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障修复控制台全攻略(共含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雷震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当我们进入到系统故障修复控制台后所能够使用的命令并不多,和DOS命令有很大出入,那么这些命令都起什么作用,它们都能够在什么情况下发挥“威力”呢?
默认情况下故障修复控制台可用指令和DOS下的不同,那么究竟这些命令有什么用呢?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对故障修复控制台命令一一做详细介绍。
一般情况下故障恢复控制台需要几秒钟才能启动,出现故障恢复控制台菜单时,会显示一个带编号的列表,每个编号对应一个本地系统。如果是双系统的机器会有两个编号。这时要求我们选择要登录的系统,我们输入编号进行选择后回车。如果没有选择数字计算机将重新启动并重复此过程。当我们看到%SystemRoot%提示符(通常是 C:Windows)时,就可以开始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中提供的命令了。由于命令数量比较多,我们不可能一一解释,所以下面只介绍最实用的几条命令。
(1)HELP命令:在故障修复控制台中有一个命令,他能够给予我们提示信息,那就是help指令。我们可以直接输入help查看控制台中可以使用的所有指令,也可以输入“help 命令名称”可得到指定命令的帮助。
(2)Attrib命令DD用于更改一个文件或子目录的属性。
(3)Bootcfg命令DD修改Boot.ini文件(设置启动配置和恢复)。
(4)Chkdsk命令DD对本地硬盘进行扫描,可以设置他的自动扫描类型,包括随系统启动而扫描,手工扫描等。
(5)Disable与Enable命令DD禁用或开启Windows系统服务或驱动程序的指令。变量service_or_driver是我们希望禁用或开启的服务或驱动程序的名称。当使用此命令管理一项服务时,该命令在将类型更改为SERVICE_DISABLED或SERVICE_Enabled之前,会显示服务的初始启动类型。在修改前一定要记下初始启动类型,以便在以后使用时可以重新启动或关闭该服务。
(6)Expand命令DD展开一个压缩文件,一般都是在从系统光盘中恢复某个重要文件时使用。
(7)Fixboot命令DD在系统分区上写入新的启动扇区,解决无法启动的问题。
(8)Fixmbr命令DD修复启动磁盘分区的主启动代码,变量device是一个可选名称,指定需要新的主启动记录的设备。当目标是启动设备时可省略该变量。通过该命令也可以有效的解决启动问题。
(9)Set命令DD显示和设置故障恢复控制台的环境变量。
(10)Systemroot命令DD将当前目录设置为%SystemRoot%,此命令在我们更改了默认系统目录时使用。
(11)Listsvc命令DD显示计算机上所有可用服务和驱动程序。此命令在正常模式不能进入而安全模式可以进入的时候来判断故障原因最为有效。
(12)Net Use命令DD通过此命令可以连接到Windows故障恢复控制台的远程共享,和我们在系统中执行的net use命令一样,可以连接共享创建映射信息,
(13)类DOS命令DD在故障修复控制台中有很多命令和DOS中的功能一样,像CD更改目录路径,CLS清除屏幕显示,COPY复制文件,DEL删除文件,DIR显示文件,Format格式化分区
(14)Exit命令DD退出故障恢复控制台,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故障修复控制台最大的好处就能够在几分钟之内解决系统崩溃无法启动的问题,省去了我们重装系统的工作。下面笔者就为各位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故障修复控制台的修复系统功能。
(1)系统文件Ntfs.sys丢失巧找回:故障现象是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提示“Missing or Corrupt Ntfs.sys”,这说明该文件丢失或者损坏。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故障修复控制台解决。
第一步:进入故障修复控制台,然后通过CD命令进入到windowssystem32drivers目录中。
第二步:接着输入ren ntfs.sys ntfs.old,将损坏的Ntfs.sys文件重命名为Ntfs.old。如果提示没有找到Ntfs.sys文件,则说明该文件丢失了。
第三步:把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假设Windows XP安装在C盘、光驱的盘符为H,键入copy h:i386 tfs.sys c:windowssystem32drivers,复制完毕后退出故障恢复控制台,重新启动Windows XP即可。
第四步:启动计算机后就会发现我们的系统已经恢复正常了。
(2)系统文件NTLDR丢失巧找回:
故障现象是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提示“NTLDR is missing Press any key to restart”,这说明该文件丢失或者损坏。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故障修复控制台解决。
第一步: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把Windows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例如笔者的光驱盘符为d:)。
第二步:在控制台中输入copy d:i386 tldr c:并回车(从光驱复制ntldr文件至C盘根目录下),接着输入copy d:i386 tdetect.com c:并回车(从光盘复制ntdetect.com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如果系统提示是否覆盖文件,键入“y”,然后按回车键。
第三步:最后输入c:Boot.ini,如果能够正常显示Boot.ini中的内容则可重启,问题可以解决。如果显示为“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或目录。”,那么意味着Boot.ini文件损坏或丢失,只能到其他安装Windows 或XP系统的电脑中复制该文件,将它拷贝到C盘下,然后重启即可。
第四步:重新启动计算机后“NTLDR is missing Press any key to restart”的提示就不会出现,系统故障解决。
(3)删除SAM巧恢复:
众所周知SAM文件是负责系统用户帐户和密码的,虽然在windows 2000中可以通过删除SAM文件解决密码突破的问题,但是在XP下则不行,在XP下删除SAM文件后会造成系统崩溃无法启动,同样我们可以通过故障修复控制台解决。
故障恢复控制台
帮助人们实现高效的数字化生存! 故障恢复控制台怎么用?如有时,系统的某个文件损坏,例
如:C: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文件损坏,请问用“故障恢复控制台”如何修复?
