪杰’,西安几千年来就是英雄豪杰汇聚的地方,多少人的盛衰起落就发生在这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令我敬佩。”
余光中随后谈起生活节奏与文化的关系,“我在台湾时就曾说,科技在催未来快来,可文化却在求历史慢走。因为科技是忙出来的,可文化却是闲出来的。”当然这个“闲”并非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是无压力,“这样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得到更多灵感和启发。”
余老笑说,唐代诗人贾岛做诗时曾经遇到难题,不知该用“僧推月下门”还是该用“僧敲月下门”,一路思量不慎冲撞了当时的京兆尹。“京兆尹相当于现在西安市的最高领导,可他不仅没有忙着赶去开会,还帮着贾岛一起琢磨,说用‘敲’字更好。试想放到如今的生活节奏,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纵论长安
余光中说自己对长安和长安的豪杰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这里曾有众多诗人留下逸闻趣事,还因为这里有酒徒、英雄和美人。“张骞、班超、卫青,多么著名的英雄,可我最同情的是长安的一位悲剧英雄李广。我曾为他写诗,‘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他的蹄音敲响大戈壁的寂寂’。”王昭君同样是余光中偏爱的悲情美人,“那一把慷慨的琵琶,真让众多英雄为之汗颜。”
但余光中谈论最多的'还是酒徒,“杜甫做《饮中八仙歌》,写了贺知章、李白、崔宗之、张旭,写出了他们的豪放之言、狂放之态。”而李白无疑是几位酒徒之中余光中的最爱,“他写酒、写醉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多么武断又多么潇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么富有想象力,就是这样的诗句,让李白得到了大家的偏爱。”
余老随后念起了自己为李白所做的诗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全场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书写乡愁
很多人都记得余光中那首名为《乡愁》的诗,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至今萦绕在无数人的心头。即使很多年轻人早已不看诗歌,但提起余光中的名字他们仍然熟知。所以在讲座中,“乡愁”也就成为粉丝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余光中表示,其实自己是南方人,能够常常回到大陆也不过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而来到西安这不过是第二次。“我有十几首诗算是直接描写乡愁,其他还有上百首诗,写的是古代的诗人、英雄、豪杰,还有历史、文化等等,其实这也是一种婉转的乡愁。”余光中说,怀乡并不局限在某一省、一县,因为读书人有历史感、文化感,所以乡愁也不再是单纯地理意义上的,“比如美食、语言、历史、文化等,所以说乡愁是立体的。”接着他又笑说,“最近二十年里我回了五六十次故乡,所以现在我已经不写乡愁了,我写还乡经验。”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穆涛、杨乐生等也出席了此次演讲。演讲结束后李震说,对于余光中这样一个人文学人来说,来到西安更像是寻根,“《诗经》出于此,汉字出于此,中华文明出于此,余老来到西安其实就是回家。我们只可惜您回来的太晚、太少了,早回来您就不愁了。”这话立即引起了余老和在场粉丝的一片笑声。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腊字母è拉丁字母(罗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基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3、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学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质:阿基米德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②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荷马;
②价值: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三、著名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2、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2世纪,历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近代科技与文化【考点知识】
考点1:了解电灯、汽车和飞机的发明(识记);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识记);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理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2)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灯、汽车、飞机的发明
(1)电灯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他一生共有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2)汽车是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第一辆内燃机作动力的汽车成功。
19,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大幅度提高了汽车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3)飞机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俩在19制成的,并试飞成功。
影响:汽车的大量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飞机在今天已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大大缩小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理解)
进步:①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促进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②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③电力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社会问题: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工业污染加重,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市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犯罪活动猖獗。
2、知道牛顿和达尔文的主要成就(识记)。
牛顿: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科学集大成者,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力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称牛顿力学)。
达尔文: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丰富了美国老板杰克的生活,在当时他不可以( )
A.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 B.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 D.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这主要
是因为他们分别发明了( )
A.耐用碳丝灯泡、蒸汽机 B.蒸汽机、内燃机
C.飞机、汽车 D.用碳丝灯泡、汽车
3.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A.从发明交通工具开始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的是( )
A.蒸汽 B.煤炭 C.水力 D.电力
5.“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倍分明。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不夜
城”出现这一美丽景象是因为人类发明了( )
A.蒸汽机 B.火车 C.飞机 D.电灯
6.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对应不正确的
A.牛顿一—运动三大定律、B.达尔文一—进化论
C.爱因斯坦一一相对论 D.爱迪生一一万有引力定律
二、材料解析题
7.科技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的进步不断为经济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自工业革命以来,新的行业不断涌现,催生了许多新的职业,如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轮船修理工、网络工程师和航天工程师等。
材料二:它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知识。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
材料三:陆路交通工具的变化
古代马车近代汽车 现代高铁
(1)材料一中,因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催生的新职业分别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项科技成果?这项成果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3)材料三中,近现代交通工具与古代交通工具相比,有什么进步之处?
