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欢》练习题(共含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学酥的自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题记
晨起。
细雨,斜风,晓寒。
从衣柜里翻出衣服,穿上。衣服是暖和的,飘着淡淡的香味。熟悉的浅香,嘴角微扬。忽然忆起某个午后,和朋友相约。见面的时候她笑得很开朗:“很香啊,你的衣服。”我也笑。是啊。阳光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雨停了。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打开窗户,就静静倚在窗边。地面是半干的,浓浓的暗灰色,大块大块的,像是随心的涂鸦。叶是绿的,叶尖儿还挂着晶莹,飞扬着清新。人很少,很安静,能看到栖在电线杆上的鸟儿,铃声清脆。偶尔看见一个两个穿着浅色衬衫的少年,踩着自行车,逆风。
“醒啦?给你买了面包,趁热吃吧。”我点了点头,接过了面包。丝丝缕缕的细烟飘着,手捧着,热乎着。“吃完出去走走吧。好久没去看爷爷奶奶了……听他们念叨你好久了。”我大口地咬了一口面包,装作随意地点点头。面包,甜甜的。
斑驳的石墙,黑瓦白窗,旧屋,新花。依旧。远远就见着,奶奶和几个年纪相仿的老人拉着家常,看见我走近,粗糙的手轻轻拂过我的脸颊,眼里是柔柔的温情,一口乡音,听着亲切:“回来啦?学校很忙吧……”
中午是在奶奶家过的。有些破旧的木桌,摆着粗茶,淡饭,少见荤腥――奶奶是一贯是清简的。“你来也不早说,都没准备……”奶奶有些责怪。“没有啊,我很喜欢这些菜啊。”我拿起筷子。这是真话。
回家的时候,捎了一大袋的水果。沉甸甸的,张扬着喜悦的笑容。
回到家,走进房间。翻开桌头的书,在似有若无的墨香中,徜徉。
雨开始下了。密密的。关上窗。抬头,望见天空阴沉着脸,吞吐着大团大团的蘑菇云。听见雨敲着玻璃,窗户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圆形花纹。有小车驶过,溅起层层叠叠的雨花。蓝底白花,小花伞下,模模糊糊的人影,在雨中匆匆。
雨水。洗尽了铅华。
素净。静。
欢愉。
清清淡淡的。
[清欢]
等到秋冬双季更迭的时候,明月就会在清晨里静卧着,夹杂着夜晚的雨珠,沾湿满地的银杏叶。整个小巷也静默着,溢出清欢,明亮澄澈而又朴实无华。
第一次见她也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当人们都将自己裹在厚厚臃肿的羽绒服中时,她只穿了一件白色的高领毛衣,随意扎起个丸子头,耳朵上架着一支干净但被用的有些旧了的画笔,咧开嘴笑的时候又是一口不太整齐的牙齿。她并不漂亮,可总能让我认为她很漂亮,这是我终究没有弄懂的。
老师在学习了很久的绘画技术后,终于和丈夫在小巷里开了一家小小的画廊,平时就招点学生,亦或是自己写些书法,缝补一些自己设计的衣服。我后来才知道,她时常穿着的那件白色高领毛衣也是自己花很长时间才织出来的,干净朴素。
画廊也布置得很温馨,门前挂着星星灯,夜晚才回家的学生可以看到它闪动的模样。房子内的四壁全是孩子们自己画上的,有蓝天白云,有晚星晴月,还贴着一些小便条,诉说孩童稚嫩的愿望。上课的学生从不必严守着时间来,来了就安静坐下,画着自己想画的自然风光,个个都俨然一副热爱盛世、痴迷盛世的样子。
播着轻音乐的小画室处处是清欢,三两学童,一位老师,狭窄画室,不时会有笑声传出,也许是老师又为孩子们分享了有趣的段子吧,众人都轻轻地画,轻轻地说笑,沉醉于艺术的盛世之中。画失手的学生总是被她鼓励着,顺着失手的地方继续画下去,有时比原画的样子更精彩。
处处安然,处处清欢。画廊小小的一角被学童们视为消遣时最温和的地方。
老师还曾用自己开画室挣的第一笔钱,带着她的所有学生去了山区的福利院,她们用最清澈的心灵温暖了全院的孩子,用不够成熟的画作给他人带来了独特的愉悦。