系统启动的过程中,提示仔 WindowsSystem32 下面有某个文件丢失,系统无法启动,要求重新安装这样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安装卸载一些软件的时候,被删除或替换了某些重要的系统文件,因而造成系统无法启动,以下是一个例子。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恢复控制台的EXPAND或COPY命令来进行修复。进入恢复控制台,然后进入光盘下的i386文件夹,首先要确定我们丢失的文件是不是压缩过的。如果没有压缩过,我们直接复制到目标位置就可以了就可以了,例如NTDLL.DLL;如果是压缩的,就要用到EXPAND命令了,例如 NTDSBCLI.DL_(只要后缀名最后一个是下划线的就是压缩过的)。
COPY的格式是:COPY(空格)来源文件(空格)目标文件夹
例如:COPY D:i386NTDLL.DLL C:WindowsSystem32
EXPAND格式也是:EXPAND(空格)来源文件(空格)目标文件夹
例如:EXPAND D:i386NTDSBCLI.DL_ C:WindowsSystem32
附:常用的系统故障恢复命令
1. Bootcfg:用于对启动文件BOOT.INI的配置和恢复
2. Disable 和 Enable:用于禁用/启用系统服务或设备驱动程序
3. Expand:用于从压缩文件中提取文件
4. FixBoot:重新写入新的分区引导区到指定的系统分区
5. FixMBR:修复启动磁盘的主引导记录
6. Help:显示帮助
7. Listsvc:列出该系统上所有的系统服务和设备驱动程序(配合Disable/Enable使用)
8. Set:显示和设置环境变量
一日,当电脑重新启动进入WinXP时,系统提示:“systemrootsystem32hal.dll文件非法或该文件已损坏,系统无法启动”。笔者心想可以利用将故障恢复控制台来修复损坏的文件。
说干就干,立刻重新启动电脑,选择故障恢复控制台。一切按部就班进入Windows目录。但笔者并不知道hal.dll文件位于安装光盘的哪一个压缩包中,于是键入如下命令: expand /d:i386driver.cab(G:为光驱盘符),列出Windows安装光盘上的驱动程序CAB压缩包中的`所有文件,发现hal.dll在 driver.cab压缩包中。
立即在DOS提示符下输入:expand G:i386driver.cab /f:hal.dll c:windowssystem32,回车后提示:将G:i386driver.cab展开成c:windowssystem32 hal.dll。立即重新启动电脑,却没想到出现了与第一次相同的提示,看来是失败了。
可是明明提示拷贝成功!仔细一想,会不会hal.dll是由其他文件在系统安装时由Setup程序改名而来?(就像Win98的win.com是由 win.cnf改名而来一样)。于是再次利用expand /d
杭州宇轩电脑有限公司
帮助人们实现高效的数字化生存! G:i386driver.cab命令查找hal*.dll文件,结果找出halaacpi.dll、halacpi.dll、 halapic.dll、
halmacpi.dll、halmps.dll、halsp.dll六个文件,按顺序首先将halaacpi.dll拷贝至
c:windowssystem32,并改名为hal.dll后重新启动电脑,不行。再拷halacpi.dll,改名后重启,终于重现可爱的桌面!
成功启动后,立即进入系统c:windowssystem32目录查看hal.dll的属性,鼠标点击“版本”选项卡上的“源文件名”,hal.dll的源文件名果然是halacpi.dll。
提示:关于故障恢复控制台的安装和使用请参看WinXP的帮助文件。
杭州宇轩电脑有限公司
由于分区故障,很有可能开启计算机时无法进入熟悉的windows界面,甚至通过系统启动盘也无法正常识别硬盘,这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束手无策吧,
如果贸然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操作,固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不过硬盘中的所有重要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你不幸遇到硬盘的分区故障,先别急着重新分区,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没准儿会有个意外的惊喜呢。
分区表为何会出故障
在分区表被破坏后,启动系统时往往会出现“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误)或者“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入rom basic,系统停止响应)等提示信息。那么分区表故障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1.病毒引发故障
病毒导致分区表损坏是最为典型的故障之一。比如典型的cih病毒的变种除了攻击主板的bios之外,同时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而且还有很多引导区病毒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
2.环境问题导致
如今的windows /xp都支持ntfs文件格式,而且程序默认的都是采用这种文件格式来安装系统,如果对硬盘进行分区转换或者是划分ntfs分区时意外断电或者死机,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损坏。而且在通过pqmagic(分区魔术师)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调整硬盘分区容量、转换分区格式的时候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死机或者断电也会导致硬盘分区表故障,甚至有可能丢失硬盘中的所有数据。
3.操作不当
如果在一块硬盘上同时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在卸载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故障,比如在同时安装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的计算机上,直接删除windows 2000内核会导致分区表的错误。另外,在删除分区的时候如果没有先删除扩展分区,而是直接删除主分区,也会出现无法正确读出分区卷标的故障。
分区表故障急救策略
1.查杀病毒