三、材料论述题
8.材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1876年德国人奥托研制成功了内燃机,1885年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19至1929年美国汽车的登记总数由8000辆猛增到2675万辆,平均毎4个人就有一辆汽车,美国已成为“汽车王国”。内燃机的发明也为人们翱翔天空提供了理想的能源,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東时,美国已有24家飞机制造厂,年生产飞机21000架。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标志着交通运输业的第二次革命,它推动了钢铁、石油等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徐玮《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
(1)材料中“促进了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的技术成果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9.材料 工业革命还引起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人了什么时代。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考点演练答案】
一、选择题
1—6 ADDDDD
二、材料解析题
7.(1)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司机、轮船修理工;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司机、飞行员
(2)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时代
(3)行驶速度更快;载客量增加;新适度提高等
三、材料论述题
8.(1)内燃机
(2)观点:科技发明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
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汽车、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时代,使人类的交通由陆地发展到空中,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与生活方式贡献。
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人类做出巨大。
9.(1)电气时代
(2)观点: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
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城市化进程加快;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这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工业化的技术水平为城市化提供便利。20世纪初,西方许多国家成为城市化国家。
结论:工业革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推动了人类的城市化进程。
中考历史必背清单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时间:1836年~1848年
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中心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点: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有明确的目的。
结果: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历史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产生条件:
①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基础;
②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工人运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③汲取前人的精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1848年)(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①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②影响: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2.建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
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4.国际歌:(作词: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
美国南北战争
一、战争的爆发
时间:1861年4月
原因:美国南北双方在原料、市场、劳动力以及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实行什么制度几方面各自的不同需求,根本区别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所造成的,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劳动力问题,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奴隶制的存在,经济上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分裂的潜在因素。
根本原因:南(种植园经济)北(资本主义工业)两种经济制度不可调和。
矛盾的表现:①关税问题;②劳动力不足;③在西部新增的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
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
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裂开的房子”指——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美国面临分裂。“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美国并存的两种经济形式:半奴隶: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主经济;半自由: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
林肯的主张:维护美国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希望和平解决。
最终解决方式:武力。
二、北方的胜利
战争经过:①1861年3月,南方十一个州脱离联邦,组成“南部联盟”;
②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转折:③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之前还颁布了《宅地法》,战争出现重大转折;
④1865年4月,北方军队攻占“南部联盟”的“首都”里士满,取得战争的胜利。
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1865),林肯在剧院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三、战争初期南方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南方对战争已准备很久;
②南方有强大的后盾——英国支持;
③南方将领具有较强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作战经验;军队在装备上和组织上都比较好。
四、北方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
①北方实力雄厚,在经济方面、军队人数方面、军事力量方面、交通运输方面占优势;
②美国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文件颁布的意义:林肯政府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又解放了所有叛乱州的奴隶成为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这样广大的工人、农民和黑人都积极参加战争,使战局得以扭转。
五、美国内战的意义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启示:1 . 有奋斗才会有成功;
2.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所有种族制度都是不公正的,制度要符合国情不断创新;
3 .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4. 国家统一,民族和谐,促进国家发展富强。
美国南北战争给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启发:
①制定法律,坚决反对“台独”,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和平统一;
③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华势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
为什么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
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这就意味着美国在政策的制定上,林肯必将行使总统的权力,反对奴隶制的扩张,南方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展到西部的希望化为泡影。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发动叛乱,脱离联邦。因此,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方同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关于美国南北战争与美国独立战争异同点的比较。
①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而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②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③从阶段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④从影响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为什么称林肯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如何评价林肯?
林肯在内战最危急的关头,顺应了广大人民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了奴隶制,解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林肯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评价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重大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林肯是美国历史上又一位著名的总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 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郦道元和《水经注》,大放光彩的书法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1、复习提问: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就。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贡献
祖冲之 南朝 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著《缀术》
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 农学家 著《齐民要术》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家 著《水经注》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 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自主预习】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终于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 415927之间。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字,帮助学生总结出答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2、《齐民要术》
指出“齐民”和“要术”的含义后提问:这 部书的内容是什 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这些经验 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郦道元
北朝的时候,还出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这就是郦道元。(指导学生看书,了解)
2、《水经注》
首先指出:《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这对我们今天制定城建规划,兴建水利工程,考古、从事历史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这部书不仅为地理学家所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城建科学家所重视。同时,为这部书 的文字优美,具有文学价值,因此也受到文学家的重视。
四、书法、绘画与雕塑?
指导学生阅读 “导入框”和《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课文以及插图“王羲之和《兰亭序》”、“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文献资料•后人赞《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动手活动或思考回答:
1、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征怎样?代表作是什么?(王羲之以行书见长,其字或端庄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游龙”。代表作是《兰亭序》。)
2、根据“导入框•书成换白鹅”的故事,你怎样理解王羲之书法承上启下的作用?(王羲之爱鹅,是喜欢看白鹅划水的姿势,因为他可以从白鹅划水的姿势中联想到自己写字的执笔运笔姿势。总之,他练习书法很专注,几乎不放过任何机会,认真汲取前人的书法特长,融汇成自己的风格,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所以说他的书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顾恺之绘画的特色及代表作是什么?(顾恺之的绘画题材很广,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这时的文化名人有书画界的王羲之和顾恺之,还有思想界的范缜等。
4、佛教的盛行
指导学生阅读 “佛教的盛行课文
5、辉煌的石窟艺术
指导阅读 “辉煌的石窟艺术”课文及其插图《龙门石窟佛像》,思考回答:十六国、南北朝统治者开凿了哪两个石窟?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点?(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其中佛像的特点是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合作探究】
1、有人认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电脑都安装了字体库软件,想要什么字体由你选择,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再去练字学书法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在当今信息时代,书法艺术是该发扬光大,还是顺其自然让其消失呢?