可以的话,我诚愿做一个像老师那样的人。那样干净,那样朴实,那样善良,热爱人间盛世,用真切去感受美好,不错过、不遗落自然的善意,那样澄澈,拥有自己想要拥有的生活清欢,并给孤独的人带去欢乐。
盛世清欢为最,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于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渴望,做清欢中的一人,如老师那样,幸甚至哉。
薄暮时分,我坐在屋里汗流浃背,手中的蒲扇不停地扇动着,窗外知了不停地鸣叫着,真让人心烦。
透过窗户看见隔壁家的小孩依偎在母亲怀中,边静静听母亲讲狼的故事,边仰望布满星星的夜空时,我情不自禁的从书房搬了一张木椅坐到母亲身边去乘凉。
“出来干嘛,去读书。”
我便又折回到了书房,躺在木藤椅上,听着古老的收音机有气无力地在母亲身边唱着现代流行歌曲。
刷刷的钢笔声打破了书房的寂静,汗水已经从我的发丝间滴落下来,我使劲唤着自己的神经‘挺住,还有一篇没有背下来’,钟摆使劲摆动着,瞟了一眼七点十一分,乡间的夜比城市来的早些。
也许因为心中太过急躁,怎么也记不住了,我唤妹妹帮我泡了一杯茉莉茶,我细细品尝,抬头又一次透过满是锈斑的木窗望向窗外,看得不尽兴索性推开窗户,“呼”迎面吹来一阵晚风,夹杂着一股稻花的香味,我低下头看了看书桌,上面放着爷爷奶奶结婚时的照片,一本旧农历,少许藏书,和一副我暂时驾驭不了的老花镜。
在这一片清静中我放下书本,走到了门外,刚才的烦躁立刻消失了,将妹妹也叫了出来,她已经在书屋数了一个多小时星星了,她坐在台阶上,拿着我刚跟她做的竹蜻蜓,问道:“姐,你为什么不进书房了呢?姨妈不说吗?”我坐在了门前的台梯上:“嗯,帮我把书和茶拿出来,我明天带你上街。”她一溜烟地跑去了。
坐在台阶上,仔细瞧瞧,整条街只容得下两辆自行车通过,街上坐满了乘凉的人们,他们坐在自家门前,见一个人走过便会问起:“田里收成怎么样?闲了就来喝酒,反正一双筷子的事”。
在皎洁的月光下,拿着蒲扇轻轻扇动。妹妹也拿着竹蜻蜓,闯入了人群,其实那只是用废报纸随意粘的,可她玩得不亦乐乎。
我端着茉莉茶,偎在台阶上,不禁吟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后打开书,清亮的月光顿时涌入书中,耳中不时闯入青蛙的呱呱声。远处那条小溪,也泛着粼粼的银光,皎洁的月光倒映在上面,一阵微风吹来,溪中的玉盘,碎了,整城的夜,醉了。
人生,不过是无数五味杂陈的昨天和无数前路未卜的明天而已,我只愿以欢喜心过生活,在喜乐的日子里,风过而竹不留声!如此前行,在心中最幽微的地方,时时点一盏清欢之灯……
月亮悄悄地爬上树梢,立在枝头。天公无情地撒下抹抹雪白,如和好的乳色颜料,为世界填铺上一层淡淡的寂寥与恬静,万物有情。
枝条伸展着,曲折着,如酣睡的孩子,静静地躺在月光的怀抱里,伸向季节的深处,细细探寻秋的秘密。归巢的喜鹊相互依偎着,让这浓浓的温情,在梦中轻轻漾开。月,似一个淘气的顽童,嬉笑着望着它们。也许,月,也渴望家的温暖与美好吧!一股刺眼的光从月的心窝中蹦出,世界,将皓洁迎接。喜鹊,却被光束唤醒,用自己的喙理着身上的柔羽,时而发出几声轻朴的啼叫。
清风,再也耐不住寂寞,从夜空中飞奔而下,拂过我的脸颊,让衣衫在身后尽情摇曳着,舞蹈着。蝉也应和着,那一起一伏的歌儿飘进茅店中,小道上。秋,不再寂寞。
稻花的金浪漾起阵阵喜悦,把那丰收的芳华遍布每个角落,遗留在秋的呼吸里。小小的演奏家们吹起了幸福而满足的号角,把这丰收的年景,传入农人的心田。
七八颗星,散乱无章地撒在星空里,若隐若现。虽无星河欲转,千帆飘展舞动的一派壮丽豪情,却别有一番清雅。雨落山前,稀疏洒下,如慈母对游子的牵挂,更如秋天对大地的喃喃细语。
过了桥,便是客栈。零碎的光影照在前方,暖暖的,甜甜的。
清欢滋味,永伫不散。悠闲而自在。
★ 落落清欢语录
★ 清欢一刻记叙文
★ 描述清欢的美文
★ 清欢一刻初中作文