如果是由于引导区病毒造成分区表故障,则可以借助kv3000、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提供的引导软盘启动计算机,接着在dos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操作。比如用kv3000的引导盘启动计算机之后输入“kv3000/k”命令进行病毒扫描,如果发现引导区存在病毒,则程序会自动进行查杀清理,建议同时对整个系统进行完整的扫描以查找出隐藏的病毒。一般说来,将引导区中残留的病毒清除之后即可恢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提示:使用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前一定要将软盘的写保护关闭,否则有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软盘。
2.用fdisk命令修复
fdisk不仅是一个分区程序,它还有着非常便捷的恢复主引导扇区功能,而且它只修改主引导扇区,对其他扇区并不进行写操作,因此对于那些还在使用windows 9x的朋友而言无疑是个非常理想的分区表修复工具,
通过fdisk修复主引导区的时候,先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系统,在提示符下输入“fdisk /mbr”命令即可覆盖主引导区记录。
提示:“fdisk /mbr”命令只是恢复主分区表,并不会对它重新构建,因此只适用于主引导区记录被引导区型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代码丢失,但主分区表并未损坏的情况使用。而且这个命令并不适用于清除所有引导型病毒,因此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n
关 键 字:数据恢复
Bootcfg
Bootcfg 命令启动配置和故障恢复(对于大多数计算机,即 boot.ini 文件)。
含有下列参数的 bootcfg 命令仅在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时才可用。可在命令提示符下使用带有不同参数的 bootcfg 命令。
用法:
bootcfg /default 设置默认引导项。
bootcfg /add 向引导列表中添加 Windows 安装。
bootcfg /rebuild 重复全部 Windows 安装过程并允许用户选择要添加的内容。
注意:使用 bootcfg /rebuild 之前,应先通过 bootcfg /copy 命令备份 boot.ini 文件。
bootcfg /scan 扫描用于 Windows 安装的所有磁盘并显示结果。
注意:这些结果被静态存储,并用于本次会话。如果在本次会话期间磁盘配置发生变化,为获得更新的扫描,必须先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次扫描磁盘。
bootcfg /list 列出引导列表中已有的条目。
bootcfg /disableredirect 在启动引导程序中禁用重定向。
bootcfg /redirect [ PortBaudRrate] |[ useBiosSettings]
在启动引导程序中通过指定配置启用重定向。
范例:
bootcfg /redirect com1 115200
bootcfg /redirect useBiosSettings
Chkdsk
创建并显示磁盘的状态报告。Chkdsk 命令还可列出并纠正磁盘上的错误。
含有下列参数的 chkdsk 命令仅在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时才可用。可在命令提示符下使用带有不同参数的 chkdsk 命令。
vol [drive:] [ chkdsk [drive:] [/p] [/r]
参数 无
如果不带任何参数,chkdsk 将显示当前驱动器中的磁盘状态。
drive: 指定要 chkdsk 检查的驱动器。
/p 即使驱动器不在 chkdsk 的检查范围内,也执行彻底检查。该参数不对驱动器做任何更改。
/r 找到坏扇区并恢复可读取的信息。隐含着 /p 参数。
注意
Chkdsk 命令需要 Autochk.exe 文件。如果不能在启动目录(默认为 %systemroot%System32)中找到该文件,将试着在 Windows 安装 CD 中找到它。如果有多引导系统的计算机,必须保证是在包含 Windows 的驱动器上使用该命令。
Diskpart
创建和删除硬盘驱动器上的分区。diskpart 命令仅在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时才可用。
diskpart [ /add |/delete] [device_name |drive_name |partition_name] [size]
参数 无
如果不带任何参数,diskpart 命令将启动 diskpart 的 Windows 字符模式版本。
/add
创建新的分区。
/delete
删除现有分区。
Device_name
要创建或删除分区的设备。设备名称可从 map 命令的输出获得。例如,设备名称:
DeviceHardDisk0
Drive_name
以驱动器号表示的待删除分区。仅与 /delete 同时使用。以下是驱动器名称的范例:
D:
partition_name
以分区名称表示的待删除分区,
可代替 drive_name 使用。仅与 /delete 同时使用。以下是分区名称的范例:
DeviceHardDisk0Partition1
大小
要创建的分区大小,以兆字节 (MB)表示。仅与 /add 同时使用。
范例
下例将删除分区:
diskpart /delete Device HardDisk0 Partition3
diskpart /delete F:
下例将在硬盘上添加一个 20 MB 的分区:
diskpart /add Device HardDisk0 20
Fixboot
向系统分区写入新的分区引导扇区。只有在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时,才能使用 fixboot 命令。
fixboot [drive]
参数 驱动器
将要写入引导扇区的驱动器。它将替代默认的驱动器(即用户登录的系统分区)。例如,驱动器:D:
范例
下列命令范例向驱动器 D: 的系统分区写入新的分区引导扇区:
fixboot d:
注意: 如果不带任何参数,fixboot 命令将向用户登录的系统分区写入新的分区引导扇区。
Fixmbr
修复启动磁盘的 主启动记录。fixmbr 命令仅在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时才可用。
fixmbr [ device_name]
参数
device_name
要写入新的主引导记录的设备(驱动器)。设备名称可从 map 命令的输出获得。例如,设备名称:
DeviceHardDisk0
范例
下列命令示例向指定设备写入一个新的主引导记录:
fixmbr DeviceHardDisk0
注意:如果不指定 device_name,新的主引导记录将被写入引导设备,即装载主系统的驱动器。
如果系统检测到无效或非标准分区表标记,将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执行该命令。除非您访问驱动器有问题,否则不要继续进行。向系统分区写入新的主引导记录可能破坏分区表并导致分区无法访问。
Format