2、王羲之和顾恺之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后人用什么称呼来赞誉他们?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填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成就表》:
项目 主要代表 历史地位
书法家 王羲之写《兰亭序》 “书圣”,天下第一行书
画家 顾恺之画《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 “三绝”
石窟艺术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古代艺术宝库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二
导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农学:《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
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3、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祖冲之(南朝)
成就:
(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2)《缀术》
三、天文历法:祖冲之(南朝)——制定《大明历》。
四、书法:王羲之(东晋)
1、代表作品:《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2、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称誉:书圣
五、绘画:顾恺之(东晋)
1、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2、特点: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3、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山水画开始形成。
六、雕塑——石窟
1、背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图片展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影
2.教师讲述: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3.材料分析:《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提示: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4.教师讲述:《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探究二:科学家祖冲之
1.展示图片:祖冲之
2.教师讲述:祖冲之(429—5),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3.材料链接:
三国时代的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作“割圆术”,祖冲之利用刘徽创造的割圆术,重新运算。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数学家才得出同一数值。为纪念祖冲之,现在国际上把圆周率又叫“祖率”。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的几十篇论文,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可惜这部高水平的算学专著早已失传了。
4.教师提问: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提示: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探究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图片展示: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
2.教师讲述:我国的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创造出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
3.教师提问:(1)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有谁?他们的书法有何特点?(2)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何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被后人誉为什么?
提示:①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著名的书法家。均擅长行书、草书、隶书,而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②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集序》。书圣。
4.教师补充: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草书。
5.图片展示:
6.教师提问:说一说这两幅图的原作者是谁?这位画家的绘画有何特点?
提示:东晋画家顾恺之。他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7.图片展示:
8.教师讲述: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9.学生发言:请一位同学介绍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有哪些?
提示: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0.教师补充:佛像的特点是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1、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
A.张仲景
B.贾思勰
C.顾恺之
D.祖冲之
2、他的书法独创一家,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人们尊称他为“书圣”。他是( )
A.顾恺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3、以下四个选项,其中三个是同一类的,另一个是不同类的,这个不同类的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贾思勰
4、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发明的,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这部书是( )
A.《论语》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
A.经济恢复和发展
B.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统一局面的形成
6、有人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是对当时社会特点的反映”作为课题来探究,请你找出下列能体现江南开发、经济发展的文化( )
①祖冲之的圆周率
②陶渊明的田园诗
③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顾恺之的绘画艺术
④建安文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
7、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 )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的作用
④科技文化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具有中原文化特征。这种变化反映了北魏 ( )
A.民族融合加强
B.统治区域扩大
C.对外交流频繁
D.佛教影响削弱
9、在一次智力问答比赛上,主持人请大家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小明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是( )
A.王羲之
B.欧阳修
C.柳公权
D.颜真卿
10、顾恺之创作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摹本有( )
①《女史箴图》
②《洛神赋图》
③《奔马图》
④《清明上河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发展的原因是( )
A.绘画的艺术
B.雕塑艺术
C.佛教的传播
D.社会稳定
参考答案:1.D 2.D 3.D 4.B 5.D 6.C 7.A 8.A 9.A 10.A 11.C
三
教学反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交融和南方经济的开发,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本节课利用图片的直观效果,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对贾思勰、祖冲之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生平不详,曾任高阳郡(治高阳,今属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约在北魏永熙二年至东魏武定二年间(533—544),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齐民”,即北齐的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故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在农业。
《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和地位是怎么样的?
内容:《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祖冲之有哪些科学成就?
数学成就:圆周率、《缀术》。
历法成就:《大明历》。
机械制造成就: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知识梳理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科技 贾思勰 评价:①__________著名的农学家 成就: 著有 《②_____ ________》 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主张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北朝 齐民 要术 评价 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我国现存
③__________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祖冲之 评价:④__________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成就 数学: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⑤__________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历法: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⑥__________》 最早 南朝 七 大明历 艺术 书法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 代表人物 曹魏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东晋: 王羲之 代表作:
《⑦__________》 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评价:后人尊称为 “⑧__________” 兰亭集序 书圣 北魏时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绘画:东晋的顾恺之,绘有《⑨__________》和《洛神赋图》 雕塑:山西大同的⑩_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 __________,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女史箴图 云冈石窟 11 龙门石窟
真题演练 1. (2015南京)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 《道德经》 B. 《齐民要术》 C. 《资治通鉴》 D. 《天工开物》 2. (2015南通)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 ) A. 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 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 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 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 未来科技作文
★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 未来科技建筑作文
★ 想象作文未来科技
★ 未来科技学生作文
★ 未来科技生活作文
★ 未来科技汽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