将指定的驱动器格式化为指定的文件系统。含有下列参数的 format 命令仅在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时才可用。可在命令提示符下使用带有不同参数的 format 命令。
format [ drive:] [ /fs:file-system]
参数
drive:
指定要格式化的驱动器。不能从故障恢复控制台格式化软盘。
/q
对驱动器进行快速格式化。不扫描驱动器看是否有坏区域,
因此只应对以前格式化过的驱动器使用该参数。
/fs:file-system
指定要使用的文件系统:FAT、FAT32 或 NTFS 。如果未指定文件系统,
将使用现有的文件系统格式。
Map
显示驱动器号与物理设备名称的映射。该信息在运行 fixboot 和 fixmbr 命令时非常有用。
Map 命令仅在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时才可用。
Map [ arc]
参数
arc
指示 map 命令显示高级 RISC 计算 (ARC)设备名称而不是设备名称。以下是 ARC 设备名称的范例: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
等价的设备名称是:
DeviceHardDisk0Partition1
范例
下例将物理设备名映射为使用 ARC 设备名称的驱动器号:
map arc
注意:如果不使用 arc 参数,则 map 命令显示设备名称。map 命令还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和每个磁盘的大小(MB)
如何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
一是从安装光盘启动,二是从硬盘启动。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种:请插入一张Windows 或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并且在BIOS中设置为优先从CD-ROM启动,启动电脑以后,系统会自动进入Windows 2000/XP安装界面选项,按下“R”键选择第二项“要使用故障控制台修复Windows XP安装,请按R。”系统自动登录到故障恢复控制台,恢复控制台也就成功启动了。
第二种:在Windows 2000/XP系统中插入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然后单击“开始→运行”,从浏览中找到Windows XP安装光盘上i386文件夹,选中其中的winnt32.exe程序,回到运行对话框后,输入参数/cmdcons,Windows XP提示开始安装。安装好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在操作系统选择菜单中会出现“Windows XP Recovery Console”选项,通过它也可以进入系统故障恢复控制台。
控制台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修复损坏后的Windows XP注册表
如果连安全模式都进不去,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利用Windows XP的恢复控制台来修复系统了。
将Windows XP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然后在BIOS中将光驱设为第一启动驱动器。启动电脑进入“欢迎使用安装程序”界面,按“R”键进入Windows XP的“故障恢复控制台”页面,系统会将电脑中的Windows XP系统都列出来,选择需要修复的系统,并键入管理员密码。为了尽可能修复注册表到损坏前的设置和状态,可按以下4步进行操作。
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新建一个临时文件夹,备份当前的注册表文件到临时文件夹中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将当前注册表文件删除,接着将“%SystemRoot%Repair”目录下文件拷贝到“%SystemRoot%SystemConfig”目录下,最后重新启动系统便可进入Windows XP系统。不过恢复此项操作的是Windows XP刚安装完后的注册表,因此,安装完后所做的任何改变和设置都将丢失。具体操作如下(这里假设Windows XP安装在E:Windows下,具体操作应根据情况改变此文件夹):
1、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
2、键入以下命令,每键控制台入1行便按回车键1次:
md tmp
copy e: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e:windowstmpsam.bak
delete e: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copy e:windowsrepairsam e: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接着将后3行中的“sam”字符分别替换为“software”、“system”、“security”和“default”,分别键入(即除上述4行命令,还另有12行命令)。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熟悉DOS命令的朋友可以将delete语句去除,在进行copy时选择“Yes”;此外这里的copy命令不支持通配符“*”和“?”,一次只能复制一个文件。如果你有另外一台电脑可用,为节省时间也可用记事本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并将全部命令拷入,例如将其取名为r1.txt,把它拷贝到Windows目录下,并在故障恢复控制台的Windows目录下运行“batch r1.txt”命令。 控制台
3、键入“exit”退出故障恢复控制台,电脑将自动重新启动,直接以正常模式进入Windows XP系统。
这一步需要从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中拷贝注册表文件,以恢复系统设置,不过此文件夹在故障恢复控制台下不能用,在正常情况下的Windows XP系统中也不可见,因此首先应改变几项设置使得文件夹可见。
(1)重新启动系统,从“安全模式”以管理员组成员(Adiministrators)的身份进入Windows XP系统。
(2)进入资源管理器窗口,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然后点选“查看”标签,在“高级设置”框中的“隐藏文件和文件夹”下点选“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项,再清除“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rdquo,北京货运;前的“√”,最后单击“确定”。
(3)进入Windows XP系统所在驱动器,进入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_restore{E35 86CBC-4366-49A4-8B15-8C7E491AB54F}RPnsnapshot目录(RPn中的.“n”为数字,若有多个,选择最大的那个),将该目录中的_REGISTRY_USER_.DEFAULT、_REGISTRY_MACHINE_SECURITY、_REGISTRY_MACHINE_SOFTWARE、_REGISTRY_MACHINE_SYSTEM、_REGISTRY_MACHINE_SAM共5个文件拷贝到Windowstmp文件夹中,分别将其重命名为default、security、software、system、sam。 控制台
在这一步中又要进入故障恢复台,将当前注册表文件删除,然后把刚才拷贝到Windowstmp中的5个文件,复制到Windowssystem32config文件夹下替代当前注册表文件。具体操作请先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然后在命令行下输入如下命令:
del e: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copy e:windowstmpsam e: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同理将“sam”字符分别替换为“software”、“system”、“security”和“default”,分别键入(共10行命令)。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batch命令进行上述操作,另外如果Windows XP不安装在E盘,请根据实际情况更改。
以正常模式进入Windows XP系统,运行“系统还原”工具,将系统还原到所需的还原点。具体操作可以参照前面的方法
硬盘是电脑极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资料和数据都会保存在硬盘中,一旦硬盘出现错误,有时数据的损失会比整个电脑报废的损失还要大,不过,作为电脑的硬件之一,许多人总以为硬盘轻易不容易损坏,一旦坏了就是不能启动的情况,还有人认为坏道是很容易识别的,发现了用什么磁盘医生之类的软件修理就行了,再不行就低格吧!其实硬盘坏道,几乎可以称为硬盘的致命伤。笔者见识过许多因为延误时机,自己乱用各种软件修理,最后把偌大个硬盘整成一块废铁的例子。
修理硬盘坏道
对于逻辑坏道,我们可以修复,对于物理坏道,我们应采用隔离的办法,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防止坏道进一步扩散为目标。我见过有些人在报纸上吹说用某个特殊软件能修理物理坏道,最要命的是许多人对低格硬盘的迷信,实在是误人之语。所谓低级格式化,指的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然后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低级格式化只能在DOS环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针对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有些坏磁道和坏扇区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来修复,但对于真正的硬盘磁盘表面物理划伤则无法进行修复,这只有通过各种办法标出坏扇区的位置,以便让操作系统不去使用,以防止扩大坏道进而延长硬盘使用。特别想强调,低级格式化是一种损耗性操作,对硬盘的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如无必要,用户们尽量不要低级格式化硬盘。
对于逻辑坏道,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工具和一些专门的硬盘检查工具就能发现并修复。如:Windows自带的Scandisk磁盘扫描程序就是发现硬盘逻辑坏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们常见的Format命令不能对任何硬盘坏道起到修补作用,这点大家要明白。我们可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要处理的硬盘盘符,选择其属性,在出现的工具按钮中选择查错状态,再在扫描类型中选全面检查,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勾,然后开始即可。如果系统在启动时不进行磁盘扫描或已不能进入Windows系统,我们也可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电脑后,在相应的盘符下,如A:下运行Scandisk*:(注:*为要扫描的硬盘盘符),回车后来对相应需要扫描修复的硬盘分区进行修理。
但是,如果是硬盘物理坏道,那么千万千万记住不要试图用这些方法来修复,相反用各种工具反复扫描,就是对硬盘的物理坏区强制进行多次读写,必然会使坏道变多,进而扩散,正确的方法是用下面的方法果断地把已有坏道的地方隔离开。这是一种很无奈的办法,但是一个20G的硬盘,如果因为坏道,屏蔽了15G,总还有5G空间可用,如果不这样做,最后的结果是整个硬盘全部报废。
方法一:用PartitionMagic等磁盘软件完成工作
如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或Windows中的磁盘扫描程序来扫描磁盘,算出坏簇在硬盘上的位置,然后在Operation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SectorRetest,把坏簇所在硬盘分成多个区后,再把坏簇所在的分区隐藏,以免在Windows中误操作,这个功能是通过HidePartition菜单项来实现的,
这样也能保证有严重坏道的硬盘的正常使用,并免除系统频繁地去读写坏道从而扩展坏道的面积。但是这需要对这些软件熟悉,并且有计算硬盘的经验,许多人并不容易做到准确。
方法二:用FDISK和格式化命令FORMAT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第一要搞清硬盘的容量,对于有问题的磁盘先用FDISK分成一个C盘,再用FORMAT进行格式化,当碰到无法修复的坏块时面对FORMAT总是试图修复,这时记录下进行的百分比.然后按CTRL+BREAK强行终止任务,用磁盘总容量百分比,得出这部分正常的磁盘容量,用FIDSK划出一个逻辑磁盘,再将后面的磁盘估计出坏道的大概大小,大概比例为10%左右,再划分一个逻辑盘。这个小盘不用格式化,在总工作完成后将其删除,这样就将坏块给全部跳过去了。这样可能会损失一些好道,但对大容量硬盘来说无足轻重,而硬盘使用起来更加稳定。
方法三:用专门的坏盘分区工具如FBDISK
FBDISK这是一个DOS下专门发现坏道并隔离后重新分区的软件,只有一个文件,仅仅几十K。操作很简单,先制作一张能启动到DOS的软盘,把FBDISK放在软盘上,用它引导系统,注意系统上只能挂一个要修理的硬盘,并且将其接在主硬盘的线上。进入DOS后,只要能发现硬盘,就运行FBDISK好了,这个小程序先会对硬盘按磁道进行扫描,发现坏道就显示出来,同时还会估计总体扫描完要用多长时间,全部扫描完后,程序会根据扫描结果和坏道情况给你提出一个全新的分区方案来,如果你接受就按Y,否则不会对你的硬盘进行处理。这个软件不错,但是可能比较大手,笔者曾有一次用它把一个10G硬盘扫完后,报告说只有300M可以使用,但是我用方法二后,却找出了近2G的完好空间。所以大家还是按需使用。
还有一类特别的坏道表面看起来很可怕,其实反而好修理,如系统显示TRACK0BAD,DISK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大家都知道硬盘扇区是最重要的地方,损坏后一点也不能用,一般人往往将出现这样故障的硬盘作报废处理。其实合理运用一些磁盘软件,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掉,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这样的软件如Pctools9.0和NU8等。
以Pctools9.0为例来作说明。一块40G硬盘出现上述故障,用盘启动电脑后,运行Pctools9.0目录下的DE.EXE文件。接着选主菜单Select中的Drive,进去后在Drivetype项选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ab键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disk,然后OK回车后回到主菜单。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Table,选中进入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该硬盘有两个分区,找到C区,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电脑后按Del键进入COMS设置,运行IDEAUTO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变成781。保存退出后重新分区格式化该硬盘就可以了。
当Windows /XP/出现了启动故障,而且在模式或其他模式下都启动无效时,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重装系统。其实不必。这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使用Windows的“故障恢复控制台”来挽救系统,它主要可用来修复系统、禁用或启用服务、格式化磁盘、执行一些任务。本期将重点介绍一下利用故障恢复控制台解决一些问题的实例。
系统文件Ntfs.sys丢失
问:在将分区从FAT32文件系统转换到NTFS文件系统之后重新启动
Windows XP 时出现“Missing or Corrupt Ntfs.sys”(Ntfs.sys 丢失或损坏)错误信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该如何是好?
答:在故障恢复控制台下先输入cd windowssystem32drivers,然后按ENTER键。接着输入ren ntfs.sys ntfs.old,将损坏的Ntfs.sys文件重命名为 Ntfs.old。如果提示没有找到 Ntfs.sys 文件,则该文件丢失了。把
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假设Windows XP安装在C盘、光驱的盘符为H,键入copy h:i386ntfs.sys c:windowssystem32drivers,然后退出故障恢复控制台,重新启动 Windows XP即可。
系统文件NTLDR丢失
问:系统启动不了,提示一些文件丢失了。比如Windows 2000启动不了,出现以下错误信息:NTLDR is missing Press any key to restart,提示NTLDR文件丢失。我该怎么办?
答:对此类系统文件的丢失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从系统安装光盘上COPY丢失的文件。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把Windows 2000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光驱盘符为H:),输入copy h:i386ntldr c:并回车(从光驱复制ntldr文件至C盘根目录下),接着输入copy h:i386ntdetect.com c:并回车(从光盘复制ntdetect.com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如果系统提示是否覆盖文件,键入y,然后按回车键。最后键入c:Boot.ini,如果正常显示Boot.ini中的内容则可重启,问题应该可以解决。如果显示为“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或目录。”,那么意味着Boot.ini文件损坏或丢失,可到其他安装Windows 2000的电脑中复制该文件,将它拷贝到C盘下,然后重启即可。利用此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系统文件丢失的问题。
误删除SAM文件后
问:在Windows XP中不小心把Windows/system32/config/下的sam文件删除了,结果Windows XP账号丢失,现在不能进入Windows XP的登录界面。由于安装有很多软件,现在想不重新安装系统就恢复Windows XP行吗?
答: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把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光驱盘符为H:),输入copy h:windowsrepairsam 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并回车,将H:windowsrepairsam文件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config文件夹即可。
我们这里介绍的方法在原理上来说十分简单,即首先将Boot.ini文件删除,然后通过“BootCfg /Rebuild”命令将其重建,在重建的过程中,BootCfg同时也会修复在本文开篇所列出的多种可能损坏的系统文件,最后使用FixBoot写入新的启动扇区。通过这样的方法,只需简单的8条命令,即可修复绝大多数Windows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的故障。 下面我们分步骤详细解释。
删除Boot.ini文件
首先,上面我们说过,进入系统控制台后,默认工作目录为系统目录,如果Windows安装在C:盘时,即“c:windows”,而Boot.ini文件在根目录上,此时我们需要进入上一级目录:
命令1 : cd..
Boot.ini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系统文件,因此,在未解除系统对其的保护状态前,我们是不能对其进行删除操作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运行三条命令,依次解除其隐含、只读和隐含属性,这样才能最终将其删除。 命令2 : ATTRIB CH C:BOOT.INI
命令3 : ATTRIB CR C:BOOT.INI
命令4 : ATTRIB CS C:BOOT.INI
命令
5 : DEL BOOT.INI
删除boot.ini的步骤
使用BootCfg修复启动故障
现在到了最重要的步骤,运行:
命令5 : BOOTCFG /REBUILD
该命令将遍历系统的安装设置,修复其中的故障部分,纠正导致Windows不能正常启动的一系列错误,并重建Boot.ini文件。
在Boot.ini重建结束后,将出现“Enter OS Load Options:”输入栏,这时,为保证系统的正常启动,需要注意的是:
1、对 Windows XP 用户而言,必须添加 /FASTDETECT 选项。
2、如果系统的CPU支持Intel的 XD 或 AMD的 NX功能,必须添加 /NOEXECUTE=OPTIN 选项。 在下面图示的例子中,为说明方便,同时添加了上面两个开关选项,不过,切记,如果您的CPU不支持相应的功能,千万不要添加 NOEXECUTE 选项,不然,会造成系统启动的故障。
而 “Enter Load Identifier” 部分,则相对关系不大,输错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当然,如果您是一个完善主义者,则可如图例中输入完整的如 “Microsoft Windows XP Home Edition”之类,显得比较规范。
使用BootCfg /Rebuild重建boot.ini
进行磁盘检查
这一步骤将检查系统分区的完整性,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步骤并不是必需的`,不过,确保系统硬盘能够运转正常,没有坏扇区,也是保证Windows系统长期安全的必要手段。命令很简单:
命令7 : CHKDSK /R /F
该命令的运行时间根据机器配置的不同而变化,在某些较为古老的PC的甚至可能会超过半个小时。 写入新的引导扇区
命令8 : FIXBOOT
该命令将清除修复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重写硬盘的引导扇区。当出现 “Sure you want to write a new bootsector to the partition C: ?” 提示时敲入 “Y”确认即可。
这样,我们的修复过程即宣告完成。在故障恢复控制台中输入“EXIT”以重启系统,您会惊奇地发现Windows系统能够正常启动,曾经出现的如DLL、注册表项、或 NTLDR之类的错误奇迹般消失了。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重装Windows之类的繁琐劳动,节省您的时间。
当Windows /XP/出现了启动故障,而且在安全模式或其他模式下都启动无效时,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重装系统,其实不必。这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使用Windows的“故障恢复控制台”来挽救系统,它主要可用来修复系统、禁用或启用服务、格式化磁盘、执行一些管理任务。本期将重点介绍一下利用故障恢复控制台解决一些问题的实例。
系统文件Ntfs.sys丢失
问:在将分区从FAT32文件系统转换到NTFS文件系统之后重新启动Windows XP 时出现“Missing or Corrupt Ntfs.sys”(Ntfs.sys 丢失或损坏)错误信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该如何是好?
答:在故障恢复控制台下先输入cd windowssystem32drivers,然后按ENTER键。接着输入ren ntfs.sys ntfs.old,将损坏的Ntfs.sys文件重命名为 Ntfs.old。如果提示没有找到 Ntfs.sys 文件,则该文件丢失了。把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假设Windows XP安装在C盘、光驱的盘符为H,键入copy h:i386ntfs.sys c:windowssystem32drivers,然后退出故障恢复控制台,重新启动 Windows XP即可。
系统文件NTLDR丢失
问:系统启动不了,提示一些文件丢失了。比如Windows 2000启动不了,出现以下错误信息:NTLDR is missing Press any key to restart,提示NTLDR文件丢失。我该怎么办?
答:对此类系统文件的丢失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从系统安装光盘上COPY丢失的文件。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把Windows 2000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光驱盘符为H:),输入copy h:i386ntldr c:并回车(从光驱复制ntldr文件至C盘根目录下),接着输入copy h:i386ntdetect.com c:并回车(从光盘复制ntdetect.com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如果系统提示是否覆盖文件,键入y,然后按回车键。最后键入c:Boot.ini,如果正常显示Boot.ini中的内容则可重启,问题应该可以解决。如果显示为“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或目录。”,那么意味着Boot.ini文件损坏或丢失,可到其他安装Windows 2000的电脑中复制该文件,将它拷贝到C盘下,然后重启即可。利用此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系统文件丢失的问题。
误删除SAM文件后
问:在Windows XP中不小心把Windows/system32/config/下的sam文件删除了,结果Windows XP账号丢失,现在不能进入Windows XP的登录界面,
由于安装有很多软件,现在想不重新安装系统就恢复Windows XP行吗?
答: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把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光驱盘符为H:),输入copy h:windowsrepairsam 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并回车,将H:windowsrepairsam文件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config文件夹即可。
注意:Repair下的Sam文件是当初安装Windows XP时产生的,这样操作会丢失安装系统以及你自己在系统中创建的用户和用户组(用户信息回到全新安装时状态)。如果你开了系统还原,可以先成功地登录Windows XP,再还原到最新的还原点恢复你的全部用户设置。
在系统的安装光盘:windowsrepair目录下有很多的文件,这里面是系统刚装好时的注册表、硬件信息等。
另外,如果你忘记了系统的登录密码,可以利用此方案来解决问题。
多系统下的Windows XP无法启动
问:我的电脑是多系统,原先安装了Windows XP,然后安装了Windows 98,结果将位于系统启动分区根目录下的Windows XP启动文件覆盖了,导致Windows XP系统不能启动了。
答: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如图所示,键入“BOOTCFG /ADD”(将Windows 安装添加到启动菜单列表中),故障恢复控制台会扫描Windows安装,几秒钟后扫描完成,然后提示你选择要添加的安装,选“1”,接着它会提示你输入加载识别符(就是启动菜单项名称,比如你要恢复的是Windows XP系统,可输入“Windows XP”),下一步它会提示输入OS加载选项。键入fastdetect命令,回车,键入“EXIT”,重新启动电脑,你可以看到久违的多系统启动菜单又回来了。如果还有其他的系统就继续执行上述的步骤,直至所有的系统都添加到多系统启动菜单为止。
误删除Boot.ini文件后
问:不慎删除了Boot.ini等启动文件该如何处理?原来的Windows XP系统安装在C盘,现在重装,将系统装在D盘,安装完毕后,将C盘格式化了,结果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等系统文件没有了。请问有什么解决办法?
答:我们可以先执行bootcfg /scan命令在所有磁盘上扫描Windows 安装,找到D盘上的Windows XP后,输入bootcfg /redirect重建Boot.ini,同时使用copy命令将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上i386目录下的NTDETECT.com和NTLDR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最后执行fixboot c:,把Windows XP的系统分区写入启动扇区。
如果你的电脑是双系统,在把C盘上的系统格式化或删除的同时,不小心把Boot.ini也一并删除了,可以用此方案来恢复。如果是多系统,可以再参考上一案例,建立引导菜单,或者手动编辑Boot.ini文件。
路由器是局域网中最重要的网络设备,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故障的设备,大多数麻烦的网络路由问题都用下面这些方法解决:采用多数供应商设备中的标准技术,或者部署更好的第三方软件,如何更好的解决路由器故障问题呢?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为大家来介绍方法。
例如,如果您的生成树网络占据重要位置,或者无法离开nProbe或Wireshark,那么您就应该使用可靠的解决方案,解决以前需要几个小时才能修复的问题。IEEE 802.1D支持无回路的连接,而Wireshark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清理任意数据包。然而,即使有这么多成熟的网络管理技术和工具,仍然有一些网络路由问题需要管理通过安全shell进行调试。路由分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网络便利工具
或许我们不会像安灭火器那样在墙上安装浅蓝色网线,但是每一位管理员都知道从哪里可以马上找到。解决路由问题需要通过命令行接口重复查看状态表,而且您总是需要在各个机架上来回走动。您甚至还可能需要连接几台设备的控制台,才能跟踪路由。但是,这些方法可能还无法解决路由调试的真正挑战。路由似乎经常会出现问题,而寻找问题根源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实时获取错误信息。
即使您配置了很好的syslog警报,许多路由变化也只会隔几天出现一次,因此很难捕捉它们。而且,用户也不是报告路由错误的最佳来源:在页面加载变慢或聊天应用延迟明显时,他们只是会向周边人抱怨(虽然在传输路径出现抖动或丢包问题时,有一些VoIP客户会故意给出主观的低评分)所以,问题就出现了:“您该如何定期查询路由表,并在网络路由出现问题时马上能接受到警报呢?”
路由解析时产生的影响
网络的实际路由包含许多因素,它们会(但不总是)以各种方式对各自产生影响,
路由信息协议、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边界网关协议、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和静态配置等都会对最终路由产生影响。本质上,它们一起构成了一种虚拟配置。但是,最终的“物理”路由只能在一个位置验证:路由表。但是,谁有那么多时间整天盯着所有设备的路由表呢(而且也没道理这样做)?
首先,每当路由发生变化时,它会强制路由器重新计算网络拓扑,因此网络会充满更新的数据包。这并不好。其次,路由变化检测通常在问题出现之后,因此您必须花时间查看各个路由叶节点,才能发现几小时前发生了什么。有时候,路由变化可能会降低流量传输速度,因此路由可能回滚到前一条性能不佳的路由。而有时候,这些变化可能会切断某条链路或中断关键用户服务。
幸好,许多网络性能监控解决方案能够轻松访问所监控设备的路由表。因为它们能够感知路由变化,所以您不需要连接控制台,就可以接收到警报、生成报表或直接查看路由表。将它们与网络拓扑发现工具相结合,您就可以监控各个终端的完整流量路由,检查接口连接环境的路由细节。
一层网络是否仍然所有问题的根源,跟踪一台服务器到一个连接信号灯熄灭的端口之间的中断数据包流,不需要管理员离开自己的工位。路由变化历史报告和变化路由查看视图通常都是免费的。
肯定,当路由变化时发送syslog消息是很方便,但是您仍然必须监控日志,才能及时捕捉有时很难理解的变化。为了节省您的时间,花一些时间配置路由监控工具,以实时方式发送与变化相关的警报,并且跟踪它们的变化历史。这样,您就能够更快速地修复问题,并且淘汰控制台连线的方法。
路由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认为企业对于网络管理设备的维护管理还不够,需要加强重视。
★ 司法考试全攻略
★ 面试技巧全攻略
★ 软驱故障维护
★ 故障的近义词
★ 设备故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